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蓝田日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是个大课堂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81#
发表于 2012-5-26 11:55:4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家,爸在烧中饭。我没吭声,脸色也有点阴沉,既然不快乐,也就别伪装了。

在擦桌子的时候,他问我:“你现在到底在干什么啊?”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那语气和感觉就是带着指责的意味。

我坐在沙发上,把身体往后靠了靠,眼睛开始朝天花板看,我没回答。我问他问题,他也常不回答。现在我学他,我不想回答,装哑巴好了。他大概知道我心情不好,也就算了。如果他发火了,我想自己大概会甩门而出。

后来三个人吃中饭,妈开始语重心长地“开导”我。我仍然不吭声,这礼拜,没什么事我打算尽量少说话。过去,我常常会透过说话来取悦他们,今天我实在没那心情。

今天的经历先写到这里,他们已经出门了。


Rank: 8Rank: 8

82#
发表于 2012-5-26 12:03:09 |显示全部楼层
再加几句。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觉得有些欣慰,算是往前迈了一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看他们脸色,生怕哪里惹得他们不高兴了。

我现在对他们的言论,更像是竖起了围墙,把不喜欢的话无声地反弹回去,而不是靠安忍来转化他们的负面情绪。我还没到那境界,所以先建好疆界再说。

Rank: 8Rank: 8

83#
发表于 2012-5-28 08:07:4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5-28 08:31 编辑

越难得到的,就越想得到,以为得到了就可万事大吉、人生圆满。我带着这种明知不真实的信念,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发现他们也在做类似的事,热衷于改变孩子,让他们符合自己的期待。

在这两天里,我这种信念终于有些松动了。松动可能源于:开始把自己的责任和父母的责任分离。

在父母愤怒、不快乐,阴沉着脸时,让他们消气,甚至想尽办法让他们开怀,不是我的责任。

在他们不高兴时,我不快乐,我感觉很不自在。这样的想法只是自找罪受。我已经不在母亲的子宫里了,不能条件反射地把她的心态和情绪等同为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导致她乐我安心、她不乐我痛苦。

Rank: 8Rank: 8

84#
发表于 2012-5-28 08:20:12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自在感,从身体的放松程度上最能证明。

我早就知道,只要父母在眼前,我就无法完全放松身体,总感觉要把某些部位绷紧,以防受到攻击。所以,我宁愿躲到自己房里。

星期天下午,我打算坐在客厅,完全放松,自在地看电视。我看了一会儿,钥匙开锁的声音传来,我知道父亲回来了。刹那间,我的身体一僵,本能地就要挺直肩背。但我还是忍住了,我继续懒洋洋、面无表情地靠在沙发上。

父亲去了洗手间,不一会出来,走到房门口时,突然把手中的鞋拔子,隔着靠墙的桌子,扔到了大门处。“砰”,鞋拔子触地,响声很大,我瞧了他一眼,他照旧阴着脸。我心想,难道是我这副懒样,让他不爽了?判断他的心情是件很难的事,我不容易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他真正的想法。

可我没再纠缠这件事,我不愿再不停地揣测他们的心情了。我继续坐了一会,不想再待了,打了个招呼就出门了。

Rank: 8Rank: 8

85#
发表于 2012-5-28 08:30:09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这几天里,我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是:“不关我事。我可以很自在。”我得练习在随时可能出现唠叨、指责和无声不满的环境里自在地生活。

所以,当他们不高兴而我马上就要吸收他们负面情绪的当儿,我就告诉自己:“不关我事。我可以很自在。”

我特别害怕母亲大扫除,因为那通常意味着,她会大发脾气,骂我们懒,而清扫时发出的声音也让我胆战心惊,仿佛这些响声就是她怒火的象征。

所以,当我看到她拖出一大堆衣服和鞋子清洗时,我又感到了不安,何况我就在她不远处洗碗。但是我告诉自己“不关我事,我可以很自在。她的情绪是她的情绪,我无法负责。”就这样,过了一会,我居然还哼起歌来,我确实觉得放松了很多。

Rank: 8Rank: 8

86#
发表于 2012-5-28 08:40:19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再估计这个礼拜他们“教育”我的可能次数。如果是以前,当星期六午饭时间,他们两个轮番说过我之后,我就会大松一口气,觉得已经熬过一大劫,接下去会比较好过。可这个礼拜,我拒绝这么想。我想的是,随便吧,他们爱咋咋的,我不会动摇的。

