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2:53:29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8-24 13:08 编辑

大陆 发表于 2012-8-23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孩子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情景互动,与孩子互动自然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很多时候,成人会走入这样 ...

我想很多父母并不是因为担心引导对孩子有不利影响,所以才不去引导的, 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如何去引导。

就象上面举例玩三角形堆金字塔的活动,就单个活动来说,即使互动不多,我们还是玩得很开心,当三角形用完后,他还想要堆更高,于是想到了用方形来替代,正方形用完了他还要继续,又想到用长方形来替代,用了好些长方形,直到桌子的长边都被这金字塔铺满了。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成就感,搭完后,他很小心的把有点歪的积木扶正,他认为这个大塔很好看,和我提要求说希望摆一段时间不要拆,我也同意了。整个过程大家都是很愉悦的。
我个人觉得不成功是站在我这个角度上的,我觉得这个活动没有再得到延伸。活动的目的我其实是不清楚的,我们只是简单的模仿,小宇也是模仿我的动作制作出这么一个大东西出来。 虽然他很高兴这个大塔,但是活动结束后,下面还可以继续别的什么我们都没想过。 这个塔摆了好几天有次不小心碰倒了,之后再没有发散出其它的玩法来。


另外,相信我, 这个坛子里的父母也不会是因为想给孩子满满的爱,又担心这爱不好那爱不好,从而束手束脚这不敢做那不敢做的父母:)。
也许引导孩子玩的经验不够多,但是心态还是挺开放的,状态也是比较轻松的,而且也是乐于学习的。 呵呵,我应该没有说得太夸张吧,大家来说说。

要想做到流畅,除了心态上的轻松(这种轻松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把问题看清楚了,而不是模糊的看到了,或者还有通过实践对自家娃的了解程度), 很重要的一点还有经验和方法。
就象对话的方式,就象毛爸实践到的带入情景的方式等等。。。 大陆的讲座不仅给我们开了一扇窗,而且给了不少的实践方法,真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你!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12:44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2: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想很多父母并不是因为担心引导对孩子有不利影响,所以才不去引导的, 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如何去引导。
...

这个问题我们分两方面看吧,先来看看你前面说的这一段:
“我摆了一些,小宇要么不感兴趣,比如用方块摆圆;要么就是我摆个开头,他模仿完成后面的,就象那个用三角形摆金字塔,我摆了几块,他完成后面的,”

我觉得你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引导孩子该玩什么的“术”,只是不成功。那么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懂数理逻辑么?还是不知道如何引导?就象前面我举的例子,我呈现一些很具体的方法,甚至把语言都写出来,该怎样创建情景,但是为什么还是行不通呢?我感觉你一直在强调自己某些方面不够,知识不够,需要更多专业指导。可是我感觉到的这个不是一个根本问题,你已经很善于思考了,很会变着法子玩花样了。但是欠缺的就是那点“气氛”。你要的不是专业的知识,而是如何调动孩子情绪的能力。我在培训时,看到不少家长自己都玩得不亦乐乎,想法层出不穷,摆出来的积木图形都五花八门,为什么这些想法都无法传递给孩子,或感染孩子呢?这个要问一问自己。

另一方面,关于爱,不是说你们要给孩子满满的爱。而是在谈到感情和情绪时,你们都只用“爱”来描述。
爱是个抽象词汇,它无法给你们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那只是一种感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诠释。
我强调“喜”,是希望家长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调动现场“喜悦”的气氛上,自己都能玩得很开心,如何感染不到孩子呢?

有几个问题,可以每个人展开问问的:
1、你关注的是什么?孩子,自己,行为表现,情绪等
2、你无所作为时是真的没有办法么?如果自己来玩,你又会怎么玩?你对玩这件事感兴趣么?
3、为什么自己玩的时候能够想到的点子,无法在与孩子玩的时候呈现?是什么阻碍了你发挥?
4、你和孩子互动的时候你感觉你自由、轻松和愉悦么?
5、当你希望可以发散出其他玩法的时候,你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能发现别的玩法?还是考虑寻找一种合理的玩法?
6、如果进行头脑风暴,你会想这个点子好与不好,合理不合理么?你能进行自由联想么?
7、有哪些行为,你觉得你是坚决不会做,不认同,觉得对孩子有害的?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34:05

