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爱无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陪罗教授参观日日新有感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1-5-19 17:02:43 |只看该作者
罗老师给了一张她们招生的广告纸,刚才看到这一段:

该课程重点包括以下五方面的能力提高:
1,提高对儿童成长和学习的了解。
2,建立家庭和社区的关系。
3,增强评估儿童成长的能力。
4,教育学:(1)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2)运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3)提高对早教理论的理解;
                 (4)设制有意义的课程
5,提高专业技能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2#
发表于 2011-5-19 17:12: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1-5-19 18:31 编辑

可能缘于对做了家长这好几年,再加上看着学校体会着学校,对学校的兴趣,我突然就觉得这段文里的每一行都恰如其分。其实这里面第五点,提高专业技能,我并不太了解具体是什么技能。但是前面列出的每一条我都觉得,这确实是一个老师需要的和有意识具备的。第一条,提高对儿童成长和学习的了解,这其实不必说了,一般学习教育的这是基本的。可是第二条,建立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我理解这里的社区可能是指这一个班的学生家庭和老师新建成的社区,这不仅是美国需要,其实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老师也是需要的,可这基本上是我们所忽视的。但是这却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最基本的环境。而且在教育学里面,第一位的是“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我做家长的体验和感受,一个老师确实这方面的能力很重要,可老师并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具有这方面的能力的,年轻的老师面对着年长又有社会身份的家长具有着很多的心理情绪或者说情结,可是也许老师没地方去说去寻求帮助。而家长的关系却对教育孩子是那么重大。还有最后一点,设置有意义的课程。这也是我们的教育里,包括我们的师范教育里,可能很缺乏的。这些新的学校,老师们校长们可能是自己探索着钻研着设计出来这些的课程的,他们都是很投入,也很有创造力的。但是如果学习一门基本的设计课程的指导理论,可能在生成自己的课程时,就会感觉有收获有帮助很多?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11-5-19 17:18: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1-5-19 17:36 编辑

美国的大学的这一点点,让我感觉他们有多么实用多么细致,全方面围绕着学生将来的工作,培训锻炼你的职业能力。可能这是中国的教育很缺乏的一点,我们的大学给予我们的,好像更多的是别的,是这段经历,这个年龄段很重要的体验得来的,我们关于工作的能力似乎都是在工作后自己摸索着体验着积累着悟着得来的.........

悟,对我们中国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我们无法得到需要的具体的教导和帮助,也许只好靠我们自己来悟?中国的老板们在聘用员工时,也比较看重员工是不是能悟会悟,很多老板都有这样的感触,恰恰大车也相同的。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可能也源于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就是不同的,我们在混沌方面是有着千年的优势的,所以我们也个个都比较能悟,我们中国以前师傅教徒弟的方式好像也多是这样靠徒弟来悟的,想起张源侠写的中国禅和西方心理治疗各流派的比较分析里,也提出中国的佛教禅师大多传授弟子的能力很差。好几千弟子里才会有一个悟道的。{:1_115:} 不过当然这一点一定给予了我们一些好处的,这是一定的,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11-5-19 17:53: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1-5-19 17:59 编辑

当讨论到美国教育的优点里最突出的个性化时,罗老师强调美国不注重得出的答案,而是注重每个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不同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我插了一句,这一点想要培养出,那可能很重要的是,老师得接受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思维思路的,老师还能感受到看到这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然后老师才能给予孩子需要的营养。罗老师也点头认同。其实我没说出我真实的看法是,在中国,大多数的人大多数的老师,包括我自己,其实最根本的也许就不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思路和看法........老师也许无意识里总是在教孩子具有和他相同的一种思路或者说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而且这一点无论是老师们还是家长,其实都很难看到,因为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无意识里,这就是个性。我们的群体文化的特点和心理需要,是抹杀个性的,寻求相同才有安全感的。可是老师无意识总是要求孩子们有相同的思路或者说唯一的答案时,孩子们怎么可能在思维方式上很活跃呢? 假使老师感觉自己是很赞同这点的,很费力气地想让孩子们有创造力,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自然地也感觉到很难了,感觉到中国的孩子就是这样子的.........可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的无意识中不接受这点的,孩子们当然能感知到....

