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容宝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单开一帖来说说学校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321#
发表于 2012-4-18 10:29:33 |只看该作者
海棠花开天馨 发表于 2012-4-17 22:01
呵呵,谢谢亲爱的们。这些讨论正是我很想进一步和大家深入讨论的。

我看的华德福资料里面没有说“同感 ...


我见过很有灵性的孩子,她会对着花说话,对着蚂蚁说话。。她很自然的和自然融为一体,一同去郊游,这孩子一般一个人和她世界里的花鸟虫草相处着,她的表情很淡然很愉悦,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为其它孩子的喧闹所动。

我认为感性和理性真的是先天因素更多。象这种很感性的孩子,更多的是保护,把她放到自然去,她会很舒服很自由的去感受。 若对于这种特性不是很明显的孩子,如何发展或者是否可以发展,我持观望态度等着你们深入的讨论{:1_135:}。

Rank: 8Rank: 8

322#
发表于 2012-4-18 10:31:17 |只看该作者
海棠花开天馨 发表于 2012-4-17 22:01
呵呵,谢谢亲爱的们。这些讨论正是我很想进一步和大家深入讨论的。

我看的华德福资料里面没有说“同感 ...

“同感”能力不完全是直觉能力,对于小孩子,这种能力表现为开放的直觉,对于成年人它有不同的形式。成年人在沟通中的善解人意、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就是一种“同感”能力,“反感”则是拉开距离的审视、反思、分析。一个是融入,一个是脱离。一个是靠近,一个是拉远。这两者正如阴阳两个力量,此消彼长又互相呼应。我不觉得人越长大“同感”能力越弱,成年人有能力对一些孩子难以“同感”的事物同感,比如对有些肢体残缺的残疾人,小孩子可能一看就害怕,而成年人仍然能感到同情。

我想你说的可能是成年人丧失了孩子那种开放心态、跟精神世界的自然的融洽关系,这个呢,按照华德福的观点,这也是一个"精神下降到肉体中"的正常过程,从出生到四十岁左右,精神完全降入在肉体中,那时感到离精神世界最遥远最分离。然后精神又上升了,活到八十岁的时候又像孩童一样接近精神世界了。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个人一直在发展自己,其实很多人都中途停止发展了。所以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为老不尊、很不可敬的老人。

点评

Elf  那就甭管华德福了... 同理心正是“同感”的一种  发表于 2012-4-18 11:03:55
小宇妈妈  200个字符太少,所以我删了几个字,但发现有歧义了。 我是说,你一说华德福啥的我有点晕。 不过你前面一段的例子我非常理解而且认同。  发表于 2012-4-18 10:52:08
小宇妈妈  认同你的很多观点,但一把华德福捏出来,就点晕^-^。 你说的这种人际关系中的善解人意,可以说是同理心么? 321楼我说的那个孩子,她和自然很容易融为一体,我发现她与人相处也有超出同龄人的感受力,特别能理解对方  发表于 2012-4-18 10:50:14

Rank: 7Rank: 7Rank: 7

323#
发表于 2012-4-18 10:32:51 |只看该作者
@齐齐妈  明月否定的也不一定是观点,有时候,很多时候啊,观点是观点,文字是文字,一经文字阐述,观点就变样了……,明月,你听出来么,我在夸你么?(笑会去了……)

齐妃真乃冰雪聪明,封你为我肚里蛔虫一条。u

忍不住又说了这个,但愿明月不要又扔砖头啊!

点评

明月照我心  和我相比你那就算不得虎躯了。  发表于 2012-4-18 22:15:33
容宝妈妈  好,我用我的虎躯接着,其实早就想好好抱抱明月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女人啊!:)  发表于 2012-4-18 11:08:33
齐齐妈  哦对了,明月要把自己扔过来,你可得好好受着啊,拥抱非常有力量的说……  发表于 2012-4-18 10:46:33
齐齐妈  明月现在才不会扔砖呢!人家要扔,顶多扔一个自己过来,就看你怀抱够不够大了,嘻嘻。还有那个,我才不要做你肚里的蛔虫,哼哼,我要做也得做孙悟空那样的……  发表于 2012-4-18 10:40:04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8Rank: 8

324#
发表于 2012-4-18 10:39: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4-18 10:44 编辑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2-4-18 10:04
但是,我对华德福教育有所怀疑的也是他们把孩子年龄划分和教育方式内容上这个对应,难道小的孩子就没有或 ...


