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颀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困惑] 2010年8月话题:0-6岁究竟该构建些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1

1#
发表于 2010-8-8 07:37:32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本应该成为的人”指的是一个普遍意义上正面的人,指的是一个有爱心,有自信,独立,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创造力的人,一个身体功能可以为精神智慧服务的人。而成就本身会是一个智慧人的创造结果之一,但成就不等于说是一个人成长的目标,因为相当多的所谓成就需要社会有大多数人的认可后才能体现在社会群体中,然而有更多的人的成就是没有机会在社会群体中被认知并宣扬的,比如说一个园丁一生中培养的无数花果,这个成就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这个成就往往被忽视。那么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因何而满足并自信呢?因他人的认可还是因自身内在的满足?我认为两种成就感是相辅相承互相滋养的,从而一个人有机会达到为人的高端境界,也许就是咱们古人说的荣辱不惊吧。

楼上讲到对待孩子的态度包括:理解、尊重、权威。这真是让我欣赏呢!当我们身人父母爱到泛滥时,往往会忘记权威对成长的意义,这个权威不是权力与威吓,而是为人的模范与标准,没有了模范标准的成长,就是没有岸和目标的河流,不知将流向何处。一滴水不溶入大海又如何获得水的生命?

很久没时间看贴了,今看此贴,真是开心呢!

Rank: 1

2#
发表于 2010-8-8 07:41:48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怕,说服力不够。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另,我不排斥世俗的“成就”,传统孩子能的,夏山孩子也一样能。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虽非如此,但并非不能达到。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8-6 15:35


赞!很开心能为这样的父母说出这样有勇气的话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起点,在这样的态度之上,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去做才能够让我们的孩子获得心灵与智慧独立,当孩子拥有了这样的独立后,他人能成为什么,成就什么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已了。

Rank: 1

3#
发表于 2010-8-8 13:17:44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如此,教学的技巧不仅仅存在于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同时存在于教师的人性中.是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有教师的参与,更多的是家长的参与,面对纷杂的现实,有多少人坐得定?笑得淡然?爱得理智?
在这里,我们更需要把焦点从教师的身上拉回家庭,因为教师的现状是父母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自己是否能做好,确实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Rank: 1

4#
发表于 2010-8-9 21:47:40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么高质量的跟帖,也真是开心呢!

唯有这段是我所不同意的。
楼上讲到对待孩子的态度包括:理解、尊重、权威。这真是让我欣赏呢!当我们身人父母爱到泛滥时,往往会忘记权威对成长的意义,这个权威不是权 ...
小颀妈妈 发表于 2010-8-9 13:18


好热闹呀,有空来看看贴时发现楼又搭高了不少,颀妈的问题很深入,我还没想出怎么回答呢,发现145楼敬听,与152楼杨老师的贴已经做了说明,把我有感受却讲不清楚的话讲得更明白了,不知道这算不算回答了颀妈的问题?:wenhao

Rank: 1

5#
发表于 2010-8-10 21:40: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iangw 于 2010-8-10 21:58 编辑
百度了权威的定义

权力的客观目的在于影响和制约他人的价值来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因此权力是一种客观的、间接地价值形式,它必然会反映到人的主观意识之中,这就形成了权威。

  权威:权威是权力在人 ...
容宝妈妈 发表于 2010-8-10 12:55

感觉容妈并不是她自己所说的第一时间满足,而是通过一点点的延迟让容宝学会有等待。说到爱哭,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容易哭的人,小时候也是出名的爱哭包。我个人的理解是有人泪点低,有人泪点高,有人情绪不好或略有挫折感时马上能用眼泪表达,而有人可能看起来没什么情绪上的变化,但是究竟哪一种会造成内心的伤害,很可能那个哭成泪人的反倒没什么负面情绪积累。所以在教室里或是在家里,那个哭的最厉害的不一定是最需要关注的,哈哈,此段纯属个人推理,不知道有没有逻辑可言。
让孩子成长经验幸福的积累吧,未来的那个成人会拥有自信而智慧的力量!

Rank: 1

6#
发表于 2010-8-16 13:52: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iviangw 于 2010-8-16 13:53 编辑
杨老师不妨直言。我感觉您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

我也很好奇,除了心灵成长,我们还需要关注什么?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0-8-13 13:02


虽然不知道杨老师有没有答案,我倒是很想加入这点讨论呢。无奈时间有限,这里先开个头吧。

之前有一层楼贴过说是心灵的建构,时间关系,我不去核对是哪位楼主哈,只接着这个话题说。

我相信上帝造人与造其它万物是不同的,因为上帝给了人精神,于是人的生命需求不局限于衣食住行,而会有精神需求。所以,精神需求是上层建筑。
既然有上层建筑,必然要在地基类的建构,那么0-6岁就是打地基的阶段,需要建构孩子的心理和智能达成功能性独立,从而能服务于精神需求,也就是说,0-6岁孩子身体、心理与智慧,需要完成一个人的基本建构。
那么一个人的基本建构有哪些呢?这个话题仍然要从一个独立的人的来开始说起。这个独立不只是生理功能上的独立。好了,今天的话题只能谈到这里了,下次有空继续哈。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从身体独立,心理独立、智能独立几方面先讨论起来呢。
让孩子成长经验幸福的积累吧,未来的那个成人会拥有自信而智慧的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7 14:50 , Processed in 0.0209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