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容宝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单开一帖来说说学校教育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301#
发表于 2012-4-17 18:39: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宇妈妈 于 2012-4-17 21:05 编辑
齐齐妈 发表于 2012-4-17 17:58
你不告诉他树的名字,你会怎么做接下来的事?告诉他,先跟着我来摸摸树皮,然后一边做一边跟孩子说我们 ...


下班前看到齐妈回复。忍不住想说几句。讨论越来越有趣啦!如果我没有抓错的话,齐妈的回复里提出的问题是,孩子是否需要引导,齐妈认为不需要刻意引导。
如果说错了,欢迎指正!

我的态度是,孩子是需要引导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引导。看树这个例子,我觉得除了告诉孩子树这个名字,还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再做更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的。
有时候,成人不过是问一个问题,引起孩子的兴趣后,他的思路一发散,他会更有兴致的再自主的去更深入的观察和感受。
这种感受还是孩子的,不是成人的,成人不过是点了一下而已。

小宇老师经常说,主张孩子自主工作,这并不代表成人不参与。很多时候,孩子工作时,成人不动声色的一个小点拨,会让孩子的工作更深入更持。

点评

小宇妈妈  我原本写了一个亲身经历案例,elf应该看到了。这例子自从我回家接触到这些很天然的孩子但是却渴望被引导,一直印在我脑子里,总想会说出来一起讨论,昨天晚上临睡前觉得可能不适合放在这里,所以给删除了。哪天再写  发表于 2012-4-18 10:28:00
牛妈妈  @Elf, 非常难的把握啊。。。。。。真的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发表于 2012-4-18 10:19:36
容宝妈妈  同意elf。  发表于 2012-4-18 09:57:56
齐齐妈  呵呵,小宇妈,你抓的关于齐妈认为的问题和你的回答是一致的。  发表于 2012-4-18 08:34:17
Elf  好的引导是点拨、激活,坏的引导是控制、画地为牢。  发表于 2012-4-17 19:54:07

Rank: 8Rank: 8

302#
发表于 2012-4-17 18:42:31 |只看该作者
我很悲惨的说,我发了一长段,不见了。

Rank: 8Rank: 8

303#
发表于 2012-4-17 18:52:15 |只看该作者
齐齐妈 发表于 2012-4-17 17:58
你不告诉他树的名字,你会怎么做接下来的事?告诉他,先跟着我来摸摸树皮,然后一边做一边跟孩子说我们 ...

“别急着告诉”而不是不告诉。如果能先感知,再理性定名和归纳会比较好。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认为有点道理的可以自己去摸索,认为刻板的就无须采用。

孩子的感性能力很强吗?可我现在发现,当前环境里,孩子从各个渠道得来的文字信息急速成长,与大自然的距离又比较远,我有些为他们对于大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感知能力担忧。我不担心他们的智商,我知道的好几个小孩的智力都让我非常吃惊,非常聪明,理解能力很强。但我对他们的浸融认知能力在这个大环境下可以顺其自然的发展有些疑问。尤其是当小孩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他在没有清楚地感知某样东西时,就可能兴奋地询问:“这是什么?”你马上告诉他名字,他的知识库里就增加了一个新的名词。但他真的对那样东西有感性的认识了吗?未必。

我建议家长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包括五种感官和直觉。因为,一个人太理性,太被思考束缚的话,就容易导致情感的匮乏,也不容易从大自然和人际关系中获得快乐和受支持、受信任的感觉。

点评

容宝妈妈  嗯,这也是华德福教育之所以中兴吧,虽然我不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但感觉近几年华德福颇有燎原之势。:)  发表于 2012-4-18 09:59:25

Rank: 8Rank: 8

304#
发表于 2012-4-17 19:18:43 |只看该作者
说说孩子的认知方式

前面说到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人的认知方式有不同偏重,就像有四种不同气质一样,人的认知偏好也是天生就有不同的。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或一节课,有人记住的是身体感觉,有人记住变化的动作、声调和表情,有人记住的是情感的起伏,有人记住的是理念和逻辑。让参加同一个饭局的几个人叙述一下,保管有不同的版本。

不同类型的小孩子在认知上也有这些不同的偏重。老师在课堂上偏重知识灌输,偏重理智的小孩就有优势,而偏重于在运动中学习的孩子接受起来就有困难。华德福的老师采用混合不同类型的方式,使孩子不仅可以从概念中学习,也可以从游戏(动作、身体感觉)中学,还可以用艺术(唤起情感)的方式学。传统的老师虽然没有华德福的理论,经验丰富的老师也知道通过一些体验式的活动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按照华德福的理念,幼儿时期是发展身体的时期,小学和初中时期是发展情感、14岁以上是发展理智的时期。所以小学和初中时期都会更侧重于艺术化的教学。这并不是说理性认知不如感性认知,而是阶段性的侧重点不同。从身体到情感、从感性到理性是正常而正当的发展道路。

有的人群(尤其是灵修的)抬高心灵而贬低头脑,其实呢,也是一种偏见。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是半斤八两,各有片面和长处,平衡才好。 在教育上不应该有这种偏见。