对的,一看到把7呀分段的拿出来,我有点晕。 我个人不喜欢这些界限,而且,我觉得这些界限对我来说没有说服力。
尊重孩子的感觉最重要。如果深入的和孩子玩,你会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他是偏理还是偏感,他喜欢什么样的活动。 这些活动,是限于我所了解的我所知道的并且我自己也感兴趣的。我接纳自己的很多不擅长,我也不觉得小朋友需要啥都接触,所以有若干和孩子一起玩的双方都觉得有意思的活动就OK了。

如果有明显结论说读经对孩子很好,我也不会去试,因为我不喜欢,我从小对古文就没喜欢上来。不喜欢不代表我认为她不好,只是没对上眼而已。

很多活动都可以发展孩子,而且很多活动应该是这两种思维都有的。

点评

容宝妈妈  小宇妈妈是个通透人,赞!  发表于 2012-4-18 10:42:40

Rank: 7Rank: 7Rank: 7

325#
发表于 2012-4-18 10:40:48 |只看该作者
说说那天和朋友讨论的吧。

跟天馨妈开始说的那个差不多,就是我们发现,那种看到一朵花能看好久还津津有味的人,画画是不会差的。
而看到花,就直接定义命名的人,他画画肯定是困难的。

有好多画画很好的人,我曾经问过,要怎样画,人家会很奇怪的说,这有什么难呢,看到的东西用笔画在纸上就行了呀!

后来有幸上过陈围老师教画画的一堂课,有茅塞顿开之感,他教给我们的观察方法,让我一下子敢于下笔画画了,而且画的比以前顺溜得多。

虽然,虽然,以前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仍然在主导我,画画的时候,我要刻意转换自己的观察方式,但是,我终于有所领悟,我们平时看到的东西,自以为自己客观,其实已经加诸了自己的定义在它之上。

所以,我们很难用画画的方式来描绘,因为这和定义是冲突的。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8Rank: 8

326#
发表于 2012-4-18 10:44: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lf 于 2012-4-18 10:47 编辑
海棠花开天馨 发表于 2012-4-18 01:12
按照华德福的理念,幼儿时期是发展身体的时期,小学和初中时期是发展情感、14岁以上是发展理智的时期。所 ...


能量体的说法恐怕就是脱胎于印度的“三身七鞘”之说,而人智学也是直接吸收了印度教的智慧,它们相似一点都不奇怪。中国的“精气神”是不是跟这个完全一样呢? 我总觉得道家讲的“精”跟肉身还不一样。 不过这得懂道家修炼的人才晓得了。

人智学的确讲了一个以7年为周期的人的发展路线图,属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学说,呵呵。

Rank: 8Rank: 8

327#
发表于 2012-4-18 10:53:32 |只看该作者
关于感性,我有许多的疑问,没有刻意理过,现在突然想到一个例子,希望大家能给我解释解释。

我认为自己一直不怎么感性,小时候我挺喜欢在山上、野外玩的,但要说到大自然的深入感知,好像也没有,至少记不得有什么深刻的感受。所以,很长时间里,我也没关注过有谁在这方面有特殊表现。不过,我在人际关系上,却一直存着一些疑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姑姑,有一天,我们一起看电视,看到男女主分离之后再次相会时,我的姑姑突然抹起泪来。我实在太惊讶了,那时候我姑姑四十岁左右,她那么大个人怎么会为那么幼稚的情节而流泪呢?这是我当时的想法。我表姐说,她妈就这样,看电视经常抹泪。后来,我在好几个生活场合里,都会看到我姑妈眼眶里含着泪。等我对感性这个词有些了解的时候,我总在想,我的姑姑真的是个感性的人。她似乎对于人的感情世界,包括生离死别,特别敏感。哪怕只是电视情节。

其实,我之所以那么惊讶,是因为我很熟悉的人里面很少有这样的类型,很少有这么丰富的情感。我觉得这种情感是比较开放和包容的,这类感性的人真正能够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笑而哭。

我这里所说的感性是一般意义上的感性吗?

