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玉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PET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111#
发表于 2010-12-6 13:12:13 |只看该作者
要能做到在孩子说些很负面的行为、情绪时做到彻底的接纳,比如孩子说他讨厌上学、他被拎到校长办公室去了、他的朋友不理他了,等等,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你必须有接纳的意愿,接纳的心态,不 ...
玉冰 发表于 2010-11-11 14:15

我的儿子在9月份上学期班,起初孩子真得觉得这个号难管理,几乎天天抓住我,说他种种不听话的事件,希望我回家教导他,每次我微笑面对老师,然后针对一些问题,问翔的感受,我说,你是不是当时就觉得班里太吵,才想去大班的,如果你很想去大班妈妈也会同意(因为我儿子遇到比较好的老师,小班上了一个学期,然后跟着这个老师上完了中班和大班,年龄比他们班的同学校半岁),翔对自己做了很认真的祈祷似的思考说,我还是选择学前班,因为学前班都是我的好朋友,我说,那我们就要遵守学前班的规定,翔说好吧!我给老师真诚的写了三封信,并积极的沟通,并跟任何老师说,我让他上学前班,对他的学习课程多少我一点没要求,在我积极努力沟通下,老师也觉得我的这个方法很好,没上学,干嘛非得俺学校的要求要求他呢!现在翔几乎天天受老师的表扬。

Rank: 9Rank: 9Rank: 9

110#
发表于 2010-12-6 06:37:05 |只看该作者
你一定忍不住了想问:难道做父母的就不该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人生观、恰当的操守、合理的规范教导给孩子吗?

当然应该!你不但很应该这么做,而且你已经在这么做了。孩子都是吸收心智的,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处事的态度等等,孩子们早都尽收眼底。如果你自己做的是一套,却命令你的孩子“照我说的去做,不是照我做的去做”,比如你自己抽烟却不许孩子抽烟,孩子怎么能听从你。

你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如果你希望孩子拥有某种你欣赏的价值观、人生观,那么你自己带头去身体力行,为孩子竖立正面的榜样。从你自己做起!

同时,你在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与思维时,必须牢记这一点: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尊重孩子对自由和人权的需求。这是任何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你最基本的人格上的需求。孩子有资格拥有他们自己的审美观、金钱观、事业观、是非观;他们会为了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惜一切代价,“不自由,毋宁死”!为了摆脱父母的纠缠、干涉、勒令,他们最终除了选择开除他们的父母之外,别无他法。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09#
发表于 2010-12-6 06:36:27 |只看该作者
父母和孩子之间,正如任何成年人之间、密友之间、甚至夫妻之间一样,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冲突。有些矛盾与冲突,哪怕通过平等而理性的协商,也不见得一定能达成一致。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晰地追求并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些事情父母无法接纳,可孩子坚持认为那些事情只关乎他们自己,并不会对他人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或伤害。比如,男孩要留长发,女孩要超短裙。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我不得不承认,我儿子说得有道理。他头发留得再长,也不会使我老板炒我鱿鱼或扣我工资,不会影响我和我的朋友继续交往,不会导致我没法打高尔夫球,不会打扰我继续写这本书,更不会妨碍我留我的短头发。”

问题是,不少父母偏要去找这种别扭,把类似这样的事情变成自己的问题,而愁,而烦,而恼。父母于是想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纠正孩子这类你觉得看不惯可他觉得不关你事的行为。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有谁愿意别人来左右你的这类你觉得根本没有打扰或伤害别人的事情呢?如果做父母的能够狠狠削减对孩子这类行为的指手划脚,亲子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将大大改善,孩子的反抗将大大减少。

需要澄清的是,孩子抗拒得不是成年人,而是抗拒成年人想要剥夺他们自由的意图。他们抗拒的是我们逼迫他们按照成年人的意图来打造自己,抗拒的是我们逼迫他们按照我们的思维来评判是非,尤其针对那些他们坚信并不会打扰成年人得生活或者利益的事情。如果孩子觉察到这类行为的确影响到成年人的生活或者需求时,他们会自己去修正自己,不需要我们在一旁指着他们的鼻子勒令。事实往往是成年人越这么指着孩子的鼻子勒令他们,他们越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关键不是你如何加大力度去左右孩子的行为与思维;关键是你如何让孩子信服他的行为与思维的确打扰、影响、伤害到了你或者他人的生活、需求、利益。

