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53|回复: 27

[教育专版] 转载-对新兴教育的反思(胡萍)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24:11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地址:对新兴教育的反思之一——“在家上学”孩子的快乐与自由作者:胡萍老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d454f50101jdpz.html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25:2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uwendy 于 2014-11-27 09:27 编辑

对新兴教育的反思之一——“在家上学”孩子的快乐与自由

        对国内当下新出现的教育诸多模式,比如在家上学、读经班、私塾、学堂等,我不知道怎样称呼,所以,我选择了“新兴教育”这个词汇来代替这一类教育模式,以此与传统体制教育的区别,这个系列将写出我对这些教育的思考。正如我对华德福教育的思考系列博客一样,我并非针对某个人,而仅仅是针对某种教育模式.由于我接触面的局限性,反思也必然会有局限性,我的某一个观点也许并不能够代表所有的学堂或者在家上学的群体,本次反思纯属抛砖引玉,期望读者能够理解。

    因为工作的原因,也因为网友的热心帮助和支持,我接触到了一批全国各地“在家上学”的孩子,有机会与这些孩子的父母探讨教育,也有机会与这些孩子们聊天、喝茶、吃烧烤,当然,我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回避了,这样的情境下,孩子们与我的交流非常畅通,他们没有父母在场的压力,能够对我敞开心扉,让我触及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父母把孩子带离传统体制之后,孩子与主流教育脱离,也离开了原来的同伴群体,他们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思考是怎样的?他们如何完成这个年龄阶段应有的学业?把孩子带离传统体制学校之后,父母为孩子进行了怎样的人生规划?……我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十多年前,我也曾经想过让根儿在家里上学,无数次有这样的想法从心里冒出,我又无数次地把这个想法压制,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帮助根儿完成学业,我一直认为,根儿应该完成这个年龄阶段的系统学习,这是他成长中不可以缺失的部分,而我无法担当起这个重任。于是,我才开始了寻找好学校的征程,从昆明到成都再到深圳,经历了三个城市的迁徙,最终找到了我想为根儿寻找的好教育。今天,有更多的父母将孩子带离传统学校,我的内心真的非常佩服他们的勇气。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26:27 |显示全部楼层

       与在家上学的孩子们接触,他们的眼睛里有亮亮的光,这样的光在体制内学校的孩子是少有的,只有心灵被解放的孩子,眼睛里才会出现这样的光芒,这是我喜欢的光芒。根儿在到深圳读书之后一个月,这样的光芒才出现在他的眼睛里,就是这样的光芒,让我断定了根儿在深圳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常常会问到:“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学校呢?可以告诉我原因吗?”一个10岁的男孩告诉我:“我在学校的时候,数学成绩不是很好,在班级里处于中等,常常被老师羞辱,他会骂我傻B,当着全班同学这样骂,同学也就跟着他骂我傻B,我非常愤怒,那个时候,我都想有一天拿把刀把他们统统砍死,我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很多次想这样做。后来,我妈妈把我带离了那个城市,我也不用去学校上学了,感觉很好,没有人再羞辱我了。”一些孩子的学业在学校也非常好,但是,父母认为孩子在体制内的学习磨灭了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被体制训练成为了做题和考试的机器,于是,也将孩子带离了学校。

      父母带孩子离开体制内学校有很多原因,总的说来,体制内学校缺失了心灵教育,孩子很少能够接触到大自然,运动时间太少,学校不顾及孩子身体健康,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无用的东西,缺少生活技能的培养,磨灭了孩子对生活的热情,缺少了个性化的教育机制,缺少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只把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等等,成为了父母带孩子离开体制学校的重要原因。这些父母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经济背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着自己的理念和要求,体制内学校的教育显然不能够满足他们对教育的精神追求。

      当孩子被带离体制学校之后,他们开始在家里自学,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业时间和学业体系,成为我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在我的了解中,大多数孩子都会在上午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下午的时间可以玩,或者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做孩子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科目来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这让他们具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一个男孩告诉我他喜欢雕塑和陶艺,以前在体制内学校的时候,他喜欢画漫画,还自己创作过漫画,也写过小说并投稿到报社,最后没有被报社采纳,“我喜欢艺术和文学,我自己也写过小说,还将小说投稿,结果也没有被选中登载。”现在,他在一个陶艺社跟着老师学习,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做作品,他非常投入,“我愿意全身心投入,有时候我真的废寝忘食了,我太喜欢陶艺了,发自内心的喜欢,将来我要成为艺术家!”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喜欢外语,通过听英语小说,自己学会了英语,他的耳朵上常常带着耳机,骑自行车的时候也会这样,现在,他还在学习其他语言。“妈妈会给我选择好的英语故事和小说,我从最简单的英语故事开始听,慢慢就可以听稍微复杂一些的了,现在我可以听很多的英语故事了。”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中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他感觉到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每天,没有人逼着他要背多少单词,要默写多少段英文,他就是听故事,听完一个再听另一个。在我们交流的时候,他说出了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是他的偶像,问我是否知道这个故事和人物,我一脸茫然,只好坦白地告诉他“我的确不知道”,他没有在意我的“无知”,继续绘声绘色地给我讲他崇拜的偶像的故事。

    父母们也为在家上学的孩子请一些专业老师,这些专业老师帮助喜欢音乐和绘画的孩子提升专业水准,孩子们学习音乐或者绘画完全出于自己的喜欢,而非父母的功利,他们的学习不为考级,更不为升学加分,这样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学习艺术的状态。

    一些孩子被父母带离传统体制之后,突然获得了身心的自由,他们曾经被压制和扭曲的学习兴趣开始重新得到修复,对知识的渴望是来自内心的主动需求,在没有成人的逼迫之下,他们主动开始在网络的帮助下完成学业。一个15岁的女孩告诉我:“现在要学习知识也很容易了,网络上可以找到课堂的视频资料,还会提供作业的答案,我做了作业之后,就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答案看自己是否做对了,非常方便!”

    在家上学的父母们还会组织起来,一些有着专业背景的父母承担了孩子们的一些专业课程,比如,他们为某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上课,帮助孩子提升数学、物理或者化学方面的知识水准,父母们团结起来,都非常尽力地帮助孩子们成长。一些父母还将孩子带到了大理这样的古城,释放曾经的压力,修复曾经的伤痛,这样的成长环境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了宽松、自由、愉悦的空间。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28:02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二——“在家上学”孩子的迷茫与挣扎

      在与“在家上学”的孩子们交流中,我最想了解的是他们对于自己未来的想像和设计,这些与主流教育完全脱离的孩子们,他们对自己有着怎样的期待,想成为怎样的人,未来想做怎样的事情,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在毫无学业压力的时间和空间里,这些问题应该成为他们必然的思考。每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人,自然会思考这些问题,这是人类的本能。所以,我常常会对孩子们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将来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我想做一个艺术家,想获得全世界人民对我的尊重,我要用我的作品来实现我的梦想!”曾经被老师和同学羞辱的男孩,现在投入到了对陶艺的追求中,他兴奋地对我说出这一番话;

