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01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转胡萍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
发表于 2012-7-9 12: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不让用剪刀、针线呢?华德福小学里都有针线活。幼儿园里应该有手指编织。幼儿做针线可能担心安全问题吧,如果有家长监护应该允许的。简单地说不许容易让人迷惑。



点评

福娃京京  这就是让我们沉思的地方,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发表于 2012-7-9 12:55:20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2-7-9 12: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不让用剪刀、针线呢?华德福小学里都有针线活。幼儿园里应该有手指编织。幼儿做针线可能担心安全问题吧,如果有家长监护应该允许的。简单地说不许容易让人迷惑。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2-7-10 19:02:07 |显示全部楼层
杨颜老师 发表于 2012-7-9 21:31
孩子的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应该作为一种可以完全不被允许的状态。就像华德福认为孩子在6岁以前的 ...

我发现好多问题就出在“不许这样、不许那样”。

杨颜老师,正好请教一下您,您教美术有没有对不同的年龄的孩子有一些限制,比如,大约多少岁才可以画素描,多少岁可以写生、速写。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2-7-10 19:37:51 |显示全部楼层
毫无疑问有的老师走偏了,好的华德福老师不会这样。现在到中国来培训的老师大都是非常好的老师,他们的状态自然不同。

其实别的流派也有好老师,我见到一位读经教育的老师在教育观点上是一点都不刻板的,很好地诠释了“因材施教”。传统教育的好老师也是如此。

但是,不同的流派的确容易出现某种特别的“阴影”。糟糕的传统教育会变成应试教育;糟糕的蒙氏会是只有教具的“蒙事”,糟糕的华德福会固守教条,糟糕的华德福还有一个危险就是,老师做得不好的话达不到预期效果,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为什么会有这些“阴影”? 通常说是老师水平不够,这是假设 如果老师水平都“足够”高就会更完满。就像中国传统上假设如果人人是圣贤,就会天下大同。

但为什么某种教育特别容易普遍地产生某种特别的问题,另一种教育又特别普遍地产生另一种问题呢?
是不是它们的理论偏向导致的?

每种理论都有其重点,有所偏重就会有所倾斜。毕竟掌握平衡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对新老师来说
尤其如此。

或许没有教育是完美的,我们应该知道它们各自的阴影。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2-7-10 20:44:16 |显示全部楼层
杨颜老师 发表于 2012-7-10 20:11
我不赞同“阴影”说,呵呵。我始终觉得教育虽然没有完美的,但是还不至于有阴影。各个流派的教育本身没有 ...

如果把一种教育比作一盏灯的话,这盏灯有它照亮了一个空间,也有它自身照不到的地方。我说的阴影是这个意思。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2-7-10 21:01:1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f 于 2012-7-10 21:18 编辑

有的问题是实施者的问题,有的问题就是理念和方式不同。像胡老师所主张的科学、理性的方式跟华德福的方式就是不同的思路。关于小孩的出生,华德福会讲童话故事,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想象。但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不会掩饰真相的。故事是故事,孩子们也知道那是故事。有一个国外的华德福老师讲她在怀孕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还把B超的照片拿给大孩子的班里,孩子们传看!可想而知孩子看到这张照片多惊奇! 成熟的华德福老师会这样给孩子一些比较感性的图像,给孩子惊奇和惊喜,但老师的确不会特意用科学语言解释受孕、出生的过程,也不给孩子看百科全书里的人体解剖图。她会允许孩子去摸摸凸起的肚子。
这样的好处是给孩子的是鲜活的生命的印象,而不是冷冰冰的没生命的分析;缺点是并没有传达完整的知识、一套正确的名词。
这两种思路在方式上确实有不同的。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2-7-11 23: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f 于 2012-7-11 23:48 编辑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2-7-11 21:07
转自胡萍博客

我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之五——史丹纳PK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者们


说到调查,我看到过网上的一篇调查(论文),研究华德福高中毕业生的去向。调查列出了几所欧洲的华德福中学毕业和非华德福中学毕业生各自的学几大类专业的比例、继续上学和就业的比例业,等等,很细致的分类数据。现在我当然复述不了数据了,但我记得两相比较是差不多的,没有很大的差异。对学校的满意度,华德福的学生稍微高点,但没高出很多。其中满意度分成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对教师?的满意度,华德福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其它的跟非华德福学校的满意度数字差不多。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2-7-12 22:44:18 |显示全部楼层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2-7-12 18:40
嗯?我怎么印象中看过一个这种类比数据,但结论是华德福学生从事艺术和人文的居多,理工偏少,这个比例是 ...

