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502|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困惑] 2010年8月话题:0-6岁究竟该构建些什么?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5 00:02:15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上海悄悄 于 2010-8-10 10:28 编辑

本帖设置为2010年8月话题。

本帖主要讨论:

0-6岁儿童主要构建什么(大李的15条);
不向传统教育妥协的李跃儿教育下的儿童,能否适应传统教育;
孔融让梨是否应该提倡;
大李第六次UC培训:关于孩子建构的讨论,李跃儿问答;
如何衡量李跃儿教育的成功?
家庭关系中,权威和闺蜜不可兼容 or 相辅相成?
家长是否需要权威?
四类父母的教养方式——权威、专制、溺爱、忽视;
传统型家长是否有可取之处?是什么?

…… …… ……







以下是小颀妈妈原帖内容:


在这深更半夜,突然之间感觉有无数的话想要说,所以先挖个坑吧,免得到了礼拜一没有了开帖的欲望,又不了了之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2#
发表于 2010-7-26 12:34:56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对外在世界社会的感知,内在自我安全感的根基筑建。
找个凳子等各位前辈的真知灼见。
清月 发表于 2010-7-26 12:32

谢谢第一个回复我的清月:F: ,对于这两条,我觉得看着都挺正确的,但我很怀疑自己对这两条的理解究竟有多深,非常愿意与你已经其他筒子一起探讨其真正含义。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3#
发表于 2010-7-26 12:41:24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的缘起,是容妈手记里的那个问题——到底要不要上幼儿园?

这里解释一下,容妈面对的选择并非是传统幼儿园,而是我们这里的妈妈们用趋之若鹜、艳羡不已这样的词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的巴学园,面对着大李的巴学园,容妈在问,到底要不要上幼儿园?幼儿园究竟能给孩子些什么呢?

感谢容妈的勇气,感谢容妈让我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期待幼儿园给我的孩子些什么东西?0-6岁的孩子究竟该构建写什么?甚至,说得再本质些,童年时期究竟应该为成人期准备些什么?而对于一个成人而言,真正重要的又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4#
发表于 2010-7-26 13:30:42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应该来说不是第一次涉及了,记得一年以前在安妈家,应该也涉及过,当时,我自以为是地写了几个答案,但现在回头来看,不能说当时的答案是错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是一个凌乱的、不完整、不系统的答案。

当年(去年5月份)的答案先拷贝在此。

自信。这个是绝对要放在第一位的。
真诚。这是我所想到的第二个词。
对生活、工作、爱情等等一切充满热情;有活力、积极、有主动性。
创造力。
勇气、无畏精神。
轻松、幽默、快乐。
友善、人性。

其实说到底,就是培养一个爱和自由的孩子。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5#
发表于 2010-7-26 15:47:56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记得《正面管教》里也有所涉及,把书里提到的一些内容copy过来:

在踏上正面管教的旅程之时,我们就应该记住自己的目标。你到底想让孩子得到什么?每当我们要求家长和老师写一张清单,列出他们希望帮助孩子培养哪些品格时,他们想到的是下面这些品质:

正面的自我概念
好学
责任感
礼貌
自律
诚实
合作
自我控制
开放的思维
耐心
善于客观地思考
幽默感
尊重自己和他人
关心他人
同情心
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纳自己和他人
智慧
热爱生活
正直

说真的,这真是个凌乱的清单,甚至可以说比我之前罗列地更为凌乱,虽然更多了些。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6#
发表于 2010-7-26 15:58:41 |显示全部楼层
比之于上面那一段,刚才在翻《正面管教》的时候,倒是重新注意到另外一段相对系统一些的文字。

在我(注:《正面管教》的作者)和史蒂芬•格伦博士合著的一本书中,我们明确提出了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7#
发表于 2010-7-27 09:13:07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李网上以前有一个UC培训是讲这方面的,我存了,能贴这吗?
怕给小颀妈歪了楼,干扰视听。
瑶瑶妈 发表于 2010-7-26 23:20

当然行喽,非常欢迎啊!:F: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8#
发表于 2010-7-27 09: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颀妈妈 于 2010-7-27 10:07 编辑

大李的15条来了,这些大标题是从李网上copy过来的。
(原文参见:http://www.liyueer.com/index.php?id=128

(一)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二)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
(四)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五)天然的对工作热爱
(六)使人类发展的质疑和解疑特质
(七)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八)对人类文化和自然具有同等的兴趣
(九)头脑清楚
(十)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十一)无意识的对群体的兴趣
(十二)有进入主流教育的适应能力
(十三)易于适应环境
(十四)崇尚真理、坚守原则的素质
(十五)抗冲突能力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9#
发表于 2010-7-27 10:12:35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的内容在原先李网论坛的““李跃儿教育”培养的儿童仍然是儿童”那个帖子里,现在找不到了,但是,感谢强大的搜索引擎:F: ,也感谢我自己曾经记过这个帖子的名字:kiss: ,所以,我还是把具体内容给找着了。接下来,一条一条地来贴。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0#
发表于 2010-7-27 10: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颀妈妈 于 2010-7-27 10:15 编辑

(一)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有很多成人,看到这样说就害怕,这不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太强了吗?太强的个性不能融入社会。

   我们首先来想想,人的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人跟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需求也跟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人们最不喜欢的是平庸。一个人如果什么都随大流的话,人群就会对他失去兴趣。而各种各样的人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每一个人又是由于能为别人服务才能获得了生存的机会。那么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个性,他怎样为人们提供这种服务呢?

