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73|回复: 20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题海战术”的令人心酸的真相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5 13:42:2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题海战术”的令人心酸的真相


在李网看到一个帖子,有感而发。

初一老师推荐的“清华学子一封信”
http://bbs.liyueer.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881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8Rank: 8

208#
发表于 2016-2-3 14:56:31 |只看该作者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6-2-2 23:20
我能一眼看出,
(a+b,a-b),(a-b,a+b)这两点关于 x=y 对称。
x=y 就是两点的中垂线。

你都证明不出来,我就可以怀疑题目出错了

Rank: 8Rank: 8

207#
发表于 2016-2-2 23:20: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6-2-2 20:42
楼主,我又来问问题啦。请看题板:

如果点(x,y)和点(a+b, a-b)和(a-b,a+b)的距离相等,请证明 x= ...

我能一眼看出,
(a+b,a-b),(a-b,a+b)这两点关于 x=y 对称。
x=y 就是两点的中垂线。
因此,满足条件的点就是 x=y

至于题目的结论,我证明不了。

Rank: 8Rank: 8

206#
发表于 2016-2-2 20:42:02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又来问问题啦。请看题板:

如果点(x,y)和点(a+b, a-b)和(a-b,a+b)的距离相等,请证明 x=a, y=b.

Rank: 8Rank: 8

205#
发表于 2015-11-22 17:21:51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我来教学设计的话,我会在很早的阶段(早到刚上小学的时候),就引入数学模型变化量的思想(多元微积分的方向导数,全微分等),用小立方格就可以摆出来。
12周岁之后,全面引入形式推导符号,包括微积分符号。
因为,微积分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形式符号不太容易理解,尤其是一下子就接触到大量的求导公式。
如果这些变化率的各种情景早已玩得烂熟,那么,这些符号、公式,就一点难度都没有了。

Rank: 8Rank: 8

204#
发表于 2015-11-22 17:17:51 |只看该作者
求导的方法就简单许多。


y = a x^2 + b x + c

y' = 2ax + b

当 y' = 0 时,y 取得最值。

y' = 0 = 2ax + b

解得 x = -b/2a


代入

y = a x^2 + b x + c

得到

y = c - b^2/4a = d


这就是最值。

最大值最小值的分析,只需要一些定性分析。

(-∞, -b/2a) 和 (-b/2a, ∞) 这两个区间上,y 的变化情况。

Rank: 8Rank: 8

203#
发表于 2015-11-22 17:16:21 |只看该作者
初等数学的配方法,比较复杂。
不过,一元二次函数,比较简单,初等数学的配方法,也可以勉强使用。

y = a x^2 + b x + c

配方法的目的就是把那个一次项  bx  从公式中消掉。
公式中只剩下  二次项(平方项)  和 常数项(余项)。
常数项是不变的。
二次项,有一个很好的性质,永远大于等于0,可以求出等于0时的最值。
问题就简化为二次项内部的那个式子了。

y = a x^2 + b x + c

y = a ( x + b/2a)^2 + (c - b^2 / 4a)


简化起见,令 余项

(c - b^2 / 4a) = d

于是,

y = a ( x + b/2a)^2 + d


x = -b/2a 时,

平方项就等于 0,这个式子就等于 d

于是,

x = -b/2a 时,

这个式子就达到了最值。
最值就是 d。

a > 0,  d 就是最小值。

a < 0,  d 就是最大值。

点评

Elf  明白了,平方项是0的时候是最值  发表于 2015-11-22 21:09:28

Rank: 8Rank: 8

202#
发表于 2015-11-22 17:15:54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定性分析抛物线函数图像的性质。
下面是定量分析的代数形式推导。

Rank: 8Rank: 8

201#
发表于 2015-11-22 17:15:22 |只看该作者
以上这些性质全都可以用整数数列表示出来。

可以在 0-x-y 坐标系上描绘出 整数点坐标,连接出图像。

整数点描点熟悉之后,可以试着构造 分数点、小数点。
尤其是 -1 < x < 1 的区间中。

Rank: 8Rank: 8

200#
发表于 2015-11-22 17:14: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5-11-22 17:24 编辑

