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特特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阅读] 申爸的《基础300》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21#
发表于 2015-1-29 16:32:27 |只看该作者
信息量好大,mark!

Rank: 4

22#
发表于 2015-3-3 10:01:11 |只看该作者

005-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创作选集系列(共9册)


    关于大图景的建构,第一要务是自然图景。在这个主题下面,申爸已经推荐过“浪漫主义”的阿西莫夫;“现实主义”的伊林;数学童话李毓佩。还有最后一类,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的作品。
    第一本《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0年3月 印数:76800 定价:0.42元


    第二本 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扉页:
   
    作者像:
   
    版权:
   
    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江苏科学出版社 1980年4月 印数:5400 定价:0.90元


    第三本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上册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上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0年4月 印数:39900 定价:0.69元


    第四本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下集
    封面:
   
    封底:
   
    版权: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下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4年10月 印数:8500册 定价:1.30元


    第五本 顾均正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目录:
   
    顾均正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年9月 印数:6050册 定价:0.77元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4

23#
发表于 2015-3-3 10:22: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3 10:30 编辑

005-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创作选集系列(共9册)之二


    第六本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扉页:
   
    作者像:
   
    版权: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8月 印数:5400 定价:0.85元


    第七本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一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一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2年8月 印数:7200 定价:0.80


    第八本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二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二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6年1月 印数:3500 定价:1.40元


    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封底:
   
    作者像:
   
    版权:
   
    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年3月 印数:8100册 定价:0.78元

    这一共是9本7套书,这套书呢,总体上来讲,很难读...当然,孩子一旦读进去了,收益亦匪浅。九本书里面,只有现在正在竞拍的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和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比较容易读。孩子到九岁十岁,自己会很乐意读。不用引导,到时候,他自己就会喜欢看。

    为什么难读呢?又为什么好读呢?这七位作者,董纯才、顾均正、贾祖璋、高士其、茅以升、竺可桢、戴文赛先生,大致分成两类:前三位先生,是出版家。编辑出身,亦兼能翻译。我们已经知道的,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董纯才先生翻译的。董先生不止翻译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还翻译过他的《五年计划的故事》、《人和山》等5本书。伊林对董先生的影响很深,翻译完伊林之后,董先生就仿照伊林的风格,写科学小品。结集,便选出这本《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搞翻译的人,比如王汶,起本身不能写科普作品。董先生能。这本书里的科普作品,当属中国第一代科普作家的作品,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解放后,董先生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和叶圣陶先生是同事。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他也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所以呢,这本书是这套书里的第一本,也是印数最多的一本,印了76800册。因为编辑出生,本身兼翻译家,董纯才和顾均正的书,都通俗好读,文笔纯正。

    后四位,都是科学家。高士其是微生物学家、戴文赛是天文学家、竺可桢是气象学家、茅以升则是著名的桥梁学家。他们各有本业,写科普作品,不过是业余爱好。不过,高士其有些不同。他把给孩子们写科普读物,视为自己的一项崇高使命,坚持不懈,用功最甚。因为他们本身是科学家,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训练....竺可桢是哈佛博士,戴文赛是剑桥博士,高士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茅以升则是卡耐基梅隆的博士....学术规范在他们那里,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是为普通人写的普及读物,这种规范性,也时时刻刻透露出来:严谨、清晰、精确。

    能把科普文章写得清晰精确的人,多了,为什么是这几位?这有个很特殊的情况。他们四位呢,都是从老的古代经典发蒙的。他们的古文底子深湛。深湛的文化底蕴,加上清晰的现代的科学训练,让他们的行文,从语言文字本身的角度来看,十分丰满!他们四位的每一篇文章,不论从布局谋篇,还是从遣词造句来讲,单独拿出来,那都是语文课文的水平的!你这个孩子,读一遍,获取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这个固然;顺便,也把语文的素养,给熏陶了!一举而多得。特别是,这几本书,可以作为孩子从科普到科学规范的过渡书...

    这套书呢,装帧真的非常漂亮。
   
    整套书的封面设计都是赵一东先生,标题呢,估计是他自己提笔写的。整体是庄重的风格,大理石纹理,用纯色表现。书名是传统书法,这个字呢,本身拿出来,并不怎么样。可是,当作为一本书的封面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整体很漂亮。每本书的右下角,都有一幅漂亮的小图。小图选得很赞。贾祖璋、竺可桢和董纯才的三本,小logo尤其赞。董纯才和顾均正的两本里面,一些篇章,明显是仿写。其他的,其风格,全部是原创。

    我们的原创,比起伊林和阿西莫夫来,固然在气势上,有不足,但亦有明显的亮点。中华文化,涵蕴其中。大致呢,有两个方面,十分抢眼。一个是茅以升先生和竺可桢先生的几本书。中华文明在过去三千年里面,浩如烟海的文献流传下来。茅以升先生从大量的史料中,把有关桥梁的资料汇集到一起,讲述我国造桥技术的源流、类别。这别有特色,这种类型的科普,在别处是见不到的。竺可桢先生运用古代文献,对一些地方,当地的气象物候,也做了系统的梳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中国文化呢,唐诗宋词,辉煌灿烂。有没有把古诗词引入到现代科学体系之后,把文章写得诗情画意,情趣盎然的呢?有。就是贾祖璋先生的作品。贾先生的作品,我们在中学都学习过《南州六月荔枝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知道这些诗句,估计爸爸妈妈们都是从贾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中读到了的。贾祖璋可不止写了这一篇把古诗文入科普的文章,他写了好多。在《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里面,收了贾祖璋很多这样的科普文章。他以诗如文,写花,写鸟,写各种生物,水仙、梅、鲫鱼、金鱼、蚕、荷花、蝉、萤火虫、螃蟹、菊花、野鸡....诗情画意,意蕴无穷。贾祖璋的文章,独树一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导孩子喜欢看他的文章,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诗词、文章欣赏...一勺就都烩了。

    这本《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好极赞极!这书封面上的两只鹤,一轮太阳...真漂亮!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8Rank: 8

24#
发表于 2015-3-3 11:49:11 |只看该作者
可惜都买不上吧

点评

青豆  有些书群里有竞拍,但我没中过。  发表于 2015-3-3 13:20:51
语晨妈  现在几乎没了。我收了4本:)。  发表于 2015-3-3 12:52:03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15-3-3 13:21:02 |只看该作者

Rank: 8Rank: 8

26#
发表于 2015-3-3 14:16:21 |只看该作者
给特特妈

Rank: 4

27#
发表于 2015-3-24 15:05: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4 15:07 编辑

006-汉武大帝


    《大染坊》、《汉武大帝》,焦晃陈宝国版的那个。这两部电视剧,一定会是在孩子教育基础性资料里面的东西。有追剧追得特别快的妈妈。看完汉武大帝之后,看百家讲坛里面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提醒一句哈:这些电视剧,都是给爸爸妈妈们看的。你的宝宝年龄不到,不要提前给宝宝看。宝宝现在要看《大家》,看BBC英语记录片。孩子还没到看电视剧的年龄。

    说说为什么从《汉武大帝》开始吧。有妈妈说《康熙帝国》和《乾隆王朝》。康熙帝国和乾隆王朝,拍得同样好看...比起汉武大帝,甚至更好看...可是,康熙和乾隆,不行。我们教育孩子,给孩子资料,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卡源头。康熙和乾隆,显然不是源头。春秋战国,更加源头啊?为什么不春秋战国?那是因为,春秋战国,还没有娱乐性足够强的电视剧拍出来。

    这个电视剧啊,最早给孩子的电视剧,要依据正史来演绎才行。不能给戏说的电视剧。戏说那种玩意儿,根本不行。第一部正剧,就是汉武大帝。大秦帝国还没拍完...刚公映了三部。楠楠妈说的孔子....那个娱乐性比较弱。汉武帝,尽管没有春秋战国,秦汉那样早。可是,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叫“汉”族,就是因为汉武帝;为什么有科举,有高考...也是因为汉武帝;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汉武帝的时候....这些呢,也足够源头了。

    申爸还是决定,从《汉武大帝》起手。然后呢,再往前给:给大秦帝国。往后,看看给不给贞观长歌...得看把三部大秦帝国看下来的效果再决定。大秦帝国看完了,可以给春秋战国。这个娱乐性,就差得多了。但是,申爸赌一下:从历史知识联系、集聚的角度,看看能不能引导大申进入《春秋战国》。如果能进入《春秋战国》,那接受《孔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段历史,资料丰富。电视剧配着百家讲坛里的相应节目给:王立群讲史记,易中天的百家争鸣,李山、赵玉平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然后,巨多的讲孔子的百家讲坛:鲍鹏山讲孔子;方尔加讲孔子;易中天讲孔子;孔庆东讲论语;于丹讲论语......如果大申能走到这儿,中华文化和历史之门,就算打开了。这一局,应该是赢定了。

    嗯...传统的教育,是从四书五经往下来;申爸利用电视剧这种娱乐手段,加上百家讲坛这种通俗讲座的手段,从汉武帝开始,倒着往回逼,直到论语的原著。嗯...说说,申爸为啥对大申于中国历史的兴趣,那么紧张。

    昨天,有妈妈说了,科举制度,不是从汉武帝开始的。确实不是。作为一项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从隋炀帝....那个著名的暴君...开始的。可是啊,这个事情,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隋炀帝兴科举,他的这个思想,可不是忽然哪一天,从天上掉下来的。在科举制形成为国家制度,进而形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它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武帝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了太学。自那个时候起,太学才成为国家的最高学府。里面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这就是“博士”这个词的由来。

    其实呢,太学,博士,这些词汇,自古有之。但是,在汉武帝之前,太学的功能不仅仅是教育,它还行政治礼仪、祭祀活动。这些活动,比教育风光多了。当时的人们认为呢呢,那个“太学”,主要是干这些事情的地方。汉武帝把太学给纯粹化了:就是教育。把政治礼仪和祭祀活动的职能,从太学里给分离出去了。汉武帝把这件事情给制度化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汉武帝拓宽了太学中博士的来源。在汉武帝之前的太学,不过是高级官僚子弟的“私立学校”。当然,是由国家出资金的“私立学校”。太学不过是一小群人的“小圈子”而已。汉武帝把这个小圈子的成员来源进行拓宽,让任何有学识的人,都可以进入。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孔子。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到孔子的教育,历史家都说,孔子把教育从贵族扩展到了庶民。就是说,教育这件事情,在孔子之前,都是贵族专属的事情。平头老百姓,是没有教育这一说的。

