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其乐无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学园罗大伦中医育儿健康讲座笔记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56#
发表于 2011-8-3 11:23:2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宝贝葫芦


    谢谢宝贝葫芦,还有2/3周呢:)

Rank: 6Rank: 6

55#
发表于 2011-8-3 11:22:2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3# 其乐无穷


    是啊,我也很期待“脾胃失调导致的感冒类型”
不过我感觉听过罗大伦的讲座之后,再回来读他的博文,已经能读懂一些了。原来的时候看不下去,他的博文总是非常长。

还有积食,都是孩子们易得的。

Rank: 9Rank: 9Rank: 9

54#
发表于 2011-8-3 11:03:52 |只看该作者
重新来吧。

这个时候,需要一边散寒,一边清里热。

目前市面上大量可见的各种中成药都是处理这个阶段 ...
其乐无穷 发表于 2011-8-2 16:57


其乐太厉害了,这大段的笔记

这个关于感冒的理论罗大伦在他的《神医这样看病》的书末详细介绍过,我记得当时我看的时候似乎还挺明白,可是合上书就啥也说不清写不明了,呵呵。

Rank: 7Rank: 7Rank: 7

53#
发表于 2011-8-3 11:02:3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其乐无穷 于 2011-8-3 11:13 编辑
亲爱的,这个好像不是药膳,而是退烧的药。
不过,我也想借此提醒大家,烧也不是随便退的,有些烧也退不 ...
酒窝 发表于 2011-8-3 09:18


亲爱的,那里有一副药包治百病的呢,中医讲辩证,也是要对症下药的.罗老师本次主要提到寒邪带来的感冒发烧,也提到感冒发烧的本质是人体正气不足,这个正气不足的病因可以说上一本书呢,所以导致感冒发烧的成因还是很多的,我还很遗憾罗老师没有讲述脾胃失调导致的感冒类型呢!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听到.

不过,生石膏确实得到认同较多,倪海夏也爱用它的.

Rank: 7Rank: 7Rank: 7

52#
发表于 2011-8-3 10:58:34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其乐分享
贞贞妈 发表于 2011-8-2 21:07



    也是结合听课,边写笔记边说说自己的理解,大家一起讨论哈

Rank: 7Rank: 7Rank: 7

51#
发表于 2011-8-3 10:57: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其乐无穷 于 2011-8-3 11:06 编辑
周六带孩子去游泳,那天温度不高,泡水里几个小时后孩子冷的发抖,我担心回家会着凉,坐车回家的路上一直给 ...
朵儿妈妈 发表于 2011-8-2 20:04


你这副药里面,就有清热的双花(金银花)\驱寒的陈皮.

听了罗老师的课,知道了一般到了去看大夫的程度,大夫的方子里面基本成分就是清热驱寒的,再根据个人体质差异病症状况做一些加减药材.

Rank: 4

50#
发表于 2011-8-3 09:28:0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小米花儿

谢谢米花妈妈,仔细一看,米花的生日快到了呢!提前祝小美女生日快乐先!

Rank: 6Rank: 6

49#
发表于 2011-8-3 09:18:29 |只看该作者
但罗老师自己有一道药膳,是生石膏和大米等量,熬粥喝米汤,罗老师说生石膏独自熬水,有效物质基本出不来
其乐无穷 发表于 2011-8-2 16:57

亲爱的,这个好像不是药膳,而是退烧的药。
不过,我也想借此提醒大家,烧也不是随便退的,有些烧也退不了。
生石膏退烧,一般是退实热引起的烧,其他的烧,可能也退不了。

Rank: 8Rank: 8

48#
发表于 2011-8-2 21:07:31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其乐分享{:1_143:}

Rank: 8Rank: 8

47#
发表于 2011-8-2 20:06: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朵儿妈妈 于 2011-8-2 20:10 编辑

为人父母,懂点医学知识是应该的。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Rank: 8Rank: 8

46#
发表于 2011-8-2 20:04:47 |只看该作者
周六带孩子去游泳,那天温度不高,泡水里几个小时后孩子冷的发抖,我担心回家会着凉,坐车回家的路上一直给做太极按摩,直到头上出汉,第二天竞一点事没有。

倒是我第二天咽炎复发,从网上找了一偏方,正在吃,症状有所缓解,还不知道能不能治好。

我吃的方子:金银花15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青果15克、用1000克水煮开,再用温火熬制45分钟,过滤后的药汤中加入蜂蜜,分三次服用,连服5------6天即可,此方对急、慢性咽炎有特效

