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93|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反思“李天一事件”背后的家庭教育的深层误区 --林巨老师教育网站访谈录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7 12:2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没有人听说过花径美德幼儿园,以及它的创始人林巨老师,最近入手了一本他写的书《妈妈,请这样爱我》,真心觉得不错,特意上网看了下他的博客,摘录一篇他的关于李天一事件的访谈录,和大家共享,另外,也想请了解过这家幼儿园和老师的妈妈们多介绍下有关他们的信息,,这家幼儿园好似在北京,好像有小学,中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3-4-7 12:30:16 |只看该作者
我分段贴上来,呵呵,顺便挣点积分,好早升级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3-4-7 12:30:44 |只看该作者
2013年3月4日,林巨老师接受《三人行》教育网站采访,谈谈李天一事件背后的家庭教育误区。



视频请点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wMTc4Njc2.html



主持人:大家好,这是三人行亲子课堂。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我国心理健康和生命成长教育开创人,知名儿童教育专家林巨老师。林巨老师,你好。



林巨老师观点摘录:

这首先是一个社会事件,在此之后,在大众情绪有所平息之后,才是家庭教育的话题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3-4-7 12:31:30 |只看该作者
林巨: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最近各大媒体都在关注一个热点事件,想必您也应该会也有所关注,就是李天一事件。

林巨:嗯。

主持人:您作为一名专注于儿童教育的专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林巨:这件事从我个人来看,它首先是一个社会事件,不是一个家庭教育事件。我个人理解,(这个事件背后)浓缩了很多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内心的一些需求,所以它有很大的氛围、色彩(显示)它是一个社会事件。

主持人:可是,它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疏忽,因为对孩子的过度溺爱造成这样的结局。

林巨: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个事件的本身,它涵盖了当下社会的,不同阶级之间各种各样的冲突、各种各样的欲望、以及内心被压抑的东西。它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如果说它是一个纯粹的教育事件,影响不会这么大。正是在当下中国这个很敏感、很特殊的时期,这个事件它代表着很多的符号和意义,所以首先它是一个社会事件,(所以)大家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对于)这个话题,我个人觉得(一开始)家庭教育不是它的主流色彩。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3-4-7 12:31:58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网友和舆论都普遍认为,造成这样的结局是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没有把孩子规范好。有的网友说:“在李天一15岁的时候,父母就为他买了宝马车。您说这种是不是太溺爱了?这种过度的溺爱就造成了孩子的人格不健全。



林巨老师观点摘录:

溺爱不对,严厉的爱更不对,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真正的爱是什么?

凡是关注物质和外在行为的教育,都是错误的,都是很粗糙的爱。

真正的爱是对孩子精神的、心理的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满足,是很精致的爱,我们给孩子这样的爱很少很少。



林巨:我这么认为啊,大家都说溺爱孩子。但什么是溺爱呢?比如说,以前孩子只能穿哥哥留下来的衣服。现在孩子肯定想买好衣服、新衣服,家庭条件好的就买名牌。那你说,买名牌衣服就一定是溺爱吗?以前的孩子一天三餐吃饱就可以了,现在的孩子呢,我们会经常带他们去下馆子。所以我不说溺爱一定不存在啊,但是,什么是溺爱?这个东西我们要去很好地思考。因为社会进步了,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物质的东西一定会多一些,是吧?我觉得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的进步。那我们说,为什么抓住一个李天一开宝马的事情就认定是溺爱呢?我个人不会特别认同这件事。还有,我看网上有人说,因为这是溺爱,所以它的对立面——严厉的爱就是对的。那我更不认同。也许溺爱是错的,也许真的有溺爱存在,但是,严厉的爱,对孩子的伤害那也是很厉害的,一点都不比溺爱少。所以在这里,第一,什么是溺爱,是我们要讨论的。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不言而喻,孩子一代一代,他的物质满足一定是比原来更好,那这一定是溺爱吗?这是我们要划一个问号的。第二个,假设这是溺爱,那另外一方面,它的对立面——严厉的爱就是好的吗?那是绝对不对的。好多人说溺爱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其实,真正的爱是什么?我想可能这个话题更重要。当我们搞清楚了什么样的爱是真正的爱,(那)溺爱为什么不对?严厉的爱为什么不对?什么样的爱才能更能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可能才会更清晰地浮现出来。所以我想教育很多时候不是这么简单的,不是你给孩子多少钱、多少宝马车就一定是溺爱了。我们是以结果说话,万一打个比方说,李天一成了像韩寒那样的赛车高手呢?我们就绝对不会说李双江老师在溺爱,我们会认为,他对孩子是真正的爱,是不是啊?!所以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是在就后果来说话,事后诸葛亮,这是有问题的。那我想很多家庭,物质比较富足的家庭,当然有的也给孩子买车,可能没这么好。但(很多家庭)给孩子买iphone,这是不是溺爱呢?什么是个度?那反过来说,严厉的家庭,你严厉到什么程度是对的?严厉和溺爱在这样一个分别之中,我觉得我们很容易在两个极端中晃来晃去、晃来晃去。那很难说啦,真的很难说啦。打个比方来说,你的孩子钢琴有天赋,他要学钢琴,你给他买了一架比较贵的钢琴,这是溺爱吗?你说是还是不是呢?

