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玉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阅读] 分享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129#
发表于 2010-10-8 10:07:42 |只看该作者
书香家看到了玉冰姐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对话,感触颇深。

追到这里从头细细看来,谢谢玉冰姐:F::F::F:

Rank: 7Rank: 7Rank: 7

128#
发表于 2010-10-8 10:02:27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muzhi
:F::F:,谢谢玉冰姐分享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7Rank: 7Rank: 7

127#
发表于 2010-10-8 09:36:52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有关“人际关系”的对话

人与人之间怎么能保持快乐?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个人于社会之间……

其实,你有一条快乐之路。那就是恢复你与他人关系的本真目的,而不是抱持你以为的目的。

人 ...
玉冰 发表于 2010-10-8 04:58


这段话说的真好!{guzhang} :F: :victory:
我拿走存手记里了。自己看,也准备给需要的朋友看看。
早睡早起身体好,妈妈好,全家才好。。。

Rank: 9Rank: 9Rank: 9

126#
发表于 2010-10-8 04:59:16 |只看该作者
爱是抬高眼界看到更高远的自己,
爱是欣赏信任尊重与创造你自己,
爱是抬高眼界欣赏别人更高远的内在,
爱是永不看低别人更不看低你自己;

爱不是在付出的同时期待回报,
爱不是别人赋予你的职责义务,
爱不是只为别人着想不在乎自己,
爱不是忍辱负重委屈你自己;

爱是满怀激情去想去说去做,
爱是坦荡面对一切挫折和痛苦,
爱是把他们用做升华你的工具,
爱是指引你人生目标的灯塔;

爱是快乐喜悦满足和祥和;
爱是仁慈宽厚接纳和理解,
爱是你人生最辉煌的展现,
爱是你灵魂最崇高的决定。

爱,是你灵魂的终级归宿。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25#
发表于 2010-10-8 04:58: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冰 于 2010-10-8 05:13 编辑

第八章,有关“人际关系”的对话

人与人之间怎么能保持快乐?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个人于社会之间……

其实,你有一条快乐之路。那就是恢复你与他人关系的本真目的,而不是抱持你以为的目的。

人际关系是你创造、展现、体验、升华自己的平台。实际上那是你唯一能做到此的平台。如果没有任何人际关系,你根本就没法认识自己。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须有参照系。

你进入某种人际关系的目的,为人妻为人母或者团体一员,就是要利用这个平台,展现、体验、创造、升华你自己。只要你抱定这个目的,你就会屏除很多“人际麻烦”,少很多痛苦。

绝大多数人进入某种人际关系时,你的着眼点不是你能为之提供什么,而是你能从中获取什么。你心有期待。

为了不让你失望,对方会努力比照你的心意把自己放到你希望的位子上。但是终有一天,他会觉得活得很累,他心里会积聚起怨恨和愤怒。终有一天他会“原形毕露”,做回他自己。而你却惊讶他“怎么完全变了一个人!”

人际关系具有典型的“二元性”,也就是矛盾性。一方面没有人际关系你根本无法体验并展现你自己;另一方面你在人际关系中又不需要别人来成就你造就你。你必须深深理解这“二元性”才能把握好你在人际关系中的定位。

不少人大约40岁左右,甚至更早,就终于放弃你的梦想和追求。其根源在于你把你的心、你的梦想、你最高远的追求,放在了你所爱的“那位”(或者“那里”),而不是放在你自己身上。你期待的是如何在 “他”身上或者“那里”实现你的追求。

但是,请你记住,你在人际关系中的目的,不是要造就一个最理想的对方,而是一个最美好的你。你的人生目的,是创造你最辉煌的崇高。

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不是人们一直误解的“只为对方着想”。正是因为这层深刻的误解,导致太多的人际关系的失败。而所谓“失败”,其根本无非是你没有得到你所期待的。

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是做好你自己,去追求你自己的最高远的理想。你不必在乎对方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你只须在乎你自己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愿你们每个人都只、只、只在乎你自己。做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最具爱心的人,正是最自我中心的人。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你怎么能爱别人?你们多少人不知道怎么爱自己;你通过爱别人、求得别人对你的喜爱来求证你是可爱的。结果你常常求得反证,于是你转而恨自己,也恨对方。

