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草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秋阴捧出何方雪(红楼)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61#
发表于 2011-12-20 14:18:40 |显示全部楼层
在程高续本中,很遗憾他们以污浊卑劣的思想揣测曹公的判词。将妙玉的结局写得如此不堪。什么听见猫儿叫春走火入魔被强盗劫持。真叫人齿冷。妙玉的结局笔者不敢推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妙玉在大厦倾倒后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石头记虽说是部最后落了个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悲剧小说。但是曹公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并非将一切归于空寂虚无中。他一直在追寻末世后的明天的答案。可惜书未成人已仙逝。曹公并没有绝望.从书中就可以看出来,他对青春对美好的热爱与留恋,虽然滴着血流着泪让读者看到,美是怎样被一一摧毁的.但还是留下了不少希望,比如探春远嫁,还有比如---妙玉对宝玉的当头棒喝.越写也越陷入想当然的境地去了了,就此打住。

Rank: 6Rank: 6

62#
发表于 2011-12-20 14:18:52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庄子正如我看红楼,明知璀灿夺目却由于资质驽钝不能深刻领会其中精髓,稍能够品味一二就深感受益无穷了。庄子的道并非为了出世,在愤世疾俗出世的姿态下掩映着的是一颗赤子之心。妙玉就是这么一位身在佛门有着一颗庄子情怀的奇女子。

Rank: 6Rank: 6

63#
发表于 2011-12-20 14: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亭 于 2011-12-20 14:32 编辑

第五篇   驳《妙玉不懂茶》
注:《妙玉不懂茶》是一位资深红迷的博文。我读了那篇博文后,感觉如哽在喉。不得不多说两句。下面是原文和驳文。

Rank: 6Rank: 6

64#
发表于 2011-12-20 14: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亭 于 2011-12-20 15:13 编辑

《妙玉不懂茶》原文:
《红楼梦》中,妙玉泡茶用的是什么水,她最为得意的是“梅花上的雪”。书中这样写道: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妙玉认为雪洁白无瑕,肉眼看来,它确实清洁无比,但是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雪其实很脏。突然我们有了一份醒悟,这不就是“欲洁何曾洁”的妙玉的真实写照吗!自认为最干净的东西,其实是最脏的。

Rank: 6Rank: 6

65#
发表于 2011-12-20 14:22:41 |显示全部楼层
草亭的驳文: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此节非常美好,短短千言,妙玉之气质性格就跳脱纸上,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殊难忘。我以为梅花雪就是一种意境,谁会落实地追究果真是五年前梅花上的雪?就像薛宝钗的“冷香丸”一样,不过是取其意境而已,谁还真落实了去追问那些雨露霜雪究竟怎么炮制成小丸的?写到此,不禁又想此书开头所写的一段话。我以为这段话和上例有异曲同工之不通处。即石头听到僧道谈红尘中事,也开口说话。后附一段脂批:若有人问石头口在何处,则显得愚蠢可笑。大意是这样的。“雪其实很脏”不过是一个拥有显微境的科学观念至上的现代人的观念。如何用于妙玉“欲洁何曾洁”的写照?

Rank: 6Rank: 6

66#
发表于 2011-12-20 14:23:13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不懂茶》原文:
敬,就是平等,这原本来自于禅宗“心佛平等”的观念。妙玉讲究茶,又是佛门中人,其中的理论恐怕比谁还清楚,但是她连一个刘姥姥都容纳不下,刘姥姥吃过的杯子她让直接丢到外面去,哪里来的“平等”之心!书中写道: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

