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汐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如果孩子可以不被教——我对自主学习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164#
发表于 2014-11-20 22:46:25 |只看该作者
围观学习
没有好坏、没有对错,都是个人选择
每个人做的都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了,我支持每一个人
我就是一个中庸的妈妈,比较懒,给孩子留白,自己去学习,但也关注孩子到什么年龄了,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了,特长的地方、短板的地方,适当的提供一些环境,去帮助她
我支持泡妈和容妈,孩子确实可以自主学习,能够发现很多东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有兴趣,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我也支持敬听、六木等,适度的帮助孩子,孩子送进了传统学校学习,吸收正负去能量去吧,但我有信心正能量大于负能量,孩子也能成长的很好,这是对现实和自身条件的妥协。
开心每一天/20080810

Rank: 6Rank: 6

163#
发表于 2014-11-20 17:23:58 |只看该作者

Rank: 8Rank: 8

162#
发表于 2014-11-20 14:29:09 |只看该作者
我来帮忙加笑脸

Rank: 4

161#
发表于 2014-11-20 10:18:35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手机就加不上笑脸,我发现表情已经是现代语言文明的一部分了:)

Rank: 4

160#
发表于 2014-11-20 10:13:33 |只看该作者
我终于成功断网了,这帖子随机游动得我已经插不上嘴了(偷笑表情)....

Rank: 6Rank: 6

159#
发表于 2014-11-19 14:24:54 |只看该作者
学父五迁  是吗?那太荣幸了。我倒是感觉,泡妈浑然天成,不太在意现有人类文明资料。我完全是皓首穷经、刻板冥顽的知识容器那种。


你太谦虚了!虽然要夸泡妈但也不必贬低自己。

点评

容易吗  以前看你的帖我都看不进去,没想到你这么可爱啊!  发表于 2014-11-19 19:58:17
学父五迁  嘿嘿。谢谢帮忙圆场啊。我以为我是在自夸并讽喻泡妈呢。:D 我的言下之意是,我骨子里还是信奉专家系统的。泡妈可能没那么信。  发表于 2014-11-19 17:28:34

Rank: 8Rank: 8

158#
发表于 2014-11-19 12:14:18 |只看该作者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4-11-19 12:01
一些几何玩具。

十岁、十一岁左右,打算引入尺规作图。

第一个幼儿园有,娃兴趣不大;
第二个,直接手电筒可以玩哈,太阳影子也行,玩过;我还自制过一个light table,但是可能和曲线/形状关系不大,主要玩光线和影子,因为桌面上有个小圆孔,在光作用下形成一大圆圈,小朋友觉得很新奇。
第三个,很爱玩。

后面的问题回答不了,没考虑过,不过好像也没问我
我就想起来和孩子玩的各种光游戏所以回了一贴。

点评

学父五迁  是吗?那太荣幸了。我倒是感觉,泡妈浑然天成,不太在意现有人类文明资料。我完全是皓首穷经、刻板冥顽的知识容器那种。  发表于 2014-11-19 13:32:41
容易吗  五爷,我觉得你和泡妈还是挺大相似度的,你们想的都比较深远,很学术。  发表于 2014-11-19 13:23:23
学父五迁  圆孔和光圈,可以体验光的衍射。  发表于 2014-11-19 13:18:57
学父五迁  以前买过投影灯。星空,彩虹,海浪。都是二三十元,很便宜的那种。后来看中一款激光投影灯,要七八十,没舍得买。  发表于 2014-11-19 13:18:16
学父五迁  汗。我当然希望大家都回答。我很想加入自悟派。但是,我感觉,我的做法可能和自悟派精神不符。  发表于 2014-11-19 13:17:06
容易吗  嗯,我也只考虑好玩,孩子喜欢,不是学术派。  发表于 2014-11-19 12:51:06
小宇妈妈  light table我找过一些资料,很好玩,前段时间放树叶在上面也挺有意思的,不过和这贴无关了。还有就是玩什么还考虑到有什么收获,费劲哪!好玩就玩吧,玩的时候还挂上理论,累死个人咯。  发表于 2014-11-19 12:21:03

Rank: 8Rank: 8

157#
发表于 2014-11-19 12:01:25 |只看该作者

一些几何玩具。

十岁、十一岁左右,打算引入尺规作图。

在此之前,打算提供一些几何作图类的玩具。

比如,万花尺(繁花曲线规)。关于曲线、圆、椭圆。

更早一点,可以提供“放大尺”。关于平行、投影(射影)。

更早一点,没有任何年龄限制的,提供水枪。关于抛物线。

不知泡妈、容妈等“自悟派”对此如何看?
按照年龄“进度”,主动提供这些玩具,算不算过度“启发”?

