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玉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转胡萍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1#
发表于 2012-7-10 15:58:43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真的是各种流派太多,让我们都有点措手不及,对各个流派研究的很深入的人才能看到他的一些优点和缺点。
关键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是教育学专家,都没有那么深的功夫,往往会被一些相互矛盾的理念搞糊涂,一会说这个好,一会又说这个不好,那个好。哎。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2-7-10 15:59:49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 不是教育学专家,所以到最后,教育孩子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2-7-10 16:01:17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能做的,就是把通过吸收多流派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把自己的感觉陪养的更好一点,更准确一点。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12-7-10 16:02:58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对我们以弟子规为首的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秀矛盾。弟子规要求我们父母有权威,西方要求我们平等民主,很矛盾。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12-7-10 16:04:58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我觉得,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不管那个中方的,还是西方的,还是那个流派的,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善良的,有责任心的人。

只有大方向正确的,一个具体的教育举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操作了。不一定要限于那门那招。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12-7-12 11:38:33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之七——我对华德福的期待

在中国这片教育贫瘠的土地上,我们多么渴望能够有适合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二十年前,我与很多父母一样,为孩子的教育忧心忡忡,不惜代价为他寻找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我没有现在年轻父母的运气,那个时候中国没有华德福,没有蒙氏,没有芭学园,我选来选去,只好以班级人数少为标准,从昆明70人一个班级的传统小学,选择到了成都40个孩子的一个班级,让儿子能够有一个物质层面的宽松环境。直到孩子高中,我们才选择到了一所我满意的学校。



    我为儿子的择校跨越省际,从昆明到成都再到深圳,多年来,伴随着为儿子选择学校我一直在思考教育,一直在体味着父母为孩子寻找好教育的酸甜苦辣,由此,我非常理解父母的心境。我想,在那个年代,如果我能够遇上华德福、蒙氏、芭学园,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传统应试教育的学校而选择其中之一,看到儿子在传统应试学校中心灵挣扎的痛苦(虽然他的成绩从来不差),作为父母我却无能为力,那种痛苦和挣扎让我多少个夜晚难以入眠,那种对好教育的渴望让我至今关注着教育,无法舍去这份情怀!



    在华德福、蒙氏和芭学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真正为孩子成长服务的教育在发展,看到了越来越多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老师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了,看到了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们一起在学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孩子,这些好的教育为中国教育带来的是希望,为父母们带来的更是安慰和期待。



    当这些好的教育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后,我们需要保护好他们,让这些幼芽能够健康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家庭受益。那么,如何来保护?如何才能够让他们健康发展?芭学园至今只能够为极其少数的孩子服务,因为只有北京一家,没有分园,管理相对容易;蒙氏多年前在中国风起云涌,迅猛扩张到上百家蒙氏园,由于做蒙氏教育的一些人不爱惜这个教育,砸了牌子;华德福在中国7年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其发展的曲折和不易,现在,华德福又风起云涌了,扩展迅猛地发展到了200多家,一些不爱惜华德福的人正在做着砸牌子的事情,作为教育的关注者,我忧心忡忡,担忧着华德福重蹈蒙氏的覆辙。



    我们期待着华德福教育能够在中国一路走好,为此我们期待着:

    第一,做华德福教育的人能够自律,因为任何人,只要你说自己是做华德福教育,所有的人就会认为你代表着华德福教育,人们(包括我在内)更多是从这些做华德福教育的人身上去感受华德福,而不是去读人智学。所以,当你自己说自己在做华德福教育时,要慎重,要对得起华德福在中国苦心经营了7年的名声;



    第二,做华德福教育的人不要轻易地说出:“我们的教育无法用科学来证实,科学不能够解释宇宙的全部”,这样的话会让人们以为华德福是神学或者宗教,因为宗教不需要理论证实,只需要信与不信,信则有,不信则无。我想,既然华德福办了幼儿园和小学,就成为了一种教育,既然是教育,就不能够成为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事物吧;



    第三,华德福进入中国已经7年,汇聚了众多的有能力和智慧的人们,我们希望再过几年,能够看到华德福人对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中国的孩子在中国的华德福教育中的成长状况,这个研究应该是科学、严谨、有跟踪观察、有记录、调查的学术性专著和报告,就像我在博客中提到了那些研究儿童发展的专著一样。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西方关于华德福教育研究的专业论文中,被学术界认可的程度很低,因为这些研究报告主要由华德福相关基金出钱支助进行研究,而且做研究的人也多为华德福体系内部人员,缺乏第三方机构人员的独立研究报告,这个独立是指不用华德福的钱来做研究。中国人的研究有利于华德福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这也是华德福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四,华德福人要直面华德福教育的缺陷,然后弥补缺陷,让华德福教育更加完善。人智学产生在100年前,人智学是哲学,不是教育学,不能够成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华德福教育用人智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必然存在缺陷;人类对儿童的发展研究也有了100年的历史,建立在儿童发展基础上的理论才能够成为教育的理论基础,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吧。然而,华德福发展至今已经100年,自然有其精华之处,否则虽然不是主流教育,也一直存活到了今天,华德福的精髓是什么?只有真正理解华德福的精髓并将其与儿童发展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懂得孩子的发展规律,帮助孩子完成生命发展任务,华德福教育就是将孩子放在了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孩子为主体的教育才能够成为一流的教育;



