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26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扎堆] 北京儿童认知与家庭科学素养教育培训大纲——根据场地大小主题顺序已经调整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11 23:50:49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很高兴在小宇妈妈的热情邀请下,终于排除万难前来北京和家长们交流,这次培训大部分是来自巴学园的家长,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可能与以往你们接受的培训都不同,思维模式上可能有很大差异,我相信碰撞之下,会给你我都带来很大收获。

以下是本次为期2天的培训提纲,具体内容有可能会做小调整,结构不变。
由于教室问题,第一天较大,第二天较小,而数理逻辑实践需要分小组,还要有积木进行操作练习的,所以第八主题和第四,第五主题对调


Day1:

上午:第一主题、第二主题
下午:第三主题、第八主题

第一主题:见树又见林——大陆的理论系统和培训思路
1、系统中的视野
•        儿童的视野
•        教师的视野
•        家庭的视野
•        社会的视野
2、奔往星星与大海的征途
•        愿望、信念、使命与价值
•        “道”与“术”之平衡(一道五术)

第二主题:在探究、对话与多元中成长——第一要“术”
1、从杜威到加德纳
2、如何创造一个“探究”的氛围
•        探究的工具
•        探究的环境
•        探究的对象
•        探究的人
3、为儿童提供具有“意义”的世界
•        建立意义的重要性与误区
•        如何与孩子对话
4、认识多维度的智能
•        加德纳理论及应用
•        解构童年汇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三主题:家庭一对一探究实践方案
1、放学后方案
2、日常家庭方案
3、双休日方案
4、户外方案
5、阶段性方案
6、度假方案

第八主题:数学与数理逻辑————第四要“术”
1、童年汇数理逻辑课程理念
2、适合家庭的数理逻辑启蒙技巧
•        积木操作
•        小组材料实践
•        头脑风暴式训练
3、反省智能: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Day2:

上午:第六主题、第四主题、第五主题
下午:第七主题、第九主题

第六主题:世界的秩序
1、再谈哲学思想
世界图景:结构与破除结构
“智力晶体”
遇见不同的导师
2、尊重知识
3、命运是一种组合

第四主题:科学素养教育的内容
1、培养什么?
2、包含哪些领域?
3、不同年龄阶段需要什么?
4、理智与情感的统合

第五主题:秘密宇宙的呈现————第二要“术”
1、向儿童呈现科学的方式
2、从蒙特梭利、华德福到瑞吉欧:方法之演变
3、种子、竞争与接力棒:冷静理智下的收获
•        学校的科学启蒙
•        生活的科学启蒙
•        家庭的科学启蒙

第七主题:创造力源于何处————第三要“术”
1、逻辑推理
2、经验世界
3、时间还是方法?
4、批判性思维工具

第九主题:终极武器:协同成长——第五要“术”
1、协同成长的源起
2、BFB是什么?
3、如何组建BFB小组开展活动?
4、BFB小组年度实践参考方案
•        项目介绍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补充内容 (2012-7-19 19:52):
儿童认知与家庭科学素养教育培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2-7-12 20:32:02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7-12 06:22
谢谢大陆!
订的培训教室第一天的更适宜实践操作,第二天教室拼小组进行实践操作会略微有点挤。农干院暑期 ...

问题好多啊,呵呵,我争取这段时间多过来和大家聊聊~

关于左脑右脑的说法,确实存在很多误解和炒作成分,许多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或者是误传。
就我所认识的大脑科学来说,大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是割裂的,绝对不是某个时期应该学习某样东西以便于促进某半边大脑的功能,这是很荒唐的。对于说某人左脑比较发达,或右脑比较发达的说法也是不科学的。

过分强调左右大脑的特异定位性,就会误导教学策略。一般来说,大多数任务都是左右大脑共同参与的。而关于艺术之脑在右脑也是错误的说法:对于一个技艺娴熟的音乐家而言,左半球是他们的音乐加工区,而初学者则反应出右半球活跃加工。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关于逻辑推理分析决策的任务都是左半球的功能,高水平的数学家,问题决策者以及棋手,则更多地使用右半球,初学者则表现出更多使用左半球。

