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玉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PET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31#
发表于 2010-11-15 11:36:03 |只看该作者
丹:就是。吭吭。(烦恼地叹息)。唉,我真希望你睡觉时不需要非用鼻子呼吸不可。
妈:(很惊讶听到孩子这么说,很想问问孩子从哪里得来的这种想法)你觉得你睡着以后一定要用鼻子呼吸?
丹:我知道我必须那么做。
妈:你很肯定呢。
丹:我当然知道。瑭瑭告诉我的,很久以前。(瑭瑭比丹大两岁,丹特崇拜他)。他说的,你必须那样。你睡着之后,没办法用嘴呼吸的。
妈:你是说,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
丹:你根本就做不到。吭吭。妈妈,就是那样的,对吧?我是说,你睡着以后必须也只能用鼻子呼吸,对吧?(然后做了长篇大论的解说,丹很多问题都是替他崇拜的瑭瑭说的),“他肯定不会骗我。”
妈:(解释说,朋友也许是好心要帮助他,不过大孩子也常常得到些错误观念。然后狠狠强调妈妈知道每个人睡着后都会用嘴巴呼吸)。
丹:(大松了一口气)好吧,晚安。
妈:晚安。(丹这时很顺畅地用嘴呼吸)
丹:(忽然)吭吭!
妈:还是害怕哈。
丹:恩呐。要是我睡着了以后用嘴巴喘气,我的鼻子比如又堵住了,会怎么样?要是深更半夜我睡得正沉的时候,要是我的嘴巴正好闭上了,会怎么样?
妈:(这才明白孩子这些年来一直害怕睡觉的真实原因,原来他是怕睡着了把自己憋死。哦,我的可怜的宝宝啊)你害怕睡着以后喘不上气来?
丹:恩呐。(他不好说出口,“我怕自己憋死掉。”)
妈:(又是一大堆解说)根本没那回事儿,你的嘴肯定会很自然就张开了,就好象你的心脏自然会跳,你的眼睛自然会眨,一样的。
丹:真的?
妈:当然了,肯定是真的。
丹:好吧,晚安。
妈:晚安。(亲吻孩子。丹转眼就睡着了。)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30#
发表于 2010-11-15 11:33:0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9#
发表于 2010-11-15 11:03:22 |只看该作者
看出不一样了哈?

我这是读书笔记,所以翻译起来随意很多,完全不需要拘泥于原文。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28#
发表于 2010-11-15 10:54:3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7#
发表于 2010-11-15 10:50:54 |只看该作者
是,自己翻译,自己敲字。我手上没有中文版。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26#
发表于 2010-11-15 10:02:1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5#
发表于 2010-11-15 09:10:13 |只看该作者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具体的案例,看看通过“回音壁”我们能得到什么。

小丹是个8岁的男孩,两年前开始就有不愿意上床睡觉的毛病。几个月前他刚刚分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自己的房间,可是这不肯睡觉的毛病就更厉害了。

