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容宝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单开一帖来说说学校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1#
发表于 2012-4-10 17:04:1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4-10 17:05 编辑
海棠笑笑妈 发表于 2012-4-10 16:04
只是个人观点。
体验和感觉,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但整理提升和领悟,就不一定了,或者说就不一定是 ...


海棠笑笑妈  我觉得我能理解你说的,我说下我的经历,看看和你说的是不是差不多的意思。

我几年前开始猛看各种心理、心灵书,还有中国的传统经典,当时很多都没看懂,只看到了文字,不解其深意。
结果,后来发生了一些事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哪本哪本书上的什么说得是真的啊,或者遇到什么难题时,书上的某个句子或某些内容会蹦出来,恰好就是这个问题的解答。有时候,我自己写东西的时候,也会突然发现,可以用哪本书上的内容作为例子,因为它是证明我说的内容的最好例子,我自己没法表达得那么好。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书真不会白看。但在我的个人经验中,这些书是指心理、心灵、儒释道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看书时,你现在不懂,不代表你以后不懂,多存点没关系,关键是选择比较靠得牢的存,小时候更容易储存。我现在虽然对经书也很有兴趣,但无奈文言文基础差,加上记忆力不是很强,所以都只拣容易懂、容易记的来看。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2-4-12 12:25:41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英语,在我个人经验里,语感很重要,如果不是天生就很有感觉,那就要靠多读。如果是书面英语,语法决不能小瞧,因为它们是句子的基础骨架。至于英语口语,敢于开口特别重要,说得标不标准反而没人们想的那么重要(当然这要看个人的自我要求和具体的目标要求)。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2-4-17 10: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小时候,扼杀我学习兴趣的是老师们的过度解读。我小时候很爱看书,也爱写作。我最喜欢看课外读物和还未经分析的语文课文,因为没有老师来给我解说。一篇文章一旦需要分段落(我总是分不断),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等,我的兴趣就没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看都不想看它了。那时候,我常常在想:假如作者要思考那么多老师上课提到的东西,他还能写出东西吗?

如果孩子不反感,他喜欢读经,那就读吧。他要反感,就不必读了。不要给他解读。他需要了解的生活常识通过其他媒介就足够了。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2-4-17 11:08:48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纯属猜测

明月的意思是,容宝妈妈的“过早灌输真理,会阻碍孩子探索真理”已经是一个成见和桎梏了,因为引号里的只是你比较坚定的一个主观判断。让小孩读这些经典,算不算是过早,很难说,还是需要认真观察孩子自己,如果他想读,愿意读,那就不要因为自己的那个想法而阻止他去读,因为这未必就真是为孩子着想。

所以,她说的话并没有离题。她认为孩子不应该太早走路,所以在孩子自行走路的时候,她去干涉了,所以孩子后来在平衡上就有了些问题。而你认为孩子不应该太早被灌输真理,所以你可能对读经就会有些排斥,这样一来可能会出现一种结果,孩子就享受不了读经带来的未来好处了。



点评

明月照我心  总算有人明白了我的意思。看来不用我自己来解释了。我正不知道怎么解释呢!  发表于 2012-4-17 12:06:08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12-4-17 17:26:34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浸融认知和离斥认知。重要的是,父母不要太早给孩子灌输物体的名词,而是要充分运用他的五种感官。譬如一只小鸟,不要直接告诉他“这是斑鸠”,而是和他一起,兴奋地用眼睛观察那只小鸟,也先别急着概括那只小鸟的颜色。或许,可以告诉他,这只小鸟也有名字,我们可以叫他“斑鸠”,就像大家叫你“丁丁”一样(假设这小孩叫丁丁)。

