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晨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阅读] 受不了了,必须变老:我也来抄书-----这才是中医、古代的医生、神医这样看病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1301#
发表于 2014-11-24 20:09:29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是无法了解张寿峰同志到底在想什么了,总之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张景岳慢慢地长大了。
  在很多年以后,在张景岳写出了研究《黄帝内经》的著名著作《类经》的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他学的这些学科都不是白学的,他用他的音律知识来解释了《黄帝内经》中音律的部份,用天文知识解释了《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部份,等等,这使得《类经》这本书的学术价值非常的高,清宫太医院里就是用《类经》来做教材的。
  让我们回到当年吧。一晃,张景岳已经是一个英俊的青年人了,此时的他,我们已经看不出当年那个孩子的影子,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豪侠般的年轻人了。
  此时,他和一帮同样崇尚豪侠的朋友呼啸成群,有人说张景岳此时是“谈兵说剑,壮士逊其颜色”,显然在大家一起喝酒的时候张景岳同志很是高调,搞得餐厅的服务员小姑娘总是对他投以羡慕的眼神。
  这帮朋友在一起聊天,最后总是搞得很激动,大家都热血沸腾,觉得建功立业就在明日,于是都豪情万丈,结果大家一激动,就提着宝剑,结伴闯荡江湖去了。

Rank: 6Rank: 6

1302#
发表于 2014-11-24 20:09:40 |显示全部楼层
 江湖,江湖到底在哪里
  江湖到底在哪里?这实在是个好问题,“江湖”这个词张景岳自己就用过了,他说他在中年以后,还曾经“多游江湖间”,但是江湖到底在哪里呢?鬼才知道呢!张景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帮哥们儿也是一通瞎逛。从他们走的路线来看,他们是先去了北方的边境,似乎他们认为边塞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但是从张景岳的书里,我找出了蛛丝马迹,张景岳的这帮朋友显然并不是都那么的坚决,有的几乎是抱着玩的态度去行走“江湖”的。
  此时的张景岳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学习后,已经掌握很多医学的知识,已经基本是一个成手了,因此他的行走江湖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由于张景岳的知识结构特殊,因此他思考问题特别的缜密,这使得他在中医诊断方面独有心得,他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他就是一位中医诊断大家。
  这可以从他在游走江湖时的一个故事看出来。
 

Rank: 6Rank: 6

1303#
发表于 2014-11-24 20:09:56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这帮哥们行走江湖到了榆林,这里在当时就是边关了,几位大侠就打尖住在了客栈里,等待着建功立业的机会。
  有的哥们等待得枯燥了,就给自己找个快活的工作——召妓。
  张景岳的一个朋友就是,这位很快就和当地的妓女搞得火热,张景岳同志是怎么劝都不成,最后想想陆小凤等名角都这样,就忍了。
  但是,在仲冬的一天,“谯鼓初闻”,这位就突然跑到张景岳的房间敲门,张景岳忙开门,睡眼惺忪地问是怎么了?
  这位大侠说:“景岳大侠,快来救命吧!”
  张景岳更急了:“怎么?你行侠仗义把人给劈了?”
  这位大侠:“不是,是和我相好的依红楼的小翠姑娘,忽然患了急证,势在垂危,如果真的死了,我们就甭想行走江湖了,就直接牢房里呆着了!”
  张景岳一听,这哪儿成啊,要赶快去,于是就随着那位大侠来到了依红楼。

Rank: 6Rank: 6

1304#
发表于 2014-11-24 20:10:11 |显示全部楼层
 到那一看,这位姑娘是口吐白沫,僵硬地躺在地上,用手触摸了一下四肢,好像气息也没有了,四肢也挺凉的。
  此时的张景岳乍一看,也感到“殊为惊骇”,心想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于是就拉过手来诊脉,可是手一搭脉,就觉得很特殊,因为脉是很平和的。
  脉象和病症并不相符啊!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脉如此平和,而病证却很严重,这很奇怪啊!(予意其脉和如此,而何以证危如是)
  这搞得张景岳很是被动,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情况啊,想了半天,就又诊了一下脉。(沉思久之,则将信将疑,而复诊其脉)
  脉还是很平和。