点评

C同学  我看电影小说也会流泪,但是我觉得我不是很感性的人呢!  发表于 2012-4-18 17:35:46
蓝田日暖  我看白求恩的故事,那就是夹杂着感动、敬佩和难受等复杂的情感。我都忘了那本书或文章的题目,我就是被文中描写的他的伟大深深打动了。  发表于 2012-4-18 15:25:12
蓝田日暖  不一定是触动了自己的伤痕,有可能是感动、同情等等,激起了自己柔软善意的一面。  发表于 2012-4-18 15:23:24
聪聪小子  有点困惑,这种触景生情不是因为触动了自己心理的伤痕吗?所以才流泪。话说我也是泪点低的人,是不是心里的委屈太多了,才借着电视,电影,书来流自己的泪?  发表于 2012-4-18 15:09:21
奥莉薇  同意小宇妈妈,看电影我还一直喜欢在电影院里面看,在家里看感触会少很多。  发表于 2012-4-18 11:25:00
小宇妈妈  也放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部分。只是有些人常用有些人不常用。象我天天和if-else打交道的,电影是一个释放我感性情怀的方式。  发表于 2012-4-18 11:17:45
奥莉薇  所以我特别喜欢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穿越时空,感觉完全脱离了当下。  发表于 2012-4-18 11:11:36
容宝妈妈  和蓝田日暖握爪,抱抱!  发表于 2012-4-18 11:09:41
小宇妈妈  现在让我有泪点的也是电影,有些电影我可以看几次就哭几次。  发表于 2012-4-18 11:07:22
蓝田日暖  很雷很烂的电视剧也照样让人上瘾,哎,其实我有时候也喜欢看狗血情节。特别是什么久别重逢之类的。  发表于 2012-4-18 11:06:18

Rank: 8Rank: 8

328#
发表于 2012-4-18 10:55:21 |只看该作者
说到培养孩子的感性认知,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说话就要少讲道理,多用图画式语言。所谓图画式语言就是描述、讲故事。小学的孩子会喜欢绘声绘色的故事。不过,这是每个家长都做得到的么? 如果您本身就是一个理智型人,如果不刻意练习练习,这也不那么简单。

点评

小宇妈妈  我的家乡因为交通的闭塞,至今仍然很天然很古朴,那里的大自然是北京无法找到的。清明回乡之行让我有很多感受,也是这些感受让我来回复这个贴子。你提醒我了,我把这些所想加到睡前故事里,肯定会有更特别的感觉。  发表于 2012-4-18 11:39:13
小宇妈妈  谢谢奥莉薇。你的回复让我想表达一种感觉:我觉得感性对我而言是一道被封闭了已久的通道,如果我开启了这扇门,它还好好的在那。我的思维习惯让我不能经常打开它,不代表它不存在。  发表于 2012-4-18 11:36:43
奥莉薇  多去大自然中去,我发现我出去旅行一趟,回来后,我的睡前故事就编的容易些:)  发表于 2012-4-18 11:24:12
小宇妈妈  我承认这对我很难。 我们睡前编故事有段时间了,我们的主题是变形车(偷了园子里一个妈妈的创想)。 一躺下小宇就两眼放光的等着我编的故事。我尽可能的在我的故事中添加一些诸如森林,小鸟的故事。我觉得快被榨干了  发表于 2012-4-18 11:21:36

Rank: 8Rank: 8

329#
发表于 2012-4-18 11:02:54 |只看该作者
蓝田日暖 发表于 2012-4-18 10:53
关于感性,我有许多的疑问,没有刻意理过,现在突然想到一个例子,希望大家能给我解释解释。

我认为自己 ...

^_^ 点错了。

Rank: 8Rank: 8

330#
发表于 2012-4-18 11:12:4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4-18 11:14 编辑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2-4-18 10:40
说说那天和朋友讨论的吧。

跟天馨妈开始说的那个差不多,就是我们发现,那种看到一朵花能看好久还津津有 ...


赞同这个,孩子所受局限很少,所以他们可以带着无区别的心去体验观察,然后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没有任何框框限制。
成人学画可能最大的障碍就是要放空然后去感受。

点评

奥莉薇  这也是我最近的感触。学音乐咱没计划吃这个饭也不是这个天才,所以跟个随和耐心的老师就好。学画画找老师就要慎重,因为画画是要画出内心的感受,而不是为了他人的赞赏而画。  发表于 2012-4-18 11:27:05

Rank: 2

331#
发表于 2012-4-18 14:34: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棠花开天馨 于 2012-4-18 14:36 编辑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4-18 10:39
对的,一看到把7呀分段的拿出来,我有点晕。 我个人不喜欢这些界限,而且,我觉得这些界限对我来说没有 ...