接下来,稍微演示一下 y 的平移、缩放。
(这个不太重要,定性理解一下即可)

y = x^2 - 1

y = x^2 + 1


y = 2 x^2
y = -2 x^2

y = 2(x - 1)^2

y = 2(x - 1)^2 - 5

Rank: 8Rank: 8

199#
发表于 2015-11-22 17:13:51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演示 x 的各种位移。

y = (x - 1)^2

可以发现,x = 1 就是对称轴。

不断变换对称轴。

这组演示十分重要,极端重要,重中之重。

Rank: 8Rank: 8

198#
发表于 2015-11-22 17:13:08 |只看该作者
接着 演示 平方 的对称性质。


y = x^2

x: -4, -3, -2, -1, 0, 1, 2, 3,  4
y: 16,  9,  4,  1, 0, 1, 4, 9, 16

可以发现,x = 0 就是 y 的对称轴。

x的每一步增长:  1, 1, 1, 1, 1, 1, 1
y的每一步增长: -7, -5, -3, -1, 1, 3, 5, 7

y 的增长就是一个等差数列。阶差为 2。
反映了 y' = 2x

Rank: 8Rank: 8

197#
发表于 2015-11-22 17:12:48 |只看该作者
我进行教学设计的话,我会采用整数数列(坐标中的整数点描点)的方式。

先是演示 平方  的增长率

y = x^2

x: 0, 1, 2, 3,  4
y: 0, 1, 4, 9, 16


x的每一步增长: 1, 1, 1, 1
y的每一步增长: 1, 3, 5, 7

y 的增长就是一个等差数列。阶差为 2。
反映了 y' = 2x

Rank: 8Rank: 8

196#
发表于 2015-11-22 17:12:31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5-11-22 13:53
请问学父:一元二次方程曲线的求最值公式怎么得来的,能用初等数学讲明白吗?还是必须用微分的方法呢?亦 ...



初等数学的配方法,稍微繁琐一些。
求导方法,简单许多。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对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十分熟悉。

一看到

y = a x^2 + b x + c

脑海里,立刻就出现一个对称的抛物线图像。
对称轴是  x = -b/2a

a > 0,这个对称的抛物线的开口就是向上的
a < 0, 这个对称的抛物线的开口就是向下的。

Rank: 8Rank: 8

195#
发表于 2015-11-22 13:53:28 |只看该作者

请问学父:一元二次方程曲线的求最值公式怎么得来的,能用初等数学讲明白吗?还是必须用微分的方法呢?亦或是给孩子讲的时候只要孩子记住公式就好?
方程:y=ax^2+bx+c
         最值: x=-b/2a   
http://zh.wikihow.com/%E6%89%BE% ... 4%E6%9C%80%E5%80%BC

Rank: 8Rank: 8

194#
发表于 2015-11-21 18:24:59 |只看该作者
做到这一点,并不需要做很多题,只需要“阅读”一下历年试卷即可。
这个“阅读”,其实,是相当简单的。
各地的历年重要高考题,一线教师早已研究透彻,甚至做出了形象直观的几何画板的动画教案课件。

Rank: 8Rank: 8

193#
发表于 2015-11-21 18:24:47 |只看该作者
每年重大的选拔考试之前,学生都可以凑个热闹,试着根据往年试卷,编制一些考题,进行押题。
这里押的不是具体题目,而是考点范围,高考之后,再进行对比。

Rank: 8Rank: 8

192#
发表于 2015-11-21 18:24:29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相长,学生一定要时时代入教学者、命题者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和命题设计。
我前面提到的,沉浸在连续剧般的情境中,实际上就是同时具有观众、演员、编剧(上帝视角)的多重视角。

Rank: 8Rank: 8

191#
发表于 2015-11-21 18:24:14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的时候,师长希望 一举多得,一个情境涵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点。
命题的时候,出题者希望 一题多考,一道题涵盖尽可能多的技能知识点。

Rank: 8Rank: 8

190#
发表于 2015-11-21 18:23:55 |只看该作者
这种“命题”的角度,尽管目的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选拔。
但是,“命题”和“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效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3 18:58 , Processed in 0.0318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