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容宝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忧娃] 容小猪的家----容容,女孩儿,2007-10-27出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121#
发表于 2010-7-12 20:36:23 |显示全部楼层
宣宣和容也大致属于一类孩子,唯一不同的是不喜欢哭,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主动避让,伺机而动。

但是,如果我看到有人这样不讲道理地打了宣宣的话,我是不会表现得和容妈一样淡定的,可能和妈妈本身的性格有关吧。理 ...
敬听 发表于 2010-7-12 18:16

仅仅是这一次我没有去支持她,是存心想看看她会不会在面对更弱小的孩子的时候出手。:$

事实上,每次我都会力挺她的,什么我先来的,这是我的,不许打我,等等,脸皮很厚的,母鸡的很过分的,有时候反而把别的孩子弄哭了呢。;P

Rank: 7Rank: 7Rank: 7

122#
发表于 2010-7-12 20:37:08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来讨论,明天再来看看大家的高见。:)

Rank: 7Rank: 7Rank: 7

123#
发表于 2010-7-13 12:05:10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宝宝和容看来有很多相似之处呢。:handshake:hug:
关于这个被人打了只会哭,不知还手的问题,曾经也很是困扰我。现在我也没有明确的答案。:L

宝宝很长一段时间,应该说到现在,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宝宝的表现让 ...
书香 发表于 2010-7-13 01:14

抱住哭一下,遇上这样的孩子真的很苦恼吧。

跟你一样,我不赞成教她不打人,因为当语言无效时,打,也是维护自己利益的有效手段。

可惜,容大概跟宝宝似的,长大了也只会告状。:L

Rank: 7Rank: 7Rank: 7

124#
发表于 2010-7-13 13:13:19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敬听意见。及时制止孩子受伤害,而不是旁观等着看他是否能对弱小的孩子打回去。

我觉得讨论的重点应该不是打不打回去,而是让孩子学会怎么和别人在这种情况下相处。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建立规则,先来后到,一个个轮流玩,如果对方不听就换个地方。不和他们一般见识。 小和和妈 发表于 2010-7-13 09:53




我已经说了,仅仅是这一次我旁观而已,结果看来我高估了自己的孩子,即便对方是个比她小的孩子,她现在仍然还是需要我的帮助。



你所说的这些规则,在平时类似场景中,我都贯彻着。但是对方不听的时候,我要看自家孩子是否真的可以“不和他们一般见识”,如果此时我提议去玩别的,她欣然同意,那就算是“不和他们一般见识”,如果她非要坚持留下要玩这个,我一定会陪她坚持到别人放弃。



这不是叫板,我只是觉得,“不和他一般见识”的前提是我真的不在乎,就好像我排队的时候别人加塞,如果我时间不紧,他又确实情有可原有着急的事,我可以让让,可是我自己还急得冒火还要让别人,那怎么可能!

Rank: 7Rank: 7Rank: 7

125#
发表于 2010-7-13 13:18:35 |显示全部楼层
他如果打回去了,一时不恨了,恐怕遇到类似的问题以后一定要“讨个公道”,一点亏不吃,那就是容易长期有恨了。
小和和妈 发表于 2010-7-13 09:54

我不这么认为呢,如果每次都吃亏,又没有办法把这愤怒发泄出去,总是一味退让,只会安慰自己“我不和她一般见识”,那才是长期有恨呢!

中医不是说了,百病由气生,我不能做到不生气,可是我可以做到把这气都散出去,为啥说癌症是好人病呢,因为好人总是隐忍,忍让,我不想弄个道德高尚的帽子扣在头上,却弄得自己难受。:P

所以香如故说的“一吼二叫三动手”,我觉得蛮有道理。;P

Rank: 7Rank: 7Rank: 7

126#
发表于 2010-7-13 13:21:44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样孩子“不吃亏”啊。还记得我小时候喜欢的一套熊猫小卡片被幼儿园的小朋友黑去了,我妈明知实际情况,抹不开面子去跟小朋友理论帮我要回来,到现在我还记着呢。我决定以后不让孩子受这种委屈,这不是叫板, ...
小和和妈 发表于 2010-7-13 11:22

就是这个意思啦!