    今天,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了,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孔子因为这个而“伟大”。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就是说,教育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类别”不同而不同。都什么类别呢?出身,贫富,聪明还是愚笨,好人还是坏人...这些都是孔子所说的“类”。孔子那个时候,社会文化就是那样的....孔子第一个喊出了“有教无类”这句话,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孔子不仅仅主张“有教无类”,他还主张“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啊,意思不是说,学习成绩好了,就出去做官。这句的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件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自己快乐够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出来当官。把“学而优则仕”解释成“一定要学习好。学习好了,才能去当官”,是隋炀帝之后,科举制成为一项国家制度了,人们都看到“学习”的好处,才曲解成这个样子的。

    孔子那个时候,怎么可能拿出去当官做诱饵,诱惑人们去学习呢?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在当时....其实是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的时候....官的来源只有一个:贵族。那时候,你一个平头百姓,学习好了,想去做官,怎么办呢?就去游说。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小国林立,你坐着个牛车,到处跑。到了一个国,就下车,想法子见到国君,给他陈述你的主张,期望得到赏识,好当官。孔子就是这么干的。到处游说,弄得身心疲惫,牢骚满腹。他也只能这么干。那个时候,没有别的一条通路,可以让学习好的人去做官。这条通路,一直到汉武帝,才打开。孔子确实身体力行,把教育普及到了庶民。可是,学习好的庶民,学而优则仕的管道,一直就没有打开过。从孔子到汉武帝,有400年的历史呢。在这400年中,出身寒微的人,即便是学习好了,他们要实行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那是很难的。于是,大多数人只好“穷则独善其身”了。

    汉武帝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没人帮他。没人才呀。他扒拉来扒拉去,也只能从身边贵族那几个人里边,选拔好点儿的,帮他治国。矬子里拔大个儿。他没法子。可以选才的池子太小,他才搞了那个太学。把池子扩大。汉武帝呢,着实是形成今天我们这个文明的某些重要特征的核心节点。理解了汉武帝这个核心节点,承上启下,整个中华文明的血脉,就打通了。这个理解啊,全都起源于直观感知。我们是不可能去体验2600年那个时代的事情了。唯一获得直观感知的渠道,就是电视剧。基于信史的电视剧。

    妈妈们有空儿,都去看《汉武大帝》吧。你看完了,你自己的就有感觉了。凡是基础性的观念,妈妈们不能光靠说。空对空,永远是空的。妈妈们要去看电视剧,靠自己的体验,直观感受,来理解。

    咱们回到孔子。大家理解了,孔子那个时候,是不能够靠“将来当官”,来忽悠出身微寒的子弟,过来找他当老师的。那...孔子靠什么,收了那么多弟子?史记上说,孔子弟子三千。弟子三千,就弟子三千。大家就当个话,听听就完了。很少人去想想,弟子三千意味着什么。假如,一个小学老师。他师范一毕业,就当老师。22岁参加工作。一直干到65岁退休。那...他有多少“弟子”呢?让我们算一算。他教一个班...假如他是班主任...六年一个循环。他一共工作了44年。假如他一个班有100个学生...这很多很多啦...那他就经过了7个半。他一共才教过750名学生!

    孔子一辈子,教过3000个学生!这就叫身体力行。孔子教过的学生,真多。现在,问题来了:孔子,他哪儿找来那么多学生,跟他学习呢?或者,换个角度说这个问题。每个学生,出来跟孔子学习,他总得有一个动机,对吧?你说,那么多跟孔子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机,都是什么呢?当我们还原到历史之中,回到当初那个真实的环境里面,我们去看发生着的事情。这样,我们距离和学习有关的真理,就不远了。

Rank: 4

28#
发表于 2015-3-24 15:16: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4 15:28 编辑

杂谈 大申怎么看汉武大帝


    申爸给大申看汉武大帝。这个一直不让看电视剧,忽然给电视剧,大申自然乐意看。比朗读和看题有意思多了。

    电视剧演到晁错忽悠汉武帝,削藩的时候。汉景帝被说动了,和群臣商议削藩。 群臣阻挠。汉景帝就拿出先帝郑重留下的文章。贾谊的《论治安策》。跟群臣说,先帝临终,跟他郑重说了三件事,削藩、匈奴和农耕。这三件事,都写在贾谊的论治安策里面了。然后,汉景帝把贾谊的文章,给群臣传看。看到这里,申爸心里一动。于是,申爸赶紧跑去书房,把大申暑假看过的古文观止取来。翻到《论治安策》,跟大申说:刚才汉景帝手上拿的那篇文章,就是这篇。

    大申端起书,仔细看起古文观止上那篇文章来了。电视剧也不看了。那篇文章很长。很显然,大申在看下面的译文,很专注地一页一页地在那儿翻。他看东西快,大约五六分钟的样子,翻完了,把书扣在沙发上,接着看他的电视剧。大申看古文观止,不看电视;申爸看大申,也不看电视。大申不离开,把扣着的书翻过来,坐在沙发上,皱着眉头,专注地看。这次,很显然,大申在看原文。看得很仔细。不断地前后翻啊翻啊,参照着看。他也不动,就在那儿来回地翻看。最后,看了快一个小时了,才把书扣上,去上厕所。申爸走过去,看一眼大申扣起来的书,发现,他不止看论治安策,还把紧接着晁错的论贵粟疏也看完了。

    它那个正剧啊,里面有大段大段的策论。就是在庙堂之上,君臣对一个政策问题,相互之间的论证。不同意见的大臣,对同一个问题,相互之间的辩驳论证。策论是针对一件国家大事,正式地提出自己的论点,缜密地进行论证。口述。贾谊和晁错那两篇疏,可以看做是这种策论的文字稿。策论是古代官员必须精熟的一项能力,非常的难。其实,说穿了,就是当场口述一片议论文。现在考公务员,也有这种题。不过,不叫策论,叫申论。这种策论难说,难写。对于电视剧的编剧,也是一样。要做到言简意赅地用现代汉语重现当年的庙堂策论,那个,非常难。不好做。做不到。于是,编剧就投机取巧:直接从论治安策和论贵粟疏里面,大段大段地摘取原文,让演员铿锵有力地在镜头前说出来。

    本来呢,那些古文言,读都很难读懂,听就更难听懂了。申爸发现,大申对于策论的场景,非常专注,一到策论:小眼睛紧紧地盯着字幕,抿着小嘴,皱着眉,聚精会神地看。策论呢,你读起来,是很枯燥的东西。枯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呢,是策论必须紧密严谨。策论的对逻辑和语言要求非常高,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尤其是在庙堂之上,就同一个论题,不同论点之间辩论的时候。高手过招,逻辑或者语言有一点点瑕疵,马上就会被对手抓住把柄,导致满盘皆输。另一个呢,是策论的论题非常抽象。它说的那个事情....就是主题....都是事关国脉的大话题,距离日常的感受甚远。如果读者理不清那论题和自己日常生活之间的逻辑线条:那论题是怎么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那他听到的,就是一篇四平八稳的空话,废话。

    嗯...什么是现代的申论呢?马上要开两会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去各个省份的代表团会场,参与讨论。新闻联播会作报道。一般,讨论完了之后,那些领导要做总结性发言。这个总结性发言,就是策论。爸爸妈妈要是好奇,过一个月,电视播新闻的时候,去看看。这里面呢,很有意思:如果参会的那个领导,他水平高,电视就把他的同期声剪辑出来播放。他说得好,直接播,也不掉价丢人;要是水平一般,那就是播音员播广播稿。过一个月,爸爸妈妈自己去看电视,你就知道,那些你实际生活中根本见不到面的大领导们,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了。

    说哪儿去了....话说,大申十分认真地读两篇策论。申爸大为震撼。他怎么去琢磨这个!申爸仔细想想,也就不奇怪了。我们呢,读古文。古文里面写的内容,距离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甚远。这个历史正剧啊,它能做到一点:可以十分生动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氛围。藩王是如何骄横,地都给封了,皇帝自家的土地是如何地少,少得还赶不上藩王;匈奴是如何危害边境的;吃饭问题是如何的急迫...这些情境,是生活在今天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的。电视剧可以生动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氛围,重现情境。

    大申看了电视剧,听了庙堂上的策论,自然对影响到问题如何解决自己又听不懂的引用了原文的对白,感兴趣。搞清楚他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十分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动机。可是呢,即便是这样...就能让大申兴致勃勃地去研究那两篇策论的原文呢?恐怕还不行。这里面,还有一个十分微妙的机制在的。

Rank: 4

29#
发表于 2015-3-24 15:26: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4 15:27 编辑

007-《辞海》(典藏版)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其实呢,教育孩子,它这个事情,你要是从孩子的那里,从信息接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看孩子教育的角度哦...就三件事情:

    第一,聆听。这个聆听呢,不是怎么听都好,重点是在关键期的伴听;

    第二呢,就是阅读。这个阅读呢,也不是读什么都行,只要是书就行。要挑选好书,给孩子读。

    这第三点呢,是观看影视作品,读小说,童话,语言,故事什么的。

    现在呢,把精力都集中在阅读上先。当然,还用行动。这是后话。到时候再说。

    阅读。这个阅读。这一开学,大申五年级下学期了。毕业班。他们景山是五四分布的九年一贯制小学,下个学期,大申就上初中了。大申已经快走完景山全部的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们这个学校牛逼,牛逼在哪里呢?现在,申爸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了:最厉害的,就是阅读。为了阅读,为了把孩子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压在阅读上,他们竟采取了“多听多读少写”的策略。这个多听多读少写,很厉害的。孩子写得少,书面考试成绩就不灵。不灵就不灵,他们为了保证阅读和口头表达,把书面成绩押后。

