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晨曦

[亲子阅读] 受不了了,必须变老:我也来抄书-----这才是中医、古代的医生、神医这样看病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47:11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众望所归的医学大家(2)
  


    这个孩子,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书法写得却很好,画也画得很好,病好了以后,家长问他,你怎么感谢张院长啊,孩子酝酿再三,写了一副对联。
    于是,就发生了前面出现的那一幕,全家人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把对联送给张锡纯。
    张锡纯那是当老师出身的,一看孩子这手字,赞不绝口,称赞他的字是“字态韶秀”。
    我的老家也是沈阳,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看张锡纯写的医案时,总是觉得那个时候沈阳的文化气息特别浓郁,人们有一种斯文之风。张锡纯经常和朋友们诗文唱和,这种气氛现在好像有些淡了,可能是经济浪潮的影响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看武侠小说,小说中的用剑高手是什么样的呢?
    高手出现的时候,往往不是大战三百回合,那不叫高手,那是耍蛮力气。真正的高手,往往不先出手,而是等着对手出手,只要对手露出一个细微的破绽,高手就会立刻出剑,在别人还没有看清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一切就都结束了。
    高手的剑已经收回入鞘。
    此时,对手的身上,并不是满身的伤痕,而是只有一处伤,但是这一处伤,却能够致命。
    我在看张锡纯的医案时,就有这种感觉。张锡纯治病,通常不用很多味药,有时甚至只是一味,而且,一般也就是几副药,但是,这就足够了,一剑封喉。
    这就够我们研究学习的了,张锡纯为什么能做到?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诀?
    我不说各位也知道了,张锡纯的立达医院,很快就名声大噪了,因为疗效好啊。现在很多人行医打广告,有的私人医院广告做得铺天盖地,我觉得有这个广告的费用,还不如去请好的医生来,有疗效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而群众的传播才是长久的。
    正因为名声大了,所以,到张锡纯这里来的,都是疑难病症患者。在别处没治好的病人,都跑张锡纯这儿来了。
    当时,奉天高等师范的书记叫张纪三,这位才三十多岁,这一年,患了温病,“感受时气之毒”,就是瘟疫瘴气之类的疾病。此病医生该用清解的方法治疗,但是这个医生用的思路却有些问题(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用的药了),总之是使得毒气往下走了,结果导致肚脐以下都肿了,接着,就开始溃烂,最后到什么地步了呢?整个肾囊都烂了,睾丸都露了出来,下腹部那里,皮肤破溃,出现了五个孔,一到小便的时候,这五个孔全部都往外出尿。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4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众望所归的医学大家(3)
  


    这个时候,所有的医生都摇头了,“中西医皆以为不可治”,大家都不敢接手这个患者。当时沈阳已经有西医了,西医外科应该是很强的,一看,也不行,您另请高明吧。
    这样下来,这位张先生早已吓得要死了,估计是吾命休矣,唉,才三十几岁啊!
    就在此时,有人告诉他了,说我们沈阳新成立了一家中医院,叫立达医院,院长张锡纯那是手段高超,可以立起沉疴啊,您去那儿看看得了。
    张纪三的心里立刻燃起了希望,是吗?有这等地方,赶快抬我去看看吧!
    于是,这个没有医院敢接收的患者,就被抬到了立达医院。
    那么,张锡纯会怎么办呢?他会接手治疗吗?要知道,这样的重症,一旦治不好,是会有损名声的。
    但是,张锡纯才不考虑那个呢,他二话不说,马上为患者诊断。诊断结束后,他看到患者惴惴不安的样子,就对他说:“不要担心,你这个病我治定了,但是可能要多服几副汤药,我要让你的疮口里面长肉,把脓给排出来。”
    大家一看张锡纯自信的样子,都舒了一口气。
    于是,张锡纯提笔,开了方子:生黄芪、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甘草。
    就是这么几味药,其中生黄芪用的量是一两,天花粉是一两,其他的药都是几钱。这个生黄芪有生肌排脓的作用,在《神农本草经》里面记载它“主久败疮”。因为中医认为,这个疮面总是不能愈合的原因是这个人的气虚了,无法促使肌体愈合,那么在那种疮面长期不愈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黄芪。
    等开完了方子,大家都还瞪着眼睛等着。
    张锡纯也奇怪,你们都等什么呢?还不赶快去熬药?
    大家都问,这么重的病,您就不用点外用的药物?
    张锡纯笑了,用外用的药干吗啊?这些内服的就足够了。
    大家一听,都将信将疑,于是赶快抓药煎熬。
    结果,在服用了二十几副药以后,这个患处居然就结疤而愈,并且“始终亦未用外敷生肌之药”。
    这就是高手,对于自己开的药,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心中有数,这就是对药性熟悉的缘故啊。
    后来,沈阳同善堂成立了中西医学校,就聘请张锡纯做老师,讲授的课程就是药物本草,用的教材就是《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张锡纯讲本草,学生们受益大了,可惜,当时还没有录音设备,我们听不到他讲课的真实声音了。
    当然,最令学生们大开眼界的,还是亲眼看张锡纯诊病了。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4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众望所归的医学大家(4)
  


