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小篮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心得] 教育与亲子关系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21#
发表于 2010-4-26 15:46:43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我慢慢消化。:F:

顺便去妈妈晒瞅瞅去。:lol
小小橙子 发表于 2010-4-26 13:16


谢谢阿。我现在不去生拉硬扯了。我相信自然而然的成长才是硬道理。哈哈哈

Rank: 3Rank: 3

22#
发表于 2010-4-28 14:27:29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说妈妈晒,我也去瞅瞅
岁月无痕 发表于 2010-4-28 14:13


多谢关注,我的空间还是可以多看看的。哈哈
http://www.mamashai.com/u/xingfudexiaolanzi

Rank: 3Rank: 3

23#
发表于 2010-5-3 14:10:05 |显示全部楼层
趁五一小假,把我的笔记贴上来:8位爸爸妈妈写了这么多:

responsibility
being self
good person
self actualized
compassion
happiness
well liked
free spirit
hard working
independence
loving
self esteem
truth seeking
stable
learning
reliable
humble
creative
healthy
problem solver
.........

还有其他的。当然不是标准答案哈,看看中外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实是一样的。楼上的各位说的都差不多

Rank: 3Rank: 3

24#
发表于 2010-5-3 14:13:45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session里面有个作业,就是:
write down some of the issues, pressures and problem that you and your family are now facing.

比如
both my spouse and I work all day and often have little energy in the evening for spending time with our kids.

这个例子多么准确地表达了我的问题。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把自己目前面临的压力或者问题写下来。要成长,要解决,也需要先定义下自己目前的困惑。如果不定位,岂不是每天都一样重复相同的问题呀

Rank: 3Rank: 3

25#
发表于 2010-5-3 14:24:59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行为窗口也是个好工具。对于自己的孩子来说,总有可以接受的行为,也有不可接受的行为。如何使用这个行为窗口,一定要先把孩子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为作个划分。可接受的放在窗口的上方,不可接受的放在下侧。

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做这个练习。
可接受行为:描述孩子所说的,所作的,但是避免描述孩子的态度或者动机。
不可接受行为:也是描述孩子所说所作,激怒自己的,引起问题的, 但是避免贴标签。

好了。我要睡觉去了。

Rank: 3Rank: 3

26#
发表于 2010-5-5 11:28:24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是阿,妈妈晒还需要完善。 谢谢你的感受。

Rank: 3Rank: 3

27#
发表于 2010-12-6 11:19:20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在妈妈晒了,在幸福大观园长出没,哈哈

Rank: 3Rank: 3

28#
发表于 2010-12-9 14:54:27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世界是神创造的,他让人去管理飞禽鸟兽,庄稼河塘...

可是没有看到神怎样安排父母如何管孩子,于是,父母开始自觉地管孩子了,因为他们发现孩子比飞禽难以管理,他们太不听话了。

父母开始管孩子的嘴巴,从小不让它随便塞东西;不能随便说话;不能太脏,还要刷牙,不能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必须在父母规定的时间做到,嘴巴不能张太大去哭,否则父母就会吓唬它,或者惩罚它,最常见的是用管孩子的嘴巴说话,说很吓人的话,或者吼叫。。。

父母还管理孩子的四肢,不能随便抓东西,不能想抓什么就抓什么,有时必须抓自己不想抓的东西,写字也必须用规定的动作写,必须按规定要求写很多遍;不能随便玩泥巴;不能随便扔东西,不能随便蹦蹦跳跳,必须按规定姿势走路.......

父母还管理孩子的头脑:孩子,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你应该这样想,你这些都是幻想哦,你应该这样才对。你要有道德感,你要感恩,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多听这样的音乐,你要多看看这种书........

好啦,父母管不了的,那就交给老师吧。

老师说上课了,要笔直地坐着,要好好地坐着,要多写几遍单词,多背诵几篇课文:who is that? that is my mother; who is that? that is my father。。。。课间10分钟,你们给我改错!!