譬如看一棵树,别急着告诉他树的名字,而是摸摸树皮,闻闻看这棵树有没有味道,观察树叶在有太阳和没太阳时的样子。

离斥认知迟早要发展,或许不管怎样感觉,到一定阶段,孩子和客观世界都会隔着“名字/概念”这堵墙,这堵墙越是坚硬,客观世界就越平面、越不生动。不过注意保护孩子的浸融认知,会使孩子保持一份柔软和开放性。但是否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就会对客观世界保持那份直接而生动的感觉,这很难说,因为有些人就是在思维上比较突出,有些人就是在艺术和感知自然上比较厉害,这可能和本人的天性也有些关系。

浸融认知所感知的世界更生动、更真实、更有意思,但如果只有浸融认知,没有离斥认知,人们就不能把这种认知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无法和人分享交流。如果一个人能很好地平衡这两种认知显然是最佳的,但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点评

尘埃落定  医生、律师、政客,你若问他如果有来生还做这个职业吗?99%摇头,若问艺术家,来生都不想换行  发表于 2012-4-18 16:03:47
尘埃落定  我一师兄,蛰伏宋庄多年,经常白开水馒头度日,不是没钱,喝起花酒来五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可大多数时间里还是离不开白水馒头,布衣芒鞋,他把灿烂的心灵都化身笔触了。  发表于 2012-4-18 16:02:33
尘埃落定  从前有个人,总是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别人看不过,就对他说,你就不能花点钱买个好看的帽子?此人眼一翻:凭什么我花钱,偏要你好看?天才艺术家的没落,是在谁的眼里何种标准的没落呢?子非鱼啊  发表于 2012-4-18 15:57:04
小宇妈妈  艺术家有除了文字以外的其它表达方式,我只说表达,不说交流。 有些天才艺术家生活落没,也许和这个有关吧。 纯猜想哈~  发表于 2012-4-17 17:52:57
蓝田日暖  因为这个世界的交流方式还是以文字交流为主,思维方式还是以逻辑思考为主,所以离斥认知是不可少的,不然别人无法理解你。  发表于 2012-4-17 17:29:21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12-4-17 18:52:15 |显示全部楼层
齐齐妈 发表于 2012-4-17 17:58
你不告诉他树的名字,你会怎么做接下来的事?告诉他,先跟着我来摸摸树皮,然后一边做一边跟孩子说我们 ...

“别急着告诉”而不是不告诉。如果能先感知,再理性定名和归纳会比较好。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认为有点道理的可以自己去摸索,认为刻板的就无须采用。

孩子的感性能力很强吗?可我现在发现,当前环境里,孩子从各个渠道得来的文字信息急速成长,与大自然的距离又比较远,我有些为他们对于大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感知能力担忧。我不担心他们的智商,我知道的好几个小孩的智力都让我非常吃惊,非常聪明,理解能力很强。但我对他们的浸融认知能力在这个大环境下可以顺其自然的发展有些疑问。尤其是当小孩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他在没有清楚地感知某样东西时,就可能兴奋地询问:“这是什么?”你马上告诉他名字,他的知识库里就增加了一个新的名词。但他真的对那样东西有感性的认识了吗?未必。

我建议家长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包括五种感官和直觉。因为,一个人太理性,太被思考束缚的话,就容易导致情感的匮乏,也不容易从大自然和人际关系中获得快乐和受支持、受信任的感觉。

点评

容宝妈妈  嗯,这也是华德福教育之所以中兴吧,虽然我不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但感觉近几年华德福颇有燎原之势。:)  发表于 2012-4-18 09:59:25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12-4-18 10:53:32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感性,我有许多的疑问,没有刻意理过,现在突然想到一个例子,希望大家能给我解释解释。

