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六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其实是一个讨论)父母皆祸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41#
发表于 2010-7-29 17:12:13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唐山大地震》中的陈道明那样的父亲

2010-07-28 23:38:47 来自: 烟花(陪我做一只蘑菇)
父母永远是靠山,是最后一道保护,是孩子一生中最坚定的支持者.
父爱更是宽厚的。

周末看《唐山大地震》,几次不能自已的痛哭,都是陈道明饰演的养父的戏份。
这里我不想赞陈道明的演技,因为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只想就事论事的说说父亲,说说父爱.
这个角色,为天下的父亲,做了示范.
这个低调善良的男人为满身伤痕的方登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庭,也是女孩人生历程中最坚定的支持者。

他把方登当自己的孩子来养,把她当掌上明珠.孩子不想说话时,他不会使劲逼问,而是给孩子空间和时间,慢慢适应;头痛时,为她揉头,直到后来,一头疼,女儿也会自己象养父那样给自己掐头,可能指尖的按压给自己的缓解,代表着父亲给自己的支持和心安;高考时,为了缓解孩子压力说:“上了大学,大学中也有不少废物。”
现在社会的父母,是多么的不舍得这样表达自己对儿女的爱.
孩子头疼的时候,有几个父母会这样温柔的跟孩子说着话,轻柔的帮孩子揉揉太阳穴.
考大学的事情更是,我们常听到的,是父母说,你一定得考上,给我争气!要么就是说,你看谁谁家的小谁谁天天复习多用功,你可一点不能放松啊!更别说象陈道明这样的说法了.
有些事情,父母没有真正了解我们需要什么,很多事情都是为了他们的面子,而不是真正为了孩子.

他疼爱自己的女儿,当女儿怀孕出走,他放下军人的尊严,痛打负心汉.在球场上,陈道明脸色越来越难看,貌似冷静但其实内心已经愤怒到极点的他脱下军衣,照着陆毅就是狠狠的一耳光,那一巴掌打得那个狠,越狠越表明了他对女儿的爱。然后他近乎咆哮地说:我不找你也不找?只这一句话,就让我泪如雨下。因为这个父亲懂女儿,知道女儿因为这个男孩受了委屈.他没有象现在社会的很多父母那样,只会骂自己的女儿说"怎么那么笨!"或者是"你自己创下的祸你自己解决"甚至是"你未婚先孕丢了我们的人,我们没你这个女儿!"而是替女儿的委屈教育了对方.
有陈道明这样的一个父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我们已经在外面受了委屈,我们没办法对那个负心汉怎样,我们多么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为自己舔伤.父亲还帮我们痛打了负心汉,我们除了觉得自己有世界上最好的父亲外,还能怎样.

几年之后,当女儿带着外孙女出现在眼前时,父亲的那份疼惜溢于言表,甚至忘了要去参加团拜会的大合唱,还忙不得的跟战友说自己的女儿回来了,带着孙女回来了,恨不得马上将这种喜悦与所有人分享.在女儿眼里,父亲永远是那么高大,以至于羽绒服居然买大了.父亲问“这么多年,你到底上哪里去了?”张静初解释这些年消失的原因,觉得没脸见父亲,怕他担心。这时,陈道明突然猛捶沙发扶手,几乎是在喊:这样我就不担心了吗,这几年我天天都在担心。寂静的客厅,陈道明从沙发上站起,两行泪水从眼里涌出。就是这一幕,让我在诺大的电影院里哭出了声.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有话不愿意对父母讲?
我希望父母的疼爱是可以正确表述的,我明知道他们爱我,可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以及因为表达方式有问题而导致的误导,让我们没法对他们敞开心扉.
家本是最温暖的地方.当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甚至自知犯了错误没脸回家然后终于鼓起勇气回家了的时候可以回到最温暖的地方疗伤,但往往,我们得到的会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或者,是长久的叨叨.如果我的父亲,可以象陈道明一样,我一定有什么事都先回家跟爸妈说.因为我笃定他们爱我,而且懂我.

