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El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父母很严厉的孩子长大后会感谢父母对自己严厉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481#
发表于 2011-6-30 10:13:4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0# 明月出天山


    是的{:1_152:}

Rank: 8Rank: 8

482#
发表于 2011-6-30 10:36:09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我觉得这个过程是这样的:

先是恐惧,恐惧的时候是听从的;
然后是愤怒,这时候才开始分离,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两个人;愤怒的时候是纠结和矛盾的,愤怒可以带来力量;
其次是恨,因为恨才会去批判,看到对方的全部错误;恨的时候其实是渴望的期待的;
再次是冷漠,期待破灭所以冷漠,因为冷漠才保持界线;但彼此不再产生新的伤害;
最后是谅解。谅解了才可以重新相处,建立新的关系。过去还在但已经不会影响现在。
再进一步是宽恕,宽恕自己的同时也宽恕了父母,双方进入友爱和亲密。
明月出天山 发表于 2011-6-29 11:06

很认同这个过程。
就是如果走这个过程,最好和父母分开两地,如果是一个屋檐下,会搞得乌烟瘴气的。

Rank: 8Rank: 8

483#
发表于 2011-6-30 10:58:56 |只看该作者
这个,虽然核心是一致的,但毕竟海灵格的没有包装,一下子就令人看到了核心。

而我们的传统,呵呵, ...
明月出天山 发表于 2011-6-30 09:59

我觉得形式是类似,但出发点和本质还是不同的

Rank: 8Rank: 8

484#
发表于 2011-6-30 10:59:5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3# 神秘眼神


等你剥开了包括,透过形式去看本质的时候,就知道其实是一样的。

Rank: 8Rank: 8

485#
发表于 2011-6-30 11:05:4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神秘眼神


等你剥开了包括,透过形式去看本质的时候,就知道其实是一样的。
明月出天山 发表于 2011-6-30 10:59


但愿如此,呵呵

Rank: 2

486#
发表于 2011-6-30 11:21:09 |只看该作者
棍棒底下出来的,出于不自知的恐惧会敬畏父母
但在孝敬的时候,是出于温暖的爱,还是习惯性的责任?

Rank: 4

487#
发表于 2011-6-30 12:41: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indxie 于 2011-6-30 12:45 编辑
我觉得形式是类似,但出发点和本质还是不同的
神秘眼神 发表于 2011-6-30 10:58



    再排!我真觉得完全是两个东西。本质完全不同。
   海灵格和儒家我都不了解。我个人感觉西方的东西以人人平等,尊重等为基础。中国传统就是强调上下级,强调尊卑,谁人生位置靠前,谁他娘的就是上级。然后让位置靠后的无条件服从。
   家庭关系讲究“孝顺”,我记得谁解释过(难道是我的偶像王朔?),孝是恭敬,顺是顺从。——那就是不分对错,只管照办就得了?
   韩寒说过一句话,说在中国,不讲对错,只讲立场。真是对极了。孝顺这两个字里,那个字里面有“对错”的概念?

Rank: 8Rank: 8

488#
发表于 2011-6-30 13:03:01 |只看该作者
再排!我真觉得完全是两个东西。本质完全不同。
   海灵格和儒家我都不了解。我个人感觉西方的东 ...
mindxie 发表于 2011-6-30 12:41

我觉得这也是解读的问题
就像打孩子,有人解读到那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的人解读到这是残害孩子的一种方式
得很高段位才能解出本质上的相同

Rank: 8Rank: 8

489#
发表于 2011-6-30 22:59:30 |只看该作者
Lisa感觉很象琳啊?

Rank: 8Rank: 8

490#
发表于 2011-7-1 10:50:51 |只看该作者
我那贴里,有高手说了,确认自己的情绪,特别是不良情绪,是个有益的过程。然后才会走向平和宽容。
你 ...
mindxie 发表于 2011-6-29 10:53



确认自己的情绪,倾听自己的情绪,但是尽量避免沉溺于情绪。

Rank: 8Rank: 8

491#
发表于 2011-7-1 11:07:35 |只看该作者
先是恐惧,恐惧的时候是听从的;
然后是愤怒,这时候才开始分离,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两个人;愤怒的时候是纠结和矛盾的,愤怒可以带来力量;
其次是恨,因为恨才会去批判,看到对方的全部错误;恨的时候其实是渴望的期待的;
再次是冷漠,期待破灭所以冷漠,因为冷漠才保持界线;但彼此不再产生新的伤害;
最后是谅解。谅解了才可以重新相处,建立新的关系。过去还在但已经不会影响现在。
再进一步是宽恕,宽恕自己的同时也宽恕了父母,双方进入友爱和亲密。明月出天山 发表于 2011-6-29 11:06


