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indx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爱和自由养起来的女儿,适应不了幼儿园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161#
发表于 2011-5-26 13:29:53 |只看该作者
我来做那个坏人吧。
我一直很反对很多妈妈总是把爱与自由挂在嘴边
但是更要知道爱与自由有一个前提称之谓 ...
六木 发表于 2011-5-25 10:11



    再看这一段,觉得真是说得很好——因为我曾经就是那个没有自我只关注孩子的妈妈

Rank: 2

162#
发表于 2011-5-26 14:25:11 |只看该作者
关于老人带孩子的事,我理解观念和方法的不同。
在幼儿园,孩子会有不适应和不高兴,我也理解。

我只是觉得lz需要考虑行为给孩子的印象是什么:
是周围人不太可合作的,还是周围人是可以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情的。
比如爸爸妈妈和姥姥姥爷是不是一起合作照顾我?
周围的环境是不可信任、不可适应,还是可以信任可以适应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自己的生活告诉孩子,我们生活态度是什么?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是什么?

Rank: 2

163#
发表于 2011-5-26 14:25:28 |只看该作者

null

看了楼主和女儿的对话,说说我的感受。比如表扬一次批评四次的对话,我的感觉是楼主否定压抑了孩子的情绪,孩子得不倒真正的理解帮助,所以不愿意提幼儿园的事情。

Rank: 2

164#
发表于 2011-5-26 14:32:46 |只看该作者

null

假如我们被领导批评了,不要说四次,一次就够心情不好的了,下班后和朋友说了起来,朋友说:做错事被批评是正常的,有时候还要自我批评。你是什么感受。

Rank: 9Rank: 9Rank: 9

165#
发表于 2011-5-26 14:38: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敬听:
当时小螺号这么说的:你压根就不想有这样的父母,所以才插手想打造一个自己尊敬爱戴的父母,想 ...
mindxie 发表于 2011-5-26 12:40

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仅看这一句让你惊醒的话,就很心疼你了{:1_149:}{:1_149:}

Rank: 9Rank: 9Rank: 9

166#
发表于 2011-5-26 14:38:46 |只看该作者
假如我们被领导批评了,不要说四次,一次就够心情不好的了,下班后和朋友说了起来,朋友说:做错事被批评是 ...
加加 发表于 2011-5-26 14:32

你这句话也让我思绪万千。{:1_143:}

Rank: 8Rank: 8

167#
发表于 2011-5-26 14:59: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明月出天山 于 2011-5-26 15:02 编辑

回复 157# 夕颜

你既然问,我就多解释一下。

之前看到六木那段话,就觉得很不妥。通篇看起来似乎不是帮助,而是指责。尤其是“母鸡”那句话。这表达的已经不是助人之情了,而是对“把爱与自由挂在嘴边”的妈妈们的不理解和责怪。

而且,正像掠艳所说“你这么说,不准确是一方面,而且还让她焦虑了,无所适从”。但六木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也许因为他本人更在乎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原因。所以他并未感受到这句话可能带来的影响。

早在李网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一些网友在“助人”的时候,毫无顾忌地拿起大棒打人,全然不顾对方的状态与感受。我一直不赞成这种助人的方式。我觉得助人,就是助人,而不是伤人。如果有心助人的话,一定要请看到对方的状态和感受。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的话,可以先把助人的目标放在一边。这样才不会把助人的行为,变成伤人的行为。而有些敏感脆弱的网友,很可能在刚刚打开心扉求助的时候,就被这无意识的“伤人”行为打回了原地。

很久以前我就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成长?什么是真正的帮助?其实我们现在所体验到的父辈的伤害,很多都是无意识的。那么怎么避免延续这种状况?就是把无意识变为有意识。

所以我认为,助人的时候,也需要带着意识与觉知。要看到受助者的状态和他现在的需要。

    对于无壳的、柔软的、开放的、怕痛的,要让他感觉到爱。
    对于有壳的、坚硬的、封闭的、麻木的,要让他感觉到痛。
    真实的,要给他勇气和信心。不真实的,要让他去面对真实。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助人成长之道。




你说我是投射也好,什么也好。应该说,不是针对六木本人,只是作为版主比较容易成为焦点。其实选择不指责的语气和词汇,也同样可以达到助人的目的,并且不会无意识伤害他人。

这世上,无意识的伤害已经太多。我们既然提倡给孩子真爱,何不从身边的人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避免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满怀着爱意却带给别人伤害?