    喜爱外语的男孩告诉我:“我将来要到国外看看,我要多到一些国家去走一走。”他说出了两个国家的名字,我忘记是哪两个国家了;

    一个11岁的女孩告诉我:“我想打工!”;

    “我曾经想过做教育,教育能够尽快地改变一个社会,这是我的理想,但是,我发现我很难实现这个理想,所以,我现在的想法是做一个好母亲,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15岁女孩对自己未来的设想;

    “我没有想好我未来做什么,以前有想过做教育,现在不知道了”14岁的男孩显得很迷茫;

    “我想过,结果是白想,不可能实现!”看来,这个12岁的女孩对自己的未来有些绝望。
    ……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33:23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开始触摸到到了他们的心跳,来到他们对我敞开的心灵大门前,我想继续往前,于是,我问孩子们:“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做教育的梦想未必不能够实现,但需要接受很好的教育来增添自己的智慧,即使要做一个好妈妈,可能也需要接受高级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启迪每个人智慧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想没有想过通过上大学的途径,找到自己的梦想,或者找到实现梦想的途径?”

    孩子们眼睛里的光芒开始褪去,想做艺术家的男孩告诉我:“我将来要做好陶艺,必须要懂得化学,我还要与国外的人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长处,我得学习英语,我需要学习很多才能够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只有这个男孩对未来有着自己尚不成熟的规划。此时,有几个孩子同时发问:“为什么要上大学呢?”感觉他们对大学有一种抵触和不屑一顾,这种不屑让我触及到了在这个群体里成人对教育理解的脉搏,我反问他们:“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孩子们开始沉默,眼睛里透着深深的思考。

    我继续:“我们逃离传统体制的学校,为的是追求我们能够获得笔体制内学校更好的教育,并且这种更好的教育能够让我们的生命绚烂,这样的绚烂既有我们生命价值的实现,还能够为人类做出贡献,那样,我们这一生才过的有意义啊!”几个15岁左右的孩子被我的话打动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早已经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思考自己如何度过一生。

    孩子:“我觉得不上大学也可以学习啊,我将来学习一项自己喜欢的技能,也能够生存,如果将来我想上大学了,就去上就是了,现在,上大学也很容易的。”

    我:“上大学并不是仅仅学习一门生存的技能,大学里有大师,他们能够提升你的精神境界,让你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与大师的对话和接触,上大师的课堂,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可能会影响一个人对生命的价值观。”

    孩子:“民间也可以找到大师的,为什么一定要到大学里呢?”

    我:“为什么要排斥大学呢?当然,我指的大学是有着世界声誉的好大学,我知道你们都很聪明,你们也想接受好的教育,而且,依照你们的学习能力和家庭经济,如果我们能够享受好的教育,为什么不呢?”

    孩子:“可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够进入好的大学,我现在的学业状况,我觉得不可能考入世界上好的大学。”在体制内的学校上学时,她的学业并不弱。

    我:“现实中有这样的学校,比如,我儿子在深圳的学校,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学科进行学习,这样的学校与传统学校完全不同,有老师真诚地帮助你,他们能够把你带到世界名校这样的平台上,让你的聪明和才智能够尽情发挥,让你能够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孩子:“我们完全不知道有这样的学校”

    我:“在过几年,你们当年的同学有的已经上大学,他们有更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才智,如果你们现在都还不思考自己的未来,或许,30岁以后,你们会为自己感到遗憾,因为你们尚未找到展现自己价值的平台。”

    孩子:“在传统体制里,学生没有其他选择,只有高考一条路,所以,他们不需要选择,跟着安排走就是了,现在我们脱离了这个体制,面对的选择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有很多,我们反而迷茫了,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条路走。也许,我有一天也会考虑上大学,目前还没有更多地考虑这个问题。”

    我:“你们会与父母谈自己的困惑吗”

    孩子们:“不会谈的”“会谈的”“有些会与他们谈,有些不会找他们谈”……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33:38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边与孩子们谈话,我的脑海里浮现着儿子在深国交上学的情景,在这所学校里,与这些在家上学孩子一般年龄的学生们,他们有选择学科的自由,他们有着对自己未来清晰的认知,而且他们每天激情满满地为实现自己的未来在努力,他们相信在这个教育体系里,有老师们的帮助和父母的支持,自己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那种幸福的状态来自生命的内部。他们的状态与这些在家上学孩子的状态完全不同。或许,心怀梦想并为之奋斗是滋养和充实我们的精神养料,当缺失了这份精神养料,我们的精神便会空虚和贫瘠。

    谈话到这里,我清楚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内心,在家上学的日子里,他们有自由和快乐,也有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困扰和迷茫,更有对自己学业能力不足的担忧;他们的自我评价并不像成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很多成人都认为他们很强,很优秀,而他们的自我评价却并非如此;他们没有了同龄人的大学梦,或许是受到了成人的影响,认为上大学毫无意义,或许是他们已经明白学业的不系统无法进入到自己心仪的大学,所以干脆放弃这个梦想。

    从孩子们的身上,我也看到了父母的失职,把孩子带出体制学校之后,孩子的未来是需要父母设计的,如何给孩子一个比体制内学校更好的教育平台,让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有梦想,有实现梦想的激情,更有实现梦想的通道,这是父母需要思考和行动的,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带出体制内就放手不管了,让孩子独自挣扎着寻找生命的出口。

    无论何种教育,成人都是应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父母的职责除了为孩子提供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引领孩子走上实现生命价值的道路,孩子的一生才会感觉幸福。这些孩子都是生于90年代后期,他们成长在一个不缺乏生活物质和爱的家庭环境中,按照马斯洛的生命需求理论,孩子们对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已经被满足,爱的需要也已经被满足,安全的需要也已经被满足,他们的需求即将进入到了第四个层次——被尊重的需求,未来,他们的需求会进入第五个层次——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这是个体生命的最高需求,人类在被满足了前面四个需求之后,他们必然进入到追求最高精神需求的状态中,这是个体精神满足和幸福的根源。那么,父母应该思考的是:孩子如何才能够获得社会和人群的尊重?孩子如何能够获得实现生命价值的平台?

