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gumin_4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困惑] 家长会归来,心灰意冷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1 10:38:05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昨天是儿子自托班升入小班之后的第一次家长会(一学期也就只有这一次),上周因儿子发烧,在家休息了一周。我送儿子去幼儿园的两次,因主副班老师调班(即一个老师可以稍微来晚一点),并没有见到儿子的班主任。这次算是第一次接触吧。

据这个老师介绍,班上配备的另两个老师是学幼教的,而她自己则是本科毕业,专业是生物,实在是因为很爱孩子,才转到幼儿教育上。目前为止从事这项工作有两年多吧。(老师也就27岁的样子)

老实讲,听到这样的介绍,我的心有点往下沉。这个老师,一来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感情远没有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感受深刻(这是我自己的体会,没做妈妈之前,对于别人的孩子哭没啥感受,有时还很不耐烦,做了妈妈之后,更能理解孩子的需求),二来这老师半路出家,而且是非专业,在幼儿教育、幼儿心理上应该有所欠缺。但念着幼儿园招她来时,肯定也不是没有理由,心想她应该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吧,所以还是很期待家长会后面的内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2

2#
发表于 2010-9-21 11:27:48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老师介绍了班里的孩子特点,大体介绍的,不是逐一点评的那种,这也跟这个老师才来有关吧。然后,介绍这一学期的教学安排以及教学任务。家长会从三点半开始到5点结束,期间除了个别家长发问,基本都是这个老师讲。算下来,用这个“憋”字不下10次吧(因为次数多,所以特别关注)。比如:小孩子拿勺的姿势不正确,她会说:要“憋”过来。。。还有其他什么不好的习惯,要“憋”过来。。。

或许这只是老师的表达方式而已吧,可是言为心声啊。我心里犯了嘀咕,“憋”有抑制或者堵住的意思,孩子的不良习惯,是生生地“憋”孩子就能改正吗?难道不是需要家长老师爱心耐心地帮助指导以及引导嘛?一个“憋”字我觉得更多的反应的是老师的真实想法:压根没意识到她所面临的只是一群三岁左右的孩子,而把这些孩子当成了大人。

如果没有发生下面这些,我真觉得以上的东西是由于我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胡思乱想。

Rank: 2

3#
发表于 2010-9-21 11:47:03 |显示全部楼层
8# 上海悄悄

憋过来,第一声

Rank: 2

4#
发表于 2010-9-21 11:52:17 |显示全部楼层
10# 云烟杂树

普通话确实不算标准,规则念了多次“guizhe”,不过还是不自觉的改过了。
不谈这个吧,希望这只是我的误解。

Rank: 2

5#
发表于 2010-9-21 13:37:37 |显示全部楼层
在谈到孩子的不良习惯之时,这位老师说:要让孩子明白哭是没有用的,你们家***暂且叫小A吧)这个事(很突出(老师是朝向小A的家长说的)。这时小A的家长说:小A回来说,要送到隔壁班去学习。
老师解释说,当时这个孩子哭闹,多次劝解无效,为了其他孩子以及整个教学能进行下去,说了:你再。。。,我就把你送到小蓝班(也就是隔壁班)学习去。
家长又问:今天他在幼儿园哭了没?
老师:哭了。小A跪在地上用膝盖走。。。。
有家长觉得很诧异,提出“这是一个三岁孩子很正常的表现啊,我们家孩子在家里经常这样。。”
老师:当时是吃了午饭领着孩子在校园里散步,关键是小A这样做,马上有三个孩子跟着一起做。当时有那么多孩子,这样做确实能立马见到效果。

正在大家还在为这个事议论的时候,一个男家长发言了:老师的不良情绪不要发在孩子身上。讲了这样一件事:大意就是他刚经过孩子班级的时候,恰巧看到留在教室里的一个老师提溜着他家的孩子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孩子半天愣是没明白咋回事。交待一下,这个孩子确实是比较淘气的那种。可以推测一下,应该是这孩子淘得连老师都失去理智了,以至于都出现了这样的肢体暴力。

Rank: 2

6#
发表于 2010-9-21 13:47:02 |显示全部楼层
13# 年年妈妈

转园的事还是看看在说吧。
我们家儿子大概是比较听话的那种,目前还没有被老师发现有什么值得注意或者纠正的地方,应该来讲,还没有受到来自老师方面的直接的伤害。
想一想,这就是当今大多数幼儿园的现状,出了这个门,就能遇到一个更好的?