我认为自己一直不怎么感性,小时候我挺喜欢在山上、野外玩的,但要说到大自然的深入感知,好像也没有,至少记不得有什么深刻的感受。所以,很长时间里,我也没关注过有谁在这方面有特殊表现。不过,我在人际关系上,却一直存着一些疑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姑姑,有一天,我们一起看电视,看到男女主分离之后再次相会时,我的姑姑突然抹起泪来。我实在太惊讶了,那时候我姑姑四十岁左右,她那么大个人怎么会为那么幼稚的情节而流泪呢?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我表姐说,她妈就这样,看电视经常抹泪。后来,我在好几个生活场合里,都会看到我姑妈眼眶里含着泪。等我对感性这个词有些了解的时候,我总在想,我的姑姑真的是个感性的人。她似乎对于人的感情世界,包括生离死别,特别敏感。哪怕只是电视情节。

其实,我之所以那么惊讶,是因为我很熟悉的人里面很少有这样的类型,很少有这么丰富的情感。我觉得这种情感是比较开放和包容的,这类感性的人真正能够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笑而哭。

我这里所说的感性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吗?

点评

C同学  我看电影小说也会流泪,但是我觉得我不是很感性的人呢!  发表于 2012-4-18 17:35:46
蓝田日暖  我看白求恩的故事,那就是夹杂着感动、敬佩和难受等复杂的情感。我都忘了那本书或文章的题目,我就是被文中描写的他的伟大深深打动了。  发表于 2012-4-18 15:25:12
蓝田日暖  不一定是触动了自己的伤痕,有可能是感动、同情等等,激起了自己柔软善意的一面。  发表于 2012-4-18 15:23:24
聪聪小子  有点困惑,这种触景生情不是因为触动了自己心理的伤痕吗?所以才流泪。话说我也是泪点低的人,是不是心里的委屈太多了,才借着电视,电影,书来流自己的泪?  发表于 2012-4-18 15:09:21
奥莉薇  同意小宇妈妈,看电影我还一直喜欢在电影院里面看,在家里看感触会少很多。  发表于 2012-4-18 11:25:00
小宇妈妈  也放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部分。只是有些人常用有些人不常用。象我天天和if-else打交道的,电影是一个释放我感性情怀的方式。  发表于 2012-4-18 11:17:45
奥莉薇  所以我特别喜欢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穿越时空,感觉完全脱离了当下。  发表于 2012-4-18 11:11:36
容宝妈妈  和蓝田日暖握爪,抱抱!  发表于 2012-4-18 11:09:41
小宇妈妈  现在让我有泪点的也是电影,有些电影我可以看几次就哭几次。  发表于 2012-4-18 11:07:22
蓝田日暖  很雷很烂的电视剧也照样让人上瘾,哎,其实我有时候也喜欢看狗血情节。特别是什么久别重逢之类的。  发表于 2012-4-18 11:06:18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12-4-18 18:17:43 |显示全部楼层
α波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有效进入潜意识的唯一途径,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

这种情况,我好像经历过几次,不知道符不符合。它不是单纯的动物本能,而是糅杂了许多的人类常识,可以让人迅速做出恰当的反应。

有一次,我在工作,然后老板吩咐同事打扫卫生。开放式办公环境,所以他们的信息进到了我的脑中。那时候有客户在。同事开始打扫卫生,但她用的是吸尘器。她一用吸尘器,那嘈杂的声音一出现,我就立刻起身,向她走过去。这时候没有显意识的念头。我走过去,让她关了吸尘器,因为有客户在,老板可能会骂她。果然,不一会,老板就出来说这个事了。

就这个事来说,经过基本的显意识思考,我也可能得出这个结论和做法,但速度显然要慢很多。

还有,假如设定了闹钟,在闹钟还没响即将响的时候,我有几次会感觉到它马上要响了。

点评

海棠花开天馨  这个也是。我最近看的写大脑神经科学的书里面有提到大脑的系统里面会有很多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在平时比较熟悉和亲密的人之间发生,就是我们说的”联结“在大脑层面也有。  发表于 2012-5-9 22:45:46
容宝妈妈  这个就是俗称的“直觉”吧。:)  发表于 2012-4-19 09:31:58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2-5-10 09:17: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5-10 09:23 编辑