    当时,班里有位同学叫李庆霖,有一天,上课结束,他就问张锡纯:“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看看病啊?”
    张锡纯一听,就问:“谁病了?”
    这位同学就说:“是我的表妹,病得很重,在我们沈阳的旅店住着呢,到处求医都看不好。您能给看看吗?”
    张锡纯一看,同学们都眼巴巴地望着他,大家也都希望看看张锡纯是如何看病的。
    于是,张锡纯立刻答应下来。如果让这些孩子们看到中医的好处,他们会更有学习热情的。
    就这样,张锡纯随着同学们来到了旅店,只见这位同学的妹妹,周身灼热,心中烦躁不已,不能吃饭,一吃饭就呕吐,这么折腾下来,现在已经是病势危急了。
    张锡纯问:“以前怎么服的药呢?”
    李庆霖同学回答:“她基本什么药都吃不下去啊,一吃就吐出来。”
    张锡纯点点头,诊了一下脉,脉是洪实的脉,这是有热。同时看看舌苔,舌苔是黄厚的,在张锡纯的医案里,很少有舌象的记载,但是从这个医案可以看出,张锡纯也是擅长看舌象的。
    看到舌象以后,张锡纯就问:“大便如何?”
    患者回答:“已经很多天没有大便了。”
    此时,张锡纯就清楚了,这是外感之邪,已经入里化热,进入阳明经,这就是张仲景所说的阳明证。这股热气挟胃气上逆,导致患者呕吐,吃不下东西。
    给同学们讲清楚了道理后,张锡纯就开了方子:生赭石粉末、生石膏粉末、瓜蒌仁、玄参、天冬、甘草。
    就这么几味药,方子里面的生赭石是重镇降逆的药物,服用方法是先把后五味药熬好,然后用开水把生赭石末冲服下去,然后再把汤药服下。
    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这种奇怪的服药方法,要知道,这位患者服用一般的药立刻就会吐啊。
    可是,这回喝了药后不但没有吐,而且症状马上缓解了。
    当服用到第二副药的时候,这个病就痊愈了。
    同学们面面相觑,不会吧,这就痊愈了?天啊,我们的老师是高手啊!
    从此,见识了中医的真正魅力,同学们学习热情大增,其中很多人后来跟随张锡纯学医,成为了他的弟子。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4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众望所归的医学大家(5)
  