点评

容易吗  当然是孩子,对我来说,没哪个玩具有上网好玩,嘻嘻。  发表于 2014-11-19 12:12:07
学父五迁  哈哈。是谁在别人家发现了好玩的?是孩子,还是家长?  发表于 2014-11-19 12:08:28
容易吗  除了水枪,其他都没玩过,汗!不过不是我故意留白,只是我比较懒,在玩具上花费心思不多,一般都是发现孩子有那个需求了我才提供玩具,比如去别人家玩发现了什么好玩的,我就买。:)  发表于 2014-11-19 12:06:51

Rank: 8Rank: 8

156#
发表于 2014-11-19 10:45:22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不看电视就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留白,还有多去户外自由玩耍、少上课外班。

点评

容易吗  嗯,同意。很具有可操作性。:)  发表于 2014-11-19 12:00:59
要想拥有从未有过的东西,就必须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

Rank: 8Rank: 8

155#
发表于 2014-11-19 10:33:39 |只看该作者
容易吗 发表于 2014-11-19 10:25
另外以我对泡妈的了解,她一向认为我们现在的大环境,对孩子不是不够丰富,而是太过丰富,刺激不是不够多, ...



对。没错。泡妈很重视留白。(我也很重视)
刺激量过多,信息量过多,活动过于丰富,也是个大问题。

我斟酌一下用词。
改成:一种长期生活方式或形式的丰富。
而不是:具体活动内容、信息量、感官刺激量的丰富。

比如,孩子生活在城乡结合部,可以爬在树上掏鸟窝,顺便看到火车从原野上驶过。

点评

学父五迁  这个问题很重要。关系到现代化生存问题。现在的测试(智商,选拔),很大一部分是测试快速反应、迅速定位问题的能力。大致是一种追求速度和灵活度的秀。从这一点来说,应试还是比较符合现代化节奏的。  发表于 2014-11-19 10:47:49
学父五迁  算。肯定算。:D  发表于 2014-11-19 10:46:14
敬听  你们这两条算不算名词之争呢?我婶婶中.............  发表于 2014-11-19 10:38:53

Rank: 8Rank: 8

154#
发表于 2014-11-19 10:32:54 |只看该作者
容易吗 发表于 2014-11-19 10:30
五爷,华德福数学,怎么说呢。当然我属于数学本身没天分,又被应试摧残比较严重的人,华德福的数学活动只能 ...

数学,我感觉,看看数学发展史就应该能明白一些问题。

而人为的把数学和线条啊神赋的意义啊联系起来,我叹息一下。

点评

学父五迁  说了半天,我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信仰自由。尽管我不去信仰,我也尊重别人的信仰。当然,我也希望传教者尊重大众的信仰(或不信仰),不要使用威逼利诱的夸张广告来传教。  发表于 2014-11-19 13:30:52
学父五迁  对于外来的文化倾向,确实没有义务吸收。所以,我也选择不吸收华德福中的人智学。  发表于 2014-11-19 13:25:10
学父五迁  科学无国界,无文化民族。不过,科学家是有国家、文化、民族的。各国的教材都有文化倾向。这可能是一种爱国义务。无可厚非。  发表于 2014-11-19 13:24:07
容易吗  完全同意,小宇妈。  发表于 2014-11-19 12:48:34
小宇妈妈  数学在我看来就是纯抽象,文化上的或者宗教上的关联和数学无关,和社会有关,这是社会问题,不是数学本身的问题,我觉得。  发表于 2014-11-19 12:16:34
丁丁姑娘  同叹息。话说那个全能神教信徒也不少哈。  发表于 2014-11-19 10:47:30
学父五迁  希腊系重理论。东方重实践,稍微好一点,不过也和"大道"扯上关系。比如中国数学都和《周易》有点关系。这应该是一种文化现象吧。华德福这么做,之所以惹人反感,可能只是因为历史短,信徒不够多。:D  发表于 2014-11-19 10:41:24
学父五迁  数学发展史上,柏拉图(好像还有欧几里得)最先给几何形体赋予神圣意义(宇宙元素),毕达哥拉斯则给有理数赋予神圣意义。  发表于 2014-11-19 10:40:30
容易吗  握手!  发表于 2014-11-19 10:34:01

Rank: 8Rank: 8

153#
发表于 2014-11-19 10:32:48 |只看该作者
昨天问了丁丁50-35=几,我要求她不仅告诉我答案还得告诉我她是怎么算出来的,结果她的算法讲了两遍我死活没听懂

点评

容易吗  哈哈!  发表于 2014-11-19 10:36:53
要想拥有从未有过的东西,就必须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

Rank: 6Rank: 6

152#
发表于 2014-11-19 10:30:53 |只看该作者
五爷,华德福数学,怎么说呢。当然我属于数学本身没天分,又被应试摧残比较严重的人,华德福的数学活动只能让我更晕。

为什么呢,因为我总是处在我要了解的东西之中,我的身体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然后我要控制我的身体来达到老师想要的整体效果,请问这个时候我又怎么有空去思考这个问题呢,我又怎么能跳开一段距离,冷静客观的去观察这个问题呢?

