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玉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转胡萍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2-7-9 23:25:5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22#
发表于 2012-7-9 23:41:01 |只看该作者
杨颜老师 发表于 2012-7-9 21:31
孩子的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应该作为一种可以完全不被允许的状态。就像华德福认为孩子在6岁以前的 ...

"我们都知道我们要让孩子的学习不是要学知识而是要学能力,这个能力首先就是自己会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呀!包括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非常赞同这句话!知识是死的,能力却是活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更是孩子将来能立足于人生的几大关键要素,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点评

杨颜老师  是的,这句话不仅对我们的孩子适用,也对我们做家长的适用。我们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育儿知识,而是育儿能力。  发表于 2012-7-10 20:20:30
蒲公英  赞同。这些能力比简单的学习知识难培养多了。  发表于 2012-7-10 10:15:26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4

23#
发表于 2012-7-10 05:46:44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个体和共体的问题,哪天演讲的时候我就在台下插了一句:这个是老师的问题,而不是华德福的问题,
每个人见到和接触到的范围都是不一样的,
具体胡老师其实是指的这些他观察到的现象,他批评的也是现象,,,,,,,,,,,

Rank: 4

24#
发表于 2012-7-10 09:52:41 |只看该作者
谢谢玉冰的分享。

胡萍老师的一番话,更让我感叹大李老师的实践,感叹大李老师永不止息的改善。
从大李老师身上,俺也更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成长和“觉今是而昨非”。大李老师尚且在否定之否定,那么我这么个普通的妈妈,走些弯路甚至误入歧途,也是可以接纳和改善的。

Rank: 4

25#
发表于 2012-7-10 09:53:09 |只看该作者
教育里的争论,华德福、蒙氏、瑞吉欧、还有李网上最近热论的书华讲座,各国的主流教育等等,这一切都让我又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Rank: 4

26#
发表于 2012-7-10 09:53:30 |只看该作者
是啊,华德福教育,华德福在中国的实践,华德福在中国某些园的实践,华德福在中国某些园某位老师身上的体现,再及至每位家长的感受,都是那么的分别和有强烈的个体差异,的确是需要我们慧眼以待。

Rank: 4

27#
发表于 2012-7-10 09:53:55 |只看该作者
但是华德福并不排斥“理性”的孩子,史代纳对数学、对科学、对哲学、对自然都有很深的见解,单单从“让孩子与数学真实相遇”“爱上数学”这两本书,就能让我体会到“理性”里的“感性”之美。我想胡萍老师有兴趣,或许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下华德福的小学直至高中的教育,了解一下成都的华德福学校。

点评

妞妞妈妈  ms有建树的大科学家们,艺术修养都很好呢  发表于 2012-7-11 12:06:12
明月照我心  想要真正学好数学,可能恰愉需要抛弃自我的感性。  发表于 2012-7-10 22:32:17

Rank: 4

28#
发表于 2012-7-10 09:54:18 |只看该作者
黄晓星老师曾经提到一种对华德福的误解“华德福只适合文学和艺术类的孩子”,这点和胡萍老师的思考类似。黄老师是这么解释的:

“根据北美华德福教育联盟的调查,毕业生上大学42%选理工科,47%选文科(包括艺术科)。华德福教育的教学艺术,突出艺术化的教学,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无聊,保持学生对知识和求知的欲望。老师会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使用不同的艺术化教学手段。华德福毕业生能保持终生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以及积极面对生活,跟早期艺术和艺术化的教育有直接联系。”

点评

gongbu  我还是比较不能理解,为什么艺术化教学学生就不会无聊,所以,我觉得很多华德福的老师的解释还是无法解释那个论题。  发表于 2012-7-17 09:17:46
妞妞妈妈  商科?then others?^_*  发表于 2012-7-11 12:07:19
敬听  剩下的11%呢?  发表于 2012-7-10 11:09:16