卢安克说的“意志”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志”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翻译的无奈,有时候译者很难找到能够准确表达原意的外国词汇,我是根据卢安克自己的解释来理解“意志”意思的)。他说的意志确实很重要,因为能极大培养孩子的行动力,日后有助于平衡孩子的思想和行动。

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因为这件事好、对你有价值、别的小朋友会因此而更加喜欢你,所以我想让你做这件事。那么家长就是过早地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灌输给孩子了,而对于小孩来说,慢慢就会坚信:思考先于行动,理由先于行动。这样,他的行动力和冒险精神就会大大降低,而它们实在非常重要(因为行动力和冒险精神不足,我吃过不少亏,还算有点发言权)。我想,孩子的敏感性和直觉力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弱。

关于,外部精神,精神注入肢体等观点,我不太了解,不好多说。但卢安克这段话中具有较高的实践性:

1.尽量少给孩子讲大道理,讲逻辑。生活方式有很多种,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质疑和判断能力,会直接把你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给继承过去,那就成了你的翻版了。

2.如果孩子很想做一件事,这件事又没有什么危害,鼓励他做,他的行动力会在按照内心意愿而行的探索中不断增强,而且能够在行动中培养生活智慧。

3.好的活动自然会把其内含精神灌输给孩子,而无需成人的长篇大论,这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譬如孩子对茶道感兴趣(我不知道有没有小孩会对茶道感兴趣),如果他坚持学习茶道,他就会在茶道中培养出耐心、关注行为举止等品质。就像认真跳舞的人自会显露出相应的特质(得看是什么舞蹈)一样。

我只能说那么多,关于“孩子很想做会危及自己或别人的事时,怎么处理”,“怎么让孩子坚持某件事情,不轻易放弃”等问题,在我看来是很棘手的问题,我想各位妈妈在带孩子过程中肯定自有看法,犯过错,也有很大的收获。我虽没有孩子,但仍觉得这两个问题挺重要的,和这贴的主题也很相应,希望能够听听大家的观点。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12-5-14 14:28:34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接触过一类人,他们能够非常沉稳地做事。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然后十分自律地工作,不管中间有多么烦人的地方,他们也不会轻易停手,他们很少拖延,因为他们有十足的耐心。

而我,在做必须做而不喜欢的事时,总要费力地忍耐着让自己不分心、不拖延。浮躁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渴望“沉稳”这种品质,我渴望像一颗根深强壮的大树,不轻易被动摇、被影响。我知道,我欠缺意志力,欠缺四肢的力量,欠缺坚持不懈的科学家精神。这种不沉稳、漂浮的感觉有时候非常明显。

艺术大家也需要这种“沉稳”品质,来提升艺术表现力,除了少数天才外,诗歌、音乐、雕塑、油画都需要艺术家不断地体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练习和推敲语言、音律、雕刻、作画技术,才能臻于完美。没有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很难创造出好作品。

我前面说的人和艺术大家有很大的区别,他们都有坚持不懈的品质(艺术家展现出来的激烈情感、行为和他们在艺术上的坚持不矛盾),但艺术家的品质更接近“真正的意志力”,他们创造新的形式,来表达人类的精神世界。而我认识的人,他们的品质还是局限在常规事务中,没有触及更深的情感和心灵世界。

关于管理,记得最熟的一句话就是“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这句话。

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2-5-14 17:45:00 |显示全部楼层
齐齐妈 发表于 2012-5-14 17:27
关于拖延症这个事情,《少有人走的路》里面好像有诠释。

大约是因为小时候我们被满足得太快,没有太多的 ...

拖延症有很多原因,你说的确实是重要原因之一。

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容易拖延。
做难度大、不容易成功的事,因恐惧失败,容易拖延。
害怕行动后无事可干、空虚寂寞、被人指责或无法自立时,容易拖延(如结束某段很糟糕的关系)。

这是我拖延的三个主要原因。


高度概括起来,好像就四个字,趋乐避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3 21:37 , Processed in 0.02620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