Rank: 8Rank: 8

87#
发表于 2012-5-28 08:56:03 |显示全部楼层

过犹不及



想来好笑。以前,父亲的态度并不怎么影响我。就像我之前的帖子说,我和他关系比较疏远,觉得他不负责任。而正是有这样一份敌意存在,我很少理解和支持他,久而久之,他也不怎么和我交流。他的心情,他的话,不管是什么内容、什么色彩,对我来说都没什么影响力。如果我认为他说的不对,我也会当面反驳。

可当我觉得自己对他不够好,亏欠他时,我便开始弥补。我开始关心他,调节他和母亲的关系,他在我心中有了很重要的位置。当他“教导”我的时候,我也总是忍耐,在他当着别人的面指责我时,我也忍了。我收起自己的不高兴,让他知道,我很重视他。

这就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过犹不及。而现实则是,时间一长,大部分人会把别人对他的态度视为理所当然,所以父亲现在也认为,我就应该安静地听他的教导、然后认真回答他的问题。然而,在这件事上,真的没有“必须”和“应该”之说。所以,这个礼拜,我就拒绝以这种模式和他交流。事实上,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只要他们不尊重我,还把我当小孩看,我就不会遵循这样的“应该”准则。

Rank: 8Rank: 8

88#
发表于 2012-5-28 09:16:48 |显示全部楼层

施与受



这个礼拜,我仍然去看望奶奶。奶奶一个劲夸我的父亲孝顺。我已经感觉到,这段时间,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的关系其实真的很微妙,他们相互需要。但我现在自己问题重重,也就没有精力去挖掘这些事了。

我在奶奶家吃饭,吃完后,洗了碗。我发现,她真的是那种只想付出、而很不好意思接收的人。她一直觉得不能让我洗碗,直到我告诉她,洗碗是小事一桩,我洗惯了。

后来,我回家,打开包,居然看到了几张一百元。很快我就明白过来,是我奶奶“搞的鬼”。哎,施与受,施与受,上帝真的是在考验我。奶奶经常提出要给我钱,我当然不会要,我并不缺钱。其实,我心里清楚,这些钱不多,完全是她的一片心意,如果我不拿,她反而不开心。但收了,我自己难受,所以我决定不收。第二天,我去找她,把钱给她,她硬是不拿,说只是给我的往返车费。我说,拿你的钱,觉都睡不好了。她告诉我,我不拿,她才不开心。但我坚持到底,把钱塞还给她。

后来,我陪她去做礼拜。在等车时,她的执拗劲又上来了,一定要我拿钱,我只好收到包里。等我们到了教堂,我仍然没打定主意,我实在不想拿钱,我根本不需要;而且,如果被我父母那一辈人知道了,可能会有些什么话,到时候父母会指责我(显然,我杞人忧天的习惯又回来了)。

怎么办呢?我后来还是做了选择,我决定拿钱,让她安心。我告诉自己,这件事只是我和奶奶两个人的事,和其他人均无关系,我没必要向其他任何人解释。接下去,我决定用这笔钱,买些和她信仰有关的礼物送她。

其实,我在给出去什么的时候,常常感觉快乐。说起来,如果没有那些接收的人,我并不能感觉到那样的快乐。可我自己却常常拒绝接收,不愿承认有时候自己的接收确实能让对方感到安心或快乐。

点评

野菊花  我一直是大大方方收人家东西的,而且经常不会回报的,我觉得人家给我东西是他开心啊,又不是贿赂。  发表于 2015-12-22 00:00:49
蓝田日暖  谢谢你的建议。对于爷爷奶奶,我知道他们需要人去陪伴,但其他的心理需求还是了解不多。我收她的钱,也算是在学习接收方面走了一小步。  发表于 2012-5-28 15:52:27
奥莉薇  好赞同妹妹的做法,对于老人,接受他们的一些钱财,其实也是对他们还有能力的肯定,他们很需要。我们做小辈的收到这些,想些办法再换回去就好了。比不收的好:)  发表于 2012-5-28 09:25:10

Rank: 8Rank: 8

89#
发表于 2012-5-29 19:03:4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5-29 19:05 编辑

权威、安全感和顺从



如果没有人照顾,婴儿就活不下去。如果父母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孩子就胆小怕事,缺乏安全感。而为了获得安全感,他/她就不得不顺从权威——父母、长辈和老师等,或者用愤怒把自己整个武装。

