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5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人阅读] 11月家长互助会,感想收集啦! [复制链接]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3 23:55:4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静静流淌 于 2011-11-4 00:03 编辑

写得太好,不得不转!(修改了部分错别字 {:1_114:} 并简单排了下版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4

2#
发表于 2011-11-3 23:59:00 |显示全部楼层

糖糖妈

本帖最后由 静静流淌 于 2011-11-4 00:03 编辑

趁热打铁,把今天家长互助会的收获分享一下。我的收获很多。

我的问题是“孩子受到排挤,家长该如何帮助?”我纠结的是“如果家长总是出面帮助解决问题,会不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一遇到问题就找爸爸妈妈,而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很高兴的是,今天这两点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我基本找到答案了。

总结如下:

1.当发现孩子有某方面“问题”时,先要尝试去接纳(我理解的,这个过程包括了家长的自我反省),这样才能把“问题”的源头切断(这是玥玥妈和小伟给我的启示)。

2.根据“问题”出现时的具体情形做具体分析,分清孩子当时的状态和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成人决定该如何帮助还是该让孩子经历自然后果(这是小伟给我的启示)。

3.如果孩子需要帮助,成人的帮助方法可以是多样的,通过么么爸的演示和讲解,并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感觉艺术化的方式会更有效,比如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么么爸的解决方法基本上做到了化干戈于无形之中,保护了每个孩子,同时到达了教育的目的,太强了!我亲身感受过的。知道了理论,要想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么么爸那个程度,还需多多练习多多积累素材啊。么么爸的那句话对我很有安抚作用,“只要你自己感觉不错的方法,就大胆地尝试,不要怕对孩子有什么不好,因为那基本错不了。(大概的意思哈)”我自己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就常常被这样一些想法困扰“我这样做是否合适?是否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么爸的话,让我放下了包袱,去尝试就好了。

4.要多准备几顶“帽子”来解决一个问题,否则娃娃们会产生“抗体”(这是桐宝爸的三顶帽子学说的启示)。

5.每个爸爸妈妈都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互动方式(这是桐桐爸举了自家娃的那个例子给我的启示。)

6.对孩子要粗放些养,能让他自理的就让他自理,包括日常生活、交友、处理矛盾,抓大放小,这是开心妈和心原爸给我的启示。

我发现,这样的家长互助会太好了,能迅速地帮助家长找到自己的问题,获得成长。由于每个人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能非常集中的,一次性地呈现给你,打开你的思路,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找到无限可能的方法。大家的思想汇集在一起,把你托起到一个高度,能够全面的看到问题。

哎----总觉的表达的不太到位,不太充分,心中的感受其实比写出来的更多更强烈,无奈,表达力有限。大家帮助一起补充哈。

我还想说说昨天的一个感受,呵呵,我的后续感受很多,想起一个说一个。

人要持正念去做事,这样做的好处是,给自己内心不断的补充正面的能量,让自己有更多的心力面对问题,同时,持正念能吸引来正面的能量和信息帮助你。当你内在和外在充满了正面能量时,负面的能量会慢慢消退直到消失。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Rank: 4

3#
发表于 2011-11-4 00:01:33 |显示全部楼层

诗远妈

嘿嘿,本来昨天互助会我是没有意愿参加的,因为我一直想给大家做些更实际的事情,如大家学习时帮忙看孩子。昨天晨检时,耘妮一把抓住我说集体需要我。把我的心弄得乐呵呵的,但还是没有下定决心,直到耘妮说那你负责搬凳子之类的,我才决定来。我就是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喜欢通过帮助来呈现价值。

以前我也是个喜欢主动去找寻自己喜欢的事情干的人,现在是顺其自然接受这种别人的需求,也真的很美好。

这次来,真是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更多的信息,看到更多的层面。我是个不愿意与人讨论的人,行动永远要高于理论,有讨论我就会避开。当我提到“也许孩子不需要与别人玩时”,耳边想起了很多的声音“她需要。。。”,按照以前我内心早就逃掉了,闭心不谈。但是这次我没逃,我的内心坚定,也没觉得自己的错,只是想忠实于真相,别人的观点也接受。哈,尤其是杨东还有那些爸爸们的声音可真大,我感觉都把我盖住了,至今都有。这次声音告诉我不要逃避,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别人才能了解你,你才能了解别人,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就能生出火花。
昨晚我是完全自己选择,很多事情都没有勉强自己,结果,我很自然的留在了男人堆里,想想要不要在女人堆,但我内心似乎不愿意去,我想到:也许是有些特质我在拒绝。不管是什么,也不管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但只要有觉察,就能有答案。