4岁以上的孩子,话匣子已经打开了,哪怕就是最沉默最慢热的孩子,在自己父母面前也是更愿意滔滔不绝表现自己的想法,与你互动。但很多时候,成人会觉得孩子话太多,而且觉得说的都是些无意义的话。因为没有精力,上班太累,没有心思和孩子兜些孩子气的话,如果能直奔主题地做某件成人觉得有意义的事,那么为了这点价值,再累也值了。我不知道大观园的家长是否谈论这样的事,在上海,很多家长流露出的是这样一种情绪,进而,人们很容易忽略身边的一些小事,没办法捕捉到机会引导孩子。

反过来,如果我很强调在生活中进行引导,抓住各种时机进行,家长一方面是认同这种行为的价值,才去做,另一方面,如果操作起来有难度(实行不下去),就会觉得失去价值,没有意义。

所以,我想让家长重新审视一下“价值”这个词,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意义?

我想象一种这样的场景,我希望生活中充满积极、快乐、愉悦的气氛,我不仅希望孩子如此,
我还希望自己也是如此。我引导孩子不仅仅是因为我是做教育的,我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
而是因为我觉得这样与孩子互动,我很快乐,她也很快乐,我们总是挖掘不同的玩法,是因为
单一的玩法太单调,很快会冷场或者放弃,我和她在不断自我激励,希望找寻有趣,而不是为了学习。
我的角色是同她一起在玩的伙伴。我喜欢她在玩的东西,我不喜欢的时候我会明确表示不喜欢,
我会建议玩别的,或者建议她自己玩。一旦我要和她玩,那一定是我喜欢玩的。

这就是家庭引导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失去这个“喜欢”的意义,就没有价值。
所以为了实现这个价值,我一定为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让我喜欢,让她喜欢我,让我喜欢她。

很多时候,父母把爱挂在嘴上,但却无法“喜欢”孩子的言行举止和所进行的事,
既然人们都在说“爱屋及乌”,为什么不能爱孩子所爱呢?
这个问题可能太高深,太终极,我们暂且搁在一边。
如果我们从来没打算要喜欢孩子喜欢的,只是将之看成是一种工具,那么我们永远无法到达孩子的彼岸,
永远与孩子是有距离的。
如果我们从来也没打算要孩子喜欢自己,不只是爱自己,我们可能就是认为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是天经地义,但是这样我并不认可,我认为除了天性中血缘中的爱,做父母的还需要有能力让孩子喜欢上自己,喜欢上和自己玩,不是出于爱父母和依恋母亲要看见母亲,而是喜欢父母和自己玩的方式。

他们会说:
我喜欢你,因为你愿意听我说。
我喜欢你,因为你愿意和我玩游戏,谁谁谁都不愿意和我玩。
我喜欢你,谁谁谁我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说就是这样的。
我喜欢你,因为我觉得你很厉害,什么都会。
等等等等。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3:34:40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8-24 14:11 编辑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我们分两方面看吧,先来看看你前面说的这一段:
“我摆了一些,小宇要么不感兴趣,比如用方块摆 ...

后面这几个问题得想会才能回答你。

关于前面的
“我摆了一些,小宇要么不感兴趣,比如用方块摆圆;要么就是我摆个开头,他模仿完成后面的,就象那个用三角形摆金字塔,我摆了几块,他完成后面的”

这里提到两种玩法,第二个在上一楼我提到了。
第一个是这样的,我摆成圆的时候,小宇会把我的拆掉,他说他要摆成连续的,不喜欢这样不连续的, 然后他就自己去摆轨道去了,摆成长长的连续的轨道。

其实要我个人去玩积木,没看到毛球的那些照片前,我真的是不知道可以成什么样的,真的。看到小宇用来搭轨道搭桥,我觉得已经挺好的了。

要说变着玩花样,都是来自网络上的参考,pinterest上关注几个外国妈妈,能参考的玩法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以前很多都是单个例子的参考,少有自己去想,是否可以有别的延伸是我从来都没考虑的问题。

