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水下掠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2010年12月话题:你是哪类家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130#
发表于 2010-12-21 09:59:48 |只看该作者
容妈,按照你的假设,她一事无成你在不在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她自己对自己的一事无成在成年之后是否真的不在意?她是否自己真的心中满足(而不是你认为的满足)却很重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遗憾,就是小 ...
敬听 发表于 2010-12-21 09:44

嗯,你意思是你的父母对你很满足,而你对自己不太满足?:wenhao

我有你说的这种感觉,有很多事我都只会个皮毛,因为我小时候的确就是东一下西一下,不过后来我想通了,我之所以没有坚持下去,是因为当时它们不是我要的那盘菜!所以我浅尝辄止。

在多年以后,我突然发现我以前没坚持下来真是遗憾,那我就从此时开始重新学习,其实以前的基础也没有浪费哦,就好像红楼说的,生活中没有来不及。

就好象我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曾经想全职而不敢,在孩子2岁以后我才走出了这一步,也有很多人不解,孩子都快上幼儿园了,你早干啥去了!这没什么好后悔的,每个人,都不会有超越时间的成熟。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我小时候稍微会吹点口琴,现在又有兴趣了,每天练一小会儿,我觉得挺满足的。

我希望我的这种生活态度也能传递给孩子,其实,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8Rank: 8

129#
发表于 2010-12-21 09:57: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楼情深 于 2010-12-21 10:01 编辑
容妈,按照你的假设,她一事无成你在不在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她自己对自己的一事无成在成年之后是否真的不在意?她是否自己真的心中满足(而不是你认为的满足)却很重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遗憾,就是小 ...
敬听 发表于 2010-12-21 09:44


想起以前我们关于“成功”的讨论了。

我不知道我现在算不算“一事无成”,几年前我爸说过我“不求上进”。他对我和我弟弟曾经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我俩都让他失望了,都做着平凡的工作、平凡的人。

但我自己有很强的幸福感,我知道我在尽职尽责地工作,虽然曾经的工作激情已经被磨灭,但我的职责,我一定会去完成。我也知道我会一步步地往前走,或许不会有大的业绩、大的提升,但我是在往前走的,这就足够了。

我小时候学了几天小提琴,连“半途”都没到就废了,但我不后悔。

因为我现在跟着淇淇学钢琴,已经能弹很多曲子了,识谱能力也还算不错,我30多岁学琴也一样可以学会:lol

我貌似两面派,但我确实是支持适当引导的,但也确实理解容妈这一派的。

以前农村很多家长确实是没时间、没精力、没能力引导孩子的,他们的孩子只得到过家长的“身教”,一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品质,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自由地去发挥。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7Rank: 7Rank: 7

128#
发表于 2010-12-21 09:49:48 |只看该作者
容妈,我理解你所说的,给孩子打开很多门。

其实我们讨论的基础,还是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做哪一类家长(貌似后面有些内容跟楼主的主题不完全一致,其实本质还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你给孩子打开了 ...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12-21 09:44

呵呵,我说过我做不到第三类家长,在传统体制下坦然做个异类,所以我蛮佩服郑正妈妈的,可是她最后也不得不通过出国来解决问题。

所以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啊。:)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9Rank: 9Rank: 9

127#
发表于 2010-12-21 09:44:11 |只看该作者
容妈,按照你的假设,她一事无成你在不在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她自己对自己的一事无成在成年之后是否真的不在意?她是否自己真的心中满足(而不是你认为的满足)却很重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遗憾,就是小时候学一样东西半途而废了,长大了为自己的放弃而遗憾。实话实说我有过,并不是我期待自己成为什么什么大家,而是对自己没再坚持一下的遗憾。

圣诞节去听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会,不会弹钢琴是我此生的一个遗憾。我打算退休后学这个;P
新生活

Rank: 8Rank: 8

126#
发表于 2010-12-21 09:44:01 |只看该作者
我想问问,有人和我一样认为,人其实不用“努力”么?