非常感谢花生班。感谢耘妮。让我有个重新看世界的机会。你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非常有意思。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Rank: 4

4#
发表于 2011-11-4 01:18:0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想,就是一篇篇博文 {:1_114:} ,也转到这里吧。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Rank: 4

5#
发表于 2011-11-4 01:18:58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的家长互助会(其实很希望它能有个美丽、比如富有诗意的名字,但我真的想不出来,有才的给想一个吧),亲爱的耘妮,提出的第一个重磅问题就是那么滴——回味无穷,虽然在现场它真的把不胜酒力的人们给呛了一下:你认为什么样的关系有助于成长?

在我看到这个问题之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尊重和平等”。细节再次透露心迹,可见对我来说什么最重要。但我真的认为,这是一切的基础。我要的尊重和平等,不是那种泛泛的表面文章,是要发自内心的那种......呃、好吧,我承认我也说不清楚,我也在逐渐发现真正的尊重和平等所需要的各种前提,比如,开放的心态,强大的心理力量,等等。

说到心理力量强大,会前开心妈还跟我探讨来着,也是个很好的话题。现在想来,我当时有点儿满口胡柴,不知道是我反应慢还是我这24小时内有了进步。

还是先表表攻击。这也是在讨论关系时耘妮抛出的一个话题。有人说和谐,耘妮就说到攻击。这是一个多么值得剖析的事情。

以我的经验,所谓的攻击,可不仅仅是“用语言进行人身攻击”。它有时真的无影无形,很难被意识到。对小孩子来说,攻击可能是从别人那里抢来一件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能是借着攻击别人来获取大人的关注。总之,攻击就是以一种不计别人利益的方式,来迅速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有时候会借挑别人毛病或者给别人建议来满足自己的价值感,而并不关心这类挑剔甚或建议是否真的是对方需要的。如果对方的心理力量不够强大,他反而会因此感到受了伤害。不过也不是所有挑毛病或者给建议都是攻击,端看当事人表达时的情绪、气场之类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氛围。

比如《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和好那段,甭管你怎么不喜欢薛宝钗,但就这段来说,也能感受到薛宝钗的挚诚。即便俩人依旧观点不同,但感情上却肝胆相照了。有了这样的关系做基础,一方面,挑剔的人,恶毒的话自己就觉得说不出口,自然而然会考虑对方感受。另一方面,被挑剔的人,存了对对方的信任,对于逆耳之言,也能听得进去。哪怕思考后选择不取,也不会觉得对方在伤害自己,不会伤了感情。

这里又绕回关系,关系里的基础,却是尊重和平等,尊重对方是个独立的生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自己的选择,对方不是我们满足自己控制欲望的工具,不是用来填满我们的自我价值感的炮灰,反之亦然,我们的生命同样珍贵。

而要接受对方与我们有不一样的想法做法,我们又要开阔自己的心胸,有开放的心态。这个开放不是说,我把我自己开放出来,没什么秘密,而是说,我可以接受各种可能性,不因为某点的不同就把对方完全排斥。对不同的观点,也愿意去了解其背后的深义,可以接受它的存在,可以接受对方的选择与我们不一样,甚至可以从中吸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等等。

可是心理力量,开放的心态,诸如此类,追究到根本,仍然是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提到的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这些有了,前面这些也就不成问题了。(原谅我看的书少,能想到的也就这俩了。)

于是,所有的问题又回到原点——成长。更重要的,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与此同理。如果说这样的互助团体,我们还有选择余地,对孩子,却只有“面对”这一条像样的路。唉,还能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长大吧,不离、不弃。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Rank: 4

6#
发表于 2011-11-4 19:31:31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我也对自己说,是要慢慢来,在自我成长的路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而我感觉,我们越是进入芭学园的时间越长,越是发现自己的不足。
于是现在,我经常想,我是真的进步了吗?还是已经在倒退? ...
齐齐妈 发表于 2011-11-4 16:41


发现不足就是进步。发现了,就可能改变。最可怕的是一直不足着自己却不自知,那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了

Rank: 4

7#
发表于 2011-11-5 02:49:40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问题”的执著

本帖最后由 静静流淌 于 2011-11-5 02:52 编辑

以前每每听大李答疑,都觉得此人滑头,向来不正面回答问题,总是往高层上绕一大圈,好不容易绕回来还是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说等于没说那种。一边是家长急切的:方法、给我方法!一边是大李的太极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的背后,一二三四五......


