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妞妞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芭园家长荟] 考察国际学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171#
发表于 2011-7-22 16:13: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其乐无穷
我小时候更喜欢老庄的东东,虽然那会儿很浅薄,现在则开始接受儒家,我觉得二者可以兼容并收 ...
ppr 发表于 2011-7-22 16:06


老庄的东西是精神层面的思考,关于生与死,关于生命的意义,老庄的境界没有人超越。

儒家的是在中国社会入世必须要懂得的,就像老爱说的,中国人血液里面,都有种那些传承的,在现实层面混得时候,中国人的人际规则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带着那些遗传基因的,所以儒家的比较能指导世俗层面的生活。

Rank: 3Rank: 3

170#
发表于 2011-7-22 16:09:5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9# 爱无言
不完全认同,认识了解一些ABC和一些在很早去国外的小孩,思维已经很西方

Rank: 8Rank: 8

169#
发表于 2011-7-22 16:09:12 |只看该作者
尤其是小学阶段,中文启蒙阶段,还是接受正式的教学为好,海外的华人都一心想让孩子保持中文,为何在国内生生要 ...
琳0824 发表于 2011-7-21 13:27


这就是围城,大家往往更容易看到自己拥有的不好和别人拥有的好处。

我发现我总是很赞同琳的观点,在这个帖子里的例如:家庭教育是大前提、保持中文很重要、中国的传统教育也有可取之处。不过,当然也很感谢妞妈的考察分享,我对应试教育扼杀创造力和兴趣也是感到很恐惧的。

总的来说,从虎妈在海外引起的关注和讨论,就能看到国外现在也是在反思其教育弊端的。我认为创造力和素质教育跟经济条件和大环境是直接挂钩的,国外没有经济和竞争压力,自然可以悠闲地谈素质教育,在国内仍有生存问题,哪里顾得上什么素质、创造力、兴趣和快乐?但是另一方面现在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所以教育也就有了越来越多元化的存在空间。

另外,不知道琳是学文科的还是理工科的?妞妈是中文系的,尤其师范出身,可能看到更多的是应试教育的缺点,而且文科我感觉很需要灵气和创造力,不像理工科都是些死东西,应试教育对理工科而言可能不仅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反而有些好处,我是工科出身,感觉小时候的基础打得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数学,刚才忘了在哪一楼看到国际学校的老师介绍课程说中文数学偏重记忆,英文数学偏重逻辑,不敢苟同。

Rank: 3Rank: 3

168#
发表于 2011-7-22 16:06: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7# 其乐无穷
我小时候更喜欢老庄的东东,虽然那会儿很浅薄,现在则开始接受儒家,我觉得二者可以兼容并收,老庄用于修炼内心,儒家则是用于待人接物

Rank: 7Rank: 7Rank: 7

167#
发表于 2011-7-22 15:16:36 |只看该作者
等我闺女去了美国学校,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再给你们报道哈。 反正现在还没去,我已经收到很多预防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7-22 14:48


好的好的,这段时间,见过两拨从美国回来的亲戚朋友,发现她们对各自孩子的入学教育想法完全不一样,讲述的学校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也是一个人眼中一个美国学校吧。

Rank: 7Rank: 7Rank: 7

166#
发表于 2011-7-22 14:52:58 |只看该作者
很有哲理嘛,呵呵,预告一下,最近有大块时间,我也在这个帖子里码点字
ppr 发表于 2011-7-22 12:56


期待多爸的帖子哈!

Rank: 8Rank: 8

165#
发表于 2011-7-22 14:48:06 |只看该作者
等我闺女去了美国学校,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再给你们报道哈。{:1_129:} 反正现在还没去,我已经收到很多预防针了。也有很多父母在那边也对这样的主流公立学校很不满,也会送华德福瑞吉欧之类的。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9Rank: 9Rank: 9

164#
发表于 2011-7-22 14:47:34 |只看该作者
同意爱无言楼上的说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每家情况不同而已。不过,多一个视角多一条路。
新生活

Rank: 8Rank: 8

163#
发表于 2011-7-22 14:46:26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比如跳绳,有的孩子就是沉醉其中的。
他(她)喜欢不断的刷新自己的成绩,还有花跳, ...
ivyivy 发表于 2011-7-22 14:33



    我们读日日新也还是有的,孩子重视学习好坏,武术操练的好坏,跳绳学会的好坏,这个好坏的敏感介意,我有阵子很烦,会觉得是学校里的原因,是老师的原因。比如戏剧会表演啦之类的,老师们明明就是会把跳的好的孩子做领舞,跳的不好不熟练的孩子排在后面。

耿耿于怀也没办法,后来就探究就反省自己很多,感觉也不是老师的原因的,也感觉这样子也没啥关系了,对我娃影响不大了。主要是我这个当娘的不那么敏感了........