无论在顺境或者逆境,我都希望自己,可以被父母宠成一个公主。
父母可以永远是我的靠山,是我的最后一道保护,是我一生中最坚定的支持者!

超级版主

女娲补天用剩

Rank: 8Rank: 8

42#
发表于 2010-7-29 17:13: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头 于 2010-7-29 17:19 编辑

我想要《唐山大地震》中的陈道明那样的父亲

2010-07-28 23:38:47 来自: 烟花(陪我做一只蘑菇)

原文见楼上,以下是跟贴


>还没有注册...
2010-07-29 08:07:41 Mr.Second Time (凡用Mr做名字的全部是受啊) 你去看原著先。。。。

> 2010-07-29 08:17:28 章鱼哥~|王宇凡 (i want love) 你去看原著先。。。。

>  2010-07-29 08:17:41 隐身 别美了,那是和谐后的主旋律父亲,原著老陈很不正经,经常性骚扰自己的孩子。

>  2010-07-29 08:21:46 馨 陈道明现实中也是个好父亲

>   2010-07-29 09:37:58 烟花 (陪我做一只蘑菇) 123楼,我说的是电影中陈道明饰演的父亲。


>  2010-07-29 09:39:57 蒂²小蚊② (萬年隱身客, 你們好.) 做梦吧, 几亿父亲中开明的仅有万分之一, 十万分之一...

>   2010-07-29 10:00:55 六木 (快乐都是自找的。) 你是否有勇气去尝试做那万分之一和十万分之一呢?

>  2010-07-29 10:04:10 蒂²小蚊② (萬年隱身客, 你們好.) 我当然会去尝试, 但他们那一辈, 做不到了, 有心无力.

>  2010-07-29 10:05:26 知名不具 (我终于等来了复活) 有空去看看

>  2010-07-29 10:12:13 TT 跟楼主有同样的想法,可惜这辈子是没有机会了,那家在我落难的时候是决不会回的!

>  2010-07-29 10:13:47 helen wu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当时看这电影的时候 我一见他出场就落泪 感觉自己的父亲和他很像

>  2010-07-29 10:28:53 橘子。 这果然是电影。。。

>  2010-07-29 10:32:15 jackdaniel 原著老陈很不正经,经常性骚扰自己的孩子。
很多养女都被继父骚扰的

>  2010-07-29 10:40:09 hhmm1002 (向挣扎而不屈的灵魂献礼) 如果一直疼爱小孩,小孩就不会出走,出了事会很依赖父母。或者有时候不恰当的疼爱也会给小孩造成一种压力。当然,我也是在谈论电影,电影好像没有把这种人物关系的复杂性说清楚。

>  2010-07-29 10:58:45 只有快乐 (最真实) 别跟了,楼主是该片的宣传

>   2010-07-29 11:02:14 榴可 (不必闪躲厌倦后的甘肠苦断。) 其实谁不想有那样的一个父亲呢?!~~
简直是完美!!!

Rank: 7Rank: 7Rank: 7

43#
发表于 2010-7-29 17:14:20 |只看该作者
六木:

我看到你在国外50妈妈那个帖的回帖了,感慨两代人沟通之不易。

其实我这样的70爸爸以后面对我的00女儿,恐怕也是一样,我自以为说话很诚恳很谨慎,但女儿要是充满抵触呢?

所以我认识到,平等就是不 ...
石头 发表于 2010-7-29 17:09

是这样的,我感觉那些想进来和孩子们沟通的人
对沟通的基本常识都不太了解
也对这些孩子的思维模式和句式都不清楚

就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思考呢?
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
恩,对我们,尤其是大朋友的家长是一个考验···

Rank: 7Rank: 7Rank: 7

44#
发表于 2010-7-29 17:15:18 |只看该作者
我,一个五十年代母亲与小组的共鸣

2010-07-25 20:06:23 来自: 拒绝出生
很高兴前两天能无意中发现这个“知音”平台。也很庆幸能借助这个平台,做这件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替未来人发出“拒绝出生”的呐喊。