   再说个性,一个人具有自己的特征,并不就意味着他的特征一定是不被群体接纳的。只有那些专门为了培养个性而发展起的作为标本式的以个性为唯一的人格状态,才会有可能不被群体接纳。因为他缺少人的其他特质,如融入群体的技能和合作能力。但那样的个性标本的人却适合做艺术家和单打独斗的科学家。

   不过看了大师们的生活后,很多家长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成为那样的人。

   无论如何,儿童要按照自己的机制去完成自我建构,只要给儿童以大自然的敬重,他们一定会利用环境的不同因素去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只是给了儿童成为他自己的自由。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1#
发表于 2010-7-27 10:15:15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我们认为,人类活着应该讲究生命质量,而感受力对人一生的生命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很多人由于童年没有成长感受力的机会,作为人的感受便处于较低的水平,或迷失了方向。在成年以后,每天就是活着,既不痛苦也不快乐,这是近于灵魂丢失的状态,这还是比较好的,但这种情况较少。更多的情况是,以为自己达到了某个外在的目标就会幸福,结果为了追求那幸福吃尽苦头也再所不惜,总盼着到了那一天会万事大吉,可到了那一天,在短暂的快乐之后马上会发现下一目标,或担心有比自己更强的人,所以快乐会很快消失。这样的人不能在平扑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滋味,也不能体味到这些滋味对于他生命的意义。所以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让自己辛苦或忍着辛苦去追求实际上不会给他们带来生命质量的目标。这样,苦是长时间的,乐却是短时间的。如果人具有了感受力,他们同样也在达到目标,却能从过程中获得快乐。当然这种快乐是指愉悦,并不是指高兴。这些愉悦无论是艰苦和失败带来的,还是顺利成功带来的,都会由于感受力的作用为他的生命增加意义,使他感到做人的滋味,这种感受会滋润人的心灵,给人充电,使人的心力生生不息。

  没有感受力的人见别人去旅游,他也会去,但旅游不能给他带来享受;见别人去买车,他也去买车,开车也不能为他带来愉悦。总之,乐趣来自于我们的感受力,如果我们有机会被熏染出能从别人的心灵表达中,能从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中,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愉悦,那么我们的一生快乐的机会就会很多,幸福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当然,有了感受力还得有很好的审美和健康的心理,否则我们的感受力会帮助我们去寻找对我们不利的内容,使我们更加的不愉悦。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2#
发表于 2010-7-27 10:17:46 |显示全部楼层
(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

  说对人类有利,是指对整个人类的品质而言。实际上,一些人处在某种审美层次并不会为自己的审美层次而痛苦或快乐,甚至有的人认为审美对个人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处。如:有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搞成了垃圾堆,或住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并不觉得不舒服,就像住在九寨沟里的藏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花那么多钱来看九寨沟一样。

  人类是一个向往提升、向往美好、天生就追求舒适的动物。当所有的人都退化到不再爱美,不懂得爱护美好的东西,不再会创造美,不知道舒适和愉悦是内在的观点和感受,对舒适和愉悦的认识只停留在低档的物质层面,那样人类就会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人类的精神内容也与低等动物差不多了,一旦人类走到那样的地步,离灭绝也就不远了。

  所以,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都有义务为人类的品质保留或提升作一些贡献。

  教育的责任应该也在于此。

  审美是不能教的,只能靠肯定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所设计的教育因素来长期的熏染,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具有了这种品格的胚芽,而胚芽还需要一辈子不断地成长。有了这个胚芽,人就会自己吸收环境中的养分,使这一特质成长。

  如一个从小有音乐欣赏熏染的孩子,就会找有高度心灵内涵的作品去听。当他有一定的积累后,你给他贝多芬的《命运》,他会享受在其中,心灵获得美和灵魂的补充。而你给一个没有这种熏染的人听《命运》,它会觉得很吵。你告诉他这是命运在敲门,他会说:唉,敲门了。唉,又敲门了。再听下去就会说:怎么敲个没完了。(音乐学院周院长的笑话。)