Rank: 6Rank: 6

1305#
发表于 2014-11-24 20:10:26 |显示全部楼层
  张景岳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姑娘是诈病啊!医圣张仲景就提到过,有的时候,患者是因为某种原因诈病,此时医生必须要能够识别出来,这才是好的医生,不至于耽误事。
  果然是江湖险恶啊,张景岳倒吸了一口冷气,于是打定了主意,在妓女的旁边说:“这位大侠,此位姑娘已经病危了,必须用火攻来治疗啊,否则必不能活!”
  那位大侠也傻了:“火,什么火攻啊?”
  张景岳说:“要用这么大个儿的艾柱,点着了以后,灸她的眉心、人中、小肚子等地方,反正要灸得皮焦才能活!唉,多漂亮的姑娘啊,啧啧,以后就破了相了,可惜啊!”
  那位大侠一听:“您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这位是个实心眼)
  张景岳说:“艾草在我的客栈里,去拿可能要耽误时间,我这有点药,如果服用了能醒,就不用再灸了。”(估计这话一定是在妓女的耳边说的)
  然后就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什么饼干什么的,就给妓女小姐灌下去了。

Rank: 6Rank: 6

1306#
发表于 2014-11-24 20:10:38 |显示全部楼层
 张景岳很有趣,灌完后,连等都不等,就直接走了,走之前,留下句话:“如果醒了,告诉我就可以了。”然后扬长而去。
  等张景岳前脚进屋,后脚那位大侠就跑进来了,欣喜地对张景岳称赞到:“张大侠,你真是神了,你这药一下咽,这姑娘马上就醒了,就跟什么事儿都没有一样,你真是太神了!”
  实际情况果如景岳所料,这位姑娘一听要破相,都差点急哭了,心想,老大,你也太狠了吧!俺只是装装而已,不要这么整我啊。
  于是,吃了饼干以后,立刻就急不可待地醒了,一脸的无辜,可怜这位大侠还蒙在鼓里。
  张景岳听了,哈哈大笑,心想兄弟,你这还行走江湖呢,连一个小姑娘都能把你骗晕。

Rank: 6Rank: 6

1307#
发表于 2014-11-24 20: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把此事点破,但考虑到妓女也是人,也有人权和尊严,就给人留点面子吧,于是就把真相留在了肚子里,只是随便问问为什么这样。
  那位大侠回答说是因为争风吃醋搞的(看来这位仁兄很有魅力)。
  张景岳笑了笑,心想,真是“江湖”险恶啊。

Rank: 6Rank: 6

1308#
发表于 2014-11-24 20:12:00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和这帮朋友行走江湖,想搞点成绩出来是很难的啊,搞不好还有学坏的可能,于是张景岳就离开了榆林,前往山东。
  在去往东方的路上,年轻的张景岳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在他的眼里,天高海阔,大地无边,未来是无比光明的,似乎有着无数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
  到底,到底怎样才能建功立业呢?

Rank: 6Rank: 6

1309#
发表于 2014-11-24 20:12:26 |显示全部楼层
出征,我要建功立业

  从此时开始,张景岳仗剑走天涯,去了很多地方,但是显然现实的情形和看武侠小说想象的不一样,不但他学的那些剑术用不上,就连他学的那些“万人敌”、“鱼腹八阵”等统军的策略,也都统统地用不上。
  这让张景岳很是发愁,自己空有一腔抱负,何时才能得以施展呢?
  反而是自己学的那些医术,到处可以用到,行走之间,也救了一些人。
 

