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玉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转胡萍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106#
发表于 2012-7-16 10:16:34 |只看该作者
虽然胡萍说了华德福美好的面希望大家都来说说,可是,我依然感觉到她用批判的和挑衅的眼光来看待华德福,我不相信她走了那么多的幼儿园没有看到华德福一些好的方面,只是看到一些不好的方面,如果她看不到一点点好的地方,那有一点值得怀疑,不是这个教育有问题,就是她的视角有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对孩子有着深深的爱,有着对美好教育的渴望,包括做华德福教育的那些还做得很不好的老师们,但这并不代表她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她的目的就是纯正的,就如控制的爱一样,当在极力否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想目的是什么呢?那些小事情,她是否去跟相关的老师去沟通过是什么原因呢?她也有张莉那样有经验的华德福老师朋友,她是否讨论过她批判的东西?她是否更进一步的深究过那是华德福的本来面貌吗?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3Rank: 3

105#
发表于 2012-7-16 09:47:36 |只看该作者
终于看见微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的声音了。

104#
发表于 2012-7-15 16:22:43 |只看该作者
那到底是什么让在这样一场如此有意义的讨论最终似乎弥漫着火药味,或者说让很多华德福人不爽呢?
阳阳小王子 2004.10
我的生活有个大名,叫感恩;我的生活有个小名叫心想事成;在和讯的家 http://weiweila.blog.hexun.com/
在新浪的围脖
http://t.sina.com.cn/vivila

103#
发表于 2012-7-15 16:19:50 |只看该作者
     以我所见,胡萍老师对美好且人性化教育的渴望跟华德福人群的渴望一样强烈。
    胡萍老师是想抛砖引玉,她一再说,请详细具体地描述那些好的华德福教育,她非常乐于看见。
    我不认为胡苹老师有恶意。
    华德福人群也试图向世人展现华德福美好的方方面面。我认为他们强烈渴望让华德福的精髓和精神在中国落地、扎根,从而惠及更多人。

点评

微微辣  排明月。  发表于 2012-7-19 11:40:04
明月照我心  那得先让自己扎根,深入大地和黑暗。  发表于 2012-7-17 10:50:04
阳阳小王子 2004.10
我的生活有个大名,叫感恩;我的生活有个小名叫心想事成;在和讯的家 http://weiweila.blog.hexun.com/
在新浪的围脖
http://t.sina.com.cn/vivila

102#
发表于 2012-7-15 16:13:26 |只看该作者
     但很显然,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正确。
    只要我们抱持着正确和错误的观点去讨论,讨论其实就基本已经失去了意义。
    因为那将不再是开放的讨论,而几乎成为了捍卫。
    一旦有了保卫、捍卫的意思,对方的大部分言论就成了攻击。
   于是大部分人会开始纠结于一些细节,比如剪刀,比如针线,比如......
    这的确是人之常情。
   
   
阳阳小王子 2004.10
我的生活有个大名,叫感恩;我的生活有个小名叫心想事成;在和讯的家 http://weiweila.blog.hexun.com/
在新浪的围脖
http://t.sina.com.cn/vivila

101#
发表于 2012-7-15 16:09:54 |只看该作者
我参加过胡老师的两次培训,印象非常深刻。
    她对孩子的爱,对美好教育的渴望,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而且时隔一年多,她的视野更加开阔,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维度也拓宽了。可以说她对生命的了解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的理解。
    大部分时候她都能够可以从宏观、客观的角度来讲述观点和事情。
      
阳阳小王子 2004.10
我的生活有个大名,叫感恩;我的生活有个小名叫心想事成;在和讯的家 http://weiweila.blog.hexun.com/
在新浪的围脖
http://t.sina.com.cn/vivila

100#
发表于 2012-7-15 16:02:51 |只看该作者
胡萍老师的帖子其实就是面镜子,既能照出她对华德福教育的了解状态,也能照出从事华德福教育的人群、或跟随华德福教育的人群的的心智状态。
这是我从这个系列的帖子里得到的最大收获。
阳阳小王子 2004.10
我的生活有个大名,叫感恩;我的生活有个小名叫心想事成;在和讯的家 http://weiweila.blog.hexun.com/
在新浪的围脖
http://t.sina.com.cn/vivila

Rank: 6Rank: 6

99#
发表于 2012-7-15 14:43:57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7-9 12:20
怎么会不让用剪刀、针线呢?华德福小学里都有针线活。幼儿园里应该有手指编织。幼儿做针线可能担心安全问题 ...