    后来,有一个人给张锡纯来了一封信,向他请教该如何办中医学校,这个人叫冉雪峰。这位是中医界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在近代中医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张锡纯在回信中,提到了自己是如何教授弟子的,他说,他把这些学生带到医院,让他们仔细研究《医学衷中参西录》,他已经把《伤寒论》《黄帝内经》等书的道理和精髓全融入了此书中,书中还收录了一百六十多个方子。弟子们都是自己阅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张锡纯会指点几句。而且这些弟子经常跟随张锡纯到立达医院,成天看张锡纯如何用这些方子治病,等到三年以后,这些弟子基本就都会治病了。
    就是用这种方法,张锡纯培养出了很多名医,弟子遍布天下。
    这位冉雪峰,后来成为张锡纯终身的朋友。后来,在张锡纯去世之前,嘱咐自己未完成学业的弟子,如果再想深造,就去拜这位冉雪峰为师,他可以指导大家最终成材。
    张锡纯在沈阳行医以后,治疗了大量的病症,其中很多医案都被记载下来。我们现在看这些医案,确实个个精彩,足以显示张锡纯的诊病功夫之深厚。
    很快,张锡纯就声名鹊起,打这儿开始,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不断出版,当时这本书是按照一期、二期、三期依次出版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合集。当年此书出版时,那可真是盛况空前,很多医界人士争相购买,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很多老百姓也自己买来看,很多人使用书中的方子,结果治愈了自己或者身边人多年不愈的疾病。
    比如,奉天桓仁县有个女子师范,奉天也就是现在的辽宁,桓仁县现在还有。这个女子师范的校长叫阎兆元,当时他的母亲病了很久了,请了很多本县的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最后母亲病危奄奄一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竟挽救了阎母的生命。
    原来,这位老阎有个学生去沈阳,回来的时候,买了一本《医学衷中参西录》,觉得写得很好,就送给了校长。校长也是一个喜欢养生的人,得到此书如获至宝,整天就开始研究,“每于课余之际,捧读不置,所谓实获我心者也”。但是,因为自己不是医生,所以一直没有敢给自己母亲开方子。
    等到这一年的正月初二,老阎的母亲病情突然加重,危急万分,此时,老阎再也不相信县里这些医生的水平了。于是,他放胆开出张锡纯书中的升陷汤方子,因为他觉得母亲的症状和大气下陷是一样的。
    结果,阎母服用了几副药以后,就痊愈了。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52:33 |显示全部楼层
老阎这个激动啊,于是立刻提笔,给张锡纯写去了感谢信,后来,这封信被收录进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各位,你们要知道,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中,收录了很多像老阎这样的读者或患者写来的感谢信。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自己阅读一下。有很多信感人至深,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自己或者亲人的多年沉疴,居然按照书上的方子奇迹般地治好了,怎么能不激动和心存感激呢?
    有很多人在看张锡纯的医案时会有些疑惑,这病痊愈得也太快了,怎么都是几副药就全好了啊?可能吗?其实,我们从这些读者来信中就可以看到,其中没有什么夸张的成分,人们把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治疗经过都详细地写出来了,这和现在不一样。现在很多都把患者的姓名隐去,一味地给某个医院或某位医生歌功颂德,极尽夸张之能事,说白了也就是变相地给医院做广告,吸引患者。
    其实,中医的疗效本来就是很快的,只是我们现在掌握得不够好,让大家觉得中医是个慢功夫,真的看到了这种高手,反而有些怀疑了。
    《医学衷中参西录》还收录了很多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山西平陆县尹彭子益写给山西医学会理事长的信,信的内容是推荐《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本书的。信中对此书的评价非常高,说这本书相对各个教材中的医案“实高出万万”,“为第一可法之书”,应该让专科学校的学生人手一本,“必可救许多枉死之人”。
    那么,这位彭子益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的作者。当时正在平陆县做县尹。
    这样的文章,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收录有很多,可见当时张锡纯在全国的影响。
    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所的余瀛鳌先生说:“在十九世纪的上半叶,中医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影响能够和张锡纯相比,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从那以后,中医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人物。”
    还有很多读者,心中有问题,就写信给张锡纯,张锡纯就在书中给予回答。比如如何练习气功,如何看待西医和中医的一些不同等。这部分内容也是非常精彩的。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5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中西医汇通之路(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1-12 10:03:15 本章字数:886