除了长头发和超短裙,还有些问题也是孩子坚信不关父母的事情的:
穿破败的牛仔裤,露脚趾头的破胶鞋;
交一群你认为的狐朋狗友;
写作业磨磨蹭蹭;
不想上大学,向往当个街头卖艺的;
做嘻皮士打扮;
浓妆艳抹;
在课堂上充当活宝,扰乱上课;
长到四、五岁了还离不开他的小毯子,走到哪儿拿到哪儿;
小小年龄就要给耳朵扎眼儿
……

如果你成天拿这些事来和孩子对抗,那么到了真需要你出面阻止孩子那些的确打扰你生活以及需求的事情时,你就根本别指望孩子能听你的了。比如,

不做该他们做的家务;
衣服满屋子乱扔;
进屋不脱鞋(家里铺着地毯);
霸着电视机;
用了你的工具箱,铺洒满地,拍拍屁股就走;
到厨房翻吃的,弄的满地满桌乱七八糟,扬长而去;
……等等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08#
发表于 2010-12-6 01:13:04 |只看该作者
做父母的怎样才能避免被孩子炒鱿鱼

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仰赖父母以求生存。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察言观色、曲意逢迎、忍气吞声、忍辱含垢,甚至忍受皮鞭子的抽打。(现在的姐妹们大约已经没听说过用皮鞭抽打孩子的父母了。可是我年少的时候,常知道谁谁家的孩子被爸爸吊起来拿皮带抽打。非常残忍。)

等孩子们翅膀硬了,父母打不动了,也就很快会发现孩子们同时也吼不听了,威胁不住了。他们不再需要仰父母的鼻息,他们已经是越来越具有独立能力的青少年了,他们于是越来越勇于捍卫他们独立的人格。

甚至,干脆炒了父母的鱿鱼:不理你,不甩你,不跟你搭腔,甚至不跟你目光接触。看你还怎么行使你父母的权威。饿我?去同学家吃饭!不让我回家?正好,大爷离家出走了,是你不要我的,不是我对不起你的!

我自己就曾经被父母撵出门去,“你休想跟他好!我告诉你,有他没我,有我没他!你是要这个家,还是要那个混蛋,你自己决定!”我毫不犹豫转身就走。3年以后我才在我妹妹的劝告和撮合下,重新接纳了我父母。那时我已经不用回他们的家了,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蜗居。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07#
发表于 2010-12-5 13:39:00 |只看该作者
这一招是不是百发百中的灵丹妙药?

当然不是。前面已经说过,因为时间、场合、气氛、情绪、心态等等的影响,有时候协商是不会有结果的。这正如我们成人之间的相处,并不是每次我们善意的协商都会有令双方满意的结果出来的。

但是,别忘了,其一,我们可以换个场合,在气氛、心态、时间、情绪等等各方面都更合适的时候,再次尝试解决问题;其二,纵使有的实在不成功,也很难在事过境迁之后重新提出问题来商榷,我们也不要认为这招数就是没有用的。如果我们10件问题中能有个3、4件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这肯定比10件问题全部都以某一方饮恨而败要好得多。更何况,显然双赢是大家都乐意看到的结局,反复推行双赢模式之后的结果,一定是10件问题中能以双赢为结局的结果会越来越多。

这就叫进步,这就值得高兴,这就值得我们继续努力。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06#
发表于 2010-12-5 13:27: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冰 于 2010-12-5 13:30 编辑

父母怎么指引和帮助呢?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案例:

吉米:我要卡车!给我卡车!你放手!
汤米:我先拿到的!还给我!
妈妈:我看见你们俩都想玩卡车。要不要到妈妈这里来?我很愿意帮助你们协商一下。

如果孩子已经多次在父母的帮助下用“双赢模式”解决问题,那么这时多半孩子就会决定自己启动“双赢模式”来解决问题了。他们反而不愿意妈妈搀乎。

如果孩子还没有熟悉“双赢模式”,妈妈可以这么帮忙。

吉米:我要卡车!给我卡车!你放手!
妈妈:你非常想玩这个卡车是吧。(情绪解码)
汤米:是我先拿到的!他抢了去的!还给我!
妈妈:你觉得你应该先玩这个卡车,因为是你先拿到的;你很生吉米的气,因为他抢了去。孩子们,咱们想想,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谁有好主意?(情绪解码;提出问题;邀请商榷)
汤米:他应该让我先玩。
妈妈:吉米,汤米提了一个建议。(解码信息)
吉米:是哦,他当然要那样建议了,这样他就可以先玩了。
妈妈:汤米,吉米说他不喜欢你的建议,因为这样的话你赢了,他没得玩。(解码信息)
汤米:好吧,我可以让他先玩我的小汽车,等我玩好了卡车就换过来。
妈妈:吉米,汤米又提出一个建议。你可以先玩小汽车,他先玩卡车,然后换过来。(解码信息)
吉米:妈,等他玩好卡车了,他真的会让我玩吗?
妈妈:汤米,吉米想确认一下,等你玩好了真的会让他玩。(解码信息)
汤米:真的。我玩一会儿就跟他换。
妈妈:吉米,汤米说了他会跟你换。(解码信息)
吉米:那好吧。
妈妈:看来你们已经解决问题了,是吧?没事了吧?

大家看到了吗?妈妈在中间起润滑剂的作用,起解码器的作用,起帮助孩子协商的作用。妈妈并没有出主意,也没有指责孩子的主意不好。这一点是妈妈介入(实际上是引导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的关键。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105#
发表于 2010-12-5 13:04:43 |只看该作者
把“双赢模式”推广到孩子之间的争执中去

孩子打架,都是孩子之间的矛盾,孩子之间的问题。父母们常常一头冲进去,把孩子的问题揽过来,变成自己的问题,以为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可是细细一想,这样做的不良后果有几个:

1,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2,剥夺了孩子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
3,养成了孩子靠别人来解决自己问题的依赖性。
4,养成了孩子借助外来力量压倒另一方的观念。
5,养成了孩子告状的习性。

如果我们能把“双赢模式”推广到孩子的争执中去,让孩子练习以协商、协调,练习掌握商榷技巧、进退分寸,这不但能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更能让父母从孩子“战争”的旋涡中解脱出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孩子将越来越熟练地掌握用“双赢模式”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要么想办法击败对方、要么败在对方脚下的“单赢模式”。这对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如何与周围和谐相处,无疑有非常深远的正面意义。

怎样把“双赢模式”推广到孩子之间去呢?

首先,我们可以像前面讲述过的如何在亲子之间建立“双赢模式”一样,先告诉孩子们,他们也可以用“双赢模式”来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交给孩子“双赢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技巧:

先以“解码方式”倾听对方;
再以“解码方式”倾诉自己的困扰、情绪;
再以公平的、求公共利益的正面心态,协商、协调。

孩子能学会吗?孩子怎么学会呢?

当然能。孩子都具备丰厚的吸收心智,给他们机会,他们当然能学会。

孩子通过和父母之间实践“双赢模式”来学习;
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体验来学习;
孩子通过父母的指引和帮助来学习。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104#
发表于 2010-12-2 16:24:0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4

103#
发表于 2010-12-2 11:40:46 |只看该作者
尽管我入手这本书已经有2个月了,但是放在实际生活里,常常失手,需要多锻炼啊~可能还没有领悟其中的精华

Rank: 4

102#
发表于 2010-12-2 11:39:33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看玉冰的这个贴,比看书,要更能理解书中的精髓,感谢玉冰,送上鲜花无数~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101#
发表于 2010-12-2 11:31:2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8Rank: 8

100#
发表于 2010-12-2 10:05:51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可乐妹妹来帮忙。:F::F:

你一定看出来了,我这是随心所欲地“随笔”,摘录一些,思考一些,消化一些,感想一些。对了,还要偷懒一些。;P
玉冰 发表于 2010-12-1 12:30


不,玉冰姐你一点也没有偷懒。你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带给我们,化繁为简,让我们能够很轻松的理解和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比我单纯的抄抄书要好太多了。

Rank: 9Rank: 9Rank: 9

99#
发表于 2010-12-2 02:35:3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玉冰 于 2010-12-2 12:04 编辑

以“双赢式”解决问题的六个步骤:

1,提出问题和矛盾冲突点来。

“现在咱们意见有了冲突。你不想穿雨衣,因为那花格子太特殊了;可是我不想让你淋病了,你病了我心里不安,而且我们还得花钱看病。”

我们仍然回到前面的“雨衣”例子。我们发现,提出问题之前,父亲首先倾听了孩子。只有通过倾听孩子,我们才能够了解孩子情绪或者乖戾背后的真实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核心。这时我们提出的问题,准确度会高很多。