我看到的这个调查,以及网上另一个对北美华德福学校毕业生的调查,都是从事文科、艺术的百分之四十多,理工的百分之四十多但少于从事文艺的。非华德福学校的比例没很大差异。 但如果再看细分,华德福毕业生从事教育、表演的高于其他学校,从事工程的比例非常少。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2-7-12 22:58:56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个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华德福学校上的人写的一篇详细的华德福学校评论。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aldorfwatch/unenlightened
他后来是抛弃了华德福的理念的,但我觉得这篇评论写得还是中肯的。
他记忆中的华德福学校生活是美好的、教师也是可亲的。

他的批评是针对华德福的隐蔽的宗教性影响和对科学的贬抑。

文章很长,仅摘一点点:
----------

After I had been at the school only a few years, the notion of trying to see the world clearly had lost almost all meaning for me. Everything seemed symbolic rather than concrete, although what the symbols stood for was vague. Everything had its hidden deeps. It’s hard to remember now precisely how I was led to adopt this attitude.

仅仅在学校学习了几年,“要努力地看清世界”的观念已经几乎对我失去意义了。一切事物都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虽然象征什么也还是模糊。一切事物都有隐含的深度。我现在很难确切地回忆起我是怎样被引导到这种态度上。


No one could have mistaken Waldorf for a hotbed of intellectual excellence. Our teachers had different, overriding concerns. Waldorf’s priority was to quietly condition our souls and hearts to receive spiritual influences. To that end, our teachers subtly encouraged us always to move toward the light and away from the dark

谁也不会错认为华德福是要培养知识上的卓越。我们的老师有与此不同的、压倒一切的关注点。华德福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地将我们的灵魂和心打造得能接收精神影响。为此,我们的老师用微妙的手法鼓励我们永远向光明前进,永远远离黑暗



For me, Waldorf’s impact was thrilling. I developed esoteric yearnings—I was eager for revelation—I longed for things transcendent, for supernal beauty and grandeur. The expectation of these blessings grew in me for years and sustained me. But then, gradually, a reaction set in. It became increasingly pronounced as I progressed through high school. I was pained that the world, and I, fell so far short—always, it seemed, so far short. Dreams of the transcendent remained just that—vague, alluring dreams, perpetually out of reach. Longing for the unobtainable is a prescription for frustration, or desperation. I continued to long—perhaps more than ever—but I came to feel that my longings were a burden.

对我而言,华德福的影响是可惊的。我发展出对神秘的渴望,我渴望着启示, 我向往超越的事物,向往超凡的美和庄严。多年来对这种福祉的期盼在我心中日益增长,支持着我。可是逐渐地出现反作用力,在高中的几年越来越明显。看上去这个世界和我都与这个目标差得太远了,看上去总是差得太远,这让我感到痛苦。超凡的梦想总是那么模糊的迷梦,永远触摸不到。渴望对不可获得的事物等于是要求挫折或沮丧。我继续渴望,比以前更加渴望,但我开始感到我的渴望是个负担。


All in all, science meant little to us. “Truth,” for us, tended to be a metaphysical rather than an empirical concept. Thus, the line between verifiable truth and woolly speculation became blurred.
总而言之,科学对我们没什么意义。对我们来说,“真实”更是个形而上的概念,而不是经验性的概念。因此,可证实的真实与稀里糊涂的猜测之间的界线模糊了。

点评

每每  隐蔽的宗教性影响---隐蔽这点其实很可怕。  发表于 2012-7-13 08:35:03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2-7-12 22:59:27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一个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华德福学校上的人写的一篇详细的华德福学校评论。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aldorfwatch/unenlightened
他后来是抛弃了华德福的理念的,但我觉得这篇评论写得还是中肯的。
他记忆中的华德福学校生活是美好的、教师也是可亲的。

他的批评是针对华德福的隐蔽的宗教性影响和对科学的贬抑。

文章很长,仅摘一点点:
----------

After I had been at the school only a few years, the notion of trying to see the world clearly had lost almost all meaning for me. Everything seemed symbolic rather than concrete, although what the symbols stood for was vague. Everything had its hidden deeps. It’s hard to remember now precisely how I was led to adopt this attitude.