点评

尘埃落定  赞!明白人!!  发表于 2012-4-19 20:28:36
海棠花开天馨  很赞同这个。呵呵,我经常敲打我那个直觉圈子朋友们,大脑一样强大。  发表于 2012-4-17 22:04:45

Rank: 8Rank: 8

305#
发表于 2012-4-17 19:33:34 |只看该作者
如果人没有停止发展的话,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一生都在交替发展。无论什么类型的人,青年时期总会是情感特别强烈的时期,到四十岁左右又会有一个理智发展的高峰,再老一些的时候情感又会让理性更圆融.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也有好多人早早就停止任何发展了。

点评

奥莉薇  赞同!  发表于 2012-4-18 10:05:15

Rank: 8Rank: 8

306#
发表于 2012-4-17 20:30:27 |只看该作者
关于读经,我觉得小学的孩子读一些是无妨的。“读经”太笼统,不知是指经典还是单指四书五经。有些古文小故事、诗文小品读一读讲一讲都挺好,作为语文的内容蛮好的。 四书五经那些道德性比较强和比较抽象的道理的文章,可以在十岁以上稍微读一些,不同的是古人是把它们作为圣贤教诲来学的,现在的孩子们作为了解古代文化来学习就行了。华德福的学校会教给孩子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吧?西方的、东方的,都会教一些吧,在比较中孩子就会知道,原来人们信奉的可以不同,这些文化都不是绝对的。

Rank: 2

307#
发表于 2012-4-17 22:01:45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4-17 16:49
记得卢安克把这两个词翻译成“同感”和“反感”。这两种认知方式没有高下之别,实际上在学习中两种认知有 ...

呵呵,谢谢亲爱的们。这些讨论正是我很想进一步和大家深入讨论的。

我看的华德福资料里面没有说“同感”和“反感”或者说“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有高低。后续那个突破性的发现都是从“同感”来是华德福的资料里面的,因为一个华德福老师做过专利员,那是他个人和申请专利的人沟通的结果。我看到的传统文化里面倒是真的更加认同“感性认知”,也可能是我选择性吸收,因为关注这方面,所以看出来这个结论。新时代运动里面,有些门派结论是“心轮”的力量高过大脑的思辨。当然哪个更重要并不重要,对我们而言更加全面养孩子帮助孩子均衡发展才重要。

我欣赏华德福的地方就是华德福注意研究生命的发展,关注在不同阶段需要保护需要开发以及有切实方法帮助孩子更加全面发展。容妈,看到你前几天刚和人讨论“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觉得很有点意思。荣格的“同时性”(我的沟通模式曾经被公司培训沟通的老师定位为“专家型沟通”,沟通中不自觉喜欢使用专业术语。这真是个人一个或许会很大影响沟通效果的沟通,因为很多时候别人会觉得看得费力气。)

至于年纪越大,如果没有人为的保护和开发,是否大部分人“同感”能力越来越弱?这个我自己的观察孩子和我自己的经历看,孩子们一般直觉都比大人灵敏。人智学干脆认为0-7岁的孩子的场完全开放,因而状态受父母和身边人影响。大家不妨一起讨论,看是否如此。具体原因我还琢磨过,不过扯太远了,不扯了。

蓝天日暖所说的“感性认识可以有意识恢复或者发展”,我个人自己体验是很赞同的。想和妈妈们讨论的也就是看看怎样保护发展孩子的感性认知。

我重点不讨论理性认知是因为个人觉得社会上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和理论都太多了,要用来养孩子很好找这方面资源,并非觉得理性科学思维不重要。

Rank: 2

308#
发表于 2012-4-17 22:09:11 |只看该作者
小宇妈妈 发表于 2012-4-17 17:16
感谢天馨妈的资料和思考。这个贴子真是宝藏。
很巧,我也有两个妈妈圈子,一个是注重逻辑和科学素养, ...

呵呵,我们先不讨论哪个更重要或者功能更强大吧,先讨论怎样切实在家庭生活里面保护和发展“感性认知”,因为“理性认知”的成功案例和理论很多,资源很好找。而且根据华德福,也是14岁以后事儿了。
我非常赞同你的两个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1_149:}

点评

尘埃落定  凡事无绝对,但总有偏重  发表于 2012-4-19 20:30:30
容宝妈妈  天馨妈,我恰好不是太赞同理性是14岁以后的事儿啊!  发表于 2012-4-18 10:06:32

Rank: 2

309#
发表于 2012-4-17 22:12: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棠花开天馨 于 2012-4-17 22:29 编辑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2-4-17 18:30
小宇妈妈,在不知道答案之前,我个人的想法是,尊重孩子的特点平衡发展,不刻意追求谁。孩子们在生活中, ...


排,亲爱的,我们讨论的共同目的是更好地养孩子。华德福蒙特梭利读经传统文化都是我们的资源。

点评

容宝妈妈  嗯呐,点头如捣蒜!  发表于 2012-4-18 10:07:13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310#
发表于 2012-4-17 22:40:3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311#
发表于 2012-4-17 23:26:3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312#
发表于 2012-4-17 23:36:2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313#
发表于 2012-4-17 23:43:5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314#
发表于 2012-4-17 23:46:4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315#
发表于 2012-4-18 00:07:5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2

316#
发表于 2012-4-18 00:52:37 |只看该作者
明月照我心 发表于 2012-4-17 23:26
我个人体会,经典里面除了思维真理,有不少是属于开发维护感通和灵觉能力的。比如道德经的诵读,实际上 ...