    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地明白这一代孩子的精神需要,帮助孩子寻找到实现生命价值的受教育平台,如果仅仅是将孩子带离体制内学校后,让孩子漂浮在自由的无体系的学业状态中,让孩子承受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我认为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34:51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三——教育体系与教育体制的区别

“您非常认同学校里的完整体系,但这体系可否理解为禁锢,对思维及创造力的禁锢?也许一些贵族学校禁锢的稍微好一些,如果目标都是升入名校,那这体系的优点体现在哪里?仅仅是考入名校吗?”这是一位网友在评论中的留言,我将这个留言作为反思之三的开篇,因为,这也是很多网友存在的误区,他们对教育体系和教育体制分辨不清。

    的确,我对教育体系的认同从来没有改变过,我的孩子经历了公立学校(云南师大附小)、私立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附小)、半公半私的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私立国际高中(深圳国际交流学院),这些学校都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成熟的教师队伍。在追求好教育的过程中,我坚持寻找完整成熟的教育体系,我肯定不会让孩子进入一个缺乏教育实践,不懂得教育规律的人所发起的,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不成熟,都没有被社会认同,没有被社会检验,且无法与社会接轨的教学体系中,因为,我的孩子在这样的体系中,只能够成为试验品或牺牲品,那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然而,我认同成熟的教育体系并不等同于我认同错误的教育体制。一个好的教育体系,如果在错误的教育体制里运行,这个好的教育体系便会被扭曲,本来是能够帮助孩子获得心灵成长和学业成就的教育体系,在一个错误的教育体制中,就会变成扭曲孩子心灵、破坏孩子创新能力、让孩子缺失批判性思维、孩子的独特个性和天赋都难以发展的桎梏。

    一个好的教育体制可以体现出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完整成长——身体健康、心灵美好、运动能力、学业成就等,教育的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真心的热爱自己的工作,真心爱孩子,帮助孩子获得成长,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要,帮助孩子建构起尊严、自信、自律,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梦想,为孩子提供实现梦想的通道,教师不仅具有我们公认的师德,而且还具备教学的能力。如果教育体制下的目标仅仅是为孩子的学业,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灵、运动能力等等都被忽视甚至放弃,那么,这个体制就是错误的,他没有为孩子的完整成长服务,我们现在的传统教育体制就是如此。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35:35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体制内学校的教育体系是否一无是处呢?我认为不能够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结构体系是完整的,传统学校里有专业能力很强的教师,教学体系和优秀教师组成了一个教育的体系,在这个教育体系之下同样有受益的人群,这是不可否认的。教育体系并不会禁锢孩子的思想,同样一段文字,同样一道题目,教师的教法可以让孩子发散思维,也可以让孩子的思维禁锢。举个例子,我儿子在成外附小的时候,语文有一题目是根据一段文字来组成一个词语,这段文字大意是玻璃杯掉地上被打碎了,老师给了标准答案是“岁岁平安”,儿子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同,所以这道题的得分是0分。儿子认为标准答案不对,他说:“玻璃杯都打碎了,怎么是平安呢?”我知道老师只有根据标准答案评分,他们不会在意学生的思辨,这样的老师教学生,自然会禁锢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但是,如果遇到有教育灵性的老师,他可能会听听孩子的解释,然后告诉孩子:“我认为你的说法有道理,虽然我必须按照标准答案给你0分,在我心里会给你满分的,你不必计较这个分数。”当然,要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很难。

    我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都是经历国内的体制内教育体系,高中经历的是英国教育A-level课程体系,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两个体系的教法和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法不同。比如,儿子在高中时的一次物理考试,有一道题目在考卷上已经给出了正确答案,考题的要求是让学生写出获得正确答案的方法,无论学生写出怎样的方法,只要这个方法能够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就可以得分。第一次听根儿告诉我这种考试的方式时,我被震撼了,终于明白这个体系的教育方式是在真正帮助孩子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没有禁锢孩子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所以,对于网友认为的“体系可否理解为禁锢,对思维及创造力的禁锢?”,从我孩子的经历中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体系不会禁锢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在深国交,每一科的教学老师都是尽力让孩子发展创造力、思考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他们的语文课堂也都是这样。

    在我写儿子成长的书期间,我专程到了深国交,在校长的支持下,我可以选择任意的课堂听课,也可以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我选择了听语文课。年轻漂亮的邓力瑞老师(大家都叫她玛格老师)是根儿曾经的语文老师,她给我详细介绍了深国交文史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对于根儿,她还有深刻的记忆,她告诉我:曾经在教根儿班级时,讲到元曲窦娥冤,根儿撰写了窦娥冤的现代剧本,然后组织同学进行排练,最后,邓老师所教的五个班级的同学在一起,各自表演了自己班级排演的现代版窦娥冤,每个班级学生排演的窦娥冤都新意百出,孩子们发挥了超级想像力,窦娥的穿越引爆了所有孩子的笑点。

    深国交的语文课没有教材,在邓老师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课堂里,教材是老师复印的两篇文章,一篇是庞朴先生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先生出生于江苏,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一篇是乔治·萨顿先生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乔治·萨顿出生于比利时,他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这两篇文章都选自《文明的对话》这本书。在这堂课里,邓老师引领学生了解了关系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与学生一起讨论了传统的两面性——既是财富也是包袱、从建筑学上引申出了东西方的人际关系模式、从美国人吃汉堡包比赛和攀岩来挑战生命极限引发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从维纳斯和掷铁饼者引发学生对艺术本质的讨论……这一堂课共一个半小时,中途没有休息,学生们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会提出与老师不同的意见,甚至,学生对于乔治·萨顿先生把体育归于感性的论点提出了质疑。

    学生们思维活跃,他们常常就一个问题进行争辩,比如,老师问到:“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你们认为体现传统两面性(财富与包袱)的有哪些现象?”,一个男生回答:“文言文”立即引来全班哄堂大笑,邓老师让他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文言文在生活中又不使用,为什么要学习呢?更不能够接受的是要背诵!所以,对于我来说,文言文就是包袱。”他的发言立即引来两个女生的反驳:“文言文是一种文化,在我们现在的语言表达中,如果有文言文可以让语言精炼,学习文言文可以对古代文化有了解,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讨论到美国人比赛吃汉堡包时,一位女生提出:“他们这样做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是对生命的不尊重!”邓老师开始与她一起讨论两种文化下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加入辩论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样的讨论在课堂里时时发生,邓老师总是鼓励学生们阐述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讨论中结束,课外作业是阅读李约瑟先生的著作《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李约瑟先生出生于英国,曾任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

    邓老师不会用自己的思想来束缚孩子们,她的引导总是为孩子们不断打开看世界的一扇又一扇窗户,为孩子们提供不同文化下看世界的角度,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将来不会狭隘,他们对世界拥有宽容和接纳的心态,这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基本素养,这样的语文学习方式一直是我所追求的,根儿幸运地享受到了邓老师两年的引领。

深国交的语文考试也与传统学校不一样,特别是作文的考试,每次考试有多个作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问题来发挥。在2011年的一次考试中,共有8个作文的题目供学生选择:“中国新年”、“一个奇怪的梦”、“我最怕面对的一个人”、“爸爸妈妈,其实你们不懂我的心”、“去年今日”、“含蓄”、“输与赢”、“以下面两句古诗引起的意境写篇文章或故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宽泛的作文题材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内容,在考试中尽情发挥,获得好成绩。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35:50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体制内的学校里,如果我们将教学方式改变一下,将教学理念转变一下,在我们原有的教育体系下,我们也能够把教育做得更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更能够帮助孩子获得个体独特的发展。其实,深国交的做法未必不可以在传统体制内学校实施,只是,做教育的人是否愿意这样做,这就是体制的原因了,与教育体系无关。我在假设,如果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之下采用A-level课程体系,也一定会被扭曲得面目全非;如果国内的教育体系,放在深国交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或许会成为一种优秀的教育而享誉世界。
   