讨回公道最后一招,就是动手,当然,前提是打得过。;P

就像毛主席教导的,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P

Rank: 7Rank: 7Rank: 7

127#
发表于 2010-7-13 13: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去主持公道还是看孩子是否需要吧。象你小时这样的,支持去要回来。 否则,孩子会觉得无助且无力吧。 如果孩子没表示,家长就跳脚的,我很怀疑孩子以后是不是会成为睚眦必报的人。
牛妈妈 发表于 2010-7-13 11:31

:handshake

Rank: 7Rank: 7Rank: 7

128#
发表于 2010-7-13 13: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为,哭就是容的招。

我怀疑容妈如果不做一些策略性的干预的话,容会始终用这一招的。因为她平时和妈妈的相处中就是靠这一招制胜的。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13 11:52

哈哈,对,等会儿还有个段子要写,我是又无奈又好笑。

Rank: 7Rank: 7Rank: 7

129#
发表于 2010-7-13 13:29:56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帖子都一一看了,受益匪浅,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容从小到大身体不够强壮,争抢中向来吃亏,只有哭才能“讨回公道”,所以现在成了只会哭这一招了,随着她语言能力的提高,渐渐可以用语言表达一些,但是语言在对待别的孩子的时候,往往是无力的,搞不好公道讨不回还要挨打。:L;P

这大概让容很挫败,有时候她莫名对我大发脾气,我总怀疑是这些东西积累下来给她的负面情绪。路漫漫啊,有这么一个弱势到极点的孩子,除了心疼,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Rank: 7Rank: 7Rank: 7

130#
发表于 2010-7-13 14:15:39 |显示全部楼层
亲,容不是那么弱势的,只是,最近可能处于哭敏感期,什么都来哭,所以让你觉得比较担心。

我觉得要做好孩子的心里工作,让孩子学会宽容、饶恕,让别人造成的不好的影响很快过去,对别人多一份宽容,心里就不会 ...
福娃京京 发表于 2010-7-13 13:47

呵呵,谢谢你安慰我,哭敏感期啊!;P

她挨打以后,我总告诉她别人是着急了或者是不小心的,等等,类似的吧,问她,原谅他吗?她总是点头说,原谅!

被丹丹弄了那么长个伤痕,也是第二天就和丹丹一起开心的玩了,我觉得她已经很宽容了。:)

但是很多时候她的感觉确实是挫败,只能在我这里哭一下发泄一下。

Rank: 7Rank: 7Rank: 7

131#
发表于 2010-7-13 14:44:16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观点真得差别挺大,碰上排队插队的,我一般不吭声,不知道容妈遇到急事又有人插队时怎么办的,把排队的人哄出去?用吼叫和动手的办法吗?

容妈说容从小身体不够强壮,那么容妈的意思是如果她足够强壮,遇强则强不吃亏,就不焦虑了是吗? 那么容有一天碰到比她更强壮的呢?总不会打遍天下无敌手吧?

容哭是发泄她的委屈,一个宁可只发泄委屈而不肯动手报复的孩子,我看到是善良,容妈反复说是弱,是不是反而有消极暗示呢?

就事论事说我自己的观点,希望不当之处容妈别介意。:P 小和和妈 发表于 2010-7-13 14:15

碰上插队的,如果我很着急,我会大声说,大家都在排队,请你去排队。动手倒不至于,通常很少有人脸皮那么厚,被人说了还强行来。:P

我没有期待孩子打遍天下无敌手,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只是期望,如果他强壮一点,我至少不用心疼她伤痕累累,甚至被比她小的孩子打哭,不用看到她每次争抢不过无奈的倒在我怀里嚎啕大哭!

或许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心理伤痕,从小我就被欺负,比我小的孩子也能把我弄哭,还会被大人说真没用,就像书香说的宝宝的那种情况。:$

我也觉得容是善良的,可是同时也看到了弱,善良和弱这两个词不是经常用在同一个人身上么,不奇怪。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难道一定只能忍耐不吭声么?

大家看到一个总被欺负的柔弱的好人,突然有一天有了能力,把欺负她的人给报仇了,难道不觉得痛快吗?


