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学父五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旗帜鲜明的反对竖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53#
发表于 2014-11-26 08:11:29 |只看该作者
泡妈提到,乘法表也不用背。

对于乘法表,我本来觉得,可背可不背。
听泡妈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还是不背好。

下面谈谈华德福。
同大观园很多人一样,泡妈对于华德福抱有反感。
我没有那么“清醒”,我仍然是华德福艺术教育方法粉丝。

1. 记忆力 vs 智力
华德福认为,小学生应该多用记忆力,少用智力。
这话有一定道理。
至少,小学生不应过多使用抽象思维。

而且,华德福提倡的记忆力,并非纯粹的机械记忆力。
而是加入了身体节律、艺术、情感等因素。
在这种背诵模式下,乘法表背一背,本来也无妨。

记忆忆力用于何处
不过,不背也行。
小学生不缺乏背诵的资料,不缺乘法表这一份儿。
记忆时间多花在背诵古文、诗词、英文诗歌上也挺好。

而且,确实如泡妈所说,背了乘法表,可能会干扰小学生解题的乐趣。

除此之外,构造乘法表本身,也含有很多乐趣。
比如,如下的数列构造,本身就是一种好玩的数字游戏。

2
2, 2
2, 2, 2
2, 2, 2, 2

1, 2, 3
2, 4, 6
3, 6, 9

如果背了乘法表,这种乐趣可能受到干扰。
于是乎,罢了,不背就不背,没啥大不了的。

点评

容易吗  另外,背会了乘法表,孩子自然会有比乘法表更难的题目等着他们去解决,还用怕他们会丧失乐趣吗?  发表于 2014-11-26 10:11:42
容易吗  我觉得背会乘法表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是之前的铺垫积累导致这个结果水到渠成还是直接记忆乘法表结果就大不一样。  发表于 2014-11-26 10:10:17

Rank: 4

252#
发表于 2014-11-25 21:48: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汐岩 于 2014-11-25 23:15 编辑
明月照我心 发表于 2014-11-25 20:36
我是打算撤了。

该问的问了,该说的说了,可是对方还是不明白,还在那么抱臂望天地说:你们的数学思维都 ...


如果对方不认可我苦口婆心表达的观点,她就是一神经病!

这个逻辑好高大上,我又被雷了一下:P

至少您在这相遇一好朋友,手拉着手跑路了,也是种收获:P

感恩相遇,深深祝福:)

Rank: 8Rank: 8

251#
发表于 2014-11-25 21:13:50 |只看该作者
经五爷一讲,可恶的数学题果然变得有趣。奇思妙想的证明方式令人赞叹。不过这是在我没有数学作业考试的压力下,才觉得这样的题目有趣,如果这是我的作业,我一定恨出题人出题偏、怪、难、毫无意义...

我娃学校的老师不灌输方法,甚至也不讲解,娃不会的题目也不一定拿回来问我们。不会的题目经常是稀里糊涂就过去了。这样真的好吗?我也不知道。

最近她们老师留了个作业,做两个重量不同的球落地的实验,就是伽利略在斜塔上做的那个著名的实验。
我娃和两个同学一组,用一轻一种两个网球实验,做了十五次,竟然每次都是轻的那个先落地。实验是录像的,慢镜头回放的时候可以清楚看到落地时差了约一掌的距离。
这个结果是不应该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实验在哪里出错了?去问老师,老师只是说物理上这是不可能的,也没跟她们一起重做一遍。
娃的实验带来的就是一个纳闷、不解。

说到这些,是我觉得只让孩子自己探索,孩子未必真能摸索出来结果,无人引导的探索过程充满岔路、困难。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学习的一部分,或一种学习方式,真正的科学苗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高段位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但是,很多孩子也会被困难阻挡的。