Rank: 2

7#
发表于 2010-9-21 14:00:33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孩子的事情,我还是比较赞同用疏导引导的方式的,就像大禹治水那样,不赞同采用这种“你在怎么样我就如何如何”的方法的,这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恐吓、威胁,虽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长期来看的话,带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正面管教》那本书上说的明明白白。

Rank: 2

8#
发表于 2010-9-21 14:37:22 |显示全部楼层
16# 思思

在北京,孩子三岁5个月了~~

Rank: 2

9#
发表于 2010-9-26 09:44:18 |显示全部楼层
还想起了一件事:老师谈到家长该如何跟孩子交流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追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可以问:你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有什么不开心的?为什么不开心?。。。儿子在幼儿园的事情,一般就是他愿意告诉我,我就听着,不想说,就是问也问不出来啥,所以,我干脆不问。
老师的这个提议,我原本没放在心上,不过昨天我自己送儿子去幼儿园,这位老师见到儿子之后,倒是和儿子来了一个拥抱,然后紧接着就是:你放假过得开心吗?去哪儿玩了呀?儿子从起床到去幼儿园,总共不到四十分钟,好像还是很迷糊的样子,面对老师这样的问题,愣了愣,没作答。我一边解围:我们去森林公园,开电瓶车了。。
说下我的看法:我知道老师的做法是想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表述一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可是我不赞成这样的方式。孩子的情绪,是需要家长用心去体会的,就像他高兴、开心、快乐能感染人一样,他的其他的负面的情绪家长用心也是能感受到的~~

Rank: 2

10#
发表于 2010-9-26 13:58:35 |显示全部楼层
29# 上海悄悄

安妈,谢谢你!:F:

这两天我已经放松了很多,今天会有家访,或许这是一个和老师沟通的契机,当然,前提还是得端正自己的心态。

Rank: 2

11#
发表于 2010-9-27 15:39:39 |显示全部楼层
我能理解楠妈讲的,来了李网,才发现教育还可以是这个样子,才促使我们去了解更多的真相。然而现实如此,不免有些失落。

Rank: 2

12#
发表于 2010-9-27 15:59:02 |显示全部楼层
良好的心态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老师昨天来家访了。问过,知道是老师自发的行为,并不是幼儿园的要求,从这一点上来看,至少老师们是乐意去管理好这个班级,老师们是负责任的。

和老师的沟通也很顺利。老师们主要是了解下儿子在家里的状态以及跟家长交流下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我从老师那里了解到的:儿子在班级里属于比较听老师话的,比较好管理,规则意识比较强,很强的是非观念,和老师互动很积极,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善于归纳(最近教了 一和许多 等数学上的概念)、记忆力好,爱皱小眉头(主要思考问题的时候)

老师的感觉是:这个孩子听话得不像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少了些孩子的童真。希望孩子能更放得开一些。简而言之,就是更淘气一点吧。

家访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说,看到了一个跟在幼儿园不一样的***(我儿子的名字)。因为这期间,儿子一直也是在一旁并不是正襟危坐的那种,一会给老师弹琴,一会给老师奶酪吃,一会又要求玩老师手机,一会给老师贴贴纸,一会又不管妈妈和老师正谈话要求妈妈先回答他的问题。。。他表现出来的并不像一个不淘气的孩子,当然,也不是那种淘得无法无天的那种。

我也很纳闷:为啥会不一样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6 05:36 , Processed in 0.0243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