我在一个跟帖上看到这句话“没做过父母永远也没资格评论父母”。这话有一定道理。我是五十年代人,也是个母亲。我的儿子就是80后,是你们这些大多数网友的同代人。然而今天当我参与你们讨论的话题时,我敢说绝无“代沟”可言。因为在我比你们更小的年纪,也就是少女时期的我,已经从非常态母亲对我生命的钝刀格杀中,有了与你们相同的意识。只是经过岁月的磨砺,在我已经进入奶奶级的年龄(呵呵,我希望这一天晚些到来),这种意识从懵懂到清晰、到更深刻更沉痛罢了。

等过了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会把我,我这个家庭,因为“父母的祸害”,带来两代人的苦难悲剧,从血淋淋的事实,结合我感兴趣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发到这里。届时希望大家关注。升华苦难的价值,为未来人减少生存痛苦,就算是将近退休的我,对被父母践踏了的“半废品人生”一点补偿吧!

前一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说老公收入低,自己不想生下穷二代。我这里想说的是,生养孩子,经济能力固然要考虑,但是更应该重视的,恰恰是世人最容易忽视的,那就是你做父母爱的能力、教育能力、心理呵护的能力……缺少这些综合能力,或者说你还没有做好这些方面的精神思想准备,你最好别急于做父母,别给世上增添受罪或者犯罪的生灵。你们的后代,实在是应该——拒绝出生。

别指望你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可以由个体日后慢慢整合修复。我想,以我这把年纪,参与这个话题,说说我自己穷其一生苦斗儿时伤害带来的痼疾,却收效甚微,脱轨了人生正常曲线的经历,我家下一代中受害者已经心身俱毁的经历(还好他不是我的儿子),应该是极具有警世意义的。

对已经出生、受难,并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生命的我而言,发出这种“拒绝出生”呐喊用心何为,看完我这篇和计划发来的下篇的网友们,将不难明白。

下面的正文,原本是我另一篇文章的尾篇,我把它单独先发上来,是想再次和大家一起讨论由孔融和王充率先提出,得到胡适、鲁迅等人支持的敏感话题——《父母子女无恩论》。我下次将发来的纪实文章,应该就是这个话题的最好注脚。请大家记住我这个新来者的名字(嘿嘿,广告效应~~~)
这是我在这儿的首帖,请多关照,并欢迎大家帮助转帖。

Rank: 7Rank: 7Rank: 7

45#
发表于 2010-7-29 17:16:05 |只看该作者
2010-07-25 20:13:16 拒绝出生

再论《父母子女无恩论》
2007年在省医院培训期间,轮转到消化内科,病榻上一个出家尼姑引起我的注意。她有个亮丽的名字——叶雪丽。

那天主任在指导医嘱时,特意提到对这种“死路一条”的病人,不要禁止吗啡类镇痛药使用,要让病人走得舒服些。

我关切地走到她病床前,想把主任这个意思告诉她,顺势聊开了。了解了比我小一岁的她悲剧性的人生。她六岁时父母因为性格不合离异。这以后父亲从来没有对她姐弟尽过责任。她的母亲,整个儿向她展示的就是一个女人吃苦受罪的人生。从根本上影响了她的婚育观。

她吃苦甚多,身体孱弱。心灵最大的阴影是——不相信任何人。为此面貌清秀性情柔顺的她竟终身未婚。八年前投身佛门,几个月前又发现胃癌,已晚期不治。
两个弟弟因缺乏监护而早夭。母亲也走了。躺在病榻上的叶雪丽,就像一片飘零坠落的薄枯叶,没有丝毫绚丽色彩。

