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汐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如果孩子可以不被教——我对自主学习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4

41#
发表于 2014-11-17 12:16:58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个,瑟谷豆瓣小组,里面的信息很全,好像还有《瑟谷传奇》的全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0593931/

Rank: 4

42#
发表于 2014-11-17 13: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汐岩 于 2014-11-18 00:22 编辑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4-11-17 12:17
这楼里大家的关注点不太一样,很多讨论都在该不该启发上了,我对这个问题不敏感。我希望孩子能够自己去琢磨 ...


我的想法是:比如数学方面,孩子会自发地在几年或十几年内走完人类几千年的历程,这就是巨人肩膀的价值,本身周围的环境就是肩膀了,各种经典数目教材也是,但是孩子会自己选择他们需要哪些肩膀。

关于启发,我是这样认为的:不需要启发。

瑟谷的理念是:人天生好奇,我觉得我的理念我还会自己再加上几个:
人天性善良,希望与别人维护亲密和谐的关系
人天性脆弱,需要爱与关注
内在动力是最好的指引(即人天生好奇)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让孩子成为自己

人天性脆弱,每个人面对陌生的和未知的东西都有些缺乏信心甚至恐惧,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会有依赖性。但是孩子又是天生好奇的,如果她对某个东西感兴趣想去探索,内在动力会推动它克服各种障碍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种不断的成就感中,他就会慢慢把重心真正放在自己身上,知道我有能力解决我遇到的问题,我知道我需要什么并怎样去得到它。。。等等,如此孩子成为自己。

启发会帮孩子得到比他自己更多的东西,本来他自己想三天可以想明白,但是妈妈启发之后半个小时就明白了,他不知道自己可以三天想明白,只是觉得妈妈好厉害,会让我更聪明,会让我得到更多。这时候他的重心会偏向妈妈的帮助。这种帮助又增加了她与妈妈的认同和亲密,等等,现实中肯定还有更多,因为孩子天性善良而产生的结果。。。
启发的另一个结果是会转移孩子当下的注意力,比如孩子思考明白了这个问题,充满成就感,这时候成人说我们还可以走得更远些。。。但是成人认为的比如关联未必是孩子的思路,孩子可能表现得比较吃力于是接受成人的引导,于是认为我在这方面是不够的,或者只有妈妈引导启发,我才会得到这么好的水平。同样的,孩子的重心还是偏向妈妈的帮助。。。

所以,我觉得启发是不必要的。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看具体情况而定。

Rank: 4

43#
发表于 2014-11-17 14:08:21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去水学苑探班的时候的一件事情,跟这个话题有些类似。
大理有很多品味很高的手作品店,有一家店里有种扇子,类似团扇但是是竹批做骨架麻布做扇面,扇面上用彩色毛线寥寥几笔秀出素雅的图案,效果非常好,看过了回来,我跟邱邱说:山上这么多竹子,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些那种扇面,然后孩子们随意在上面秀一下,作品的效果肯定很好。邱邱说了自己的想法,她说:那种可能比较适合大孩子,而对小孩子,会让她们觉得必须要做出一个什么东西才是正常的(也就是类似孩子画画必须画一个什么东西一样),而且帮孩子做出超出她实际能力的成果,也是一种诱惑。

这段话是让我坚定地做出去水学苑决定的一个对话。我感受到这个学校给予孩子的信任和空间。后来几个小时发生的也戏剧性得证明了邱邱的观点。当时手工教室里面只有一些布料和一大篮碎毛线,兜兜就专心致志玩了一上午那篮毛线,把各种颜色的毛线加在一起做成装饰,粘在她的纯白色公主裙上,那个效果确实比我那扇子更惊艳。。。第二天兜兜又说要做风筝,我克制着没说出做不了,结果发现兜兜的风筝就是拿着两段长毛线在风里跑来跑去随风飘扬,兜兜忘我地跑了 一上午

水学苑里就是成人和孩子各自忙各自的事,留给孩子的空间非常大,除非孩子要求,成人才会提供帮助。有一个孩子9岁,喜欢做饭,经常在周四大孩子留宿的时候为大家做饭,每次就是他一个人在厨房,据一个老师说:如果你想吃,最好别看到他做的过程,因为你会不断地担心:这种能吃吗?但是每次我们一尝:哇!真好吃。有一次他和了一大块面,然后就放进油锅里炸,过了半天他发现炸不熟,就把那面又弄出来,重新切开了炸

