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马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病,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关闭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61#
发表于 2010-7-15 12:50:05 |只看该作者
那么颀妈,池草有没有说过,如果孩子肺炎(或者其他确诊有细菌感染指标的时候),不吊水不吃抗生素的话,他有把握能治好?
真希望你回答我:是的。

如果他也没有把握或者根本束手无策,那么,他有没有提到过,抗生素治疗了以后,有什么方法能够把这个东西的影响调整过来?

我想这才是他最应该告诉广大家长的事情。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15 12:25

这个问题我并不知道池草君的回答,但据我个人所知的话,严重的肺炎一直是古代中医的死症(当然我个人怀疑有个别医术极高的古代中医也许能够医好),而且你的问句里面有一个“有把握”,那么我几乎可以肯定池草君的答案是:没把握。

我刚才回复你的,只是就你刚才说的“按照LZ的例子,岂不是95%以上的孩子都可以纳入这条框框?(窃以为,LZ孩子用抗生素的次数应该算是少的了)”这一句。

这一句勾起了我的回复欲望,所以我想解释一下,因为我今天看这个帖子的第一页时,看到LZ对池草君的这一点质疑时我其实就挺想这么回复她的,后来又看到池草君本人的答复,和我想的比较一致,所以我就答复你一下:并不能单看次数的,如果孩子够小的话,比如第一个月,哪怕他后来再没用过一次抗生素,也有可能有非常严重长远的影响的。

我从来没有说过中医已经解决了所有的医学问题,也从来没有说过西医的治疗方法是一无是处的,从来都没有。

池草君有没有提到过“抗生素治疗了以后,有什么方法能够把这个东西的影响调整过来?”这个我也并不知道,因为我不是池草群里的人,也没怎么研究学习过池草的中医帖。

当然,我个人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我个人以为恐怕很有可能不存在千篇一律、可供普遍适用的调整方法的,同样是受到消炎类抗生素或者苦寒中药的毒副作用影响,每个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不同孩子,很有可能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调整方法也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我想,池草君虽然没有做口头的说明,但是他给LZ的孩子开的药,应该就是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按照他的判断在给这个孩子进行抗生素治疗后的调整处理。

我是这么认为的。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62#
发表于 2010-7-15 12:51:58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我也觉得发得正好,可以警醒更多的人,没有治百病的神医,搬到教育上,也是没有绝对的唯一途径。在我们选择时,我们或许可以稍微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去选择,我的期待的是什么。
独舞欣妈 发表于 2010-7-15 12:44

我也这么认为:handshake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1

163#
发表于 2010-7-15 13:04:37 |只看该作者
转发池草先生的回复,与大家共同思考。

对于几点疑问和误解的答复之二:

既然此事我已知道,原帖我也通篇看过,不妨加入讨论,我的网络不好,烦劳你们注册转发在原帖。一切疑问和解答,一并同步发布在我们几个群的群邮件里,这是我个人和小组内的同学,重新冷静审视“池草”这个ID的一个好机会。不论何种观点,都希望大家能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迄今为止,公开对群外人士看诊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有疑问提出来了,我是很高兴的。我们只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身才能得到提高。大家在群内和网站上的讨论很热烈,我看了收获也很多。
提出指教意见的、支持维护的网友,都是帮助我们提高认识、扩充思路的老师,在这里一并表示很感谢。

讨论的基础,在于彼此之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做为大众,特别是不了解我和我们群的学术风格和思路的朋友,交流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种种疑问与责难也正是来源于此,抱着主观的成见不去了解和思考,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做为批评的依据,恐怕最后只会成为单纯言语上的侮辱和攻击,这样的讨论简直没有开始的必要了。
所以希望在讨论之前,能够梳理思路,对传统医学文化知识适当补充,才好思索对比。
这里,我借用几个貌似强壮的观点,做一下补充解释:

1。医患关系没有平等可言。
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又说“学高为师”。做医生,几十年临床无数、遍览医书,堪为民众医学之师,所以处方签名都要冠——医师某某某。
所以做为医师为什么要在治疗方式上与病患讲平等呢?小学生不明白2+3等于几,不回家问父母,偏要跑到中科院让陈景润给他解释,这就是你们要追求的平等么?
有的医生喜欢详细解释、软言劝慰,那是他们医德高尚、修养完善,而不是每个医生都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医生的任务和责任在于详细诊断、审慎处方,以期达到令自己和病患都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已,至于态度是否平等,解说是否详细,全在医生个人爱好。