    中西医汇通之路
    当然,张锡纯也不是每天只是看病啥也不干了,他也像中国传统的文人一样,喜欢新事物,喜欢呼朋唤友、游山玩水。
    没事儿的时候,张锡纯也和朋友们出去逛逛。当时沈阳很热闹,沈阳有个北市场,类似于北京过去的天桥,练跤的、唱戏的、说书的,都在那里,现在著名的说书大师单田芳的母亲,当年就在沈阳名噪一时,艺名似乎叫“白玫瑰”。
    有一次,张锡纯和朋友去了沈阳城东的万泉河,被那里优美的风景所吸引,他在书中记载道,那里是“平地出泉若干,汇而为泽,广四五里,泽积满则流而为河”,“尽种荷花,有堤相通,堤势蜿蜒曲折,分歧旁达”,“缘堤两旁皆植杨柳,泽之四面亦多杨柳互绕。水上楼台数十处,皆极工巧华丽,或为歌馆,或为茶社酒亭,分住起中。当荷花开时,乘轻舟游泳其间,柳荫垂绿,莲蕊飘香,舟行缓缓,风浪无惊,时闻歌韵悠扬,管弦清越,四五契友围坐谈心”,当时,张锡纯和朋友们在如画的美景中,畅谈人生,兴起时,他还写了一首诗:
    奉城胜地属东隅,乘兴遨游纵目初。
    跨水飞桥虹倒影,缘堤曲径蚁穿珠。
    莲花世界真香国,杨柳楼台入画图。
    几度万泉河畔立,恍疑仙境是蓬莱。
    从中可以看出,张锡纯对诗词也很有心得。他的很多诗流存至今,其中很多首是与友人游山玩水或谈古论今时所作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各界人物,都和张锡纯有着密切的往来。
    有网友问我,为什么不写这些医生的家庭生活,他们的妻子如何呢?
    其实,过去的人对自己家庭的介绍确实不够,张锡纯的情况我倒是知道一点儿。张锡纯的妻子姓王,是山东栖霞人,曾经在日本留学,是个知识女性。张锡纯的儿子后来也是位医生。多说一句,张锡纯在北京、天津、沈阳都有很多的传人,现在不知道传承如何了,如果这些人手中有关于张锡纯先生的资料,其实应该贡献出来,不要让一代大医的任何线索湮没在历史中了。
    在张锡纯那个年代,西医已经进入了中国,这个时候,每个中医界的人士,都会感觉到压力。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5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中西医汇通之路(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1-12 10:03:17 本章字数:904


    当时,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的洋枪大炮打晕了,彻底没有了自信心,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开始极度怀疑,这种怀疑一直持续了近百年,直到今天还有影响。其中就包括对中医的怀疑:我们的中医行吗?我们的中医和西医比起来,太简单了?中医怎么像是巫术啊?中医到底有用吗?
    在民国时期,几次有人要政府取缔中医,全部采用西医来治病,当时的国民政府差点儿就同意了这个主张。
    那么,中医到底能行吗?
    面对这种质疑,张锡纯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他们,张锡纯的每个医案都是十分有力的证明:中医是能够治病的,中医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
    但是,对于西医呢?西医是我们的敌人吗?
    现在,也有很多的中医人士说自己是“铁杆中医”,一味反对西医。
    那么,张锡纯会怎么样对待西医呢?
    张锡纯胸襟开阔,他从年轻时就仔细地研究西医,他认为西医有很多理论和方法是合理的,而且,和中医也有相通的地方。
    张锡纯主张走一条中西医汇通之路。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锡纯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本草内容,还将很多当时能够见到的西药也列在书中,写明了药性、如何使用,以及自己的心得,虽然这些药有很多我们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了,但是张锡纯的思路却是很可贵的。
    比如,论述到阿司匹林的时候,他说“其味甚酸,其性最善发汗、散风、除热及风热着于关节作疼痛,其发表之力又善表痧疹”等,从这可以看出,张锡纯似乎想把西药按照中药那样整理,然后为自己所用。
    张锡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诊病的时候,经常在方子里面加入西药,这在历代中医里面是独树一帜的。
    当时有个少年患了温病,结果治疗得不及时,变成了阳明腑实证,就是大便燥结,身上发高烧,张锡纯一诊脉,脉象有力,同时还有点弦。
    这个时候,张锡纯就给患者开了白虎加人参汤,这是张仲景的方子。为什么要加人参呢?是因为这个患者的正气也不足了。张锡纯用生石膏是很有技巧的,不是随便乱用,用的时候该量大就量大,但是如果正气不足,他一定会配合扶正的药物。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5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中西医汇通之路(3)
   