这天晚上,又是如此。

妈:很晚了。关灯睡觉。
丹:我不要睡觉。
妈:你必须睡。太晚了。明天你会很疲倦。
丹:我不要睡觉。
妈:(提高声音),立即把灯关掉!
丹:(不为所动地)我永远都不会去睡觉。
妈:(我恨不能上去掐死他。我实在受不了他,实在厌烦极了。我转身去厨房生气,然后决定试试我刚学的“参与式倾听”,大不了他杀了我!我走回小丹的屋子)好了,很晚了。我可以在你床头坐一会儿,放松放松我的腿,等会儿再去洗碗。(我拿走孩子手上的书,关掉灯,关上门,然后坐回到小丹的床头,抬腿放到他床上,背靠住墙。)
丹:给我书!谁要你关灯了!我不要你在这里!你出去!我不要睡觉!我讨厌你!
妈:你生气了。
丹:就是!我讨厌学校,我永远也不去上学了,永远!
妈:(想,他不是很喜欢学校吗),你上学上腻烦了。
丹:可恶透了!我不是块上学的料。白痴一个。我最好降回到2年级(他现在3年级)。算术,我一窍不通。(他其实算术很好啊)。老师肯定以为我们是高中生什么的吧。
妈:算术挺难的哈。
丹:切,简单!我就是懒得做罢了。
妈:哦。
丹:(忽然转换话题)我就是喜欢打棒球。打棒球实在比上学好多了。
妈:你很喜欢棒球。
丹:你不得不上大学吗?(大哥快高中毕业了,最近家里这个话题谈得比较多)
妈:不会啊。
丹:再过多久你就必须去上大学了?
妈:至少要高中毕业了吧。
丹:哼,我不要上大学。我不是非去不可,对吧?
妈:对啊。
丹:好。我就打棒球。
妈:棒球很好玩。
丹:那当然了。(他已经彻底平静下来,很自如地说着,全没有了怒气)。好吧,晚安。
妈:晚安。
丹:你多坐会儿好不好?
妈:好啊。
丹:(拉块被角给妈妈盖上腿,轻轻拍了拍)舒服?
妈:舒服,谢谢。
丹:不用谢。(安静一下下。然后开始使劲儿吭吭哧哧清他的喉咙和鼻腔)。吭吭吭。(丹有些轻微的鼻过敏,有些鼻塞,一直没有彻底治好。不过妈妈从没听过小丹这么使劲吭哧。)
妈:鼻子不通哈?
丹:恩,很烦人。你说我要不要用喷鼻剂?
妈:你觉得那样会好受些么?
丹:没用。吭哧,吭哧。
妈:鼻子真的好烦人哈。
丹:

(待续,我得做晚饭去了)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24#
发表于 2010-11-15 08:34:50 |只看该作者
“回音壁”式倾听的实际运用

你的目的,是接纳孩子,倾听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听你的,不是引导孩子走你希望的路,不是灌输孩子你希望他抱持的价值观是非观。当然,作为家长,引导孩子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之一;不过,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讲到“怎样让孩子听我们的”,“怎样让孩子放下他们的不良行为”。

目前我们要做的,要学的,是怎样倾听,怎样接纳。

肯定有妈妈们已经在心里发问了:接纳孩子就消除一切问题了吗?

当然不是了。就象医生用药一样,没有哪一味药可以包医百病的。这味“倾听”的药也一样,只适合于一定的症状,只适用于一定的时机。

先来看看,哪些“症状”适用于适用“倾听”这味药。

一句话,当问题是孩子的问题时。

也就是说,当孩子有了他自己的困惑、他自己的负面情绪时。比如,在学校挨批评啦,考砸啦,和朋友闹别扭啦……总之,碰上让他生气的、伤心的、苦恼的、垂头丧气的事情。而不是他让你感到生气的、伤心的、苦恼的、垂头丧气;这叫你的问题。怎样处理你的问题,后面会讲到;现在先来学习怎么处理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碰上让他生气的、伤心的、苦恼的、垂头丧气的事情时,我们最“本能”的做法是立即冲上前去,把孩子的问题变成我们自己的问题,“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也就是前面说到的“12种反应”。结果呢,这里就不罗嗦了,好心不见得就一定能办成好事。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23#
发表于 2010-11-15 02:33:19 |只看该作者
这就回到了我们前面讲述过的,如何用我们的肢体语言,以及我们的回应,让孩子觉得我们对他们的接纳。

让孩子觉得我们对他们的接纳。

复习一下,怎么表达我们的接纳:

1,静静地,不打扰孩子,让孩子觉得他怎么做你都不会责怪,你都会接受;让孩子觉得他可以不担心你的批评、纠正、干预;让孩子觉得他可以自信地做好一切。

比如,让孩子自己随便怎么玩沙子都好,不要去打扰他。

又比如,你16岁的孩子要在家里举办个生日晚会,不稀罕你出主意,不稀罕你出面帮她主持晚会。那就放手让孩子自己折腾去,不要插手。

(注意,书上的例子,是16岁的孩子,而不是6岁的孩子。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我们的做法必须不同。让6岁的孩子自己操持他的生日晚会,妈妈半点不插手,显然不合适。)

2,承受式倾听。就是听着,不表态,间或“恩”、“哦”、“是吗”、“然后呢”,让孩子接着往下说。当然,你的肢体语言依然很重要:你总不能一边看你的报纸,一边哼啊哈的吧。你总得专心看着孩子的眼睛吧。你总得小心你得嘴角不要往下瞥,不要表露出“横,什么狗屁逻辑”的神情来吧。