六年前她与父亲通过一次电话。七十多岁的父亲从头哭到尾。一个劲对她说“对不起”。他在那边又有了四个女儿。
不该生育的人铆足劲生,给孩子一个毫无幸福可言的苦难人生。

“你想啊,我父母都不痴不傻,我相信他们当年都是把对方当成适合自己的才去结合的吧,可是后来弄得仇敌似的,你让我还怎么相信来找我的男人?”
“我不相信爱情,更不想给世界留下一个“苦籽”。
任何人都可以指责这个苦命女人“愚蠢”。心理学家更可以给她扣上“认知偏差”的帽子。可我很想知道在她凄风苦雨度日如年做出结论的过程里,有谁能帮助她更聪明些?她有纠正认知的机会么?
我留意她用的这个“苦籽”一词。心,被又一个应该“拒绝出生”的人刺痛。
我几次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无言离去……
后来又去看过几次在痛苦中等死的她。瘦得愈加厉害,看来忍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她流着眼泪凄楚地对我说:我不怕死,但我怕痛。这是任何人也忍受不了的痛。
腹胀如鼓。肚脐都被水气胀得爆了出来。十多天没吃东西,也拒绝输液,一心盼望死,可是生命力却如此顽强,这是不受欢迎的顽强啊!我一个劲在心里说:人怎么能苦成这样?
“质本洁来还洁去”。光光而来又空空逝去的叶雪丽,总算也籍着我的笔端,为这个世界留下了她“曾经来过”的痕迹。

也是在这家医院重症监护室,一个被母婴传播梅毒才十一个月大的女婴,临终前虚弱得连哭叫声都发不出来了。清秀苍白的小脸,林黛玉般紧蹙的眉头,让我对守在门外的她父母,投去了愤怒的目光……

做为艾滋病关爱志愿者,我还探访过一家三口爱滋病患者家庭。其中那个可爱的四岁女儿近期已经死了。去年我去看她时,可怜的孩子整个呼吸道消化道全部溃烂,痛苦不堪,家里没钱,无力给她做哪怕是减轻痛苦的治疗,就这样在呼天抢地的疼痛中被活活拖死。这孩子父亲8年前吸毒,五年前结婚,一直到女儿率先发病,才追本溯源查出一家三口早已罹患艾滋病。又一个幼小无辜的生命死于她父亲的过错……

回到“父母子女无恩论”这个久有争端的话题。我很佩服有三岁让梨佳话的孔子嫡亲世孙孔融。是他率先发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的诚实声音。从孔融到鲁迅,他们所持的无恩论,只是强调生育行为本身谈不上恩,养育不应该与孝顺等价地联系起来。但同时,他们都从不否认慈与爱。
胡适站在父亲的立场上,在一封信中写到:

“我们生了一个儿子,就好比替他种下了祸根,又替社会种下了祸根。他也许养成坏习惯,做一个短命浪子;他也许更堕落下去,做一个军阀派的走狗。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只是我们种下的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这可以说是恩典吗?”
他还在日记里写到:“当我看到儿子高兴我就心安理得,当看到儿子不高兴我就内疚,因为是我把他带到这个世间的,不是他要来的,如果我不带他来不就不会不高兴了嘛。所以我从来不敢以养育之恩自居”。

男女结婚之后,自然都会说“我们要个孩子吧”。但这只是父母的意愿。说生孩子是为欢愉付出的代价也好,是你想传宗接代、想体验完整人生也好,细想下来,仍是“我”字当头,父母于孩子并没有那么崇高的恩赐。有人说“父母生孩子的动机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这话可能有些难听但却是事实。人类任何情感,只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纯度必打折扣。倘若不先设定要求,能用无私的情感维系亲子关系,自当另做别论。
如今我也有自己的儿子,也站在母亲的立场上看待这个很简单的道理:既然我们生下了他,同时也就担负起教养他的责任。这种责任的最初存在理由不是我们要施恩与他,而是我们必须对他的出生负责。我很赞同古语“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既然把子女生下来,就有责任教养。教养就是“教育和养育”,教育他(她)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养育他(她)成长到能够自食其力

看看身边有多少逃避、漠视养育责任的人吧!就拿我的儿子生父举例,在儿子18岁成人前我独自养育他的那些艰难日子,光是为抚养费问题,就不得不五次与儿子生父对簿公堂,有几次还不得不千里迢迢去对方户口所在地起诉。“罪性不讳亲”,可谓我对人性的深刻体悟。

