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皮皮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巫专栏] 好父母成“祸害”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85#
发表于 2011-8-18 16:23:22 |只看该作者
文章好长,没空看,先做个记号。

Rank: 8Rank: 8

84#
发表于 2011-8-18 16:10:21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人, 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 升上天堂, 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 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 希 ...
贝贝他妈 发表于 2011-8-18 15:48

虽然故事很残酷,但是很有意味。
没有过失去,就不知道拥有的幸福。

忽然想到夏令营回家粘妈妈的孩子们,是不是他们更能体会到拥有妈妈的幸福了呢。

再延伸一点,我回家该拿走点皮皮的啥好呢?我不是玩笑,很认真地想着。。。。

Rank: 6Rank: 6

83#
发表于 2011-8-18 15:55:13 |只看该作者
有位农夫曾经到佛陀跟前倾诉他的烦恼。他告诉佛陀务农的工作有多么困难,无论雨季还是旱季都会带来各种问题 ...
皮皮妈 发表于 2011-8-17 14:35



喜欢喜欢 {:1_128:}

Rank: 6Rank: 6

82#
发表于 2011-8-18 15:52:10 |只看该作者
为毛我需要靠意志力来看它呢?不是我的菜?

特别想参加讨论,可确实没看完。。。。
敬听 发表于 2011-8-17 14:20


{:1_152:} 也没看完,看大家的讨论。

老爱标识的一段 于我心有戚戚焉。{:1_152:}

Rank: 6Rank: 6

81#
发表于 2011-8-18 15:48:52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人, 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 升上天堂, 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 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 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 他遇见一个农夫, 农夫的样子非常困恼, 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 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

于是天使赐他一只健壮的水牛, 农夫很高兴, 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 他遇见一个男人, 男人非常沮丧, 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 没盘川回乡。”

于是天使给他银两做路费, 男人很高兴, 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 他遇见一个诗人, 诗人年青、英俊、有才华且富有, 妻子貌美而温柔, 但他却过得不快活。

天使问他∶“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天使说:“我什么也有, 只欠一样东西, 你能够给我吗?”
天使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也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的望着天使∶“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 天使想了想, 说∶我明白了。”
然后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
天使拿走诗人的才华, 毁去他的容貌, 夺去他的财产, 和他妻子的性命。
天使做完这些事后, 便离去了。
一个月后, 天使再回到诗人的身边,
他那时饿得半死, 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
于是, 天使把他的一切还给他。
然后, 又离去了。
半个月后, 天使再去看看诗人。
这次, 诗人搂着妻子, 不住向天使道谢。
因为, 他得到幸福了。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Rank: 8Rank: 8

80#
发表于 2011-8-18 15:41:45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不管是过去的批判传统

还是现在本帖的批判所谓的好父母

都还是完美主义在做怪

根本上还是源于我们做父母自己内心的某些恐惧

Rank: 7Rank: 7Rank: 7

79#
发表于 2011-8-18 15:38:13 |只看该作者
上面这段是我在语冰家看到的,忽然解决了我一些惑。

好父母成祸害,我看了也给我很多震惊。
我们追求幸福,我们希望孩子以后幸福,是不是本身就有偏颇呢?
生活本来的面目是啥呢?
痛并快乐着。
那么如此,我们希望孩子在痛时看到希望,在幸福时保持追求的脚步吧,而不是单纯的谈幸福。

Rank: 7Rank: 7Rank: 7

78#
发表于 2011-8-18 15:28:43 |只看该作者
幸福是什么

幸福感本身就是灾难和痛苦的派生物,所以也虚幻也不虚幻。

如果从来都没有苦过没有累过,就不会在轻松舒适的时候感到幸福;如果没有冷过没有奔波过,就不会在温暖悠闲的时候感到幸福;如果从来都没有对老公失望过纠结过,就不会在他的体贴和关爱中感到幸福。

说穿了,幸福感的强弱完全与曾经受过的苦成正比。苦没有白受的,在受过苦之后,老天给了我们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作为奖励。(当然那些苦过之后只余怨恨的人除外,不自救者天亦弃之)

我们常常说给孩子幸福感,其实不是,孩子的幸福感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投射。孩子其实体会不到那种苦过之后的强烈的幸福感,他们只是在尽情地享受生命本该拥有的恣意和洒脱。

如果真的有天堂,天堂里真的有天使,那么天使就是最没有幸福感的群体,因为它们从来没有见识过不幸,所以幸福根本就无从谈起。把幸福挂在嘴边的,都是我们这群隔着雾看天使的凡人。
我梦想一种感觉,那种感觉是自在,是圆满,是完整,是无条件的喜乐。

这种感觉绝不是幸福的感觉,这是孩子的感觉,是天使的感觉,是一切的一切回归后的感觉,也是我们凡人追逐一生,或许能找到的感觉。

是永恒。

相比之下,幸福感的层次要低得多。当我们安住于当下,不再在意过去,不再为未来担忧恐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获得幸福。这是当下的力量。