我觉得成人的这种放手带来的就是孩子的一种状态,用一位家长的话说就是“沉静”,不管原来的家庭氛围怎么样,每个孩子在水学苑都是那种沉静的状态,或者自己探索,或者一起角色扮演,或者集众人智慧做个宏伟工程,都是他们自己完全独立地去进行,老师有的做木工,有的看书,有的躺着晒太阳,很少去需要去维护孩子的秩序纠纷,感觉她们就是很自然地一群人在一起生活。这种氛围当时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因为不管在孙园还是华德福园,我从来没见到所有孩子都达到沉静状态的情况,也从没想过做教师其实可以这么轻松。有一个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状态说:我从来不会想象到我的孩子也会有这么宁静的状态,因为平时在家里是比较闹的。这种场景给了我非常直观的呈现:孩子在“做自己”的时候内心的那种安定。

点评

微微风  理想国里的现实,真好。  发表于 2015-2-27 11:00:55
小宇妈妈  巴学园小学也没存活6年时间吧。  发表于 2014-11-18 10:08:00
容易吗  小宇妈妈,小豆豆的巴学园就是小学啊!:)  发表于 2014-11-17 21:56:43
小宇妈妈  这就是小豆豆的巴学园!小时候这种环境特别美好,学龄后,还是需要接受系统的学科学习的,我个人觉得。  发表于 2014-11-17 17:12:29
容易吗  这画面太美!  发表于 2014-11-17 14:28:01

Rank: 4

44#
发表于 2014-11-17 18:18:47 |显示全部楼层
汐岩 发表于 2014-11-17 14:08
我想起去水学苑探班的时候的一件事情,跟这个话题有些类似。
大理有很多品味很高的手作品店,有一家店里有 ...

@容易吗
觉得美的就真是享受,觉得丑的也会受不了,有家长就因为水学苑孩子太野蛮尺度太大觉得自己孩子总被虐所以转走了。。。

点评

汐岩  想发在点评里面的可是为啥变这样了?  发表于 2014-11-17 18:20:38

Rank: 4

45#
发表于 2014-11-17 19: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敬听 发表于 2014-11-17 15:56
对于如火如荼的英语学习,楼主和容妈怎么看?这真的是一门很难通过孩子自悟掌握的学科。当然这个前提是在国 ...

我不知道现在学校里对英语是啥态度,高考不是取消了?我自己对英语的看法是,首先不用担心学不会,就是一个工具而已,汤唯演完《色戒》被封杀的时候,去英国待了几个月,回来那个英语不就已经很流利了吗?李娜那英语不是也挺好了吗?如果孩子需要用到这个工具,她总有各种办法学会。第二个是,我也确实觉得孩子几岁大的时候是学语言的很好的时期,因为她们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会成几十遍地反复看。泡泡在国外幼儿园待过几个月,当时英语基本可以交流,都是看《charlie lola》学会的,回国了还是会继续看以前的动画片,所以听力也还可以,但是说已经说不出了。兜兜的英语没有刻意做什么,基本听不懂,但是并不影响她也喜欢看英文的动画片,我是真心觉得英国的动画片拍得很好,遇到特别喜欢的她们会反复看好多遍,台词全都能背出来。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从小学英语是为了拥有双语思维,我也曾经觉得这很理想,但是后来慢慢想法变了,因为我觉得人似乎并不是学得越多越好,有得会有失,得到的能看到失去的却看不到。我是觉得现有的感官都已经太多了,双语思维的话相当于又多出一个感官,到底是好是坏呢?我不确定,所以我就是无为了。

看英文片的时候我有一个发现,就是如果英文比较快我听不懂,我就也看不懂,但是泡泡兜兜即使听不懂也会看懂情节,我估计是因为她们对人物的表情、动作、说话的语气、等等类似的这些东西,更敏感,所以才会很容易看懂吧,经常是,泡泡看几遍,就能够猜出她听不懂的那些词是什么意思了。。。。类似的事情特别多,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兜兜看着桌上的调料瓶说说妈妈这个是盐这个是酱油这个i醋吗。。。我发现她说得都对,但是我自己觉得那个酱油和醋的颜色是一模一样的啊?还有以前在山上,一些特别相似的植物,我很难区分出来,需要摘下来闻一下才能确定,但是她们不经意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什么,从没错过。。。借这些可以表达为什么我不愿意刻意让她们早认字,我觉得她们现在是潜意识特别发达的阶段,而现在我们也越来越清楚潜意识其实比意识要智慧得多,所以。。。我属于比较谨慎型的,如果不确定一件事好不好我就选择顺其自然,这算个人喜好问题吧。。。