提供个思路,类似这样的问题,反正在日日新也不少。

Rank: 8Rank: 8

162#
发表于 2011-7-22 14:42:24 |只看该作者
不管什么20%80%,何况哪里有什么谁处于二八的判断和标准呢,这都是内心里自己的感觉而已,大家都是父母,都是考虑自己的孩子,都想尽父母之责,这些都没有啥不同,全世界的父母都没有不同。

我说的一点也不高深,就是生于中国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中国思维和中国心,孩子不管在哪里受教育也都会有中国人的潜意识和中国心。这个影响到了哪里也不会变化。父母都爱孩子,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的最好,到了哪里也都没差异,就是大家的观点处境不同,选择的认为的最好的会各有不同而已。{:1_12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6Rank: 6

161#
发表于 2011-7-22 14:33:34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比如跳绳,有的孩子就是沉醉其中的。
他(她)喜欢不断的刷新自己的成绩,还有花跳,各种花样。他(她)真的喜欢。
参加三跳比赛,也很光荣的。

不喜欢跳绳的就被施加的压力了。

还有中考有跳绳的选项。
我们毕业了的孩子,未来的中学在放假前,给画了一个浩大的表格,每天记录跳绳,仰卧起坐,实心球。
MLGBD!(我以前是淑女来着,可现在常常这样了)

你们读国际学校的有没有这些啊?

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细节上挖出些见解。

Rank: 6Rank: 6

160#
发表于 2011-7-22 14:22:41 |只看该作者
大部分的人,不论读传统的还是国际的,都是跟随者。

能考虑这么多的人,你们已经,应该,是那TOP20%的父母了吧~

当然,生命的质量还是要提高的。有时候, 觉得,传统校让我,有太多的束缚。
然后我再强调一下,有的人,他们是感受不到束缚的。

Rank: 6Rank: 6

159#
发表于 2011-7-22 14:17:05 |只看该作者
有的回帖很高深啊,普通大众很难参合的。

通俗点说吧,
有人说印度10亿人口,9亿是那啥,爱你某(英音)。
其实也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事实。

人类的所有进步,是一小部分人的推动,然后大部队跟随。

然后,现在中国,不是很多人都能上大学了嘛,有人统计了,就算大家都很不屑的三本的学生,也是中国全部的同龄者中的TOP20%

Rank: 8Rank: 8

158#
发表于 2011-7-22 13:22:56 |只看该作者
我看蒋旭的书,他对老子庄子特别推崇,不喜欢儒家。看来,老庄和西方心理学有很多相通之处。
蒋勋深谙 ...
其乐无穷 发表于 2011-7-22 12:52



    看《建党伟业》后回来查辜鸿铭蔡元培的资料,五四运动那个年代,当时国际上就已经推崇老庄,东方的哲学了,所以荣格心理学也是应运而生的,包括爱因斯坦等学术界的取得大突破的也都是来自于重视和回归到东方精神层面的。到现在国际上其实也还是很重视这个东方思想和体系的趋势的。这是人类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可惜那个时代,中国的学者们精英们都处在全盘西化,打倒中学,不破不立的叛逆期....