    在大申六岁三个月到八岁三个月....就是从小学入学,到开始读哈利波特,开始完全自主阅读这段时间....申爸有一件事情,是做对了:对得不能再对!那就是,不管大申的“学习”,把学习这件事情,完全交给学校。申爸只管申爸的事情,习惯啊,伴听啊,听音乐会啊什么的。至于学习,完全地不管。这个策略,收到奇效。

    这里面呢,有几个重点....现在,总结起来,首当其冲,是景山教会了大申出神入化的阅读能力;其次呢,磨练出了大申的数学思维....那是一种让人匪夷所思地,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把书页上的数学问题,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这个呢,也非常重要,容后再详细谈。第三个呢,就是作文。这种复杂表达方式,现在看,大申是入门了。

    其他的,回头分别谈。现在,只集中在阅读上面。说阅读。阅读呢,明显的表现,就是一种接收信息的能力,一种习惯。在景山学校这个环境中,孩子学习,练习,浸润,到了小学毕业,这种能力,这种习惯,发达到极限,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从大申身上,看一些端倪:最大的表现,就是“无惧性”。孩子什么都不怕!你不管是什么主题的书籍,其语言距离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多远,只要是用汉字写的书,里面有多少不认识的字,都没关系。反正,孩子就是坐在那里,呼哧呼哧地,平静地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地看。遇到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就蒙,蒙不上,也没关系,就看认识的字好了。没接触过的主题,也没关系;反正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反复复地读,不熟悉的主题,自己也就变成熟悉的主题了。

    这就是学习。叶圣陶说,教育的唯一要旨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个自己教育自己,当时呢,申爸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这个怎么能做到?或者说,申爸琢磨不明白的是:怎么教会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这个,一点儿思路都没有啊。申爸怎么琢磨,也琢磨不通,怎么才能做到这个。赶到刚刚过去的寒假,大申表现出主题相关兴趣,自己去看《论治安策》《论贵粟疏》,申爸一下子回过味儿来了:孩子已经做到这一点了!

    我的天哪!他们的学校,是通过阅读这种能力,让孩子自己做到这一点的!也就是说,他们抓了一个让人没想到的东西:阅读。这本是一种接收信息的技能。当这种技能高度发展,孩子什么都能读之后,“自己教育自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种顺理成章,是要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的。

    到了十岁半,孩子自己就会表现出“主题相关性”兴趣。为了搞清楚周边的情况,为了看到全景,他自己就要跳到别的珠子上去看。主题相关性兴趣一旦形成,孩子自己就去找相关主题的资料。资料找来了,他又能顺畅地阅读....这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了。他们就这么把这个事情实现了。

    前天呢,申爸跑到当当上,下了一个订单。买什么呢?买了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的,全套20本厚厚的纸砖。这个呢,不是给大申的。直接发到William家去了。在大申他们班,William和大申,在阅读上,应该是最强的。这是厚厚的一摞纸砖,摞起来,应该有他们身高的一多半高了。大申还没有不列颠百科全书,大申有辞海的收藏版。把这两套大书摞在一块儿,应该比他们两个的身高都高。

    这两套大书,用来干什么呢?钻!它们厚啊,里面有海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呢,相互是有联系的。两个孩子,一人一套厚书,申爸和William妈妈,分头引导孩子去钻自己的厚书。不管哪个,一旦成功,把他们两个捏到一块儿,这种“钻”的习惯,很快就传染了。只要他们开始钻百科全书,在认知的教育方面,那就登峰造极了。

    阅读,起于聆听MP3的睡前小故事;逐渐发展,到听长篇童话,夏洛的网,法布尔昆虫记;伴随聆听;自主阅读,读大部头的哈利波特而不惧厚书;读少年科学画报,可怕的科学,下雨;读金苹果,建构阅读的技巧...发展到最后,“钻”百科全书。这就是这么个过程。

    这个过程呢,阅读,现在看来,已经完整了。从智力建构的角度,送孩子到钻百科全书,就已经送到目的地了;孩子的年龄在增长,到了这个时点...十岁了...引导孩子阅读小说,看电视剧,建构非智力因素,这要变成重中之重。另外呢,一旦到了十一二岁,参与、组织社交活动,就变成另外一个重点了。

    基本上来讲,聆听、阅读,让孩子建构起良好的智力;到了十岁,孩子的智力基础就开始起效。可以开始引入好的电视连续剧,阅读长篇小说....在电视剧、小说的帮助下,孩子在小头脑中营造出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感知到、体会出某些复杂观念,这是建构道德基础、群体性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这个个体性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建构....聆听、阅读....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建构。与群体性非智力因素建构同步,引导孩子行动,在真实的同伴互动中,体会,验证他们在虚拟空间里得来的经验和观念....做到这里,孩子基础性的教育,就算结束了。从孩子的生理发育角度来看,这些做到了,孩子也就进入青春期了。

Rank: 4

30#
发表于 2015-3-24 15:54:55 |只看该作者

杂谈:大申啃《辞海》


        大申呢,第一次,开始啃《辞海》。昨天,大申和申妈看大秦帝国,对于秦国的那个“大良造”,很感奇怪,不知道是个什么官儿。申爸就拿出一本辞海,翻到大良造词条,给大申。等看完了电视剧,大申自己就趴在沙发上,开始看辞海。这是第一次....再观察,看后续如何。
   
    孩子呢,伴听,阅读;到了一定时候,啃辞海,大英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定的事情。妈妈们的娃还小,看不上这个东西。去啃这些书,必须到了一定的年龄。申爸当年,是几岁的时候开始看辞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自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问申爷爷申奶奶,他们也想不起来。他们只记得申爸当年啃过,有这回事,但实在想不起,是几岁开始的了。申爸看大申这里,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呢,不管怎么样,也得等孩子到了十岁之后。妈妈们的孩子,还有三四年才到十岁呢。不着急。

    另外呢,就是这个不列颠百科全书也好,辞海也好,更要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好,全都卷帙浩繁,你要都买回来,一个柜子都装不下。等到时候再买不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咱们在竞价旧书。这些旧书呢,它们的风格,是和这个一脉相承的:
   
    小娃们从天书开始,就涵养在那些超有品位的书籍里面,到时候,引到这箱子书上面,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三四年后,不管是娃们,还是爸爸妈妈们,都对好书有了感觉。那时候,咱们就去找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去“团印”:请他们开机,给咱们专门印一版这个书。要知道,像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的工具书,它有一个机制:每时每刻,作者们都在更新辞条。到时候,咱们有五七千套的印量,足可以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给咱们专门编译一套最新版了。他们这个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从99年开始出新版卖,卖到今天,也不过就卖了五七千套而已。到时候,咱们去来个申爸版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新的。咱们这个教育社交平台呢...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咱们要干,就去印最新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什么偷偷地翻印一些祖国版....咱不干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儿。

    这个孩子呢,爸爸妈妈们摸到孩子自然成长的本质规律,提供及时的外部条件给孩子,让他的智力建构得到养料,得到及时雨,让他自然成长。等长到了年龄,狂热地去钻不列颠百科全书,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孩子的智力建构,建构起来的机制,达不到自己阅读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水平,爸爸妈妈再逼着孩子去读,也无济于事。去看这种规模的百科全书,靠外在力量的逼,那是不行的。孩子自己啃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到了高考,考上个清华北大什么的,那算得了个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呢?所以呢,去年十月份的时候,申爸说,等到了时候,咱们群里的一千个娃,拿走他北清一千个入学名额..... 妈妈们都觉得申爸在开玩笑。不开玩笑。等群里的娃儿们长到岁数,咱们团印了申爸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完了呢,你的娃其乐融融地在里面钻来钻去,妈妈们就会切实感觉到,考进北清,真的不算什么。现在呢,妈妈们要做的,也能做的,是伴随聆听。不用去琢磨这个不列颠百科全书。要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一步一步走,就走到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4

31#
发表于 2015-3-24 16:07:29 |只看该作者

杂谈  探索 百科全书


      我们说地图,提供了一个空间:你用来虚拟地规划、探索你要走的路径的空间。你必须先有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面,规划你的路径。没有空间,谈不上规划。用来探索道路的空间,必须先有。没有这个,你让他到哪里去探索呢?

    我们做别的事情,做创造性工作,用来探索的空间,在哪里呢?这个,就没有一张叫做“地图”的纸了。那个空间,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面。就是我们头脑里面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那个图景....就是我们说的“心理空间”。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心理空间里面,做探索,“图上作业”。地图呢,必须准确,不能有错误。地图要准确地反映地面上的路和地形地况。地图给规划入藏路线提供探索空间,地图准确,跟现实的路对比起来,没有出入,这才合格。

    我们在做创造性探索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空间,也要正确。这也是必须的。我们看,这个孩子,他怎么建构起他的心理空间....或者说,世界图景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者说,十岁之前....小孩子用以建构心理空间的资料,都是爸爸妈妈把控着的。这个时候呢,爸爸妈妈给孩子资料,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准确”。你不能一开始就歪。一开始就歪,以后就正倒不过来了。孩子他那个建构世界图景的资料,一开始就歪,不是真正的世界,以后,孩子就没法儿在这个空间里面探索,做“图上作业”:它图上标着的东西,一拿到现实生活中,就满不是那么回事。这样,没法儿办。从一开始,申爸就强调:这个给小孩子的资料....你不管是幼儿绘本,故事还是用来阅读的书籍....首要的原则是要“真”。什么资料肯定是“真的”?科学类的资料。真善美真善美...人之初,首先要抓“真”。

    现在继续说“阅读”,把阅读说完。大申呢,在啃辞海。孩子沿着正确道路,一路走来,为什么到了时候,就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申爸呢,有一个信念...申爸反复强调,信念就是信念,没什么为什么,就是这么认为的....人的行为来自内部动机。什么样的内部动机最强烈?让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能够生存、繁衍,相对于别的物种,最具竞争优势的动机,最强烈。长期的自然选择,必然把这三项最强烈的个体筛选出来,用基因,固化下来,遗传给每一个后代。就是说,和体育锻炼有关的活动,是一个最强烈的内部动机来源。体育锻炼,身体练好了,可以维系个体更好地生存;另一个就是性。和繁衍有关的。一个生物的个体,它得有后代。没有后代的,早就被淘汰掉了。这个毋庸置疑;最后一个呢?就是创造性。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毋庸置疑:人,和创造能力相关的活动,它必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支撑着。就这一点,决定了一个孩子,他沿着正确的道路一路走来,到了时候,他就必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嗯....这个啃辞海,本质上,孩子的小头脑中,是在干什么?他是在进行“图上作业”。这就是本质。前天,申爸说了,孩子是怎么去啃那个辞海的。他不是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去翻看的。没有这么啃辞海的孩子。这么个干法儿,啃不下来。他是“窜”,在辞海里面钻:从大良造想到秦国,从秦国想到疆域面积,从疆域面积想到瓦宾祖鲁岛,从瓦宾祖鲁岛想到马尔代夫....
怎么个钻法?用联系来钻。

