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邊響起兒子與女兒哼起熟悉的歌: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8 11:48: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耳邊響起兒子與女兒哼起熟悉的歌:



我最親愛的爸爸,你給我們一個家;泡杯名叫思念的茶,淺嘗濃­郁的牽掛。我最思念的爸爸,換我來唱歌給你聽;歌聲就像孩子,帶你回來­我這邊,要用什麼信紙,慢慢寫,我說的話你才會知道,不疼不疼痛­,不願不願走,說你已經離開這。我們在長大,守著家,守著那溫馨的燭光下,沉默安靜的對話,­回頭看阿爸是山。


帶著疲憊的身軀,努力地回想這首熟悉的歌是啥?尤其是在孩子們殷切期盼的目光下,好希望身為父親的我可以猜對,因為在這八歲與二歲多小傢伙的想像中,我總是扮演無所不知的厲害角色,在一陣故弄玄虛與嬉鬧後,我實現孩子們的期盼,想起回答了:「是民視『父與子』!」(心想:呵呵!可以放過我吧!老子累了!)但!父親不是這樣好當的!孩子們開心地述說今天父與子的劇情,以滿足我沒有看到的遺憾,心裡真感動,好體貼的小傢伙,只見老婆大人在一旁似乎滿足地做著照料肌膚的重要例行公事,擺脫了兩歲小傢伙的癡纏。



這是家中互動一角,也讓我注意到似乎目前的八點檔主流媒體也注目到新的關係焦點:「父親與孩子關係」,除了民視的「父與子」之外,台視的「田庄英雄」也著墨了許多「父親與孩子關係」,有趣的是這兩部八點檔對於關係的表達與述說有著相同與相異的差別。首先,在「父與子」中可以看到,父親是一位極為成功的大企業家,希望可以守護孩子們都在身邊不要離去,傳承家族企業,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親子間的衝突與不諒解,就如同王浩威醫師在「台灣查甫人」一書中提到:「台灣父親很會講道理,卻不懂得表達情緒,亦不知運用適當詞彙表達愛、關懷與挫折,在說理上,他們是巨人;在言情上,他們卻是死不承認的侏儒..」一樣,情感表達與關係經營是劇中父親羨慕為其開車司機的橋段。台灣父親傳統的刻板印象即是不苟言笑的嚴父,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即便展現親和力,仍舊是一種高高在上而拘謹遙遠的微笑,其負擔家計的沈重、任勞任怨、與永遠的付出,固然增加兒女的敬重,然則父親習慣說理與權威的姿態,加上兒子的叛逆與獨立的要求,亦增加了兩者的距離,此一部分也與「田庄英雄」一劇中「派出所副所長對兒子部分橋段」相同。我的成長經驗亦是如此,父親的形象曾是我不敢觸碰與經驗的部分,存在的情感經驗是負向較多,這樣的威嚴給予孩子的經驗是距離,並未因為威嚴同時產生關係上的安全感;這兩部八點檔大戲讓我在成為父親的時候,開始在思索父親對孩子發展關係來說產生的影響是什麼?這樣的思索同樣出現在二十世紀目前以精神分析觀點來探究早期親子經驗,並不局限於母親與孩子的關係。



在一些相關研究中看到:了解父親與嬰兒關係的影響因素時,Anderson(1996)指出,男人與自己父親的關係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現代的父親試圖去適應一個比過去類屬於男性特質更溫和而非傳統的角色,比起自己曾有的童年經驗,大部分父親渴望與孩子有更多情感上的連繫。Floyd &Morman (2000)針對506名25-94歲的男性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具備關愛特質,且能適時表達對孩子的感情的父親,較可能成為下一代從事父職角色實踐的學習楷模。Floyd &Morman(2003)指出父子之間情感的表露多半藉由支持性的活動,如彼此協助或規劃,較少直接口頭的陳述或非語言的肢體動作。具有目的性的父愛與父子之間情感的交流,往往不是出於口頭或肢體動作上的表達,而是對彼此能力的讚賞與肯定,以及藉由瑣碎雜務與粗活的互助互動來傳遞。在國內針對青少年與親子關係親密感的覺知研究方面,蔡淑鈴(2002)研究青少年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的結果顯示,男生青少年在父親親子關係中知覺到的「依附感」與「知心感」得分愈高,則其共依附特質中的「無法表達情感」得分愈低,「以他人為焦點」得分愈高。顯示:「愈能表露情感且具利他行為的男孩,父子之間則顯現愈強的依附關係」。這些結果都顯示了父親與孩子關係的經驗對孩子情感經驗的發展、關係建立與自我概念上都具有影響的重要性。