点评

汐岩  握手:)  发表于 2014-11-18 12:11:27
六木  对于外语我也是这个观点。  发表于 2014-11-18 11:29:41

Rank: 4

46#
发表于 2014-11-17 19:49:42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对孩子的摧残,我觉得。。。我更倾向认为带孩子是个艺术活,有遗憾是正常的,没遗憾是不正常的。记得泡泡两岁半的时候,我觉得我带孩子90分,接近完美,到三岁的时候,发现犯了点小错,到了五岁时,发现犯了严重错误,到了7岁,没事了,我那方式已经千疮百孔了,我觉得察觉到错误说明我又进步了,可以把她们带得更好了,如果我去面对真相不回避,从我觉察到错误的那一刻起,改变就自然发生了,我发现我跟孩子相处变得更轻松了。虽然因为我一路的错误给她们留下了痕迹,可是并不影响泡泡和兜兜是两个有趣而正常的小孩。没有缺点的人才可怕吧,估计一个朋友都没有

其实做个完美的家长才是孩子的灾难,正因为我们不完美,经常误解她们,所以她们才会明白,就算我妈妈也不是全靠谱的,不能全信她,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真正需要什么

以前,如果我表现恶劣,总是有个充分的理由:妈妈累了,妈妈这会儿需要休息。。。前段泡泡对兜兜有情绪,总拿兜兜撒气,我说你有情绪来找我好吗?可是泡泡还是对兜兜撒气,有次跟她说起来,泡泡说:“妈妈对我这么好了,我怎么能冲你撒气呢?”我突然觉察到我做了一个完美妈妈,让孩子找不到对你有情绪的理由。所以后来我就不再强调什么理由了,我觉得我其实不需要那么好,我可以虐她们。。。所以后来我就更随性了,有时候她们太吵了我就喊“都滚!”她们就故意吵,于是只好我自己滚了。。。这种不完美让我和孩子都觉得更放松

点评

一溪云  好生动呀!  发表于 2014-11-18 15:09:08
容易吗  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4-11-17 21:59:32

Rank: 4

47#
发表于 2014-11-17 19:59:29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水学苑的魅力很大啊,之前口干舌燥地说半天都没人理我,一说水学苑为什么就这么热闹了,让我的饥渴终于得到一点满足了

点评

敬听  晚上人也比较少:)  发表于 2014-11-18 09:06:29
容易吗  不是,大观园的特点是周末没人来。哈哈!  发表于 2014-11-17 20:29:03

Rank: 4

48#
发表于 2014-11-17 20:14:36 |显示全部楼层
哈欢迎容爸
虽然我发得晚,但是我没有偷看你的,是容易吗的回帖才让我找到楼上

Rank: 4

49#
发表于 2014-11-17 20:29:0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汐岩 于 2014-11-17 20:30 编辑
容宝爸爸 发表于 2014-11-17 19:10
自告奋勇来说些体会。抱歉,可能答非所问。

1. 兴趣很重要,孩子和成人学习皆此。


非常赞同!

兴趣是强大的动力,有段迷上卢冠廷的音乐会,可是对白听不懂,急死了!!于是苦练两个月粤语,虽然后来被事情中断了,但是粤语从零基础到听懂很多了,关键是音乐会里的所有对白都琢磨明白了

有个精致的品味,会让你难以忍受打了折扣的享受,所以会想要学。泡泡就说,chalie lola中文翻译得太难听了,只要是英文动画片,我都会建议她们听原版,因为那真的不是一点点经典。

如果有个强大的自我,不介意自己初学时的幼稚与低级,那么学什么其实都无障碍。我觉得这一点经常是我们这代学新东西最大的障碍。

点评

汐岩  没错,所以品味的苛刻度也会影响一个人学的精度:))  发表于 2014-11-17 21:59:18
容易吗  我是因为看tvb剧喜欢看原版的,就渐渐能听懂一些粤语了。其实tvb的国语配音也不错,可是听了粤语原声就是不想再听国语配音版了。  发表于 2014-11-17 21:54:09

Rank: 4

50#
发表于 2014-11-17 20:33:43 |显示全部楼层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4-11-17 20:15
识字阅读部分

