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上海悄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背包客] 小学生Enoch的1年级——遭遇魔鬼教练后记   [复制链接]

Rank: 2

1#
发表于 2012-12-7 17: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佩服安妈,一点一滴的进步,坚持就是胜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可是,我有时候不免在想,安的耳边总是充满着MP3的声音,是不是有点......安什么时候玩耍?什么时候听音乐?什么时候画画?什么时候思考?什么时候安静地发呆?

还有,关于预习、复习,安妈可能觉得教科书对安来说太低幼了。不过,是不是可以看做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习惯这种角度来看待呢?哪怕仅仅用时5分钟。我觉得一个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而这个好习惯也可以让安当下受益。

再有,我们总是说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填鸭式的,那我们的家庭教育呢?因为我自己也在给孩子念体验,也在念三字经、在念千字文,于是我时常在想,我们是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了。中国教育缺少的是孩子独立的思考,并不是N多知识的导入。

我的孩子明年上学,我其实是在安妈这里吸收力量,上述只是我的一点想法,不到之处请见谅。


点评

上海悄悄  学读体验,learn to read,掰开了揉碎了一口口喂给孩子吃,或许还算是填鸭?然则今日,孩子的read to learn,已像手握钓竿稳坐钓鱼台,随心所欲地自己钓鱼来吃了啊。  发表于 2012-12-10 19:57:37
北京和和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和和有时候会说的:妈妈,给我一点时间,我发发呆。  发表于 2012-12-10 13:55:42
拂晓  很高兴看到海宝妈妈这么有深度的发言,这也是我疑惑的。  发表于 2012-12-10 10:15:53
上海悄悄  很好的问题,真的,非常好。很盼望与你的进一步讨论。  发表于 2012-12-10 08:45:15
爱海  佩服海宝妈妈!这个思考深度!这个表达水平。我赞同,但我说不到这么到位。  发表于 2012-12-7 17:32:28

Rank: 2

2#
发表于 2013-3-13 08:59: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宝妈妈 于 2013-3-13 09:11 编辑

昨天看到一篇博文,一个在家教育的父亲写的。有的地方值得深思的。贴上来看看。

在家教育=打破常规

常有朋友问:冲冲爸,你家冲冲不上学用的是啥教材呀?

每当被问道这个问题,我都不知道怎样回答好。因为冲冲虽然爱看书,从小说、漫画,到养猫养狗食谱都有,但绝不是古今中外官办民办学校里的那类教材。冲冲刚回家的头一年,我给他搞过教材,但也就是不到一年,全取消了,因为我发觉他并不喜欢每天都按时按晌地固定坐在那儿学教材,我发觉他干生活中的那些事儿,做做饭呀,种种花呀,养养宠物呀,去哪儿参观一下呀,鼓捣点儿小玩意儿呀,玩儿一玩儿呀,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呀等等,而且在这些平常事儿中,除了开心,他还收获不少,本来嘛,假如真有教材话,那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

我刚开始拼命给冲冲搞教材,我觉得跟现在那些不喜欢教材至上的学校,打算让孩子离开学校,又继续迷恋教材的父母的出发点基本一样,就是:人都需要寻找确定性,确定性的东西才会让我们有安全感。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教材中,这会让我们坚信教育就玩儿印刷好的教材,孩子但凡要活着,就必须有教材,有了教材我们才能根据教材检验出教学成果,才有确定性,心里才踏实。

所以我总觉得,所谓的在家教育,绝大部分都是换汤不换药,我们只不过是拿剑桥版的英语换掉了北师大版的英语,拿子曰诗云换掉了人教版的语文和品德与修养,教学方式呢,依然老一套,死记硬背别人的话而已,多数时候不需要自己亲自去体验生活,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

人是变的,特别是孩子,变化极快;生活也是变化中的,日新月异。所以,假如真有什么在家教育的话,真正能成功的,一定是顺势而为,法无定法,始终是在跟着孩子的成长变化而变化的,没有什么固定的东西。

固定与习惯性的东西会让我们心里踏实,但不一定适合孩子。孩子就意味着要打破常规,正因为这点,他们也才是孩子,才像初升的朝阳一样耀眼,迷人,让人为之心潮澎湃,为之赞叹动容!墨守陈规的家伙们全是老梆子,暮气沉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6 00:28 , Processed in 0.0214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