你总的抱持着真诚的接纳心态吧。

3,参与式倾听。也就是“回音壁”式倾听。孩子说什么,你就按你的理解复述一下,权当自己是“解码机”。记住,是“解码机”而已,不要你当裁判、当医生、当老师、当评论员……

不要你发表你的任何见解。你就是在听,在表达你听到了,而已。

要做到不当评论员,不当裁判长什么的,你没有一颗坚定的“真诚接纳”的心,是做不到的。



让孩子觉得我们对他们的接纳。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22#
发表于 2010-11-15 02:15:51 |只看该作者
假如孩子苦恼姗姗不跟她玩了,你建议孩子多去和姗姗套近乎,孩子潜意识里想到的比你想表达的要更深远:
“你不认同我的感受,所以你想改变我。”
“你觉得那是我的错喽。”
“你以为肯定是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又假如,孩子说他厌烦上学,你回答说你也那么想过,告诉他过了这段时间他会有不同的想法,孩子潜意识里也许会这么想:
“你不觉得我的感受有什么重要。”
“你不认为学校有什么不妥,不妥的是我而已。”
“你不觉得我对学校的看法有任何道理。”

如果别人这么用“12种对应”对你说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好好琢磨琢磨。

参加PET课程的家长们总结出这么多的感受:

让我索性闭嘴,不想再说了。
让我竖起浑身的刺来,随时准备反击。
让我想去反驳他们。
让我看低我自己。
让我觉得很生气。
让我觉得很羞愧。
让我觉得他们在逼迫我改变我自己,而不是接纳我。
让我觉得他们不相信我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让我觉得他们在端家长的架子。
让我觉得我不被理解。
让我觉得我自己的感受是不合理的。
让我觉得我的讲述被打断了。
让我觉得沮丧。
让我觉得好象我站在证人席上,等待双方的验证。
让我觉得他们对我的话不感兴趣。

也就是说,孩子们对这“12对应”的回应,是关闭心扉。

那么,怎么样能让孩子打开心扉,哪怕开个小门缝呢?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21#
发表于 2010-11-15 01:38:22 |只看该作者
针对上面的几个假设场景,家长们最容易做出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包括以下12种,欢迎大家前来对号入座。

1,命令,下指示。
“我不管别人爸爸妈妈怎么做,你就是要扫院子!”
“别跟你妈这么说话!”
“不要埋怨这埋怨那的!”
“你和姗姗玲玲一起玩不就得了!”

2,警告,威胁
“你敢那么着,你试试看!”
“再说一句这种话,你就给我出去!”
“你掂量掂量怎么做对你自己好吧!”

3,说教,布道
“说话时要尊重长者,……。”
“你那么做是不对的,……。”

4,替孩子出主意想办法
“你要不要叫姗姗和玲玲一起来咱们家玩?”
“你不需要这么早就决定要不要上大学;等你再长大几岁决定也不迟。”

5,教训,拿道理来压人
“小朋友必须学习怎样友好相处。”
“我们来看看大学毕业对将来影响的事实。”
“孩子必须通过帮助家里承担责任,才能在将来成长为有责任感的社会一员。”
“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干得家务活是你的好几倍。”

6,做负面“裁判”,贴负面标签
“你根本就没想清楚!”
“你的观点实在是幼稚得可怜!”
“大错特错了,你!”

7,夸奖,顺着杆子溜
“呵,你的样子好可爱。”
“就是啊,你很有道理。”
“你有能力处理好的。”

8,奚落,嘲弄
“嘿,你看着我,自作聪明先生!”
“得啦,小奶娃娃!”
“瞧瞧你那熊样!”

9,替孩子做分析、做诊断
“你这其实是在嫉妒玲玲。”
“你无非是故意想激怒我。”
“你心里并不相信你刚才自己说的话。”
“你那么说是因为你功课实在太差劲儿。”

10,同情,开导
“明天你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了。”
“所有的孩子都会走过这道槛儿的。”
“我小时候也那么想呢。”
“就是啊,上学有时真是很无聊。”

11,通过提问题,企图帮助孩子理清思路
“你什么时候有这种想法的?”
“为什么你会讨厌上学?”
“她们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不喜欢和你一起玩?”
“不上大学,你将来做什么呢?”