在这篇短短的博文里,我不能够写出更多我与根儿经历两种教育体制和体系的对比,更多的内容将在我的新书中呈现。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也可以看我曾经的博客系列《儿子的新学校》《儿子的高考》。

    最后回应一下网友关于名校的疑惑,我认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要上名校,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上名校,名校对于个体孩子并不意味着什么,他们可以喜欢名校,也可以对名校不屑,但名校之所以为名校,其人文精神与学术风采举世公认,这个不容置疑,如果质疑名校对于教育的价值,只能够说有些愚昧。对于个体孩子来说,他们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途径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母亲,我给自己的任务是发现儿子的天赋,保护好他的天赋,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梦想,帮助他获得实现梦想的平台,这样的帮助包括的心灵方面和物质方面。当有一天,儿子突然告诉我:“妈妈,我要去剑桥学习生物”的时候,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我的力量,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

    每个孩子的梦想不一样,就像我前一篇博文提到的那个想成为艺术家的孩子,当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梦想时,我们需要帮助他找到实现梦想的途径,如果我是这个孩子的妈妈,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我的孩子如何才能够走上成为艺术家的道路,我该为他提供怎样的学业条件,他才能够实现艺术家之梦,然后我要为孩子寻找到这些条件,让他进入实现梦想的通道,这才是孩子需要我们做的,也是我们的天职。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38:03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四——新兴教育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在传统体制内,教育体系是完整的,在结构上,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或职业学校、中专、大专),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最终完成自己的学业;在教学内容上,每个阶段的教材是完整的,知识结构也是完整的;在教师队伍上,传统体制学校内有大量专业水准较高的教师,因为工作稳定,收入也不差,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绝大多数的老师并没有离开体制内学校。曾经,根儿小学时就读的私立学校里,一些当年从公立学校辞职或者停薪留职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水准都很高,有一位老师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现在,这些老师又回到了公立学校里,甚至,一部分具有优质资源的公立学校用尽办法把私立学校的好老师挖了回去,曾经辞去公职的老师又恢复了公职,这些老师回到公立学校都成为了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在我走访过的私立学校或者学堂,致命的缺陷是教育体系的不足或者缺失。先说结构上,华德福有小学和初中,但没有高中,当孩子从华德福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毕业之后,他们无法进入国内体制内学校的高中,只好选择国内私立学校高中或者国外高中;全国最知名的国学学堂,这个学堂因为南怀瑾而出名,但也只有小学,孩子进入这个学堂学习到小学毕业,只好选择其他私立学校的中学继续学习;

      在一个学堂里参观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些大孩子,他们已经到了要上大学的年龄,在与这个学堂的校长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告诉我:“我们自己办大学”,当我问到大学的校舍和师资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的大学校舍就是两套居民房,师资就是他和他那些不满30岁的徒弟,我认为,那种动辄就号称自己办大学的人,是对教育的不敬畏!我当时忍不住回应:“呵呵,看来你就是这所大学的大师了哈!”我在想,从这所“大学”毕业的孩子,能够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吗?很多的私立学校都存在这样的结构不完整,办了小学没有初中,办了初中没有高中,有了高中却不能够与国内的大学或者国际的大学接轨,因为孩子们在高中没有学过数学和科学,无法参与国际国内的高考……这种不完整的结构会让父母处于不断的焦虑中,不知道这个阶段的学业结束后,孩子的下一个阶段学业该在哪一所学校完成。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38:44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兴教育的师资方面,如果从教学专业水准来说,绝大部分私立学校(学堂)的教师不如体制内教师,缺乏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是他们面临着的最大困难。很多新兴教育的老师来自家长,这些家长教育背景较好,也有热爱教育的激情,但他们缺乏专业的教学经验,其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一个从海南到北京的母亲,为上一年级的女儿选择了一所私立学堂,这个学堂的发起人热爱教育,招聘老师的时候,首要条件就是要热爱教育,要爱孩子,这样的理念感动了这位妈妈,她毅然地把女儿送进了这个学堂。然而,女儿在这个学堂里学习拼音两年,拼音都没有过关,最后,这个只有激情缺乏专业教学水准的学堂以关门收场了。

      在一些私立学校里,由一个老师担任一个班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部课程,这个班级的孩子每天对应的老师都是这一个老师,而这位老师之前并没有教学经验,只有热爱教育的激情,他之前做的工作是一个编辑,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如何教孩子学习数学的。一般来说,为孩子选择私立学堂(学校)的父母都非常关注教学品质,而私立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准,让这些父母操碎了心,一些父母自己出钱让老师去参加各种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很难提升缺乏教学专业经验老师的教学水准,为了不落后于传统体制内学生的学业水平,父母们不得不为孩子请体制内学校的老师补课,原本选择私立学校是为孩子减轻负担,获得好品质的教育,这样的初衷并没有得到实现。一些父母把孩子送入私立学校读完小学之后,又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了公立学校的初中学习。

    从教学内容来看,“半途而废”的教学结构必然带来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完整,比如,华德福的孩子读完初中,如果要延续华德福高中教育,只能够选择国外的华德福体系学校,如果孩子选择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那么,只好选择其他体系,中断华德福的体系,这会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问题,一些孩子可能适应,一些孩子可能不适应;在国学学堂读完小学的孩子,需要转入其他学校读初中,父母大多会为孩子选择具有国学特色的私立学校初中,继续完成学业,一些孩子离开学堂所在的城市,回到自己生活的城市后,这个城市没有与国学接轨的初中,只好进入体制内学校,或者沿用了体制内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私立学堂,之前的国学系统被中断了,教学内容和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完全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转折也给孩子带来了适应的问题,在学业上,孩子可能会遭遇巨大的困难。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些读经学堂的孩子们,在我走访过的一些读经学堂,孩子们只读一些经典,学堂里没有数学等相关课程,学堂里12岁的孩子,甚至15岁的孩子,都没有学过数学、物理等科学课,这让我非常吃惊,当我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学堂堂主或校长告诉我:“那些知识等到他们需要考试的时候,再突击学习就可以了,现在没有必要。”我认为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不懂教育的结果,他们将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简化成了一场考试,这是多么可怕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孩子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的能力,孩子学习科学,不是为了记得一些科学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科学精神。记得我中学时的数学老师告诉我们:学习数学不是让你们会计算,而是在培养你们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你们可能不会用到这些知识,但学习数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能力却能够在你们的生活中体现,你们在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有逻辑思维能力。当时我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我记住了,现在,我已经懂得的老师的良苦用心。
   
       现在,我们看到了,众多私立学堂(学校)在不断兴起,在家上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是现行体制内学校教育不能够满足民众追求好教育的结果,当我们逃离体制内学校之时,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寻找到一个怎样的教育,才能够在泼去脏水(错误的教育体制)的时候,不要把孩子(孩子正常的学业)一起泼掉呢?我认为这应该成为选择新兴教育的一个思路,也应该成为办新兴教育的一个思路,幸运的是,我也看到了在这个思路下的私立学校。
   