认同赞同泡妈分享的“写大字”、“板书”、“手指写”经验。

我看过你的帖子,很专业的说。欢迎

Rank: 4

51#
发表于 2014-11-18 09:04:36 |显示全部楼层
学父五迁 发表于 2014-11-17 20:14
数学部分。

1. 加减法的拆项法
4. 数学领悟能力的保护

一些数学大师发现了数学天才之后,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希望保护这些天才的自我领悟能力,不希望他们被现有数学资料影响。
另一方面,又希望这些天才了解现有数学资料,以免做重复工作,浪费天分。
这些数学大师给出的一个折中的建议:
12周岁之前,不要看任何专业代数书籍。

我得到跟数学大师同样的结论,自满得快要爆棚了

不过据我观察,泡泡应该不是数学天才,她每次都是受打击了或者无聊得不行时,才会去做算术,只要稍有个事情转移注意力,就立马把数学抛到云外了。。而且她做数学那种隆重的成就感。。跟她平时画画做手工的那种自然很不同,也许是成人太大惊小怪了导致。。总之我觉得泡泡就是比较普通的水平,只是数学思想还比较清明,暂时还没有被学校教傻吧

我有个同学应该算数学天才,他对我讲起小时候他写完作业就拿哥哥姐姐的数学书做上面的题目做得入迷,一直到半夜才睡。所以那会儿在班里,当学到布朗运动随机游动那种变态数学我们都晕菜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毕业后他做金融投行,好像现在已经是业界大牛了。。。不过从他身上我还是感觉有长就有短,嗯。。。我还认识一个数学天才朋友,我怎么还有这么多数学朋友,他们的长短确实有点相似。。。

然后昨天我突然想明白一个事(当然只是臆想,直觉无理由的),我想到就是天才,我指的是这种天生就某一方面很突出的情况,是不是这样,比如一个盲人,他的眼睛看不见,所以他的听力和触觉就比常人敏感得多,他的潜意识也比常人发达得多,因此在这些领域他们就会表现得非常突出。我记得有一个文章讲的就是在一个战争中,一个盲人,他有一项特异功能:跟对方聊几句,就能辨别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于是他来负责面试,从来没有错过,直到有一次。。。。。云云

所以残疾人的优势并不只是意志力强大之类,虽然那也是不断与命运对抗的战果,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某种缺陷其实是一种天赋,顺应和发展这种天赋,而不是花力气让自己变成一个正常人,那么每个残疾人其实就是有特异功能的天才了。

最近我受埃里克森的影响比较大,我完全理解他所倡导的那句:不要花力气在你没有的东西上对抗,而是利用好你已有的资源。我觉得做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真诚,真诚地接受任何客观事实,而不是自欺欺人:我只看我有的,回避我没有的。或许那个没有才是你最大的资源。这个道理用在孩子身上也一样,每个孩子的经历都独一无二,这就是他最可贵的资源。

Rank: 4

52#
发表于 2014-11-18 10:12:1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汐岩 于 2014-11-18 18:19 编辑

我还想到自闭症这个的问题,最近无意中看了一本书,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爸爸写的, 虽然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他父爱如山,但是,我却觉得他骨子里处处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个傻瓜。可是,我发现他描述的孩子的那些行为细节,跟泡泡小时候都挺像的。我觉得她们并不是没有情感的,反而是情感太细腻了,外界又那么嘈杂(想想初做妈妈那时我还是挺聒噪的),所以她们的情感沉得很深。对于自闭症孩子,我猜测应该是在大脑主管意识的那个领域中某一个细微的节点被关闭了,所以他们的潜意识非常活跃,他们不习惯用语言去表达。对这个结论怎么解释呢?有一个意近的例子:武志红非常提倡从梦中接受潜意识传达的信息,他强调的做法就是:从梦中醒来后,不要动,不要说话,不要睁开眼睛,不要刻意用力,而是让自己继续自然放松地沉浸在半梦半醒的状态里,让意识和潜意识都自由发生。。。大体这个意思,从这里,可以比较明确地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一旦意识领域的活动介入,一旦说话、思考,用力,潜意识的活跃度就降低了。但是自闭症孩子呢,他们不需要刻意保持,他们自然就是这种状态。

其实看一下他们的特征: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与外界互动,不喜欢与人交流。这不就是培养天才的温床吗?这不就是孙瑞雪老师敬仰的“专注、忘我”境界吗?现在的研究也都达成一个共识:自闭症与天才只有一步之遥。很多天才,好像有陈景润、莫扎特。。。很长一个名单,都是自闭症。还有卢冠廷也是。

从这本书里,我感觉父母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孩子太重要了。并不是自闭症有多好,而是他们并没有父母想的那么不好。其实对待自闭症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他们的不同,真心认为他们就是一个有些特殊的正常孩子。她们的情感无限丰富和细腻,只是她们不喜欢用语言之类的这些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对于那个自闭症小女孩grace画出来的那些天才画作,都没有什么意外了。虽然她不说话,但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人交流,她可以享受自己的人生。Grace的父母说:“不管她怎么样,她的一切对我们而言都是迷人的。”赞这种爱。

可是,无数其他自闭症孩子还在被治疗成普通孩子呢,治疗机构用来表白的成就都是:我们有两个孩子已经上小学了!