    什么是探索啊?探索就是瞎撞啊!就是瞎撞啊!你在头脑的虚拟空间中,沿着线索,每一条可能的路都探索过,某一次:诶!撞到了目的地。回过头来,把“撞过来”的路捋出来,这就是要去走的“道路”。

    申爸一直提的那本书,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第一次用科学史雄辩地证明:人类整个科学发展的道路,就是一条瞎撞的道路。这是二十世纪哲学思想发展中,最大的一项成果。当然,库恩不叫“瞎撞”,他叫“猜谜”。其实是一回事儿。
  
    刚才,申爸说了,创造就是探索。人类的探索,最初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图上作业”。啃辞海,就是在探索。孩子在大型百科全书的付诸下,在进行“图上作业”。

    探索,探索道路。科恩清晰地指明了“探索”的内涵。创造能力于人类是一种有强烈内部动机支持的能力;创造就是探索,最先的表现就是“图上作业”;所以呢,这种内部动机,必然去支持孩子进行“图上作业”。故,孩子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去啃那些大型的百科全书。

    嗯...这个这个。我们看现实。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这在世俗看来,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申爸分析了:这是必然。可是,为什么“必然”的事情,真的在十岁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孩子,还寥若晨星呢?造成这种问题,那不过是因为:孩子生活的环境,周围的大人,不认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十岁的孩子看的东西!不给看。仅此而已。孩子能不能看是一回事,大人给不给看,是另一回事。

    说两件联系现实的事情。第一,书香门第。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书香门第的孩子,教育好的几率更高。可是,这个书香门第,它具体怎么教育好了孩子呢?他有书啊!你去看每个回忆当年自己啃辞海的人的回忆,都是:爸爸有一部辞海,我偷着看。一看,就上瘾了,越看越爱看。都是这。当我们清晰的捋清楚了人的发展道路,不是“书香门第”的孩子,也有机会:等到了时候,妈妈给孩子买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就行了。哦...这个摞起来一人高的纸堆,世界上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很贵哦...不过呢,要是买来,孩子真的如饥似渴地看,每位妈妈都还是很欢喜的:没白花钱。

    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都应该是基础300里边的菜。

    这个够狠!这是一点。其二呢,申爸推测:当初,没有伴随聆听,没有听天书,已经长大到十岁的孩子,只要他的阅读能力过关,妈妈在十岁、十一岁、十二岁,把不列颠百科全书放到孩子的生活中,十有八九,那孩子也会兴味十足地开啃的!这是人的本性,人的发展的自然道路所决定的事情....不会有例外。当然,孩子要是做到这一点,先决条件是:阅读能力得过关。要是一本童话都要读一个学期才读完,不列颠百科全书,肯定是啃不了的。阅读能力。这个阅读,是关键中的关键。让已经长大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啃百科全书,咱们的影响力还到不了那里。不过,将来影响力大了,可是试试。应该是这样的。

Rank: 4

32#
发表于 2015-3-25 09:42:45 |只看该作者

008-《贾祖璋全集》


    我们呢,都知道,我们汉语,在某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语言。之所以说在某些方面,是说,不是在任何方面,都发达。比如说,我们汉语没有明确的语法规则,应对语态时态性别这些范畴。这个呢,造成我们的汉语,不精确....和英语等语言比较起来,确实是这样。

    它这个科学啊,西方的,古希腊的传统的科学,要求精确,准确。在科学表述上,我们汉语在客观上,要逊于英语:你不能说复杂的从句。有些复杂的意思,要用复杂的从句。如果是英语,他们的从句,有明确的引导词,什么where, that, what,你一看,就知道从句之间,主词和修饰句之间的从属关系,进而可以清晰准确地还原作者所要说的意思。哪怕一页纸,只说一个大句子,有了他们那套语法规则,你读起来,在语法上,也遇不到什么困难。汉语就不行。汉语没有where, that, what连词。缺少了这些,句子写长了,断句就成了大问题。一句汉语的复杂从句,你怎么断句都行!这就糟了。汉语的复杂从句读不断,要表达复杂精确的意思,非常难。可是呢,这个事情,尺有所长,这个固然;尺也有所短,寸也有所长。这个也是一定的。

    咱们的汉语呢,如果用在科学的主题上,那个,可以写出极有意境的文章!特别是,我们先人,在汉语的特长上,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积累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我们的古诗歌,在整个地球上,傲视群雄,绝对的第一,没有之一。那有没有既意境深远,又精确明晰的科普读物呢?有。这就是贾祖璋先生的文章。

    写这样的文章啊,那对作者的要求,非常之高。作者既要有严格的西方科学的训练,分析解析的思维要不输于最高水平的西方人;又要有浑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习惯于综合,有强悍的中国传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就是说,既要有在细节上去切细的能力,又要有宏观图景,永远不会谨毛失貌。既要有极致的科学精神,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这样的事儿,简直不是人干的。这个要求太高了。

    我们人类智力的潜力,真的是无穷的。要求高尽管高,可还是有人能达到要求,写出这样的科普文章来。这样的人呢,真的不多。最优秀的...不是之一哈,就是公认的“最”....就是贾祖璋先生。尽管茅以升先生,高士其先生,竺可桢先生,都是国学深厚的大科学家,他们也写了很多类似的科普文章,可要论意境,飘逸潇洒,都不能和贾祖璋先生的文相比。你这个,读了一篇文章,不但学习到了严谨的科学知识,更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体会到了美。贾先生的文章,就能做到这一点。贾祖璋先生的科普文章....他中国传统的史书字画文史哲的底子厚啊...每一篇,你拿出来,都可以进到语文课本里面,当语文课的范文!就这么牛。

    这个语文课本啊,一个作者,只要能够进入一篇,就了不得了。贾先生的文章,在教育部的课本体系中,有四篇之多,它们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蝉》和《兰和兰花》。若按所选篇目排名,贾先生能够排进前十名了。贾先生呢,他的造诣在那里摆着。他写的科普文,每一篇都好。申爸呢,跟旧书组的妈妈们说,所有作者是贾祖璋的,科普的文章,都要。可惜,不知道怎么回事,贾先生的每一本书,印数都非常之少!就那么孤零零几本,在孔网上戳着。旧书组的妈妈三位买了,加上漂流组,她们就分完了。没有多余的拿出来竞价。还好,她们找到了贾祖璋全集。全集没有单行本好....可是,也比没有强多了。分享一些贾先生的书的单行本,给妈妈们看。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贾祖璋科普文选。
    这两本都是科学普及出版社的书。妈妈们在旧书摊上要是见了,一定要拿下。
   
    这个封面,设计得真漂亮!
   
    这是版权页。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2月 只印了5000册。那篇著名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这本文集。
   
    申爸买的这书,品相真不咋地。不过,也没啥可抱怨的:这是孔网上最后一本了。孔网好像历史上,只出了9本。

    话说,贾先生的全集,真的不能全。很多资料,现在找不到了。贾先生呢,一直靠编辑出版撑饭碗。他那个,编辑杂志。这个稿子一不凑手,编辑自己就得亲自上阵。写篇文章,补补白。谁也不知道他的补白文,到底写了多少。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补了白吧,还不能让读者看出来:你这个办杂志,老是那几个编辑自个写文章凑数....就像现在那样...那读者哪儿干啊。于是,补了白,还不能用“贾祖璋”的大名发表,得随便取个笔名,别让别人看出来。这个年深月久,哪里知道自己写了多少。所以贾先生的“全集”呢,没可能“全”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申爸说了,当初,在大申伴听的时候儿,申爸一个最大的失误,是没有给古文。古文,古诗词。申爸呢,建议妈妈们给孩子们读天书,读论语,读道德经。可很疑惑:给不给白云出岫的《史记》?比如这个古诗吧,你怎么给孩子伴听呢?它就那么一首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一胡噜,就过去了。孩子听这个,有作用吗?很明确的,小孩子是从上下文中,自动提取语义的。你这个古诗词,没有上下文。“小桥流水人家”,就那么三个事物,平板地罗列在一块儿,有什么上下文?诶,贾祖璋来了,就好了。他的文章中,大量引用古诗文。注意哈,大部分的这个引用,不是“硬引”,而是软引。就是说,贾祖璋引用完原文,他还要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要把诗句要表示的意思,用标准的白话解释出来。解释出来还不够,还要引申出去。这个,就有上下文了。这个贾祖璋,是用来给孩子伴听的最好资料。当然,现在呢,咱们还没有录音。妈妈们可以当天书读给孩子。补古诗文的缺失。这个呢,和常见的古诗文解说,还不一样。古诗文解说,倒是有白话文的解释了,可那不是一个大整体,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片段。贾祖璋本来是在写科普文章么,引来的古诗文,不只是孤零零的几句话,还有对这几句话的释读,而是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贾先生的文章,是给孩子启蒙古诗文的最好资料!天哪,他写的科学小品....咱们呢,用它来让孩子建构古诗文。我们就这么用!一个贾祖璋,把科学、文学、古诗文启蒙,一网打尽。

    附:
    群友:推荐《周作人文类编。人与虫》。大家也许不了解,散文宗师周作人也擅长写科普文章,《周作人文类编。人与虫》这册收集的比较全。

    申爸:嗯,群友提到了周作人。周作人好不好呢?好,当然好。这没得说

    群友:周作人的《花鸟虫鱼及其它》也很好。可以说喜欢贾老书的人没理由不爱此书。

    申爸:但是,这个文章本身好,和可以拿它来在关键期给孩子,还是不同的两件事情。文章呢,不止在其本身的内容。每一篇文章,它还有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周作人的小品文,你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首屈一指,无人可与争锋。但是,唯独一点:周作人的文,不一样。他的很多文章,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与其说是恬淡的,不如说灰颓的。遇到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可以说是颓废的。这个呢,和几米的漫画一样。你拿来感受一下,就知道不同:你看看自己的活泼快乐的孩子,在体验一下他们的文章中的气息。那绝对是两种完全不类的感觉。

    群友:周作人的科普类文章并不见什么灰颓,其实和贾老的是类似风格的文章,只是比他的还要有味还要好。对科学,周氏兄弟始终饱含激情。深知这是人类之光,并毕生为之呐喊播种。周作人的科学小品被他的文名所掩盖,知道的人,注意到这一角落的人很少。我并不是向孩子推荐周作人的所有散文,只是推荐这一册《人与虫》...大申爸说的周文颓废的问题当然是存在的...