左半球绝对不容忽视,因为它是分辨积极情绪敏感的大脑,而负面情绪往往是右半球更快识别。对于大运动来说是,右半球控制,但是精细动作则是左半球。而一些复杂的任务和心理活动,都是需要两个半球共同参与的。比如阅读,数学能力,记忆储存和提取。

左右脑不应该成为教学策略的依据,大脑功能的发展则是启示性的。因为我研究的是脑高级功能,而这个区域就是人的额叶皮层,通俗来讲,就是人前额那块区域,所以民间有说,额头高的人特别聪明,呵呵。当然这个区域并不是看大不大。判断、创造、问题解决、计划、执行、控制冲动就是这块区域负责的。大多数高级思维都和这个区域有关,而这个区域也是相对成熟最晚的,有很大的发展潜能。

点评

大陆  是的,以此为依据做出的教学策略是不合适的。  发表于 2012-7-13 14:02:43
小宇妈妈  谢谢大陆~ 总之就是不用刻意区分左脑右脑? 另外,我额头就是超级高的,哈  发表于 2012-7-13 14:00:35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2-7-12 20:34:59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来说,我认为实践瑞吉欧最大的挑战是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这个非常讲求关系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下是很难获得支持,生存空间会很小。我也只是从瑞吉欧获得了启示,从这种教育取向出发,通过自己对中国教育环境的理解,来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如果要照搬,是会必然失败的。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瑞吉欧小镇也有很大区别,所以推行起来,遇到过很多疑点难点。

点评

豆乐妈  赞大陆的清醒理性!  发表于 2012-7-13 15:59:34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12-7-12 20:44:47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7-12 14:52
我还有一个问题,第六主题,具体会讲什么内容?

第六主题是支撑这个理论体系的关键性哲学思想,我觉得大凡不同的教育流派背后,都有一套自己的哲学。能不能理解并运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是否具有同样的哲学观,虽然自己未必会察觉,但这就是“道”的本质。

在这里我会讲到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中的现象,讲到早期教育的各种理论,以及在这样一个跨文化深受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世界教育格局中,中国人的思想和位置。会讲到关于“智能”这个概念的演变发展,对我们当今教育起到深远影响的理论。知识本身,我们应该如何传授给孩子,是他们自己获取,还是别的方法,什么是知识。

这个主题将直接指向教育的目标、本质和驱动力,抱有什么样的观点将直接影响我们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如何看待其他的教育,如何从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进行判断。或许,这是打开了通往一个新的格局的窗户,是可以让人们有机会重新来审视当前的局面,自己改如何找寻一条出路。或者说,面对这个信息超载的世界,对面孩子,面对自己时,该如何把控。

点评

爱无言  看到这里真想去听啊!好遗憾呢!以后大陆把你的讲课录音吧?然后付费发给我们多好。:)  发表于 2012-8-1 13:08:45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12-7-12 20:45:13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第一天教室大一点的话,我调整下顺序吧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12-7-12 20:54:47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教室问题,第一天较大,第二天较小,而数理逻辑实践需要分小组,还要有积木进行操作练习的,所以第八主题和第四,第五主题对调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2-7-13 13:26:34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培训里面会讲很多实践操作的方案,不同类型的。
我在童年汇遇到家长们的各种问题中,比较凸现的是:不知道如何把握度,没有标准
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呢?大家来说说吧~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12-7-13 14:11:28 |显示全部楼层
1. 有层出不穷的玩具,比如各种积木、乐高拼插、磁力棒、LAQ等等,但其实哪一种我们都没有深入探索,都没有充分利用,都没有在这上面获得更多的进展,总是在不停地换介质重复同样难度的事情。急需这方面的指导”;-by  泉妈