  有一年我和胡子旅游到新疆的伊利,小城非常优美,人们悠闲自得,大街扫得干干净净。走到一处,胡子看到了公厕要去,去了之后回来大笑。我问怎么了,他说他看到厕所外面蹲着一个维族人,心里很反感,对他不爱护自己的家园和环境很生气,就问他,已经到了厕所跟前了为什么不进厕所解手? 那个维族人说:“啊呀,厕所里面臭的很嘛。”胡子语塞。的确,厕所里面臭的很,但就因为自己受不了厕所,就去搞臭那些不臭的地方,这就是审美问题。一个有着良好审美的人,他会自己在环境中发现不美的东西,由于受不了,感到不舒服,就会去改造它。如果没有美的东西,为了自己的需要,他就会创造美,由于对美的热爱,他会去珍惜已有的美的东西。美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的生活根本。如果人人的自然人格中都有这样的特质,我们的家园也会变得像美国、英国、瑞士、挪威、德国等等国家那么好。我们的国民再也不会为了美好的环境而向往移居国外。

  但人天生就对走上坡路更感兴趣。

  我们这里讲的审美并不是只指艺术的审美,而是泛指一个人的人品和生活的审美。否则有的画家把家和画室搞得一塌糊涂就无法解释了。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虽然不能使孩子们对歌剧和芭蕾、交响乐比动画片更感兴趣,但我们可以使他们在对动画片感兴趣的同时也对人类的精神产品感兴趣,使他们对美感兴趣,使他们听到美的音乐会愉悦,使他们对不美的东西提出疑义,并对环境的不和谐和丑陋做出反应。到了大一点,他就会动手去改造。在我们毕业的孩子中,有些家长说发现他们的孩子会化腐朽为神奇。当孩子有了这种特质时,需要咱们的家长能够领会并为此做出反应。同时,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并允许他的审美观与你的不一样。如有一阶段,我们园的几个女孩每天在厚厚的棉裤外穿着纱裙,并用从妈妈那里弄来的口红把自己抹成“血盆大口”,她们这是在创造美,我们耐心的等待她们通过自己的比较发现并修正自己的审美观。这也叫做试误。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3#
发表于 2010-7-27 10:19:12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天然所具有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

  在人类所有的机制中,探索的精神和对新事物的尝试欲望当被排在前面了。不知人的祖先猿人是否就具有这样的特质,按达尔文的进化说,某种动物具有某种基因都是由于生存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中,那些探索精神强的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猿人更容易活下来,于是在他们的后代中,这种特质就很强。在生存的淘汰中,探索和尝试特质不强的在还没生孩子时就被存在淘汰了;那些探索欲望强的活的时间更长,养育的后代更多。逐步的人的探索就成为人类的一种天然的特质,被编在遗传密码中成为了基因,成为了人类这种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

  但事实上,并不因为探索特质是基因的特质,人类就肯定会具有这种特质。我们发现,物质文明越是飞速发展,人们就越容易丢失本能,尤其在幼年的成长中。成人在丧失了本能之后,不会再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然的生物,而孩子自己也无法与自己的环境抗衡。当环境不为他们提供某项本能的成长机会时,这项本能就会暂时封冻,超过六岁再不被使用,可能就会被人的内在系统删除。

  其他动物的父母都是靠本能在养育孩子,这样就会保证孩子的本能不被破坏,而我们人类不是这样,所以不能保证人类的儿童在本能需要保护的时期不被破坏。

  实际上,在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探索本能被破坏的孩子很多。如果看管孩子的人把孩子在家里的探索行为看成是顽皮,是危险的,那么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制约儿童的探索。如果这种探索行为不断地被成人阻碍,儿童就会放弃这种行为,或者变得脾气火爆,或者只是心理上需要动。这个心理上的动变成了无目的的行为,成为多动症。如果孩子的探索行为长久地被阻碍,探索欲望和探索行为就会丧失。

  探索的品质既然成为人类的基因因素,那一定是与人类的生存有关,一定是被人类进化所选择的特性。保护这种特质也就保护了人类的生存本能。但保护是需要手段的,并不是你抱着他就叫做保护了。“保护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和“保护探索精神”正好是两个相对的极端。这时,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就需要计算一下,哪个对孩子是有利的,哪一个是你自己需要的。

  这个问题最能检验一对父母是否懂得什么是爱,能够分清爱自己和爱孩子的区别。也能检验一个幼儿园是为了孩子在办园还是为了办园在办园。

  因为探索是试误的,探索必定要付出代价。受一些小伤,有一些失败,受一些挫折是必须的。为了这些,一个园必须承受着那些家长的担心和对孩子的心痛,来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的探索精神只有获得探索的空间和探索的自由才能被保护。

    “李跃儿教育”认为,在儿童的成长中保护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尝试的欲望是有价值的。

   “李跃儿教育”非常关注儿童的探索品质。

     “李跃儿教育”认为具有探索品质的人是适合生存的人。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4#
发表于 2010-7-27 10:19:54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天然的对工作热爱