2。看诊不是找小姐。
思量病人来诊的原因,无非身有不适需要调养,或者抱病在身需要治疗。苏东坡云:只图愈疾,不欲困医。古来医士称赞确为病家良言。在既定的知识、信息性不平等的条件下,对普通民众的“医中之师”,保有信任尊敬之态度,有何不可?所以古人看诊用“求医”二字,弱势者以恭谦信任之态度求助大能者,天地人伦自然之事。时值今日,其合理性也遭到质疑与反对。既然要求医患平等,是否要求君臣父子领导下属老师学生一律平等?若有气节之士,不满于此种现状,能立志苦读,精研医理,最终成长为慈悲济世平等诊疗之大医,真医学界之幸、病患之幸、天下之大幸也。
现世思维模式:病患付出酬金,医生理应作出令病患满意之作为与答复,否则何以报答诊金之付出?遥想医家先师华佗拒太祖之召请,宁死不畏;孙思邈避太宗之爵禄,远入深山。想魏祖唐宗,一国之主,九五至尊,极尽天下权贵,尚不能令医家矢志。今日之徒众若为不足斗米之资,谄媚逢迎病家,岂不令圣贤寒心?医家以医技疗疾救苦而活,不以卖笑逢迎而活。无他,惟怀回春妙手,遍种口碑天下,恃才足以傲物而已。甲有不满甲不来,乙有疗效乙自知。看诊岂为名声吃穿?万事深信因果随缘。与诸君共勉。

Rank: 1

164#
发表于 2010-7-15 13:05:13 |只看该作者
3。不满与生气、惭愧和自省
病患来诊,我按照医师的诫命规则详细诊察、判断和处方,如理如法。病人服药后无效,只能说明我技能拙劣、学艺不精,日后不断学习提高便是。在诊断处方上尽职尽责,病人反馈无效予以调整处方,再次无效,承认技不如人,提出退还诊金。医家处方不效乃是常事,所言所行问心无愧,请问我有什么需要自省的呢?
马葭网友因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误解,提出问题种种,我站在医家的角度以愤慨之情绪,予以合理的解释和反驳。亦数平常。此文描述观点角度之偏颇,显而易见;为何不许本人以明显之态度应对,而务必要求理智冷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反感与好感,乃是人之常情。你有,我也有。好感者多亲近,反感者当下远离,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岂不妙哉?

4。诊断的文武
内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有一次我们针灸讲座,但用“观耳”一种诊断手段,判断各位新旧友人身体疾患,十中八九。我再强调一遍,我做出的判断皆是出自个人学识与应诊经验,绝无虚言。准确与否、相信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医师的诊断是文是武,不是以你个人的知见就能够判断的,更何况是没有当事的网络第三者。“而且池草就那么武断”,请问你这句话白底黑字敲出来,不怕难以摆脱“武断”的嫌疑


5。诊金值不值
200元诊金值不值自有病家判断。病家都觉得不值的话,就都不来,久而久之,我自然就被虚高的诊金饿死了,不劳您费心。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我只能笑而不语,否则有王婆之嫌。
另,倒是慕名而来的病家知道诊金昂贵,不愿开口商议减免,又不愿就诊,假意约诊,等到就诊日时段过去之后,来电说各种事务难以应约云云。此种不在少数,耗费一个问诊时段名额,从此再不联络。世道人心,岂可斗量。叹。

6。信传统中医信西医
真正接受传统医学教育之医士,视滥用超量用消炎抗生类药物之西医如杀父仇人,必先杀之而后快,以免毒害苍生。然纵观从小大量应用西药之小童,多数亦能正常成长,无甚大恙。无非生命质量之高低差别而已。选中一个可以诚恳信任之、治疗之。最忌左右摇摆、乱抱佛脚,无非让孩子徒受痛苦,毫无利益。

Rank: 8Rank: 8

165#
发表于 2010-7-15 13:05:48 |只看该作者
不审视自己,只审视他人。
不质疑自己,只质疑他人。
那么结果自然是是非不断呀。
心舒 发表于 2010-7-15 12:49
说话还是直白点比较好,尤其是在这种有分歧的帖子里.