貌似华德福是很重视手工和针线活的吧?胡龙师这个说法了解不全吧?

Rank: 9Rank: 9Rank: 9

98#
发表于 2012-7-15 11:58: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颜老师 于 2012-7-15 12:48 编辑
爱无言 发表于 2012-7-15 10:13
美国和西方工业化很早,电视是四五十年代就普及了。电视保姆养大的孩子都几代了,不会做饭的母亲也都两三代 ...


教育的引领者同样也不等同于教主。这样从某个程度上可以避免教育宗教化。

点评

爱无言  华德福要说是宗教,谁是教主呢?斯坦纳?好像也不是。不过确实华德福里有很多老师和家长都特别虔诚,国外也有这现象的。也不知道到底咋搞成这样的?蒙氏也很系统,可蒙氏的老师和家长感觉没那么虔诚似的...  发表于 2012-7-15 12:41:15
用艺术的心做教育   
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gyanmeishu
QQ群:86301823

Rank: 8Rank: 8

97#
发表于 2012-7-15 10:13:55 |只看该作者
美国和西方工业化很早,电视是四五十年代就普及了。电视保姆养大的孩子都几代了,不会做饭的母亲也都两三代了。这些家庭里的家长和孩子确实如果知道并赞同华德福的理念,对孩子的影响就很好了。华德福在这种环境里确实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华德福产生的原因吧,所以华德福的理念和西方主流的理念观念,比如怎么看待人看待世界的很多观念就是完全相反的。物极必反,对平衡是有好处的。可是对个体的孩子来说,对家长来说,怎么掌握这个度就很重要了。太痴迷甚至当宗教一样崇拜华德福理念,估计会弊大于利的。华德福家长和老师群里,这样的痴迷者极端者都让我个人觉得有点窒息。

点评

杨颜老师  是的,教育毕竟不等同于宗教,虽然宗教也可以办学(教会学校),但是同样也需要按照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来的。  发表于 2012-7-15 11:15:53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96#
发表于 2012-7-15 10:04:23 |只看该作者
我闺女在华德福幼儿园两年两个月,学习方面我感觉我们那个园真的是很有优势,后来去日日新,包括现在在美国小学,也感觉还是原来华德福那个园懂得孩子学习的规律。孩子们的音乐画画语言手工方面,我觉得那个园真是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就激发了这些方面的能力的。也很喜欢很感激这个园让孩子们远离了商业环境,一直保有孩子的纯真的,不是早熟很快成了小大人。但有些方面又太糟糕,老师家长关系太不稳定太闹腾了。 我个人也不喜欢那种隔离社会社区的感觉。假若美国我们家附近有这么个华德福园不收费让我们读,如果还是太隔离社会社区的话,我也不想送孩子去的。总觉得孩子的学校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和独特的氛围,但不能太脱俗太脱离时代,让孩子很多年生活在一个和社会反差太大的环境里,我是不接受的。孩子从小一直长到上大学,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喜好兴趣,比如喜欢织毛衣画国画喝茶,可是不知道同龄人都爱看的喜羊羊,和同龄同时代的孩子玩不到一起,那我觉得这样的教育得避免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华德福可以幼儿园小学上上,也许中学就得回归下了。或者孩子一直在公立幼儿园小学初中,也许高中可以上上华德福,这个年龄换到这个环境,也许反而很好。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95#
发表于 2012-7-14 22:29:34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7-14 17:26
许多人一接触人智学就觉得这跟某某宗教简直异曲同工啊! 基督教的发现其中有基督教的因素,佛教的发现其中 ...