主持人:不是吧?因为孩子要学习嘛。很多家长是这么定义的。如果是玩儿的,你什么都提供给他,这可能就是溺爱;但如果是学习方面的,不管是美术、音乐啊,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就不是溺爱。还有家长觉得,如果是什么物质条件都满足他,就是有点溺爱,需要给他个界限或限定,有些可以给、有些不可以给。比如买手机,因为小孩比较虚荣,他就要买最好的,可能有些家长觉得买最好的就是溺爱,买普通的就没有那么溺爱。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3-4-7 12:32:19 |只看该作者
林巨:呵呵(笑)。

主持人:他要知道最好的东西是要自己努力得来的,而不是空手就能得来的。

林巨:我觉得你说得也没有错啊,你代表你自己,或者有的家长就是这么认为的。但这里就讨论到一个度——给予的度,这个度是不好把握的。并且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啊,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这个“爱”的时候啊,很多都局限在这个物质的角度上。那真正的爱和溺爱、严厉的爱的最大的不同是:真正的爱,我们经常从精神角度来考虑。我们要怎样给孩子尊重、理解和信任,如何去理解他、如何去尊重他、在这个基础上去满足他、信任他。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啊,我想给大家一个不同的思路。真正的爱,我把他叫做一种很精致的爱,真正的生命的宠爱,主要是关心在精神层面、心理层面上的满足。得到了尊重、理解、信任,这个人就会满足。那我在想,从物质来谈溺爱也好、严厉的爱也好,从物质的视角来说,它离真正的爱的视角和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决然不一样的。所以呢,就第一个话题,我想提出个人的看法:真正的爱应该从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和满足(出发)。我个人把这种爱叫做精致的爱,就是人精神上充分地尊重、理解、满足,那是很精致的;反过头来,有一种爱叫粗糙的爱:这种爱着眼点经常盯在孩子的表现、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上。那好,我们如果总还是在这个层次上纠结于给了宝马对,还是给了iphone 对的话,那不管是给了哪个都是粗糙的爱。为什么?因为你关注的着眼点不对,老在看孩子外在的行为的改变,老在看苹果应该给这么大还是那么大,它还是不对的。所以我想我们时代是进步啦,我想我们的爱可不可以不简单停留在溺爱、或是严厉(上),就是不要停留在对物质和行为的关注上。我想通过这个平台和大家沟通,我们把这个爱的理解,包括关注点能不能投注到孩子内在心灵层面的满足。我想这是这次事件应该引发给大家的一个思考。我们所有人都在关注给个iphone 好、三星手机好、还是联想好。那么我们能不能讨论我们内心深处的人性是怎么样?小孩子的心里是什么样子的?它科学的规律是什么样子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讨论爱,远远要比物质的重要。我在想,家庭教育出现错误,也是在于我们很多时候都停在那些外在的东西上了,所以这时候不管我们多讲究这个度,都是粗糙的教育,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3-4-7 12:32:39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就是家长不能用提供物质的多少来衡量爱的水平。

林巨:对,不能用孩子的行为和物质的多少来衡量家庭教育是对还是错。从这个角度来讲,家庭教育都是错的。

主持人:就是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他在想什么,他心理上需要什么。

林巨:对,(要关注)人性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我做教育这么多年,我可以说说我对教育的理解:所有的人都一样,小孩子的和大人的都是一样的。你如果去真正理解和尊重他,和小孩子怎么相处、和你的老婆怎么相处、和你的老公怎么相处、和你的父母怎么相处、和你的朋友怎么相处,道理都是一模一样的。

主持人:是什么样的道理?