  我们会发现很多长期在农田里劳动的人认为,什么都不干就坐着是享福的事。他们经常会说:看谁谁的媳妇,人家多有福气,丈夫在外面挣钱,人家成天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干。长期忙于工作的人,会认为放长假不上班是幸福的事。我们发现我们招来的别的园的老师,只要在领导不看见他的时候,就尽量想法什么都不干。根据这些情况,人们可能会判断出人类天生是不爱吃苦的动物,是懒惰的动物。的确,人类天生不喜欢吃苦,如果所做的事情被认为是吃苦的话。但只要留心一下,我们又会发现,人这种动物是一刻不停的需要动的。一个成人,如那个什么也不干的媳妇,她可能只不干农田里的活,不干家务活,可她一定会找一些她喜欢的事去做,如打麻将、嗑瓜子、说闲话、看电视、逛街等等。她可能一刻都不闲着,只不过她所做的事不符合于人群关于有意义的价值观罢了。我们发现我们招来的那个不愿意做事的老师,她不是想心事想的发呆,就是在玩自己的衣服角。虽然她没有做我们日常工作要求她做的事,但她在做她痴迷的事,她的肢体没有做事,但她的大脑在做事,只不过她做的事不符合我们对老师的的要求罢了。

  我们发现实际上人真的能什么都不干,什么也不干,就成了植物人了。无论人的精神出毛病了还是灵魂出毛病了,或肢体有问题了,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事。这一点在儿童身上就更加显著。儿童的特定时期,决定了他们只要做事就会发展,只要他所做的事符合他们的愿望,他们就会全人格地投入。这份热爱不是谁培养出来的,而是人这种动物的本能。当这种本能被破坏了的时候,儿童的发展就停滞了。

  孩子只要获得了工作的机会,他们的内心就会获得愉悦。在人类的一生中只有这六年的工作是完全与社会价值和物质利益无关的,是不追求效率和结果的,是全人格投入的,因而也是对人类最有意义的。

  因此,我们保护儿童的这种热爱工作的特质,这可能也是人类进化选择的结果。进化使得热爱工作的人生存下来,并繁衍得最多。

  我们通过给儿童群体提供有丰富工作材料的环境,使各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遗传特点的孩子都有可能在环境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来保护儿童的工作本能,并使这一工作本能所发展的能力方向朝向生存和社会的需要。

  这也是我们不选择灌输式教育和只发展科学或艺术特质的教育的原因。

  “李跃儿巴学园”的孩子具有极高的工作热情。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5#
发表于 2010-7-27 10:21:05 |显示全部楼层
(六)使人类发展的质疑和解疑特质

 中央电视台的人到巴学园来拍片子,拍完了孩子们已经跟年轻英俊的编导打的很火热,编导也对我们的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次他用一根毛线套在胳膊上用两手拉着,在他用力拉了一下后,毛线却从他的胳膊上脱了出来。孩子们都愣在那里,然后激动的围着他,开始研究。在要求他又做了几遍后,一个孩子说:你肯定是没有真套在胳膊上;另一个孩子说:你的手在里面松开了。这个编导用事实反驳他们的质疑。孩子们由于经验不足,很快被驳倒了。但他们就不放弃,开始闹他,说他骗人,毛线不会从胳膊上拉出来还完好无损。最后他只好招了自己的魔术原理,孩子们才放过他,要来毛线自己去试验,不再理他了。

  皮亚杰有一个试验,他弄了两团泥,先在孩子们的注视下用天平称的是一样重,同样在孩子们注视下,把两团泥拿在手里并将手伸进抽屉又放到天平上称,这时一边的泥团变轻了。

  试验给两组孩子,一组是受过灌输式教育的孩子,一组没有。后来发现,受过灌输式教育的孩子发现一边的泥的确少了,直接认可了这个结果,但他们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少了。

  而另一组没有受过灌输式教育的孩子却提出了很多质疑,如:你肯定在手伸到抽屉里时偷偷掐掉了一块;可能在拿起来时沾到了天平的小盘里;可能粘到了你手上,等等。在提出质疑后孩子们马上要求验证。有一句外国谚语叫“好奇害死猫”。的确,人在有了好奇和疑惑之后,大都会不顾一切的去解疑的。正当的、建设性的质疑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驱力。孩子们天生就有这种胚芽。在出生后的生活里,会出现许多让他们能够产生质疑的机会,我们只要不用过多的灌输来占据孩子的探索空间,质疑和解疑就成为他们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等于为他们的发展装上了马达,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他们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有很多时候,巴学园会为儿童制造一些质疑的机会,并用间接的方式帮助他们去解疑。

  我们认为质疑和解疑对于一个帮助儿童发展的园来说是有价值的。

  要强调的一点是,这跟有些成人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情况下的质疑是不同的。心理健康的人的质疑是建设性的,是对人类生存有意义的,所以是有价值的。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6#
发表于 2010-7-27 10:22:09 |显示全部楼层
(七)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动物界,我们很少能看到一个动物在做一件事时遇到了困难,它的长者或父母会来帮它把困难解决了,然后这个长者离开。一般不到危及生命,动物的父母不会上手,小动物也不太会等着别的动物帮它们解决问题。

  不知道解决问题是否是本能。我们发现,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只要成人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冲上去就为他解决了,他们都会去试着自己解决,在百试不解时,才会向别人求助和放弃。这跟动物的幼仔是一样的。如果成人总是和儿童一起来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给他们,他们自己也会试着去解决问题。