明月,我小时候学习古文也是这种感受。高中时候很多诗词看一遍就被深深触动。能够明白你说的这些。道德经里面的字有元音的种子字是熊春锦提出来的,他还没有公开。公开讲义里面他没有将这些字公开(我们的文化传承有意思,有些东西只给心性好的善良的有缘人讲,有的东西只是各门各派自己传承),我也并不知道他说的是哪些字。只是我个人体会现在道德经能带我到比较深的安静(类似禅定入静)的状态。只是这个真的要看机缘,早几年,我虽然也看南师怀瑾的书,对他讲道家的书可是看不懂躲着的。{:1_129:}

说起诗词,讲个和主题无关的。我年少时候突然有阵子特别烦我们古代的诗词,觉得“愁”字太多“苦”字太多。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少年不识愁滋味。闺中少妇不知愁。秋风秋雨愁煞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所以迷恋豪放派很久很久。慢慢经历多一些,才懂为何有那么多愁。很多东西都是时间空间等机缘配合。

Rank: 2

317#
发表于 2012-4-18 01:12:06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4-17 19:18
说说孩子的认知方式

前面说到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人的认知方式有不同偏重,就像有四种不同气质一样,人 ...

按照华德福的理念,幼儿时期是发展身体的时期,小学和初中时期是发展情感、14岁以上是发展理智的时期。所以小学和初中时期都会更侧重于艺术化的教学。这并不是说理性认知不如感性认知,而是阶段性的侧重点不同。从身体到情感、从感性到理性是正常而正当的发展道路。
加班到12点,兴奋得还想继续这个话题。以下是我的猜想。

幼儿时期是发展身体的时期:身体对应物质,意志,脉轮里面的第一轮海底轮和第一层能量体(和肉体安全,功用以及感官相关),我们的精气神里面的“精”?
小学和初中时期是发展情感:情感,对应第二脉轮和第二能量体情绪体(情绪感觉)以及心轮和第四能量体星芒体(反应如何付出或接受爱意),更多对应精气神里面“气”?我们描述情绪更多是“生气,怒气攻心?”

14岁以上是发展理智的时期:对应我们的第三脐轮,和第三层能量体智性体(和理性分析,逻辑观念思考能力有关)以及第五喉轮第五层能量体(气体模型体,与使用语言文字和外界沟通有关)?


这完全是我自己想着好玩的了,不为学术讨论了。这个能量体的说法本来就好多,有三有五有七层的。且每个能量体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一个台湾做过华德福老师的朋友告诉过我,华德福一个观点认为0-28岁分为4个阶段,28-56岁也分为4个阶段,7岁一个阶段,并且这些阶段之间是互相对称的。就是说21-28岁的状态和28-35岁状态呼应,14-21和35-42呼应(也难怪有科学研究说40岁是理性发育的另外一个高峰和黄金期,所以青春期叛逆不够的人会在中年继续爆发?),7-14和42-49呼应,0-7岁和49-56呼应。是有这个说法么?

点评

奥莉薇  这个年纪的对应的说法很好玩:)  发表于 2012-4-18 10:07:29

Rank: 7Rank: 7Rank: 7

318#
发表于 2012-4-18 09:56:51 |只看该作者
信息量太大,我有点目不暇接。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7Rank: 7Rank: 7

319#
发表于 2012-4-18 10:04:32 |只看该作者
Elf 发表于 2012-4-17 19:18
说说孩子的认知方式

前面说到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人的认知方式有不同偏重,就像有四种不同气质一样,人 ...

但是,我对华德福教育有所怀疑的也是他们把孩子年龄划分和教育方式内容上这个对应,难道小的孩子就没有或不需要理性思维了吗?

华德福小学阶段教育以及幼儿阶段教育,都刻意回避用脑思考,而且力主引导孩子感受感受再感受,我一直感觉华德福是引导孩子用艺术家的思维去看世界,哪怕有些孩子其实有科学探索的欲望,对事物命名,性质描述,理性逻辑思考这些感兴趣,华德福也依然回避。

就好象盲人的听觉更敏锐,所以华德福教育的孩子,毫无疑问,感受力非常发达,朝着艺术家那方向发展去了,而理性思考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点评

齐齐妈  嗯,这段话开始有点意思了……,我虽无研究,但有感觉。  发表于 2012-4-18 10:20:04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7Rank: 7Rank: 7

320#
发表于 2012-4-18 10:15:41 |只看该作者
明月照我心 发表于 2012-4-17 17:26
其实我还很好奇一个问题,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性认知会褪化呢?
------

排明月的, 我也觉得理性和感性呈螺旋式增长。

点评

齐齐妈  如果将感性二字用灵性二字替代是否更合适?  发表于 2012-4-18 10:21:51
牛牛 男 2009年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4-29 04:37 , Processed in 0.02900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