林巨:就是不管你和任何人相处,首先要尊重那个人、理解那个人、信任那个人。但现在我们对孩子明显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对孩子的态度第一是,不管教是不行的。你跟你的朋友相处难道也是这样子的吗?这朋友我不教育教育他是不可以的。那这个朋友一定会怎么样?离你而去。如果你对自己的老公这么想,我老公有很多的毛病,我要教育教育他,你们家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对妈妈也是,我妈妈有很多的毛病,她怎么这样带孩子,我得教教她怎样带孩子,那你们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3-4-7 12:32:56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就是我们都习惯了去教育别人。

林巨:对,我们老习惯认为,教育就是我们在上面,人家孩子在下面。反过头来我说,人性其实都是一样的。你如果拿这个对你的朋友,对你的老公、爱人、家里人,没有人会听从你,并且还会起很多的纠纷、冲突。好,孩子也是一样。我们会发现,孩子(很多时候)是不会当场和我们冲突啦、讲道理啦,他做不到。但孩子有他的办法:你高高在上,不理解他,你一厢情愿,那孩子的表现是什么?他可以不听你的。这孩子怎么老不听你的?问题出来了吧!有的孩子你让他东,他一定往西,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停地哭闹。所以孩子有孩子的办法。但根本是什么啊?真正的教育就涉及到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我们对这个小生命的尊重、理解和信任,那个很少啊。我看所有的舆论,在网上大家都在说,孩子不要溺爱,一定要严厉地管教。这所有的东西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我们不管,他就会变坏掉。讲过了,人性都一样,你愿意被你的老公每天教育吗?(你愿意每天)被老婆教育吗?你老婆说:“你今年挣了50万,你看人家隔壁的老张挣了100万,你要跟老张好好地学习学习。”你听了会心花怒放吗?!所以我讲真正的爱啊,你不要老去纠缠给他个小苹果还是大苹果啦(物质方面)。

主持人:就是不要不去理解对方。

林巨:我们第一,老是不信任孩子;第二,老是看重那些物质的、外在的东西。是吧?

主持人:老是按物质的去下定义。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3-4-7 12:33:12 |只看该作者
林巨:这样的教育就是粗糙的教育。老是纠结在给一个苹果是对的,还是给两个,那(都)不对。你给和不给都不对。所以我希望给大家一个新的视角来讨论这个问题。

主持人:好的。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众所周知,李天一是李双江老师老来得子,毫无疑问肯定是家里的宝贝疙瘩。这样就造成家长对孩子太过于娇惯了,什么事情都听他的,这也是一个极端的方面吧。一个是家长给孩子规范,另一个是家长什么都听孩子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这是不是也是一个误区。



林巨老师观点摘录:

目前的主流,真正娇惯孩子的家庭其实很少,我们对待孩子,90%以上乃至99%以上的家庭,还是偏严厉的。我们最多是从暴力的严厉,演变成温柔的严厉。

我们经常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停干扰、干涉乃至破坏孩子,这就是严厉,这就是粗糙的爱。

我们在这样的教养中成长,心很粗糙,长大了,自然而然,又把很粗糙的爱,给了孩子。

我们根本的错误是总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生命本真的美好。

我们忘记了我们做孩子时候的初心,忘记了生命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3-4-7 12:33:33 |只看该作者
粗糙的爱所培养的孩子(所谓的狼爸虎妈),会造成怎样的可怕的后果,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深远的负面的影响。