Rank: 6Rank: 6

1310#
发表于 2014-11-24 20:12:39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自己愁眉不展的时候,朝廷开始征兵了,准备赴朝鲜抗日,张景岳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激动得跳了起来,这,岂不就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于是他立刻弃笔从戎,报名参军,做了一个幕僚(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吧)。
  然后,随着大部队,直接开赴凤城(在中朝边界处),这样就出现了我们开始时看到的一幕场景,随着进军号令的下达,千军万马渡过了鸭绿江,剑锋直指倭寇。
 

Rank: 6Rank: 6

1311#
发表于 2014-11-24 20:1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的张景岳,那是豪情万丈,他知道,迎接他的,将是真正的金戈铁马、血流成河的战争生涯!
  这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战争,明军的统领是名将李如松,主力部队是他手下的辽东铁骑和南方征调来的戚家军等部队,这些人英勇善战,直杀得日本军队是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李如松是一个兵法高手,你看这段战争的历史,就会发现他攻守得当,搞得日军是叫苦不迭。
 

Rank: 6Rank: 6

1312#
发表于 2014-11-24 20:13:02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战争中,张景岳得到了直接的锻炼,他对兵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如果你日后看到他写的中医巨著《景岳全书》,就会发现,里面的方剂全部是按照兵法来分类的,比如新方八阵、古方八阵,每八个阵里是按照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排列的,这种用药的方法是把疾病当作一个敌人,然后思考用药的对策,这是常见的思路,但是把方剂这么排列的,从古至今只有张景岳一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现在知道了,原来他曾经在战场上亲身感受过兵法的妙处。
  张景岳后来做人很低调,对这段历史并没有怎么提,但是文献记载他“从戎幕府”、“渡鸭绿”,好多研究医史的学者以为他还是一个人,做着侠客的梦,游荡到凤城和渡过鸭绿江的呢,其实如果把历史书拿出来,看看那个时候在鸭绿江边发生了什么,就知道了,那个时候是没有人能够去鸭绿江边逛逛的,那是个万马奔腾的地方啊,日光都会因为千万刀剑发出的寒光而失色,还游荡呢,根本就没下脚的地儿。
  所以,研究医生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否则你不会真正地理解他的,后世很多人说张景岳好出奇,干嘛把方剂按照兵法排列啊?其实,如果你把他放在历史背景中,看看在他身上发生过什么,你就知道了。
  最后,战争打完了,日军除了个别的逃回了日本,大部分都被歼灭了,朝鲜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明朝军队也撤回到了国内。
  但是张景岳的建功立业的梦想却没有实现,负责这次战争的陈璘等领导只被提升了半级,明军的统领李如松还差点被言官们骂死,大家找出各种小问题来批评李如松,搞得很是狼狈。
  所以当时的明朝官吏系统很是乱套,各种歪风特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混的。

Rank: 6Rank: 6

1313#
发表于 2014-11-24 20:13:15 |显示全部楼层
张景岳看到了这个情形,希望就开始破灭了。
  在回国的路上,又遇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让张景岳对当前的朝廷彻底地失望了。
  这件事情的版本很多,大抵是这样的:当时张景岳在撤回辽东的路上,就听到辽东田野里赶马的老百姓在唱歌,张景岳是精通音律的,他一听到老百姓唱的歌以后大吃一惊,天啊,这是悲声啊!
  于是,张景岳断定,辽东这块土地要出问题了,果然,许多年以后,在张景岳去世没多久,大明朝就被清军给灭了。
  另外一个说法是张景岳听到老百姓唱的歌是对统治阶级不满的,于是就知道了朝廷的腐败,这才断定要出问题了。
  无论当时的情况如何,这个事情是发生过的,但这个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其实以张景岳那么聪明的人,对当时的局势早就有所察觉了,万历皇帝不上朝的日子都把一心修道的嘉靖皇帝给超过了,您想想那国家还好得了吗?而这次听歌事件的发生,彻底地让张景岳放弃了建功立业的不切实的想法。
  于是,他黯然解甲归田,“功名壮志,消磨殆尽”,从此不再提什么豪气的事情了。
 