你这次又把自己排除在"不审视自己,只审视他人,不质疑自己,只质疑他人"的范畴之外了,我就纳闷了,你怎么就这么好意思把自己排除在外,从而给把这个,那个的送于别人.

Rank: 8Rank: 8

166#
发表于 2010-7-15 13:11:03 |只看该作者
和琳一样,在今天这个帖子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池草何许人也。这个专栏每次一打开,盲目都是池草的帖子,我一次也没有进去过。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7-15 12:30
池草的印象,只来源于他的回复.

至少,让人不增好感.

Rank: 8Rank: 8

167#
发表于 2010-7-15 13:15:02 |只看该作者
刚出差回来,看到这个帖子,不说点什么感觉不合适,毕竟我在这边也转发了不少关于池草先生的帖子

LZ没有必要把自己说成不仁之人,写出自己的真实感觉很正常,池草本来也不是神,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也很正常

我个人欣赏池草先生,也不是把他当成神医来崇拜,而是觉得他很真诚,很实在,不忽悠人,在中医上面也有真才实学,一些理念和想法和我比较近似,我从他的很多话中很受启发

所以他说的一些我觉得不错的东西就推荐给了大家,我相信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觉得可信的可以试一试,感觉好就继续,感觉不适合自己就停下来,任何一个东西也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场和风格,当你遇到另外一个人,可能气场和你相合,就会互相有好感,气场不合,可能就会互相看不对眼,有时候是根本说不出什么原因的,所以大家也没必要在这边争论的伤了和气

另外对于从外地来京找先生看诊的朋友,先生本人一直是不推荐的,他曾经说过,看中医找到一个好中医,最好一直在这个医生这边看,这样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会比较好,所以都推荐大家在自己的身边找医生,包括对西医先生也不是完全排斥的,如果暂时找不到好中医,得了急病也还是可以先看西医,以后缘分到了,遇到适合自己的中医,再慢慢调理过来就好

所以大家也不要因为现在中医很热,就对西医完全排斥,耽误了病情就不好了

要出门,先说到这里哈,乱七八糟的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了

Rank: 8Rank: 8

168#
发表于 2010-7-15 13:15:59 |只看该作者
说话还是直白点比较好,尤其是在这种有分歧的帖子里.

你这次又把自己排除在"不审视自己,只审视他人,不质疑自己,只质疑他人"的范畴之外了,我就纳闷了,你怎么就这么好意思把自己排除在外,从而给把这个,那个的送于别人 ...
琳0824 发表于 2010-7-15 13:05


亲爱的琳,我说的是直白话,大实话呀。

不需要对号入座的,嘻嘻。
我愿你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Rank: 8Rank: 8

169#
发表于 2010-7-15 13:17:22 |只看该作者
别的也不用多说了,医生好不好,看治病行不行,如果大家真很推崇他,不妨说说他的行医之术是如何高明,这才算是话归正题呢.

Rank: 9Rank: 9Rank: 9

170#
发表于 2010-7-15 13:18:45 |只看该作者
这帖子有趣,继续看
把名字写在水上

Rank: 2

171#
发表于 2010-7-15 13:25:12 |只看该作者
一夜没来.这贴子把琳都招来了.

Rank: 1

172#
发表于 2010-7-15 13:25:25 |只看该作者
转发池草先生的回复,与大家共同思考。

7。神医还是庸医
我本人从未对外有种种应许。自知技短,每出方必言:先吃吃试试看。临诊以来从未许诺能包治某病某证,服药后当有何种神奇效验。
用药应验乃是医家本分理所应当,不值自夸。不效乃是学识不足司命所述,不足自惭。平常人做平常事而已。何奇之有?
现在以求医不效为常,以服药得效为异。所以来诊病家稍有小效即总结汇报分享,各位以为能事。
至于自我评价,当世医生多数不配为医,池草自忖可以不愧为医。仅此而已。

8。网友相互之间的各种评价
放弃理智,不知实情,按自己的理解和喜恶,当下给别人下定义、戴帽子,在贵网真是蔚然成风。
为人父母又读华氏理论,斯德斯行。我真是笑而不语。