本文例子中的父母都是对孩子无多少恩德可言的。再想从子女那里得到回报显然是有点无功受禄了。

是否愿意感恩,愿意孝顺,那是子女自己的事,不是父母该强索强要的。

思考这个问题,我更理解了上帝的博爱,更认同孔子强调得最多的是仁爱,而不是因为父母的生育行为使得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成为天经地义。

一个爱字,面向不同对象,肯定有质量数量的区别。从世俗而论,质量最纯、数量最多的爱,就该是亲子之爱了。首先,“这种爱是无私的,并不像为了“防老”而施以“养育”这般功利,也不像为了规避谴责而行“孝顺”之道这样机械。正是这些功利主义的忠孝之道压制了这崇高的情感,也由此产生了一种畸形的传统”。
“这种畸态的孝道之所以能长久地延续千年,从社会学地角度看是人们在传统面前的愚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多方博弈的均衡。君王和家长能从这种孝道中获得利益,因而极为推崇,而子女因为违反这一传统成本太高而选择遵守。对未见得值得爱的父母也不得不“爱”。

因为我生了你,养了你,所以你必须孝顺我。这种逻辑本身,基于的只是人类的动物性,就好比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会极力地保护自己的幼仔并养育他们,这只是动物的本性,而我们较之那些豺狼猛兽高明的地方,就是学会了用这种本性来换取子孙终身的绝对服从。

婴儿刚一出生就要面对的是欠父母一份生育情。于是就是报偿一生的生育之恩。然而却没有人站在父母的立场上考虑是否亏欠孩子什么,在给他生命的同时是否也给他(她)带来了伤痛。有哪个被溺死的女婴、被抛弃的残疾孩子、死于父母过错的生命,讨还了父母对他(她)们的欠债?

什么是恩呢?一个对你的出生没有责任却给了你关爱的行为才是恩。
不妨把现在流行的那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改成“生出来,迟早要还的”。生出孩子来是我们种下的因,要还的则是我们对他的养育所必然担负的果。也许在养育过程中你费了很大的劲,但果实并不好,那你也只能从自己方式方法上找原因,吞食这个“果”。

世上讴歌母爱的文字多了去了,但母爱的过渡开发亦非好事,常常事与愿违培养出逆子来。我以为,对属于人类正常天性的情感,与其连篇累牍去讴歌,不如先冷静地从责任义务上多做省察。接受“父母子女无恩论”,倒不失为提高后代质量的好举措。

赞同父母无恩论,并不是为自己没遇上好父母找借口。站在“我”的角度,我无疑也是亟待孩子孝顺的母亲。即使我的父母不那么特殊,我也会从太多所闻所见的现象,公平而真实地说:给了孩子生命不能成为你要求孩子孝顺的理由。

我的儿子出生后,我提笔在印有他小脚丫的宝贝日记中写道:是我把你带到充满X的人世间来的,我一定要对你负责。做为有特殊经历的母亲,我真的是在用心践履对儿子“负责”的承诺。近年在遭到独立性颇强的儿子几番“抗议”后,我虽然在“负责”的行为上收敛了许多,但内心对儿子“负责”上还是无法收敛。我心里很清楚,要想从儿子那里得到同等的回报是不太可能的。说没有失衡心理那是假的。儿子也会让我不满,惹我生气,气极时也曾发誓不再对他投入关心。但实践下来发现:在许多方面我可以特立独行不去从众,但在母爱天性这点上,我和世上绝大多数母亲一样,在孩子面前永远是一只健忘的“扑火飞蛾”。正是这种做母亲和母子关系的体验,使我更能掂出自己和侄儿不幸里沉甸甸的份量(以后专文叙述)。

幸亏我是《父母无恩论》的认同者。它为我减少了索求“平衡”心理带来的烦恼。我正在调整自己适应现代人的思维。从对身边那么多惹事生非、剥夺父母安宁、“啃老族”的观察中,学会欣赏儿子,寻求知足;对他能想到我、给予我的,哪怕点点滴滴也喜出望外;我仍会给儿子一些提醒但不再用命令的口吻;学着不再对孩子吹毛求疵斤斤计较;学着尊重轻形式重实质的现代人心灵的自由,为孝心松绑;正视代沟,正视大环境的变化对意识形态的改变,正视人与人的差距;提醒自己:你的思维永远不能替代他人的,即便是自己生下的孩子又如何?他是个体的生命,不是你的复制品;以对自己既往养育方式的一些自信,和对孩子的信任,给点等待的耐性让孩子自己去明白事理。

