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石头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背包客] 俺有大石头(磊磊,男,2002年4月)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01#
发表于 2010-6-22 17:15:13 |只看该作者
2010年6月8日 为三班争了光

      “妈妈,今天我为我们班争了光了!”

      “?”

      “今天我上数学课表现不好,被罚到一班重听数学课,结果我回答问题的数量比他们全班的都要多,我为我们班争光了! ...
小石头妈 发表于 2010-6-9 14:37

哈哈,我也笑倒!:lol :lol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02#
发表于 2010-6-22 17:18:52 |只看该作者
听说超自信的人唱歌即使跑调也很自信,以致让人觉得是原唱者唱错了。;P
阿猪 发表于 2010-6-15 00:26

;P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03#
发表于 2010-6-22 17:21:51 |只看该作者
想开了后,觉得愿望积分实在有些无聊小石头妈 发表于 2010-6-16 22:39


自己想通了哈。

恭喜!:F: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04#
发表于 2010-6-22 17:22:58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想明白了,还是得根据孩子的节奏去发现掌握甚至创造教机,以促进他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目标。
小石头妈 发表于 2010-6-16 22:20

非常正确的方向,支持一下!:F: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05#
发表于 2010-6-22 17:29:40 |只看该作者
       以前朋友都说想通过这个让他们意识到赚钱不很容易,但我现在却不认同了,如果这个活动让孩子看到了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打击,那孩子对于未来是不是就更有勇气了呢?
小石头妈 发表于 2010-6-17 10:02

:handshake 严重认同,两点都是成立的。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06#
发表于 2010-6-22 17:33:11 |只看该作者
这句话我愿意这么理解,孩子的动力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和自我成就感的满足,而这两种最直接用来衡量的标准就是成绩。是这样吗?而所谓的星星表和积分,都是将过程提炼出来进行细化,让进步变得可以量化。

从这个 ...
小石头妈 发表于 2010-6-17 22:44

我来掺和这个问题,哦不,是我让马可前辈来掺和这个问题;P
http://www.namez.cn/thread-490-1-4.html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07#
发表于 2010-6-22 17:38:44 |只看该作者
明白是一回事,做到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去走;P
共同 发表于 2010-6-21 15:45

是的,但明白也不容易。转我刚才在阿猪家写的(稍微修改下),这是我这阵子刚刚真正领悟到的一点。

从知道到理解(这个“理解”,也可以用“真正懂得”或者“领悟”这样的词来代替)是一个过程,从理解到真正的做到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一个过程。

只要真正地理解了,慢慢的,我们会越做越好的,或者说我们会把那些理解了的东西“实体化”的。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408#
发表于 2010-6-22 17:39:38 |只看该作者
mark,一口气读了19累,充实的不得了,也累的不得了,明天继续。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409#
发表于 2010-6-22 22:55:1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410#
发表于 2010-6-22 22:57:3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411#
发表于 2010-6-22 22:59: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412#
发表于 2010-6-22 23:00:0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413#
发表于 2010-6-22 23:01:4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Rank: 2

414#
发表于 2010-6-23 10:32:08 |只看该作者
每天都能跟儿子这么沟通真不容易,石头妈,智慧的妈妈:muzhi

Rank: 9Rank: 9Rank: 9

415#
发表于 2010-6-23 11:03:36 |只看该作者
终于读完了,收获大大滴。以后长来,欢迎不,呵呵。

Rank: 8Rank: 8

416#
发表于 2010-6-23 11:23:09 |只看该作者
石头妈,上菜喽!