不过讲座过后,我觉得自己思路开了不少。象关于绳子的,和小宇在家玩过几次后,我就有一个想法,绳子还有什么别的玩法呢?即使想不出来我也会去网络上找。
小宇这两天对绳子感兴趣,他用绳子在家里的物的两头绑上,然后当成门,要我们过的时候他解开绳子来开门。
他还希望在天花板上绑根绳子,把他的零售小桶吊起来,最后找到可伸缩的晾衣架,把他的小零食桶绑上去了,他很喜欢通过调整晾衣架的开关去控制他的零食桶的高度去取他的零食。
昨天他又找到另一根绳子,要把零食桶和他的乐高玩具架连起来(他想的还是门的功能),当我帮忙把它们连起来后,发现一头高一头低,然后我建议来坐滑梯。
小宇说,妈妈,那你把我抱上去坐吧。
我说,你一坐绳子该断了。
然后我们又找到几个圈,用保鲜膜中间的棍剪断弄成的,不记得原来用它玩什么来了,总之昨天我们把这些圈串了进去,给这些串串玩滑梯,玩得很开心。

象这种随意玩的,我们平常玩得不错,其实还是思路都是小宇的,我不过是帮助他实现他不能做的一些事情。
但是如果是我想带着某个目标去的,我感觉就会困难些。
我总觉得如果有计划的活动的话,是应该有一系列的活动目标的,就象数理逻辑,我对孩子是如何理解数学的层级关系不清楚,我觉得我个人是不可能引领好的,所有的活动还只能是参考他人的单个的独立的活动,中间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42:42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面这几个问题得想会才能回答你。

关于前面的


我觉得你和小宇,或者说小宇自己发明的这些玩法,已经非常好了。

那么你的问题是,你希望能够系统性地教孩子?但是一旦你确立的目标,你就无法实现?
比如当你确定要引导小宇摆圆,你发现小宇不听你的,或者对你摆的不感兴趣。你不知道怎么做?
再比如,可能培训里我提供了家长们一些思路,可以玩这个,玩那个,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是这样么?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3:47:46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8-24 15:48 编辑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你和小宇,或者说小宇自己发明的这些玩法,已经非常好了。

那么你的问题是,你希望能够系统性地 ...

“比如当你确定要引导小宇摆圆,你发现小宇不听你的,或者对你摆的不感兴趣。你不知道怎么做?”

以这个为例子吧,这个是以前遇到的问题。 小宇不感兴趣,他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他转去玩轨道去了。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57:55

第一个是这样的,我摆成圆的时候,小宇会把我的拆掉,他说他要摆成连续的,不喜欢这样不连续的, 然后他就自己去摆轨道去了,摆成长长的连续的轨道。
-----------------------------------------------

当你确定目标是要摆成圆的时候,你觉得这件事有趣的地方在哪里?你呈现出这种有趣给孩子了么?
如果只是你摆一个圆给孩子看,你觉得这对孩子有多大吸引力?
当小宇要摆成连续的轨道时,你喜欢他做的事么?或者说,因为你已经设定了摆圆这个目标,
是不是就不能容纳孩子其他的想法了?你觉得你只能放弃圆看他摆轨道,或者让他放弃摆轨道来摆圆,
你觉得后者强迫性不可取,所以只有你放弃。我这么想象对么?呵呵,妈妈回想一下自己的心理应该最清楚。

如果妈妈想要系统引导孩子,或者说希望结合一些目标进行。
妈妈要解决的是,搞清楚什么才是最吸引孩子的,将这个目标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

我会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他的性格,他喜欢什么,他为什么喜欢,我得想象我喜欢他所喜欢的。
比如:轨道这件事,很多孩子喜欢,我在很早的时候引导孩子摆圆的时候,一个班级至少有一半孩子对圆是没有感觉的,男孩都摆轨道。我会觉得他们试图摆轨道,或者试图让轨道拐弯又同时不想分离两块积木,非常可爱和好玩,所以我会和他们玩一会儿,并自言自语,大致意思是,现象那是地铁,一站一站,然后地铁最后要变成圆的,不能回到起点的话,地铁就没法再开了。。。地铁是循环的呀。。。很奇怪,我这样循环不了。。。。这可怎么办呀!孩子们就开始帮忙了,说起来,那情景真的很好玩,很有趣,他们是多么认真,多么热心,这其中还有些小插曲,也就是闹腾。。。然后,很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孩子愿意和你一起去思考怎么摆圆 。

整个过程,我守着自己的目标,我尊重孩子的意愿,我喜欢和他们玩,并成功地让他们也喜欢和我玩,我调动了他们的热情,因为我本身很热情,我结合了他们的特点,并让他们觉得摆圆非常有意义。之后就顺理成章地让孩子自己探索了,他们会开动脑筋去摆圆,有的孩子也会主动寻求帮助。

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无非就是“积木可以用来摆圆”,至于怎么实现,
我守着一个原则:我要让气氛变得有趣、我要让孩子喜欢我做的事。我非常有兴趣探索孩子玩的事,哪怕那个跟我的目标不同,但是我没有忘记我的目标,我总会找到一个机会让孩子变向。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4:03:24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个是这样的,我摆成圆的时候,小宇会把我的拆掉,他说他要摆成连续的,不喜欢这样不连续的, 然后他就自 ...