关于7的分段。我自己觉得是个大体规律。中国古代医学一直是女七男八的周期。女子的生命周期的确和七密切相关,我们看身体发育周期也有关系。比如7岁左右换牙,14岁左右青春期来临,49岁一般是更年期。西方有种结论认为每7年人身体全部细胞都代谢一次,所以我自己琢磨”七年之痒“就是因为换了新细胞,到处痒痒了。呵呵。在生命数字的说法里面,1-7也是一个循环体系(我自己琢磨过有点和人体的7个脉轮对应的意思),8就到了因果数。这些是我的娱乐猜想。

小宇妈,我认同你这个看每个孩子实相的观点。就算我们论证清楚了大的规律大多数人都是0-7岁发展“灵性”或者“肉体”,又如何呢?我们自己的孩子未必是大多数人里面一个。如果有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和框框,想着用这些验证过的理论指导我们养孩子省事儿,可以控制育儿风险管理育儿方向。这样在犯懒懈怠的时候反而会忽视活泼泼的孩子和她的状态。我们不是和概念和理论相遇,而是要和孩子相遇。

点评

容宝妈妈  同握手!  发表于 2012-4-18 17:04:58
小宇妈妈  谢谢天馨妈耐心详细的解释。 “我们不是和理论相遇,而是和孩子相遇”,为这句话握个手。  发表于 2012-4-18 14:51:05

Rank: 2

332#
发表于 2012-4-18 14:47:30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4-18 10:55
说到培养孩子的感性认知,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说话就要少讲道理,多用图画式语言。所谓图画式语言就是描述 ...

是啊。在2009年我接触一些开发感性认知的课程方法和书籍之前,我就是超级理性的人。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一杯茶摆在你面前,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去闻闻香味喝茶,而是跳去去研究它的化学组成思考它的前世今生研究它籍贯产地和走过的路程。”尽管意识到这些,但依然花了好几年时间,也幸运遇到不少善方法,好朋友才从去年夏天开始,“看到”有那么多朝气蓬勃的喇叭花。今年春天,更是觉得风光无限。
只是养孩子路上,我已经和孩子习惯性说了很多“为什么”(理智)和“怎么办”(意志),而不是常常问问她“怎么样”了(情绪感受)。好在孩子还小,天性未泯,调整调整也就没有过去那么多“为什么”“这是什么”了。而是慢慢“哇,真美”开始多了起来。

点评

明月照我心  我倒会是那个"闻闻香味喝茶"的人。  发表于 2012-4-18 18:21:50
蓝田日暖  海棠能不能说说直觉?如果有例子就更好了,我很感兴趣。直觉在我生活中出现得不多,所以对于它的了解就比较浅。  发表于 2012-4-18 15:30:14

Rank: 2

333#
发表于 2012-4-18 14:53:43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4-18 10:44
能量体的说法恐怕就是脱胎于印度的“三身七鞘”之说,而人智学也是直接吸收了印度教的智慧,它们相似一 ...

那是我昨天夜里加班兴奋了睡不着觉想着玩的。道家的“精”“气”“神”我一个老师给我解释过,我没有学好。{:1_129:}现在只是模糊记得他告诉过我说宇宙能量“有质有形”“有质无形(电磁波气等)”“无质有形(对应周易的象?)”“无质无形(信息)”。这个跑题了。打住咯。

Rank: 8Rank: 8

334#
发表于 2012-4-18 15:17:38 |只看该作者
海棠花开天馨 发表于 2012-4-18 14:47
是啊。在2009年我接触一些开发感性认知的课程方法和书籍之前,我就是超级理性的人。用一个朋友的话说:“ ...

有这样的对话真的很美好,感谢天馨妈引发这个话题,在大观园这么热情投入的,对我来说这是第一贴。
我的思维方式也如天馨妈,这和我从小喜欢数学物理,之后选择工科专业,最后又以工科以自己职业有关,我平常工作学习都需要我理性+逻辑。

小宇班有很多感性的妈妈,我可以明显察觉到我们的差异,在我关注逻辑关联的时候,他们关注的是感受和体验,而且,这样的妈妈一般都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她们在一起时,当我停下来不去主动关注逻辑时,我以观察者的身份去体验她们的感受,我会知道,不是我没有,而是我不习惯启用它。

最近一年,我突然的特别特别的想回老家。我的家乡很天然很古朴,回到那,当我放下一切仅仅是去看她去观察她时,我很感动,我发现她居然是那么的美,我也很感恩,我曾经在这么美的地方出生长大。而这些都是原来我未曾有的感受。

就象刚刚和奥莉薇说的那样,“我觉得感性对我而言是一道被封闭了已久的通道,如果我开启了通道的门,会发现,它还好好的在那。我的思维习惯让我不能经常打开它,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它出来得有点少。”