仅仅在学校学习了几年,“要努力地看清世界”的观念已经几乎对我失去意义了。一切事物都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虽然象征什么也还是模糊。一切事物都有隐含的深度。我现在很难确切地回忆起我是怎样被引导到这种态度上。


No one could have mistaken Waldorf for a hotbed of intellectual excellence. Our teachers had different, overriding concerns. Waldorf’s priority was to quietly condition our souls and hearts to receive spiritual influences. To that end, our teachers subtly encouraged us always to move toward the light and away from the dark

谁也不会错认为华德福是要培养知识上的卓越。我们的老师有与此不同的、压倒一切的关注点。华德福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地将我们的灵魂和心打造得能接收精神影响。为此,我们的老师用微妙的手法鼓励我们永远向光明前进,永远远离黑暗



For me, Waldorf’s impact was thrilling. I developed esoteric yearnings—I was eager for revelation—I longed for things transcendent, for supernal beauty and grandeur. The expectation of these blessings grew in me for years and sustained me. But then, gradually, a reaction set in. It became increasingly pronounced as I progressed through high school. I was pained that the world, and I, fell so far short—always, it seemed, so far short. Dreams of the transcendent remained just that—vague, alluring dreams, perpetually out of reach. Longing for the unobtainable is a prescription for frustration, or desperation. I continued to long—perhaps more than ever—but I came to feel that my longings were a burden.

对我而言,华德福的影响是可惊的。我发展出对神秘的渴望,我渴望着启示, 我向往超越的事物,向往超凡的美和庄严。多年来对这种福祉的期盼在我心中日益增长,支持着我。可是逐渐地出现反作用力,在高中的几年越来越明显。看上去这个世界和我都与这个目标差得太远了,看上去总是差得太远,这让我感到痛苦。超凡的梦想总是那么模糊的迷梦,永远触摸不到。渴望对不可获得的事物等于是要求挫折或沮丧。我继续渴望,比以前更加渴望,但我开始感到我的渴望是个负担。


All in all, science meant little to us. “Truth,” for us, tended to be a metaphysical rather than an empirical concept. Thus, the line between verifiable truth and woolly speculation became blurred.
总而言之,科学对我们没什么意义。对我们来说,“真实”更是个形而上的概念,而不是经验性的概念。因此,可证实的真实与稀里糊涂的猜测之间的界线模糊了。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2-7-12 23:25:32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胡老师(姑且以胡老师为代表吧)与华德福之间的差异是信仰上的差异。

胡老师是相信科学、理性的。

而华德福的信仰呢?有没有人清楚地知道?华德福学校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即使到了高中也不会知道,但会深受影响。家长很多都是不知道的。老师会不同程度地知道。

华德福认为物质世界只是意识发展的一小段,人的意识进化将扩展到远远超过理性思考。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灵视”(史代纳自己就是个灵视者)。因此事实(物质世界的现实状态)和科技绝不是华德福青睐的。为什么华德福特别强调想象力呢?因为在人智学里,想象力的非理性认知形式会随着人的进化而走向灵视阶段。那才是人智学的重点。
华德福教育的课程、授课手段都是围绕其中心理念而设计的。


这是一种信仰,就像无神论者、基督教信徒、佛教信徒各有所信一样,在信仰方面其实没多少可争论的。各自的体验和选择而已。

华德福教育说是非宗教的,但其实宗教性很强。正好也有一些人不属于任何教派,但宗教性很强。如果家长恰好是这样,并且想让孩子也受到这种影响,那么华德福教育就非常适合。



点评

阿毛阿飞  家长是否能清晰了解这种宗教特性?家长是否明确希望孩子受到这种影响?孩子本身是否适合接受这种影响?教育需要信仰,但教育是否需要宗教化?  发表于 2012-8-24 10:42:38
aries_2k  深以为然!  发表于 2012-7-13 09:22:09

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2-7-14 17:26:30 |显示全部楼层
每每 发表于 2012-7-13 08:45
严重握手!

“而华德福的信仰呢?有没有人清楚地知道?华德福学校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即使到了高中也不 ...

许多人一接触人智学就觉得这跟某某宗教简直异曲同工啊! 基督教的发现其中有基督教的因素,佛教的发现其中有佛教因素,印度教徒也一样在其中发现熟悉的东西。中国人也发现其中有跟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地方。
简言之,人智学认为人来自更高的精神世界的源头,死后人的意识的旅程也没有结束。世界和人都是以精神、意识为起源,物质由精神创造。
持有这种信念的人是想当多的,就我自己而言,也对这种信念抱着同情和愿意相信的态度,虽然我认为我不能判断这种论断的真假。
从历史起源上看,人智学深受基督教、印度教和密教影响。
如果家长有相同的信念,就会愿意接受华德福。
但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信念,一方面深受家庭和学校影响,一方面那又是孩子自己需要在成年后寻找和确定的事。
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孩子乐于接受家长和学校给予的信念,那很好。如果孩子不乐于接受,那也很好,应当完全可以接受。
华德福里一些宗教性较强的课程,比如音语舞,有相当多的孩子并不喜欢,觉得荒唐可笑(对比一下许多成年人看了音语舞深受感动)。从中可以看出孩子自己究竟愿不愿意接受华德福的施加的信念影响。