怎么来解释这个感觉呢,就是一个人爱做的事情,他根本不需要引导,不需要规则,他全然投入,他享受其中,或许旁人看来是苦不堪言,他却乐在其中。

就好象 ...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12-21 09:35


容妈,我理解你所说的,给孩子打开很多门。

其实我们讨论的基础,还是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做哪一类家长(貌似后面有些内容跟楼主的主题不完全一致,其实本质还是一样的)。

在我看来,你给孩子打开了“华德福”的门,其实也是一种引导,如果没有你的这个引导,她自己会走进“华德福”这个门吗?

在这个门里,容容可以随自己的心、任自己的性,可以像容爸一样,那么下力地去做她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另外的门里面,孩子在很多的规则下生活。比如,我们的孩子今天就想踢球,不想去上学,那第二天上学后,就会面临老师的批评;第三天孩子又痴迷在球里面,你还会完全尊重孩子,让他全然投入吗?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7Rank: 7Rank: 7

125#
发表于 2010-12-21 09:35:27 |只看该作者
我想问问,有人和我一样认为,人其实不用“努力”么?

怎么来解释这个感觉呢,就是一个人爱做的事情,他根本不需要引导,不需要规则,他全然投入,他享受其中,或许旁人看来是苦不堪言,他却乐在其中。

就好象一个孩子,在烈日炎炎下踢球,忘我的奔跑,流汗,他的妈妈说,傻孩子,没人给你钱,你这么辛苦干啥?那么热天去下力,真不知道你是傻的还是莽的?

哈哈,我举的这个例子,就是容爸小时候的事情,我觉得挺能说明我想说的这个意思。

郑正不是也说了,国内教育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可是国外教育是直接给你打开很多门,你自己选吧。

我其实就是这么想的,我会尽量给孩子开很多门,让她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去很享受的学习和工作,而不是我去引导她努力,引导她形成什么品质,什么习惯。我要让她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经历。

肯定会有人说到半途而废的怎么办,东一下西一下一事无成怎么办,呵呵。

外在的成功与否,我不太在意,我就是希望孩子能做个“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人,她也许不会出人头地,她也许一辈子就是个平平常常的人,可是她心中满足,心中有爱!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8Rank: 8

124#
发表于 2010-12-21 09:30:41 |只看该作者
想起了一本很火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值得一看。
敬听 发表于 2010-12-21 09:29


恩,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9Rank: 9Rank: 9

123#
发表于 2010-12-21 09:29:25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遇到好老师,那是孩子的幸事;即使遇不到,有一个好妈妈,也是孩子的幸事。

红楼情深 发表于 2010-12-21 09:26


想起了一本很火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值得一看。
新生活

Rank: 8Rank: 8

122#
发表于 2010-12-21 09:26:56 |只看该作者
推荐大家看看《心中的小星星》这部片子,看看孩子曾经的痛苦,和被正确引导后孩子的幸福,就什么都不用再纠结了。

那个孩子被引导后也并不是做到了学习出众,而是老师发现了他曾经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他并不是不 ...
敬听 发表于 2010-12-21 09:08


印度教育反思的电影已经很吸引我们的眼球了。

三个傻瓜和心中的小星星,我都很喜欢。

心中的小星星那样的“问题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大部分都缺乏正确的引导。

想起《五常谈教育》引言中说的,十多个在香港进不了大学的孩子,到美国经过张五常的“引导”,都有了不错的成果。其中他的一个外甥在香港没有大学收他,到了美国在他的亲手调教下,六年拿到了博士,后来在国际学术上﹐没有一位研究细胞的学者没听过他的名字。

如果能遇到好老师,那是孩子的幸事;即使遇不到,有一个好妈妈,也是孩子的幸事。

张五常说,我认为儿童要多玩耍﹐尤其是那些要用上想象力的游戏,他给孩子选择没有作业的学校,孩子回家不用读书----这也是引导,引导孩子多玩,多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呵呵,我到底是哪类呢?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9Rank: 9Rank: 9

121#
发表于 2010-12-21 09:12:28 |只看该作者
悄版,这个月的话题又有了吧;P
新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120#
发表于 2010-12-21 09:08:39 |只看该作者
推荐大家看看《心中的小星星》这部片子,看看孩子曾经的痛苦,和被正确引导后孩子的幸福,就什么都不用再纠结了。

那个孩子被引导后也并不是做到了学习出众,而是老师发现了他曾经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他并不是不想努力,后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努力的程度令我动容),在老师充分接纳的前提下(他的父母都放弃了),在正确方式的引导下,孩子一步步走出困境,重建自信的过程。真的很感人,如果没有这个老师,也许这个孩子最后的命运就是自杀OR自闭?