你爱他,他不敢相信。他不能相信。这世界上怎么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你肯定是想索取什么!你必须证明,反复证明,你真的是爱我的!
于是你证明,你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他的意愿,收敛你的本性。
等他终于相信你真的爱他,他立即又担心起你会爱他多久。为了留住你的爱,他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你的意愿,收敛他的本性。
于是乎,你们俩都失去了自我。你们以为走入这层人际关系能帮助你们找到、丰富自我;但是你们却走向相反的路。

正是这层自我的失却,使多少情侣终成眷属以后悲叹日子好没趣,因为你们都变得更不快乐、更不充实、更不自信、更无意趣。

这正是因为你失去了人际关系的真正意义。当你忘记了你们都是神圣的灵魂,走在各自神圣的旅途上,你也就忘记了你们旅途中人际关系的意义。每一颗灵魂来此人生的目的,都是来追求体验并且升华你自己的。而人际关系,正是你实现你人生目的的平台,是你体验、创造自己的工具。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去认识并升华你最美好的那部分,并永远抱持那中心部分。

你必须先认识到你自己是有价值的,你才能认识到别人的价值;你必须先看到上天赐与你自己的福气,你才能看到上天赐与别人的福气;你必须先找到你自己的神格,你才能找到别人的神格。

爱你自己,从现在开始。随时随地关注你在想什么、做什么,而不是任何别的人。你灵魂的升华与否在于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别人的。在与任何人的人际关系中,你需要不断问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是真正、真正地

对我自己最好的,
最爱我自己的,
让我能对自己最满意的。

当生活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减少损失或者获取最大利益时,真正的人生意义就丧失了。因为你由此而生活在担忧之中。唯有当你不再把生活的着眼点放在患得患失之上,唯有当你把自己看得更高远时,你才能够在面对冲突时问自己,“现在,爱会做什么?怎么做是对我最好的选择?”

你以爱为基点做出的最高选择,须是对你自己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对对方最好的选择。否则,你将得到怨恨和愤怒;你的意愿将与你的行为结果南辕北辙。一旦你选择了对你自己最好的做法,它最终却一定会演变成对对方最好的选择。这个道理也许需要你花上几辈子的时间才能理解;不过请你先记住:你为自己做了什么,也就为别人做了什么。你为别人做了什么,也就为自己做了什么。

你面临的一切环境、条件、遭遇,都是你展现自己、创造自己、升华自己的机会。你在任何人际关系中的目的,是借用这个平台,实现你自己,完美你自己。如果你能走上这个高度,你就能够在任何人际关系中快乐地创造你的人生。

不过,在你升华到这个层次之前,对方的想法、说法、做法的确会伤害到你。面对这些伤害,你首先不要以为你果然活该,以别人的眼光看低你自己。

相反,你必须尊重你的感受,接纳你自己。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尊重和接纳你自己的感受,你又如何能做到理解、尊重、接纳别人的感受呢?

往往,你好心好意为对方着想,做你认为的对对方最好的事情。但是你又往往好心不得好报,对方不领情,甚至得寸进尺。

你们之间的关系于是越陷越僵。

你会继续努力去做你认为该做的对对方最好的事情,比如原谅他,同情他、放过他的一些不妥。但是,最终,你会感到内心里积聚起怨恨和愤怒来,“你怎么这么无情无义,这么伤害我”。包括对你与神的关系,也一样。

神现在有情有意地告诉你,在你爱别人的时候,也爱你自己。而且,你应该把爱你自己放在首位。

你不用担心这会教唆你打着我的名义,打着“把爱自己放在首位,做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的名义,去做些低格的事情。因为,假如你果然发现自己做了些低格的事情,那么你肯定误解了什么是真正对你最好的事情。

要鉴别什么是真正对你最好的,需要你首先想清楚你要做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举一个很实际的例子。如果对方欺负你,这时你“对我最好的”决定,当是不让对方继续得逞。实际上,这样做不但是与你最好的,也是与对方最好的。让他继续得逞,实际上是害他,而不是安抚他的心。

因此,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你该纵容孩子随心所欲。

这就引入了另一个话题。如果爱是终极答案,那一切战争都必是不合理的了?