林巨:好。刚才你说李老师老来得子,娇惯孩子。我问一下你,谁家不娇惯自己的孩子?(不管)20岁、30岁、35 岁(时)生的孩子,作为妈妈来说,这个孩子从我的身体里出来,都很娇贵。所以我觉得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娇惯没有错,那叫人性,人之常情。现在又回过头来说,有的人认为应该对孩子特别严厉,我说不对;有的人说,什么都听从,好像还是不对。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就是,我们很多时候所谓的严厉也好,都听孩子的也好,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自以为是的基础上。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孩子哭了,她为什么哭?我们很多时候不去想这事情,常规会说:“你不许哭。”孩子要拿这个东西了,会说:“你不许拿。”有的家长可能会严厉些。从我本身的理解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总的来说,基本上是严厉,百分之九十以上(严厉)占主流。我们说,什么都听孩子的,这样的家庭(其实)很少很少的。只是我们认为啊,我们所谓的让孩子不听,是大声呵斥或者说是态度比较粗暴。我给你举些例子啊,比方说我跟朋友们吃饭,有个老人带孩子,那老人对孩子从头到脚也很温柔的,他也不是特别严格。但你会发现,孩子吃饭了,他会说:“筷子不要这样拿,要那样拿;你的勺子怎么放在这地方了,要放在那地方;这个菜要多吃,那个菜少吃;米饭怎么又掉地上了;赶紧吃这个菜……”一顿饭里爷爷奶奶对孩子说了一百句这样的话。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自由地生活啦?!很少,很少!所以我和大家说,什么都听孩子的,我说这样的家庭几乎没有见到过。只是说我们从过去很凶很专制的状态变成了碎碎的唠叨了。那现在我们想,打个比方你吃饭。这个假期回妈妈家了,每次吃饭你的妈妈说:“你看你,吧嗒吧嗒怎么老出声音啊,你的筷子怎么捏得那么远,你怎么又吃肉了呀、多吃菜……”不用说,你春节在家呆了一礼拜,每顿饭不用一百句就是有20句这样的话等着你,一周下来你一定得胃溃疡。OK?

主持人:因为吃不下去是吧。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3-4-7 12:33:58 |只看该作者
林巨:受不了呀,我们的孩子有多可怜。所以我看到那个孩子就不怎么吃了,然后那个奶奶就又去追、又去喂,然后又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乖,倒霉得很,倒霉催的。”其实他是在被不停地打扰、不停地干涉。我们现在不说破坏啊。最严重是破坏,但在破坏之前,我们做很多事情去打扰和干涉,那个就叫严厉,那就叫粗糙,那就是我们不尊重孩子。我们可以去设想一下:过年了,你的妈妈为了爱你,她也不是恶意,是吧?你吃这个菜吧,你这菜吃得太少了,给你夹一大盆;你别吧嗒吧嗒,怎么老出声音啊。不用多,每顿饭十句话,你一个礼拜一定胃溃疡,第二年一定不想回家。所以,我要借助这个平台给大家澄清一个概念,我们给孩子充分自由的家庭实在是很少、很少、很少!只是我们,我和大家说过了,爱有两种:一种是精致的爱、一种是粗糙的爱。我们自己的心很粗糙的,我们看不到那些给孩子的粗糙,看不到给孩子的那些打扰、干涉和破坏。所以有的时候会奇怪这孩子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我再打个比方,跟大家讲爱的精致程度。就像谈恋爱一样,你老公说了,你今天怎么又生气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莫名其妙。你会和老公说,你刚才说什么事情的时候,什么话说得重了,我很生气。OK?!夫妻之间是怎么相处的?真正的恩爱都是很精致的,对不对?你不高兴了,不是因为他在外面有小三了,是你的话说得重了,你不能这样说我的。有谁得到过这样的爱?我们的孩子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爱,所以大家说太惯着、太随着孩子了,这样的教育我不能说没有,但在中国,绝无仅有,很少很少。

主持人:对,是这样的。但在中国的父母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大多数父母觉得孩子得去规范他,这样才会有教养。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比如你告诉他打人不对、尊老爱幼、对长辈要尊重啊、比自己小的孩子要爱护,这肯定是要教育的。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3-4-7 12:34:29 |只看该作者
林巨:我们有一个前提啊,这些东西你教育不一定错啊,只是我们不知道,你不教孩子也是可以学会的。这还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什么呢?是我们有一个不好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个孩子不管教就会变坏。这是我们对孩子一个极不信任的状态。如果你对孩子不信任的话,他一定会变得不值得你信任。这是吸引力法则,现在很流行,正能量啊。你给孩子什么呀?这孩子是不乖的、不好的、(不管教就会变坏的),你给他的那是负能量,所以他一定会越来越负嘛。如果大家理解不了,有人会说,我不管他是不是就会变坏呢?我给大家讲过人心都是一样的,人性也是一样的。我还拿夫妻之道来打比方。我今天娶了你做我的老婆,(你看)我有必要吗?我要订一个计划,三年后我要把她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月薪现在只有5000元,三年后怎么也得达到一万;现在体重是60公斤,三年后达到55公斤;她现在身体差一点,三年后应该跑个马拉松没问题。你需要这样的老公吗?