Rank: 6Rank: 6

1314#
发表于 2014-11-24 20:13:34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的温暖
  这个时候,张景岳已经是三十六岁了,回到北京后一看,一幅凄惨的景象,那是“亲益老,家益贫”,父亲已经老了,家里也还是没有什么钱,当年幻想的功名早就烟消云散了,父子两人的生活那是日间窘迫啊。
  张景岳仰天长叹,唉,这个世道不好啊!想要用热血报国,结果却换来了如此凄凉的下场,我们还是用自己的技术,能帮助老百姓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吧!
  于是,他又拿出了医书,开始专研医学。
  其实他的医术一直都没丢,相反,在外面闯荡的这些年,让他的医术得到了锻炼,此时再看书,那进步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的了。

Rank: 6Rank: 6

1315#
发表于 2014-11-24 20:13:50 |显示全部楼层
爷俩都喜欢喝两盅

  我一直觉得张景岳和他的父亲是一对儿很有趣的父子,两人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比如在军事方面的,两人也都喜欢医药,张景岳的父亲显然对医学很是爱好,从他在张景岳十四岁就送去跟人家学医就可以看出来,除了这些,这对儿父子还都喜欢喝点儿小酒。
  没事儿的时候,父子俩坐在院子里,望着北京湛蓝的天空(那会儿污染还不严重),心情舒畅地喝上二两,其乐融融啊!
  但是,这喝酒分别都给他们带来了一些麻烦,这从张景岳的书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Rank: 6Rank: 6

1316#
发表于 2014-11-24 20: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这位父亲张寿峰同志,他就不但是喜欢喝两盅,而且那简直就算是“善饮”了,结果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感觉身体不行了,患了“痰饮之疾”,经常出现往上呕酸水、胃里胀满的情况,饮食也开始减少,感到眩晕、惊惕恍惚,总之是毛病一大堆,他自个儿也明白,这是酒喝多了,体内出现了痰饮,于是就开始求医,到处治疗,一点也没有效果。
  那个时候张景岳还是个少年,心里也很着急,但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位张寿峰同志情急之下,就想起了一个狠招:应用吐法。
  这个吐法其实本来是中医里面常用的一个方法,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就非常的善用这“汗、吐、下”三法,这个吐法并不只是把胃里的毒物或者无法消化的东西吐出来,而是利用呕吐,把上焦和体内的一些废物排出,把这些影响气机运化的障碍排除后,使人体恢复正常的状态,但是这个吐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因为有些痛苦。
  看来这位张寿峰同志真是急了,连这种狠招都用了,他开始用的是药物中的催吐剂,结果发现吐了以后,还感觉不错,就开始了接二连三地吐。
  在吐过一段时间以后,搞笑的情况出现了,这位张寿峰同志练就了一套不用药就可以吐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早晨睡醒的时候,仰卧在床上,然后用嗳气的方法往上提气(各位千万别跟着学,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练出来的),然后慢慢地,痰涎就开始吐出来了,再接下来吐出的就是一些“紫黑酸恶不堪言者”,然后喝粥调养。
  这位张寿峰同志很能坚持,每个月都坚持吐那么一两次,坚持了很多年(根据张景岳的说法,是一直坚持到八十二岁他去世为止)。