    申爸:不是说,写得舒展,自然,淳朴的文章,都是这样的精神气质。我们去找汪曾祺来比较。汪曾祺的文章,在别的方面,和周作人的类似。但是,汪曾祺的文章健康。我们很难说周作人颓废,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周作人健康。不是,周作人的文章健康。

    群友:周作人的文章,思想上非常开明,言之有物。他文人气息重,有些文章不合适孩子读,但《人与虫》因为是谈及科学吧,有种清明的美。汪老的花鸟虫鱼缺点是科学性少,算博物文章。文笔,那是太好了。汪老,懂,节制不但是种能力还是一种诚意...不枝不蔓,止于所止,难!非常敬佩大申爸,不是有意和您唱反调哈,只是心中所想。

    申爸:申爸当然明群友的意思。申爸没提到周作人,根本没有唱反调的可能的。申爸要说的是呢,这个给孩子选书,比较麻烦。比如说,群友的意思是,只给周作人的《人与虫》。当然,周作人早期的作品,也是清新健康的。但是呢,我们还要考虑另外的问题。这个给孩子读物呢,不止在读物本身,也不止着眼于现在,当下。要知道,十岁之前的孩子,他自己是不去主动选择的。爸爸妈妈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可是,不总这样。到了十一二岁,他就要去选择了。他怎么选呢?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自己读过的文章。沿着那些文章的作者捋。他一旦孩子自己摸到这个窍门儿,周作人,他们自己就全翻出来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4

33#
发表于 2015-3-25 09:54:45 |只看该作者

009-《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简介


    嗯...这个有时候吧,你面对一个巨大的存在,你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骏妈说了,让申爸介绍《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为什么这本书要丢到基础三百的书单里面呢?简要地讲,就是“利用那些牛人写的书,让孩子们,也成为那样的牛人。”我们呢,暂不说那些个牛人,怎么个牛法....诶,申爸发现吧,如果不知道怎么下手,那就随便选个地方儿,先搞起来。一搞起来,路就有了...嗯...那些牛人。

    说起来呢,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的作者,E.H.贡布里希,是个英国人。不过呢,他出生在维也纳,奥地利。大概是因为二战吧,Hitler胡搞,奥地利呆不下去,就跑到英国去了。后来,入了英国籍,变成英国人了。贡布里希呢,是“维也纳学派”中的一位。这个维也纳学派啊,有点儿意思。哲学界呢,说它是一个哲学流派。这个哲学流派呢....你想想,儒家学派、柏拉图学派、道家学派什么的....你觉得,这个维也纳学派,也和这些哲学学派一样。那就不太妥帖。

    哲学呢,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的基础,是人对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的认识,世界观。你不能说那些哲学家,都出生在维也纳,你就说他们是同一个学派...维也纳学派。籍贯是同一个地方儿的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未必一样儿。申爸的意思是说,这个维也纳学派,有人要把它当做一个真正的“学派”的话,会有问题。当然,那些有这种努力的人,会缩小范围,直到能够比较不引起歧义地定义出一个“维也纳哲学学派”为止。他们干他们的。申爸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维也纳哲学学派,有这个说法儿;你知道吧:还有维也纳经济学派的说法儿呢!提出维也纳经济学派的人,也会同样遇到前面的问题。不止维也纳经济学派,还有维也纳文学学派,维也纳历史学派,维也纳艺术学派....或明或暗地,都有这种说法。你想啊,这个事情。这些个什么什么学派的提法,有人提出来,并且乐此不疲地去琢磨,他们一定是有道理的。什么道理呢?

    话说,这个维也纳啊,在上个世界二十年代,就是一战结束了之后那段时间里,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有这个贡布里希,彼得•德鲁克,约瑟夫•熊彼特,鲁道夫•卡尔纳普,伯格曼,哥德尔....这都是些什么人呢?妈妈们有兴趣,自己去问度娘好了。反正,就在那个阶段,维也纳突然涌现出了一个大师群体,群星璀璨,耀眼夺目。他们的成就,基本涵盖了人类整个的精神世界,数理哲艺术历史文化经济文学社会学管理学....无所不包,让人眼花缭乱。于是,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人有冲动,试图去把那个阶段涌现出来的大师,归结到一个“学派”去。维也纳学派。这有点儿像我们国家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样子:一下子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不过,在规模和学术成就上,维也纳的那个时候,比我们国家的三十年代,要大多了。

    申爸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下子涌现出了这么大师?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这个势头,要不是Hitler出来捣乱,应该一直延续下去。要是没有二战的话,我们这个地球的学术中心,哪里可以是米国?非维也纳莫属。米国之所以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科学文化方面...正是那些被希特勒打散了的维也纳学派的人,跑到他们那里去造成的。希特勒胡搞,容不下维也纳那些有独立学术精神大师们,有不能把他们杀掉....杀掉的话,就太被动了。那些维也纳的大师,影响已经足够大,杀不动了。于是,希特勒就把他们都撵跑了。他们没地方儿去,正好美国和英国张开怀抱,欢迎他们。他们就跑到美国和英国去了。有个别的,跑到别的地方去,比如那个谁,茨威格,跑到南美洲去了,阿根廷还是哪里。

    这个维也纳派...咱们别说“学派”了,就直接说“派”吧。那个大师群体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维也纳派,崛起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呢,是申爸感兴趣的事情。聆听,对于孩子重要。这个观念,于申爸,其感性的来源,就来自对维也纳派的琢磨。其实呢,维也纳派,精确的叫法,应该叫做“维也纳妈妈派”。那些个大师,都有一个“在同一个圈子里边”的妈妈!他们的妈妈,都相互认识!

    这个...你要考虑到,不管多大的大师,他总有个拖着鼻涕的小孩子的时候。这个天底下的妈妈啊,都一样儿:对蜷缩在自己身边睡熟了的那块儿小肉肉,疼爱得都不知道该怎么疼爱了。完了呢,就琢磨,怎么教育这个小东西。她们少女的时候,就相互熟识,结婚生子之后呢,也整天在一块儿厮混。一个不知道什么的由头,让她们采取一致的行动:给孩子读经典著作。读完了呢,等这批孩子长大了,就变成维也纳派了。维也纳派实在是源于维也纳妈妈派。

    怎么证实这一点呢?就针对申爸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师,妈妈们好好细儿,一个一个地到百度百科里,查一下。爸爸妈妈们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介绍他们的。你会发现:十有八九,百度百科会提到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母亲是谁谁的弟子....一般是音乐家的弟子。音乐之都么,女孩儿们都学弹钢琴...然后呢,很多,还会提,他们的家庭,和谁谁谁是世交...一般会提到弗洛伊德。爸爸妈妈先去看看,是不是这样。回头再接着介绍贡布里希,贡布里希这本特别重要的书...对于孩子教育特别重要....

Rank: 4

34#
发表于 2015-3-25 10:23:51 |只看该作者

009续-《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维也纳妈妈派....话说,维也纳那个屁大的小城,有头有脸的,相互之间,都认识。那些妈妈们呢,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上,形成了某种“一致”。当年,申爸分析出,这种一致,肯定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朗读经典著作.....那些妈妈就跟咱们现在群里的妈妈似的,自己对那些经典,“有感觉”了。并且,申爸推测,她们之间,应该有组织者,以沙龙的形式,定期地聚会,相互交流经验和心得....就像现在妈妈们做的那样....

    曾经有一段时间,申爸从孔夫子上淘了大量的维也纳派学者的自传,传记....想从他们自己的记录中,找到当初他们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后来,放弃了:这些人,太能写了。那简直是浩如烟海....并且,最关键的部分,缺失。他们呢,无一例外地会回忆起小时候,妈妈给读书。每天晚上,都读。大家都记得的,是读荷马史诗。申爸想知道,他们的妈妈读的书单是什么,可从他们自己的传记上,看不出来。现在,我们知道,最起作用年龄阶段朗读的经典作品,孩子会把它们埋进潜意识的领域里面去。等他们长大了,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当初具体听了什么书了。不但他们,就是大申,申爸现在,拿着战争与和平,给大申看。大申知道这本书,但不记得申爸给他读过。这是申爸给大申读的第一本大书。大申自己不记得了。申爸想找他们的妈妈写的书。可是找不到。主要是,维也纳派在中国不吃香,没人翻译。她们用德语写的书,申爸哪里看得懂。只好作罢。

    说说这个贡布里希,和他的这本书。贡布里希呢,按照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被分到艺术史家的类别里面去。艺术史,研究艺术的历史。我们曾经提到过,阿西莫夫和伊林。阿西莫夫呢,有《诠释人类万年》,伊林呢,有《人怎样变成巨人》...但从书名上,看不太清,这本书的主题。后来,21世纪出版社,重版这本书,把它改名为《人类文明的故事》,这个名字,和阿西莫夫的那本书,就很好地说明,他们的这两本书,写的是什么。

    这个大家啊,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他们的头脑里面,已经很好地建构起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宏观图景了。他们能够自如地从总体上,观察、思考、把握我们这个世界。阿西莫夫和伊林在这两本书里,把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人类一切的文明成果,揉到一起,整个儿地叙述出来。囫囵个儿的,不是片段,肢解....不是帝释天珠帘上的珠子,也不是一挂珠子,而是那帘珠帘,整个儿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那两本书是那两个人...通才、大家...写的书,这本《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是贡布里作为一个大家、通才,写的同样类型的书。有没有不同呢?有。

    阿西和伊林的书,是写给大人,至少是“大孩子”看的书。可是,贡布里希的这本书呢?他本来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书。它们在叙述语境上,是不一样的。另外一点的不一样,对于教育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呢,很有些意味深长。我们知道,不管是阿西的那本诠释人类万年也好,还是伊林的人怎样变成巨人也好,都是作者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写出来的,他们各自写了各自的大书后,不到五年,就全去世了。贡布里希呢,不一样,这本书,是贡布里希的第一本书!