另一個需要思索的部分是:「父親跟孩子建立關係的歷程與母親相同嗎?」從孩子成長與互動的歷程來看,兩種互動是有差異的,有些互動方式是父親無法獲得,也因此雙方會產生忌妒與羨慕的心理狀態。相較於母親與孩子關係,父親在與孩子的關係中扮演了一個提供健康分離的經驗,父親的親職參與及保護,對於孩子的早期經驗來講,提供了一個安全依附的象徵,也決定了孩子在與母親分離時可否獨立與攀附(JudithTrowell&Alicia Etchegoyen,2002),這樣的體現可由我家老婆大人滿足地保養自己探知。隨著現代社會環境與關係的變遷,新的世代扮演的親職角色與過去不同,父親楷模與形象並不是只有威嚴與距離,而是表現得夠好,可以示範與允許犯錯,這也是「田庄英雄」一劇中獨特的部分,在詼諧的基調中呈現。此外,許多新的關係模式漸漸浮現,如:單親家庭(以父親、母親或祖父母為主要照顧者)、同性家庭等,都值得我們去思索與進一步探討,跟上時代的變動,豐足對關係的視野。



參考資料



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聯合文學。
陳安琪,謝臥龍(2009):〈從隱身靜默到眾聲喧嘩:論父子親密關係之跨世代影響〉。《應用心理研究》,42 期,215-251頁。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JudithTrowell&Alicia Etchegoyen (2002), The Importance of Fathers: APsychoanalytic Re-evaluation , London: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Anderson, A. M. (1996),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 Journalof Family Nursing, 2 (3), 306-325.
Floyd, K. & Morman, M. T. (2000), Affection received from fathers as apredictor of men’s affection with their own sons: Tests of the modelingandcompensation hypothese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7 (4), 347-361.





(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李俊賢臨床心理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1-11-28 11:55:11 |只看该作者

BBC记录之旅:父亲的生物学意义

本帖最后由 qtyang 于 2011-11-28 11:58 编辑

http://player.ku6.com/refer/DelNX_JtLwmCUS_2/v.swf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11-11-28 12:06:31 |只看该作者

若上面的视频一时间链接不上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11-11-28 12:11:14 |只看该作者
八卦下,楼主是台湾人吗?
早睡早起身体好,妈妈好,全家才好。。。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11-11-28 13:13:30 |只看该作者
八卦下,楼主是台湾人吗?
书香 发表于 2011-11-28 12:11


近几年我看的好多书,都是从台湾引进大陆的,慢慢的也就习惯看繁体字了,其实繁体也蛮好看的。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11-11-29 09:40:56 |只看该作者
近几年我看的好多书,都是从台湾引进大陆的,慢慢的也就习惯看繁体字了,其实繁体也蛮好看的。
qtyang 发表于 2011-11-28 13:13


是啊是啊!
读繁体字的著述多了,再看简体字的书,反而觉得繁体字更有味道。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1-11-29 23:11:59 |只看该作者
很久以前,楼主好像帖过这个视频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11-12-2 10:48:34 |只看该作者
很久以前,楼主好像帖过这个视频
月下行 发表于 2011-11-29 23:11


对{:1_113:}之前贴过这个视频,但当时我没有仔细思考父女父子间他们/她们亲子间的关系
后来看到上面的文章,才想到回过头来重新看一下{:1_128:}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11-12-3 09:28:48 |只看该作者
是啊是啊!
读繁体字的著述多了,再看简体字的书,反而觉得繁体字更有味道。
浅吟低唱五月天 发表于 2011-11-29 09:40


是的,有味道{:1_128:}
最近我老是在感慨
感慨古人是如何创出各国文明的文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4 23:52 , Processed in 0.02381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