点评

小宇妈妈  我哪能笑你呢? 大学宿舍同学都是叫我“xx哥”的,虽然我是江南清秀女子一枚^-^,并且人际关系极好。我非常习惯性的带着目标去做事去交流,是和孩子相处,和妈妈们相处,让我多了双睛去感受自己,孩子,他人,大自然  发表于 2012-4-18 16:05:34
海棠花开天馨  围绕主题大家讨论不同意见然后得出最佳方案。而妈妈们交谈更多是发散的无主题,只是为了情感联结和抒发感性。发现这点,我给自己一个课题“滋养自己阴性能量”呵呵。  发表于 2012-4-18 15:43:32
海棠花开天馨  和工作很相关。刚开始和妈妈们扎堆的时候,我觉得我蛮象男人(不许笑话我咯)。因为常常很多妈妈不停说话,然后说了一天的话,我回家想了又想,却想不起来她们说了什么话.后来明白因为我交谈喜欢有个目的分享信息  发表于 2012-4-18 15:42:22

Rank: 8Rank: 8

335#
发表于 2012-4-18 15:17:52 |只看该作者
mark
养小号

Rank: 2

336#
发表于 2012-4-18 15:34:08 |只看该作者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2-4-18 10:04
但是,我对华德福教育有所怀疑的也是他们把孩子年龄划分和教育方式内容上这个对应,难道小的孩子就没有或 ...

Declared Majors General US Population Waldorf Graduates
1991–2002     1991–2002
Arts & Humanities 14.6% 39.8%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10.9 29.9
Life Sciences 6.2 9.9
Physical Sciences & Math 2.0 2.8
Engineering 6.4 1.8
Computer & Information Sciences 6.1 2.5
Education 7.3 2.1
Business & Management 19.3 4.6
Health 11.6 5.6
Other Technical & Professional 9.7 0.4
Vocational , Technical, & Other 5.9 0.6
容妈,这是华德福毕业生(样本量500多个)的大学专业和普通学校毕业生的比较,的确选艺术的多。这也是我和华德福圈子里面的人说多了的时候,就会问他们的一个问题“如何和中国父母的需求以及当代中国发展接轨呢?现实是我们未必有那么多父母会支持赞同孩子走艺术这条路啊。”
感性和理性,肯定是两个都要发展,从各个学说来看,最完美的就是我们提供给孩子足够的能量,都能够滋养所有发展需要。否则就会出现我们侧重的那面发展得好,影响其他。大脑神经学说也指出来说孩子0-3岁的神经突触如果刺激很多而且维持一定时期,大脑的神经反射链路之间的联结和网络就更发达。华德福就说孩子过度开发智力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其他比如情感发育。0-7岁应该更注重长身体。

我更看重孩子身体和情感等发育,所以不会在孩子小时候过多开发智力。我现在还相信0-7岁孩子(未必是7每个孩子可能不同)学习的方式和长大的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一个实际例子:我和我班另外一个妈妈就注意到孩子随手写出来的自己的名字的形状是自己的名字的镜像,天馨写天就是天在镜子里面的形象(左右是颠倒的)。我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个说法,当时还挺不以为意忘记了。看到天馨写天和丹都是左右颠倒还纠正。上周末另外一个妈妈告诉我她孩子写名字也是左右颠倒我才想起来那本书上说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信息的方式是如同摄影机一样摄下来的,全息镜像的。

我本想和大家讨论的“灵性”保护和开发,包括“感性”而不仅仅指“感性”,还要加上“直觉”“灵气”“通感”甚至动物们在地震之前就有预感的那种能力。我是觉得人的理性思维如果在很发达“灵性”带领下,一定可以有更多有趣创造。

Rank: 2

337#
发表于 2012-4-18 16:57:03 |只看该作者
蓝田日暖,“直觉”和“灵性”这个东东有点玄,我试着说咯,欢迎各路女侠爽快拍砖各抒己见。

四种基本脑波是:δ波(DELTA/δ wave),θ波(THETA/θ wave),α波(ALPHA/α wave)和 β波(BETA/β wave)。
α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我们通常所指的潜意识状态,即指人的脑波处于α波时的状态。α波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有效进入潜意识的唯一途径,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塞他脑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阿尔法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倍他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