    话说当年,贡布里希博士学位拿到了,可是工作没有着落。有个出版社,要他翻译一本儿童历史读物....贡布里希看了一遍那书,觉得不屑:这东西,还没我小老人家写的好呢!编辑开明,就说:那你就写!于是,贡布里希就写。这本书呢,和阿西伊林的两本一样,充溢满满的人文关怀。但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本书,除了人文关怀之外,字里行间,充溢爱。一种温柔的含情脉脉。原来,当年贡布里希写这书的时候,正在追女朋友。这个男孩儿追女孩儿啊,实在是自己心里觉得拘束,笨手笨脚。怎么的,都觉得使不上劲儿。于是,男孩儿就无一例外地采取这么个策略:向女孩儿展示自己的特长,强项。

    贡布里希,申爸不知道他还有别的什么特长。不过,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能写出和伊林阿西莫夫五七十岁想媲美的书,他自己一定是有感觉的,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能。贡布里希就写。写一章,送给女孩儿读一章。他写的时候,估计是把对面坐着听讲的,从孩子换成恋人了。 写得“温柔缠绵”,爱意满满。喜欢八卦的麻麻,自己去找,后来贡布里希追到了女孩儿没....申爸不知道。反正吧,机缘际合,“碰出了”这部名著。这简直就是一本童话风格的巨著,适合给小孩子来读。它的风格童贞,内容宏大。这种书,可遇而不可求。

    大申呢,是前年暑假....九岁的时候...自己秃噜完这本书的。二十万字。对大申来讲,是本“小书”,不到一天,就看完了。嗯...这个教育呢,还是很有门道的。这个维也纳派妈妈教育出来的娃儿,从校门出来,就能写出别人要集聚一生能量,在生命最后才能写出的书.....这个是不一般的。咱们中国呢....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写出《诠释人类万年》《人怎样变成巨人》《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这个档次的书。期望咱们的娃长大了,到了博士毕业,追女孩儿的时候,能写出来。

Rank: 4

35#
发表于 2015-3-25 10:35: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5 10:36 编辑

009续-贡布里希和他的作品
-《艺术的故事》《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这个贡布里希呢,大家。申爸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看电子书,pdf,那本《艺术的故事》。这个书呢,网上有的是,新书旧书都有。就是贵。申爸看《艺术的故事》,那里面的插图,真的好啊。鲁本斯画的他四岁的小儿子,实在太萌了。萌是萌但不卖萌。那个画你看,越看越好看。里面的每一幅图,都好看。人类发展史上,最好的绘画精品,都给贡布里希划拉到他的那本书里面去了。后来,申爸收集了里面所有插图的高清大图....可是找不到了,估计是坏在另外一块硬盘里面了。那些画呢,我们大都看过。尽管单幅画都有可能看过,可是用那种组合的方式放在一起,就谁也没看过了。只有贡布里希用那种方式把画都放在一起了。把那些画挑出来放到一块儿,没有眼力办不到。贡布里希是有眼力的,这个毫无疑问。

    话说,这个贡布里希,在琢磨中国艺术的时候,迷上了书法。他整天价就琢磨:我怎么才能写出和王羲之一样的字儿来...赶到后来,他遇到一个精通中国书法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中国的书法,要练到王羲之那个水平,要从小就开始练,童子功。这还不算,光是墨汁,就要用掉好几大缸。要一辈子不停地练,练到最后才能写出那样的字。贡布里希一听,傻了眼,没法子只好放弃。这个,跟海德格尔迷道德经,好有一拼了的。他这个西方人,能够看出中国传统毛笔书法的韵味,那艺术上的功力,非同小可。话说,他们大小就伴着那几十个字母长大的人,是很难体味到中国书法里面的玄妙幽微的韵味的。

    在欣赏中国书法的中国人看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在其纯粹的艺术的韵味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写的那个字,到底是哪个汉字,这个汉字所代表的意思。这个汉字呢,或抽象,或具象,它总有意思。书法家笔下的那个艺术图案,或多或少,隐隐约约地要表现一点儿这个字本来的意思。这层琢磨....猜是哪个字,把看到的图案,和那个字的本意联系起来.....在中国书法审美中,占很重要的一块份额。

    你想啊,这个贡布里希,他根本不认识汉字,这层审美,他就涉及不到。在他看来,一副中国书法作品,就是一副抽象画。中国最古的书法作品,比最现代的现代抽象画作,还要抽象。书法本身,题笺,加上钤印,就是一副画。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认识汉字,可以猜字猜意思。贡布里希不成,他猜不着。即便是这样,在欣赏中国书法的时候,有这么大的局限,贡布里希还是迷上了中国的毛笔书法。他的着迷,完全是从“抽象画”的角度迷过去的。这个人,对于艺术的品鉴,到了什么样出神入化的水平....妈妈们可以试着想像一下。

    这个,一般来讲呢,一本书的第一页非常重要。在这一页中....处于概论的位置么....作者写的东西,你就能看出来,作者是不是有宏观的图景在头脑中。只有成竹在胸,他才能够说出一针见血的话来。毫无疑问,《艺术的故事》是这样的书。申爸就兴趣盎然地看下去。那个时候呢,广西师范版还没有出版,这个书市面上也买不到;孔夫子,申爸也不知道。贡布里希,就这样,申爸只能在电子书上读。要找贡布里希,就去iask...

    后来,有一天,申爸忽然发现了贡布里希的《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翻开一看,他这么开头:“所有的故事都以"从前……"开头。我们的故事只想讲述从前的事。从前你是小孩,站着都几乎够不着你母亲的手。你记得吗?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讲一个故事,它这样开头:从前有一个小男孩--或者一个小女孩--这就是我。从前你也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孩。这一点你回忆不起来了,但是你知道。父亲和母亲从前也是小孩,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尽管如此,你仍然知道这件事。我们说:他们是老人。他们也曾经有过祖父和祖母,所以他们也曾经可以说:"从前……"就这样永远上溯,再上溯。在每一个"从前……"之后总是还有一个。你可曾在两面镜子之间站立过?你不妨试一试!你就会无休无止地净看见镜子和镜子,镜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不清,可是你看到的还是镜子,仍还是镜子,但是都不是最后一面。即使在人再也看不见镜子的地方,始终还有别的镜子占据着位置。它们也在后面,这一点你知道。"从前……"的情形恰恰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想象这会停止。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一个人简直就要头晕了。但是你慢慢地再说一遍,渐渐地,你就能想象它了,然后再说一遍。这样,人们就迅速进入古代,随后便进入远古时代。永远上溯,就像用镜子那样。但是人们永远追溯不到起源。在每一个起源后面总是还有一个"从前……"。

    哎呀,这个好。尽管是模仿科罗迪的木偶奇遇记:“从前有....‘一个国王吗?’我的小读者们一定立刻这么猜了。...........”
模仿尽管模仿,可贡布里希的引申和扩展,就更要舒展自然得多了。这本立刻拿下。嗯....后来呢,大申三年级的暑假,就把这本给吃掉了。

    贡布里希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妙趣横生。这个《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呢,准定是基础300里面的一种无疑的。大家写的小书,语言浅显,气势恢宏。这是这个。
   
   

      这是先后两版。张荣昌特别喜欢不断修改他自己的译文,估计第二版在文字上有调整。申爸那本是第二版。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Rank: 4

36#
发表于 2015-3-25 10:47: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5 10:49 编辑

杂谈-从贡布里希谈儿童阅读规划


    说说阅读吧。这些日子...自打进入羊年以来就是这样....申爸迷上了“阅读”这件事情了。说到贡布里希,申爸回忆起春节长假里边,自个儿想出来但没写下来的一些想法了。赶紧写,要不回头又忘没了。 你说,这个贡布里希吧,写《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他呢,目的是写给小孩子们看的。可是呢,已经阅读了的孩子,妈妈把书竞回来,给孩子去看这本书。一般来讲....妈妈要是不中大奖的话....孩子并不乐意读。

    嗯...这个书吧,从作者的主观意图来看,分成两类。一类呢,是作者写给孩子看的,另一类呢,是作者写给大人看的。可是,从孩子的角度看过去,即便是第一类,也分成两种。孩子会把“写给他们看的书”,分成“我喜欢看的”和“我不喜欢看的”两种。
能写出给孩子看,并且孩子喜欢的书,并不容易。那需要特别的能耐。尽管贡布里希在宏观图景上面强,可是他写的这本书,还是以对着小孩子的口气,“大人以为孩子爱看”的书。但是呢,在孩子。他接受起来,这本书比那些本就是“写给大人看的书”,要容易。

    贡布里希显然不是郑渊洁。郑渊洁才是写孩子爱看的书的圣手;当然,郑渊洁也不是贡布里希,郑渊洁绝计写不出贡布里希那样功沉力厚的书出来。孩子需要郑渊洁,也需要贡布里希。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贡布里希呢?郑渊洁,他写的书好,孩子爱读。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小孩子,他开始自主阅读了,你什么时候把郑渊洁给孩子,他什么时候爱看。郑渊洁是愉快阅读,孩子天生喜欢,爱看。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郑渊洁固然要给孩子,可是,你把郑渊洁写过的,正在写的,甚至未来还没写的书,都拿来给孩子读过,孩子还是成为不了贡布里希。要想让孩子成为贡布里希,最最基础的事情,就是要设法让孩子喜欢读《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喜欢读《艺术的故事》....就像喜欢郑渊洁一样喜欢这些书。

    嗯....申爸觉得,申爸把问题说清楚了。有几个要点:

    第一呢,申爸是想说,孩子只看孩子喜欢看的书,不足以长成去贡布里希。也许,是绝对长不成贡布里希...这个,从千千万万无数的孩子的实践来看,似乎是这样的;不但长不成,很可能背道而驰。这一点,目前申爸也不大确定。

    第二呢,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让孩子喜欢上贡布里希,要有特意的安排。

    第三呢,申爸是想说,毫无疑问,孩子有孩子喜欢读的读物,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只要爸爸妈妈从孩子自主阅读那一天开始,就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合适的读物,孩子就会欢欢喜喜地去读。爸爸妈妈忽略了,不给,孩子自己也会周边的环境中自己去找...借啊什么的,自己找来读。不只是借,自己也偷着买。

    如果....申爸随手拿两个象征性的极端来代表....想要从丁丁历险记到黑格尔的小逻辑,孩子一路走过去。这个孩子的阅读,从丁丁历险记到小逻辑,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能过去的呢,还是中间要想蹦床一样,有些地方要蹦上去的?申爸呢,不知道那么多“阅读推广人”,他们的思路是什么.....请了解的妈妈,概要说说....推测起来,他们的思路,似乎是说,给孩子喜欢看的读物,由浅到深,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看《艺术的故事》了。

    群友: 朗读手册里推荐的大都是获奖小说。)

    申爸:获奖小说自然有获奖小说的作用....有很大的价值,这个当然....可是,获奖小说可不是全部。远远不是,差得远呢。充其量,阅读获奖小说,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的需要。可是,“这个阶段”以外呢?他们有说吗?如果推广儿童阅读的人,只停留在获奖小说的层面上,那连申爸的推测的水准,都还没有达到呢。也不知道他们推广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根本就没有目的。这个,申爸都不知道。

    群友:还推荐很多的科普书,很多书绝版了,所以她们看到有新出的,终于引进的,都会热情地推荐,我知道的比如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汉声数学之类的,大都推荐些新引进的好书吧,比如艺术的故事。

    申爸:如果孩子不看《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她们怎么说?

    群友:我知道的是孩子都爱看的。2、3年级的孩子都主动去看。孩子不爱看的,那就妈妈念,亲子阅读嘛。

    申爸:群友说的大英百科全书,不是指西妈那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吧?申爸的问题就在这里:这两个百科全书之间,是可以顺畅的连接过去吗?喜欢看大英百科全书,将来到12岁,就会喜欢钻不列颠百科全书?她们有说吗?
  
    群友:好像没说。阅读,他们说的是享受,不功利的阅读,然后那些好处不经意间都收获了。还推荐过那套大开本的现在已经绝版的希腊神话,我就是那时候收的。

    群友:儿童大英百科全书,喜马拉雅上有音频,娃边听音频边磕磕巴巴的看,这个和让娃阅读小学语文课本的路子差不多,里面的文章和课本的也差不多。娃读这个和读课本感觉差不多。

    申爸:嗯……儿童大英百科全书,申爸没见过。感觉是一本不错的书,从孩子的反应来看,也好。

    群友:儿童大英百科全书,里面有很多插图的,都是那个很久年代的插图,很有亲切感的。

    群友:读这套12岁蹦不到不列颠那套,估计,一套16本,不是1本。

    群友:这套也是不列颠出品的。

    申爸: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如果把孩子整个的教育比作大象的话……好的阅读推广人的思路,是在摸象肚子,说是一堵墙。申爸这么理解,靠谱吗?嗯...就是说,申爸特别关心,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孩子的阅读要怎么安排;而不是从一个专家的角度,孩子的阅读要怎么安排。 申爸最关心大象,不要象鼻子啊、尾巴啊、肚子啊...再精确的鼻子尾巴肚子,都还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爸爸妈妈见过把阅读当成大象,整体来说的话,就转过来参考。在囫囵个儿的大象这个层面,别人是怎么说阅读这个事情的....这是申爸最想知道的。

    群友: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上面这句算不?)

    申爸:算,一个孩子的阅读史应该怎么规划,有说没?要是没有方法论,只有态度宣言,就没意思了。没办法实操。

    群友:朱规划的方法论,应该有吧?之前我没深入去探究,还不知道呢。

Rank: 6Rank: 6

37#
发表于 2015-3-31 11:41:55 |只看该作者
天呐!!!

点评

语晨妈  ???  发表于 2015-3-31 14:19:36

Rank: 3Rank: 3

38#
发表于 2015-3-31 19:37:19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申爸推的都是很多年前的现在买不到的书尼?

点评

语晨妈  孔夫子旧书网。  发表于 2015-4-1 08:23:18

Rank: 4

39#
发表于 2015-5-5 09:52: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5 16:09 编辑

杂谈-散落的关于基础300


      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一个重点是聚书。那些优秀的旧书,还要继续....当然,因为旧书数量少,从总体而言,我们现在做的,还只是“聚书单”。

    我们社交群的人数在不断增长。我们的人数总能增长到毫不费力地去重印任何一本书的程度的。我们要重印那些好书,就必须先把书单聚出来。还有呢,就是搞清楚,怎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把这些书自然地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来。有什么技巧,会遇到什么问题,引入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起结果如何....这些呢,都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解决的问题。

    很快呢,最先抢书的义工妈妈,就会体会到:孩子的教育其实非常简单。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把那些基础300的好书,给到孩子,就可以了。要体会到这一点,前提是,妈妈要对那些书....那些书的里面,都讲了些什么,具体内容怎样,那些书,好在哪里....对这些,有一个直观的体验。话说回来了:你还是要先有一部分“那些书”,然后呢,自己就有感受,有体验了。

    粤-果妈07男12男2015-4-2 4:23:32
    阿西莫夫拍了,加之前自己印的一起印的三套啦。希望群里众神们能尽早把更多更好更适合小的小朋友读的伊林,简明世界史等书早些众筹起来。

    京-申爸0406男(1176334719) 2015-4-2 5:10:50
    哈哈,果妈说得是。即便是众筹,即便是去原样重印基础300,咱们呢,也有先有后。先抓重点。就像果妈说的,伊林,简明世界史,这些是最重要的哈。咱们呢,欢迎身在出版界的妈妈们加入!哈哈,那啥,这叫做“打入敌人内部”。

    嗯...那啥,小小孩儿的妈妈们呢,你们不要着急:所有的书,都能够原样重印的。并且,咱们和江苏社的沟通团队,也在和江苏社磋商,取得录音销售权。一旦拿到这个使用权,咱们就能卖《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的伴听资料啦!

    为什么小小孩儿的妈妈,莫着急呢?妈妈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就两种人。一种是男人;另一种是女人。男人呢,总会当爸爸,女人呢,总会当妈妈。当了爸爸,当了妈妈,就需要到咱们这个群里来的...嗯....我们会收尽社会上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出版社的人啦。它那个书,要是新的,也包括书的作者。妈妈们想想,这个样子的话,咱们想哪本书是哪本书,对不对?
面包会有的。

    嗯...不过呢,这需要些时间。两年三年的时间。反正,你家宝宝,再有两年三年,也还没长大到要用这些书的年龄。你着啥急?目前呢,妈妈只要找一些旧书,祖国版之类,可以拿来,给孩子当天书,扳道器,读就足够了。这个呢,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呢,就是机会来了,妈妈们要抓住机会。现在,她们众筹小组,在预定第一本基础三百.....原样重印版,第一本....《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机会来了,妈妈们要敏捷地抓住!赶紧去拿到手里。这个书呢,据说国内的版权授权很快就要到期了。米国那边,阿西莫夫的女儿在和阿西莫夫版权基金会打官司,所有的阿西莫夫的书,版权冻结。这本是原合同未到期的“漏网版权书”。要是妈妈们这次机会捉不住,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年月了。

    以后呢,我们每一本众筹的原样重印,都是同样道理:着急的不要,因为孩子现在还不需要;在孩子需要之前,总应该有机会,妈妈能够得到这本书;但是,机会一旦来了,妈妈要敏捷地捉住,不要让它溜掉了。这是书的事情。

    灿妈的回馈回来了。昨天早上,申爸就推测,灿妈应该是十二岁或者是十一岁晚些时候,听到这部书的。果真的是十一岁。申爸已经准备好了《平凡的世界》的小说、音频。现在,电视剧也有了。

    哦...想起来一件事,插一句:去年,央视应该播了电视剧《毛泽东》的上部。哪位爸爸妈妈能够找来高清共享?还有《恰同学少年》的高清视频....申爸推测,这些资料,给大申的最佳时间,是明天这个时候....大申差3个月12岁的时候。到时候给给看。

    嗯...还有没有爸爸妈妈,对《平凡的世界》有很深的印象的?请回馈,并回忆一下,你当年是几岁的时候听过/看过的这部小说。

Rank: 4

40#
发表于 2015-5-5 11:01: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5 16:09 编辑

杂谈-社会图景开篇


      我们自己,也正好恰在了节骨眼上:我们要开始说社会图景的建构。怎么引导孩子认识我们身在其中的这个中国社会呢?更有甚者,我们自己怎么对这个社会,建构一番最基本的认识?