我并没觉得容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对她暗示过什么,我只是多么期望她有一天理直气壮的对侵犯他的人大声吼叫,甚至打回去,我就是这么想的。

Rank: 7Rank: 7Rank: 7

132#
发表于 2010-7-13 14:46:49 |显示全部楼层
容妈,有时我想,也许孩子还是不敢还手吧?

因为我有时生气了,不顾什么原则啊,道理啊。我有次气的说:你不会打他(她)啊?哭什么啊?
宝宝也着急的哭着说:可是我不能打人。我也急了问,怎么你就不会打呢?你 ...
书香 发表于 2010-7-13 14:37

啥也不说了。:handshake :hug:

Rank: 7Rank: 7Rank: 7

133#
发表于 2010-7-13 16:44:55 |显示全部楼层
二姐,看了你的几个大段,来说说我的观点。

我完全地认同容妈的很多观点,其实说句心理话,宝宝就是小和和妈所主张的做法下的牺牲品,当然,这话说得严重了。

我们不能打人,这话没错,但是,我们应当自卫!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13 15:35

你写的这一大段我太感动了,555......
:'(

完全认同!

Rank: 7Rank: 7Rank: 7

134#
发表于 2010-7-13 16:46:29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要看情况吧。

有些情况,不那么严重,当然可以这样处理。

但有些情况,孩子就是被别的孩子打了,被别的孩子伤害了,就应该教他勇敢面对,站在他一起,和他一起面对,给他做出示范。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13 16:24

是的是的,点头如捣蒜!:D

Rank: 7Rank: 7Rank: 7

135#
发表于 2010-7-13 16:53:55 |显示全部楼层
找来了一篇我喜欢的泡妈的博文.

为什么不能打人.

在给孩子的规则里面,“不可以打人”好像是最不容置疑的。可是,我这两天在想:为什么不可以打人呢?


为什么每个孩子都会有想打人的时候呢?如果真的不能打人,人类最开始,有没有不打人的本能呢?好像没有。相反,人类社会,就是在挣抢杀伐的战争中一路行来的,甚至直到现在。战争仍然如此频繁。既然“打人”这么平常这么普遍,为什么偏偏我们的孩子就不能打人呢?


我就想到一个例子:如果在一个幼儿园里,有一个很爱打人的小朋友,该怎么办呢?标准做法是:老师制止,并说:“不可以打人,打人是粗野行为。”可是,这样能解决问题吗?小朋友还是被打了呀?况且老师不可能每次都能够及时阻止,其他小朋友肯定还是会被打。他们受到伤害后的情绪该如何疏泄呢?只能说:“他打人,打人是粗野的。”通过道德上的居高临下来获得平衡。


但是,这恰恰是我最不愿看到的。人没有权利鄙弃任何人,不管是因为权利、还是财富、还是道德。


很多时候,小朋友之间的打与被打只是很平常的事,只是因我们的禁令而被强化起来、复杂起来、突显起来了。


其实最简单、最有效、最不会给双方都造成阴影的做法,就是允许每个孩子打人。你打我,我就打你。几个回合下来,孩子们通常就会重归于好。整个过程并不需要任何道德和规则的介入。她们也不会因此有任何隔阂。可是,当老师用道德、规则来评判打人的孩子“这是粗野行为”,并保护被打孩子的时候,很可能,问题就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了。这种道德评判,不管是对打人的孩子,还是对被打的孩子,都是一种威慑和否定,都是一种伤害,因为她们其实都有这种需求,只是在这一次里她们恰好扮演了各自的角色而已。当老师对“打人”的孩子进行道德评判的时候,其实她对每个人打人的需求都进行了评判。


于是,偶就想到,只要在安全范围内,为什么不允许我们的孩子打人呢?



当孩子们需要维护和争取利益时,打人是他们最本能、最有效的方式。至于打人的弊端,他们可以在彼此作用中有最深刻的理解。


如果我们不允许孩子打人,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比如被人抢走了玩具,该怎么办呢?