容宝妈妈的“萨提亚关系模式培训笔记分享”中提到幼年时期(0-5岁)父母在育儿上应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功能,使孩子获得怎样的成长。一一看下来,在5岁以前,我什么成长也没有,缺乏安全感,也没有学会分离、独立和负责任。

为了获得比较安全的生活环境,我选择顺从。渐渐地,顺从的态度蔓延至顺从道德伦理、顺从名人名言。我从各处吸收了大量的规章制度,用“应该”、“不应该”、“必须”把自己束缚得死死的。

我甚至不能够轻松地阅读,一遇到作者说话犀利,我就开始恐惧,害怕自己无法达到对方所说的做人处事标准而迎来悲惨的后果,但遵照对方说的去做又觉得是异想天开。这时候的我,自我的疆界模糊不清,深受别人影响。

对于缺乏安全感、随时身心紧绷的人来说,严格管教、挫折教育很难奏效,他/她缺乏的不是纪律和挫折,他/她缺乏的是自在的心态。而一个常常不自在的人也就无从建立真正的自信和勇气。碰到这一类型的人,有心的家长和老师最好能温柔一点,信任他/她,对他/她多加鼓励。

Rank: 8Rank: 8

90#
发表于 2012-5-30 14: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5-30 14:16 编辑

转载一段关于疆界的文字,来源于佩玛·丘卓的《转逆境为喜悦》(P132)(为了让自己和读的人放慢速度,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我把每个句子独立成段,其实全部的文字只是书中的一个段落。)

------------------------------------------------------------------------------------------------------------------------

第三个慈悲的近敌是愚蠢的慈悲。

每当我们避开冲突而企图保有善良的形象时,往往没有能力说“不”,这种心态就是愚蠢的慈悲。

慈悲不仅仅意味着善良,如果发现对方的侵略性太强,我们确实需要划清一下界限。

最善良体恤的做法就是适时说出“够了!”

许多人利用佛法的崇高理念,来合理化自我降格的倾向,以不封闭内心为由,任凭别人践踏我们。

前人曾经说过,为了不破坏自己的慈悲誓言,我们必须学会制止对方的侵略行为,懂得划清界限。

有时唯一可以打破藩篱的方法就是划清界限。

点评

明月照我心  同意。  发表于 2012-6-1 22:51:54
蓝田日暖  佩玛·丘卓的书很务实,里面都是宝藏,过段时间翻看总会有新的感受。前天刚好翻到了这一段。  发表于 2012-6-1 09:31:58
福娃京京  很喜欢这段  发表于 2012-5-30 14:20:44

Rank: 8Rank: 8

91#
发表于 2012-6-1 10:21:55 |显示全部楼层

在曲折前行中建立自我疆界


有时候,人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修正、反思,才能对某一个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就拿疆界来说,我是在“幸福大观园”才意识到自我界限的重要性的。而之前,在人际关系上,我只有敞开内心和安忍(常常会退化为压抑自我情绪的忍耐)这一种办法。而这种办法无形中为我带来了新的压力。一被父母指责就严重反弹的无意识行为习惯远去了,却形成了放弃自我利益、一味忍耐他们的新习惯。真是矫枉过正的典型表现!

我前面说过,如果父母指责我,我的应对策略包括:反驳,躲进房间不理他们,或者索性“离家出走”。这些行为习惯久经考验,虽然是无意识的,但确实是有效的。我用这些反抗行为向他们宣告:我不喜欢你们这样对我,所以我必须离你们远一点。只要我这么做,他们就不再继续指责,过一会甚至会温言软语地叫我吃饭。

可后来,我迈的步子太大了!一脚踏入了另一个领域,抓住了另一个信念:与他们相处时,我要竭尽全力地观察自己的身心反应,我要克制自己,绝不能再走老路。直到今天,我才深深意识到,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走得太快要摔跤,吃得太急会噎着。而且,我还明白一点,老路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只要我意识清醒,偶尔也可以利用老路来和人划清界限。事实上,上周末我确实利用了老路,我不再勉强自己扯出淡定或微笑的脸,在他们说我时,我虽没有离开,但还是通过无声的沉默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我还用“不关我事,我可以很自在”这样的警语,开始在他们的情绪和我的情绪之间划线。

建立自我疆界很困难,我不时会自责,尤其当他们用无奈、担忧的眼神望着我,温和地对我表达同一个主题时,内疚感会迅速生起,动摇我的决心。这种态度实在要比他们阴沉着脸指责我难“应付”多了,我简直马上就要屈服了,心里想着,“他们真是为我好,我不该让他们难过操心,我应该……”