  有时我觉得,人的一生似乎是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画,有很多时候一遍完成了,觉得可以收尾了,但一看还有某个地方不和谐,使得人在看这幅画时,首先就看到了那片不入画的败笔。这时我就开始拯救这幅画,这个过程是不愉快的。但自己以为忍过了这一步就完成了,还是努力忍着不愉快去给完成了。有的人会就此搁笔,这幅画会永远因为那一部分的不和谐而成为一幅三流品甚至废了;画家心里永远有那块败笔,最后变成在审视时,只看出色的部分,略去不好的地方不看。就因为这样,这个人的画也就不再提升,最后画家变得怨天尤人,心情低落极了。

  很多人一生中都因为不能面对要解决的问题而把本来很好的生活搞的一团糟。实际上,解决问题的兴趣能够被培养起来,而且会使人着迷。如果一个人从来都不解决问题,就会害怕解决问题。

  从孩子身上,我们发现解决问题不但能使孩子成长起这方面的能力,还能增加孩子的精神力量。

  自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是环境熏染的。在一个群体中(家庭也是群体),当出现问题时,有人说:来,我们解决问题。这时孩子就会注意成人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在他们自己遇着问题时,他们也会这样做。儿童的特点是,他们一般都会创造性地使用成人的方法,而不会生搬硬套,关键是出问题时周围的成人能否利用好这一教机。我们看到有的人会对孩子说:你自己解决。这句话反而会吓倒孩子。在成人说了这句话时,孩子反而哭哭啼啼地说自己做不了。但在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要谁来解决时,在他自然的解决和成人为他展示或跟他一起解决时,自然就刺激起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解决了问题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如,我们巴学园里的一个宝宝跟另一个宝宝很要好,但在一起时,为了维持两人能在一起的机会,他们俩会选择双方都能做的事去做。后来她们发现,最不费事的是选择这种已熟悉的游戏,如果开发新的游戏,有可能有一方不感兴趣,最后,她们这样就成了习惯,工作和其它的探索行为被搁置起来,为了使她们发现新的群体和新的工作,老师们试着将她们分在不同的班里。

  分开后,一方很快地跟其他孩子接触,另一方觉得很落寞,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后来到园长办公室。园长请她(那时她四岁)坐下来,问有什么事,于是她们进行了下面这场谈话。

  这个宝宝:为什么把我和某某分开?

  园长 :为了让你们去做别的工作。

  这个宝宝:某某在楼下跟另一个宝宝也在玩过家家。
          我在楼上跟另一个宝宝也在玩过家家。
          我回家跟我爸爸妈妈也玩过家家。

  园长:我知道。你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这个宝宝:我可不可以到楼下去找某某?

  我们看到这个宝宝用非常智慧的方式在解决问题,而没有发泄情绪,没有试图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时,如果人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就会产生与所存在的问题完全不匹配的情绪。当人不是用智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发泄情绪时,其结果就是破坏性的。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长期的解决问题会使儿童产生关于这方面的效能认知,当问题出现时他们知道他们能否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自信的问题。

  巴学园的孩子很多时候会帮助成人去解决问题,并提出他们的建议,而且这些建议的可行性非常的高。

  有一次,有很多朋友来参观,孩子们正在工作,有三个女孩子在娃娃区玩过家家。当我讲到娃娃区时,发现三个女孩子不见了,我以为她们已经换了工作项目,还对参观的人说:当她们一个工作做完后会选择另一项工作。可当我们从她们的教室出来后,却发现她们三个人站成一排,面对着管大厅的老师在义愤地提意见。平时如果谁破坏了她们的工作和侵犯了她们的工作领地,她们会直接提出抗议。就平时我跟她们的关系,她们会说:大李,你把我们家的毯子踩了。但今天,这群人都是客人,她们看到我站在公众的面前,她们既没朝我喊,也没有朝人们喊,而是悄悄地退出,找能解决问题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有很多孩子在家里也会帮助父母来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告诉一方该怎么做,另一方该怎么做。

  但反过来,我们发现那些成人不坚持原则、总是被孩子情绪影响来处理问题的家庭,孩子就会过多地使用情绪而不是使用智慧。这样的孩子也出现了不自信的状态,这种不自信表现在放弃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代之以哭闹这种低级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成年后会转化为发泄情绪。

  所以我们认为儿童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无意识的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中帮助孩子建构这样的品质。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7#
发表于 2010-7-27 10:23:19 |显示全部楼层
(八)对人类文化和自然具有同等的兴趣

    婴儿一出生,应该叫做自然人,会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着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时期,走向社会化。

  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人这种动物对自然中人的痕迹会非常感兴趣。孩子们生活在成人所形成的世界中,他们对物质探索到一定程度,就会由对自然的物质探索升华为对物质精神和物质关系的探索。但我们不能确定人类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痕迹感兴趣,什么时候对物的关系感兴趣,什么时候把物质的精神与自己的精神合二为一。如果我们人为地规定,可能会制约天性中就对这一部分敏感的孩子发展的机会。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给孩子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因素,孩子自然选择了,是否孩子的灵魂和身体就真的会受到损伤,这个问题还有待人们继续证实。