我看到书上的方法是:让孩子向对方说:“这是我的玩具,请还给我!”如果对方仍不给,就继续说。如果实在不管用,妈妈就给宝宝另一个玩具,说“对方抢玩具是不对的。”书上还特别强调:不要鼓励孩子抢回来,两个错误相加并不等于正确……


我不知道,如果当年小平同志用这样的方法向英国讨回香港的话,我们的香港回归要等待多久。


为什么每个人都知道战争的危害,可是战争的硝烟至今没有停止过呢?为什么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始终不承诺放弃武力呢?因为在维护和争取利益方面,战争——也就是我们说的打人——仍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凭什么捆绑孩子这个保护和争取自己权益自己的本能呢?



允许孩子打人,孩子们会得到更丰富的学习。


蒙氏非常强调,对孩子的保护,要在确实危及她们安全的时候才可以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执打架。绝大部分不属于“危及安全”,为什么我们要剥夺他们这种宝贵的学习机会呢?记得小巫说,孩子们的扭打翻滚,其实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发展。我绝对相信,而且,不止是对身体,更是对精神。


如果孩子们通过彼此回击来解决冲突,他们会天然的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而不会给他们内心留下任何郁积、压抑和恐惧,而这些正是道德评判最大的弊病。


即使对一个爱打人的孩子,如果我们允许每个孩子按照本能来作为,这个孩子打人的时候,一定会遭到回击,在相处中,他会懂得为什么不能随便打人。这是最天然的教育,最没有强权的教育。(当然,如果一个孩子喜欢打人,一定是有原因的、有缺失的,根本措施还在于满足孩子的缺失。)


不过,我说的可以打人,可不是说,当孩子的玩具被抢走的时候,我们催促她“你去抢回来啊!怎么不去抢!”,不是那样。我们只是不去限制孩子、束缚孩子,但是,当孩子受到伤害时,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反应,不一定每个孩子都会回击。就像要允许孩子打人一样,我们也允许孩子不去打人。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接纳孩子的每一个性格,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纳自己的性格,每个孩子,不管什么性格,都会在自由环境中找到最让她们受益的办法。看到喜欢的玩具,直率的孩子会直接抢,文静的孩子会暂时躲避,然后相机行事。不管哪种方法,都是好的。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磨砺了智慧、获得了经验、增长了信心。给他们这种环境,比把他们一开始就置于“文明”的环境中,要丰富得多。


在不断的相互碰撞中,在无数打人和被打的经历中,孩子们最终会发现,合作、交换、分享,是最能够给每个人都带来利益的办法。我想,这就是他们自发形成规则的开始。


我相信,人类规则的形成,本来就是出自这样的过程。


可是,这种不“文明”的环境,会不会给孩子造成阴影呢?


每次说到英国的人文环境时,我的一个朋友都会羡慕,说“那对孩子的发展多好啊!我们国内的孩子,动不动就抢,以大欺小。”其实,我今天想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不是这样的——并不是只有谦让的环境才对宝宝发展最好。其实,孩子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就是她们长大以后生活的环境。这是天然的匹配。不管环境多恶劣,只要她们心中有爱,她们都能够去适应。当我们的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孩子如果不能强攻,一定会总结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办法,然后运用智慧、寻找机会,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我觉得,环境越复杂,其实对宝宝越是一种丰富的体验。他们不会因此受到伤害,只会更加智慧、更加善于保护自己。这不正是他们长大以后、在和他们这些扭曲的同伴相处时所需要的东西吗?当然,前提是,一、我们给他们心中足够的爱和力量;二、我们允许他们做不危及别人安全的任何行为,而不是用“文明”捆绑起孩子,不能轻装上阵地战斗。


记得泡泡十三、四个月以前,从来不抢玩具,老是喜欢拿着玩具给人家,所以,我也就对书上“怎么处理宝宝抢玩具”没有关注了。可是,突然一天,泡泡就开始抢玩具了。我约一个朋友带着2岁的女儿来玩,人家不管动她什么玩具,泡泡劈手就过去抢回来。当时搞得我措手不及。好在朋友并不介意,我也知道泡泡的行为是正常的,所以没有阻止。但是过了20分钟,这两个小朋友,竟然又互相分享起来,泡泡拿着最喜欢的玩具,一个劲地往人家怀里塞。


其实,我觉得宝宝的行为,好多都是这样的,不管是抢玩具、还是分享,都是她们的需求,她们知道如何在相处中既保护好自己,又从别人那里获得满足。这不就是相处的最高境界吗?粗野又怎么样?不文明又怎么样?她们最终会比谁都谦让、都文明。可是我们要给她们时间。


我发现泡泡在外面,经常会从比她大得多的孩子手里抢过玩具。并不是因为泡泡有多强,而是因为泡泡去抢的时候,对方刚想回抢,他们的父母就说“要分享!”,很多孩子就这样立刻心虚地松了手,于是泡泡就得逞了。有时候,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不得不去干预,费好大劲让泡泡还回去。


我们成人的干预,到底给了孩子什么?