9。病人的责任
我从未公开招徕过病患,来本馆看诊。来诊病人皆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并辗转获得联络方式才约诊。病人选医生很正常,我这个医生选病人也很正常,所谓同气相求。凡是理念不合、观点有异,乃至气场别扭的,一概不看。贵网前来问诊的网友中,也有不少吃过闭门羹。
个人风格如此,不想改,不能改,不用改,也不必改。各取所需,其乐无穷。

10。不仁不义
何出此言?我们就事论事而已。况且萍水相逢,互不赊欠,又岂有仁义可言。
辨别思维,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提高,无非如此。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73#
发表于 2010-7-15 13:28:04 |只看该作者
1。医患关系没有平等可言。
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又说“学高为师”。做医生,几十年临床无数、遍览医书,堪为民众医学之师,所以处方签名都要冠——医师某某某。
所以做为医师为什么要在治疗方式上与病患讲平等呢?小学生不明白2+3等于几,不回家问父母,偏要跑到中科院让陈景润给他解释,这就是你们要追求的平等么?
有的医生喜欢详细解释、软言劝慰,那是他们医德高尚、修养完善,而不是每个医生都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医生的任务和责任在于详细诊断、审慎处方,以期达到令自己和病患都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已,至于态度是否平等,解说是否详细,全在医生个人爱好。

2。看诊不是找小姐。
思量病人来诊的原因,无非身有不适需要调养,或者抱病在身需要治疗。苏东坡云:只图愈疾,不欲困医。古来医士称赞确为病家良言。在既定的知识、信息性不平等的条件下,对普通民众的“医中之师”,保有信任尊敬之态度,有何不可?所以古人看诊用“求医”二字,弱势者以恭谦信任之态度求助大能者,天地人伦自然之事。时值今日,其合理性也遭到质疑与反对。既然要求医患平等,是否要求君臣父子领导下属老师学生一律平等?若有气节之士,不满于此种现状,能立志苦读,精研医理,最终成长为慈悲济世平等诊疗之大医,真医学界之幸、病患之幸、天下之大幸也。
现世思维模式:病患付出酬金,医生理应作出令病患满意之作为与答复,否则何以报答诊金之付出?遥想医家先师华佗拒太祖之召请,宁死不畏;孙思邈避太宗之爵禄,远入深山。想魏祖唐宗,一国之主,九五至尊,极尽天下权贵,尚不能令医家矢志。今日之徒众若为不足斗米之资,谄媚逢迎病家,岂不令圣贤寒心?医家以医技疗疾救苦而活,不以卖笑逢迎而活。无他,惟怀回春妙手,遍种口碑天下,恃才足以傲物而已。甲有不满甲不来,乙有疗效乙自知。看诊岂为名声吃穿?万事深信因果随缘。与诸君共勉。
qiangzhen 发表于 2010-7-15 13:04

池草君,我来掺和掺和。

你的这两个观点,我基本认可。

但是,我对你这两句“今日之徒众若为不足斗米之资,谄媚逢迎病家,岂不令圣贤寒心?医家以医技疗疾救苦而活,不以卖笑逢迎而活。”还是有点看法的。

因为我基本认可你的这两个观点,所以,我认同,你有你恃才傲物的权利。

但是,我认为,如果有的医师能够态度和蔼地一一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我真的认为属于你前文所说的“医德高尚、修养完善”,而不是“为不足斗米之资,谄媚逢迎病家”,更不是“以卖笑逢迎而活”。

不过今日终于得见池草君如此有性格的真实原因了,真可爱;P

我之前还以为你也打算修掉你的傲气的呢,看来根本全无此打算是吗?;P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8Rank: 8

174#
发表于 2010-7-15 13:29:38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琳,我说的是直白话,大实话呀。

不需要对号入座的,嘻嘻。
心舒 发表于 2010-7-15 13:15
你不要管别人是不是对号入坐,我只纳闷,你怎么那么好意思总把自己排除在外,总说别人怎么假设了,怎么带情绪了,怎么审视了,怎么质疑了........你,你怎么那么好意思把自己排除在外.

我只纳闷你这点,其他你不用管,对号入坐又怎么啦?不是前有那谁说:有琳的地方就有是非"吗?别掖着藏着挤兑人,有话就直说.