主持人:不需要。

林巨:所以你的孩子也不需要这样的父母。你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公?你需要他很理解你、很尊重你、你和他提什么要求他都笑眯眯地看着你,尽量满足你。在这种氛围里,你会变得越来越怎么样?

主持人:会愈来愈好。

林巨:这是爱的滋润嘛!所以我们为什么这样对孩子,是我们忘记了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问过无数家长: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你要求爸妈给你什么?自由、信任、理解、充分的空间、犯错误的时候不要打我,多陪陪我,就是这些。当你是孩子的时候你需要:妈妈每天给我讲五个道理,订一个规矩,你需要吗?你不需要!当你变成父母了,你为什么给孩子这样的东西?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的初心啊,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只是想要这样的爱。当有这样的爱的时候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是爱我们的。当我们感受到父母是爱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很安全,我们健康的人格就这样长出来了。反过头来,在这个(家庭)环境里面,你如果不理解,比方你的老公每天都挑你毛病。他说:“老婆,你不要生气哦,我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我是为了让你在一帮女人里面一眼看上去就是最优秀的,所以我每天就监督你、要求你。”你会怎么说?

主持人:不需要,我才不要!

林巨:对啊。我需要你的爱,让我感到做一个女人是如此地幸福,让我感到我的婚姻是所有家庭里面是最幸福的,让我感到这辈子做女人太值得了!你自然会对这个家庭有责任感,会付出,对不对?!孩子也一样,我一定要和大家说,真正的教育是心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充分的爱、充分的尊重、充分的信任、充分的满足。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3-4-7 12:35:20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但现在有很多比较成功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很出名了,或是取得了好的成绩的人,他们都是父母管教非常严。比如说在什么时间要学习,学什么东西,安排什么课,那人家的父母就会觉得这样的教育会比较成功,给孩子一个规范。

林巨:这样的教育追求什么东西呢?追求外在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李天一不就是这样嘛,小小年纪就是申奥大使,又什么书法一等奖的获得者,最后呢?结果呢?我要和大家说,你去追求外在的那些教育,都是粗糙的教育。我一再跟大家说,(人心、人性都是一样的)。反过头来讲,因为你总在要求孩子去追求外在的东西,就像你的老公总要求你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说话要得体,努力工作,你会怎么样?你会活得很压抑、很累。对,小孩子也是这样,他每天活得很累、很压抑,他生命最基本的需求,被别人爱的需求没有满足,他长大了以后会去做什么?生命都会去追求他从小没有满足的东西,他最基本的追求没有满足,他长大了会去满足那最基本的追求。什么呢?别人的认可。因为他从小不被爸妈认可。成绩好了认可你一下,成绩不好了不认可,所以根本上他是不被认可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我的成绩总是一百分。所以这个孩子总是活在紧张里面,狼爸虎妈之类的孩子一定是这样的。孩子一定是活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之中。所以他长大了即使(外在)成功了,因为他内在从小被父母的认同没有满足,长大了就会去追求别人的认同。怎样去追求别人的认同最容易?追求外在的成就。你看,我有车了吧、我有房子了吧、我的工作好吧、月薪高了吧。所以这个社会人人都在追求物质的东西,那些低级的东西,那是来自于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从小一开始对自我的安全感的最基本的层面都没有被满足。有个调查说,人家国外的大学生,人生最高的追求是什么?真理和智慧;我们中国的大学生,北大、清华也一样,最高的追求是什么?权位、名利、金钱。为什么?因为生命从最小的时候已经被破坏掉了,他连最基本的都没有被满足,人格带着缺陷就这样地成长。所以我有一本书专门讲这个:《妈妈,请这样爱我》(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44bab90101flop.html )。我们要从精神上多爱孩子,多尊重孩子、多理解孩子,让他的安全感充分地满足,那样的孩子人格很健康,他长大以后的人生追求会比较高远。不会像现在这样,这个社会是如此地急功近利、如此浮躁,它的根都可以从家庭教育找到。所以我要和大家讲,家庭教育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地深远!这是人格啊、人性啊,你根本面没有打好,你老否定孩子、打击孩子,孩子成功了才是值得信任的,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3-4-7 12:35:45 |只看该作者
不成功就是不被信任的,那个人格是分裂的。

