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容宝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忧娃] 容小猪的家----容容,女孩儿,2007-10-27出生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661#
发表于 2010-7-29 15:29:39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你说对了,确实夹杂着大人的情感。

哈图妈妈说,她不喜欢看到哈图打人,她乐意看到哈图和人对打,当时泉妈还笑她的心理伤痕,我这个心理伤痕更严重,我看到别的孩子打容,我就难以平静。

我后来仔细 ...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7-29 14:53


丹打容时,我觉得你完全做到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境界呢。还是表面平静,内心涌动呢。

下次让你打我两下,让你出出气啊;P 。

Rank: 7Rank: 7Rank: 7

662#
发表于 2010-7-29 15:31:17 |只看该作者
:hug: :hug: ,很能理解你的心情,看到容总是处于弱势,你心里比较着急,也很想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

我觉得你先放松下来,不要心里总是觉得容很弱,如果心里这么想,孩子会感觉到,这对她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
福娃京京 发表于 2010-7-29 15:12

让我好好想想,现在我无法准确说出我的感受。

Rank: 8Rank: 8

663#
发表于 2010-7-29 15:42:59 |只看该作者
除了平时一起玩耍的这几个孩子,别的孩子打了容,多半都会令我难以情绪平静的来处理争端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7-29 14:53


刚才没看到这句:L

Rank: 7Rank: 7Rank: 7

664#
发表于 2010-7-29 16:34:41 |只看该作者
看文章,看到了关于给孩子贴标签,今早被丹妈说我给她贴标签了,原谅我啊,又把丹妈给撤出来:shutup:

忽然想到,你上面说到“觉得容一直比较弱”,这属于贴标签吗:wenhao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8Rank: 8

665#
发表于 2010-7-29 16:46:20 |只看该作者
看文章,看到了关于给孩子贴标签,今早被丹妈说我给她贴标签了,原谅我啊,又把丹妈给撤出来:shutup:

忽然想到,你上面说到“觉得容一直比较弱”,这属于贴标签吗:wenhao
福娃京京 发表于 2010-7-29 16:34


我觉得不算。

Rank: 8Rank: 8

666#
发表于 2010-7-29 16:49:42 |只看该作者
看这里,我没劲转了

http://www.liyueer.com/news.php?id=297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7Rank: 7Rank: 7

667#
发表于 2010-7-29 16:57:25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不算。
又丹妈 发表于 2010-7-29 16:46

什么样的算是贴标签呢?

一直没关注过这个问题,今天提出来了,想了想,不是很明白:wenhao

先给你献花:F: :F: :F: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9Rank: 9Rank: 9

668#
发表于 2010-7-29 17:07:01 |只看该作者
什么样的算是贴标签呢?

一直没关注过这个问题,今天提出来了,想了想,不是很明白:wenhao

先给你献花:F: :F: :F:
福娃京京 发表于 2010-7-29 16:57

你先想想了解孩子的特质和贴标签的区别
新生活

Rank: 7Rank: 7Rank: 7

669#
发表于 2010-7-29 17:13:28 |只看该作者
你先想想了解孩子的特质和贴标签的区别
敬听 发表于 2010-7-29 17:07

我看到一些帖子里说到孩子某些特征的时候,被人说成是贴标签,想了想,没想明白什么算是贴标签,什么算是说孩子的特征呢:wenhao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7Rank: 7Rank: 7

670#
发表于 2010-7-29 17:21: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福娃京京 于 2010-7-29 17:24 编辑

百度了下

贴标签:比喻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标签效应”  从谈课外活动中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引导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俗话反映了一种不良社会现象,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放在心理学的范畴来分析,却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在儿童时期,不但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更脱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复杂影响。在种种影响因素中,社会评价和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之大。

  近几年,我们学前部培训过近万名学龄前儿童,在组织课外活动以及课堂教学中,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跟踪观察和抽样调查,发现有一些现象值得研究分析。比如做游戏,有的孩子十分怯懦,小朋友邀请他也不敢动;有的孩子比较遵守规则,有的则特别顽皮霸道,有时正玩得好好的,却突然对小朋友动拳脚……不少孩子有一些古怪偏执的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和访问家长,逐渐弄清了原委:原来,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孩子和外人的面,或夸赞他们如何老实听话,或数落他们不爱吃这个、不愿吃那个,或无奈地感叹“这孩子越来越顽皮,真拿他没办法!”等等。讲得多了,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变得跟家长的评价越来越相像。这其中起作用的,就是“标签效应”。