我看这方子就算吃不好也吃不坏的,而且去拿药的时候问过大夫,他说可以吃。要不我不敢乱吃的。

Rank: 8Rank: 8

45#
发表于 2011-8-2 19:49: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朵儿妈妈 于 2011-8-2 20:06 编辑

其乐辛苦了

Rank: 8Rank: 8

44#
发表于 2011-8-2 17:24:18 |只看该作者
{:1_149:} 辛苦了。献花~~~

可恨我打了一大篇笔记,却一下子死机啦
其乐无穷 发表于 2011-8-2 16:45

Rank: 7Rank: 7Rank: 7

43#
发表于 2011-8-2 16:57:33 |只看该作者
重新来吧。

这个时候,需要一边散寒,一边清里热。

目前市面上大量可见的各种中成药都是处理这个阶段的感冒的,主要都是清热散寒的两种功能的药材。

比如说:
散寒的药材:麻黄、紫苏、惊芥、防风、柴胡
清里热的药材:生石膏、连翘、双花、黄芩、地丁、鱼腥草、板蓝根、浙贝母。(其中连翘,双花、黄芩、地丁等还有散结功能)

罗老师说一般这个阶段,中成药里面包含这些一边清里热一边散寒功能的药材,都可以考虑。

但罗老师自己有一道药膳,是生石膏和大米等量,熬粥喝米汤,罗老师说生石膏独自熬水,有效物质基本出不来,这个一个清华的教授还跟他讨论过,因为怀疑生石膏的药性如何出得来,说是实验室有过数据。但生石膏和大米一起就会出来,这个他自己也体验过,确实很奇妙,古代中医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哥哥其其  2000-7-17  妹妹乐乐  2007-11-8  感谢孩子们的到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的博客http://gome-lh.blog.163.com/

Rank: 7Rank: 7Rank: 7

42#
发表于 2011-8-2 16:45:35 |只看该作者
可恨我打了一大篇笔记,却一下子死机啦{:1_118:}
哥哥其其  2000-7-17  妹妹乐乐  2007-11-8  感谢孩子们的到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的博客http://gome-lh.blog.163.com/

Rank: 6Rank: 6

41#
发表于 2011-8-2 16:28:08 |只看该作者
先送花 有空来看

Rank: 7Rank: 7Rank: 7

40#
发表于 2011-8-2 13:46:18 |只看该作者
风寒感冒阶段如果没有及时阻止,身体进入感冒的第二个阶段:外寒里热

这个阶段,寒邪不再停留在体表,开始进入体内,我理解是进入脏腑啦,战场在体内,正气相搏,体内由此出现热象。注意这个热像还是因为正气没有放弃阻击导致的。这个时候体表还是会发冷,鼻涕或清或黄,开始有痰,痰是黄色的,嗓子疼痛发痒(这个症状说明体内战斗激烈,内火上攻导致嗓子受伤)。此刻舌边和舌尖开始变红,脉搏跳动加速,温度每上升一度,脉动每分钟增加10次。
哥哥其其  2000-7-17  妹妹乐乐  2007-11-8  感谢孩子们的到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的博客http://gome-lh.blog.163.com/

Rank: 7Rank: 7Rank: 7

39#
发表于 2011-8-2 13:17:5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其乐无穷
亲爱的楼主,打扰了。我搞不懂我家葫芦是风寒还是风热。
前一天我带他去游泳,然后晚餐吃 ...
宝贝葫芦 发表于 2011-8-2 09:03


[quote]按罗大伦的说法,如果是受寒,第一阶段是风寒症状,如果没加以控制,就会进入寒热交加,然后到风热,最后又 ...
小米花儿 发表于 2011-8-2 09:29


是的,罗大伦的观点就是没有感冒一开始就分出风寒风热的。
风寒风热只是一个感冒的几个阶段,先是风寒,后是里热外寒,再到风热,最后回到风寒,最后结束。所以进到风热阶段,一般都是感冒后期啦。

Rank: 7Rank: 7Rank: 7

38#
发表于 2011-8-2 13:15:11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紫苏叶发散功力太大,孩子用苏叶泡脚以后出汗太多伤津液,而且苏叶跟山楂类似,都是消耗正气的。孩子 ...
阿兹猫 发表于 2011-8-1 17:50

我觉得这个要看寒邪的程度。如果寒邪不重,处理非常及时,一般热水泡脚就可以啦。
如果寒邪很重,症状明显,还是需要要功能对症的药材加大出汗力度。

Rank: 8Rank: 8

37#
发表于 2011-8-2 10:52:11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贴子里又能学到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5 07:35 , Processed in 0.028827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