    这个方子服用下去以后,这个少年的高烧就退了,但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症状,就是精神有些躁动。这时,张锡纯就给开了阿司匹林,因为张锡纯认为阿司匹林有透发疹子的作用。结果,这个少年服用以后,全身就开始出疹,疹子出完以后,这个病就痊愈了。
    在这个医案里面,张锡纯就是把中药和西药一起来用的,这两个药物配合,一个清热,一个透疹,才把这个少年的病邪驱除掉的。
    又比如对于奎宁,这个奎宁又叫金鸡纳霜,是南美洲一种金鸡纳树的汁液提取而成,是治疗疟疾的药物,很早就被传教士带入中国了,康熙皇帝患疟疾,就是吃这个奎宁治疗好的。
    但是,各位不要迷信奎宁,有很多疟疾,奎宁治疗也没有效果。而张锡纯配合中药来使用,效果非常好。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55:13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张锡纯有个朋友,叫陈丽生,他这年的秋天,患了疟疾。这位老陈自己懂些中医,知道自己体内有热,估计也是经常看张锡纯的书,所以对生石膏的用法比较了解,于是就自己煮了二两生石膏喝了,然后在疟疾要发作的那天,服用了奎宁。
    但是,这个疟疾居然还是如期发作了,一点都没给这位老陈面子。
    而且,发过疟疾之后,他开始“口苦舌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这对于一个业余的中医爱好者来说,就认为是自己开的方子,没有对症,得,别自个儿琢磨了,还是把张锡纯请来吧。
    张锡纯来后一诊断,诊得的脉象是双手皆弦,右手弦而且长,按之甚硬,张锡纯就说:“你判断得没有错误啊。”
    老陈急了:“不对啊,我为什么服药以后,反而出现了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症呢?而且也没觉得热被清掉啊?”
    张锡纯笑了,说:“这个生石膏,《神农本草经》就说是微寒,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都怕它,说它是大寒了,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你用二两哪里够啊,我们这次用一斤吧。”
    啊?老陈吓得差点晕了。
    张锡纯告诉他,你熬一斤,熬出两大碗,一直喝到觉得热清了,就停止,不用喝剩下的了(注意:我们自己不能自行按照此用量模仿,张锡纯是有诊断依据的)。
    听了张锡纯的解释,老陈才放心地开始喝药。
    等到第二天早晨,老陈又服用了奎宁。
    结果,这个疟疾果然就治好了,这个时候一看,熬的生石膏都喝光了。
    张锡纯后来评价说,这个病是“蓄热之甚重者也”,所以才用了那么大量的生石膏。
    在这个医案里面,张锡纯也是把中药和西药一起使用。在他的心里,其实是把西药当做中药来用的,这是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虽然,张锡纯的中西医汇通之路没有走出多大的成绩,他一生最大的功绩还是在发扬中医上面,但是,他的宽广的胸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西医的交流一定会越来越多的。中医和西医,一定都会从对方的身上获得更多有益的启发。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56:48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点燃中医之火(1)
  


    点燃中医之火
    张锡纯在沈阳一共住了八年,当时全国动荡,但是东北在张作霖的统治下,相对稳定。这八年的稳定生活,是张锡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他总结了自己以往的经验,同时结合在沈阳治疗的大量病例,出版了《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大部分内容。后来,虽然有部分内容是在天津出版的,但是那也是在沈阳完成写作的。
    张锡纯在沈阳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他的著作影响全国,成为了当时中医界的一个指路灯,他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在当时的中医界熠熠发光。
    就在张锡纯大展宏图的时候,直奉战争开始了,东北也陷入了动乱之中。没有办法,张锡纯带着家眷,离开了沈阳,到了沧州行医。
    在1926年,张锡纯又从沧州来到了当时相对稳定的天津。
    刚刚到天津的时候,张锡纯是被陆军聘请为医正的,但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情,却促使他最后自己开业行医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当时天津有个中学教师,叫宋志良。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患了猩红热,请了很多医生治疗都没有效果。
    这位宋志良也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平时就喜欢看中医书,结果看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后,大为喜欢,于是就成了张锡纯的粉丝。这次偶然听说张锡纯来天津了,这下好了,赶快就找到了张锡纯,请他给孩子治疗一下吧。
    张锡纯二话不说,就去给他们家的孩子做治疗,结果,两个男孩很快就痊愈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病却特别重,浑身发出的疹子,已经连在了一起,看上去整个人似乎都是红的,很多医生来了一看,都认为是不治之症了。
    这位宋老师也吓坏了,很惊恐地问张锡纯:“我这个女儿还有救吧?”
    张锡纯说:“放心吧,你就按照我说的去服药,一定会好的,不过药量可能会大一点,你不要害怕。”
    宋老师一想:有张锡纯这个高人在,我还怕什么啊?
    于是,就让张锡纯尽管用药。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1:5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张锡纯用的是张仲景的白虎汤,方子里面的生石膏,张锡纯从三两,逐渐加量到六两,没多久,小女孩这个病就痊愈了。
    宋志良感慨万千,多亏了张锡纯亲自在这里给诊治啊,否则这个宝贝女儿就要危险了,其他的医生哪里敢用到六两生石膏啊!
    可是,该怎么感激张锡纯呢?
    这位老师也有办法,他就把自己的这次亲身经历,写了出来,打印出数千张,满大街地张贴,搞得街道老大妈都拿着刷子跟在他后面追。
    最后这个小广告把整个天津都给贴满了。
    这搞得张锡纯很是被动,无数的患者听说张锡纯来了,都纷纷来看病,把陆军卫生所都给挤满了。没有办法,张锡纯只好离开陆军,自己开个诊所。
    在1927年春天,张锡纯在天津的诊所开业,名字叫中西汇通医社。
    这个时候,张锡纯已经六十七岁了。
    张锡纯在天津又治疗了大量的患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医案。这期间,他出版了《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第五、六期,同时再版了前三期的合编本,这个合编本一共再版了五次,在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时光过得很快,在诊病和授徒的忙碌中,一转眼,张锡纯已经是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了。这个时候,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把中医传播下去?
    此时全国有很多人阅读了他的书,想向他学习,但是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办法前来当面拜师,于是都写信来问问题。那么,该怎么让这些喜爱中医的人能够接受正规的中医教育呢?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2:0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点燃中医之火(2)
   