  目前,行为式教育已被证实是不适合于儿童的。为考试而学习的教学会使每个人都无数次的体会失败,所以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自卑,而且不能用学习知识来对人进行生存的发展的统合帮助。

  但像蒙特梭利式的知识的学习是否也不适合于儿童呢?就它的形式而言是符合于儿童本性的。因为这是形象的、可视的,儿童可以自己发现错误。它为试误也提供了平台。但将生活中的各种感觉和技能都实验化和科学化了似乎是不应该的,而且以此为唯一也不符合人群本性,过于强调工作和工作精神并将儿童的注意全部吸引到那些工作材料上,我认为也不符合人群规则。

  问题是,是否儿童就一点都不能进行有关逻辑的思考和发现,在儿童六岁之前在他们的生长环境中一定要避除这一个内容,还有待证实。如果说孩子是感觉动物,蒙氏的教具缺少感觉和情感经验的使用,缺少对于沟通的需要的设计,是否因为缺少这些就一定不能用,这也有待证实。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儿童的确喜欢在自然的非逻辑事物中发现逻辑。如,他们发现大娃娃要戴大帽子,小娃娃要戴小帽子,中娃娃要戴中帽子。他们发现有一个长木棒正好是另一个短木棒的两倍,而老师告诉他们:我们可以给短的标上1,给长的标上2,来说明2比1 长一倍,这时儿童就特别愉悦,就会发生像海伦第一次发现了手上摸到的湿湿的流动的东西叫水一样,从此开始疯狂的询问各种东西的名称,如果儿童像海伦这样,会不会对他们的身体和灵魂带来伤害?

  我们发现实际上孩子们不会一直固守在一种事物的领域里。你会发现几个孩子在一两个月甚至四五个月里都在玩过家家,但你不会看到娃娃屋里一年或两年里都有他们的身影。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可能由于在玩过家家时需要做饭而去了厨艺区,之后由于需要菜而去了种植区,再之后由于需要认识菜的种类和菜地的虫子又去了蒙氏的文化区。几年下来他们把所有的领域都经历了一番,但他们自己却没发现,也不会将这一切总结给成人听。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这样出来的孩子极热爱学习文化知识,会自己创造学习方法,对探索学识与探索艺术同样的感兴趣,对团队和沟通一样地熟练。不同的是,他们看上去没有某种特殊的统一特质。

  我们认为,人类的文化分为科学与艺术两大范畴,儿童什么时候使用什么能力,什么时候对什么领域感兴趣由儿童自己决定,但在他们的环境中有没有这样的内容却由我们成人决定。

  我们认为科学和艺术都是有价值的,应该放在那里供孩子们自行选择。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8#
发表于 2010-7-27 10:23:57 |显示全部楼层
(九)头脑清楚

       我在幼年是一个典型的头脑不清楚的人:据说都两岁半了,爸妈一人一边拉着我去逛商场,大冬天一只脚上的鞋子和袜子都掉了,光着一只脚跟着他们啪唧啪唧地走,一声都不吭;都五岁了,跟着我的哥跑,遇到了一条小沟,我的哥哥一下子跳了过去,我穿着棉鞋呱唧呱唧就从水里跑了过去;到了六岁半要上学了,怎么数指头怎么都数不到六,一到吃饭时,一家人都坐在桌前,我被要求数出六来再吃,我就会看着属于六的那个大拇指哭。因为我只知道它是一个大拇指,怎么也想不起它是几。后来我想我是弱智的。

  等到我在银川办学校给家长做工作,跟家长周旋的时候,家长们盛传:李跃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我听到后愣了半天,放学后飞奔回家,一进家门就大叫:“妈,有人说我是绝顶聪明的人。”我妈撇着嘴说:“一个又丑又黑的丫头,聪明有什么用?得靠吃苦活着。”那年我四十三岁了。糊涂了半辈子,现在做人的工作,发现很多成人真的脑子不清楚,文凭很高,脑子却不清楚。自己痛苦了,不知道为什么痛苦;孩子遇事了不会计算怎样对孩子有利;跟老公闹别扭了搞不清问题在哪,自己需要什么。这对一个人的生存其实是危险的。有时你往东走可能对你是最有利的,你的灵魂是需要往东的,可你偏就往西去了,结果损失大大,可能给自己最爱的人和自己都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甚至使事情无法挽回。

  头脑是否清楚,的确跟童年的经历有关,后来学了儿童心理学,我发现我的弱智不是天生的,是后来全托的痛苦和焦虑造成的,心里痛苦的像死了一样,脚上的鞋掉了怎么能感觉到呢?有了严重的被父母遗弃的焦虑,哥哥在前跑生怕被他丢下了,怎么还顾得上鞋子湿不湿的问题呢?从小心就没有平静幸福过,怎么能搞清另一只手上的大拇指和六的关系呢?