还有,把我们的情绪、苦恼、麻烦“解码”给孩子,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对父母来说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提出问题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可是我不想让你淋病了,你病了我心里不安,而且我们还得花钱看病”。

2,提出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

“你有没有一个好主意,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想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来?”
我们以尊重的、平等的、信任的、期待的心态,让孩子先提出解决方案,是非常关键的地方。双赢不是控制孩子的高级招数,不是我们以暗示、胁迫等方式威逼利诱孩子顺从我们的高级手段。当我们以尊重、平等、信任、期待的心态邀请孩子解决问题时,孩子会很敏锐地察觉我们的真诚,从而激发他们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味继续倔强、抵抗、反叛、无赖。

当孩子提出方案以后,我们也可以提出我们的方案,并鼓励孩子想更多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于对孩子的建议贴任何标签,“这不行”或者“这很好”。当然我们也提前告诉孩子(见上一楼),我们首先要动脑筋想尽可能多的方案出来,然后一起评估。

3,评估哪些方案最合适。

如果问题很复杂,过程比较长,不妨干脆拿纸笔,把刚才大家的建议逐一写下来。然后逐一讨论。你这时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我觉得这样对我不公平”,“我不能接受这一条”,“那我就没时间怎么怎么了”。坦诚、真诚,同时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智慧和意愿。

孩子也可以表达孩子的意见,这样大家逐一划掉一些彼此觉得不是很满意的建议,留下一、两条大家都感到能够接受的建议。如果没有大家都能满意的,那么鼓励孩子,接着开动脑筋想新的方案。

4,决定哪种方案是最佳对策

爸:你愿意用这雨披?
娃:嗯,就它了。
爸:行,雨披也不错,能帮你挡雨,不会淋湿了。这主意很好,我们都喜欢。

我们可以询问孩子“你觉得这个主意怎样?”“你愿意这么做吗?”
然后我们可以“给双方留下退路”地说,“好吧,我们来试试看”,“我愿意这么做;你呢,你也愿意这么试试看吗?”

要让亲子双方都了解,现在的解决方案不是终极方案,如果大家觉得满意,就做下去;如果有一方觉得不够满意,可以继续讨论、继续协商。

也同时让孩子明白,这一结果是双方相互的承诺,而不是说过了就扔到一边去的废话。

5,执行决定。这一步骤往往针对一些比较大的“原则性问题”,比如,

如果讨论的是上床时间,那么需要决定谁来看时间,谁来通知大家该关灯了;
如果是收拾孩子的房间,那么需要决定“收拾干净”的标准,明确要求细节;
如果是做家务,也要具体到细节深处,让双方都没有“我以为是”的误区;
如果需要买回什么东西来,要具体到谁去买、谁掏钱、哪家店、什么时候买回来等细节。

6,后期效果评估。这也是针对一些比较大的“原则性问题”,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时间执行的措施,比如零花钱的使用啦,上床时间、家务啦等等。

这时如果发现“措施”有修改的必要,比如孩子们希望周末能放宽上床时间;比如发现垃圾不需要每天都倒一次;决定好的度假时间忽然因为某种特别原因需要修改;等等,亲子双方可以继续讨论、协商。


看到这里,我们一定已经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协商都必须走完这六步。不少问题其实到第3步就可以彻底解决了。不必拘泥。

有些问题,比如“雨衣事件”,可以当时几句话讨论清楚;有些问题,比如家务计划,可能需要找个时间坐下来慢慢讨论。这也不必拘泥。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98#
发表于 2010-12-2 01:43:46 |只看该作者
好,现在接着前面#86、#87、#88楼的话题往下讲。

建议妹妹们先回身去看看上述三层楼的内容,再转回头来看后面的,这样会帮助我们上下连贯,思绪完整。

下面讲如何以双赢的方式和孩子协商解决矛盾的具体细节。

首先,在我们转变我们的做法之前,也就是改变我们以高压令孩子服从,或者我们以退缩屈从孩子蛮横无理的亲子关系之前,我们要跟孩子先说说明白。

“正面管教”里也是这么提醒的。否则,孩子不可能领悟到我们的意图、我们的新举措是什么。正如上级不发布新政策说明就忽然改变施政措施,我们肯定会莫明其妙一样。

我们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妈妈正在学习一本怎样做好妈妈的书,这本书教我怎样处理妈妈和你之间的矛盾冲突。我觉得这方法很好,想和你一起试试。书上这样说,……”