点评

容易吗  老师或者家长,真该带着孩子再做一遍。另外我也感觉可以多换几种球试试。铁球,钢球,铅球,都试试。  发表于 2014-11-25 23:16:01
明月照我心  体积,材质,表面光滑度,开始时间,是否都一样?还可以再找第三种网球一起试。  发表于 2014-11-25 23:05:12
明月照我心  两个网球大小(体积)一样是吗?  发表于 2014-11-25 23:03:02
学父五迁  中学之后,知识体系越来越抽象,教具模型不够用了,需要电脑模型演示,还需要各种实验设备。  发表于 2014-11-25 21:22:23
学父五迁  我离自悟派尚有差距。我是微启发派。我认为,孩子周围的环境中需要相应素材,才可能启发领悟思索过程。  发表于 2014-11-25 21:21:10
学父五迁  也许换成小钢珠好一点。减少空气浮力。还可以考虑一个翻板装置,保证两个球同时下落。  发表于 2014-11-25 21:19:10
学父五迁  汗。那个思维游戏,是从网上搜的。不是我的原创。  发表于 2014-11-25 21:18:07

Rank: 8Rank: 8

250#
发表于 2014-11-25 20:41:41 |只看该作者

我曾在36楼说过。

是否可能有其他归因:家庭教育的不足,其他方面安排的思维练习不够。等等?

我只能说,有这个可能。
但是,我没有看透本质的眼光。
根据我的因果逻辑观,我推不出这个因果关系。
这个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的论据和论证。
在我看来,这个归因,需要大型的社会学家组织,经年累月才可能得出其中的相关性(还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249#
发表于 2014-11-25 20:36:4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248#
发表于 2014-11-25 20:34: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4-11-25 20:48 编辑

赶紧表态:主动欢迎自认为没有数学思维和自认为有数学思维的各种人士,发表各种见解。

不要害怕资格论哪。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247#
发表于 2014-11-25 20:18:5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246#
发表于 2014-11-25 19:47:26 |只看该作者

谈谈竖式之外的话题。

列举一下我暂时想到的贯穿始终的知识点。

(1)多项式
(2)同余
(3)级数与数列
(看。前三项,全在竖式的负面影响范围内。因此,我才要大张旗鼓地反对竖式)。

(4)圆 -- 圆本身的几何性质,复数乘法, 圆排列,等
所以,我觉得,泡妈提供的那个“钟表”例子。一个孩子利用钟表加减法模型。
非常有价值。有启发意义。我设想了一系列相关游戏。圆桌、轮盘,等等。

(5)坐标系

(6)排列、组合、概率 (包含一些简单图论)

(7)矩阵。初等数学也用得上。

所有这些,改头换面的简化之后,都可以化作形象模型和游戏,出现在孩子的周围。
我本来的意思是,可以作为教具模型。
看了泡妈的记录,决定更加保守,只作为环境微启发参数。

-----------------------

注:上述内容只不过是基本因素,有助于高考和数学思维,但是,不能保证高考和数学思维。

Rank: 8Rank: 8

245#
发表于 2014-11-25 19:37:18 |只看该作者

我希望确切地获知,竖式的适用场合。

目前,我只发现一个地方——和竖式有关的题型。
比如,奥数中有一个题型,叫做"虫蚀"。
就是把未知数用空格替换掉。
算式有可能是横式,也有可能是竖式。
如果遇到竖式,那么,就需要了解一下竖式的格式了。
只是,我觉得,这种题型本身就和中学"代数"差不多了。
这类题型也没有什么深远意义,并非贯穿始终的知识点。
如果一定要参加这类数学竞赛的话,才需要了解。

Rank: 8Rank: 8

244#
发表于 2014-11-25 19:28:31 |只看该作者

说真的,大家如果认识数学老师,欢迎莅临指导一番。
或者,大家介绍个数学老师经常出没、拍砖拍得特狠特准的地儿,我前去虚心挨拍。
急需实质性的质疑。

容爸展现了实质性质疑的实力,但是,容爸与人为善,不好逼上梁山。
明月在其他贴中展示过实质性质疑的实力,但在这个贴中,都用于口水战了。


点评

容易吗  他的爱好是做题,他自己也说了,解题证明不了什么呀,所以,质疑什么的,他就感到无能为力啦!  发表于 2014-11-25 23:24:20
明月照我心  要我实质性质疑,也容易啊,你拿点实质的东西来。这贴子除了胡扯,就是口水,你还想别人给你什么?  发表于 2014-11-25 20:21:36

Rank: 8Rank: 8

243#
发表于 2014-11-25 19:06: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4-11-25 19:15 编辑
汐岩 发表于 2014-11-25 18:57
我觉得学父无视大家的数学都很孱弱这个事实,这是这个帖子的缺陷。当然这是学术贴,如果给专业人士看可能就 ...