于是我们自己的家长互助会,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专门立意为“方法”。通过这次的亲身感受,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深切体会到了所谓的“方法不重要”。

话说糖妈率先抛出了问题,然后开始情景扮演。有人扮演孩子,以及排挤这个小孩子的其他孩子,有人扮演妈妈,展示自己解决的方式。我很荣幸的上去扮演了一次妈妈。

当站到那个位置的时候,与以往一样,我的第一感受是“不确定”。抛开对手演员的演技、投入程度等因素,即使面对的真的是玥玥,我仍觉得不确定。在我不确定的时候,我的确会有浓重的不知所措感。一般以我的个性,我会选择尽量少的干涉和进一步观察。甚至或许需要等待下次类似的机会来实现这个观察。待有三分数时,我会根据观察到的情形,做些可能性推测:缘由可能是一二三......然后找出自认为可能性最大的原因,考虑对策。这个对策,看情况,有可能需要等到下次再次发生时实施,有可能是找个机会跟孩子聊天沟通,探测一下孩子的想法。这个过程中有时需要学习、咨询别人、收集相关信息等工作。也许运气很好正好解决,也许完全猜错,不管怎么着,根据孩子对此对策的反应,一般心里也能有七分数了。再重新对对策进行调整,如此往复,直到问题解决。即使运气好一次性解决了,仍然是七分,后期的反思总结和后续观察也是必要的。

看上去似乎很麻烦。这是用语言描述,事实上养成习惯以后做起来还蛮顺畅。我想总好过光焦虑啥都不干吧。

回到现场。我不确定,在那种场合,我迅速挑了个难度最低的可能性,展开一系列攻势。像这样的戏码,“妈妈”角色基本属于被整的地位,孩子们在想尽办法把情形演绎到最坏。说实话,如果真的是在生活中发生,我多半就放弃解决问题了,可能不会继续坚持非让孩子进入另外两个孩子的圈子,我可能会自己带她一起去做别的事。但当时在众多目光烁烁下,我还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跟那俩小鬼耍花枪。

可见我对“解决问题”的执著还未看透。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习惯,有了问题必须解决,还得要解决的圆满,要达到某种、人所共识的圆满才好。但三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已经无数次验证这样一条真理,十全十美的事是没有的。哪怕七全八美,那也不是次次都能达到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解决过程的这个经历,一定一定会给我们留下印记,不定哪个契机翻出来,就是个成长的营养。对孩子,也是如此。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说这个方案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这个方案将给孩子带来怎样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对当下这个状态的他,是否有帮助到他成长。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Rank: 4

8#
发表于 2011-11-5 02:50:52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引用大李说过的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在沙坑区做了一个城堡,他自己非常喜欢,舍不得拆掉。这时他又被木工区的工作吸引,可是如果他离开,城堡可能就会被其他人破坏。他请求老师帮他看管他的工程。可老师还有自己的工作要做。请问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这是在教师培训上用到的一个案例。听课的老师们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不少人,像我们一样,执著于结果的完美,思考的焦点在于,怎样既能让孩子去木工区工作,又能保住城堡,还能不耽误自己的工作。当然如果能有一个方法实现是最好的。可这道题考验的就是,几全其美的方案几乎不可行,这时候你怎么办?

大李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作为教育者的新思路:把带给孩子的经验作为着眼点,

方案一,老师放弃自己的工作帮孩子看着。这几乎没人选。此方案带给孩子的经验是,老师是可以被他控制和利用的。以后遇到类似情形,可以通过控制和利用别人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方案二,老师说直接告诉孩子,对不起我很忙帮不了你。带给孩子的经验是,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很可能无法帮助他。对于没有这种经验的孩子来说,这有助于经验的丰富;而对于这类经验较多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会渐渐放弃对别人的求助。

方案三,老师给孩子某些建议,比如写个牌子,围个区域什么的。如果这个方法成功了,带给孩子的经验是,老师很有智慧,比自己聪明;向别人求助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果失败了,城堡仍然被破坏了,带给孩子的经验是,别人的建议也有可能是无效的,老师说的话未必都对。同方案二,对于没有这种经验的孩子来说,这有助于经验的丰富;而对于这类经验较多的孩子,可能会失去对老师的信心。