不一定。一个最痛恨战争的人,可能为了制止一场战争而投身战斗。也就是说,一个痛恨战争的人,他要做的关于他是谁的最高声明,是投身战斗。

有时候,你必须放弃你是谁,才能做到你是谁。

在现实中人与人的关系里,道理也一样。人生会不止一次需要你展示不是你的那一面,来呈现你真正是谁。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假如你受到了对方的伤害,你必须还击对方。它无非是说不让对方继续对你造成更多的伤害,这与你与对方都是最有爱心的做法。而不是以暴易暴。

对方伤害你时,能让你摆脱这些伤痛的捷径,是坦诚地面对这伤痛、尊重你自己的感觉,毫无遮掩地告诉你自己也告诉对方,你受到伤害了,友善地说出来。然后放下,转身,去继续创造新的你。

尤其面对亲人的伤害,你完全不需要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你完全不需要为了让自己“尽了我的心意,尽了我的责任”而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你对别人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一切人际关系中的任何人。

因为你是在从事创造你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创造别人的工作。你也不是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塑造你自己。你不需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塑造你自己。

对待孩子,对待丈夫,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这些,如果你当它们是你被要求的责任和义务,是你不得不委曲求全勉强自己去做的事情,那么你就不要去做,尤其不要带了怨气去做。你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你不情愿的事。

但是,如果你选择做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你认为做这些事情其实本就是你快乐的源泉,是对你自己最高远、最深刻的爱,是于你最好的事情,那么你当然应该去做。它们不是你的义务和职责,而是你选择的美好,是体现你是谁的渠道。

是你自己的抉择,还是别人赋予你的职责,这很不一样。在你与任何人的任何人际关系中,绝对不要出于一种责任感而做任何事情。你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出于你自己的抉择。你把这人际关系看成你最辉煌的机会,你做的一切本是为了创造最辉煌的你。而不是为了完成你对任何人的责任或者义务。

成功的人际关系,并不以这关系能维持多久为衡量。你来到人间的目的,不是要看看你能在这些人际关系中维持多久,而是借用这些人际关系来展现、体验、升华你自己。

当然,越维持得长久的人际关系,越给你、你们提供了非凡的机会,让你们双方得以共同成长、相互促进 。

再强调一遍,人际关系是你创造自己创造人生的工具,而不是你应该向任何人承担的义务或责任。人际关系为给你提供着丰富的机会,让你能够去充分展现自己,充份发挥各种潜能,不断升华你对自己的认识,并最终通过你们灵魂的交流而融汇于灵魂深处的神格。

如果你抱持这样的目的而进入一层人际关系,比如婚姻,则这场婚姻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进入人际关系以后,婚姻也好,母子也好,都一定会遇到挑战,遇到困难。不要企图绕过它们。你要迎上去,带着感恩的情怀,因为这些困难都是上天赐于你的礼物,是你展现、升华、创造自己的大好机会。这不正是你人生的目的吗。

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记住,不要把对方看做你的麻烦,甚至看做你的敌人。好好培养你的意念,随时把所有难题都用做你创造、升华自己的好工具。

任何时候不要看低你自己,不要看低对方。相反,你要看高你自己,看高对方。扩大你地平线的范围,扩展你眼界的深度。

你若能抬高眼界,看到对方比他展现出来要更高的他,你绝不会伤害到他,因为他所蕴藏的的确比他展现出来的要高得多,多很多。只不过恐惧心使得他不敢展现给你罢了。一旦他看到你已经注意到他更丰厚的底蕴,他就会放松地让你看到你显然已经看到了的更高层面。

人们倾向于在他们自己身上看到你已经看到的东西。你看得越高远,他就越愿意展现你已经让他看见了的他更高的层面。

但是,要格外注意,看高对方,和你向对方期待更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面已经讲过,期待是你付出的同时就已经等待着对方回报,等待着对方满足你的意愿。期待将毁灭任何人际关系,因为期待带给你们双方的最终是失望、痛苦、和怨恨。

还要格外记得,首先要看高你自己。首先要更爱你自己。只有当你展现出来的自我更高远,对方才能通过你看到更高远的他自己。只有当你充分展现出你真正是谁──你是爱的化身,因为你的灵魂本来自爱的天国,──对方才能通过你也醒悟到他自己也是爱的化身。你们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本来自爱的天国。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8Rank: 8

124#
发表于 2010-10-4 10:18:04 |只看该作者
:F:

Rank: 9Rank: 9Rank: 9

123#
发表于 2010-10-4 02:53: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冰 于 2010-10-4 04:22 编辑

我为什么总是选择负面的想法呢?