那个孩子在松手的时候,心里会想什么?他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相信自己的需求是最重要吗?


允许孩子打人,我们就彻底摒弃了道德评判,孩子们会懂得: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没有任何规则、道德、禁令,能凌驾于自己的需求之上。


写到这一点,我就特别理解尼尔所说的那个例子了:如果在路上,一个孩子向他的帽子上扔土,尼尔立刻转过头去大骂对方一顿,这不会伤害到对方,也不会让对方嫉恨,因为他们双方是平等的。可是,如果尼尔不这样做,而是拿着帽子去找孩子的老师,然后让老师对孩子说:“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行为。”孩子就会受到伤害,就会嫉恨。因为这时,尼尔就在道德上凌驾了孩子。


不管对方做了什么,如果我们只是表达我们的伤害,我们就是在告诉他:我知道你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但你伤害了我。可是,如果我们说“你这是粗野行为”,我们就是否定了对方、鄙弃了对方、审判了对方,我们就变成了居高临下。


一个不能接受别人打人的人,也绝不会接受自己打人,因此也绝不会完全接纳自己。因为打人的需求,毫无疑问也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他可以克制、可以掩饰,但需求不会消失。


当孩子的玩具被抢走的时候,一句苍白无力的“这是我的玩具,请还给我”,难道是孩子真实的情绪和反应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我们还要让她们这么说、这么做呢?为什么孩子不能按照他们内心的想法去说去做?我们是在教他们认可自己还是否定自己呢?


为什么正义经常斗不过邪恶?因为正义总是被捆绑着战斗。


前一段看易中天的访谈,发现现在的他,比刚出镜的时候压抑了好多,也拘谨了好多,让我挺难受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漫骂的声音太刺耳,而他又不能反驳,怎么能不压抑呢?说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情绪特别激动,他说:“漫骂的人特别无聊!这种手段谁不会呢!如果我不是教授,我也会骂,我骂得比你狠。”看到那里,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个“文明”的人要付出多大代价。为什么教授就不能漫骂呢?象李熬那样,一点亏不吃,谁骂我,我就骂谁,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风度?我觉得那是最高级别的风度。那样做,对我们的身体好,心情好,对漫骂我们的对方也是一种尊重。因为面对对方的漫骂,漠视才是最大的鄙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不能全然地接纳自己。我们受了太多禁锢,有时候已经很难想象完全遵从本能是什么样子了。我来到伦敦以后,经常会被一些事情震撼,为她们接受自我的彻底所感动。有一次,我看了一个bbc的谈话节目,先放了一段录像:是所邀嘉宾开设的一个度假公园,里面所有人都一丝不挂。后来,三位嘉宾出场,也都是一丝不挂,只是那位女士在两胸上装饰了两朵鲜花,简洁的发型,化着淡妆。当时我看的时候,觉得真的很美,很优雅,而且最难得的:非常大方!没有一丝的不自然。那种场面可能很难想象,但真的真的是很美!