  儿童的心理发育、认知能力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界限的辩识能力较弱,外界的影响(无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且,这种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固化作用越强,甚至会左右终生。前面所讲的一些孩子的行为表现,就是由于一些家长无意中给孩子贴上了不正确的标签,使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不断地得到强化。因此,正确运用“标签效应”对儿童进行科学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引导,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9Rank: 9Rank: 9

671#
发表于 2010-7-30 02:52:03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你先放松下来,不要心里总是觉得容很弱,如果心里这么想,孩子会感觉到,这对她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她可能就觉得自己真的很弱,需要大人的保护。孩子的感受力非常的强,我们心里所想的,她们会感受到。


赞同京妈说的。

弱也都是相对的,不是说你认为弱的人就一定被人欺负。我属于那种不会骂人更不会打人也不敢与人有冲突的人,因为我打不过骂不过,最后起冲突吃亏的还是我,看我弱吧 不过真的没有人欺负过我。


这点也有相似。

京妈在她帖子里也说,谦让别人,也换来别人的谦让,身边人对她的好也让她相信“吃亏是福”。能不能试着用京妈这种角度考虑问题。
和和,男孩,08.4.13出生。
...在爱你的路上。

Rank: 9Rank: 9Rank: 9

672#
发表于 2010-7-30 08:56:47 |只看该作者
京妈真是个认真的人儿!:F:
新生活

Rank: 7Rank: 7Rank: 7

673#
发表于 2010-7-30 09:16:47 |只看该作者
京妈真是个认真的人儿!:F:
敬听 发表于 2010-7-30 08:56

亲,一上班就看到你的夸奖,感动得我热泪盈眶的:heart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7Rank: 7Rank: 7

674#
发表于 2010-7-30 11:20:20 |只看该作者
百度了下

贴标签:比喻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 ...
福娃京京 发表于 2010-7-29 17:21
:F:

Rank: 7Rank: 7Rank: 7

675#
发表于 2010-7-30 11:21:38 |只看该作者
我后来仔细回想,我的生气和愤怒确实是因为容那么弱小,她总是被打,被侵犯,被弄得哭哭啼啼,被弄得很紧张,不熟悉的孩子一靠近她,她就躲避,别人不注意碰到她了,她就紧张的叫我,这些都让我的情绪变得很复杂,无法放松的对待打人的孩子。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7-29 14:53
:hug:  看到很心疼。。。

Rank: 7Rank: 7Rank: 7

676#
发表于 2010-7-30 11:22:16 |只看该作者
刚看到这一页,就满眼的亲爱的,看来奸情很久来。。
珊瑚果儿 发表于 2010-7-29 15:20
亲爱的,你说对了 :P

Rank: 7Rank: 7Rank: 7

677#
发表于 2010-7-30 12:00:41 |只看该作者
这个标签不标签的,以前在玉冰姐家也有过讨论的。玉冰姐说羊羊慢捻儿的孩子。 也被人说成贴标签。 印象的结论是:如果是孩子本身的个性,不带歧视地接受就不是贴标签。

如果结合京妈的,认同孩子的个性,但不评论,也不是贴标签吧。

Rank: 7Rank: 7Rank: 7

678#
发表于 2010-7-30 14:14:46 |只看该作者
又讨论了这么多,先说贴标签吧,我仔细想了想,尽管我认为容是比较弱势的孩子,可是我从来没在她面前说过这些东西,这些形容词我只在和成年人讨论的时候提起,事实上她还不是太弱,她现在至少知道别人抢她东西的时候死活不松手,并大声哭叫来呼唤大人。:P

在容比较小的时候,对于她和别的孩子的交往,我基本是站得比较远的,因为我受大李小巫的熏陶,觉得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大人不应该干涉太多,所以那时候我做的最多的是在她挨打以后安慰她,并解释,她并没有什么错,别人只是着急了,不是故意的,他是喜欢和你玩的,云云。

不过慢慢的,我觉得情形不算乐观了,就拿哈图和丹丹与容做个对比吧,基本是同龄的孩子,这两个孩子在集体交往中,有过打人也有过挨打,所以他们很快能对自己的力量有正确的评估,哪些人我打得过,哪些人我不能来硬的。 ;P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丹丹挨了哈图一下子,不是马上正面还击,而是伺机想背后偷袭,这事儿我们当成好笑的笑话来说,可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丹丹对自己的能力评估很准确,如果对容容,肯定是毫不犹豫地就出手了。;P