  当我发现巴学园第一批从其他园转来的孩子刚转来时脑子像我小时候一样糊涂,后来他们却清楚成那样,我真的如梦初醒,知道了一个孩子的大脑清楚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孩子,能把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状态,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别人和别人的关系,物与自己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等明显而准确的表达清楚,这表明他们是幸福的。

  当一个孩子回家说:谁谁不跟他玩,谁谁欺负他,他都怎么怎么样了那个人仍然如何如何,这时你可千万别生气,如果孩子能回家这样说,说明他是幸福的,这个幸福不会被他总结出来,但幸福中的不快却能被他清楚的捕捉到,并准确的表达出来了。

  不信大家试试,那些苦难多于甘甜的孩子,要么不说,要么说自己哪次哪次很快乐。

  到福利院去看孩子,那里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会花时间去温习某一次的幸福。

  孩子的大脑清楚,说明他获得了很正确很好的成长,身心是健康的。

  所以我们很看重这个,对于一个幼教机构,我们认为这是有价值的。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19#
发表于 2010-7-27 10:25:07 |显示全部楼层
(十)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和判断

   古代有孔融让梨的故事,多少年来中国的家长都以此为标准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出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其实人的自然生存本能让人这种动物跟其它动物一样,在生存的环境中遇到冲突时,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人都能自己保护住自己的生命,自己想办法让自己活好。正是有了这样的本质,当有人为了别人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时才使人那么佩服,人们争相传颂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不是人的本能。后来这种不是本能的行为就成为理想。在孩子展开本能和完成自然本性的使用时,人们希望他们的本性是那种社会性的、理想的,所以就教他们。

  一个没有被教的孩子在选梨时(如果他喜欢吃)一定会选那个大的。但当被教之后,他的本能和教他的人让他做的事之间就出现了冲突。如果这个孩子知道如果他按自己内心的需要选了大的梨,,那个教他的人仍然会爱他,他可能就会按自己的愿望(本能)去选择那个大的梨;如果这个孩子曾有过不按教育者的要求去做,教育者就会不高兴的经验,为了生存,儿童会紧紧依恋养育者,努力达到养育者的要求,去愉悦他们,他就会违心的去拿那个小的,并说一套让养育者高兴的话。

  表面看上去儿童似乎获得了提升,他按照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做了,实际上由于违背生存的本能,他会非常痛苦。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儿童被建构起永远按照外在的要求标准去对自己的生存冲突做出选择,这个人就会失去自我。丢失自我的结果是:在冲突中需要选择时,他的内心会在本能自我和假想的别人的要求之间摇摆。

    如当一个被教育过要见义勇为的人看到有小偷在偷别人的自行车时,便大叫着冲过去,当小偷拿出凶器要来杀他时,他就失去了本能的选择而以假想道德为标准,选择了牺牲自己,保护那辆只值50元钱的旧自行车。最后他真的牺牲了,牺牲之后他的手还紧紧地抓着那辆旧自行车。这个选择显然是不智慧的。

  一个成年人经历过教育和社会的同化,社会化的标准留下一些,本能的标准也会留下一些,如果本质的自己不能被建构为恰当的社会化自己,就会在选择和判断时迷失自己,每一种选择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和损失,然后他会以抱怨和发泄情绪来弥补内心的不快,他们会活的很累,很不好。

  儿童时期是本能的,如果你想看什么是本能就去看儿童。任何一个自然的儿童都是本能的,如果在教育之下儿童仍然能保留这种本能,说明这个教育是对劲儿的。儿童首先要练习在自己的环境中怎样保护自己,才能在安全感的基础上建构利他的精神,否则就会利用利他来获得安全感,那时,儿童就失去了练习对自己生存有利的选择和判断力。试想人类都变成这样那离灭绝就不远了。

  如;一个被家长认为软弱的孩子,平时看上去真的不是勇往直前的那个类型。有一天她说一个没来的孩子是生病了,另一个很勇猛的男孩子大声的反驳说:不是生病了。女孩又争辩了一句:就是生病了。男孩冲过去,把脸贴近女孩更大声的说:不是生病了。女孩立刻不再争辩,然后离开了男孩。女孩的妈妈认为,女孩应该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她说的是对的,她不应该怕男孩打她就放弃自己的观点。

  我们看到在这一冲突中,女孩的选择是保护自己的身体,放弃观点,女孩妈妈的选择是放弃保护身体而坚持观点。这个女孩就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做出的选择: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比保护那个观点重要。这是苍天赋予儿童的生存本能,否则在大自然中儿童有多少机会能成为成人。

  儿童能够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对事物进行选择和判断,说明这个儿童身边的成人认可儿童成为儿童,没有急于让孩子成为成人。

  这样长大的人,才能在本能和超本能冲突时,理性的判断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理性就是我们说的自我。他们很少会盲从,很少会不理性,也很少会选择破坏性。因为他们不会违心地受制于别人。

  我们再来看淘贝儿和妈妈的一场对话。在妈妈领他去农村看到了送丧的摆着棺材。

  淘贝:妈妈,毛主席为什么睡水晶棺材,他不睡木头棺材?