仪器测量发现打坐入静的人脑电波很多时候是α波,人们也开发了α波音乐开发人体的直觉潜能,有很多网络资料的。我没有用过这些产品,不知道效果。

韩国日本某些幼儿园训练孩子的灵觉会这么训练:在一张纸上写一个字或者画一个苹果,再给孩子看空白背面,让孩子鉴别是什么。原理就是有的孩子灵觉能够捕捉到无形无质的信息。

我自己实际体验是遇到系统开发直觉的一套方法后,实行之后有些预感和实际相符合的例子,不在这里咋呼呼的了。最开心是和自己身体联结以及感受联系更强了。以前我属于超级理智的,很多事情当时是有感受但是都不察觉不到更谈不上处理接纳自己情绪,往往自己很生气了之后一天半天才发现自己很生气。现在自己对情绪的觉察比以前快多了。只是我遇到的只是很多成年人验证了可以采纳的一套训练方法,没有切实可行的开发孩子的系统方法。我的老师也没有这方面实际经验。前面帖子提到的海印子应该有,不过那是他十年摸索的核心知识产权了。养孩子妈妈们都一样小心,孩子和大人不一样,我不敢拿那些对我有用的方法套用孩子,所以蛮想讨论讨论大伙儿有无这方面养孩子的成功经验的。

点评

海棠花开天馨  是啊,孩子宁愿自然长,也不能实验着开发。  发表于 2012-5-9 22:50:06
可怜的小猫  我觉得大人可以积极尝试,但是孩子还是健康成长最重要,尤其没有证实有害的一些方法不能光觉得、听说有用就用在孩子身上,万一造成损伤是不可逆转的,至少6、7岁以前的孩子不能随便“开发潜能”。  发表于 2012-4-18 20:23:27

Rank: 7Rank: 7Rank: 7

338#
发表于 2012-4-18 17:27:26 |只看该作者
海棠花开天馨 发表于 2012-4-18 15:34
Declared Majors General US Population Waldorf Graduates
1991–2002     1991–2002
Arts & Humanit ...

天馨妈,感谢你给我们分享的这么多好东西。

其实,如果孩子是搞艺术的料,我会很高兴她去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即使她不去搞艺术,我也希望她是个能享受自然,享受艺术的人!

我对华德福的艺术教育非常赞赏,我比较担忧的是他们的数理教育。我很赞同你说的“感性和理性,肯定是两个都要发展,从各个学说来看,最完美的就是我们提供给孩子足够的能量,都能够滋养所有发展需要。否则就会出现我们侧重的那面发展得好,影响其他。

事实上华德福正好就有蒙上孩子“眼睛”让他们尽情发展“耳朵”的嫌疑。我曾半开玩笑跟老公说,如果孩子上华德福学校,怕是家里要搞些蒙氏教具什么的来补补才行。{:1_129:}老公粗略翻了本华德福的数学教育书,说“这么教出来的孩子,100以内加减法没问题,再往上走可难了。”虽说是半带调侃,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华德福教育的孩子从事艺术与人文多,不是没有理由的。

你说的小孩子的“全息”式的学习方式我也很有感触,容容还不会写字,偶尔一次给我写数字,4,7,3,都是镜像的。我也同意学龄前孩子不要开发智力这个观点,我的父母问我为啥选个那么贵的幼儿园,我说,这个幼儿园最好的地方就是什么都不教。{:1_129:}

人的理性思维如果在很发达“灵性”带领下,一定可以有更多有趣创造。
这个我也赞同哦,现在很多大公司给工程师培训,会有艺术思维方面的培训,因为这样会更能激发人的创造性。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7Rank: 7Rank: 7

339#
发表于 2012-4-18 17:35:33 |只看该作者
海棠花开天馨 发表于 2012-4-18 16:57
蓝田日暖,“直觉”和“灵性”这个东东有点玄,我试着说咯,欢迎各路女侠爽快拍砖各抒己见。

四种基本脑波 ...

灵性方面,我觉得孩子是不用大人训练的,我发现容容小时候就有很“玄”的地方。

不过呢,随着孩子长大,好象玄的地方就越来越少了,但是容容对自己的情绪觉察还是很灵敏的,对别人也是,所以我对此一直很满意!{:1_115:}

我自己,以前也离自己挺远的, 即使生气了也不能深层觉察到自己为啥生气,也是在陪着孩子的过程中,慢慢觉得离自己越来越近了。

我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是尽量倾听,那天看到一个词----“深度同在”,我觉得某些时候,我和孩子,是有着”深度同在“的。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8Rank: 8

340#
发表于 2012-4-18 17:41: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好学术!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4-28 23:35 , Processed in 0.03272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