        在北京的郊区,我走访了一所私立学校,这所学校最打动我的是结构的完整性,在办学初期,他们就有了小学和中学,学生在学校要学习九年义务制的教学内容,高中的模式是与美国一所正规中学做联结,教材和师资都来自美国这所兄弟学校,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业有连续性,学业成绩能够与社会和国际接轨,这样的办学才是对孩子的学业真正负责任!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0:23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的反思之五——两种教育方式的较量

       在我走访过的以读古代经典为主的学堂或者学校中,给我的感觉是在返古,学堂或者学校从形式到内容都在效仿古代的做法。从孩子所学习的内容来看,每天都是诵读和背诵经典,不系统地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这些学堂还要求孩子们熟练地用英文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满足家长对孩子学习英语的渴望;从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来看,主要背诵,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就是熟练地背诵典籍,不给孩子解释古文的意思。

      我问校长:“如果孩子们根本就不理解,长年累月这样背诵,是不是有些浪费孩子的精力和时间呢?”校长告诉我:“他们不需要理解,只要背得就可以了,等他们长大了就自然理解了。”我还是不解,问:“那为什么他们不学习一些符合他们现在年龄认知的东西呢?”据我所知,古代私塾在孩子学习经典的时候,先生会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同时会对孩子讲解经典中文字的意思和含义,所以,才出现了孔融、曹植、骆宾王、苏轼、司马光等少年才俊,如果童年时期学习经典时,得不到先生的指导与点拨,他们又如何能够在年少时就崭露头角,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家。

      我对教育的理解是在孩子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内在发展,比如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运动能力、专注力、动手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等等,配合这些内在发展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孩子的内在发展,我不明白为什么放着孩子当下能够理解的知识和人文教育不教,一定要让孩子背诵当下不理解的经文呢?孩子每天只有这样的背诵学习方式,不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要,是否会荒芜了孩子心智成长的契机,就像农民种庄稼,要按照节令来栽种,如过了节令再来补栽,就可能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1:38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交流中校长说:“孩子在12岁前就是不能够教什么,让他们懵懂着,12岁以后才开始教,教的方法就是为孩子解经。”我问:“什么是解经呢?”校长告诉我:“到时候会有一个导师一样的人,带着几个12岁的孩子,游历社会,增长见识,比如与政府官员讨论国家大事,到菜市场体察民情,到学校与管理者讨论教育,在所见所闻中,导师就会把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用经文来解析给孩子。还比如,春天来临的时候,导师会带着这批弟子赏花踏春,吟诗作画,引经据典,这样弟子就会将之前背诵的经文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我忍不住感叹:“这样的导师素养和能力要求很高啊,现在学校已经为读经的孩子准备好了这样的导师吗?”校长面露难色:“目前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整个中国读经界可能都还没有这样的一位导师。”我问:“现在学校里已经有了12岁的孩子了,他们面临着需要导师解经,怎么办呢?”校长艰难地回应:“是啊,我们也很着急,实在不行也只好外请了。”“外请?”“台湾的王老师说可以帮助我们。”我明白了,校长需要从台湾引进导师,我在想,台湾来的导师是否能够与中国的政府机构衔接,带着几个12岁的孩子与政府官员正儿八经地讨论国事,这能够行得通吗?古代有孔子带着弟子与国君谈论国事,是因为孔子本身就是朝廷官员,而且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学者,把这一套做法穿越到现代社会的环境中,这能够实现吗?现在,一些国人认为读经能够拯救国家,能够培养出辅佐君王的能人来,一位校长非常豪气地对我说:“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未来辅佐国君的人,到时候,国君都得听他们的建言,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智囊!”这些从小读经的孩子我不知道将来是否会成为国君的左膀右臂,甚至成为国君的大脑,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同龄的孩子,西方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孩子的作业是对二战中发生的一场战役的分析,分析内容大致包括了: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战争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如果你是这场战争的指挥者,你会怎么做,等等,孩子为了完成这次作业,需要查询很多资料,这个过程让孩子了解了当年的历史、文化、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当年那场战役胜败的原因、指挥官的个人背景、指挥官的智慧等,同时让孩子有自己对这场战役的见解。这个过程帮助孩子发展了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是孩子内在发展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这个教育方式帮助了孩子完成内在发展的任务。

    在我儿子曾经就读的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学习历史的方式与国内完全不同,当学习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老师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需要考证这个历史事件是否是真实存在的,这段历史是由谁记录的,记录者是男性还是女性(男女两性心理的差异,会导致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记录者的家庭背景,记录者受教育的背景,在记录中他(她)的角度是什么,记录中真实的部分有多少,记录者自己的臆断有多少……最终,学生自己对这段历史做出结论。这种方式学习历史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深国交老师的引领让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一段历史记录,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培养了学生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儿子在深国交学习历史,有一天,儿子和同学一起到家里吃饭,大家对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进行讨论,妈妈发表自己的意见:“王老吉自己做不好,人家加多宝做好了,现在王老吉眼红了,就开始来与加多宝争。”此时,先生发表意见:“不要轻易做出这样的结论,影响孩子对这件事的判断。”儿子的同学发言了:“叔叔放心,在深国交学习过历史的人,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论左右我们的思想!”当这位妈妈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被震撼了!

    一位读经学堂的校长告诉我:“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读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伟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知道毛主席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又到北京大学求学,蹲过北大图书馆,还师从过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中国第一代共产主义发起者,邓小平曾经去法国留学,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世界上有更多伟大的人物,他们并不是靠读经成为世界伟人,比如哥白尼、爱因斯坦、哥伦布、比尔盖茨、奥巴马、撒切尔夫人……他们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是对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科学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改变了世界的进程,让自己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盛。

点评

学父五迁  哦。我说的"12岁",主要来自于皮亚杰,参考了华德福。华德福的时间是"13"岁。这个读经的年龄,就和我无关了。没研究过。:D  发表于 2014-11-27 21:50:19
niuwendy  找到学父说的“12岁以前不教XXX”的出处了,原来华德福是不是真有这样的要求?  发表于 2014-11-27 09:42:14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3:52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六——对《弟子规》的思考

很多年前,我到一座城市讲座,当讲座结束的时候,一位先生找到我,送给我一本《弟子规》后就匆匆离去了,他没有与我说话,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送给我这样一本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经典。在回家途中的飞机上,我开始认真阅读这本经典,想明白为什么这类古代经典会受到一部分现代人的推崇。很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停止对流传了300多年的《弟子规》的思考,还买了一本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弟子规》版本,认真阅读领会。

    对于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我一直持有的观点是:这些经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典籍,之所以流传至今自有其道理,但是,其中必然存在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观点和思想,特别是当成人用这些典籍来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孩子的心智被典籍中的糟粕所禁锢或破坏,我们使用典籍的初衷就会适得其反了。在我对根儿进行的教育中,无论我采用西方或者东方的思想或方法,我必须经过自己的批判性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盲从。