居然印度也能拍出这么好的教育类反思型电影,赞。
新生活

Rank: 8Rank: 8

119#
发表于 2010-12-21 09:02:43 |只看该作者
116# 水下掠艳  

如果大家共同的基础在于:孩子是普通正常的孩子,认为家长是需要有作为的,那下来就是如何引导的问题。

“引导”包括太多含义和方式了,我在想大家都认同的引导并不仅仅在于“引导孩子学习知 ...
TANGTANG 发表于 2010-12-20 22:35


:muzhi TANGTANG这段更加详细的解说,把道和术都融进来了。

看来最关键的是引导的基础,也就是根基。如果是建立在接纳的基础上,那就会是顺应孩子天性及自身特点的;如果没有了接纳的基础,那就很容易走上“控制”的路。

呵呵,TANGTANG的解释真不错!
我要怎样给你我的爱http://blog.sina.com.cn/happykiky

Rank: 3Rank: 3

118#
发表于 2010-12-21 00:45:24 |只看该作者
:F:

Rank: 2

117#
发表于 2010-12-20 22:35:13 |只看该作者
116# 水下掠艳

如果大家共同的基础在于:孩子是普通正常的孩子,认为家长是需要有作为的,那下来就是如何引导的问题。

“引导”包括太多含义和方式了,我在想大家都认同的引导并不仅仅在于“引导孩子学习知识”;
要引导孩子的是:学习过程是需要努力的、认真的、仔细的、坚持的、等等很多类似的品质。

至于说到怎么做,我想这是家长在建立这种思想后,在整个教养过程中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去思考:

也许有的孩子会通过一起学习一种乐器、一个体育项目,建立自信,培养坚持的品质;
也许有的孩子只需要通过看一场电影就能明白自己需要努力(但可能他自己仍无法一下子做到)
也许有的孩子需要父母不阻拦他有自主力的创作,培养出创意的精神等等。。。

另外,我认为
“控制”是在引导时,破坏了“接纳”的感觉,所以控制给孩子感觉不好,也给妈妈们曾经不好的记忆。
“引导”时,不应该破坏“接纳”的感觉。

Rank: 6Rank: 6

116#
发表于 2010-12-20 22:06: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下掠艳 于 2010-12-20 22:08 编辑

对成绩特别不好,完全不能适应学校的孩子,首先是接纳,这个大家没异议吧。

其次是引导。我确实认为,家长不能无作为。孩子不适应学校,传统学校老师肯定不会像家长那么接纳,孩子必然会经历一些痛苦,甚至是很多痛苦。家长就眼睁睁看着无所作为?不会吧。

那么如何引导?

坦率说,我和荣宝妈妈一样,在上面一个帖子里看到引导和规则,就想到控制。确实,我受到过极严厉的控制,痛苦到毁损了我的生命力,无论我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能力,都比不上我从此失去了好好活着的能力那么重要。以至于我对任何控制
都不能接受。我可以服从规则,比如红绿灯,但不能服从于某个人的意志。

暂且放下我对控制的厌恨。

回到问题本身。怎么引导?我认为首先应该明确目标,我的目标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而是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寻找途径引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自发性。

从这个目标出发,我见过以下做法,我认为都可以:

1、郑正他娘,大家都看过了,她的做法就是在保护孩子的尊严和对学习的兴趣。在传统学校挣扎,能做到这个程度不错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后来出国,郑正有没有今天这一步,很难说的。所以郑正她娘实际上是后两个做法的集合。

2、转学,找比较宽松的学校。有个妈妈说了一句话,什么远近,什么学费,这些困难就不是困难了。当然,这里面包含了降低自己生活质量的做法。相信会被一大批同志们唾弃地……