12,退让,打岔
“算了,忘掉不愉快吧。”
“好啦,我们说点什么开心的吧。”
“诶,你上星期的篮球赛怎么样了?军军也去了吗?”
“呵呵,我跟你一起去,一把火把那臭学校给烧了吧。”


这12种对应其实不但无助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甚至会严重阻碍孩子们敞开心扉。为什么呢?

点评

蒲公英  这些很多我都干过啊!反省。  发表于 2012-7-3 16:29:12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20#
发表于 2010-11-12 12:30:1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19#
发表于 2010-11-12 12:25:3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2

18#
发表于 2010-11-12 12:20:08 |只看该作者
跟着玉冰姐好好学习!:F::F:

Rank: 2

17#
发表于 2010-11-12 12:00:36 |只看该作者
场景一,假如你15岁的儿子回来这么发牢骚:

“这学校简直是给白痴上的学校!他们教些根本没用的东西。我决定不去上大学了,你不需要非上大学不可,人生不同的道路多着呢。”
以前我可能会说:为什么会这么想?
现在我可能会说:“你不喜欢上学?”

场景二,假如10岁的女儿回来这么唠叨:

“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姗姗以前跟我好的,可是她现在再也不来咱家玩了。如果我去她家找她,她老是只跟玲玲一起玩。她俩在那里特开心,把我冷落在一边。我特讨厌她俩!”
以前:你有没有问过姗姗为什么不和你玩了?
现在:你一定觉得有点伤心吧。


场景三,假如你11岁的儿子朝你抗议:

“凭什么要我扫院子,要我倒垃圾!豆豆他妈从来不让他做这些!你太不公平了!这哪是小孩子该做的事情!你看谁家孩子做我做得这么多的事情了!”

以前:你咋不是豆豆呢?
现在:你觉得不公平?


场景四,假如你家里来了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你们有说不完的话,忽然你5岁的儿子跑过来朝你咆哮道:

“你们是一大堆臭巴巴、臭坏蛋!我讨厌你们!”

以前:喂,怎么这么没礼貌?
现在:你觉得很生气?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0-11-12 11:10:53 |只看该作者
玉冰姐好贴首页留名!

跟着玉冰姐好好学习!:F::F: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11-12 10:43

+1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2010-11-12 11:00:27 |只看该作者
:F::F:
芃芃宝贝,生于2007年8月28日!
生命因你而精彩!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0-11-12 10:43:40 |只看该作者
玉冰姐好贴首页留名!

跟着玉冰姐好好学习!:F::F: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0-11-12 08:02:37 |只看该作者
给勤奋热心的玉冰姐:F::F:{guzhang}

Rank: 9Rank: 9Rank: 9

12#
发表于 2010-11-12 03:16:38 |只看该作者
不论是“承受式倾听”,还是“参与式倾听”,最忌讳的是掺入我们自己的观点。

可是,这正是我们最难做到的地方。

我们会很自然地、难以抑制地想掺入我们自己的观点。可是,你知道吗,正是这些父母的观点,阻止了孩子继续说话。因为,孩子感觉到“不安全”。他怕说错,他怕挨批评,他讨厌你的说教,他腻味你言不由衷的夸奖。

先来让大家思考几个场景,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应对。

场景一,假如你15岁的儿子回来这么发牢骚:

“这学校简直是给白痴上的学校!他们教些根本没用的东西。我决定不去上大学了,你不需要非上大学不可,人生不同的道路多着呢。”

场景二,假如10岁的女儿回来这么唠叨:

“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姗姗以前跟我好的,可是她现在再也不来咱家玩了。如果我去她家找她,她老是只跟玲玲一起玩。她俩在那里特开心,把我冷落在一边。我特讨厌她俩!”

场景三,假如你11岁的儿子朝你抗议:

“凭什么要我扫院子,要我倒垃圾!豆豆他妈从来不让他做这些!你太不公平了!这哪是小孩子该做的事情!你看谁家孩子做我做得这么多的事情了!”

场景四,假如你家里来了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你们有说不完的话,忽然你5岁的儿子跑过来朝你咆哮道:

“你们是一大堆臭巴巴、臭坏蛋!我讨厌你们!”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2 22:50 , Processed in 0.0274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