我当时就是这么想,我做就好了,你不感兴趣我也无所谓,我放弃,或者以后还有机会。

你举完这个例子,我不得不佩服!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4:06:00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个是这样的,我摆成圆的时候,小宇会把我的拆掉,他说他要摆成连续的,不喜欢这样不连续的, 然后他就自 ...

另外,关于说的“专业知识”,我是从系列活动这个角度来说的。 就象和孩子玩圆,目的是什么,圆之后还可以玩什么?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4:22:28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4: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另外,关于说的“专业知识”,我是从系列活动这个角度来说的。 就象和孩子玩圆,目的是什么,圆之后还可以 ...

对了,关于圆之后还能玩什么,先不说专业知识

圆就有各种各样的圆,你们玩过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各种各样的圆,看谁发明得多和有趣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4:32:17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8-24 20:36 编辑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我们分两方面看吧,先来看看你前面说的这一段:
“我摆了一些,小宇要么不感兴趣,比如用方块摆 ...

有几个问题,可以每个人展开问问的:
1、你关注的是什么?孩子,自己,行为表现,情绪等
关注他的行为,可以安静的深入的工作;
关注他的情绪。他的成就感,他的好奇心经常会感染我;

2、你无所作为时是真的没有办法么?如果自己来玩,你又会怎么玩?你对玩这件事感兴趣么?
要我自己玩还真是说不好,比如乐高,有段时间我很喜欢玩,自个搭得高兴,都是照着图来搭的,我沉浸在制作这些成品摆出来的满足感中,不过没多久就不感兴趣了。
刚开始玩轨道时,我也有阵兴趣,不过后来就没啥了,因为感觉不到太多的变化。

3、为什么自己玩的时候能够想到的点子,无法在与孩子玩的时候呈现?是什么阻碍了你发挥?
从表面上看,从已有的事实中,小朋友的点子比我更多。
追究原因,可能是因为没投入完全的热情,如果真要玩起来,他应该没我点子多,至少我可以发散,而且我还可以找很多资源,而他经验有限。

4、你和孩子互动的时候你感觉你自由、轻松和愉悦么?
当观察者的时候比较多,很多时候为他的想法所折服,为自己没有他这样的好奇心汗颜。

5、当你希望可以发散出其他玩法的时候,你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能发现别的玩法?还是考虑寻找一种合理的玩法?
没经验,还没真正发散过。
关于最近感兴趣的绳子,我想从网络上去找相关的可参考的例子。

6、如果进行头脑风暴,你会想这个点子好与不好,合理不合理么?你能进行自由联想么?
还是需要一个氛围吧,原来还真是没想过这事。
在培训的时候,还是可以自由联想的。
可能平常被关闭了。

7、有哪些行为,你觉得你是坚决不会做,不认同,觉得对孩子有害的?
打孩子。别的还没想到。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5:14:48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8-25 09:44 编辑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4: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了,关于圆之后还能玩什么,先不说专业知识

圆就有各种各样的圆,你们玩过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各 ...

嗯,得先让他不拆掉我摆的圆才成。 前两天满世界找圆,就是铺垫,不过玩的时候绕远了,最后变成拼小人了。

你刚才举的例子,思路很受启发。

关于有目标小朋友不感兴趣的事,培训时和泉妈爱妈讨论,当时我们有个笨办法,在家里玩不受时间限制,目标达不到的话,有一个办法是,这次不可以,下次再来,下次不可以,再下次,总有机会找到一次可以结合他感兴趣的。 这个办法笨点,也是个办法哈。

大陆 发表于 2012-8-26 20:29:21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5: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得先让他不拆掉我摆的圆才成。 前两天满世界找圆,就是铺垫,不过玩的时候绕远了,最后变成拼小人了 ...