而我,只是希望能够对这种“爱”说“不”!

Rank: 4

168#
发表于 2011-5-26 15:08:3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8# 明月出天山


     这么说,不会把撒谎合理化吗?她会觉得哦,可以不说实话。

Rank: 8Rank: 8

169#
发表于 2011-5-26 15:15:1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夕颜

你既然问,我就多解释一下。

之前看到六木那段话,就觉得很不妥。通篇看起来似乎不是帮助 ...
明月出天山 发表于 2011-5-26 14:59

通篇读来,八个字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果这是一种风格的话,那么

“当头棒喝”,“一语惊醒梦中人”也是一种风格哇。。。

好像又是来踢馆的。。。

Rank: 4

170#
发表于 2011-5-26 15:15:19 |只看该作者
关于老人带孩子的事,我理解观念和方法的不同。
在幼儿园,孩子会有不适应和不高兴,我也理解。

我只是 ...
TANGTANG 发表于 2011-5-26 14:25



    你说很对,我进来越来越认识到,大人的行为,确实影响小孩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也觉察到,我女儿的一些反应,比如有点小气,老怕别人借她东西不还(我总跟她说,你的东西你有决定权。这种话说的太多了,所以孩子就往另外一个方向走了),比如对别人跟她的肢体碰撞特别敏感(我鼓励她,如果别人揍你,你就给我狠狠地揍回去。对这个,我也是过于强调了。),都跟我的教育有关。教育成果和最初目标总是有偏差。笑。说起来还是我当时对她的教育不那么正确。

Rank: 8Rank: 8

171#
发表于 2011-5-26 15:20: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明月出天山 于 2011-5-26 15:39 编辑

回复 168# mindxie

所以我说,你说出的话,必须是你自己内心所想。

我认为,诚实不代表说出一切。诚实只表示不说谎言。而爱的另一个原则是,尽量展示给孩子一个友善的世界,至少也要无敌意。

对于事物不同的面,你可以选择只说一部分,既保留了诚实,又保留了无敌意。比如我儿子不愿意睡午觉,但幼儿园要求都睡。一开始我认为这是强迫----这就是敌意。但后来我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老师希望孩子午睡对孩子的健康也好。当孩子问为什么非要午睡时,我没有回答:那是老师强迫你。而是回答:午睡对小孩子身体健康有益的。老师也希望每一个孩子身体健康啊。

所以,你要去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友善的、无敌意的一面。

Rank: 4

172#
发表于 2011-5-26 15:23:33 |只看该作者
虽然不知道前因后果,但仅看这一句让你惊醒的话,就很心疼你了
敬听 发表于 2011-5-26 14:38



    你又让我眼圈红了。呵呵,好在我现在神经比以前粗多了,要是放在以前,可能我又要自我怜悯,难受好一阵子了。
   
   我现在跟我父母关系还不错。有的时候也受他们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小多了。我对他们以前对我的伤害一直不能释怀,不能原谅(说起来心眼儿挺小的)。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宽恕了他们,不会因为过去的事情而怨恨他们——我这么说是不是很矛盾?我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对他们挺好,但是如果谈起过去,我会非常直接地告诉他们:你们这么做不对,对我伤害非常大。

Rank: 8Rank: 8

173#
发表于 2011-5-26 15:28: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明月出天山 于 2011-5-26 15:33 编辑
通篇读来,八个字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果这是一种风格的话,那么

“当头棒喝”,“一语惊醒 ...
咖啡红酒绿茶 发表于 2011-5-26 15:15


小螺号的“你压根就不想有这样的父母”,或许是当头棒喝。但六木的“母鸡到连自己的父母和老公都不能给予足够的信任”有谁会认为是棒喝呢?