然而,再困难,该做的事仍然要做,在此自勉。

Rank: 8Rank: 8

92#
发表于 2012-6-8 08:58:35 |显示全部楼层

疆界之帮助和指点


诗是另一种语言,可惜我对诗词歌赋不敏感,当友人让我看他的诗时,我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于是我开始了一贯的分析之路,我试图用头脑来理解他的诗,然后告诉他我的读后感。这是件很吃力的事,后来我不再那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不是语言通才,我的心不像他那么敏感细腻、富于幻想,用诗歌交流,只会阻碍我们沟通的效果,费力不讨好。

昨天,和他通完话后,我的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话(在心里对他说的话):我希望我们是平等的沟通交流,我希望你不要抱着指点我和帮助我的心态和我说话。如果你坚持要帮助我、指点我,那么我们的交流就该结束了。

这是后遗症吗?应该是的。这几次,基本上是他说我听,他对我倾诉自己的烦恼、收获和兴奋,这样挺好,我没有什么要说的。对他,我没有完全敞开,他也早就发现我对他信任不足。他有很强的洞察力,他曾经给我提建议、热切希望我成长得更快,我拒绝了他的好意。人和人终究不同,我害怕带有压迫感的言词和建议,一直以来我都被各种规矩束缚,外界施加给我的纪律和规矩会让我严重紧缩,我会在恐惧之中失去自己的理性而屈从它们。我从来不是放任自己、随性而为的人,所以纪律和规矩对我来说,通常是太多了而不是匮乏。

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拒绝了他的提议,那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疆界的概念,我只是选择了让自己好受一点的方案,不过我仍然产生了内疚感,觉得自己辜负了他的好意。因为这次拒绝,我和他之间有了不愉快的冲突,我清楚明白告诉他,我确实对他信任不足、不要期待我瞬间改变,我确实待他不够热情、重视个人空间、自卫意识强,还有他很重视的东西我确实不怎么在乎。然而,正是这样绝对谈不上愉快的对话,改变了我和他的相处之道,他的意见和建议不再那么容易让我为难了,因为我开始尊重自己的个性、喜好,我能更平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了。

如果别人主动和我交流沟通,认为他是在帮助我、指点我甚至拯救我,明显到我已经能感觉出来,我通常会拒绝他的帮助,因为我不喜欢背负心理债,因为我害怕对方会因为我不认同他的看法而翻脸、愤怒,因为助人者和被助者间的鸿沟阻碍了平等有效的交流。

那么当别人认为我帮助了他呢?在别人感谢我帮助的时候,我会感到高兴并对他表示我的心情和对他的祝福,但内心里我不觉得真是自己帮助了他。如果他很热情地感激我,把我摆到了很高的位置时,我一定会强调他的进步是他自己的功劳,我所作的只是分享自己的经历而已,而且我也在和他的交流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么做让我安心,而别人把我看得很了不起则会让我深深不安。

关于帮助这个课题,我目前的看法就是这样。

Rank: 8Rank: 8

93#
发表于 2012-6-8 09:08:39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段文字,来自佩玛·丘卓的《转逆境为喜悦》P130。因为有时候帮助别人的意愿和可怜别人的心态大有关系。

慈悲的近敌之可怜别人

可怜别人或是职业化的温情,很容易被误解为真正的慈悲。

我们一旦视自己为助人者,便意味着接受我们帮助的人是无助的。我们非但无法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反而造成了人我之分。

如果曾经被人可怜过,我们一定知道那份滋味有多么难受。我们感受不到任何的温暖和支持,只觉得两个人之间有一段很大的距离。真正的悲心之中绝没有这样的上下对待。

点评

明月照我心  是。  发表于 2012-6-10 23:03:31

Rank: 8Rank: 8

94#
发表于 2012-6-15 10:06:3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6-15 10:08 编辑

助人的陷阱


到一定的时间,除了自助,我们也会想要帮助别人。自己在别人那里受益了,就想传递这份温情,也去帮助别人。这份热情若来得太猛、太急进,我们往往会做过头,不该帮的也去帮,不是妨害了别人的自主性,就是遭人拒绝甚至嫌恶。