父母接到老师的电话,好吧,你不好好听话,你违反了规则,那么今天我没收你的玩具n件..........哈哈

有更高深的父母,会更多攻读很多技巧的书,用怎样软性的方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范”。

于是乎,世界就是这样创造的,人间成了警察局..........

可是,神说,他的本意不是这样的。他说,父亲是土做的,母亲是他身上的一条肋骨,他们合二为一成为亲人,有了孩子。这中间有爱作为关联。

父母不是警察,不是单位的领导,不是监督者,更多的是引领者,守护者,是养育者,是滋养者,是照耀者。用光,用爱,用精神。


世界也是这样创造的。

Rank: 3Rank: 3

29#
发表于 2010-12-9 14:55:09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晚上跟小巫同学讲电话,逗坏了!

讲到国外的小朋友从11岁开始date,从约会到恋爱一直到最后结婚,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次的感情锻炼。这些锻炼的过程中,无论是沟通还是亲密关系,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关于体验“爱“,明确”爱“,接受”爱“,表达”爱“等都会有很多感受。这些锻炼对于今后的婚姻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我身边的很多朋友,曾经的一次恋爱失败的经验会让人很长时间难以抬头,或者重新去追求自己的爱;或者在婚姻生活中一贯的平淡无奇,或者无望等。

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感情,爱,付出并非外国人的专利和特长,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受害“和”负责任“的 模式。

当感情分手,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一场失败,尤其是对被动方来说,他/她会认为由于自己不好(自我价值感很低)或者对方不好(自己受害),因此这些失败的经历会让自己难以重新开始,因为害怕再次失败;或者对男人或者女人有了另外的认识,即不信任感。

似乎这些跟孩子没有关系,而其实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比如,在家庭里面,父母之间的沟通,如果时常是出于受害/不负责任的模式,那么这种言传身教就会很快被孩子习得。一方受害,一方控制,那么孩子在团体里面跟人沟通也会是这种模式,她/他会经常进入相同模式,比如忍受,压抑,退缩等。跟朋友沟通如此,那么将来跟亲密爱人沟通也会如此。

由此看来,父母的亲密关系是多么重要啊。这就是小巫说的三角关系里面最重要的关系的含义吧?所以,父母们赶紧去努力建设自己的亲密关系吧!

至少我已经开始行动啦!赫赫赫赫

Rank: 3Rank: 3

30#
发表于 2010-12-21 14:20:56 |显示全部楼层
在豆瓣的发言,搬到这里,作为一个记录

Rank: 3Rank: 3

31#
发表于 2010-12-21 14: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觉得,孩子们都长大了,父母不能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和层次上,那个时候我们过于纠结于规则,自由度的把握上。

现在孩子们6岁多了,他们正在长大,他们的感受真的是我们猜测的感受吗?有时候父母没有走入孩子内心的时候,真的不能体会孩子内心的困惑,孩子内心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感受孩子的内心,那么就会错过跟孩子真正的交流。

我们“以为的“未必是孩子真正的,只有当我们真的”感受“到,也就是真正的联结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孩子,孩子体会到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信任我们,他们就会踏实和安宁,他们就会直接诉说,无论自己的喜悦还是恐惧。

就像太阳一样,永远就是照耀,而不会盯着某个黑暗的角落,去照耀那一部分

Rank: 3Rank: 3

32#
发表于 2010-12-21 14: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感受力都很强。舒服,快乐,痛苦,难受,不知所措等等,都会体会到。只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感受的处理不同。

不要压制这些感受,它们都是真实的,如果处理及时得当,就会成长。

父母怎样处理这些情绪,孩子就会学习如何处理。

Rank: 3Rank: 3

33#
发表于 2010-12-21 14: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天又有了新的收获。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烙印)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是什么让活力四射的一个孩子变成一个压抑,沉闷,封闭,保护的状态呢。也许是因为一次挫折,也许是因为一次被父母打骂;也许是因为过多的比赛或者夸奖........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将会被自己接收到的东西贴上标签,穿上自制的盔甲,而隐藏真正的自己。

因此,父母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庆幸的是,自己一直走在成长的路途中,不仅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人。

我愿意打开自己的内心,去接收自然界的光和爱,来温暖自己。

Rank: 3Rank: 3

34#
发表于 2010-12-21 14:22:56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来一首歌:

我的热情,就像一把火,
燃烧了整个沙漠......