还有今天,我给泡泡放天线宝宝的时候,她自己放了一会电视,好像是个新闻节目,一个男主持人在评论什么,这时,突然镜头中出现了一下他的女搭档的身影,显然是出错了。你能猜到他们怎么处理吗?那个男播音员,突然停下来,装着很气愤地冲着女同事的方向好夸张地一摆手,意思是“闪开闪开,别捣乱!”大家发出了会心的笑声。于是男播音员又继续播。那个镜头给我的感觉,就是震撼!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播音员可以这么真实、这么放松地处理错误。其实,这源于他们对自己每一个行为的接纳。他们不觉得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就是真实,这没有什么不能接受。可是,如果放在我们国内,这会作为多大的事故啊!为什么我们国内的播音员压力那么大呢,为什么观众那么喜欢关注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失误呢?因为他们太完美了,完美地让人窒息,所以观众要给他们找错误,来缓解这种压抑感。



其实,“不能打人骂人”只是诸多我们对自己不接纳中的一种。每一种举着规则招牌的束缚、道德、文明,都是对我们真实人性的否定。在看心理访谈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有婚外情、有偷窥癖、有自慰癖等等的人,愿意去向心理专家倾诉,为什么他们会信任这个非亲非故的专家?因为专家不会谈道德。如果他们倾诉的时候,专家说一句:你这样是不道德的!后果会怎样?为什么在当今社会,唯有抛开道德才能听到人们真实的想法呢?如果我们自己也能抛开道德、不道德的束缚、文明、不文明的束缚,知道任何行为,没有善、恶,不过是需求的推动而已,那么,我们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专家,我们的孩子,也会因为对自己全然地接纳,而不会重蹈我们困于道德的覆辙。


不管别人怎样,我绝对、绝对不会对泡泡说:“不可以打人,这是不道德的。”没有什么道不道德,她想做的就是有道理的。如果她伤害到我,我会阻止她,那是因为我要维护我的权益,而不是因为泡泡做错了什么;泡泡会停下来,是因为她不愿让妈妈疼,而不是因为这样做不道德。

Rank: 7Rank: 7Rank: 7

136#
发表于 2010-7-14 15:51:59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懒人,我在遐想,要是能搞个大观园杯辩论赛就好了,题目:孩子需不需要讲道德;P

我扔在容妈家的一颗大石头,引来了这许多玉,别管是蓝田的还是和田的,都很闪亮:F::F:
敬听 发表于 2010-7-14 15:15

看的很过瘾的时候看到了这个,亲爱的,你扔的不是大石头,是超级美钻,鲜花补送给你。:F:

Rank: 7Rank: 7Rank: 7

137#
发表于 2010-7-14 15:54:10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是的,这个我完全认同,其实刚才去你家看的时候,我有点想留言提醒你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他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欺负或者自己的权益受损了呢(当然,对方那些孩子也不见得是有意地在欺负你家孩子或者侵犯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14 15:40

再次大力:handshake

Rank: 7Rank: 7Rank: 7

138#
发表于 2010-7-14 15:55:38 |显示全部楼层
再强调一次,我认为,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在真正遭到欺负的时候,保护自己、捍卫自己,这是首位的,哪怕不惜动用武力。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7-14 15:38

这就是我最想说,也最希望容能实现的。:)

Rank: 7Rank: 7Rank: 7

139#
发表于 2010-7-14 16:15:35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的演习

我决定加大力度来帮助容,昨晚和容爸演习了一幕给她看。鉴于容身弱力小,目前不适宜教授武力,所以我先教策略。;P

晚上大家都在床上玩,爸爸睡了我的枕头,我先是口头要他还给我,爸爸不肯,于是我假装哭了,这时容很着急,上前去推爸爸,自然推不动。;P 小丫头在家里还是敢于动手的。:lol  这时我说,“哎,这里还有个红枕头啊,更漂亮,还会沙沙响呢,睡上去更舒服哦。”爸爸很配合的跳起来说,“我要红枕头”,说完就去睡红枕头了。我抱着自己的枕头对容说,“我成功啦,我要回自己的枕头咯!”

这样的演习,容能领悟么,拭目以待。:)

Rank: 7Rank: 7Rank: 7

140#
发表于 2010-7-15 12:48:04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丹丹来家玩,丹丹骑上了自行车,容马上去骑上扭扭车,骑到丹丹面前来了个急刹车,说,“换换好吗?”丹丹马上下来了,好玩的是丹丹骑上扭扭车之前,彬彬有礼的问了句:“同意吗?”

我被丹丹逗乐了,都没想到,这或许就是我前一天晚上演习的结果,容没哭没闹,用交换的方式要回了自行车。

到底是学习技巧了,还是偶尔发生的呢,还需要拭目以待。: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1 20:31 , Processed in 0.03143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