因为你就是被这么教大了的,你是被人耳提面命随时指责你负面的人养育大了的。你误以为你是渺小、低劣的。你怎么能指望你选择高远的意念呢?

啊,那我怎么能摆脱这些负面的教诲呢?

反复读这本书,一直到你了解它的每一个字。一直到哪怕你处于最黑暗的时刻,你都能想到这本书中的话语。
并且记住,你是完美的。所有我赋予生命的一切,都是完美的,都是完美本身的完美反映,都是我的一部分。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22#
发表于 2010-10-4 02:30: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冰 于 2010-10-4 02:31 编辑

当你最需要我的时候,你最痛苦、最困惑、最无助的时候,不要背弃我。

不是我需要你的不背弃,对我来说不论你怎么做都改变不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我这不过是在回答你的问题,“我怎么办”。往往是在你最艰难的时刻,你会忘记你是谁,忘记我已经给了你的创造人生的工具。

你是创造者。你与我本为一体。一旦你走回你自己的神殿,你的心会平静下来,你的智慧会流淌出来,你会得到很多解除你困境的好主意。

一旦你走回你自己的神殿,你会领悟到你现在所有的体验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你会领悟到当前的环境和条件不过是创造你当前的体验的工具。

不要以为你对自己的现状无能为力,不要以为我对你的现状袖手旁观。不是我有没有意愿救你出困境,而是你自己的意愿使你处于当前的困境。工具都在你手里,你选择怎么做,你意愿怎么做,你就创造出什么结果。而且你一直在选择、在做、在创造。

如果你不满意于你自己造成的结果,就再选择一次,换个想法。你的人生永远是你对它的想法的一个结果。如果你以为你鲜少得到你所选择的,你可真屈解了你的创造能力。“你鲜少得到你所选择的”,这本身就是你创造出来的结果。

你的意念是什么,你就把什么变成真实。你现在是不是打算把你的意念锁定在证明你总是得不到你希望得到的?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21#
发表于 2010-10-4 01:45:25 |只看该作者
你觉得做为一个必须养家糊口的男人,你肩负着为你的家人提供一切的重担。但是如果你站在更高的意识层上看,你就会明白,你不应该把这一切当成你的重任。每个灵魂都必须而且正在走他们自己的路,你不应当把你的意志强加于人,你不应该让他们不得不依赖于你。相反,你应该引导他们走自己的路。如果他们离开你就活不下去,那不叫你对他们的真爱;而一旦他们终于不需要你而能够真正自立,这才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因此,做为父母,爱人,不要让你的爱变成双面胶,把你爱的人黏在自己身上。你应该让你的爱变成一块磁石,有吸有斥,以免被你的爱吸引住的人以为自己必须贴在你身上才能存活。否则,没有什么比这更对你的亲人为害更甚的了。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20#
发表于 2010-10-3 01:12:46 |只看该作者
但凡你关注什么,你就把什么变成真实。

也就是说,你希望什么变成真实,你就选择关注什么;你不希望什么变成真实你就不要去关注什么。不要去想它,不要去念叨它。

这也就是你为什么应该放下自责、放下痛苦的原因。你放下它,不再关注它,它就会渐次淡化而消失。

这也就是你为什么不应该抗拒你所不愿意的事情。因为你越抗拒它,你就越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你就越把它打造得更结实,更能与你抗衡。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朝向你的目标升华自己,那么你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每一个细小进步,而不是你的每一个细小失败。

为你的每一个进步而由衷地喜悦,由衷地欣赏自己。察觉你的每一个失败,想明白后就放下它,换个新的想法、说法、做法。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19#
发表于 2010-10-3 00:49:58 |只看该作者
是你下的定论使你得不到喜悦,是你的期待使你得不到快乐。

如果你不执着于期待某种特定结果,你就会快乐起来。

去选择你要做什么,而不是去索要什么。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18#
发表于 2010-10-3 00:49:34 |只看该作者
受苦不是人生中的必要体验。我已经给了你结束痛苦的工具,用不用在你自己。

你感到痛苦,不是因为你经历的事件,而是你怎么面对之。

事件就是事件而已。你怎么去感受这事件,则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这种感受你觉得“痛苦”,你大可以放下,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换个做法。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17#
发表于 2010-10-3 00:47:10 |只看该作者
桃园妹妹,请你去网上下载英文版的。如果能买到,就更好。