    《弟子规》主要是在儿童启蒙教育的时候,对儿童的训导,对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我想应该大致定义在6岁左右吧(或许是更小的幼儿)。翻开《弟子规》,第一个部分是《入则孝》,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部分的内容。

    《入则孝》的第一句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书中的解释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近100年来对儿童发展的研究,让我们更加了解儿童完成内在发展任务的方式,了解现代儿童教育的父母懂得,孩子在6岁前,当他专注于一项工作的时候(对儿童工作的概念和讲解可以看我的书《善解童贞1》),成人不可以随意打搅,不可以随意打断孩子的工作过程,孩子在一项专注的工作过程中,可以保护其专注力,发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大小肌肉的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孩子内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按照《弟子规》的训导,只要父母一呼喊,孩子就应该立即停下自己的工作,回应父母的需要,否则,就被冠以不孝敬之罪名。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工作状态的下,都必须要无时无刻地关注到并满足父母的需求,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发展中,试问,孩子的工作过程被打断,专注力被破坏,内在发展需要被忽视,父母又该当何罪呢?

    《入则孝》的第二句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书中的解释是“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恭敬地聆听父母的教诲,这是对孩子态度的正确要求,我在想,如果父母在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对孩子也非常尊重,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自然就会习得尊重他人的品质;对父母的责备,如果只有顺从接受,我觉得是不妥的,如果父母的责备是错误的,是对孩子的冤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与父母平等地交流对话呢?为什么要孩子必须顺从地接受呢?这是对孩子话语权的蔑视,也是对孩子尊严的蔑视,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入则孝》的第三句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书中的解释是“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这应该是对一个成年人的要求,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长大成人的孩子应该细心照料父母。但是,如果把这样的要求去针对一个6岁孩子,我觉得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我自己是一个母亲,我对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理解是:照料年幼儿子的生活是我的天职,我应该在冬天里不让他冻着,夏天里避免他中暑,夜里让他安然入眠,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父母该对孩子应尽的职责,怎么变成了一个6岁孩子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呢?这样的责任颠倒让人不可思议。现代儿童发展研究证明,儿童的行为是习得的,如果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我们尽责地照顾孩子,孩子就会习得照顾他人的行为,我们关心孩子,孩子就会习得关心他人的品行,孩子的成长阶段需要得到成人的照顾,更需要得到成人对儿童生存权利的保护。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4:00 |显示全部楼层
   《入则孝》中“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书中的解释是“不要因为是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符合为人子女的道理了。”如果孩子所思考和行动的每一件小事都要向父母禀告,必须要在父母同意下孩子才能够行动,孩子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必须要被父母掌控,那么,孩子的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如何能够得到发展?下一代永远生活在上一代的控制之下,怎么能够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景象出现?怎么能够有新思想的产生?怎么能够有创新能力的发展?怎么能够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伟人出现?更可怕的是,这句话中用“不符合为人子女的道理”来绑架孩子的独立精神发展,这样的道德绑架让孩子为了孝道,永远屈从于父母的指挥,放弃自我,不敢做自己,精神被父母遥控,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这样的教育是对孩子精神的全面扼杀!

    《入则孝》中“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书中的解释是“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孩子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对于启蒙阶段的儿童,他们应有的发展规律是关注自己的成长任务,并努力完成自己的成长,作为父母应该积极地帮助孩子完成内在发展任务,这是教育的本质。如果我们要求年幼的孩子要无时无刻去关注父母的心思,迎合父母的好恶,会将孩子内在发展的心理能量引入歧途,过度地将心思用于迎合他人,最后,孩子会成为一个善于迎合他人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样培养起来的人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奴才,而不能够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入则孝》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书中解释“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该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够离开一步。”如果这样的要求是对成年人来说,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样的要求是对刚启蒙的孩童,我认为是对孩子的虐待,让一个6岁的孩子为父母尝药,看药是否烫嘴,可能孩子的嘴会被烫伤,让6岁的孩子24小时不间歇地照顾生病的父母,还不能够离开一步,这不是对儿童的虐待又是什么呢?当父母生病时,如果两人不是同时生病,其中一个健康的人是可以照顾患者的,如果真的两人都病倒在床,他们应该安排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可靠的人进行照顾,然后让其他成年人来照顾自己,这才是符合社会公理的做法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十六条 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入则孝》中“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书中的解释是“父母亲去世以后,要守丧三年,常常哀思父母的养育之恩,提起父母是会难过哭泣,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我不理解为什么父母去世后要求孩子守丧三年,这三年中还要求孩子没有正常的生活,每每提及死去的父母,孩子还一定要哭泣,否则就是不孝道。如果这一条是对儿童的要求,我们想一下,这个儿童三年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沉浸在哀伤之中,还不可以吃肉,那么,儿童的身体发展如何能够得到保障?儿童的心力都被用于在哀伤中思念父母,孩子的内在发展任务又如何能够得以完成?这完全是对儿童发展权的漠视。如果这一条是对成年子女的要求,我们假设这个孩子已经长大成家,有了妻子儿女,在三年的守丧中被要求禁绝情欲,不能够有夫妻生活,这符合人性吗?我也是一个母亲,我不期望孩子在我去世之后,悲悲戚戚地守丧三年,失去正常的生活,我希望他依然能够幸福快乐地过日子,我相信他在这样的幸福快乐中,偶尔还是会忆起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去世之后一定要让孩子牢牢记住我们呢?在苍茫宇宙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一遭,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为什么不可以洒脱地对孩子说一声“再见”呢?!

    从《弟子规》和更多的经典文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自诩为古代灿烂的文明中,缺失了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知、尊重和敬畏,缺失了对儿童发展权利的保护,这就是我们至今做不出好教育的根本原因之一。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5:50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的反思之七——《弟子规》的中国式孝道对孩子的精神控制

   在反思之六中,我们看到了《弟子规》中的中国式孝道,让孩子完全接受被父母的全面控制,即使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这样的孩子被赞誉为中国式孝子。

    在现实中,我们是最能够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负罪感的民族,形容养育孩子的词汇是“含辛茹苦”,好像孩子带给父母的只有劳累辛苦,而没有幸福和快乐。于是,孩子的生命从一开始就负载了要给父母幸福和快乐的重任,顺从父母意志便成为了这种回报的最高美德,名曰“孝顺”。

    如果孩子有自己生命的方向,没有顺从父母的意图,那么,孩子就会被钉在 “不孝之子”的道德耻辱架上,“不孝”的道德烙印让孩子的精神陷入深深的负罪感中,永世不得翻身。这样的孝道逻辑成为了绑架孩子独立精神的枷锁,让孩子屈从于父母的精神控制之下。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你,你当然应该顺从父母的意志,不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和追求,否则,你就是不孝顺!”这样教条常常出现在了我们古老的经文中,然而,这些经文中却没有出现过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精神自由的文字。这种文化延续了上千年,桎梏了我们对“尊重”的真正理解。今天,这样的文化仍然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7:10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追求应该得到父母的尊重,就像孩子尊重父母的意志一样,精神的平等是健康亲子关系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善于控制孩子的父母常常使用孝道来让孩子乖乖就范。