  妈妈:人们希望毛主席的身体能保存的时间长一些,水晶棺材比较凉。(记不清了,大意如此。)

  淘贝:妈妈,你死了睡什么棺材?(妈妈在淘贝心里比毛主席要贵重的多,他认为应该有水晶的。)

  妈妈:可能也是木头的。(妈妈有社会性认知,知道老百姓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毛主席一样。)

  淘贝:那我死了住什么棺材?

  妈妈:可能也是木头。(妈妈给他输入他也是普通百姓,也跟妈妈和那个睡在木棺材里的人是一样的人的概念。)

  淘贝:眼圈红了,(他认为自己应该有那个最好的水晶的,可妈妈却说是木头的,他开始据理力争地说:)那我会觉得热的。

  我们看到,尽管妈妈说了自己也会是木头的,但淘贝仍然为自己也因为是木头而感到失望,他要选择那个最好的,这就是本能。教育的提升,在于提升那个本质,有一天人被提升到自愿的、无意识的就把最好的条件让给了最需要的人和最爱的人,那时他们就成了一个理想的优秀的成人。儿童有时在爱的驱动下也会本能地做出这样的事来,那也是为了自己的爱,而不是道德。

  所以,给儿童灌输理想化的道德是危险的,但道德建构是没错的。

  人生最重的事是判断和选择,判断和选择如果失去了自我的立场就会变得困难。没有获得足够发展自由的孩子很少有选择和判断的机会,所以他们大多数情况下让别人替他们做这样的事。

  李跃儿教育认为儿童的任何一个选择和判断都是有价值的,所以非常珍惜可供儿童选择和判断的机会。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Rank: 9Rank: 9Rank: 9

Medal No.1 Medal No.5 Medal No.10

20#
发表于 2010-7-27 10:26:10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无意识的对群体的兴趣

   当我们发现一个4岁的孩子对群体总是没有兴趣,对身边一群人所感兴趣的事无动于衷,对身边人所做的事情毫无兴趣,从来也不关注别人做了什么,不去比较自己能做到什么,别人能做到什么,不能通过别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理解到别人怎么了,别人可能需要什么,由此判断出自己该做什么,当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时,人们就会怀疑他有了问题,因为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正是这样。

    原始人不是自然动物界中奔跑最快的动物,也不具有锋利牙齿可以靠撕咬捕猎动物,在被其他动物当作猎物时绝对无法通过奔跑逃命,也不可能靠撕咬反击。那么人类靠什么才能保住生命呢?我想一部分原因是依靠群体。也许对群体的需要也作为基因遗传了下来。

    人们总是联合起很多的人去做同一件事情,每一个人无论怎样不同,在完成群体任务时都会放弃自己的意志去完成集体的意志。人们也发现了作为一个个体适合于群体的重要性,于是很希望教育能帮助儿童完成这一特点的形成。

    在以前的教育中,人们用一些故事(如:三个兄弟,十根筷子)来试图使孩子能够适合群体;老师也不断地通过讲团结的重要性,唱有关团结的歌和做有关团结的事来试图达到使孩子能够适合群体的目的。但人们发现当孩子能听懂这样的话,能被这样教育时,实际上已经有点晚了,而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不能使个体真正的从心底里热爱群体,有时有可能会起反作用,反而使个体在群体任务中因为担心自己的付出不能被发现,担心自己的功劳会计在别人头上而斤斤计较。

    这样教育的结果使人们对群体的需要的认识被破坏了,在群体中的付出成为高标准的道德而无法被达到。

    我们观察到,在不干涉的情况下,儿童的生活自然会发生一些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儿童自然组织成的群体是他们投入了情感和需求的,所以他们特别在乎维护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这个自然组成的群体一定带有自然的特征,就是各种个性、各种能力、各种力量的人都有,不像人为组织那样充满着组织者的想法和目的,这个目的由于不能成为群体成员的目的,所以不能像自然组织那样对每一成员都具有绝对的向心力。

    只有在这样的自然组织的群体中,儿童才能利用群体中出现的自然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由于群体成员的向心力使得每一个人都不愿离开群体,所以在出现了成长的烦恼时他们会自然选择成长而不会选择离开,这样才能绝对保证群体中的成员以发展自己的技能去适应群体为目标,而不是抱怨和负气选择离开,使自己放弃了成长的机会。

    儿童害怕被群体所抛弃时产生的力量就是对群体热爱的力量,这一点儿童当下并不能意识到,所以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他们虽然受了很多的委屈,却使自己成长起了在群体中生存的基本能力。

    成人只有给儿童自然组合的自由,而且保护这种群体,并允许群体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和运行,才能使群体成员成长起对群体的需要和在群体中的能力。

    李跃儿巴学园认为儿童自然组成的群体是宝贵的,儿童对群体的热爱是有价值的,所以非常珍惜儿童的这种机会。
颀,男孩,2007.1.25

如果这就是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18 05:27 , Processed in 0.0307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