自闭症的比例是1/100到1/120,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

我对自闭症孩子没有多少接触,以上只是臆测。

Rank: 4

53#
发表于 2014-11-18 10: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敬听 发表于 2014-11-18 09:16
看来兜兜泡泡是通过看英语动画来学习英语的,这也是爸妈网推荐的一种学习方式。

对于你举的例子,英语 ...

其实我在国外待了4年,英文基本上没有进步,我只是不需要英文那么好而已。如果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什么环境对你都没有意义。反之亦然

Rank: 4

54#
发表于 2014-11-18 11:42:24 |显示全部楼层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4-11-18 10:37
泡妈贴子里的很多观点我是赞同的,儿童自发的去探索带给儿童的成就感不可言喻。
但是我实话实说,看完贴子 ...

可能接触一个不同的理念,会有矫枉过正的过程吧,像昨天讨论的塑料袋怎么跟孩子解释。。。我觉得成人只要能够意识到孩子并不是空的,需要我们去一点点填才会明白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做导游才能有个好的旅程,需要我们一点点教才会从低级到高级,只要不是这样,那么就是生活中很自然地在一起生活而已,可以一起聊天,也可以一起探讨,孩子没觉得因为你是大人所以就比我厉害,大人也没觉得因为你是孩子就比我厉害,我们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为我们彼此不同所以在一起才特别愉快,才会相互欣赏。就像前面那篇文章里那个瑟谷毕业生所说的那种感觉:“ 我总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在每个年龄段,我觉得自己不是在长大,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不是一个小孩子或大孩子,而是“我”。我六岁时,也不比十五岁的孩子或者成人的力量弱小,我认为这一点很正常。”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成人常常觉得我比你强大,我比你懂的更多,我要告诉你该怎么做,我要启发你认识到我想让你明白的道理。。想象一个场景,如果一个朋友来你家里玩,自告奋勇给你做一个菜,你会怎么对待她?你会不会过去说:要先怎么怎么样,菜要这样切,刀不是这样用,你的调料放得太多了。。。但是如果孩子想尝试做一个菜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很容易这样去做呢?因为我们觉得她们不会,我们要指导她们。兜兜在不到4岁的时候,就自己发明了一个做饼的方子,她自己拿鸡蛋,面粉,自己搅,我只是给她开了一下炉子,当时以为她没有放盐肯定不好吃,油太多了估计会比较腻,可是结果是非常好吃,出乎意料,我才发现原来面粉的香味本身就这么好吃了。。。我在孩子身上得到的启发一点都不比我给予她们的少,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了,几乎每天都会发生。随便举一个例子,泡泡两三岁 时候,有一年特别喜欢吃排骨,放上很多八角大料之类味道很重的那种,她非常喜欢。可是后来我又做了一次,她尝了一下就不吃了,我还问她确认不吃了吗?后来我就自己吃了好多,然后就上火了。。后来几天看中医书,说立春之后,怎么怎么。。。反正就是不要再吃太热性的东西,我才明白这事的原因。她2、3岁的时候我对这点印象特别深,所以才慢慢建立起对孩子感觉的信任。但是我们家现在也是限制吃冰激凌的次数的,因为人的体质不是完美的,也有当时想吃吃完不舒服的情况,不是盲目相信表象,而是用客观的眼光去看每一件事的表象、表象下的真相,真相下的更深一层真相,再更深一层真相。。。这确实是一个对孩子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彼此信任的大的原则下,每一件具体事情的处理都可能不同。所以,其实跟强调一种理念比起来,我更喜欢分享一些我看到的事实或者表层下的真相,这个真相也是相对的,但是是我目前看到的一个层次,我觉得有价值,就把它们分享出来:)


