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学父五迁

[教育专版] “题海战术”的令人心酸的真相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0:1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5-11-9 21:21 编辑

运动轨迹的圆周上某一点(x, y)的导数,是什么呢?
恰好是该点的速度(速度方向是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这个速度的方向恰好是圆周上这个点的切线方向。
这个切线恰好垂直于该点的半径(也是该点对应的向量),
这个切线相当于该点的半径正向(逆时针)旋转了90度(π/4)。

于是,可以直接“看”出 x, y 这一点沿横轴和纵轴两个方向上的分速度(即导数)。

x' = cos'(t) = cos( t + π/2)
y' = sin'(t) = sin( t + π/2)

这说明,正向匀速(1弧度/秒)单位圆周运动的速度(切线,导数)函数,也是一个圆,
而且,恰好比原函数(轨迹函数)提前了四分之一圆周——90度。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0:3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父五迁 于 2015-11-9 21:30 编辑

在场论中,上述场景是一个颇为高级的概念 -- 向量场中的导数。
何谓“向量场”?
这个概念非常简单。

普通的函数关系中,函数值一般都是一个标量。这种函数关系所在的场叫做数量场。

如果函数值不是一个标量,而是一个拥有多个分量(多个维度)的向量,这种函数关系所在的场就叫做向量场。

那两个参数方程中的导数,并非偏导数,而是两个方向(维度)上的分量函数各自的导数。

偏导数是数量场中的概念。
一个多元函数的函数值是一个标量。
该函数值对于某个分量变量的变化率,就称为该分量(维度)上的偏导数。

在变量的维度(分量或变量的个数)上,数量场和向量场都可能是多元(多维)的。
但是,在函数值的维度上,数量场的函数值是一个标量(只有一个分量),
向量场的函数值是一个向量(多个分量)。

当然,向量场的函数值的每个分量函数,函数值都是标量,每个分量函数都是一个数量场。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1:01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和大学的课本中的公式中是怎么写的?

cos'(t) = -sin(t)
sin'(t) = cos(t)

课本中的这个形式和上述结果是一致的,只需要转换一下即可。
但是,课本中的形式,在记忆难度上就大了许多,因为不仅是函数名变了,还有正负号参与其中。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1:34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给出的正向(逆时针)旋转90度(π/2)的形式,十分便于记忆,尤其是求高阶导数的时候。

比如,求上述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这就是位置函数的二阶导数。
这可以直接看出来。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正好和半径(向外)的方向相反,指向圆心。

于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出来轨迹函数的二阶导数(向心加速度)。

x'' = -x
y'' = -y

即,

x'' = cos''(t) = -cos( t )
y'' = sin''(t) = -sin( t )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2:20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圆周模型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
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导数,恰好是四阶一个周期,回到了自身。
如果按照课本中的公式,要得到这个规律,还需要稍微想一下。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2:41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以上的圆周运动模型只是一个帮助记忆的场景,并非正式的推导过程。

大学课本中给出的推导过程,并不复杂,只有两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正弦函数的和差化积,第二个技巧是“sin(x)/x”的无穷小极限是1。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3:09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技巧,“sin(x)/x”的无穷小极限是1,基本上是定性分析,很容易记住。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3:48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技巧涉及到和差化积,这是中学就已经掌握的技能。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学生高考之前记不住这个公式,高考之后更是忘得精光。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三角函数丑不堪言。
如果要从中学数学中选出最丑陋的知识点,那么,三角函数部分肯定在入选之列。

这完全是课本内容安排失当导致的“人为丑化”。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4:09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角函数并不丑,相反,三角函数和一个非常美妙的结构——圆,关系密切,因此,具有很多美妙的性质。
刻画三角函数的最美妙的数学结构,是复数。

复数的一个重大优势在于复数的乘法。
复数的乘法就是旋转。
复数的幂次就是多次等角旋转。

只要看到旋转、尤其是正多边形等角旋转的情况,运用复数结构,准没错。

三角函数中最难记的种种倍角、分角、和角、差角恒等式,运用复数结构,迎刃而解,直接推出,无需记忆。
复数号称是三角函数恒等式的批量制作工厂。

不少辅导数目中运用三角形面积法等几何直观形式,帮助记忆这些三角恒等式。
首先,这种方法能够记忆的三角恒等式极为有限。其次,和复数乘法比起来,在复杂度上也没有优势。

复数,才是三角恒等式批量生产之王!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正弦函数的和差化积,是从正弦函数的和角、差角公式中推导出来。

和角公式,可以轻易用复数乘法推导出来。

差角公式,可以轻易用复数除法(两个复数的除法,其结果的角度,就等于两个复数的角度之差)推导出来。

实际上,差角公式十分重要。
但是,大多数的中学大学课本都忽略了其重要意义。

差角公式有一些极为重要的应用场景。

两个向量夹住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是向量积——叉积——的模,就是差角公式的直接应用。
因此,一个极有规律的行列式就可以刻画差角公式。