Rank: 4

29#
发表于 2012-7-10 09:56:24 |只看该作者
万物皆有时。
史代纳的教育体系,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孩子,不是针对某一类孩子,是贯穿孩子0-21岁的三个七年,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教育。
或许任何一种教育体系都有它的历史局限性,都在不断的成长或者被淘汰。我想我们国家的现状,这种允许各种教育存在并实践、争论的自由,这种让我们、让我们的孩子更能兼听并蓄的大环境,是多么好的进步啊,庆幸。

Rank: 4

30#
发表于 2012-7-10 09:57:03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没有华德福,没有蒙氏,自己孩子打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
最初自己觉得很无奈,直至和妞妞每位老师的接触,与学校课程的接触,到目前为止,我感受传统教育的确没有那么美好,但也的确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妞的成长,大方向是积极健康乐观美好的。
妞的老师们,也都是富有爱心的,虽然有时方式方法不能苟同,但还是值得我和妞爹去沟通和信赖的。

Rank: 4

31#
发表于 2012-7-10 09:58:19 |只看该作者
无论怎样,所有这一切,更加让我信任大李老师的话:
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
还有那句经典的: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Rank: 4

32#
发表于 2012-7-10 10:01:55 |只看该作者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
脚在不断的长大,脚处于四季的更替中,脚处于天气的变化中,脚处于心情的变换中。。。
那么鞋子呢?
那么我们做为造鞋人之一的家长呢?

Rank: 4

33#
发表于 2012-7-10 10:02:46 |只看该作者
呵呵,借玉冰的地儿,突发了这么多感想,谢谢啊!

Rank: 7Rank: 7Rank: 7

34#
发表于 2012-7-10 15:23:12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以前在微博囫囵吞枣的读过。

今天认真、仔细的又看了一遍。

学习和使用每个理论,重要的是取其精华,比如艺术气质、人和自然关系,都值得我们学习。

华德福对老师要求很高,我看许多国外介绍华德福老师的书,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认同华德福理念后转过来的。

无论哪一种教育,适合孩子就是最好的,取长补短吧,不要迷信某种理论、某个人。

芃芃宝贝,生于2007年8月28日!
生命因你而精彩!

Rank: 3Rank: 3

35#
发表于 2012-7-10 15:58:43 |只看该作者
现在真的是各种流派太多,让我们都有点措手不及,对各个流派研究的很深入的人才能看到他的一些优点和缺点。
关键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是教育学专家,都没有那么深的功夫,往往会被一些相互矛盾的理念搞糊涂,一会说这个好,一会又说这个不好,那个好。哎。

Rank: 3Rank: 3

36#
发表于 2012-7-10 15:59:49 |只看该作者
我们 不是教育学专家,所以到最后,教育孩子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Rank: 3Rank: 3

37#
发表于 2012-7-10 16:01:17 |只看该作者
现在能做的,就是把通过吸收多流派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把自己的感觉陪养的更好一点,更准确一点。

Rank: 3Rank: 3

38#
发表于 2012-7-10 16:02:58 |只看该作者
曾经,对我们以弟子规为首的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秀矛盾。弟子规要求我们父母有权威,西方要求我们平等民主,很矛盾。

Rank: 3Rank: 3

39#
发表于 2012-7-10 16:04:58 |只看该作者
后来,我觉得,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不管那个中方的,还是西方的,还是那个流派的,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善良的,有责任心的人。

只有大方向正确的,一个具体的教育举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操作了。不一定要限于那门那招。

Rank: 8Rank: 8

40#
发表于 2012-7-10 19:02:07 |只看该作者
杨颜老师 发表于 2012-7-9 21:31
孩子的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应该作为一种可以完全不被允许的状态。就像华德福认为孩子在6岁以前的 ...

我发现好多问题就出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杨颜老师,正好请教一下您,您教美术有没有对不同的年龄的孩子有一些限制,比如,大约多少岁才可以画素描,多少岁可以写生、速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6 16:57 , Processed in 0.02539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