    为什么申爸如此敏感于中国历史呢?为什么当大申表现出对中国历史的喜爱,申爸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所有的别的事情全部停掉,腾出资源,让大申尽情的畅游在中国历史面?是有所本,物有所源。

    我们这个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几千年的积淀,积累到今天,才形成今天的这个样子的。要理解中国这个文化,中国这个社会,光读一本论语,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了解今天,只能去看过去,历史。这个中国的历史啊,源远流长,里面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你怎么抓啊?你不能三千多年的文字史,全抓。那太多了。受不了。从建构对社会的认识,对于我们身处的社会的大图景的角度,抓重点。

    重点呢,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这个文明的源头,从春秋,抓到汉代,就可以了;另一个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直接起源:中国近代史。而在中国近代史里面,从1911年到1949年,又是重点中的重点。我们呢,只要卡死了两头,中间部分,等到孩子大了,留给他自己去探索,就是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人类文明的其他部分,我们怎么让孩子吸取其精华呢?这也是一个问题。

    先说到这儿吧,回头接着说。

    昨天,申爸说了,申爸很好奇一件事情: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部落是走向繁荣昌盛,还是最终走向没落。这个问题呢,你给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去回答,他们会给出你极其复杂的分析和没有答案。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角太低,看不到全貌。我们推到原点,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你说穿了,到底,一个部族,到底是走向兴旺发达还是走向没落,取决于“人的再生产”。是不是能够“再造出”足够质量的后代。他一个部族,找到了一个法子,让自己的后代的个人“质量”足够高,他们就一代接一代,不停地向前发展,在于自然的磨合,与别的部族的较量中,占得上风,他们就一直繁衍兴盛下去。相比较而言,那些不幸的部族,他们没找到好的法子,最终不就没落了么。

    人的“再生产”呢,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上的繁衍。这个方面,各个部族都一样,比不出来个上下。那些在生理上繁衍有缺陷的个体,早已经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掉了,连部族那个阶段,都走不到。另一个方面呢,是一个孩子,他生下来,在教育上,是不是做得好。同样的孩子,在他们那里,是不是获得了后天的素质优势。至此呢,这个思路,至少在逻辑山个,没有瑕疵。

    申爸干嘛琢磨这个事情呢?这个思路,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我们的孩子,有大用途。我们来看,今天现存的任何一个古老民族。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古老民族,都是生存竞争的胜者。别的呢,都消失了么。这些古老民族,有个什么特点?他们都有十分丰富的民间故事,绝大部分,都有史诗。你去看,无一例外。

    人类学家们去研究各种“野蛮部族”,那些在慌莽丛林孓存下来的部落。那些部落呢,“只有简单的故事,口口相传,”人类学家在他们的报告中,这样说。那些部落,也兴旺不起来。他们之所以还存在,是拜大自然之福:他们生活在资源丰富的热带丛林,生存问题很容易解决;与世隔绝,又没有别的部族和他们竞争。所以呢,他们一直生存在今天,还存在。

    相比较而言,比如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他们的生存环境,那就恶劣得多了。要是把那些热带雨林中的部落,移到青藏高原上去生活,几代人的光景,就死干净了。可是,藏族人却一直生存得很好....他们还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尤其是藏传佛教,那实在是登峰造极的一种人类文化珍品。藏族人,凭什么?他们凭他们的史诗-《格萨尔王》。

    爸爸妈妈们看哈,藏族人在这方面的记载和研究,很少。我们得不到完整的文字记载的报告。不过,我们可以拿同样有伟大史诗的希腊民族,来比照着分析藏族的情形。希腊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公元前800年成书的史诗。两万多行的史诗,在荷马把他们汇集起来,成书之前,里面的故事,一定是流传的更久了的。那些故事,涓涓细流,在人们之间口口相传,不断地被无数人补充,丰富。到了天才的荷马那里,才把集大成,把他们用书面文字固定下来。那些故事,是怎么使用的,在史前时代....就是有文字记载之前....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史后时代,有大量的记载,它们在小孩子的教育中,是怎么用的。你去读欧罗巴那块土地上,任何一个名人的传记。那传记在说传主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都会提到:他的妈妈给他读荷马史诗,或者给他讲荷马史诗。你去读,从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希罗多德开始,到后来的歌德,一直到后来的“维也纳派妈妈”,凡是正式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孩子,全部如此。

    我们可以很合理的推测:这些记载呢,是荷马成书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无数的妈妈,也是在她们的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讲史诗的故事的。因为他们的妈妈小的时候,他们的姥姥也在给他们妈妈讲同样的故事......口口相传么,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不要以为,两万行的荷马史诗,已经够多了.....格萨尔王,有一百万行!一直到今天,格萨尔王,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呢。你想想看,在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上生存,藏民族用来教育小孩子的史诗,比起气候宜人的地中海的希腊来,那个复杂程度不同....

    古希腊不仅有史诗,还有希腊神话。藏族呢,民间传说,神话,估计也不会少。这些资料呢,史诗、民间故事、神话什么的,在孩子建构整个世界图景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给了他们的后代,各种有关自然的真实和社会的真实。那些民族,靠着这些资料,给后代建构起强悍的世界图景。他们的后代呢,依靠这个心理空间,还有建构起这个心理空间过程中形成的思维能力,获取和很高的素质。他们就是这么着,在生存竞争中,获取最后的优势的。他们在“人的再生产”领域,获取了优势。

    申爸呢,琢磨这个干吗?很多妈妈说,“我就跟着申爸走就行了”。很轻松。可是申爸呢,申爸很麻烦。申爸跟谁走呢?申爸得知道,给孩子什么书。什么资料。这个给小孩子推荐书的人,很多很多。到度娘里,一搜一大把。可是,他们开出的那些书单呢,申爸仔细琢磨....仔细琢磨吧,申爸实在看不出,他们的书单是按照一个什么思路开出来的。前些日子,申爸请教迅雷爸,见没见过有人说,他的书单是按照什么思路开出来的。即便是见多识广的迅雷爸,似乎也没见过....没见迅雷爸回馈么....要是有的话,迅雷爸不至于“私藏”的。申爸也想向那些妈妈一样,跟个什么爸走。这样省事儿么....可是,申爸找不到那个“什么爸”,可以跟着走。只好自己硬着头皮,琢磨“选书的思路”。那没有思路,那不行。

    申爸呢,也开书单,基础300。可是,申爸的这个书单,和任何别一个人的书单,它都不一样。知道阿西莫夫的爸爸妈妈,可能不少;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有知道的,尼莫爸就知道。可是,谁知道《中国震撼世界》这本书?....当然是在申爸介绍这本书之前....几乎没有。是申爸想标新立异,自己想另搞一套吗?不是的。这个《中国震撼世界》,是三月二十号,申爸才在孔夫子上发现的,在此之前,申爸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存在。申爸呢,是先有一个完整的思路,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才碰上这本书的。

    说实话,在此之前,申爸一直在为如何把中国近代史引入到大申那里,而大伤脑筋。申爸需要一本书,相当于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作用的书。申爸一直找不到,一直找不到。试过几本,都不成功。那个汉武大帝,很正点的:它本身好看。不止于此,它还把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领域,都汇集到一块儿了。孩子因为好看而看,看完了,自然地就窜到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领域里面去了.....当然,这是在孩子已经表现出“主题相关性”的能力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中国震撼世界》,就是这样一本书。

    楠楠妈问,汉族凭什么生存下来。我们的民族,很特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孔子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给他讲那些上古神话和故事了....我们有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可是,我们拿我们的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去和希腊神话比较,我们的神话太单薄。其实,就是比较寒酸。那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东西。我们民族,还有一个传统,是别的民族很少有的....希腊也没有....就是诗歌。诗经啊....孔子的六艺之一。这个传统,我们比较独特。发展到后来,到了唐朝,发展到了顶峰。我们的诗歌文化,独步天下,无人能敌。可是,单靠诗歌,我们还是无法教育好后代,让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我们中华文明,走了一条独特的路。一条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走过的路,那就是科举制度。我们是靠制度,强制地让文明发展延续的。

    小孩子,六岁就开塾,背四书五经。六岁啊...我们民族的习惯,都是称虚岁的。就是五岁开始背书。这个时点,妈妈们很熟悉了:正是伴听的年龄。古时候,没有录音设备。怎么伴听呢?让孩子背,自己读,自己听!这真是个聪明的法子...当然,那个时候,人们的出发点,不是这样的。他们练童子功,将来好博取功名么....反正,不管怎么样,阴差阳错,让孩子走到伴听这条路上来了。他们懂他们小的时候,背的东西是怎么回事,那是要到十二三岁以后。有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明白了六七年来天天念叨的东西,是个什么意思了。在此之前,他们都是不懂的。什么“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小孩子,哪里懂?他们就是记熟了,自个儿反复念,完了自己反复听。听词汇。

    从本质上来讲,今天有了MP3,就不必要从小去背了。不明白什么意思,硬背然后自个儿听,这实在是个笨法子。给个MP3,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录成音,给孩子一边儿玩儿,一边伴听,就行了。在智力建构方面,效果一样;省的力气,就省多了去了。

    别的文明,还是靠妈妈们傍晚的灯下故事,来教育后代的时候,中国已经把这个事情,制度化了。这个制度很厉害!它不管你是谁,只要进入到这个机制里面,转上六七年,出来,就是那个样子了。相当于技术化了。这个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从汉武帝那个时候肇始的。这个事情,《汉武大帝》里边有说。嗯...这个呢,是说中华文明....还有《中国震撼世界》那本书。

    我们还要看一件事情:传统上,西方的孩子,他们读什么,拿什么启蒙。这个呢,就涉及到《伊索寓言》了。尽管申爸没有刻意查看资料...不过,从很多人的自传中,推测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在西方,他们拿《伊索寓言》当成识字课本用。有点儿相当于我们的三字经的味道。我们有我们的识字体系,作为识字课本的《伊索寓言》,就不必了。可是,西方的孩子,拿伊索寓言识完字之后,伊索寓言里面的寓意,在思维发展中,其强势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比较一下。我们古代的孩子背论语。论语是有关道德社会规范的。孩子要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那至少要到12周岁才行。在此之前,孩子连似懂非懂都谈不上,根本不懂。可是,伊索寓言不然。在孩子九岁的时候,伊索寓言里面所蕴含的寓意,孩子就已经似懂非懂了。等到了大申这个年龄,11岁,大申看完一则寓言,就可以很清晰地表述出来,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了。在启智方面,他们的伊索寓言要优于我们的论语。因为伊索寓言起作用的时间早。十岁就完全可以了;我们的论语,不到十二岁,起不了作用。更在于,由于伊索寓言变成了儿童启蒙读物,它变成文化的一部分了。他提供社会的真实。嗯....其实呢,在启智方面,我们把伊索寓言拿来用,一点问题没有:就那么个小薄册子,等孩子到了九岁,拿来给孩子当故事读两遍,就成了。很简单的事情。这个伊索寓言呢,就是....(申爸也记不住)号竞价的书。大致这么个意思吧....

    附:
    这个义工组呢,已经开始上大餐了。这个伊索寓言啥的,回头申爸再详细介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4-25 21:38 , Processed in 0.03000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