呵呵,某种程度上我倒是和华德福的信念一致的,是相信的,或者说是感觉到这种信念的。但以前闺女在华德福幼儿园的时候,园里的那些活动,晨圈,手工等等,从来没被感动过。音韵舞估计也差不多。

点评

爱无言  我闺女手很巧,喜欢做各种手工,折纸绣花缝东西捏泥做饭,不知道是不是得益于华德福那两年。她现在性格有点急躁,我是想在家里重拾中国古典的一些东西呢,练书法读诗词,能练练古琴就更好了,可惜这个在美国不太容易  发表于 2012-7-15 09:45:09
爱无言  呵呵,你误会了,我是说我自己从没被那些活动感动过。但那些活动挺适合小孩子的啊,我闺女挺喜欢的,她属于精力太旺盛的,那些活动让她安静下来,还是挺好的。晨圈中从重复那些歌曲,孩子学的很快,也很喜欢手工。  发表于 2012-7-15 09:42:44
奥莉薇  老爱,我和你家闺女一样,我跟了两年,那晨圈那粉色那手工我也从未被感动过,有机会我想和你家闺女一起诉诉苦,555555555555555。我就是感觉被束缚,被固定的教条的行为和举止束缚,完全没法来自内心的感动和认同。  发表于 2012-7-15 07:41:56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94#
发表于 2012-7-14 17:38:12 |只看该作者
杨颜老师 发表于 2012-7-13 10:56
《转帖》斯坦纳平身介绍
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奥地利社会哲学家。
生平

史太纳有对于不同种族的评论,这是被诟病为种族主义的地方。不过在现在的华德福教育中,这些言论都已经不再提了,边缘化了。在实践上,华德福学校的多元文化意识、包容性都非常好。

Rank: 8Rank: 8

93#
发表于 2012-7-14 17:26:30 |只看该作者
每每 发表于 2012-7-13 08:45
严重握手!

“而华德福的信仰呢?有没有人清楚地知道?华德福学校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即使到了高中也不 ...

许多人一接触人智学就觉得这跟某某宗教简直异曲同工啊! 基督教的发现其中有基督教的因素,佛教的发现其中有佛教因素,印度教徒也一样在其中发现熟悉的东西。中国人也发现其中有跟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地方。
简言之,人智学认为人来自更高的精神世界的源头,死后人的意识的旅程也没有结束。世界和人都是以精神、意识为起源,物质由精神创造。
持有这种信念的人是想当多的,就我自己而言,也对这种信念抱着同情和愿意相信的态度,虽然我认为我不能判断这种论断的真假。
从历史起源上看,人智学深受基督教、印度教和密教影响。
如果家长有相同的信念,就会愿意接受华德福。
但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信念,一方面深受家庭和学校影响,一方面那又是孩子自己需要在成年后寻找和确定的事。
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孩子乐于接受家长和学校给予的信念,那很好。如果孩子不乐于接受,那也很好,应当完全可以接受。
华德福里一些宗教性较强的课程,比如音语舞,有相当多的孩子并不喜欢,觉得荒唐可笑(对比一下许多成年人看了音语舞深受感动)。从中可以看出孩子自己究竟愿不愿意接受华德福的施加的信念影响。


点评

21cake  楼下的意思,是没能力欣赏。:)最起码就我接触到的这一块儿。我没看过完整的呈现,只是看过一个老师传达出来的一点点精神和一些些动作。  发表于 2012-7-17 14:08:33
明月照我心  有点困惑,楼下的意思是欣赏,还是不欣赏(无能欣赏)?  发表于 2012-7-17 13:54:16
21cake  音语舞我真是欣赏无能。  发表于 2012-7-15 15:36:25

Rank: 3Rank: 3

92#
发表于 2012-7-14 08:37:29 |只看该作者
Receive the children with reverence
Educate them with love
Let them go in freedom

~Rudolf Steiner~

Let them go in freedom 最后 Steiner提到freedom 自由 华德福教育的真善美好像能够让人们寻求到某种的幸福 但在这样寻求的经验过程中 好像也丧失了自由