咳。我的数学也很孱弱。
只是,竖式只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尚能搬弄一番。

认真算起运算量来,竖式的运算量,要比普通的算法(很容易速算)大不少。
比如,前面的例子,我只算 12 X 5, 12 X 2
竖式就必须算 12 X 7,甚至 12 X 6, 12 X 8等。

口算微积分。嘿嘿。我也会。
显摆一下。

x^2 的导数是 2x.

:D

我找了几个数学教育论坛。
大都非常冷清。
偶尔有一个热闹的,讨论的也都是教材中的细节知识点的讲法。
我找了一个数学教育论坛,想发上去,搜罗些反馈。
结果,编辑格式总是不对,难以换行。
就此作罢。
估计发上去,意义也不大。
那些数学老师的任务是实现教学大纲,而不是质疑教学大纲。

点评

汐岩  明白,我还是有点幽默感的:)  发表于 2014-11-25 19:17:25
学父五迁  汗。那个微积分口算就是开个玩笑。真正的微积分口算,肯定不是这个。  发表于 2014-11-25 19:16:05
汐岩  不过我都是记的公式,强化其实就是为了强化公式记忆。 当时高考前看了一本牛人写的 高考四轮复习法,他开篇第一二章就论证一个论题:高考就是考记忆。然后,他推荐了一个速记教材,然后,制定好计划,就都搞定了。。   发表于 2014-11-25 19:15:41
汐岩  你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可是微积分概念求证那些肯定全忘光了,而且你前面说的3d打印跟微积分的关系我也没倒过来。。。  发表于 2014-11-25 19:13:31

Rank: 8Rank: 8

242#
发表于 2014-11-25 18:58:43 |只看该作者
明月照我心 发表于 2014-11-25 18:01
科学正确与否当然不能投票证明。同样,竖式是否有害数学思维,也不是某个人在网上发帖说有害就能定论的。
...


呵呵。明月终于想起使用我提供的素材了。

之前的回复,我提到过,像什么家庭教育不够、天赋不够之类的虚无缥缈的说法,只能社会学调查,还不一定能有结果。

我的论点就简单许多,可重复,可验证,常识即可。

对于这个“常识”的定义,我暂时不争论。
大家可以理解为知识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信仰。

最后,欢迎明月使劲拍。:D


点评

明月照我心  你提供的素材?哪个?  发表于 2014-11-25 20:25:52
明月照我心  论点有了,论据呢?  发表于 2014-11-25 20:19:28

Rank: 4

241#
发表于 2014-11-25 18:57: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汐岩 于 2014-11-25 19:01 编辑

我觉得学父无视大家的数学都很孱弱这个事实,这是这个帖子的缺陷。当然这是学术贴,如果给专业人士看可能就很严密了。像我这种没有数学思维的,就直接问,你会口算37*24吗?不会?还得拿笔拿纸列竖式,泡泡都快会算了。。。知道自己的思维被局限了吧,自己的大脑被替换了吧

其实用竖式,只说明我们掌握了十以内加减和乘法表而已,连两位数乘法都用不到。就是这么个数学基础,往上学,基本只能靠强化了。所以之前看到说国外同学可以口算微积分,都觉得那是外星人。我的高数都是自学的,因为不习惯听课,当时已经被认为很牛了,可是我也是考前找本题来做,考完了就忘了,那些根本不是自己的东西。

点评

学父五迁  欢迎明月等和俺对比。 :D  发表于 2014-11-25 20:43:20
明月照我心  真是不好意思,明显大家数学都并不孱弱,我看很多人都比学父和你的数学思维强。我和容爸就很显然。  发表于 2014-11-25 20:14:26