想起自己曾有过的助人热情,我到今天仍会汗颜。热情缺少了理性,往往会造成不理智的愚行。那时,我不知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很好地处理各种事情。我感谢某位女士,用她那拒绝的神情和动作,把我给打醒了。事情发生在某公园里,我喜欢在公园里闲坐。我听见了婴儿的哭声,循着声音发现一位五六十岁的女人正抱着小小的婴儿来回踱步,哄着怀中宝宝,但宝宝还是哭个不停。我等了一会,慢慢走过去和这位女士搭话,具体的交谈内容已经忘了。又过了一会,我提议,要不我来抱一抱娃娃。刹那间,这位女士抱紧了娃娃,警惕地看了我一眼,坚定地摇了摇头,然后离开我,继续踱步。

我觉得很尴尬,无奈地离开,想着“她可能把我当人贩子了”。可没走几步,我心一惊,开始思考,如果我是这位女士或者这位女士的妈妈,我会让一个陌生人来抱孩子吗,我难道不会对一个陌生人感到警惕吗?我这样做难道不是增加了别人的困扰吗?是,我本意是小孩哭闹不止,说不定让别人抱一下、逗一逗,可能就不哭了。但对于家长来说,这么做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尤其是现在拐卖小孩的事情那么多,当然要非常小心才是。

事实上,所谓的好意常常令人困扰。幸好当时我没有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好心没好报,相反这件事让我对人际交往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助人这件事上,除了摆脱“助人者”的自我形象,与对方平等交流外,还特别要注意场合,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去做些什么,什么时候不该行动。有些古老教诲在这方面告诉我们:“救急不救穷”;该“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却非必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发现别人是否需要并愿意接受帮助很需要智慧,了解之后究竟该怎么做还是需要智慧。这方面的智慧往往会因亲身经历和认真思索而增长。如果态度正确,那么失误就会帮助人成长。人可以从失误中发现自己的幼稚处,然后用这些失误来转化自己,使自己变得更成熟,这就是失误的绝佳功能。然而,人若总是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用各种借口合理化自己,失误就毫无意义。

点评

福娃京京  能觉察到,真棒  发表于 2012-6-15 12:36:05

Rank: 8Rank: 8

95#
发表于 2012-6-21 08:57:2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6-21 08:59 编辑

自我和家族文化


过去,我习惯于顺从集体观点,致力于维持听话好女儿的形象。而我的姐姐特立独行,在家族里很受关注。为何受关注?因为她的人生理念与众(指家族里的女性)不同,她喜欢一个人四处旅游,把钱花在众人(指家族里的女性)无法理解的地方。

每逢她和父母兄弟以及其他亲戚碰面时,几乎每个人都要语重心长地教导她,希望她好好过日子,希望她符合众人期待: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穿着打扮淑女一些,早日结婚生子,等等,等等。而我,也是其中一员。

然而几年前,我终于把这件事看清楚,并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我的姐姐是个很善良的人,她极富个性的做法从来不带有伤害他人的意图,如果别人被伤害了,可以说这是他们单方面的原因。这不过是生活理念的差异,有些人认为穿衣打扮、结婚生子、过小家庭生活很幸福,有些人则认为一个人四处旅行、把钱花在自己的兴趣上是幸福的象征。然而,因为前者人数多,后者几乎只有一人,就造成了前面所说的情况。

我和她在某些方面持有相同的理念,在另外的方面则差异巨大,但这不妨碍我对她的理解。一旦我弄明白了,过去自己究竟是如何无意识地和大家一起,对她的行为表示不满,表示担心,传达“良好”的期望,我就意识到自己该改变了。我的姐姐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我在地域和家族文化中受到的局限。不伤害别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是她的人生理念,而我以前却认为她不应该这样做。

我开始支持她,尽管仍常常提醒她什么该吃、什么最好别吃(我通常提醒她吃得健康些),但我不再有任何不满和强求她改变的心态,因为我知道她没有错。当其他人对她有意见时,我也会开口支持她。不过她和我一样,不会当面反驳别人的好意,采用的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办法,不管怎么说,这种策略目前还算奏效。之所以奏效,还有一大原因,那就是她很少在家,距离较远,别人的教导只能局限在她回家的时间里。她说如果常年在家,说不定自己会因为压力而改变。如果是那样,那我就得和她好好商量了,我不能看着她因为这些压力而过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点评

蓝田日暖  左耳进,右耳出确实不容易,我姐在这方面有点天赋。换成我是她,估摸着早就屈服了(其实,由于我没那天赋,所以一开始也就不可能像她那样)。  发表于 2012-6-23 09:28:30
福娃京京  姐姐真棒,特仰慕  发表于 2012-6-21 11:23:27
明月照我心  向你姐姐学习 ,左耳进,右耳出。  发表于 2012-6-21 09:43:41