Rank: 6Rank: 6

91#
发表于 2012-7-13 19:18:00 |只看该作者
2012-07-08 15:07:51 银杏。张俐 呵呵,上面两个都是我昨天给胡萍老师的回复,因为我们曾经打过交道,也算是一面之交的朋友吧。所以,看到大家很多反馈之后,胡萍老师又在关于删帖中的帖子中提到了我,所以就写了以上的内容给她了,其实大家都是做教育的,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但心态和动机还是要善良、平和才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Rank: 6Rank: 6

90#
发表于 2012-7-13 19:17:33 |只看该作者
谢谢胡萍老师关于删帖的说明,澄清就好,免得误会。也许是那些题目实在太吓人,横扫一片,一看内容却是点点滴滴,让大家误以为那就是你对华德福的理解,没有看到其实你想帮助改进华德福的好意,大家也是出于一片好意才去跟帖澄清吧。虽然我无意拉你”入伙“,但确实真心欢迎您再来我们学校看看。

另外,胡萍老师,你放眼看看,其实90%的华德福幼儿园都是父母们办的,又花钱又劳命,又没啥名利可图,又不专业,也没有执照,为了啥?很简单,就是一个天下父母心,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嘛。华德福幼儿教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带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用,带一群孩子也可以,每个父母都可以用。我们也一再劝阻大家尽量多学习以后再办园,但我也深深地理解父母们不忍心把孩子送到自己不认同的幼儿园那种焦虑和无奈,不得已而为的“教育自救”。就象当初的大李一样,2004年当我和她在天通苑三室一厅里小小巴学园里相遇时,我对她拿独行侠的勇气充满了敬佩,今天更多的父母们也开始教育自救。

他们不转业,不稳定,也许教条,说不定真的不懂华德福教育,但是唯一不缺的是爱和勇气,奉献和善良,勤劳和成长,凭着这一点,我觉得他们应该得到我们大家的尊重和支持。华德福教育也有门槛,但不是收费的连锁店,我们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去帮助那些幼小的华德福园。

不瞒您说,胡萍老师,我也经常在讲座时遇到哭哭啼啼的家长称述他们在某个幼儿园或某个专家那里受到的伤害和委屈,可是我在聆听之后,常常会问她”那你为什么还要留在哪里呢?你自己怎么想的?你有找老师沟通了吗?你表达了你的感受吗?“。就像两口子吵架,一方找你倾述,有的时候难免一面之词。

毕竟她的当事人不是您,而是那个老师,她们也许还会继续打交道,今天是剪刀,明天是画画,后天是吃素,问题总是有的。作为专业人士,我想帮助她找到处理矛盾的方式比直接对第三方下判断好吧,否则只会加重妈妈的自责和不安,状态不好的妈妈,孩子受罪更多,也许这也是一个帮助华德福提升的途径。

Rank: 6Rank: 6

89#
发表于 2012-7-13 19:12:59 |只看该作者
以下这篇张老师的回复,我不是从她自己的地盘上转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她的话。

转中国成都华德福张俐老师微博上的贴子:
关于幼教世界的诸侯混乱,呵呵,也许吧!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一个社会是否文明的评断之一是:有多元化的教育提供给家长选择。就像您所说,每个孩子不一样,为什么不多一些选择给家长呢?多元化是华德福一直崇尚的真理,所以蒙氏、瑞吉欧、李跃儿、华德福、家庭学校、读经这些非主流,非公立教育的实践者们,本应该为彼此的存在而喝彩的。虽然你不属于某个教育流派,但是你也是打破传统,敢于创新的教育者,其实也是同样的想为家长好,为孩子好。任何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何况作为九十年过后还在生长的华德福,也是有他独特之处,才会让众多的爸爸妈妈和教育者选择它,多看看其价值吧!

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是做父母,第二难的是做老师。不巧的是我们都身兼二职,我深感这两个工作的艰辛和挑战,但也足足地享受着这两个工作带来的幸福和快乐。那些办园的老师们和家长们也是这样面对每天的挑战,但又在快乐中继续,多一些同感和鼓励才是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应该的态度吧!