假设两个平面向量,一个角度是a, 一个角度是b。
为简单起见,假设两个向量的模都是1。
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就是 b - a

两个向量夹的平行四面形面积就是 差角 b - a 的正弦。

这个面积是有方向,右手法则,从 a向量 到 b向量。
a 写在第一行或第一列,b写在第二行或第二列。

cos(a)    sin(a)
cos(b)    sin(b)


sin(b - a) 就等于上述矩阵的行列式的值。

sin(b - a) = cos(a) sin(b) = cos( b ) sin (a)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5:33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不解的是,复数的内容十分靠后,远在三角函数之后。
这是为什么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前面已经讲过了向量,很容易和复数混淆。
是不是因为这样呢?
如果是因为这样,那么,向量和复数的异同点,就更应该着重区分了。
从运算法则上来看,复数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向量,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乘法(幂次、除法、根次等)。
当然,复数并非如此简单,还有一些更加高级的应用,如复空间。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5:58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再提一下欧拉公式。

被选为最美公式之一的欧拉公式(费曼十分着迷于欧拉公式),
用复指数形式表示了复数的三角函数参数方程形式。

e^(i a) = cos(a) + i sin(a)

这种指数形式极为简洁。
应用这种指数形式,复数之间的乘除法就变成了指数之间的加减法。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正弦、余弦函数的导数,无论是记忆,还是推导,都不难。

其他的初等函数呢?

如果按照一定的顺序,再加上一些技巧,其他的初等函数也不难记忆和推导。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6:47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掌握的是链式法则。
比如,一个函数的变量,可以用另一个参数方程来表达。

y = y(u)

u = u(x)

那么,可以定性地看出,

dy       du       dy
----    -----  = -------
du       dx       dx

链式法则非常直观,不需要记忆。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7:19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的法则,如积法则、商法则、倒数法则,等等,都不用急。
这些法则都是函数之间的乘除关系。
有一种极为强大的技巧,能够把乘除关系变成加减关系。
这就是对数。
所以,我们首先要深入掌握对数函数 ln(x) 和 倒数函数 1/x 之间的关系。

ln'(x) = 1/x

我在“数学无代价应试”这个帖子里面,给出了“倒数函数求面积”的详细介绍。
小学阶段都可以运用“因数分解”这个情境来体验反比例函数关系和反比例函数求面积的方法,
体验其中的对数关系——乘除化为加减。直接用立方格积木就可以摆出来,非常直观。
小学高年级基础上,了解一点字母代数法,就可以得出 1/x 这个导数函数的面积函数(积分),
体会其中的对数关系——乘除化为加减。

接着,那个帖子讲解了,深入掌握了对数函数的导数之后,运用一下链式法则,就可以求出对数函数反函数——指数函数——的导数。

数学无代价应试
http://bbs.liyueer.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579

http://www.xingfudg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578

掌握了对数函数的导数之后,积法则、商法则、倒数法则都是小菜一碟。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7:46 |显示全部楼层
设 h, f, g 都是 x 的函数。

先看看积法则。

h = f g

其导数如何?

课本上给出的方法是传统方法,设变化量,求极限,比较复杂难记。

运用对数,就非常轻易。
首先,对等式两端取对数。

ln(h) = ln(f) + ln(g)

然后,等式两端再求导数。
根据链式法则和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h'       f'      g'
---  =  ----  +  ---
h        f       g


两端同时乘以h。
h = f g

于是,

h' = g f' + f g'

这就是积法则。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8:15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商法则。

h = f / g

其导数如何?

课本上给出的方法是传统方法,设变化量,求极限,比较复杂难记。

运用对数,就非常轻易。
首先,对等式两端取对数。

ln(h) = ln(f) - ln(g)

然后,等式两端再求导数。
根据链式法则和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h'       f'      g'
---  =  ----  -  ---
h        f       g


两端同时乘以h。
h = f / g

于是,
        f'            f  g'
h' = ------   -   ------------
        g             g  g

这就是商法则。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8:40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看倒数法则。

h = 1 / g

其导数如何?

课本上给出的方法是传统方法,设变化量,求极限,比较复杂难记。

运用对数,就非常轻易。
首先,对等式两端取对数。

ln(h) = - ln(g)

然后,等式两端再求导数。
根据链式法则和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

h'           g'
---  =    -  ---
h            g


两端同时乘以h。
h = 1 / g

于是,
                f  g'
h' =    -   ------------
                g  g

这就是倒数 法则。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5-11-9 16:39:47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乘除(幂次,根次)形式的函数的求导,都可以运用这种先取对数、再求导的技巧。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5-11-11 15:32:15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好厉害,我的数学都还给老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4-19 00:21 , Processed in 0.0252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