方案四,老师同意帮助孩子看着,但是向孩子说明,因为老师还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只能看几分钟。如果孩子去木工区只看了几分钟就觉得没意思回来了,这个问题就算完美解决。带给孩子的经验是,老师愿意帮助他且有效。如果孩子在木工区工作了很久,回来时工程已经被破坏,孩子也许会痛苦的大哭一场。带给孩子的经验是,别人可以帮助他,但别人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事情,所能给的帮助是有限的;做木工和保住城堡,是个熊掌与鱼的选择,享受一种,就要以牺牲另一种为代价。

......(个人发挥处,可以任意填写你想到的方案)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仅就这件事,总体来说,恰恰是不完美的结局,却带给孩子更加丰富的经验和体验。丰富的经验和体验可以促进心智结构的丰富性,心智结构丰富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所以,如果是一个以“易于生存”为教育目标的老师,她会以孩子现有心理状况为参照,选择最能丰富孩子人生体验的方案,而不是以结局是否完美作为选择依据。

再总结一下,这个选择与下列因素有关: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孩子的个人状况,方案可能带给孩子的经验。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Rank: 4

9#
发表于 2011-11-5 03:43:39 |显示全部楼层

心在

话说: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孩子的个人状况、方案可能带给孩子的经验,细想起来,这最后一点还是最容易想的。说到“孩子的个人状况”,不得不再次说起我们的情景表演。

说是孩子的父母,但真让我们去演自己的孩子,我在演员眼里看到的是:不确定、不确定、还是不确定。在场几位幼儿教师禁不住连连摇头:不会的,我们的孩子不会这样。这真是让我们这些成天价声称自己“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们汗颜。难怪菜芯儿经常让我惊异,如果我对她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怎样反应都了如指掌,我怎么会“经常”“惊异”呢?当然那些不太惊异的,也未必就了解,孩子的反应您可能连看都没看进去呢。

顺带佩服一下写小说的、编剧、演戏的,他怎么就能让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在自己身上活着呢?

要说了解孩子,无他,唯观察。观察不是说看,而是“看到”。那天听苔米讲经,她说心要跟孩子在一起,心在。她老人家说得轻松,我可是听的一头雾水,怎么叫“心在”?怎么就能看出来“心在”?在和不在,在外在行为上有啥区别?

且放下“心在”论,还说这“看”,怎么就没看进去呢?

我猜啊,一个是习惯性忽略。在自我成长界混过的人都知道这个理论,每天进入我们眼睛的信息海量,真正被我们大脑判断为有价值而处理的,很少。我们无比高科技的大脑,根据我们的人生经验,经常自动化过滤掉所谓无用信息。所以,很可能,因为我们从来没带过孩子也没学好带孩子或者我们是孩子时就没被好好带过,所以大脑把有关孩子的诸多信息当作垃圾滤掉了,很多现象压根儿进不到我们的意识层面。

这个解决起来似乎不难,举一例说明。比如你买了一件风衣,第二天上班时就发现满大街好几个穿这种风衣的。在你没买这衣服之前,可能也曾遇到过但你把它过滤掉了。当你仔细挑选用心斟酌买了之后,这风衣的信息就升格为非垃圾,你也就能看见了。

还有一个可能。我也看到了,也进入意识了,但是我以一个大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以一个大人的经验来处理这件事,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孩子的感受,然后把自己的反应等同于孩子的反应;又或者,我想象孩子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幼稚的、小气的、自我的......小人之心的,亦或高尚的、美好的、纯洁的......天使心灵的),以此为蓝图,再把孩子真实的反应,作为另外一端,不是让蓝图靠近真实,而是把真实拉向蓝图。

这个事情更简单,意识到了,也就解决一半了。就怕意识不到。

心在,在哪里?在现实里。在现实里才有对现实的感受。有对现实的感受才能做出可行性的行动方案。方案可行了才能被执行。被执行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孩子的“影响”。但是呢,从哲学的角度,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所以不要以为不作为就不会对孩子有影响,“不作为”这种“作为”,一样会影响孩子,朝向与“作为”这种“作为”不同的方向。

心在在现实里才有对现实的感受。所以如果你对眼前孩子的事毫无察觉,那多半是心没在呢。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Rank: 4

10#
发表于 2012-1-11 23:10:27 |显示全部楼层
自助会效果不错啊 {:1_138:}
玥玥妈 http://blog.sina.com.cn/yueyue2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4 14:39 , Processed in 0.0248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