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琳08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2011年6月话题“郁闷--关于小学生的学习讨论”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341#
发表于 2011-6-5 21:54:24 |只看该作者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作文还是比较头疼的,当然碰到对路的作文题目,可能写得快些.

所以,孩子些作文这样拖着不写,大多是心静不下来,写不出来.........

如果这时候,孩子愿意接受帮助,想完成这个作文的作业,那么家长要及时地参与进去,引导或解释作文的题目,给孩子一点启发,或者帮孩子开个头.........在孩子写作时,如果遇到堵住了,写不下去了,家长可以给予一些帮助.

但是如果孩子连接受帮助的意愿都没有,消极怠工的样子........这时候,就不要硬挤进去帮助孩子,如果时间上允许的话,不妨停下来,缓一缓再写.

否则,这样坐着消磨时间,也是无意义的.

Rank: 8Rank: 8

342#
发表于 2011-6-5 22:11: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琳0824 于 2011-6-5 22:12 编辑
今天在我妈那看到姐姐的儿子写作文,哎,一篇作文,花了三个多小时,最后完成的如何我不知道。但整个过程,哎,我都看不下去了。

二点半左右听到姐夫叫外甥去写作文,那时大人孩子心情态度都是很好的;半个多小时以后,姐夫过去看,发现外甥在打嗑睡,语气重了,音量也上去了,让孩子抓紧时间写(这里穿插一句,中午让他去睡他躺在床上光玩去了)。后来姐夫过去看了无数次,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最后大人孩子都疲惫了。

后来直到五点多钟我看到他整篇作文还只写了两行。

我过去问他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我可以帮帮他,可他坐在那就是玩,压根就没想,还一个劲的轰我出去。

最终在晚饭前他完成了,但我不知道他写了些什么,完成的效果如何。

但看他写作文的状态,真的是个人都会火。

这是学校布置的作业,躲不掉的,但就是消极怠工,坐在那玩玩这个,动动那个!哎!
我看了都冒起无名火来了!

大家给分析分析,看看这状态,有些什么具体点的法子没?
我也只是周末放假才见到他,但他写作业这个状态,从上一年级起就是这样,只是程度的轻重而已。
姐姐姐夫为此也很头疼!
chenfei394 发表于 2011-6-4 20:11

这样的孩子,还是蛮多的.

这也是我此帖里提到的几个例子,作业磨的时间太长,占用的都是孩子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很可惜的.

你姐姐家的孩子,估计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MS也不是一两招能快速解决问题的.

总体上来说,我感觉这样的孩子,要么是没太多机会玩,父母不太重视孩子是不是想玩,是不是高兴,孩子对玩一直处于饥渴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静不下来,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注.

要么就是平时玩得没节制,父母只有在孩子作业没完成的时候,或者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才想起来管管,而往往这个时候,又难管了,不知从何下手.

Rank: 9Rank: 9Rank: 9

343#
发表于 2011-6-6 19:07:44 |只看该作者
写作文,首先要学会审题:写人、写事、状物、写景还是抒情、议论……
定下写作的方向后,集中精神分析可 ...
阿毛阿飞 发表于 2011-6-1 19:40



    晕倒,从小到大作文也没有很不行,怎么从来没研究过这个呢{:1_124:}


   总觉得这样的作文上手容易,可是做到有灵性难

Rank: 9Rank: 9Rank: 9

344#
发表于 2011-6-6 19:08:34 |只看该作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不那么死规定的,呵呵!

可以再商量,比如孩子要求8个玩具的,咱只答应7个(总要讨价还 ...
琳0824 发表于 2011-6-1 19:43



    是不是可以温柔的坚持哈

Rank: 8Rank: 8

345#
发表于 2011-6-6 19:19:3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2# 琳0824

琳,你怎么可以引用那么长一段?怎么我引用的后面就是省略号了。{:1_131:}

Rank: 9Rank: 9Rank: 9

346#
发表于 2011-6-6 19:36:44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小学课程有不少感觉比较拔高,深度比我们那会难.
语文咱就不说了,
翻翻小学一到三年级的数课本, ...
红蝈蝈 发表于 2011-6-2 11:02



    恩,所以说小孩子小的时候要玩好,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有些数学题还真不好做。

Rank: 9Rank: 9Rank: 9

347#
发表于 2011-6-6 19:38:29 |只看该作者
幸福网上有ID说孩子的学习作业,家长最好不要跟进,实际上,我是建议跟进的.