Rank: 8Rank: 8

96#
发表于 2012-6-30 19:55:0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6-30 19:57 编辑

家庭氛围的五个要素


这两天我在阅读《与神对话》,看完第一本和第二半的大半后我就回家了。从吃晚饭开始,父母就唠叨和教育个不停,话题已涵盖人生几大题目——金钱、婚姻、责任等等,气氛有些沉重。我相信此时此刻,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开心的。

回到房间,我拿起纸笔,在纸上写了五个词语:意识、情绪、思想、言语和行为。《与神对话》里说,创造现实的三要素是思想、言语和行为,在这里我加上了意识和情绪两个要素。我把这五个要素分列两栏,一栏为A,代表我们子女三个,话语接收方;一栏为B,代表父母,话语发送方。

好家伙!我很快下了个结论,B方发送的话语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迅速把家庭氛围导向负面,继而使A方不高兴、不舒服,我勉强平静,但绝对没有丝毫快乐的情绪。也就是说,就因为父母为时不长(总计也不过半个小时)的唠叨和教育(其中没有令人愉悦的内容),就使得整个家庭氛围死气沉沉,不得不说语言(尤其是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

在五个元素中,意识状态大概是我最好,他们几个均没有意识到说那些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思想这一元素上,我打了个大问号,其实还好不知道每个人的思想,否则一定会伤得更重,不过通过言语大致可以推断出,当时大家脑袋里并没有什么积极乐观或者平和的想法;情绪上,我和弟弟都不太舒服,其他几位还好(不是那个开心的好,只是没有压抑的情绪而已)。除了说话外,没有其他相关行为。

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我才深刻地意识到:父母和我们对话,基本就是唠叨和教育;而我们怕他们唠叨和教育,就不会主动和他们谈心,也较少和他们开玩笑。他们的说话重点多为子女的不足之处。或许我们可以在其他地方有积极的想法,快乐的情绪,可是到了家里,就容易产生自动化防卫心理,以便自己做好准备,迎接他们可能的唠叨和教育。而一旦有了防卫心理,就不可能有放松的身心。

这五个要素影响整个家庭氛围,而家庭氛围反过来影响这五个要素,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若没有人有意识或无意识打破它,那么不是良性循环,就是恶性循环。我自己家的整体氛围大体来说比较负面,该怎么导正,我还没有具体的办法,但我已经决定努力,从自身开始,在那五个要素上下功夫(我最近已经发现了自己有好些根深蒂固的限制性想法)。

Rank: 8Rank: 8

97#
发表于 2012-7-3 09:08:1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7-4 08:36 编辑

回家的收获


回家两天半,在经历了失眠和不舒服后,有了新的收获。

收获一:更清醒地意识到,老天会不断为我提供相同或类似的场景,好让我改变由来已久的惯性行为模式。第一次失败了,ta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第二次失败了,ta会给你第三次……。你不需要担心ta的记性,不管隔了多久,ta都不会忘记。

时隔一年,我又和老姐睡在同一张床上。记得一年前那个时候,她很早起来整理东西,发出的悉悉索索声让我很难受,忍了一会我没有忍住,直接带着愤怒和她大吵一架。我当时丝毫没想到还有另一种选择,即冷静地告诉她我的感受,建议她过一会再整理。

这一次,同样的事又发生了。我发现,在我睡觉的时候,身边明显的响声会让我抓狂,尤其是断断续续、细碎又有些粗糙的声音,更别说是人为制造的声音了。有一个词叫抓心挠肺,它正好能形容那些声音对我所造成的影响。我深呼吸,提醒自己平静,接纳一切;我翻来覆去,注意这件事引发的思想和情绪。我很清楚,如果我又像上次那样爆发,那么很有可能,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又要重新面对这一处境。我发觉想要直接起身朝着她大吼的冲动是那么强烈,我马上就要屈服于这股冲动了。我只有反复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放在默念的词句上,而不让自己沉溺在那些声音上。

渐渐地,我平静下来了。然后,一个问题出现了:此时,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我发现以前的自己钻入了某个牛角尖,固执地想要挑战自己,想要证明自己在嘈杂中睡觉的能力,硬是要让自己在已经清醒的情况下重新入睡。可现在我不想再自找苦吃,明明可以起床后舒服地做其他事,为什么要强迫自己睡觉呢?难道因为才五点多,所以最好继续睡吗?