做父母的我们,何必要急着索取弄得两败俱伤。

无论儿子今后怎样,我愿意承担属于我的所有责任。虽然在世人眼里我是个对孩子极其有爱和尽责的母亲。但不容回避的是,受曾经被变态母亲植根于潜意识毒物的影响,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用一些难以自控的错误方式,给过他伤害,我要借用此篇再次向我的孩子真诚道歉,并祈求明察一切的上帝继续眷顾我本性纯良的儿子。我也希望儿子能明白为何妈妈一直在告诫你不要早育,不要做无精神心理准备的父母。我相信儿子会明白人无完人,世上没有无任何过错的父母,只要父母具备总原则——责任感、爱、有基本正确的教育理念,就是做孩子的幸运了。
我也想为曾经无知,但能够反思的父母说句话——原谅他们吧,不是从祸害的事实,而是从根源上去原谅。

如果刹不住病毒的代代相传,那就做个丁克家庭吧。请原谅我提议的残酷。我有太痛心的见证,来诠释这个话题。

逐渐发现对子女持有豁达平等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智慧。自己多了坦荡和洒脱,少了许多小肚鸡肠的烦恼,也让孩子活的轻松,不在原本沉重的“独生子女”重负中,再套上未见得正确的“传统观念”的枷锁。

借用胡适的话:“总之,我只说了我自己承认对儿子无恩,至于儿子将来对我作何感想,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不管了。”

于是,宽了心胸,明了事理,相安愉悦。

有一点我是永不会忽略的——那就是我将为这个由我带到无常人世的儿子,付出至死不渝的关爱。只要他持守了做人的基本底线,他就是我眼里最值得也最应该付出爱的儿子。正如我在今年的母亲节,又恰逢儿子生日那天给他的赠言:
“儿子,迄今为止,你是幸运的。你的24年人生可谓有姿彩有亮色的。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又是你即将参加工作、人生转折之年头。妈妈还是那句老话——在我的眼里,你永远是最优秀的!我要再次强调这个“优秀”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评判标准。因为世上的你仅有一个。妈妈不会拿一个独特的你与任何别人去比较,拿你之外别的什么成功标准去要求你。我只知道,你在自己的能力所及中付出努力了,无论结果若何,你就永远是我眼里最棒的!妈妈更希望你把健康快乐放在首位,快乐生存,健康翱翔~~”

在儿子的人生路上,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只要我在世,我的爱,与物化与能力可以无关的爱和支持都将默默地伴随他,深远绵长,不弃不离。
写于2009-11-9

Rank: 7Rank: 7Rank: 7

46#
发表于 2010-7-29 17:16:43 |只看该作者
以上两个帖子都是非常温和的,大家看看吧

比较激烈的就算了······

Rank: 7Rank: 7Rank: 7

47#
发表于 2010-7-29 17:18:00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很多人在控诉了自己的父母后信誓旦旦地说,我以后绝不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说得简单。

没有一点心理学常识,一点教育理念,一点哲学思辨的方法的话,很难不重蹈覆辙的。
石头 发表于 2010-7-29 16:56

同意,是这样的

我乐观的估计,如果有20%的人将来不祸害自己的孩子就很让人欣慰了。

Rank: 9Rank: 9Rank: 9

48#
发表于 2010-7-29 17:18:05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六木,谢谢石头
新生活

Rank: 7Rank: 7Rank: 7

49#
发表于 2010-7-29 17:18:38 |只看该作者
呵呵,乱套了
石头也转帖了····

Rank: 8Rank: 8

50#
发表于 2010-7-29 17:26:08 |只看该作者
明天慢慢看

Rank: 9Rank: 9Rank: 9

51#
发表于 2010-7-30 00:04:13 |只看该作者
没有从自我出发,没有理论来指导,导致一个结果可能是:做媳妇的时候控诉婆婆,等自己做了婆婆又重复当年婆婆的老路了。