孩子都非常喜欢拼插玩具,没有引导的时候,大多孩子都重复类似的事,拼插成某样东西,玩情景游戏,有时候我觉得确实挺好玩的,我也会和孩子们疯玩一阵。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不去强调“拼插”出某样东西,而强调数理关系,我和孩子玩过这样一个游戏,他们很喜欢,你们不妨也试试看:

磁力棒,磁性黑板(或者冰箱上)
用10-15跟磁力棒构成一个三角形,每个角上加一颗珠子
然后变化成四边形(也可以要求长方形,正方形等),需要加几个珠子呢?
变成五边形呢?
变成六边形呢?
最多能变成几边形,多少颗珠子?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12-7-13 14:19:03 |显示全部楼层
2. 大人的引领和孩子的自发工作如何平衡,或者说,在游戏中,大人何时退出?这个度如何把握?- by 多多益善

呵呵,度如何把握可能是这次培训非常重要的核心。
如果讲案例,如何控制分寸,掌握度,家长们自己回去操作时,还是会遇到问题,我在上海就遇到过,教了方法后,回去和孩子互动,发现还是不行,一旦孩子变化了,家长也就无所适从了。我说这里面不完全是对儿童还不是很了解(我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喜好应该是最了解的),但是母亲可能观察的出发点、目标、态度等等偏差了,所以,不仅找不到孩子,也找不到自己。
这个问题一定是涉及到哲学观的,或者通俗说,每个人自己有一套看待世界的方式。

或许,我们应该首先问一问,当我们要开始一件事的时候,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是能够让孩子自发工作?
是让孩子能自我发挥?
是希望孩子体现出创造性举动?
是希望孩子能领悟明白做出反应?
退出的目的是因为害怕阻碍了孩子的自主性发展?
还是因为觉得家长必须退出?
人们对于家长这个角色是如何看待的?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如果孩子的表现并不是家长预期的,家长认为是正常的、错误的、为难的、害怕的等等怎样的心理?

有许多问题,当家长无法回答自己的时候
不知道何为“度”,这样的情况就会反复出现

点评

豆乐妈  对自己的问题就有好多啊!学习,反思。  发表于 2012-7-13 16:01:12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12-7-13 14:21:00 |显示全部楼层
3. 我也关注如何陪伴孩子玩,这次海南之行,因为是我的同学聚会,吃饭时间巨长,大家都是喝酒聊天,结果米花在这个假期里玩了n多游戏,看了n多peppa pig。现在回来后还是每天都要看小猪,然后就是看书,如何引领孩子玩耍呢?-by 小米花儿

培训中,有一个篇章是关于一对一探究方案的,其中有度假方案
外出旅游的时候,我们如何能让自己和孩子都玩得尽兴?
有时候是技巧,有时候是选择,有时候是平衡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1#
发表于 2012-7-13 14:32:24 |显示全部楼层
4. 关于数理逻辑这部分,我最近发现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在和孩子玩儿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很难意识到哪些元素是数理概念,另一方面是即使发现了,也不知道多大的孩子可以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基本没法适时地引入给孩子。我想这里的根本问题在于我的那些数理逻辑都是书本的,没有实际的经验做依托,所以也就很难运用。希望大陆给予指导。-by 泉妈

数理逻辑,重点培训内容,呵呵,现在关于数学有很多理论,中国还是国外对数学或者不如说儿童认知发展中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我看过很多理论,但是这些理论转化成实践的时候,对父母来说:还缺少一层中介物,那就是父母不知道什么样的理论是以什么样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理论是从众多现象中归纳分析抽象出来的概念。这不是操作本身。所以,我会和大家讲讲,从儿童的视角和从成人的视角看数学是如何地不同。

很多时候父母根本的问题是,不能感受儿童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里大部分父母都认同“感官教育”这个概念,蒙氏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但是当人们了解了“感官教育”,觉得让孩子去操作,去体验,去感受,真的就是实现了理论了么?
对于理论的理解,往往建立在理论建立的因果关系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不了解,那么理论的理解会是片面的

儿童理解数学也可以从“感官教育”这点出发
最简单的也是童年汇反复教家长的,回去你们尝试:
不要尽情给孩子材料、工具、积木,请孩子自己解决一个问题,他需要多少块积木?
相信很多人都很费解,为什么这和感官教育有关?