不是句诗是这么说的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就是华德福数学活动给我的感觉之一。

点评

容易吗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哈哈!  发表于 2014-11-19 11:03:28
学父五迁  得意而忘形。这是最高境界啊。恭喜。 :D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学太极拳就是这种境界。嘿嘿。我也读过名著滴。  发表于 2014-11-19 10:36:34
容易吗  两年前参加过华德福师资培训,数学活动时,只要需要拍手跺脚转圈圈,我就会完全忘记我是在学数学,哈哈!  发表于 2014-11-19 10:32:08

Rank: 6Rank: 6

151#
发表于 2014-11-19 10:25:05 |只看该作者
另外以我对泡妈的了解,她一向认为我们现在的大环境,对孩子不是不够丰富,而是太过丰富,刺激不是不够多,而是太过多。学校的课程和活动也是同样的,她认为最大问题就是给孩子留白太少。

等她自己来看我说的对不对,不知道她啥时候有空。

Rank: 8Rank: 8

150#
发表于 2014-11-19 10:24:58 |只看该作者
我感兴趣泡妈纪录泡的实例,都是很有趣的例子。泡妈身体养好继续哈。

其它的,有点不太能想去弄明白。

点评

容易吗  我也感兴趣。  发表于 2014-11-19 10:27:00

Rank: 9Rank: 9Rank: 9

149#
发表于 2014-11-19 10:18:11 |只看该作者
不点评了,我要说的也说完了,就是容宝妈说的,都是个人选择,只是阐述中别那么绝对化就行了
新生活

Rank: 8Rank: 8

148#
发表于 2014-11-19 10:17:44 |只看该作者
再说一下“心智工具”的方法论。

心智工具,实际上,并不注重“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
而是注重“鹰架理论”这个概念。
意思是“托着”孩子,进行发展。

但这个方法,不是说,给孩子提前安排好下一个阶段要用到的资料,
而是说,让孩子一起“参与”一些“复杂”的实际任务项目。

现在的学校教学中,为了让孩子操作方便,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简化了。
从上到下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任务。
好处是减少了难度。
坏处就是少了全局观、系统观。

“鹰架理论”就是在大人的帮助下,孩子可以参与复杂项目的一部分。
既可以通观全局,又可以亲自参与适合自身能力的工作。
这就是“心智工具”的主要方法。

点评

学父五迁  哈哈。当然算。这些家庭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发表于 2014-11-19 10:22:16
敬听  你说我和孩子一起包饺子做面包算不算?:)懒得去看学术论文了,我看你研究挺深的,就直接请教了:)  发表于 2014-11-19 10:21:16

Rank: 6Rank: 6

147#
发表于 2014-11-19 10:15:54 |只看该作者
孩子仍然需要从环境中得到一些启发思维的信息,才可能启动领悟思索程序。
如何安排机缘?


你这才叫刻意呢,我觉得不用安排,自然发生就好!

点评

容易吗  哈哈,泡妈也承认她的控制的。  发表于 2014-11-19 10:21:28
学父五迁  没错。嘿嘿。我从来不否认我自身的刻意、控制、试验。:D 而且,我认为,否这一点的人,其实都是掩耳盗铃。哈哈。得罪包括泡妈在内的一大批人了。  发表于 2014-11-19 10:19:43

Rank: 6Rank: 6

146#
发表于 2014-11-19 10:14:46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启发的讨论已经陷入了文字游戏和名词定义之争了。
孩子当然需要启发。如果孩子从来没听说过数字,也不会数数,那么孩子如何自我领悟出除法?
泡泡如果从来没有听过别人数数,泡泡能自行领悟出一套数字系统吗?
我感觉不可能。
所以,问题根本不在于启发不启发。孩子必须需要启发。
孩子不可能从头领悟人类几千年发展出来的科学体系。
问题只在于,如何启发。
我想,泡妈也是这个意思。


这个的确是名词定义之争,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环境中,数数算术认字是孩子会接触到用到的东西,绕不开,孩子会自发去学习这些东西。就像小孩子为什么要学说话,因为她周围的人都用这个交流,她也要加入这个交流啊!这个算启发吗?

点评

学父五迁  算是一种环境因素的启发吧。如果想避免启发,可以去一些连数数都不会的原始村落。:D 所以说,泡泡实际上是享受了周围环境的信息启发,又避免了"被"强制启发的代价。  发表于 2014-11-19 10:24:40
敬听  看了你们这两段我依然没懂,当然可能和我关于数学的长篇讨论我都略过了有关。学父不用费力再答我关于名词之争的问题了,反正我也不CARE:)  发表于 2014-11-19 10:23:25

Rank: 6Rank: 6

145#
发表于 2014-11-19 10:14:14 |只看该作者
泡妈的意思是:孩子不需要有教学进度要求。孩子不需要"被"教。但是,孩子想要学习时,能够找到老师教。也就是,老师总是在周围闲逛或者工作(就像瑟谷一样),只要孩子需要,就能找到老师,老师也能为孩子定制一套教学方式。

不是老师为孩子定制教学方式啊,我感觉是老师只要提供孩子需要的那一点帮助就退出,然后剩下的又交给孩子去自学。

点评

学父五迁  哦。我是被瑟谷的那段文字误导了。对。应该就是提供恰到好处的资源和帮助。但是,如果保证这个恰到好处,如何保证这个度,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任务。  发表于 2014-11-19 10:29: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5 09:23 , Processed in 0.03105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