越大的孩子,越容易理解并感兴趣;越小的孩子,会越困难一些。如果孩子小于三岁,那你就直接按新方式做下去就行了,让孩子通过“体验”来接受新的亲子模式。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9Rank: 9Rank: 9

97#
发表于 2010-12-2 01:01:16 |只看该作者
提醒一下自己:


面对娃们的“不乖”,

第一步:放松、放宽、放开,尽量以改变我们自己的心态、以体察并理解孩子的心态来接纳孩子的“不乖”。就如同我们对朋友、同事一样。

第二步:实在是不可以容纳的行为举止,倾听孩子。倾听会帮助孩子以及我们发现孩子情绪及乖戾背后的真实原因,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从而使得孩子自己改变他们的情绪甚至行为。

第三步:孩子仍然继续做、说让我们觉得实在不能容纳的言谈举止时,倾诉。把我们自己的情绪、烦恼以直白清晰的“解码”告诉孩子知道,传达“我信息”。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在我们向孩子倾诉时,不要使用指责意味的词句,不要使用负面标签。这将毫无疑问阻止孩子倾听我们的心声。

第四步:前面三步都仍然不能奏效,那么把问题提出来,和孩子一起协商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来。最关键的地方是让孩子做主导,和孩子一起做决定,而不是把“协商”做为一个父母控制孩子的高级招数。

第五步:以上努力均不能奏效时,怎么办?也许是第四步或者其他步的时机、气氛、心态等等不到位。那么放一放,另找更合适的机会邀请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96#
发表于 2010-12-1 15:38:1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9Rank: 9Rank: 9

95#
发表于 2010-12-1 12:30:33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可乐妹妹来帮忙。:F::F:

你一定看出来了,我这是随心所欲地“随笔”,摘录一些,思考一些,消化一些,感想一些。对了,还要偷懒一些。;P
每天都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Rank: 8Rank: 8

94#
发表于 2010-11-30 10:47:18 |只看该作者
我来补充单赢的后果。
“我赢”(即父亲赢)的负面影响:
1。孩子没有执行这个解决方案的动力,因为他对于这个决定毫无贡献,没有发言权,服从命令仅仅是因为害怕受到责罚,他感到被逼迫,如果他们无法摆脱这个方案,通常会“装装样子”。
2。对父母产生怨恨,感到不公平。
3。父母在执行解决方案时会遇到困难,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来检查孩子的执行情况,唠叨,提醒和刺激。
4。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自律精神。习惯于服从父母强权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成为需要依赖外界权威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你赢”(孩子赢)的负面影响:
  这些孩子学会了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知道怎么让父母感到内疚,野性难驯,无法管教,冲动任性,自我中心,自私苛求。
  这些孩子常常在同辈关系中遇到困难,其他孩子不喜欢“被宠坏的孩子”。
  在适应学校的时候遇到困难,“我赢”模式是学校的主流哲学,冲突在所难免。
  孩子常会对父母的爱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孩子感觉到他的父母常常对他感到恼怒气愤,当他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类似信息时,就自然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别人的爱。
  父母会遭受巨大的折磨,育儿工作少有快乐。

Rank: 7Rank: 7Rank: 7

93#
发表于 2010-11-30 10:45:20 |只看该作者
可乐乔也来帮忙了?谢谢了:F::call:
早睡早起身体好,妈妈好,全家才好。。。

Rank: 8Rank: 8

92#
发表于 2010-11-30 10:07:33 |只看该作者

继续抄书——第二章 父母是人而不是神

本帖最后由 可乐乔 于 2010-11-30 10:08 编辑

所有的父母都会在不同的时候对他们的孩子产生两种不同的感情----接受和不接受。

而且,父母双方对孩子同一个行为的接受程度可能会不一致,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的分割线会上下浮动。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也是各不相同的凡人,传统观念建议父母保持一致性,父母们应当在任何时候都彼此支持,以便使孩子相信父母对特定行为有着相同的感受。这个策略的不公平在于:两个成年人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孩子,而且还常常导致父母中的一人扮演一个“不真实的”角色。并且这会让孩子对父母的诚实和真诚产生怀疑,他们从很多经验中得知,妈妈说的与想的常常不一样。最终,孩子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父母们最好不要在违背自己真实态度的基础上试图扩大他们的接受区域,当父母感到无法接受孩子的行为时,最好不要假装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21 00:23 , Processed in 0.027282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