主持人:好多家庭喜欢给孩子规划,父母觉得他给孩子规划的,是成功的,当然有的孩子可能也取得了成功。

林巨:他的成功是外在的,有几个孩子是成功的,有多少是不成功的?第一,成功是少数,不成功是大多数。第二,成功了又怎么样,还在追求生命中那些低级的东西,那不叫成功啦!生命中真正的成功,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说,他不是在于物质的外在的东西。我们看过没有,昨天晚上北京台有个访谈,(搜狐总裁)张朝阳如此成功,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主持人:好多很成功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都是有一定的问题的。

林巨:对啊。那不是成功。人生真正的成功不是这些东西。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3-4-7 12:36:04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

林巨:这个(深层的)东西就很难和大家说了,这是这个社会的非、非、非主流,但是,这是人生真理。

主持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他的人格才比较健全。

林巨:对啊。他有健全的人格,他一生的幸福就奠定了。其实很多时候,幸福需要物质,但是,真的关系不大。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3-4-7 12:36:23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第四个问题)据说,李天一之前也曾因为打人被劳教过,当时就有人提出来说,李天一这样的孩子不能关进劳教所,因为劳教所本身作为一个大染缸,把孩子关进去就学坏了。林巨老师,一个孩子外在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成长影响也蛮大的,您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林巨老师观点摘录:

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教养环境。

赋予生命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和价值感,是教育至关重要的目标,没有这个,一切混乱和灾难,就此诞生。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反省,我们的努力,经常是在制造平等,还是在制造不平等?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13-4-7 12:37:01 |只看该作者
林巨: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啊,法律我不是特别懂啊,但法律有它的道理在里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青少年、未成年人来说,尽量用社区矫正比较好。心理学里有个术语,是西方的东西,是通过对社区做一些好事情啊、公益的事情啊,这样会让孩子更好地改变一下自己。所以劳教不劳教我不大懂,不好更多地去说。只是西方会从社区矫正或教育的角度去做,我觉得我们以后也可以参考这个东西。第二个,我想和大家谈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讲环境。我们讲环境总讲社会环境,但我们忘记了,孩子一开始生活在谁的身边?父母身边。从儿童教育的角度、生命教育的角度,孩子前三年是最重要的,稍微放宽一点就是前六年,人格的健康、一生的幸福就在那前六年奠定了。那这六年的环境自然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环境,所以我们老说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跟我们没有关系,是吧?十三亿分之一嘛。每个人都觉得和自己的关系不大,每个人都可以抱怨社会。但是我要和大家说,真正的环境,尤其是孩子六岁以前,最关键的都是家庭环境。你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什么样的东西呢?比如,我们很多父母,看人是不平等的:那样的人是高高在上的,那样的人是低低在下的,那你就在给孩子最“好”的影响了。所以真正的的家庭教育是以身作则,好多事情来了,父母是怎么谈论的。比如说我现在做访谈,有很多的家庭是很有地位的,(乃至是)明星家庭。孩子很多4、5岁就上(一些著名杂志)的头版照片啊,或者一个什么宝宝竞赛,就去找关系,让我的孩子优先上去。你都在给孩子最不好的教育。你让他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生而不平等的,那是最可怕的。人与人之间是生而不平等的,是应该生而不平等的,那是多可怕的啊!所以他长大以后就觉得我应该比你高。那我们现在反过头来了,我们在这里没有太多的资格说别人不好,我们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包括我,我们有没有带给孩子这样的东西?通过你的影响力、社会关系和你的权势,不说别的了,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有多少父母在那拼命为孩子做点什么东西。我觉得我们都在告诉孩子:人应该天生不平等,那是所有教育、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啊。所以家庭教育讲深了啊,我们没有资格嘲笑任何人,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我真的就做得那么问心无愧吗?所以我希望,从李天一事件,通过这件事情每个人都应该自我反省,我们就做得这么好吗?我们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不犯错误吗?我们对这个小生命的贡献、引领和服务,真的是从人性的角度、更博爱的角度、更平等的角度出发吗?所以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是很难的!很难、很难的!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对教育的一些看法,(给大家一个不同的角度)。