想清楚了,就不需要再犹豫了。我很快起床洗漱,在外面先喝了豆浆、吃了油条,然后搭公车到我最喜欢的江边吹风、观景。我一直在江边坐了三个小时,觉得自己真是来对了,除了江风凉爽、江景迷人外,我还分享了别人(有一群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在快乐地打排球)的活力。

我每次回家必去江边或坐或散步几个小时,在我心中,临江的蜿蜒小路、凉亭、空地、露天座是这个小城最美丽、最能抚慰人心的地方,它总能减轻我在家庭关系中感受到的挫折、不安和愤怒。

第二天,睡觉上的另一个挑战来了,这次不是她整理东西,而是天气太热,她的脚很痒。于是,我清楚地听到了她的抓痒声。我告诉了她,但显然这不是她能控制的,她也很难受。经过前一天的事,我已经不那么难受了,我做了另外一个选择,既然睡不着就把精力放在思考上,别再关注当天的睡眠质量了。于是,我开始回忆和研究这几天看的书,声音还是响着,但对我不再有前一天那么大的影响力,应该说几乎没什么影响力了。这天,我大概睡了两三个小时,没有因为少睡而产生担忧、烦躁情绪,所以白天精神还可以,就是黑眼圈很明显。

点评

溪云  很好的觉察力,很好的重新选择。  发表于 2012-7-4 09:56:42

Rank: 8Rank: 8

98#
发表于 2012-7-4 09: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收获二:爱的传达和接收

爱的传达和接收,涉及到两个方面:爱必须是真爱,而非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爱的对象必须敞开心扉,否则爱无法被接收。至于爱的传达,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当我敞开心扉面对父母时,我常会发现他们对我传达的无意识的爱,他们不是为了让我实现他们的某种期待而对我好,而是自然而然地做出充满爱心的行为。这时候的关心不是排他的,当他们那样做的时候,绝没有“我要对孩子好”、“我要关心孩子”、“我对他好一点,她才会听话”这一类的指导思想,因为我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这一点。这时候,他们关注的重心不在自己身上,我相信当时他们毫无计较得失之念,也并不在心里怨恨谁、责怪谁,我常常觉得在那一刻他们的头脑里是没有杂念的,才会表现出难得的平静和亲切。

而敞开心扉接收到爱的人往往会感动,可以说此时他/她的内心也产生了爱。所以,传达爱的人和接收爱的人就共同分享了爱。爱毫无疑问是可以无限分享的,它并没有数量上的限制,不会因为人一多,每个人能分到的就少了,或者说有些人就无法分到了。关键在于传达的是否是真爱,接收的人是否能把心敞开。

在现实生活中,不借助具体的言行,爱不容易传到他人的心中,因为人们对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心灵太陌生了,所以不容易感受到别人在寂静中传播的爱,所以爱的形式就很重要了:究竟怎么样的形式和言行才能敲开对方的心扉,让他/她能感受到爱,催生他/她自己内在的爱呢?或许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或许是一封信,或许是一个拥抱、一次握手,或许是在他/她迷惘时不厌其烦地开导和建议……

Rank: 8Rank: 8

99#
发表于 2012-7-18 10:26: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田日暖 于 2012-7-18 10:27 编辑

思想、语言和行动


《与神对话》说创造的三要素是:思想、言语和行动。首先是思想,然后是语言,最后是行动。其实三者的界限并非那么分明:显意识思想包括意象和语言,部分人以图像思维为主,部分人以语言思维为主;广义来说,说话和书写都可纳入行动范畴。但如此区分很有必要,思想和行动可以通过语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静态化,以流传后世。思想、行动若不及时口传或记录,就会成为久远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失真,最后遗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佛学里把行为、语言和思想简称为身、语、意,并对此有详细的介绍。思想、语言和行为会形成恶性循环:负面的思想引发焦虑和恐惧,导致混乱的言行,让我们觉得生活一团糟,悲惨现实又继而强化悲观思想……思想、语言和行为也会形成良性循环:平和乐观的思想带来平安喜乐的心境,提升接纳各种生活境遇的能力,继而启发智慧,使头脑更加清醒……【思想、语言和行为从内在逐步转向外在,从无形逐步转化为有形。从无法或难以察觉的思想转化为可听可看的语言文字,然后促成涉及多方的实际事件,从而创造出人的生活情境。】