但当下是什么,那就是相比于过去和未来说的,如果没有过去的痛,怎么会有当下的幸福,如果不是切断了由过去的痛去推测将来而得到的恐惧,我们怎么会有当下的幸福。

但说到底,幸福还是我们偷来的。是我们从过去和未来的缝隙里偷来的。

偷来的幸福里没有真正的喜乐安宁与圆满。我们不恣意,不觉得我们理所应当得到这份圆满,我们在幸福的同时,实际上患得患失。

Rank: 1

77#
发表于 2011-8-18 14:51:20 |只看该作者
这一代的父母是承担罪责最多的一代。

Rank: 1

76#
发表于 2011-8-18 14:47:18 |只看该作者
童年顺利的孩子长大后有时候觉得心理空虚不幸福,不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少有人走的路”一开篇就写了“人生苦难重重”,人生的苦难里就包括无聊空虚不幸感,不会因为童年诸事顺遂就人生没痛苦了,要是那样的话释迦牟尼干什么要离家寻求解脱道? 要是把孩子长大后感到不幸福的责任,也怪罪在父母给的童年环境太顺利上,难道是说父母有责任、有能力保证孩子一辈子开心吗? 谁有这个能力啊?

Rank: 8Rank: 8

75#
发表于 2011-8-18 14:14:17 |只看该作者
父母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产物。刻意地去追求什么,反倒不自然了。
zwmg 发表于 2011-8-18 13:30



    如果真的自然而然,浑然天成,就不必可以追求了,咱们这里的敬听啥的就属于这类。

但是,大部分人从小被压抑被扭曲过的,如我,必须还是要追求,修复,才能更接近自然之道。

Rank: 8Rank: 8

74#
发表于 2011-8-18 13:30:12 |只看该作者
父母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产物。刻意地去追求什么,反倒不自然了。

Rank: 6Rank: 6

73#
发表于 2011-8-18 13:18:44 |只看该作者
儿童将身心静定下来,让儿童于天地、自然混而为一,此时生命内在的潜能才会苏醒。

这一点,跟华德福理念 ...
其乐无穷 发表于 2011-8-17 13:19


龚老师也一直在推介这方面,虽然他说他不懂华德福,不过他说的很多东西跟这篇文章很相似

Rank: 3Rank: 3

72#
发表于 2011-8-18 13:12:27 |只看该作者
可能更多的讨论于方法方面,我自己倒是觉得方法有时候会害人的,往往会弄巧成拙。

在原来巴学园的时候,好多人都在推崇“如何说孩子才肯听”那本书。这本书是好书,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家长照本宣科的话,真的会搞不好成了此文中所说的“祸害”- 不要误解,没有贬低书的意思。只是觉得任何的方法前面都有一个“道”(或者说心态)存在。如果家长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只是执行一些方法,是行不通的。

比如,有家长回家用了一个方法,第一次是很管用的。但是后面就未必管用了。原因可能有2: 一是孩子会觉得这是个计策;二是环境变了,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的评判或者认识并不准确,误解孩子行为的动机。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不同问题,结果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误解。

一家之言,个人意见而已

Rank: 9Rank: 9Rank: 9

71#
发表于 2011-8-18 12:48:07 |只看该作者
《正面管教》中的作者贯穿全书地大声呼吁,要让孩子承受一定的自然行为后果,以及一定的人为行为后果,要让孩子有条件培养他们的“抗挫折力”。

她走的是中国的“中庸之道”:既不要父母百分百地依顺、娇惯孩子,也不可百分百地让孩子依顺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教。

这条“中庸之道”,到底什么叫过分娇惯孩子,什么叫过分严加管教,这个“过分”二字,却又实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每个家庭不同,文化氛围不同,父母性格不同,孩子的性格、喜好、天分等等,也都不同,怎么可能有个标准尺度去“一刀切”!

不过,只要大方向上我们做父母的能够认同皮皮妈转载的这篇文章的主题,认真分辨自己怎样的行为才是对孩子的“真爱”,我们的“度”就能够越调整越贴切。我们不必追求、苛求自己做到完美;我们只需坚定地朝向“更贴切”努力,坚信我们一定能不断进步,这就很对得起孩子,也很对得起我们自己了。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8Rank: 8

70#
发表于 2011-8-18 12:35:30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孩子也很少说,不过看着他挺快乐的,而且跟幼儿园相比,解决问题的能力 ...
花开百合 发表于 2011-8-18 12:30



    你这境界高啊!学习!

Rank: 6Rank: 6

69#
发表于 2011-8-18 12:30:35 |只看该作者
你先看全文吧。里面还着重提到陪伴呢,陪伴不是咱们一直努力去做的,不但要陪,还要高质量全心全 ...
皮皮妈 发表于 2011-8-17 11:58


我也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孩子也很少说,不过看着他挺快乐的,而且跟幼儿园相比,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容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在是幼儿园那个稍微被老师批评就不想上学的孩子了。基本不会跟我说了,等很久聊起来了的时候,他已经自己解决了。

Rank: 1

68#
发表于 2011-8-17 18:36:26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我转给我们学校的家长咧,大家很受益。感谢皮皮妈

Rank: 8Rank: 8

67#
发表于 2011-8-17 17:04:05 |只看该作者
那说说你的困惑和总结呗。
八婆永远是八的。

Rank: 8Rank: 8

66#
发表于 2011-8-17 17:03:07 |只看该作者
{:1_143:} 这篇文章就是我一直在困惑的问题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7 19:03 , Processed in 0.026468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