跟进不是为了随时指点孩子,而是 ...
琳0824 发表于 2011-6-2 11:30



    {:1_152:}{:1_150:}

Rank: 8Rank: 8

348#
发表于 2011-6-6 19:38: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琳0824

琳,你怎么可以引用那么长一段?怎么我引用的后面就是省略号了。
chenfei394 发表于 2011-6-6 19:19

复制粘贴啊.

Rank: 9Rank: 9Rank: 9

349#
发表于 2011-6-6 21:00:47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数学还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
敬听 发表于 2011-6-3 11:18



    亲爱的,数学是从形象中来,高度概括成抽象的,然后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Rank: 9Rank: 9Rank: 9

350#
发表于 2011-6-6 21:01:56 |只看该作者
画图是把抽象变成具象的好方法,你设想一下,我们做数学题时,是不是很依赖画图.

现在奥数精神就是画图(简 ...
琳0824 发表于 2011-6-3 11:32



    低年级的孩子,画图不如实物操作的。就像蒙氏的数学教具

Rank: 9Rank: 9Rank: 9

351#
发表于 2011-6-6 21:11: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夕颜 于 2011-6-6 21:21 编辑

终于爬完了,收获:

      一是自由和规则如何把握,对我这个自由过头的老妈来说,给孩子自由往往也是满足我内在小孩的一种方式。

      二是功夫在诗外,与其在学习上费劲,不如抓抓生活习惯。学习上抓容易逆反,不如在其他上下功夫。

      三是功课的跟进。这个学期,孩子的语文我完全丢手,现在看来,并不合适。目前想抓还一下子抓不住问题所在。一直以来,下意识地希望孩子像我小时候那样学习完全不用父母操心,而时移世易,孩子面临的困难还是需要父母及时的帮助。这个完全的丢手的想法,还是及早放弃的好,最起码现阶段不太合适。


      四是建立关系第一位,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避免简单粗暴的责骂和督促



     好贴,请继续哈
把名字写在水上

Rank: 9Rank: 9Rank: 9

352#
发表于 2011-6-7 08:59:45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数学是从形象中来,高度概括成抽象的,然后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夕颜 发表于 2011-6-6 21:00

是,所以我说的是“还是”

Rank: 9Rank: 9Rank: 9

353#
发表于 2011-6-7 09:01:19 |只看该作者
木版:建议此贴作为本月话题。
新生活

Rank: 8Rank: 8

354#
发表于 2011-6-7 09:36:27 |只看该作者
很多东西是边进行,边摸索的.

我观察到我儿子,虽然贪玩,但是学习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而且对玩也是可控制的,比如说,昨天他看<星球大战>的电影(我们每天基本看一部原版电影),看原版电影是他喜欢的,正好也可以练习英语听力,晚上8:00样子,我跟他说看到8:30(不管看完没看完),儿子说8:40吧,我说好.结果8:40还差几分钟,他就不看了.

玩游戏也是如此,说好时间的,经常他会提前一些就不玩了........

并不是贪得无厌,玩一点是一点,一有机会就玩个不停,栋栋那同学的妈妈说:要是让她儿子玩电脑游戏,能连天两夜地玩,上厕所也不放过..........

此话也许是真,往往经常处于"玩"的饥渴状态的孩子,才会这样急切地不放过任何一个玩的机会.

自由也是如此,不少家长还有老师,总是对孩子这样那样的限制,好象时时在教育孩子.........而事实上,有些是根本无所谓的,这样的孩子,在一遇到没有限制的机会面前(哪怕是一会会),就"疯"掉了.......这也是看似国内的孩子被管得很死,但是一到老师不在,家长不在的时候,往往很闹,静不下来........

是不是这样?

Rank: 8Rank: 8

355#
发表于 2011-6-7 10:11: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琳0824 于 2011-6-7 10:12 编辑

那位妈妈还对其他一些学习好的孩子家长说过类似的话,就是希望自己孩子能经常跟那些学习好的孩子玩,希望能把别人好的学习习惯影响过来........还跟我儿子说,希望以后在一起时,能说英语的不要说中文.

等等.

我觉得那位妈妈的出发点是爱孩子,但是,我想问了:她自己打算怎样做,怎样教育孩子?

这毕竟是关键.想不付出成本(包括父母的精力耐心,还有经济上的)就让孩子自然影响好,还是很不现实的.

一个4年级的孩子,除了学校学的那点英语,又没有额外的培训,靠说那么几句英语(而且又是很简单的),怎么来提高英语呢?

一样道理,没有父母的跟进教育,只靠几个学习好的朋友影响,对自己孩子,又有多少作用?