我回想自己在家和女儿玩,或者在中心课堂上和孩子们玩,是完全两种不同的心态。
对于前者,和你们很象呢,呵呵,总归有机会,不过一般来说,我会希望尽快找机会解决问题,事隔太久,有时候甚至连她或我自己的兴趣都已经模糊了,过去的经验也难以联结起来了。
对于后者,一般我会尽可能想办法引起孩子的兴趣,呵呵,当然也有不成功的时候,这个目标就放到下一次课上了,和家长沟通。

大陆 发表于 2012-8-26 20:36:38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4 1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几个问题,可以每个人展开问问的:
1、你关注的是什么?孩子,自己,行为表现,情绪等
关注他的行为 ...

谢谢小宇妈这么详细回答了每个问题,我随便谈谈想到的几个点:

关注了,还不够,要再探求孩子心里所想,这样势必就会与孩子对话,看看能否与孩子语言上互动起来。
不管是自己找资源,还是孩子想到什么点子,或许和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是很有用的。

如果仅仅是观察者,可能就没有机会进入孩子的世界了,就好比一个聚会里面,总是被动聆听,
还是会主动挑起话题,是完全不同的,或许主动把握时机,会了解到更多自己想要了解的。

而发散和头脑风暴的tips就是不要考虑太多合理性的问题,先考虑好或不好,就会阻碍思维的发展。
与孩子互动也是这样,回应孩子时也是如此,一旦孩子觉得说出想法就会被评判时,他们就会犹豫。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7 11:38:51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8-31 15:40 编辑

大陆 发表于 2012-8-26 2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小宇妈这么详细回答了每个问题,我随便谈谈想到的几个点:

关注了,还不够,要再探求孩子心里所想 ...

谢谢你!当一个个展开回答这些问题时也是对自己的反思,和你的交流中我总能收获很多东西。

最近小宇想玩绳子,有天他说,“妈妈,你可以把我挂在天上么?”
“啊?挂天上?怎么挂?”
小宇说,“你找跟绳子,挂在天花板上,然后把我的脚绑上,吊起来就好了,我就可以挂在上面玩了。”
小宇爸插嘴,“真有这么挂着玩的,不过人家都有专业的绳子工具,从悬崖或者大桥上跳下来。”
虽然我觉得他这么说很可爱,很大胆有创意,但是我还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是呢,小宇,光用绳子挂你的腿,你会疼的。”
然后小宇就不说话了。

我和小宇爸想的就是合理性对不对,成人的思维就是这样的,不象儿童不受限制,只管想象做什么就好了。


另外,纪录一个活动案例。

读旁帝的书(那真是没有任何合理性约束的想象啊),有一本上面写道,有一朵漂亮的云,这朵云是所有妈妈的妈妈(估计是参考了女娲),她用一根秀发搭了一座秀发桥,让困在大海里的贝托妮从秀发桥上走出了大海中央。。
这种无拘束的想象其实瞒符合小朋友的想象的,他们可不管能不能做到,他们只想着要去做。
这个故事启发了我,我想着可以和小宇玩系绳子的游戏。
于是和小宇商量,我有一个好的办法玩绕绳子的,最后玩成了这样。

火柴棍+泡沫板+绳子。


小宇对插火柴棍很感兴趣,对绕绳子兴趣一般,不过绕着绕着我说,咦,这可是公交线路呢,我们来开公交车吧,这个提起他的兴趣,这个线路岔路口不是一般的多,在上面开车还挺复杂的。

玩了一阵该睡觉了,我尝试总结一下,问小宇,你觉得这个公交线路好玩么,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么?
他答,很好玩了。
我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我觉得线路太复杂,我们改天可以设计一个更清晰一点的北京地铁线路图,放在一个更大的平面上的。
他说,妈妈,其实我已经很满意了呢。

好吧,那下次看还能怎么玩吧,我们收拾好就准备睡觉去了。

毛毛爸爸 发表于 2012-8-28 10:05:47

大陆 发表于 2012-8-23 2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与孩子有进一步探究方面的引导和互动前,
我肯定首先的目标是让他喜欢上我。
让一个3岁以上的孩子喜欢上 ...