这也就仿佛我们中国的教育总在学习,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可实际上老师们无意识中只是需要自己做主人,需要自己来控场,那么不管这个老师怎样子努力达成这点,都不太可能的,依然还会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学生,我们的老师很难从根本上全部围绕着孩子们来考虑的,设计课程时大脑也在尊随这一点的,所以我们的课程再怎么设计,都脱不出那些老旧的味道,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瓶子。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11-5-19 18:08: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1-5-19 18:16 编辑

我在家里陪着孩子时就能发觉,孩子做题时的思路,其实我并不是那么容易能接受的,那一刻是很想着纠正孩子的,不过是马上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可怕之处,赶快躲的远远的,压住自己无意识里的“坏”,美其名曰留给孩子空间,其实是一种颓败.....所以我很放弃,知道我绝对教不了自己的孩子,绝不打算去教。比如,我闺女算数学的加法时,5加6,她是竖起第一根手指头数6,然后依次竖起手指头7,8,9,10,11,她一眼看到自己竖起了六个手指头,于是就停了,得出了答案11。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答案的来源时,很是懊恼和奇怪的感觉,就很想教她我的方法,后来赶快躲走了......她现在是不是有了新的方法,我都不知道,是不敢去面对去发现。



我观察,感觉绝不是我这样子可怕的霸道的,事实是很有可能大多数人都这样子,老师也是这样子的.........没准,罗老师在去美国之前也是这样子的,可是为什么去了美国她就能变了呢? 呵呵,我好奇我去了以后会不会也就自然变了,是不是人在哪个环境里就会认同那个环境里的原则?比如,听说有些在国外很遵守交通规则的外国人到了中国日子久了,也就和老百姓一起看到红灯依然走了........


不知道,罗老师如果在中国的学校里培训一段老师,关于我瞎想的这点会不会也有些想法,到时和她交流,那该是很有意思的!会不会发觉美国的很多在中国的教室里是行不通的?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11-5-19 18:14: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1-5-19 18:16 编辑

好了,随手发散的这篇就到这里吧,简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完)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27#
发表于 2011-5-20 10:41:29 |只看该作者
在教育科研这方面,中国的情况真的很糟。大学里的教授学者们,很少跟一线教师一起就一个课题进行长期的研究和追踪,做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理论或“政策”层面。中小学的教师很多是把科研当成额外负担,只是出于评职称的需要或领导压力才做,做完也就结束了,不会总结成可推广的操作手册,也不会有相应的培训。
其实,不一定是美国的操作方式在中国教室行不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教育系统中的人——教师、家长、决策者是否意识到“改变是必须的”。很多时候,大家对这个体系抱怨,是为了推掉自己身上的责任,毕竟,改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而后果却带着不确定性。

Rank: 4

28#
发表于 2011-5-20 10:53:00 |只看该作者
真好!

Rank: 8Rank: 8

29#
发表于 2011-5-20 10:54:31 |只看该作者
在教育科研这方面,中国的情况真的很糟。大学里的教授学者们,很少跟一线教师一起就一个课题进行长期的研究 ...
阿毛阿飞 发表于 2011-5-20 10:41



    {:1_152:}{:1_152:}

哎,可是也许大家都意识到要改变,只是这背后的风险太大了吧,宁愿让自己觉得自己不需要改变。

Rank: 8Rank: 8

30#
发表于 2011-5-20 11:01:24 |只看该作者
给老爱 

你真厉害,一下能写这么多。

Rank: 8Rank: 8

31#
发表于 2011-5-20 11:26:2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阿猪


    呵呵,我再也没啥厉害的了,也许除了这个。{:1_115:}

Rank: 6Rank: 6

32#
发表于 2011-5-20 11:29:18 |只看该作者
[quote]美国的大学的这一点点,让我感觉他们有多么实用多么细致,全方面围绕着学生将来的工作,培训锻炼你的职业能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5-19 17:18 [/quote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引进了不少量化考核,但如您所说,却又用得不到位,而“悟”的条件和水平又在不断下降

Rank: 8Rank: 8

33#
发表于 2011-5-20 12:06:5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柳林风声


    {:1_134:}



不过,不过,咱们总有好的地方吧?我一感觉到悲观时,就想赶快找点反方向的思路.....

Rank: 8Rank: 8

34#
发表于 2011-5-20 13:25:08 |只看该作者
{:1_143:}

Rank: 2

35#
发表于 2011-6-3 17:26:38 |只看该作者
{:1_143:}
茜茜的成长记录http://blog.sina.com.cn/a787606

Rank: 2

36#
发表于 2011-6-3 17:26:54 |只看该作者
{:1_143:}
茜茜的成长记录http://blog.sina.com.cn/a787606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37#
发表于 2011-6-4 06:23:3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2

38#
发表于 2011-6-9 07:35:19 |只看该作者
衷心感谢爱无言的溢美之言!

Rank: 8Rank: 8

39#
发表于 2011-6-9 09:32: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罗老师

好久不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5 17:20 , Processed in 0.028767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