3、自己出手培养兴趣。我见过一个妈妈帮女儿学英文,她是大学英语老师,孩子小学英语不及格,她想了很多办法,蛮有意思的,我看完也觉得有收获。

这大概是坛子里多数人赞同的吧。但注意,这个妈妈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心力,不亚于前两个妈妈。

就这样还有人讽刺她,费那个劲干嘛,就生生逼着孩子学,越严厉越好,最后孩子就屈服了,家长就舒服了……

我不能接受的方式如下:特别传统的我不说了,什么打骂,放弃之类的,就说还不算传统的。

1、以直接间接各种方式,明示暗示孩子,怎么别人都能适应,就你不行。不错,有些孩子就是独特的。

2、施加压力而不是提供帮助。比如讲大道理,爸爸妈妈培养你不容易,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后悔云云。

3、把责任归咎于孩子或者配偶身上,自己无责任无压力。
多多,2008-6-29。
----
我已用尽全部力量,奉献全部所有,没有一丝保留。夙愿已偿,了无遗憾。
---------------
水下掠艳改名碧草如茵

Rank: 8Rank: 8

115#
发表于 2010-12-20 21:25:28 |只看该作者
如果家长已经引导过了,孩子还是特别有个性成为“有问题孩子”或者不能适应,你除了放宽心潇洒地面对外还能怎么样呢?
蛋蛋妈 发表于 2010-12-20 18:20
除了先天因素,这样的问题孩子,一定是有原因的,家长不反思,怎么行?

难道就放弃,任其问题下去?

难道一遇到问题就给孩子开脱,给自己开脱?

不能啊!

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改善局面,请教他人。。。

单单一句引导过了,还是不够的。

Rank: 7Rank: 7Rank: 7

114#
发表于 2010-12-20 18:54:44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想提出来的是 -- 爱+自由+适当的引导和规则不一定就等于造就“好孩子,优秀学生”(谁都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吧?),那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心态呢?

大家都在举郑正的例子,其实在我看来,他只 ...
蛋蛋妈 发表于 2010-12-20 18:52

再跟你:handshake
我不想改变世界,可是我也不想被世界改变。

Rank: 2

113#
发表于 2010-12-20 18:52:29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想提出来的是 -- 爱+自由+适当的引导和规则不一定就等于造就“好孩子,优秀学生”(谁都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吧?),那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心态呢?

大家都在举郑正的例子,其实在我看来,他只是一个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通过这个事情独立生活同时对社会做出一定作用的人而已。在这点上,他和一个普通的热爱本职岗位,并能从这个工作得到幸福感满足感的其他的人(比如环卫工人,小摊贩等等所谓社会底层)并无二致。郑正是成功的,满足我上面提到的条件的所有人不管他是CEO还是什么O都是成功的。

所以我说去他的,因为真的“神马都是浮云”。

Rank: 9Rank: 9Rank: 9

112#
发表于 2010-12-20 18:51:53 |只看该作者
继续仰视敬听,心有戚戚。
北京和和 发表于 2010-12-20 15:33

同道中人,荣幸之至啊  :handshake
新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111#
发表于 2010-12-20 18:45:06 |只看该作者
可能大家都觉得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指针对传统教育下的课本知识?),只要家长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了就会变好?如此乐观吗?这么看来大家都还是不能接受成绩平庸的孩子?如果孩子被“适当地引导和支持”了后还是成绩 ...
蛋蛋妈 发表于 2010-12-20 17:25

蛋蛋妈,我觉得家长的“不作为”不能等同于“作为无果”。乐观和接纳起码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你已经对你所谓的“问题孩子”悲观了,要么自暴自弃要么怨天尤人,我想不出还有其他更美好的结果。

还有,在这个帖子里没有任何人把孩子的成绩好坏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这个大家是有共识的,否则讨论的基础都不存在了,不是吗?所以,你在这个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关于孩子是“平庸”还是“优秀”的划分,和我们先前讨论的不在一个范畴。

不过,我也很欣赏你欣赏我的签名,因为它传递出你对生活的一种理念或者说一种理想,它必将会传递给你的孩子。:handshake :F: 而有一些人就喜欢一辈子别别扭扭的活着,或者为了别人而活着。性格决定命运,的确如此。
新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7 19:57 , Processed in 0.029259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