Rank: 4

240#
发表于 2014-11-25 18:36:57 |只看该作者
”咳。我算看出来了。容妈原来才是砸场子的重型选手。直接就否了我的观点。:D“

如果撇开公式方程以及标准题型,我们的数学也就是7、8岁水平,学父出的那些题目都太晕了大脑一片空白,我一般就看看结论了。以前从没想过可以改良教材的这个思路,所以这论题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凭直觉我想如果所有的竖式去掉,乘法表去掉,把这些拐杖扔掉,至少数学的整体基础会扎实很多,也不会觉得难学了,向上的空间也有了。。当然前提是不要再搞出其他的招式花样,只是给出题目让孩子去算。

点评

学父五迁  乘法表,还算作是拐杖。竖式,算是一种绑腿沙袋吧,只用于增加负重。:D  发表于 2014-11-25 19:22:09
汐岩  模型教具可以啊,让孩子自己操作自己选择,我是说不要再出个这种速算法那种公式法,那还更复杂了  发表于 2014-11-25 19:03:43
学父五迁  压力山大啊。竖式、乘法表去掉,我都无所谓。但是,模型教具,还不忍心放弃。还要取舍一番。  发表于 2014-11-25 19:01:59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239#
发表于 2014-11-25 18:29: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238#
发表于 2014-11-25 18:01:2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237#
发表于 2014-11-25 17:34:54 |只看该作者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4-11-25 17:24
前面大堆的学术论证有点晕,
后面正反双方辩论以至偏离了学术也有点晕,
学父真本事,这贴我进来两次了, ...



来个简单的。:D

一大堆相同的硬币,足够用。
一张长方形桌面上。
甲乙两个放硬币的高手,正在对峙。
两人准备比赛放硬币。
一人一次,轮流在桌面上摆硬币。
之后就不能挪动硬币。
硬币之间不得重叠、互压。
谁放下最后一个硬币,迫使对方再也摆不下硬币,谁就胜了。
甲先来。乙随后。
请问,谁会赢?

这个题目和竖式无关。

Rank: 8Rank: 8

236#
发表于 2014-11-25 17:24:31 |只看该作者
前面大堆的学术论证有点晕,
后面正反双方辩论以至偏离了学术也有点晕,
学父真本事,这贴我进来两次了,一直晕

后面继续讨论,继续说些再简单点的数学的事,OK不。

Rank: 4

235#
发表于 2014-11-25 16:24: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汐岩 于 2014-11-25 16:28 编辑

@HuanX妈
您不喜欢,也不能就证明别人是燥狂症和神经病吧,您是精神病医生吗?您网名叫不燥狂吗?学父对明妈思维推测得就是很准啊,难道不是吗?

点评

明月照我心  数学是真实的思维。  发表于 2014-11-25 20:24:55
汐岩  我说你是躁狂症,这才是不尊重的判断吧?  发表于 2014-11-25 19:08:35
汐岩  判断不行吗?我说谁谁很理解你,有不尊重你了吗?  发表于 2014-11-25 19:06:33
明月照我心  那不是感受,是对别人的判断。打着感受的旗号去判断他人。  发表于 2014-11-25 18:09:54
汐岩  我也可以说我没觉得是学父的知己,我只是赞同 学父做的论题而已。您不是也表达您的感觉了吗?  发表于 2014-11-25 17:52:33
汐岩  我觉得是,您可以觉得不是,我表达我的感受而已:)  发表于 2014-11-25 17:50:18
mingming_mummy  您才是学父的知己,不是我。  发表于 2014-11-25 16:41:44
mingming_mummy  不好意思,不是  发表于 2014-11-25 16:40:00

Rank: 8Rank: 8

234#
发表于 2014-11-25 15:34: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4-11-25 15:42 编辑

据我分析,如下知识点,直接受害于竖式 (明显的因果相关)。
(1) 同余
(2) 多项式
(3) 级数
(4) 速算。
(5) 尚待补充。

点评

学父五迁  前面已经举例说明了啊。开篇的第二个小故事,就是竖式对速算(凑整)的害处。接着就举了两个测试题目。一个同余。一个级数。至于多项式,这就不用说了。竖式占用了本该属于拆项、合项的练习时间。固化思维。  发表于 2014-11-25 15:58:48
容易吗  你不详细说说?  发表于 2014-11-25 15:55: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17 23:43 , Processed in 0.03354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