Rank: 8Rank: 8

175#
发表于 2010-7-15 13:31:19 |只看该作者
引一段武志宏的话: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这叫认同。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的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所以,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身上。相反,我们应该多一只眼睛,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上审视你和对方。 

原文在这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08w7.html

我前面说的不质疑自己,只质疑他人,出发点就是这个意思。
真的不必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简单地归到自己身上,或他身上。
我愿你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Rank: 8Rank: 8

176#
发表于 2010-7-15 13:31: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琳0824 于 2010-7-15 13:35 编辑

我觉得池草先生也不用解释那么多的,只管把病看好,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了,就很可以了.

又不是政客,不需要拉选票似的,病治好比什么都强.

让信奉你的,和不信奉你的,一并都存在吧!

Rank: 8Rank: 8

177#
发表于 2010-7-15 13:33:1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上海悄悄 于 2010-7-15 13:45 编辑

颀妈,我在向你提问的时候,心中并没有“诘问”的意思,如果你看的时候感觉到了,我向你道歉。

第一个问题,LZ孩子用的苦寒药究竟算多还是少。

首先我还是要从次数开始说。基于中国国情,我认为,一个5岁的孩子,一共只使用过不超过5次的消炎药,在中国的儿童里面,应该算是次数少的了。至于你和池草都强调的年龄问题。不用讨论,我非常同意你们的说法,年龄越小伤害越大。

基于次数以及孩子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是3个月时的支气管炎,我想有一点是很明显的:LZ妈妈有别于一般家长,她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是比较谨慎的。

如池草所说,他看过的孩子太多了。池草,他是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中国人?他应该是了解中国儿科医疗的现状的吧?那么他是否看清楚了LZ可贵的谨慎?他是否了解,他轻易说出一句:你们以前用消炎药太多了。这样的孩子我看的多了,都是药物沉淀。经常打吊瓶,吃西药。对一个5年来一直在势单力薄努力抵制抗生素侵害的妈妈来说,是怎样残忍的一件事情啊?

也许,第一次这么说的时候,池草根本没有能力分辨目前这个孩子的状态,到底是次数太多,还是用的太早。但是,他在LZ妈妈尽力解释之后,仍没有对自己的说法做些修正。还是气盛啊!

池草也许本身并不想为神,但不得以被推上了高高的神坛之后,他也害怕自己犯错。

第二个问题,既然中医没法解决细菌性感染,那么抗生素的使用就是无法避免的。如何“正确治疗”来纠正西药的后遗症,我想这才是中医要下功夫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结果,是能帮助很多人的。

没有期望会是一个“千篇一律、可供普遍适用的调整方法”,但其大方向,应该是一致的。

希望大家在本帖话题结束之后,共同努力,寻找现阶段中医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结果。尤其是本已在研究中医的姐妹们。让我们得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伤害。

:F:

Rank: 8Rank: 8

178#
发表于 2010-7-15 13:33:47 |只看该作者
引一段武志宏的话:

 一个人怎样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  
  你怎样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  
  这叫投射。  
  一个人怎样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  
  你怎样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  ...
心舒 发表于 2010-7-15 13:31
作为成年人,你先把自己定位好,比什么都重要,你管别人审视不审视,质疑不质疑呢!

别搬那些心理学的东东了,留着自己慢慢琢磨更好呢!

Rank: 7Rank: 7Rank: 7

179#
发表于 2010-7-15 13:34:20 |只看该作者
唉,一声叹息······

Rank: 6Rank: 6

180#
发表于 2010-7-15 13:39: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芊 于 2010-7-15 15:32 编辑
明白

我对中医的兴趣最初是从马悦凌开始的,当时只看了她的一部书,当时真是十分崇拜,说的真有道理呀.后来又接触了,还有浅显的黄帝内经,再看马的后几部,感觉马就有些功利色彩,有些东西说的不知所云,前后矛盾.再后 ...
聪聪小子 发表于 2010-7-14 16:27



在北京有个罗大伦,他写过几本书,其中有两本叫《这才是中医》《神医这样看病》,看了后我非常感动,他书中写得才是真正的中医,神奇,不但在于医术的高超,更难得是为病人着想的那种爱心,这是现在很多医生不能比的。

他好象在北京台有个节目叫《养生堂》,我没看过,他博客上说的。

我认为他是个好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5-2 01:54 , Processed in 0.03915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