正如您所说我是深爱华德福的死硬份子,虽对蒙氏感兴趣,可惜生命和精力有限,自觉如果这辈子能把华德福搞明白,把学校做好,把孩子照顾好已经够我操劳了,专注!而且一直坚信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拌嘴痞子吧,事实甚于雄辩。这也是第一次上网对不同声音有回应,只是因为我们曾经认识,那就交流吧!

前不久,了解到从成都华德福毕业到公立学校(都是成都比较好的中学)的孩子们的状况。最多三个月适应期后,他们不仅仅学业优秀,更重要的是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主动学习,会社交,人缘好,成熟自信,动手能力超强,好几个孩子成为班上的明星,让老师惊叹,让同学佩服,曾经焦虑的家长们也感叹万千,孩子们的思考能力也让大人们吃惊,这虽然是目前公立学校和社会的标准,但足以可见华德福的孩子不是经不起外面的风吹雨打的,这确实值得我们为此自豪的。所以无论任何专家的评论和质疑都无法改变我对华德福教育的坚持和相信,改进是每时每刻都要的,是一个教育者的本性,但不是放弃和逃跑,同时我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华德福教育和孩子们不受伤害。但我也坚持不去攻击任何一个真心做教育的朋友,即便我们是不同的体系,更不会去轻易质疑和诋毁一个我不熟悉的教育体系,这才是一个真正教育者的底线。共勉吧!您为回复微博没睡午觉,我也是三更半夜了,该休息了,多交流,不删帖!

Rank: 9Rank: 9Rank: 9

88#
发表于 2012-7-13 16:45:24 |只看该作者
紫外线 发表于 2012-7-13 16:43
良莠不齐混乱现状不是华德福,而是整个教育,所有的新教育都这样。

她文中大力褒扬的巴园不一直都在试错 ...

在筹办自己的幼儿园,真的吗?

点评

敬听  阿紫消息灵通啊!  发表于 2012-7-13 17:23:57
紫外线  又不在北京开,离招生还远着呢。  发表于 2012-7-13 17:12:56
敬听  我不知道呀,只是在她的博客里没看到,也没看到其他宣传消息。  发表于 2012-7-13 17:00:38
紫外线  不是吗?  发表于 2012-7-13 16:49:33
新生活

Rank: 6Rank: 6

87#
发表于 2012-7-13 16:43:00 |只看该作者
良莠不齐混乱现状不是华德福,而是整个教育,所有的新教育都这样。

她文中大力褒扬的巴园不一直都在试错么,特别是那股领袖风刮的那个惨烈比神马不用剪刀不唤醒芝麻大点的事杀伤力大多了。

知道胡老师正筹办自己的幼儿园,之前还在想为何不办华氏。现在看来是对华德福没有一丁点的好映象。不过自成一派比较好。

点评

一起成长  胡也要办幼儿园了?  发表于 2012-8-21 14:39:02
杨颜老师  当然无论如何,还是要看孩子状态的,孩子应该是充满好奇心,乐于学习,乐于合作,身心愉悦。  发表于 2012-7-14 16:29:07
杨颜老师  我用词不当(或者说用词有些谨慎了),试错是一个新老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教育者(特别是一个教育单位的领导)所持的教育的观点和理论基础一直在变得话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个人觉得这不太合适。  发表于 2012-7-14 15:54:38
aries_2k  试错都是逃不了的吧。只能秉着不断精进,不懈怠,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吧!  发表于 2012-7-13 21:11:23
杨颜老师  自成一派实在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先学习一些基础的心理学 教育学,然后见习 实习,从一个此学科全新的老师成长为一名专家型的老师至少要10年(这还不能算是自成一派呢),这里面要有不断和同行的交流 总结 促进。  发表于 2012-7-13 17:36:49
杨颜老师  同意!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整个“新教育”中,而做教育(孩子)经不起不断地试错呀!  发表于 2012-7-13 17:21: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0 04:32 , Processed in 0.02922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