我的热情此刻被点燃了,真的可以燃烧整个沙漠。我想用我的热情去感染我的朋友,显然她很不安。那是因为她已经被冰冷覆盖了太久。突然间的大火让她非常的不安,但是我也看到眼睛中的渴望。

可是,不安也是一种很美的体验。因为火可以让冰冻融化。让心门打开。冷了,就知道热是什么了。

我自己的热情在最开始,也吓坏了我。曾经年少的自己,回归了自己的身体。当我热情奔放时,孤独不再袭击。原来,我的孤独是被冰吞噬了。

今早,我醒来,昏沉睡了半宿,依然困倦。送孩子回来,我有躺进被窝,美美地入睡,一直到中午。

我恢复平静。

热情是似火,平静时似水。冷静是像冰,喜悦是就像流水。很美的感觉。这就是平衡吧!

Rank: 3Rank: 3

35#
发表于 2010-12-22 11:04:57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机缘

美丽的机缘

曾经看过一个华德福的故事,讲关于灵魂, 要来到人家体验自己的功课. 每个灵魂都是来这个世间做一个天使,来帮助别人的. 非常的有感触.也因为这个故事, 我开始学会换一个角度来面对自己所处的困境,因此而让自己更加积极地生活,体会人生中的喜悦和幸福.

总有人说,机缘还不到.

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机缘还不够这句话的含义了. 机缘处处存在, 如果能够认真地看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人,那么你就会发现自己身边机缘已经到了,已经到了.

当孩子站在面前,给你一个微笑,或者给你一个事件, 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感到迷惑的时候,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候,机缘就到了.

当老师在提醒你孩子的状态时, 机缘就到了.

当你有一种冲动要去成长时, 机缘也到了.

机缘是什么呢?

按照我的理解,机缘就是一个信号, 一个指引, 指引自己要去往的方向,要努力的方向, 一个机会, 一个提醒.

它是美丽的, 虽然有时候不舒服; 它仍然是美丽的, 虽然有时候会痛苦; 它一定是美丽的,因为它是个礼物.

当一个机缘失去了, 还会有另一个机缘来临,如果你愿意抓住它. 可是有很多人学会了忽略, 而在人生中付出昂贵的代价. 这个代价关于自己,关于家人,关于自己的孩子.

记得有一本书,讲人生的几个层次. 记不得原话了, 只是记得有一个最低的层次, 关于用规则来限制孩子所带给孩子的最低的人格层次, 仅仅限于一个物质满足的需求层次.  即便是取消了规则, 也不代表能够进入更高的层次. 因为父母的层次决定了孩子的层次.

提高自己的层次, 需要付出努力, 认真地态度.

还好,我在努力中,也在认真地对待. 继续前进.

Rank: 3Rank: 3

36#
发表于 2010-12-26 16: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拥抱神圣的力量-看小巫导演的圣诞戏

故事说的是耶稣的降生。当玛丽亚一上场,我的心受到了触动,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那个侗族的小女孩演的很真,动作一举一动非常的入戏。

天使告诉玛丽亚,她所怀的是一个圣灵,名字叫耶稣;天使告诉约瑟不必害怕娶玛丽亚为妻。约瑟和玛丽亚来到旅馆投宿,而三个店主都无情地拒绝。当一位小女孩把他们领到了马厩时,我的心中点燃了希望。玛丽亚坐在马厩里,双手向两侧伸展,慢慢地向上伸展,慢慢地形成一个O型。