Rank: 8Rank: 8

18#
发表于 2013-4-7 12:37:25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谢谢林巨老师。



主持人:(第五个问题)随着现在很多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对孩子们提出的物质和金钱方面的要求都会很尽力地去满足,可谓是为孩子操碎了心,可是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个坏孩子。



林巨老师观点摘录:

不要妄评孩子的好坏,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和不信任。

真正的爱都是很精致的,都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在每一个眼神和表情中。

粗糙的爱都很简单,以为讲几个道理,定几个规矩,上几个辅导班,找一个好幼儿园好学校,学点什么技能本事......就是教育的全部了。

孩子的内心不被真正尊重和理解,满足很少,就会必定去追求外在物质的过度满足,来弥补内心的空洞和缺失。反过来,内心充分满足的孩子,对物质的兴趣自然会适可而止。

真正的爱,受益的,何止是我们的孩子,粗糙的爱,伤害的,也何止是我们的孩子?

生命是生而平等的,有了这样的心态,真正的爱的教育才能展开。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13-4-7 12:37:51 |只看该作者
林巨:首先啊,我们一定要小心一点说孩子是一个坏孩子。(妄)说孩子好坏,(这个问题)我们(先)撇开不管,(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所谓的教育总是从物质角度入手,在物质的多和少上做文章,都是错的,那都是粗糙的爱。其实生命中需要的是心理层面的需求,是内心层面的满足,我把它叫做“无分别的爱”,主要从生命角度很充分地理解孩子。我们缺少这样的生命教育,缺少这样的精致的爱。我举个例子给你,我想通过这个案例告诉大家,真正的爱,它的精致是建立在对生命的平等和尊重上。(比方),孩子要吃冰激凌,你不给,第一天不给,孩子闹;第二天不给,还闹;第三天不给,再闹。你受不了了,你给他冰激凌了。你是自然地给他?(还是很愤怒地给......)你怎么给,教育就出来了。“给你,烦死了,吃死你,一会儿上医院给你打针去。”你说这个孩子满足吗?!

主持人:不满足,很怕,其实。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13-4-7 12:38:11 |只看该作者
林巨:对呀,对呀!所以他吃一个冰激凌还会再跟你要,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内心的满足,他没有的。反过头来,孩子要吃冰激凌了。“宝贝你要吃冰激凌是不是?”“嗯”“来,妈妈给你拿一个,慢慢吃,小心一点,别噎着了。”这跟刚才那个能一样吗?或者我再打个比方。孩子在那看电视,(看着看着),眼睛转过来,看见你的眼睛。这时的妈妈有两种:精致的爱的妈妈,两个人眼睛专注(交流)的时候,妈妈的眼光都是柔情、包容。但是(经常),他转过去看到妈妈的眼睛,正恶狠狠地盯着他。哪一种爱会让孩子离电视更近呢?离妈妈更远呢?一定是那个恶狠狠的眼光啦,清楚没有?所以很多时候,为什么孩子老迷恋这个物质的东西?记住了,内心的爱不满足啊!内心的爱是什么东西呢?我们把教育想得很简单,每天给他讲两个道理、上几个辅导班,是不是?找一个好学校,这就是爱了?!那全是外在的东西,那都是很粗糙的爱。真正的爱,精致的爱,是发自内心层面的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爱人、对自己的亲人,乃至更广:对朋友、对陌生人。生命和生命之间彼此的爱、包容和理解都是很精致的爱,很博大的爱。那这个东西你这样做(到)了,受益的绝不仅仅是你的孩子。反过头来说,很粗糙的爱,受害的也绝对不仅仅是你的孩子哦。我就讲这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4-29 22:18 , Processed in 0.0252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