Rank: 6Rank: 6

67#
发表于 2011-12-20 14:23:38 |显示全部楼层
《妙玉不懂茶》原文:
宝玉和妙玉的对话来得太精彩了,一个是槛外人,一个是槛内人,然而槛外人却做着槛内事,槛内人行着槛外事。妙玉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但是为什么在她房里,又特地将自己平常使用的绿玉斗让贾宝玉用呢!贾宝玉也是俗家子弟,对于佛门而言,他和刘姥姥并没有区别。我们特然明白了,众生平等,在妙玉心中就是一句佛语而已。
清,原本是指茶的清淡,化为茶道,这个清就是“光而不耀”。人格的闪烁来自于内心的光泽,这种光芒从内而外,它可以明亮,可以温暖,但不会让你觉得刺眼。妙玉的“光泽”,在我看来都是外在的做作,已经到了“伤人”的地步。她用世俗的富贵来包裹一颗所谓的佛心,最终却容纳不下一份天然的清平。寂,是一个人内心的空灵。它不是孤独的代名词,而是一个人的内心像万里无云的蓝天,看似什么都没有,然而却能容下世间万物。妙玉是寂寞的,却不是空灵的,内心的炽热已经将寂静避之佛门之外了。

Rank: 6Rank: 6

68#
发表于 2011-12-20 14:24:03 |显示全部楼层
草亭的驳文:
妙玉书中说到带发修行。可见她并非真正心如死灰的尼姑。可叹今之读者,动辄用佛门清规戒律衡量批评她的言行。很多人可能被87版妙玉瞥了一眼刘姥姥误会了。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历来为人诟病。书中没有写妙玉和刘姥姥有任何关联的文字。只是在宝玉讨杯时说了句我砸碎了也不给她。这不正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写照吗?“太高”、“过洁”,让崇尚中庸之道的国人感觉不舒服。表面上看作者是在批评妙玉太高过洁。这句话还有后面“人愈妒”、“世同嫌”,这才是作者欲言又止批评的地方。细细体会“却不知,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这句话,曹公之心意隐然可见。“却不知”这三个字有痛有惜有悯,饱含了作者的感情。世人皆如此,就代表站在真理的一面?有那么一种人,不惮世人眼光,言行举止散发着任从心性的光辉。

Rank: 6Rank: 6

69#
发表于 2011-12-20 14:24:18 |显示全部楼层
草亭的驳文:
红楼三玉是相通的,前人早有备述。宝玉之痴自不待言,黛玉葬花的行为也是一种非常之痴,妙玉之痴在何处?在于青白眼。青白眼得罪人很深,得罪了几百年来书内及书外的世人。

Rank: 6Rank: 6

70#
发表于 2011-12-20 14:25:07 |显示全部楼层
草亭的驳文:
曹公自号梦阮,可见阮籍对于曹公的影响之深。在红楼一书,魏晋风流时不时出现在诸女儿的言行中。黛玉葬花,湘云大嚼鹿肉,探春要宝玉外出带些小玩意。都是晋人风采的表现。而妙玉,则是曹公笔下倾心表现阮籍狂狷性格的最好人选。阮籍身处司马氏集团,心实痛恶。所有的痛苦除了集中付诸于咏怀诗,还在他那诸多放诞不羁的言行故事中。何曾有一日得宠之感。史传司马昭待他颇优厚。反观他的好友嵇康对马马氏的绝决态度,可得知嗣宗精神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多么激烈。他的青白眼并不是对权贵白眼,对平民青睐,而是只青睐和他精神相通之士。妙玉也是这样。她对贾母也不过基于礼数,等众人离开后她回身就将山门闭了。而黛湘走后,她一直目送到看不见二人的身影。

Rank: 6Rank: 6

71#
发表于 2011-12-20 14:25:28 |显示全部楼层
草亭的驳文:
妙玉和阮籍一样身份矛盾。身处空门心在闺中。她与湘黛在续诗前说了句不可失咱们闺阁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妙玉真实身份的定言。她就是个闺中女儿。一个永不能出阁不能有关于青春之欢笑和泪水的女儿。这般悲哀的人生,居然给予诸多不实的恶评,教曹公情何以堪?我以为栊翠庵也就是大观园中一处住所。潇湘馆秋爽斋是一样是女儿的居处。性质没什么两样。棠红蕉绿中,有一抹梅花不屈之红。
所以原文大段地用佛门佛心佛家平等来评定妙玉,才是有失公平。
对茶道不懂,原文作者关于茶的论述就不多赘言了。

Rank: 6Rank: 6

72#
发表于 2011-12-20 14:26:3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爱无言

谢谢爱无言鼓励。又见到你,真高兴!:)