点评

21cake  楼下的意思,是没能力欣赏。:)最起码就我接触到的这一块儿。我没看过完整的呈现,只是看过一个老师传达出来的一点点精神和一些些动作。  发表于 2012-7-17 14:08:33
明月照我心  有点困惑,楼下的意思是欣赏,还是不欣赏(无能欣赏)?  发表于 2012-7-17 13:54:16
21cake  音语舞我真是欣赏无能。  发表于 2012-7-15 15:36:25

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2-7-14 17:38:12 |显示全部楼层
杨颜老师 发表于 2012-7-13 10:56
《转帖》斯坦纳平身介绍
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奥地利社会哲学家。
生平

史太纳有对于不同种族的评论,这是被诟病为种族主义的地方。不过在现在的华德福教育中,这些言论都已经不再提了,边缘化了。在实践上,华德福学校的多元文化意识、包容性都非常好。

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2-7-17 00:03:52 |显示全部楼层
爱无言 发表于 2012-7-16 10:39
喜欢京妈!

越来越发觉,争论是什么呢?往往一场辩论就象一件件事情似的,通过这个立即看清楚了哪些人是 ...

===或许不同流派不同系统的教育也是这么回事,那个教育的创始人也是想让自己不同于其他的教育者。唯有当自己不同时,自己明确向世界表达出自己时,自己对内在的自己就清晰了,于是就安定下来\\

创始人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华德福的创始人更是知道,还创建了这么一个独特的体系。实在令人惊叹。
问题是跟随者不一定知道跟随的是什么,通往哪里。

点评

明月照我心  跟随者未必是清醒的。  发表于 2012-7-17 13:57:27
明月照我心  排最后一句。创始人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跟随者未必知道。  发表于 2012-7-17 10:55:38
爱无言  他的跟随者只所以被他所吸引愿意跟随,可能也是有一些斯坦纳表达展示的东西符合他们内在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但当人太想表达这种相遇的激动时,也象打鸡血的崇拜似的。  发表于 2012-7-17 07:04:57
爱无言  嗯,我也觉得斯坦纳确实是很独特的,也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体系。恰恰是因为他内在里和当时的社会是不同的,他想要展示表达出自己的这种不同,清晰自己的这种不同,这种动力使得他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他想创造出什么。  发表于 2012-7-17 07:01:31

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2-7-17 00:25:19 |显示全部楼层
微微辣 发表于 2012-7-15 16:13
但很显然,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正确。
    只要我们抱持着正确和错误的观点去讨论,讨论其实就 ...

不太同意,讨论不一定就是捍卫观点。交换一下看法而已。
就像看完一场电影,互相聊聊:你喜欢这电影吗?觉得怎样?
讨论本身没有错吧,即使错了,既然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正确,也是可理解的吧。

点评

微微辣  你说的有道理。这依然是一场有价值的讨论。  发表于 2012-7-19 11:55:33

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2-8-31 12:44:51 |显示全部楼层
小精灵=神灵?  哪怕是说“祈祷神灵来帮助你”,也比小精灵听着合理些啊。 小精灵的说法明显是简单套用,套用给孩子的说法给大人,套用外国的说法给中国,难怪近乎搞笑。

点评

Elf  基督教的朋友告诉我基督教里没有圣诞老人。严肃地相信神灵的人,是不会随意乞灵的!  发表于 2012-9-2 10:30:47
Elf  林林,你相信有圣诞老人吗?  发表于 2012-9-2 10:16:50
Elf  林林,我不相信花妖、地精、巨灵、狐仙,子不语的乱力神怪出现在聊斋故事里很有趣,可我不相信它们能帮助或阻碍人事。形而上的上帝是另一回事。  发表于 2012-9-2 10:15:32
双鱼林林  亲,你信有小精灵或者叫神仙,或者死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吗?  发表于 2012-9-2 08:59:32
Elf  我也纳闷呢,这是fairy 还是gnome, 吴蓓老师引用的苏格拉底及柏格森说的“精灵”又是哪个词、是不是一回事。  发表于 2012-8-31 14:52:45
爱无言  只听见外国人God不离口,明儿问问他们小精灵去?还不知道小精灵的词是啥呢?  发表于 2012-8-31 14:05:31

Rank: 8Rank: 8

17#
发表于 2012-8-31 12:49:41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应该是华德福教育的推广者来写几篇“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思考”,自己动手清理门户。

点评

路过  我也赞同这个思考,说不定就是一个炒作,赚更多眼球和钞票  发表于 2012-8-31 17:19:19
爱无言  推广推广吗,就是巴不得华德福园的数据多么多么大,发展的多么多么快,遍布全中国啊,这多有影响力多牛啊!清理门户数字一下可就小了哦!很难舍得做的。:)  发表于 2012-8-31 14:07: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15 01:53 , Processed in 0.02797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