回顾我忧郁的那几年,我十分清楚思想、言语和行为的恶性循环究竟能够对人造成何种影响:它会使人充满恐惧,害怕人际交往,丧失理性思考、工作甚至生活能力,它使人失眠、缺乏食欲、全身乏力,它使人就像活在人间地狱中。我并不十分清楚良性循环的巨大作用,或许那是因为我的目标太低,只要我尽可能减少负面思想,尽可能减少焦虑和恐惧,获得平安的心境就可以了。目前我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喜悦感总是不足。我从未想过,自己其实是可以有意识地去培养思想、言语和行为的良性循环的。

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只要保持觉知就好了,其他的做法都是多余的,可能会让我陷入幻觉。可我不能否认,我渴望获得喜悦,我渴望找到使命,我渴望……我把这些渴望当成期待/希望,而期待/希望总是与失望挂钩,所以我总是告诉自己,接纳现实,安于当下,忽略那些渴望,然而其实我该做的是:接纳现实,安于当下,同时在心中抱持渴望不放但并不对它们执着到焦虑的地步。

回到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关系上来,当负面思想持续不断时,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改变这一状况,否则等待我们的就是上面所说的恶性循环,这是可以预知的事实。方法当然有很多,可以一念之转,可以合理地表达情绪,可以内观,可以鼓起勇气直接处理带来烦恼的问题……

至于良性循环,我还在探究中,也就说不出什么了。

点评

蓝田日暖  谢谢,我感觉自己比前段时间喜悦感多了一些。  发表于 2012-7-23 16:57:37
蒲公英  这段看过以后非常受益。能感觉到蓝田日暖已经走在通往良性循环的路上。祝福。  发表于 2012-7-21 06:53:40
蓝田日暖  谢谢你提供的信息,《与神对话》看过,知道你说的那个例子。幸福课堂还没看过。  发表于 2012-7-20 15:53:26
溪云  在1504课堂的幸福课里,也提到了这一点,那就是要建立新的习惯,那么如何建立呢?从例行公事开始。  发表于 2012-7-20 15:41:12
溪云  昨天刚看过这一段,《与神对话》里面关于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给了一个提议,就是忘掉那个“三思而后行”。把思-言-行给颠倒过来,信任自己的冲动,想到要做的就去做好了。在不断地重新去做了来建立新的模式。  发表于 2012-7-20 15:39:27

Rank: 8Rank: 8

100#
发表于 2012-7-20 22:25:23 |显示全部楼层

投射、事实和评判



投射(projection)这个词有被用烂的趋势。有一句话常被人用来描绘投射,那就是“你心里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投射这个词一旦出现在讨论中,很容易阻碍沟通。因为在这二元世界中,你必须用有限的词汇来描绘你眼中的事实,而那些词汇被赋予了太多情感色彩,所以当你写下那些词汇时,就很容易招致“你这是在投射”的回复。针对这种情况,我曾说过下面的话:“动不动就是你投射,我投射,大家还怎么讨论?”你一说“黑暗”、“阴暗”,他就说是你在投射,因为你内心不阳光;你一说别人某事做得不妥,他就说你不包容,无法看到对方的本善……我发现遇上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交流,因为你实在无法挑选出比较客观、在他看来不带批判色彩的词汇来形容人事物。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文字交流,可用的词汇总是有限,而同一个词汇又往往含有多个意思和不同的情感色彩。这为陈述事实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你认为演员A演技生涩,有人会认为你在评判;你认为下属B做事不够细心,工作失误多,有人会认为你在评判……因为大家对于演技、做事认真的标准看法不一致,所以即便你真的不带情绪,陈述你眼中的事实,也总有人会认为你是在评判,你有情绪。

现在到处都在说,不要评判(judge),那么除了那些很明显的话语(比如包含人身攻击的词语)外,究竟什么是评判,什么不是评判?我们可以感觉自己的情绪,来发现自己是不是在评判。但对于别人,我们如何判断,他是否带有评判之心?我们还是得靠感觉,这感觉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所以,有时候当我们说,你这是在投射,你这是在评判我时,其实投射的可能是我们自己,评判别人的可能是我们自己。

保护自己,让自己感觉舒服,在某些时刻确实很重要。但如果太执着“投射”一词,太执着投射的理论,反而可能封闭自己的心。放掉投射这个词,放掉投射理论,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和方式去描绘、分析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去深深感觉那件事带给自己的影响,或许能对自己认识得更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2 02:51 , Processed in 0.03075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