Rank: 6Rank: 6

73#
发表于 2011-12-20 15:22:42 |显示全部楼层
草亭的诗文已让人赞叹,红楼又说得那么精彩,太喜欢了!
木槿 发表于 2011-12-20 14:50


谢谢木槿喜欢。开心。我一直比较侧重于《红楼梦》文本的内容。这本书也是无论看多少遍都不够的:)
下面继续~~

Rank: 6Rank: 6

74#
发表于 2011-12-20 15:24:05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才华,却名“草亭”,仰慕一下
苹果 发表于 2011-12-20 15:15


问好苹果。谢谢支持。我在天涯社区的ID是离离草亭。这里简化为草亭:)

Rank: 6Rank: 6

75#
发表于 2011-12-20 15:25:15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篇  冷香蘅芜话宝钗

首先申明一下,本文既不拥钗亦不贬钗。只是一时兴起,也来斗胆评一回宝钗。还望诸钗迷拍砖慢些。随手翻翻关于宝钗的评论,可谓泱泱大观,且毁誉参半。足见“宝钗”是个不太好写的话题。拥钗的左不过是那些千好万好之言,贬钗的亦不能跳出滴翠亭等事。而且钗黛之争络绎不绝,谁叫曹公将她二人共入同一册中的呢。叫我等普通红迷为之痴瞋牵缠,人间没个安排处。

Rank: 6Rank: 6

76#
发表于 2011-12-20 15:25:40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记记录了诸多闺阁女儿的生活事迹,并且一一给她们评定各色评语。所以诸女儿都要由宝玉这位绛洞花王评定,方为正文。一开始的宝钗在宝玉眼中中“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有意思的是,到了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那回,宝玉又见宝钗“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两番均如此言,可知美则美矣,终究缺乏飘逸灵秀之感。

Rank: 6Rank: 6

77#
发表于 2011-12-20 15:26:06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否认宝钗的丰美在一段时间内对宝玉的吸引力,但宝玉毕竟是那块来自青埂峰的顽石,到底并非府中其他只知皮相淫乐的男子。面对二人精神世界的巨大鸿沟,他曾痛心疾首道: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南辕北辙的人生观世界观注定了他们的金玉之缘的婚事是场悲剧。

Rank: 6Rank: 6

78#
发表于 2011-12-20 15:26:29 |显示全部楼层
同理,群芳的住处代表个人的气质风采神韵,也必需宝玉题跋才行。蘅芜院是异草葱翠之处。“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这里有着除宝玉外诸人都不认识的薜荔藤萝杜若蘅芜茝兰清葛等,乃是集世人罕见的《离骚》中香草之大成处。宝玉所题对联为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匾额题为蘅芷清芬。可见宝玉对宝钗才华的评价之高,并相当地欣赏她的博识气度。细品此联,我不觉对宝钗的清雅端庄却妩媚韵致的风情悠然神往。

Rank: 6Rank: 6

79#
发表于 2011-12-20 15:27:09 |显示全部楼层
屈原所创香草美人的寓意正是怀才不遇,空余芳华之意。“……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石头记》开头便是关于顽石无材补天的哀伤吟叹。一直以来,在我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怀才不遇是一个说不尽的主题。高洁如三闾大夫、敏才如子建、雄豪如稼轩等等灿若星辰的才高志广的仁人智者多半是郁郁不得志,英俊沉下僚。“国家不幸诗家幸”一语包含几多无可奈何的沉痛!

Rank: 6Rank: 6

80#
发表于 2011-12-20 15:27:27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是位有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志的女儿。如果不算断章取义的话,直上青云,也得要凭借外力的一阵好风。即欲上青云也必有所依附方可。待选之事除了书中开头提起过,后来一直未见说起。所以窃以为薛家通过选秀进宫这一条道路,实为崎岖难行,前景渺茫。假若博古通今貌美端庄又贤德贞淑的宝钗真的有朝一日进了宫,完全可以如杨妃那样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可见,曹公无才补天的遗恨不独落在石兄身上,也在宝钗身上体现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16 18:35 , Processed in 0.0258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