这就是“媳妇熬成婆”了。
和和,男孩,08.4.13出生。
...在爱你的路上。

Rank: 9Rank: 9Rank: 9

52#
发表于 2010-7-30 00:09:00 |只看该作者
越看越惶恐。

当个好妈可不容易啊。:L
和和,男孩,08.4.13出生。
...在爱你的路上。

Rank: 8Rank: 8

53#
发表于 2010-7-30 11:20:29 |只看该作者
我看到很多人在控诉了自己的父母后信誓旦旦地说,我以后绝不这样对待我的孩子。

说得简单。

没有一点心理学常识,一点教育理念,一点哲学思辨的方法的话,很难不重蹈覆辙的。
石头 发表于 2010-7-29 16:56


对,而且大多数人越是信誓旦旦地说绝不像父母那样,越是要沿袭父母的模式,摆脱不掉。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8Rank: 8

54#
发表于 2010-7-30 11:26:34 |只看该作者
越看越惶恐。

当个好妈可不容易啊。:L
小和和妈 发表于 2010-7-30 00:09


呵呵,不用那么惶恐吧,这个帖子也是有时代印记在里面的。

80后的父母、90后的父母以及我们家孩子2000后的父母,在养育方式上是不一样的,时代在前进,我们做父母的也在成长,这就足够了~~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7Rank: 7Rank: 7

55#
发表于 2010-7-30 11:29:07 |只看该作者
80后的父母、90后的父母以及我们家孩子2000后的父母,在养育方式上是不一样的,时代在前进,我们做父母的也在成长,这就足够了~~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7-30 11:26

排:victory: :F: :F: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2

56#
发表于 2010-7-30 11:36:52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一下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57#
发表于 2010-7-30 12:01:18 |只看该作者
没有从自我出发,没有理论来指导,导致一个结果可能是:做媳妇的时候控诉婆婆,等自己做了婆婆又重复当年婆婆的老路了。
石头 发表于 2010-7-29 16:43

的确如此!:handshake :F: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1

58#
发表于 2010-7-30 12:28:22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到这个热点了,
希望它能成为一个机会,让人们更关注幼儿时期的成长问题。

Rank: 8Rank: 8

59#
发表于 2010-7-30 12:34:22 |只看该作者
同意,是这样的

我乐观的估计,如果有20%的人将来不祸害自己的孩子就很让人欣慰了。
六木 发表于 2010-7-29 17:18


你太乐观了,把百分之二十的父母估计成了圣人。;P

我敢肯定地说,百分之百的父母都会伤害(祸害那个词听着太惨烈了)自己的孩子,区别只是伤害的程度不同而已。

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lol

父母是人。是人就会有弱点,就会有喜怒哀乐,就会有情绪按钮(伤痕)。孩子从小到大,碰到父母的哪个按钮都会吓一跳(被伤害)。父母的情绪按钮被越多地显化,越多地带离潜意识状态,亲子关系就会越和谐越稳固。但不管怎么样,伤害和被伤害,我以为,都是必然要发生的。:L

Rank: 8Rank: 8

60#
发表于 2010-7-30 12:52:58 |只看该作者
你太乐观了,把百分之二十的父母估计成了圣人。;P

我敢肯定地说,百分之百的父母都会伤害(祸害那个词听着太惨烈了)自己的孩子,区别只是伤害的程度不同而已。

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lol

父母 ...
语冰 发表于 2010-7-30 12:34



也许比例没有那么高,但社会的确是在进步。但若每一代人,都能代谢掉50%的父辈加诸自己身上的伤害,这个前景,还是相当美好的。即使没有50%,只要有净化在,日子总是会越过越好的。

一代比一代好,人类就有希望。

乐观一点吧。多给自己一点信心和勇气,我们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5 01:49 , Processed in 0.0278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