但话说回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通过学习古文之类的就是让孩子们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 这样子的学习就太简单太表面化了。我觉得中国人无论怎样,集体潜意识里的思维就是中国式的,东方式的,学与不学都存在血液里的,西方人是很难理解和学习的,他们的思维,包括集体潜意识差异很大,很难有这个超越的。再比如,意大利在欧洲来说,文化和思维相对东方一些,所以作为意大利人的马龙的心理治疗就很容易对荣格学派和很多学派进行整合超越。

因此,我们的孩子们生在中国人的家庭里,血液里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包括潜意识,其实就已经受益无穷了,当然他们也同时承受这代价。他们是不是会中国文字,其实父母们不用太担忧的,孩子在寻找自己的身份的年龄, 一定会对自己的过去感兴趣,去寻找去回归,也会对中国文字感兴趣,学起来是不难的。不上国际学校,只要孩子的状态好,英语和国际化也更不是个问题。

Rank: 3Rank: 3

157#
发表于 2011-7-22 12:56:23 |只看该作者
很有哲理嘛,呵呵,预告一下,最近有大块时间,我也在这个帖子里码点字

Rank: 7Rank: 7Rank: 7

156#
发表于 2011-7-22 12:52: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其乐无穷 于 2011-7-22 13:11 编辑
蒋勋有很多和荣格分析心理学一样的见解,真的是很难得!

很多知识分子的父母其实内心里是守着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7-22 11:18


我看蒋旭的书,他对老子庄子特别推崇,不喜欢儒家。看来,老庄和西方心理学有很多相通之处。
蒋勋深谙传统文化之美,特别喜欢他提到小时候看母亲绣花,什么千里伏线,什么晕染,那种颜色的层次,他说一个树叶的绿色,绣出来可以有60多种颜色的层次。蒋勋也很认可父亲要求他背古文,诗词,他们家做错事的惩罚就是背古诗。

蒋勋长大后读书看画,觉得因为小时候的经历,特别明白那种国画的美和诗词的美,那种美只有汉字才能表达出来。

帖子里面提到传统文化,忍不住想说几句。蒋勋他成长那个年代,台湾的学堂也是崇尚西化,自己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主要是父亲母亲和成年后的俞大纲(不知道名字记错没),他还特别提到对传统戏剧的欣赏。

所以我自己想,如果父母是个传统文化的喜爱者,你一定能够给孩子这个熏陶。如果家庭里面西化严重,指望学校给到传统文化教育,其实不太理想的。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155#
发表于 2011-7-22 11:56:5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154#
发表于 2011-7-22 11:29:4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8Rank: 8

153#
发表于 2011-7-22 11:18:23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推荐我看蒋勋的书。正如你说,看他的书,对年轻人的教育更加懂得一些。

这段时间看他的孤独六 ...
其乐无穷 发表于 2011-7-22 11:12



    蒋勋有很多和荣格分析心理学一样的见解,真的是很难得!

很多知识分子的父母其实内心里是守着知识分子这样的一种身份,以为这是文明优雅,其实是没有自己的身份的,不像农民还有土地依靠,资产阶级有自己的资本和工厂,文化人除了知识,啥都没有,所以似乎只有自己的孩子得优雅有文化,这才有安全感,有立身之本。可这样的恐惧会压垮了孩子的。他们的孩子会对信念精神等等因为反叛自己的父母而叛逆到荒芜倒塌,什么也不信........知识分子又都是头脑家,从小就给孩子很多头脑理论灌输,所以他们的孩子反而有很多问题,很惨的。

Rank: 7Rank: 7Rank: 7

152#
发表于 2011-7-22 11:12: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其乐无穷 于 2011-7-22 11:14 编辑
回复  其乐无穷


喜欢能理解孩子的妈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做父母能做到很高境界了,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7-22 10:46


谢谢你推荐我看蒋勋的书。正如你说,看他的书,对年轻人的教育更加懂得一些。

这段时间看他的孤独六讲,里面提到对待年轻人的暴力,学潮,甚至对待孩子刺青的态度,我很受启发。
他说他自己发现,越是有知识,优雅的家庭出来的一些孩子,有时候越是要去做一些刺青、全身带环等等疯狂的举动,其实这是孩子要去体验一种与家庭环境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这其实还是动物世界带来的遗传基因在里面。现在一些非洲部落的成年礼都有对身体的一种刺痕,这其实是一种我成年了,我会不怕苦不怕疼,我能够承担责任的意思。

我内心很受触动,我也理解了那个打架的男孩。我也发现,有时候,越是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那股原始的生命力越不容易出来,其实真是有原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2 17:29 , Processed in 0.034460 second(s), 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