Rank: 9Rank: 9Rank: 9

417#
发表于 2010-6-23 13:12:34 |只看该作者
是的,但明白也不容易。转我刚才在阿猪家写的(稍微修改下),这是我这阵子刚刚真正领悟到的一点。

从知道到理解(这个“理解”,也可以用“真正懂得”或者“领悟”这样的词来代替)是一个过程,从理解到真正的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6-22 17:38



我的理解是从头脑到心灵的距离


我知道了,我明白了,但是只是思维层次,没有深入骨髓,只有哪天自然而然的做出来,不需要经过大脑,那也许才是得道了呢
把名字写在水上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18#
发表于 2010-6-23 13:16:42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是从头脑到心灵的距离


我知道了,我明白了,但是只是思维层次,没有深入骨髓,只有哪天自然而然的做出来,不需要经过大脑,那也许才是得道了呢
夕颜 发表于 2010-6-23 13:12

我的理解和你有一点点不一样,我觉得从知道到理解是头脑到心灵的距离,但是即便是真正地理解领悟了,要做出来、每次都能那样做出来,依然需要一个过程的。

我感觉,是和惯性思维、是和多年来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的一个拉锯战。最后,新的习惯终于替代旧的习惯,于是,战争结束,你胜利了。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6Rank: 6

419#
发表于 2010-6-25 23:29:04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的捧场,好久没来,发现这块菜地并没有因为我的不出现而荒掉,再次谢谢,你们的话让我反复看了好多遍,最近也是有很多疑惑想和你们去切磋,因为我在盘旋中。;P

Rank: 6Rank: 6

420#
发表于 2010-6-25 23:40: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石头妈 于 2010-6-26 00:07 编辑

2010年6月25日 摘自池莉’S《来吧孩子》之甩开小学的沉重

        ......
        我所面对的整所小学校、低级家长乃至全社会,无不都是在强调学习,强调成绩,孩子们上学以后,纷纷进入校外培优。校外的各种培优班如火如荼数不胜数,诸如兴趣班、奥赛班、拔高班、火箭班。那么多小学生在父母的带领或者说是在押送下,匆匆赶来。不少 孩子上完文化课的培优之后接着上艺术培优,孩子们在那里学习绘画音乐,各种乐器,吹拉弹唱,家长们则背着食品和饮料,在院子里苦苦守候等待。大红喜报、横幅标语和大大小小的广告堵承标榜各种培优班的成就,某个孩子参加国际什么节获得国际大奖,等等,等等,五花八门,无所不有,强烈地诱惑和暗示着所有家长。

      形势就是这样的逼人。有时候,我会一阵恍惚,感觉脚 底下滑滑的站立不稳。我的孩子应该加入这种学习吗?或者适当地部分地加入?我的完全拒绝会不会耽误了我孩子的学习?

      当我犹豫的时刻我也曾与变池探讨过这个问题。
      我问亦池:你是否喜欢学习某些个专长?你是否喜欢在放学以后去课外培优班继续学习?
      亦池的回答又是这样的简单又慷慨,她说:“不喜欢。我就喜欢玩。”

      我是无法面对我的孩子的,一旦面对她那无邪的天真,什么都阻挡不了我对她的信任。我知道她的“玩”,也就是最合适她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情绪。

      ......不错。父母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这就是要孩子有出息,要让这种出息给孩子带来幸福。我并不例外。甚至可以这么说,我的要求比人们更高。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仅将来有出息,将来有幸福,而且眼前也有,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获得她应有的幸福。

       快乐是所有生命的本能需要,它与学习知识并不冲突——这是我抚养教育孩子几年来最深刻的体会。也被我自己经历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所证实。正是少小岁月的自在玩耍和对自己兴趣的热烈追求,使我获得了一辈子用之不竭的知识营养。我不知道学校老师和家长们为什么就不肯深入地想想这个道理?其实孩子的玩耍是有益的,不是在浪费时间,不会把心玩得野掉。孩子的心就是要长大,就是要野掉,就是要尽可能地认识与接纳整个世界!生活本身就像书籍一样,同样是开卷有益,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仅凭课堂与课本,生活何以崭新?

       只是当孩子还处于有心无心之间阶段,你自己首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必须引领自己的孩子。这也就是说,其实引领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是更累的事情,是更艰巨的事情,是连自己都要重新学习和时刻思考的功课。...现在太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只愿意花钱,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和心思。裨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把责任都转移给学校了,他们简单地让学校和社会培优班侵吞孩子所有的时间,而自己去赚钱,去应酬饭局,去打麻将,去出差去旅游,去享受各种各样的成人娱乐消费。固然我们学校的教育体制和方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在客观上,家长的态度也怂恿和支持了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8 10:41 , Processed in 0.02985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