可是容不是这样的,即使是对方比她小很多,她也绝不会在语言无效的时候采取肢体语言,她的方法就是哭,或者向妈妈求助。

这或许是她天生的性格,可是我反思以往我的做法,确实太过柔软,不够有力量,而且预判不够(这也跟经验有关,嘻嘻),不能及时阻挡别的孩子的伤害行为,有时候被打重了,容晚上都会哭醒几次,这是比身体上的伤痕更令人心痛的。

所以我现在很注意,提醒自己在对方孩子出手前就挡住,这不仅是阻挡伤害,也是示范给容,要招架呀,不要等巴掌落在身上了才明白。:P

回头想想我自己确实就慢半拍,小时候也是挨了打之后愣半天,也不懂得招架和还手,大概是运动神经不够发达。:L

我小时候有个男同学,小的时候比较矮小,一直被其他男生欺负,甚至被强悍的女生欺负,直到他身体发育了长大了,他仍然被欺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实比以前更有力量了,他都被欺负惯了,而且被其他男生说成是长了一幅挨打相, :L 后来直到有一次他在打架中打赢了,从此谁也不敢欺负他了。当然我们那时候,孩子们打架是不许告诉大人的,那会被所有人耻笑,大人也没功夫管这么多。

说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我希望加上我的适当的帮助,能让容尽快对自己的力量有个清晰的认识,不要挨打挨成习惯了,能挡就挡,能跑就跑,偶尔能还还手也不错。;P

孩子们也是很“势利”的,绝对都是柿子捡软的捏,我只是不希望容成为那个最软的柿子。

如果她不幸真的是最软的柿子,那那那,那就赶紧找个强大的靠山保护她吧,反正丹丹经常信誓旦旦的要保护容容的。:lol

Rank: 8Rank: 8

679#
发表于 2010-7-30 14:29:45 |只看该作者
又讨论了这么多,先说贴标签吧,我仔细想了想,尽管我认为容是比较弱势的孩子,可是我从来没在她面前说过这些东西,这些形容词我只在和成年人讨论的时候提起,事实上她还不是太弱,她现在至少知道别人抢她东西的时候 ...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7-30 14:14


最后一句很关键,咱如果就是弱,那也没关系,找人罩着呗;P

其实对孩子的正确评价和贴标签,确实不好区分的。

比如妈妈感觉孩子弱,经常心里想或跟别人说孩子弱,即使再注意,也会不经意间在孩子面前表露或说出来,那孩子感受到了这个评价,即使是正确的,也会给自己一定的心里暗示。

最近几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天天在门口的中学操场玩,淇淇骑车,我和淇爸或快走或慢跑。在我跑步的时候,一会儿就追上淇爸了,我沾沾自喜,应该说信心满满,心里想:“我跑步就是有天赋!”(其实淇爸怎么可能跑不过我啊,他是因为大学时踢球把腿踢坏了,做了手术,所以一直要保护着,不能累着)

我这自信心源于哪里?仅仅是源于高一时的一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让我们俩俩地练习跑步。我和一同学一起,在老师“预备-跑”的口令下冲出去。就是这一冲,老师跟边上的同学说:“这个同学爆发力强!”同学后来转达给了我,我从此就有了运动天赋。
而之前的我,初中、小学时都因为身体太弱,被老师特许不用跟着上体育课,别人上体育课时,我在旁边的双杆上吊搭着玩。

同样的,我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五音不全,因为我妈说我五音不全,说我弟弟音准。记不清我妈是亲自对我说的,还是无意间让我听到的,或者是别人转达的了,但我一直就认为自己肯定是五音不全的了。

直到上初一被音乐老师选为文娱委员,才彻底找回了自信。(这事在我家唠叨过,这里重提,是为了和前面做个对比,请原谅我的唠叨:L :$ )

从我身上可以看出,不管是正确的评价,还是贴标签,我们都应该慎之又慎,说不定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能影响孩子终生。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7Rank: 7Rank: 7

680#
发表于 2010-7-30 14:47:12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句很关键,咱如果就是弱,那也没关系,找人罩着呗;P

其实对孩子的正确评价和贴标签,确实不好区分的。

比如妈妈感觉孩子弱,经常心里想或跟别人说孩子弱,即使再注意,也会不经意间在孩子面前表露或 ...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7-30 14:29

嗯,好的,多谢红楼写这么多提醒我。:kiss: :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2 07:32 , Processed in 0.0316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