恐惧,愤怒,冷漠,谅解(我觉得对我来说更准确的说是理解)都有,我好像还没到恨这个程度,感觉我妈妈没那么严重,还不至于恨她。  宽恕我没有过,我觉得宽恕还有原谅等等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词,对我来说,只是接受妈妈就是这个样子, 接受她不可能被改变的事实,接受那些我曾经受到的伤害,把它们看做我人生的一部分。

对我来说,愤怒和感恩是同时存在的。愤怒是具体的,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面会感到愤怒,而感恩是一个大方向。

Rank: 8Rank: 8

492#
发表于 2011-7-1 11:14:09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也是解读的问题
就像打孩子,有人解读到那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有的人解读到这是残害孩子的一种 ...
神秘眼神 发表于 2011-6-30 13:03


打孩子不是爱的表达吧,这个大概大家都是有共识的吧?  请不同意的举手!{:1_129:}

Rank: 8Rank: 8

493#
发表于 2011-7-1 11:15:00 |只看该作者
愤怒不会直接到达冷漠。恨才会。

在恨的阶段常常并无意识,等到了冷漠之后有时才能够感觉到心中的些微恨意。

有时候这个阶段也很短。

Rank: 8Rank: 8

494#
发表于 2011-7-1 11:15:36 |只看该作者
Lisa感觉很象琳啊?
香Una 发表于 2011-6-30 22:59


我觉得不太像。

Rank: 8Rank: 8

495#
发表于 2011-7-1 11:17:11 |只看该作者
打孩子不是爱的表达吧,这个大概大家都是有共识的吧?  请不同意的举手!
C同学 发表于 2011-7-1 11:14

不是有句话,打是亲骂是爱吗?
哈哈

Rank: 8Rank: 8

496#
发表于 2011-7-1 11:20:33 |只看该作者
愤怒不会直接到达冷漠。恨才会。

在恨的阶段常常并无意识,等到了冷漠之后有时才能够感觉到心中的些微恨 ...
明月出天山 发表于 2011-7-1 11:15


我中学大学对妈妈很冷漠,后来回来住一起吵架多了,可能表达了愤怒,就不那么冷漠了,感觉还亲密了些。

Rank: 8Rank: 8

497#
发表于 2011-7-1 11:23:46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其实从以前发的帖子,我发觉你跟这里好多人频道是不同的
观点自然也是不同的
老是辨驳别人与你不 ...
神秘眼神 发表于 2011-6-29 12:07



有不同的思路,才有讨论的必要啊,大家都是异口同声高度一致那就不需要讨论了,只需要认同就可以了。

Rank: 8Rank: 8

498#
发表于 2011-7-1 11:24:14 |只看该作者
我中学大学对妈妈很冷漠,后来回来住一起吵架多了,可能表达了愤怒,就不那么冷漠了,感觉还亲密了些。
C同学 发表于 2011-7-1 11:20



那也可能,你在中学大学冷漠之前恨过你妈来着。

Rank: 8Rank: 8

499#
发表于 2011-7-1 11:25: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同学 于 2011-7-1 11:41 编辑
不是有句话,打是亲骂是爱吗?
哈哈
神秘眼神 发表于 2011-7-1 11:17


那是打情骂俏{:1_129:}

有一种打可能真有点这个意思,父母也不是真打,举得高落得轻,孩子心里也知道父母不舍得打的那种。

Rank: 8Rank: 8

500#
发表于 2011-7-1 11:27: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明月出天山 于 2011-7-1 11:43 编辑

回复 492# C同学

我觉得神秘理解错了,才会认为打孩子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打肯定不是爱。 打是一个行为,这个行为背后的出发点有时候会包含着爱与期望。


我爱你所以我期望你XXX。但你没有满足这个期望我很失望,我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望所以打你。----这个打,此时此刻已经不是爱了。


如果能够穿过这个打的行为,看到父母的期望,就会发现,那所期望的事是对孩子好的,是来自于爱的。

这个时候,如果已经放下了伤痛,接受了打这个过去的事实,就是宽恕,看到的就是父母的爱。

如果放不下伤痛,不接受打这个过去的事实,但可以接受那期望,就是谅解(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2 01:37 , Processed in 0.028363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