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柳林风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儿子说“妈妈,我不要上那个要捏泥巴的学校”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1#
发表于 2011-8-25 08:26:57 |显示全部楼层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720923o1p4.html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720923o1p5.html
看了《留学生》里的这两集,就觉得非传统教育还是值得的。
两姐妹8岁分开,一个去了英国,一个留在国内,
去英国的从国内的普通成为优秀,真心地喜欢学习,又善于社交,有自己的目标,自信乐观成熟,16岁考上剑桥;
留在国内的一直是尖子生,到了英国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把学习作为唯一‘任务’,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不会思考、不会学以致用,被剑桥拒之门外,最关键的是幼稚和没有自信;
两种教育的结果很令人深思……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Rank: 6Rank: 6

2#
发表于 2011-8-25 11:06:20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两种区别,也不能简单归结为传统非传统的因素,传统教育下也不乏有大批第一类的孩子
也看过一 ...
柳林风声 发表于 2011-8-25 09:23


      我说的“传统”指的是应试教育,现在的“好”学校那个不是应试教育,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呢?
   《留学生》里:
    姐姐:“我帮助她(剑桥)面试练习的时候,我发现问她的问题如果没有在课本上讲过的,她没有自己的想法。”
    妹妹:“在国内就只是课本上的东西,课本上的东西你都背会了,都记住了,然后再做好多好多练习,然后你考试就是高分。不需要去关注现在科学又有什么新发展。不管现在科学发展到什么阶段,书上写的什么,那还是学的什么……”

    在“传统”里孩子被教成这样,真的是一种悲哀。

Rank: 6Rank: 6

3#
发表于 2011-9-5 08:47:18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妈妈心里已经有直觉了,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吧。
当妈的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现在你说了算,史代纳说了不算。{:1_129:}
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7 09:50 , Processed in 0.02276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