另外,除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和“当头棒喝”两个极端外,还有几种中间风格:

温柔和婉,如沐春风。

言词犀利、直指人心。

。。。


我倒喜欢辩论,在辩论之中可以学习表达。

Rank: 4

174#
发表于 2011-5-26 15:29:30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和女儿的对话,说说我的感受。比如表扬一次批评四次的对话,我的感觉是楼主否定压抑了孩子的情绪, ...
加加 发表于 2011-5-26 14:25



    我对自己当时的反应也不是特别满意,觉得太生硬了。但想不出更好的方式。
   另外,以我的观感,当时老师也确实不是批评,只是提醒了一下。
   还有我前面有过反思,觉得这个孩子情绪被认同太多,有自我怜悯的倾向。就是不够坚强。

Rank: 9Rank: 9Rank: 9

175#
发表于 2011-5-26 15:37:2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7# 明月出天山



{:1_152:} 理解。我在刚上李网的时候,曾经挨过大棒。也许正因为挨过大棒,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其中的委屈和伤害,这也是大棒的礼物。而且,随着泡论坛时间的渐长,我渐渐明白回帖是回帖者的需要,也许只是因为那句话引起他的共鸣或者勾起了他对某件事或某个观点表达的欲望。同一句话,在不同人的眼里演绎出不同的意义。


明白到这一点,我就知道表达是别人的权利,而我,有选择取舍的权利。同样的,我也有选择不受伤害的权利,外面没有别人。


当然,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并不能要求所有的人。所以,我回帖的时候也尽量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同样的,我觉得你在这一方面做的也非常好,好几个帖子里都能够及时地提醒。只是我想我们的感受不能替代楼主。

如果我前面帖子的话让你感到不舒服,那么抱歉呵,我收回。另外,再次发现当个版主不容易{:1_124:} 。
把名字写在水上

Rank: 8Rank: 8

176#
发表于 2011-5-26 15:38:5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4# mindxie


你试试只倾听,不说什么建议、解释性的话,怎么样?

Rank: 8Rank: 8

177#
发表于 2011-5-26 15:43:5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sjywsljc

  俺娃最近特崇拜卡梅拉,那天很正式的通知我她给自己改了名字叫:卡梅拉丫丫
txy2006 发表于 2011-5-26 11:23

我家喜欢美人鱼,让我叫她爱丽尔,买顶帽子买个气球都要爱丽尔图案的

Rank: 8Rank: 8

178#
发表于 2011-5-26 15:47:18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真道听途说了些。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快下课了,老师问:还有不会的吗?这就是封 ...
敬听 发表于 2011-5-26 11:31

这个封闭式和开放式在实际应对时有点难度,习惯性思维一时难以改过来

Rank: 8Rank: 8

179#
发表于 2011-5-26 15:49: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明月出天山 于 2011-5-26 15:53 编辑

回复 175# 夕颜

不管楼主是否感受到被伤害。我觉得,在助人的时候----我多次强调这句话,其实就是避免以“爱”的名义----都有义务尽可能考虑受助者的感受。

当然,如果诚实地认为自己的目的并不是在助人,那不适用于此。因为不是助人,对受助者便无期待,一般不会引发“被拒绝”“被批评”时的后续情绪。

因为同样,“助人者”强调自己有表达的权利的同时,别人也同样有指出不当的权利。


我能够平静地回复你表明,你前面的话并没有让我不舒服。也谢谢你给我的提醒。{:1_113:}

Rank: 8Rank: 8

180#
发表于 2011-5-26 15:50:0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5# 夕颜

回帖的人基本都是自己跟自己说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5 18:47 , Processed in 0.026126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