Rank: 4

55#
发表于 2014-11-18 11:53:01 |显示全部楼层
蓝田日暖 发表于 2014-11-18 11:06
兴趣很重要,但要考虑兴趣的程度。如果兴趣很强烈,那么这个兴趣就很容易引起强烈的学习和钻研动力,并且很 ...
  1. 我的英语在自己感兴趣的那个领域里,听说读写都没有问题,但在其他领域里就不一定了,碰到某些非常陌生的领域,恐怕看个文章理解意思都很有难度,因为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词汇甚至一些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自创词汇。
复制代码
我的感觉是,是不是在任何一个有兴趣的领域如果你感到自己没有得心应手,有困难有障碍,达不到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程度,想做的事却做不到,你就会觉得这是人生的遗憾,自己的不足,需要去继续进步充实自我呢?但是我是觉得,人不需要做个百科全书,陌生领域有陌生的好处,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享受,做不到有做不到的乐趣,低级有低级的独特眼光,空白有空白的自由思路。如果能够接受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对不懂的领域也享受作为一个菜鸟的更多乐趣,对自己产生了强烈兴趣的东西就忘情去探索,那在每一刻我们都是圆满的,没有什么东西是需要逼着自己去学的。这是我自己的感受,跟你探讨。

点评

汐岩  刚才看你的原帖呢,我也觉得好像我误解你的意思了:)  发表于 2014-11-18 18:25:42
蓝田日暖  没仔细看第一个问题,绝对不是,我不是那样的人。我只是说学英语其实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因为语言应用的领域太广了,要讨论可能还要讨论得细一点。  发表于 2014-11-18 12:52:05
蓝田日暖  我那段话只是陈述事实,我一般不逼自己,如果真逼自己,估计英语词汇量早就多很多了。所以陌生的领域,就让专家去搞,我享受就好了,差不多就是你的意思。  发表于 2014-11-18 12:50:26

Rank: 4

56#
发表于 2014-11-18 12:02:49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沉迷看帖子,已经逼得泡兜都能自己做饭吃了,今天早上又享用了她们精心准备的早餐,体会到被人催的感觉了,泡泡还不断抱怨因为我的拖延没有品尝到她精心达到的最佳口感,哼知道平时你妈的感觉了吧
想休息一下可是又忍不住上来了,可是我的身体咋办啊,我还有一堆正事咋办啊。。。好吧我要断网三天!!再会啦盆友们,你们先聊着,别忘记我,我还会回来的

点评

容易吗  好的灰太狼。:)  发表于 2014-11-18 12:52:32

Rank: 4

57#
发表于 2014-11-18 13:43: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汐岩 于 2014-11-22 12:37 编辑

还想起来补充一点,除了"孩子往往是对的这种信任"之外,还有一个界限的问题,就是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当然是理念上来讲的,我想学什么,我想怎么去学,我是不是需要参考资料,是不是需要找老师,找哪种老师,是应该让孩子去自己决定的,父母可以提供选择和建议,但是最终是否合适要去观察孩子的状态,当然这种观察往往就会带着每个人不同的目的性,不一定能够真正以孩子生命发展的需要为标准,也不一定能看到表面无用下的有用,但是这种对真相探索不断深入与进步就是教育学研究的使命吧。孩子不是每次都对,每次都华丽丽,正因如此探索才如此有趣,她们应该享有独自探索的权利,有犯各种低级错误的权利 ,有重复犯错误的权利,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都是可以的,伤害到了 ,也可以彼此均衡解决,比如房间的凌乱,就是孩子思维与成人思维的一种差别,只要双方平等承担责任,不认为谁一定对一定错,那么孩子是非常乐于为自己的权利承担责任的。
好了,这次真的断网,请相信,我说的肯定不算数:)))
谢谢小宇妈妈!

点评

小宇妈妈  赶紧休息去吧:)  发表于 2014-11-18 13:54:46

Rank: 4

58#
发表于 2014-11-19 08:04:28 |显示全部楼层
點評沒有笑脸好不习惯,上面那句想调侃一下的:)今天没有电脑,用手机写点评试半天都写不上,,所以忍不住在这发问了:隔板法是说12/3吗還是200/5?還有前面说的加减法拆项速算是说的23楼和33楼是吗?刚才想最好我每写—段思维分解,五爷就能搜出—高大上名词帮我点评下哈哈:P

Rank: 4

59#
发表于 2014-11-19 08:08:48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me too:)

Rank: 4

60#
发表于 2014-11-20 10:13:33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于成功断网了,这帖子随机游动得我已经插不上嘴了(偷笑表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5 19:09 , Processed in 0.03293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