耶稣降生了。玛丽亚温柔,圣洁的双手为耶稣穿上衣物,裹好了被褥,轻轻地放到了马槽里。那个时候,我知道,人的神圣已经降临。

牧羊人来了,天使轻轻地走到她们的身旁,告诉他们,当看到一个躺在马槽里的婴儿时,那就是耶稣了。牧羊人非常虔诚地来到耶稣身旁,祈祷,祈福,并进行膜拜。(Sam也是牧羊人之一,他轻轻地说--天使告诉我们不要害怕。)

以前从来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圣诞节的含义;而且也认为这是一个外国人的节日,跟我无关。后来随着孩子的来临,也开始和小朋友们过圣诞节,无非就是扮演圣诞老人给孩子买个礼物而已。而今年,我才真正理解-圣诞节是一个有关平安的节日,是一个关于人的神圣感的节日,它不分国界,而关乎于一个人的完整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神圣的一面,当我真的能够感受到自己神圣的一面时,使命感,和价值感便会油然而生,继而会“活”在人世间。耶稣是一个神圣的化身,对我而言,不关乎宗教,即使我不信仰这个宗教,我仍然信服耶稣的意义。

8一8小巫吧。这个人真的是个人才,也是个奇才。如果她不能够理解这个故事背后的意义,是不可能规划出这出戏的。扮演者选的非常好。那位侗族的小姑娘,以及约瑟的人选,都非常的惟妙惟肖。店老板也各有不同,甚至非常的本色。说到这里,我不禁哈哈哈大笑起来。

牧羊人我非常喜欢,他们的穿着,动作,语言非常到到位。尤其Sam小男孩,真的太可爱了。牧羊人,也是一群寻找路途的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代表了一群人,也是一群点灯的人。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是一群牧羊人呢。

天使更不用说了,纯洁,温柔,圣洁,语言让人心感到安定。她本来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心感到安定的人呀。

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表演是刻骨铭心的,无论对观众来说 -- 尤其是小学生们,我相信这个剧目就像小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入他们的心田。而扮演者更是如此,我相信玛丽亚的扮演者会有一种重生的感受,尤其是她降生耶稣的过程。她在疗愈,我很感动!

小巫是个导演,也是一位医生。给演员,给观众,导演了一部戏,也导演了人的重生。

对了,别忘了88小巫的老公,在幕后的钢琴伴奏,太美妙了。最后献花的环节被我搞砸了,当我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虽然我买了3只玫瑰,都没用在合适的时间,真是该打!

这个平安夜,真的是个平安夜。平安,幸福,喜悦,安定。有爱,有心。

Rank: 3Rank: 3

37#
发表于 2010-12-28 16:01:35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圣诞演出,心里突然间有了很多的感悟。

曾经的我,一度处于焦虑之中,左看右看孩子仿佛都是毛病,我致力于解决这些毛病,结果越志越不得志;

后来开始自我成长的过程,突然间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那么多闪光的东西,只是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是什么,还一直在不断地修正自己身上不想拥有的东西。

于是后来听到一种声音,说,我们太执着于个人的成长,爱教育爱自己胜过爱孩子。于是又有点疑惑,说对,也不对,说不对吧,还总觉得有点别扭。


曾经以前看剧的时候,我的心里一直在观察和执着孩子收获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自己的角色仿佛是一个陪衬者,或者是一个不懂行的教练,指挥着孩子的大脑来吸收什么,而自己的大脑却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层次上。


看完圣诞演出,仿佛有点恍然的感觉,那就是,我沉迷于自我成长的时候,孩子也会沉浸在她的成长之中。我和她的成长是独立的,也是共同的。当我成长的时候,我会执着,也会沉醉,孩子也会被“感染”到,或者被影响到,她也会成为自己的样子,也会不受“陪衬者”的指挥来干扰地“生长”开来。

欣喜。

Rank: 3Rank: 3

38#
发表于 2010-12-30 15:41:4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确很幸运,总是碰到贵人。
我是准备好了,迎接她们的。嘻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6-2 22:42 , Processed in 0.02704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