这里,我们必须了解一件事:感官摆在这里,并不代表,感官接受的信息一定被大脑感知和保存。
所以,我们所有的目的是使得感官被动用,并为大脑所用。
理解这个目标,我们就要反思,当孩子在操作无限多的材料和取之不尽的积木时,他感官接受到了什么?
“看到不一定知道”,这是我一直强调的,
儿童即便手摸过了什么,也不代表信息接受了,或者变成有用的经验了。
这是对理论最大的直白式的误解。
所以,当我们限制了积木数量时,对于“不够”以及“数量”本身,儿童有了一定的知觉层面的感知。
这种模式一旦成为习惯,感知“量”成为儿童的思维习惯,他们才算是刚刚踏入数理逻辑的大门。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2#
发表于 2012-7-13 14:37:12 |显示全部楼层
5. 想知道大陆以及她的童年会对LEGO的看法及LEGO和数理逻辑的关系  - by 毛毛妈

我很明确表示,反对学龄前儿童玩乐高。
乐高对于学龄后儿童,中小学生,在动力机械,网络镶嵌式结构对于空间建构方面都是出色的。
但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妨碍了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是很重要的方面。
乐高让儿童对于原本正常的物理世界现象的理解产生了错觉,
他们不能感知物体重力相关的平衡、对称、力的相互对峙抗衡、惯性以及积木与积木之间相互关系统统被消解在它的拼插结构中了。
而且,乐高对于儿童精细动作发展不利,我看到很多从小使用乐高积木的孩子,到了将近5岁,搭普通积木手都还是抖,无法搭整齐的。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3#
发表于 2012-7-13 14:46:12 |显示全部楼层
想了又想_泉妈 发表于 2012-7-13 14:30
关于积木,我家通常都是场景游戏,有次我看了毛球家的积木照片,回来照着模仿了下,泉很快就跟着模仿 ...

情景游戏实际上是最高阶段,如果能应用概念,功能,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是儿童表征的最高境界。
当然,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儿童通常沉浸在某种情景中,反复,看上去没有提升。

数理逻辑有一些基本概念,可以应用到情景中,也就增加了情景的丰富多样性。
比如“一一对应”这一最简单的概念的应用,就可以用到上述场景中,
不管是2岁,还是3岁,4岁,乃至5岁,6岁的儿童,都可以理解一一对应,并以不同的难度呈现出来。
(这个解释需要实地演示)

所以,这里可能家长会遇到的问题是:我了解理论,但我无法应用。
这里我会在培训时提供一些训练方法,使你们头脑中的经验知识变得活起来,可以运用。

点评

大陆  可以将数理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融入到游戏中,虽然情景是同样的,但是运用到的概念会不同  发表于 2012-7-13 16:04:30
豆乐妈  情景游戏实际上是最高阶段,如果能应用概念,功能,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是儿童表征的最高境界。 当然,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儿童通常沉浸在某种情景中,反复,看上去没有提升。——这种情况怎么办?  发表于 2012-7-13 15:58:25
豆乐妈  没有提升。  发表于 2012-7-13 15:57:17
小宇妈妈  原来在微博上和大陆讨论过和泉妈这个几乎一样的问题:),期待讲座时大陆理详细的讲解  发表于 2012-7-13 15:05:42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4#
发表于 2012-7-13 16:06:02 |显示全部楼层
想了又想_泉妈 发表于 2012-7-13 14:50
他们不能感知物体重力相关的平衡、对称、力的相互对峙抗衡、惯性以及积木与积木之间相互关系统统被消解在 ...

其实,回想起来,泉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会搭歪,到了上面就容易倒,这个时候我关注的都是如何处理情绪,让他面对失败,而从未想过如何让他认识到这里面的平衡、对称,关于这些东西如何引入也是培训课程的一部分么?