Rank: 6Rank: 6

1317#
发表于 2014-11-24 20:14:24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当年张景岳一定觉得日子过得特难受,见天儿的听见父亲狂呕的声音,这搁谁都受不了(后来连张景岳自己都呕了),于是实在忍不住了,就劝父亲:“您这么吐,难道就不怕伤了正气吗?”(因为中医认为吐虽然可以排出废物,但是也会伤到元气)
  张寿峰同志刚刚吐完,很是得意,听到小景岳发问,就回答到:“以前啊,这朱丹溪喜欢使用倒仓法,给人喝牛肉汤,效果那是非常的好,可是这个方法看上去巨恐怖,基本就没人敢用(倒仓之法不易行,亦未敢有用之者),而张子和用药来催吐,虽然很快,但是那个药都是猛烈之药,所以会伤到正气,而我这个自我催吐法,不用药物,很和缓,所以不会伤到正气。”
  小景岳不无担心地望着父亲,张寿峰同志意犹未尽:“人体的气机无非是升降而已,可是如果有什么阻碍了升降的道路,那么人就病了,现在我通过吐,把这些障碍排除了,那人还能有什么病呢?所以啊,这是个好方法,来,儿子,让我也教教你怎么吐吧!”
  您说,有这样的父亲吗?
  结果是小景岳也跟着学起了吐,但是总是不得要领,后来也就算了。
  再后来,小景岳长大了,开始游走江湖,又参了军,终于可以摆脱了父亲的呕吐的声音。
  等到回家以后,不可避免地,又开始面对父亲的定期呕吐了。

Rank: 6Rank: 6

1318#
发表于 2014-11-24 20:14:35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现在张景岳倒是觉得父亲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就自己也学了几天,但是总赶不上父亲的说吐就吐这个功夫(这的确太难练了,估计对一般人来说难于上青天)。
  张景岳后来记载,说他父亲后来干脆就把酒给戒了,然后每个月吐一两次,坚持了四十年,到八十多岁时还能登山,在“灯下抄录古书”,后来也一直没有病,在八十二岁的时候,有一天带着微笑,就去世了。
  其实,我写这个故事并不是让大家都吐,这个吐法中医现在已经很少用了,主要的原因是比较难受,但是这个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胃肠不宜过份地饱胀,清淡饮食和少食对人是有好处的。
  要么说这爷俩很象呢,这张景岳没事儿时也跟着老爹喝两盅,后来又碰到了那些号称侠客的朋友,也少不了喝(估计这帮兄弟那是狂喝),结果到了四十岁以后,跟他爹一样,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什么病呢?就是一喝酒,就闹肚子。

Rank: 6Rank: 6

1319#
发表于 2014-11-24 20:14:47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病现在可多去了,现在很多同志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基本上是拿酒当水来解渴的,单位应酬、朋友交往,都少不了多喝点,所以经常有患者来看病,患的就是酒后泄泻。
  张景岳那么大一个名医,四十多岁的时候也被这个病给折腾惨了。
  那个时候张景岳刚从部队退下来,揣着大明政府发的军功章就回家了,估计前来串门的老战友也少不了,这是退伍军人的特点嘛,结果喝了酒就闹肚子,有的时候泻得都非常的厉害,连着病了好几年,“其势已窘”(看看古代的名医自个儿患病时的情况)。
  人家张景岳自个儿读的书也多,就把以前古代各个医家论述的治疗酒泻的方法都找出来了,什么朱丹溪的,什么薛立斋的,都拿出来看,然后看着合理的,就试着服用。
  这些人里面,朱丹溪认为酒是热毒,所以用的是凉药,黄连什么的,薛立斋是补脾的,反正各有说法。
  张景岳按照这些说法,服用了什么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都没有效果。
  张景岳算是真没办法了,“技穷力竭,若无再生之望矣”。

Rank: 6Rank: 6

1320#
发表于 2014-11-24 20: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的张景岳,心情很是复杂,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闹肚子,居然把自己给彻底地难住了?
  他很不甘心,于是就潜下心了,仔细地开始琢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琢磨的结果是:他认为这个病是命门火不足造成的,需要峻补命门。
  于是,他自己创立了胃关煎、右归丸、一气丹等方子,服用了一年,最后把自己的病彻底给治疗好了。(当然,他把酒也给戒了)
  右归丸现在在药房里都有卖的,可谁也想不到,原来是张景岳治疗自己的酒泻时创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9 05:28 , Processed in 0.02751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