第一,很多地方我不反复琢磨原文,还真不理解“我”的深意。语言果然是非常拙劣的交流工具。

第二,正好让乐天有个好英文读本。我学英文的方式,就是找自己喜欢的读本,一举数得。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6Rank: 6

116#
发表于 2010-10-2 10:42:36 |只看该作者
跟着姐姐的读书笔记,我也买了这本书,正在看。
乐天也看了,她说,作者提问的那些问题,正是她问过自己很多次的问题,甚至答案都一样,我说:你跟神距离很近,妈妈离神太远了。乐天回答,神就是那个“我”,你是距离“我”太远了。
孩子的“我”,是不是都被外在的“父母之神”给拖的越来越远?

Rank: 2

115#
发表于 2010-10-1 16:57:14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本好书!谢谢玉冰!:F:

Rank: 6Rank: 6

114#
发表于 2010-9-30 09:32:03 |只看该作者
列出你的最高理想:

我最高的理想:体态语态都温柔的,不发火不着急的,任何时候都能接纳、理解、宽容孩子和爱人的,对孩子把握好“管教”、“放松”和“引导”的恰当程度的,好母亲、好女人。

那么你将会怎么 ...
玉冰 发表于 2010-9-14 11:35
我也这么理想者!玉冰姐,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你写的!

Rank: 9Rank: 9Rank: 9

113#
发表于 2010-9-29 04:13: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冰 于 2010-9-29 04:29 编辑

人们说你应该克制你的某些欲望。照我说,你不过应该让你的欲望换个主题。前者要求你对自己苛刻;后者却让你享受自己。

你越抗拒什么,它就会越顽固地对抗你;如果你不是抗拒它而是静观它,它却会自动消失。

因为你无法去抗拒虚无,但凡你抗拒的,你就赋予其“实体”。于是你越抗拒,它越坚固。如果你以为你的抗拒可以使其消除,再想想!你那样只能把它种得更结实,因为你那就是在“创造”它的结实。

而静观,真正的静观,会让你彻底看透它,看破它的任何幻像,看穿它的本质。在本质面前,一切幻像都变得软弱无力,它没法长久攫取你的心。你既然已经看到了真像,你的心就自由了。

如果某种情绪、某种念头、某种回忆、某种诱惑等等,让你很痛苦,你心里忍不住想消除它,那么,要放下它的关键,不是抗拒,而是先接纳下来,然后静观之,然后决定,你是要它,还是不要它。

还记得“想”是创造一切的第一步吗?如果你不愿意想到它,那就不去想它!

这是你趋向什么的一个行动,而不是你远离什么的一个行动。因此不要与之抗衡,而是转个方向,转个思维。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12#
发表于 2010-9-28 04:24: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冰 于 2010-9-28 04:27 编辑

记住,你在不断地创造着你自己,每时每刻决定着你要做什么人,这些决定的依据很大程度在于你对什么充满激情。

激情是爱,把你是什么以具体行动表达出来的爱,是驱动你去创造的原动力。它使你得以把观念转换成具体的体验,表现出你真正是谁。

不过,行动往往带来“期待”。人们往往觉得他的投入应该得到回报。比如,你爱谁,你则指望他用爱回报你。这不叫“激情”,这叫“期待”。激情和期待非常不一样。激情是你自我实现之道路。没有激情,你得人生就毫无意趣。

而“期待”,却是你不快乐的最大根源。

抱持你的激情,只管走你的人生路而不要期待某种特定的结果,你就让自己获得了自由;你就体现出你的神格。

(你灵魂的核心是爱,你灵魂的追求是体验爱。那就是你人生的目的。不要去期待你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或世界首富;这些世俗的东西实在是身外之物,它不但不是你与你灵魂真正追求的人生目的,而且会带给你无限的失落烦恼和痛苦。你只需要去体验爱与被爱的感受,去体验这感受带给你的快乐。)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11#
发表于 2010-9-26 23:09:13 |只看该作者
谢谢 :)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8Rank: 8

110#
发表于 2010-9-26 19:29:39 |只看该作者
不想静静的看.
希望没打扰这的清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5 15:16 , Processed in 0.028413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