    一些朋友认为,《弟子规》不是要求孩子做到,而是要求大人做到,我们来看一个成人尊崇《弟子规》的训导,导致家庭面临破裂的故事。

    这是我经历的一个真实案例:40岁的小悠被这样的孝道纠缠着,小悠与丈夫都有收入可观和稳定的工作,儿子健康可爱,一家人的生活安宁而祥和。小悠母亲的到来,完全打破了这个宁静的家,小悠和丈夫的关系降至冰点,14岁的儿子因为父母不和睦而萌生自杀念头,于是,小悠开始寻求我的帮助。

    小悠的母亲现在70岁,身体健康,她早年丧夫,独自带大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也很好,母亲可以自愿选择到任何一个子女家里生活。然而,每个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不长就会发生激烈冲突,家庭硝烟四起,于是,几个子女纷纷表示不愿意与妈妈一起生活。小悠决定要好好孝顺妈妈,将妈妈接到了自己家里。

    妈妈来到小悠家里后,常常当着小悠的面羞辱女婿:“你没有本事,挣钱没有我女儿多,这是我女儿的家,你滚蛋吧!”,而此时,小悠总以孝顺为由站在妈妈一边,让丈夫尊严扫地。如此种种导致小悠与丈夫的矛盾越来越深,家庭的和睦荡然无存,小悠的儿子因为父母的战争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几次对妈妈说想自杀。小悠的丈夫为了保住家庭,提出让母亲单独居住,可以为母亲租房、请保姆并照顾她,但母亲坚持要住在小悠家里,小悠也认为让母亲单独居住是不孝顺的。于是,家庭战争持续了几年,现在,丈夫心力疲惫,小悠再也感受不到丈夫的爱,似乎离婚成为了唯一的解脱。

    小悠纠结于是保住家庭还是“孝顺”妈妈。她想保住家庭,担心离婚会导致儿子自杀,同时又担心让妈妈单独住会被他人说自己不孝顺,于是来到我的工作室。我与小悠探讨了什么是孝顺。小悠对于孝顺的理解是顺从妈妈的一切意愿,不论妈妈说什么和做什么都一定要顺从,而我对于孝顺的理解与小悠不同,我认为的孝顺是:

第一,父母最大的愿望是子女能够独自承担生活的责任,好好工作,家庭和睦,为社会尽自己力所能及之责。如果我做到了,达成了父母的这一愿望,我就是孝顺了父母;

    第二,父母需要我们在经济上帮助时,我会尽力而为,父母生病时,我会尽力照顾,父母需要情感时,我会常回家看看,只要我尽力做到了这些,我就是孝顺了父母;

    第三,如果父母要求我为了他们的意愿而放弃我自己的追求,我会拒绝。因为我一旦失去自我,我的灵魂将在这个世界孤独地游荡,没有归属,我将是一具行尸走肉,这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一个我,辜负了父母把我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此时,我的拒绝就是孝顺,我顺从的是父母希望我有独立的精神世界的意愿;

    第四,如果父母要求我为了他们的意愿而放弃我的丈夫和孩子,我会拒绝。因为除了父母,丈夫和孩子也是我最爱的人,失去他们我将再也不会幸福。从我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就一直在祝愿我能够幸福地度过一生,此时,我的拒绝就是达成父母的祝愿,就是孝顺;

    第五,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对自己负责任,所以,我会提前安排好我的财务以备将来养老之用,我有责任安排好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让我的子女来为我负责。父母不用担忧我的养老,在他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会安心地把我留给这个世界。此刻,我听从父母的教诲,我是孝顺的;

    第六,孝敬父母的底线是不应该伤害到自己,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父母对我的教诲,我的听从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就像我和小悠一样,每个人都对孝顺有不同的理解,对父母孝顺的方式自然就会不同,生活的品质也会不同。小悠的做法完全按照了《弟子规》的训导,一切服从于父母的意志,导致了家庭面临破裂,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也给自己和丈夫带来巨大的伤害。我认为,让孩子顺从父母的意志,用牺牲孩子一生的幸福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是父母丧失人性的做法,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有条件的爱,他们爱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孩子只是他们示爱的工具而已。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求回报,努力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父母对孩子的爱才是神圣和伟大的!

以上文字摘自我的书《爱的误区》。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9:23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八——经典说教不是教育的本质

      在《弟子规》中,一些对孩子的训导和道德要求是很有道理的,这些道德水准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推崇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 “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其中了”,再比如:“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意思是“如果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用不着忧愁悲伤,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养。”人们需要一个人人心灵宁静,人际关系和睦的社会,弟子规与很多经典一样,为我们树立了人类个体的道德标杆,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的道德水准都能够达到像弟子规里描述的那样,我们都会成为完美的人,人人都是完人的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和谐,我们读《弟子规》和经典正是心怀这样的梦想,我们信奉经典就是想要实现这样的梦想,这也正是人们推崇弟子规或者其他经典的原因之一,这也是经典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因为人们几千年来依然还存有建设和谐世界的美丽梦想。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梦想,父母和孩子光靠读经和信奉经典不可能达成目的,要让孩童时期的两兄弟学会“兄道友,弟道恭”,不是父母简单地对孩子背诵这六个字,或者把这六个字翻译成孩子听得懂的“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重哥哥”就能够实现,更不可能依靠两兄弟背诵“兄道友,弟道恭”就学会了互敬互爱,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道德说教,而不是道德教育。道德说教与道德教育的区别在于:说教只是用语言简单地要求孩子达到某一道德水准,而教育则是父母帮助孩子建构道德。

    现在,我们用“兄道友,弟道恭”来举例说明说教与教育的区别。假设一个家庭里有两兄弟,哥哥4岁,弟弟2岁,此时,小哥俩正在争抢一个玩具,争抢中哥俩开始打架,此时,父母用怎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才能够学会互相尊重和爱护呢?