是的,这部分培训有实际操作部分,动作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成人的引导也很重要。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5#
发表于 2012-7-13 16:09:04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畅想 发表于 2012-7-13 14:58
大陆能否告诉几点开始上课?几点结束吗?我看到大家的讨论真的想全程参加,无奈1人带孩子,可否等到八月再交 ...

时间安排是这样:
9:00-12:30
13:30-18:00

人数我们要统计,小宇妈说场地有限,可能人数会超标,只能按照缴费顺序来了,所以你可以先缴费报名,有特殊情况,回头退给你费用~

点评

大陆  我觉得下午要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  发表于 2012-7-13 16:26:27
大陆  不知道大家8点半能不能起来,呵呵  发表于 2012-7-13 16:24:41
小宇妈妈  亲爱的,这样安排,好象不能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啦  发表于 2012-7-13 16:16:15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6#
发表于 2012-7-13 16: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畅想 发表于 2012-7-13 15:01
大陆的回答给了一个不同的方向。我想任何一种玩具只要好好利用还是比较有可取性吧,呵呵

世界很丰富,我们都想尝试,呵呵,孩子的时间却有限,我的观点是,不浪费时间在看起来信价比并不高的事情上。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7#
发表于 2012-7-13 16:11:49 |显示全部楼层
豆乐妈 发表于 2012-7-13 15:36
非常感谢大陆准备这么详尽丰富的课程提纲!尽管一下子觉得信息量好大,还要好好消化消化。
从去年在小宇妈 ...

活动的生成性和引导,我会放到协同成长最后一个单元重点讲方案和项目的时候说。
不过在前面五种“术”中,都会讲到如何引导的问题,侧重点不同。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8#
发表于 2012-7-13 16:17:32 |显示全部楼层
豆乐妈 发表于 2012-7-13 15:41
另外,昨天看到培训大纲的时候,和小宇妈交流了一下,我的感觉是这么大信息量的课程放在两天,还真是很紧张 ...

实际上这一次培训无法将全部的内容都细化,所以有些是点到为止,但不说又不行,这样会让“术”走偏。
毕竟每个家长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不是案例里的someone,很多时候大家遇到的问题是因为原先接受的信息和理论在指引着你们而引起的,所以,我会花一部分时间讲讲“大前提”,不过不要害怕,不是枯燥的理论,呵呵,也会结合实践来分析。我的PPT预计会超300页,其中大部分是图片和案例,我不习惯ppt上大段文字,呵呵,所以,放松,放松,再放松。:)

点评

豆乐妈  谢谢!  发表于 2012-7-13 16:54:11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19#
发表于 2012-7-13 16:22:23 |显示全部楼层
豆乐妈 发表于 2012-7-13 15:47
感觉调整后的第一天和第二天课程内容分界更清晰了。
请问第二天的第六、七主题,大概会讲些什 ...

第六主题,是最哲学的部分,呵呵,其实是核心思想,很重要,不过不是讲哲学抽象概念,不学术,只是呈现给大家一些现象,也会很有趣。这个主题里会涉及到教育流派的问题。

第七主题,是关于“创造力”培养的,要拨乱反正,呵呵,不要踏雷区哦。关于高级认知部分的从神经科学、脑科学、心理学到教育。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引导孩子创新性思维模式。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Rank: 3Rank: 3

20#
发表于 2012-7-13 18:45:59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7-13 18:39
原谅我,这段话我没太理解

不过,我看懂最后一句话,感知“量”成为儿童的思维习惯, ...

我知道不理解的是关于感官教育的部分
这是要重点讲的

是因为,父母看到某个理论,甚至只是某句话,比如“打开孩子的感官,就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于是父母照着自己对感官的理解,应该让孩子闻闻气味,触摸一下,尝一尝,看一看,听一听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先回家吃饭,回头再说哈~
抱着一颗对世界始终充满好奇的心,寻求一条在实践中检验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
微博:(在路上-大陆)http://weibo.com/kvdal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2 21:33 , Processed in 0.0286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