呵呵哈,大陆老师讲的真精彩,最早以前,大家都认为,爱么,很简单就是为他好就成了,出发点是好的就都是好的。后来诞生出来那么多关于“爱”的解释,什么爱是有害的、什么爱是有益的、什么爱是对的,什么爱是错的,到最后就算抱着“爱”的使用手册,父母们还是越来越糊涂,每一个行为和语言都不知道属于那种爱,不敢说,也不敢做,就像毛毛的奶奶一样,被毛妈纠正过几次之后,变得如履薄冰。

其实爱就是那样简单,真心、真诚、欢喜之情,由衷的愿望和情感最能感染人,感染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气场,因此如果我不能使自己喜欢上孩子这个活动,那么宁肯先躲远点,直到我也喜欢了、有愿望和想法了,才去和孩子一起做这个活动,那个时候就是一种默契和愉悦,就像昨晚我和毛毛搭建毛妈从美国带回来的变形金刚玩具,500多片,我们两边看图纸边讨论边搭建,没有老师和学生之分、没有爸爸和儿子之分,就像一个团队的两个成员一样,互相信任互相提醒互相纠正分工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不用去揣测自己一举一动,由心而发就是最好,哪怕是偶尔的争执和互不相让。最后你心理体验的成就感也好、愉悦感也好,你清楚地知道,他的体验与你一样。

毛毛爸爸 发表于 2012-8-28 10:19:14

本帖最后由 毛毛爸爸 于 2012-8-28 10:21 编辑

大陆 发表于 2012-8-24 1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我们分两方面看吧,先来看看你前面说的这一段:
“我摆了一些,小宇要么不感兴趣,比如用方块摆 ...

大陆说的对,小宇妈妈你就是缺乏气氛,缺乏一种大刀阔斧地去玩的气氛,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个玩法就这样,如果我做了,孩子再模仿就没意思了,所以总想着,琢磨怎样引导孩子去实现我想的这种玩法。大陆说的对,你玩你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你想到的所有玩法都玩出来,你放心好了,孩子一定能玩出你想象不到的玩法,这才是目的所在。让他摆出你想摆出的样子,很没劲,你自己都没劲,何况孩子呢。9个数字能玩的游戏到现在都不断有新内容,因此永远不要怕你抢占了孩子的创造结果,孩子一定能创造更多更好,只需要创造这种气氛。

我有的时候和孩子玩乐高,说咱们搭个家吧,然后我不会看着毛毛搭建,或者给他打个地基,或者吧需要的材料摆在他面前去暗示他应该怎样搭建。我会直接动手搭建,自己去想去琢磨怎样搭建更漂亮更有意思,毛妈有时就说我,你自己玩还是带孩子玩,觉得我总在玩自己的,觉得我把房子都建好了毛毛就没事干了,可往往并不是这样,孩子需要带动,他很快就融入进来,主动承担一些分工,并开始创建一些变形,增加一个烟筒,然后在上面加一个鸟窝,栓一个气球,各种玩法,各种想象,几乎都是我没有想到的。反过来他又会刺激你,你也开始涌现一些新奇的想法,加一些内容,改变一些用途,就这样互相激励,互相作用,自然而然的行为和活动。

当然这只是行为算不上严谨的活动,虽然有情景但很单薄,而且在过程中已经面目全非,没有注重延续性。也没有考虑搭建过程的一些科学素养的培养,理论也好,铺垫也好,发挥也好,没有充分利用一次成功的搭建活动,没有产生最好的教育意义,这些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学习。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8 10:26:29

毛毛爸爸 发表于 2012-8-28 1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陆说的对,小宇妈妈你就是缺乏气氛,缺乏一种大刀阔斧地去玩的气氛,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个玩法就这样 ...

谢谢毛爸!

我是真心的喜欢这样的交流啊。
前几天和大陆一问一答的在线交流,感觉很过瘾,今天毛爸来也,让我又有很想说的冲动。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8-28 11:22:46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8-28 19:54 编辑

很多时候小宇玩的花样已经超出我玩的程度了,他自发的玩,把自己的时间填的满满的,一般是他搭建完毕要求我去参加他的情景游戏,或者他在有目标的玩啥东西时,需要我来帮助他。
陪他的时间也有限,我少有机会主动提出来玩啥。他的活动也并不会激发我有多大的热情去参与,很多时候,我只是欣赏和赞叹他的各种想法。(通过前面的交流,发现这是我可以改进的一个地方)

自从知道大陆的童年汇后,我很感兴趣一件事情,就是在活动中观察和发现小朋友的行为,了解孩子是如何思考。
也就是说,我并不是想参与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感兴趣的是想了解他们是如何玩,经常被他们玩时的兴致所感动。