而且,我可以想象,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的,那位妈妈估计更不乐意自己孩子跟他们玩了.

这就没意思了.

Rank: 6Rank: 6

356#
发表于 2011-6-7 10:43:16 |只看该作者
自由也是如此,不少家长还有老师,总是对孩子这样那样的限制,好象时时在教育孩子.........而事实上,有些是根本无所谓的,这样的孩子,在一遇到没有限制的机会面前(哪怕是一会会),就"疯"掉了.......这也是看似国内的孩子被管得很死,但是一到老师不在,家长不在的时候,往往很闹,静不下来........

琳0824 发表于 2011-6-7 09:36

这点,琳你看的很透。
    苗苗上学后,她们的班主任是个很在乎孩子全面发展的老师,她自己的儿子也培养的很好。一年级时候,苗的学习非常的一般,但是老师在一个学期快结束时就提到这个问题,她跟别的家长说我女儿的“状态”非常好,最厉害的就是她很能安静下来,下课结束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坐下来听课就很认真。
   我刚开始听到老师表扬我家那个成绩落后的孩子当然很开心,但是还是不明白她为啥一直那么强调孩子的状态。到后来她跟我交流时也一直说这孩子最讨人的喜欢的就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她一直非常在意这个,而苗的学习状况也确实如她所说的进步很大,我想,老师强调的应该是有道理的吧!

Rank: 6Rank: 6

357#
发表于 2011-6-7 10:46:25 |只看该作者
那位妈妈还对其他一些学习好的孩子家长说过类似的话,就是希望自己孩子能经常跟那些学习好的孩子玩,希望能把别人好的学习习惯影响过来........还跟我儿子说,希望以后在一起时,能说英语的不要说中文.

等等.

琳0824 发表于 2011-6-7 10:11

这个,估计就是太急功近利的表现。
  事实上,孩子的教育最佳的手段肯定是润物细无声的,一旦目标很明确,不要说孩子,大人自己有时也是很无趣的一桩事情,人生路漫漫,这样的坚持又能坚持多久呢,更不要说有没有效果了。

Rank: 8Rank: 8

358#
发表于 2011-6-7 10:56: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琳0824 于 2011-6-7 10:57 编辑
这个,估计就是太急功近利的表现。
  事实上,孩子的教育最佳的手段肯定是润物细无声的,一旦目标很明确 ...
禾苗苗 发表于 2011-6-7 10:46

孩子们一起去英语角(我推荐过她),去了之后,不停地在催她的孩子去说,去说........你说让一个没有多少英语积累的孩子,一下子来到英语角,他能说什么?说了丁点又怎样?

真的不要忽略玩........玩得好,不代表学习就被占用了.

我带去的DS游戏机,都晚上9点了,两孩子都提出要玩会儿,我还征求那位妈妈的意见:能不能让孩子们玩会儿..........结果那位妈妈说:现在人少了,再去说两句,我们就要回家了.

呵呵!好郁闷的.

多说那么两句英语:"你好啊,你叫什么名字啊.....",就真的是在学英语吗?

要真想学好英语,父母又没能力教的,还得送外面去学的,别的孩子英语呱呱叫,人家那是化不少经济代价换来的,伯里兹一年至少也是15000,有的一对一就更贵了........基本上,国内英语好点的孩子,都是时间和金钱堆积起来的,这是没有办法的.

要真这样说两句能有进步,英语就不叫英语了...........

你一旦跟她说起外面上学习班的事情,她马上又说:这都是骗钱的,都是家长赶时髦.......

呵呵!人有时候会对自己能力不够及的东西,采取一种很偏激的角度去理解.

如果能力真不够,那就不要这么逼迫孩子学习,是不是?否则不是很矛盾么?

对孩子也非常不公平.

Rank: 6Rank: 6

359#
发表于 2011-6-7 11:00: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8# 琳0824
    这个没办法,家长的视野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这跟家长的学历还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倒是跟家长的性格有关系。

Rank: 8Rank: 8

360#
发表于 2011-6-7 11:06:12 |只看该作者
栋栋还小的时候,我就一直主张是让孩子玩透,不是我有什么教育理念,而是孩子玩得高兴,我也很高兴,内在驱动力是最好的指挥棒,慢慢大了,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也一直坚持这个主张,内在的驱动力仅仅是因为:孩子高兴!

就像是种树,第一次种下去,水要浇透点.

孩子的童年,可不就是刚栽下去的小树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 04:56 , Processed in 0.027553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