    第五,热爱华德福教育的人不一定非要将自己的幼儿园或者学校打上华德福的标签或者名称,我知道有些幼儿园园长为了赶时髦,就标明自己是华德福,但为了孩子的发展,他们在走融合的路线,教室中既有华德福元素还有蒙氏教具。其实,只要我们将教育立足在孩子发展的规律上时,不论你用什么样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都会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重;



    第六,华德福的声誉需要华德福人自己来维护。华德福“行业”内部能不能够有一些举措来维护华德福的声誉,比如,每年的华德福年会上进行交流好的华德福幼儿园和学校的做法,组织一个质量维护机构,对每年申报挂华德福名的幼儿园进行审核和帮助,在网站公布合格的华德福园和小学,尽量让每一个叫华德福的幼儿园和小学能够获得质量维护机构的指导、帮助和监督……。我想,华德福人也期望有这样的管理和维护机构。虽然我们有很多理由来说明这样的管理难以做到,但是,我认为,把华德福引进中国很难吧,这个我们做到了,下一步就是规范和管理的问题,如果只打江山,不保护江山,那么,后果很严重哈!这个重任可能需要中国华德福的先驱们担起来,用你们的执着与虔诚,用你们的爱与支持!



    我的博文对那些败坏华德福的做法言辞激烈尖锐,对华德福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直言后果,我知道这刺激了那些热爱华德福的人。就像我们面对一个从来没有品尝过的精美蛋糕,美妙的香味和精美的点缀让我们爱不释手,这个蛋糕既满足了我们审美的精神享受,同时还能够填饱我们对教育的强烈饥饿感,所有饥饿难耐的人自然会竭力保护这个蛋糕。但我看到了蛋糕的一处已经有了一点点霉,如果我不说出来,但我也不吃,看着这群饥饿的人吃下去,然后拉肚子,甚至中毒倒地,这不厚道,不是我做人的方式;如果我说出来,一定会让饥饿难耐的人怒火万丈,是吃还是不吃,吃了担心身体出问题,不吃又太饥饿,这种纠结的情绪会全部发泄到了我身上,让我会招致群殴,失去曾经喜欢我的朋友。写出这个系列之前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想明白后我做出了选择,群殴没有关系,我的忍受力不一般,还可以关闭微博和评论来躲避,失去朋友却让我难过,但是,只要我的书和经验能够对朋友和孩子有所帮助,他们是否喜欢我已经不重要了。我做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人喜欢,而是能够帮助到他人。



    我知道这次讨论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我期待华德福能够警醒存在的问题,我不需要在此为华德福唱赞歌,因为唱赞歌的人已经很多了,不缺少我一个,但这样认真地思考华德福、提出质疑的人却并不多。



    我正在修炼不尖锐地说真话,功还没有练好,就发言了,如有得罪,请多多包涵!

    这个系列到此为止。

    祝福华德福在中国越走越好!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2-7-12 11:39:34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胡老师的报道七部分已经发出来了,我赶紧转载一下。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12-7-16 09:47:36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见微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的声音了。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12-7-17 11:03:04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摘抄上一段观点,与大家共享一下,不是我的,我没有那么的高的水平。

比方说,看到有些人在热衷蒙氏,有些人,说蒙氏不好,不先进,有缺陷,说华德福好。那么,大家看看视线角度在哪里呢?
纠结的是这些理论、观念的“异”,没有仔细考量这两者之间的“同”,对吧?

当一众外来的理论理念蜂拥而入的时候,很多人又会把我们传统的老祖宗留下来的贬低得一无是处。
咱再借用流传几千年的成语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谆谆善诱”。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12-7-17 11:03:26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再仔细辨别一下,这些洋的、中的,是不是或许并不那么直接对立,
我们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是普通孩子的普通父母。过于追求这些理论流派的“异”,不一定能很好地把握领会这个育儿理念的真髓。

Rank: 3Rank: 3

11#
发表于 2012-7-17 11:03:50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
寻找发现、领悟认知、模仿实践,这其中的“同”的部分。
这样,就可以基本保障我们在养育自己的心肝宝贝过程中,基本少走或者是尽量不走弯路、错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27 11:15 , Processed in 0.0220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