今年清明在老家,有两个9岁小朋友,2个5岁小朋友,以及小宇,总共5个小朋友在玩,他们都是我高中同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在玩两只乌龟。
我参与进去,问了一个问题,提出是否可以为这两个乌龟造个家,就这么一句话,就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接下来的活动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他们运沙子铺水池,他们用石头铺路,他们还在路边搭了路灯,用的都是自然的材料,草,沙,石头,树枝,花。。。他们堆了两座山,为乌龟建了游乐场,游泳池,厨房,马桶,还做了缆车,为乌龟做了床,做了枕头,等等。
活动过程我都用手机录下来了,半个多小时,孩子玩得相当的兴奋。过程当中我会有些提问,会有些建议如何去实现,会提示他们用何种工具。

你说,我会感兴趣去作为他们一员和他们一起玩过家家么,我很清楚我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看着他们玩,在他们玩不下去时提一两个问题或者当他们有新想法是鼓励去实现,我喜欢看着他们创造。
这些孩子的父母应该是从来没陪他们这么玩过的,他们都在打麻将而我好多年没玩麻将了没参与,我去和孩子们互动去了,在他们看来我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这几个孩子后来舍不得我走,她们说,阿姨,我好希望你下次还和我们来玩啊。

回到和小宇的互动。在观察小宇的活动过程中,我会了解他感兴趣的是什么,我会去提供相关的材料供他更深一步玩。反过来,他玩时的投入和成就感,会感染到我。
记得去年冬天北京特别的冷,我们连续冻了几个星期的冰块,每天都冻,放窗台上,最后窗台都放满了装不下了。他观察很细致,会问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当然有些物理现象我觉得我给他解释不清楚,只是鼓励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我纪录小宇每次活动的关注点,下次活动时提供更多的相应的材料,他会发现更多的兴趣。每天一吃完饭,小宇就是迫不及待的要求冻冰块,他的热情一直延续到户外温度冻不了冰块。直到前两天他又问秋天来了可否晚上放户外冻冰块了?他一直惦记着这事,所以我俩又玩冰箱冻冰块。

而当我带着目标想去完成啥时,我会觉得比较生硬,也许缺的就是毛爸这种和孩子一起投入玩的心态,自己并没有觉得这是件有趣的事,怎能带动孩子的兴趣?象毛爸这样带着热情去和孩子玩的父母,是了不起的父母。

不过讲座过后,象数理逻辑,我现在很有兴趣,我的兴趣在发现原来孩子是这么想的哇,原来他们的思维是这样的啊。就象不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时,他们是不知道5块钱可以买到3块钱的东西一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他们居然是理解不了的,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很神奇,我相信肯定还有更多神奇之处,大陆讲座没时间讲。这也激起我想和小宇去玩数理逻辑的意愿。

而对于自己玩积木,目前来说,让我一个人在家用积木去摆一些东西,我个人是没兴趣去做这件事的,不知道能有多少家长会觉得自个玩积木是件有趣的事情。
当然这并不代表以后没兴趣,就象大陆在讲座时让大家一起摆圆一样,和大家一样,我也玩得很高兴,讲座的时候氛围很好。又回到了氛围。其实当时我还纳闷为何大陆要花时间让家长们去玩这些,现在明白了,应该至少有一点是希望家长们用自己玩的热情去感染孩子吧。

大陆 发表于 2012-8-28 21:17:05

毛毛爸爸 发表于 2012-8-28 1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哈,大陆老师讲的真精彩,最早以前,大家都认为,爱么,很简单就是为他好就成了,出发点是好的就都是 ...

毛爸总结得精辟,这就是我所说的“流畅感”,你拥有了~
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千千万万,但是最要不得的就是“纠结的教育方式”。
一个完美的教育,不会有完美的结果。
况且,不可能有完美的教育。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

然而“纠结的教育”不仅让我们缺陷没有得以补偿,甚至让我们的优点也变得模糊不清。
有时候,一种情况下看来是缺陷的个性,有时候则是一种优势。

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我们做到有责任心,对孩子的情感能流畅地表达,统一言行,克制与反省,热情与理解并重,
我们就拥有了属于我们的“完美教育”,不需要为了别人的观点而去将自己的观点变得支离破碎。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儿童认知与家庭科学素养培训]交流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