    我们来看第一种教育方式,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的父母会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当哥俩发生抢玩具时,父母会要求哥哥把玩具让给弟弟,还教育4岁的孩子:“你要谦让弟弟,爱护弟弟”。在这个家庭里,每逢类似情景,哥哥必然被父母要求放弃权利,让弟弟得到满足,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具有“哥哥为了弟弟有义务牺牲权利”这样的传承。这个4岁的孩子从小就被要求事事为了弟弟而牺牲自己的权利,他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正在被弟弟一点一点夺走,自己的权利正在被弟弟一点点地剥夺,他会感觉到父母因为爱弟弟而对自己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只会埋下对弟弟的嫉妒和仇恨,而不会是对弟弟的爱和尊重,这是一个4岁男孩正常的心理反应。弟弟在这样的教养环境中,事事都占据哥哥的上风,没有规则来约束他对哥哥的行为,他根本不懂得怎样的做法才是尊重哥哥权利。父母在这次教机中采用了说教的方式,没有帮助孩子建构起相互尊重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教育方式,当哥俩发生抢玩具后,父母先把玩具收缴到自己手里,然后让孩子说明是谁先拿到这个玩具的,父母需要声明兄弟俩玩玩具的规则,那就是谁先拿到玩具谁就具有了优先玩这个玩具的权利,如果是哥哥先拿到,哥哥就具有了这个玩具的优先权,等哥哥不玩了,弟弟才可以选择这个玩具,如果是弟弟先拿到,那么优先权属于弟弟,哥哥需要等待弟弟不再玩这个玩具时,才可以选择这个玩具,也可以由先拿到玩具的一方决定是一起玩还是让对方先玩。父母在执行这个规则的过程中,哥俩的权利都得到了父母的尊重,父母让孩子懂得了遵守玩具的规则,同时又培养了友爱,兄弟俩没有谁为了谁而牺牲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他们共同遵守的是公正公平的规则,这个过程中,两个孩子都建构了尊重对方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兄弟俩的关系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牢固而真挚的兄弟情谊。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49:59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规》和一些经典所描述的道德标准犹如一座道德之山的巅峰,对于启蒙阶段的孩童来说,他们的道德正在建构之中,建构的过程意味着孩子从山脚朝着道德巅峰攀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智慧、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建构其道德的关键,《弟子规》只告诉了我们道德要达到的目标,却没有告诉我们把孩子引领到道德巅峰的具体做法。

一些父母认为,只要让孩子背诵《弟子规》,孩子就能够达到“兄道友,弟道恭”的境界,这种看上去很美的完人标准,如果父母缺乏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缺乏对孩子人性本质的了解,缺乏正确而具体的方法帮助孩子建构人格,是很难让一个人企及道德的巅峰。只有当我们的教育建立在尊重儿童发展、尊重人性本质、懂得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建构的基础上,教育才是有效的。

     《弟子规》中有一部分是教孩子某个方面具体的行为,比如:“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其意思为“读书人要爱惜书本,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理好,发现书本有损坏,应当及时修补完整。”这样的训导是正确的。我没有读过弟子规,但我非常爱惜我的每一本书,我在家里制定了一个规则:家里每个人都不可以把书拿进厨房、餐厅或卫生间,也不可以在厨房和卫生间读书,不可以把书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这样可以避免书被沾上油污或弄脏,我还坚持不把书借给他人,担心别人不爱惜我的书。所以,我们家每个人看书就在书房里或者卧室里,每一本书都保持着原有的油墨香味,没有污渍。现在,我的孩子也以这样的方式爱惜书,在他高中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把自己曾经珍惜的原版英文书籍全部捐献给了学校,留给了学弟学妹们,这些书籍都保护得非常好。

    我想表达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如果父母理解了经典中的“精华”,然后将这些“精华”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中,将经典中的训导精华部分变成了自己恒定的行为,然后再用具体的行为来帮助孩子建构品行,这或许是《弟子规》或者其他经典中的精华的价值所在——帮助成人修养德性。在这个层面上来看,我认为经典中对人们道德与品行的要求,更多的是针对成人,而不是孩子。父母自身做到了经典中训导,然后再用具体实际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构,这就是言传与身教的结合,如果父母都不读书,不爱惜书,家里没有书香的气息,如何能够熏陶出一个爱读书、爱惜书的孩子呢?父母只强调孩子背诵“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就期望孩子爱书,这就是说教,说教不能够让我们达成教育的目的。

    一些父母告诉我:“让孩子在童年时期读这样的经典,并不是让他们现在就能够做到,而是让他们长大之后再做到。”如果没有父母的教育智慧帮助孩子建构健康的人格,只靠童年背诵的那些文字,经典中的训导不可能化为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就能够得到父母正确的引领,父母的言传与身教让经典中的道德要求变成了孩子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方式或许更符合孩子的成长。

    《弟子规》和其他一些经典的确有其精华的部分,但也有其糟粕的部分,父母和教学生读经典的老师,需要对经典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我们把经典中的精华传递给孩子的时候,不是让孩子盲目地去背诵有糟粕混在其中的整本经典文字,而是父母和老师将精华已经溶解在了自己的思想和血液中,父母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够透射着经典中的精华——尊重、友爱、仁慈、宽怀、接纳……,而没有经典中的腐气——卑微、顺从、控制欲、失去独立精神……,这样的言传身教才能够让孩子在学习经典的时候,真正吸取到精华,而不被糟粕浸蚀。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27 09:50:34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新兴教育反思之九——学堂的环境和设施

在我走访的一家读经学堂里,孩子们的年龄大致3~5岁,这家学堂有些火爆,5岁以上的大孩子都集中在了另一栋房子里。走进这家为5岁一下幼儿开办的读经学堂,我看到学堂里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教室,一个部分是卧室。教室里只有几张浅绿色的桌子和凳子,墙边还有一个简易的书架,书架上还有十多本幼儿使用的经典读本,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设施。这个教室给我的感觉是“寡”,除了课桌的绿色,这个教室里没有了其他的颜色,甚至没有一颗植物。卧室也同样是浅绿色的,没有其他颜色。这些孩子们每天生活的空间里,没有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需要的玩具,也没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的任何工作材料,孩子们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背诵他们丝毫不理解的文字。

      来到教室外院子里,我看到这个为幼儿准备的院子,整个地面被做成了光光的水泥地,没有一颗植物或者花盆,没有幼儿园常见的滑梯,院子里没有任何给幼儿玩耍和运动的设施。我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孩子们正值下课休息,他们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疯跑嬉戏,三位年轻的老师在院子里聊天或玩手机。看到这一切,我内心很难受,这些幼儿身处的环境完全不符合他们内在发展的需要。

      在另外一家读经学堂里走访时,坐在学堂的接待厅里,我听到从一个房间里传来一个女性毫无生气的读经声,同时传来的还有孩子们大声杂乱的吵闹声,很明显,孩子们的吵闹声已经盖过了女老师的读经声。我循声过去,看到一个不足10平米的房间里,有6个4~5岁的孩子,围着一个小方桌,他们每人拿着一本儿童读经书,在不停地打闹,经书已经成为了各自手中的武器,一位20来岁的女老师坐在小方桌旁边,有气无力地在读经书上的内容,她的声音就像一台录音机,没有生命感,任凭孩子们如何大声吵闹,她自巍然不动,如在无人之境中,有两个孩子看到我,跑出了这个房间,老师也不问不管。我在想,她怎么在这样混乱吵杂的环境中还能够读经呢?为什么她不引领孩子们遵守上课的规则呢?或许,她就是在混够时间,这样有气无力地读完一节课,她今天的收入就有了保障,至于孩子们的规则意识与她无关。这个针对6岁以下孩子的读经学堂,依然也没有为孩子们准备玩具和工作材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3-29 12:11 , Processed in 0.0297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