    张锡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举办函授。
    其实,七十几岁的人了,完全应该休息了,少看点患者,少说几句话,打打太极拳,这样才能多活几年。
    这是我们的想法,估计当时也有弟子们这么劝过他。
    但是,张锡纯想的却是如何把中医传播出去:“我七十几岁了,我也知道自己的努力可能会白费的,可能还没有成果,我就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我不能因此就不去努力啊,我会用尽我的力量,去做这件事情的!”
    就像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
    八旬已近又何求?意匠经营日不休。
    但愿同胞皆上寿,敢云身后有千秋!
    这,就是张锡纯当时的心中之话:“我一个人每天劳累算什么,只要我的同胞都能够长寿,那就劳累我一个人吧!”
    这,就是大医之道,燃烧自己的生命,换来无数人的健康。
    从此,张锡纯开始投身于兴办函授的事业中,他在白天给人看病授徒之余,晚上亲自编写讲义,然后组织印刷,给各地的学生邮寄。
    可以想见,各地的学生在收到张锡纯编写的讲义时有多么欣喜。
    就这样,张锡纯在极度的忙碌中,走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4-11-4 12:00:52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继续,有空来看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2:00:56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一个夜里,张锡纯在昏暗的灯光之下,继续编写着温病函授教材,突然,他觉得一阵眩晕,他手中的笔,慢慢地掉落到了地上……
    在1933年的秋天,张锡纯因劳累过度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在写完张锡纯的故事以后,我某天走在街头,偶然听到一首歌,其中的一句歌词,猛地打动了我的心,歌手用非常动情的声音唱道:“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
    我突然想到,这就是张锡纯先生的写照啊。
    张先生的一生,都在为中医的振兴而奋斗,在他去世以后,让我们把他的信念,留在我们的心里、留在中医的春天里吧。
    张锡纯,字寿甫,他出生在一个西学渐进、国学式微的年代。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力挽狂澜,振臂高呼,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人们中医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是我们健康的守护之神。张锡纯一生救人无数,并著书立说,成为中医近代史上的一位最重要的人物,他为中医的振兴起到的巨大作用,无可替代。
    张锡纯先生的影响,至今连绵不断。
    很多年以后,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对现在的中医名家做项调查,让他们列出十个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物和书籍,最后统计的结果出来了,人们吃惊地看到,70%的人,在第一的位置填写上了张锡纯这个名字,或者是他的书--《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先生地下有知,应当欣慰。
    愿中医之火不熄,愿中医之魂继续佑护我中华民族!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2:0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第二 章序

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诊脉高手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2:06:20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脉枕,摆放在桌子上。
    脉枕,是中医诊脉的时候,垫在患者手腕下的。
    白色的粗布,在红木桌面上,显得分外洁净。
    我笑着问朋友:不想试试?
    朋友摇摇头:就凭三根手指,真的能测出人的疾病?
    我微微颔首。
    朋友笑了:难道诊脉,真的那么神奇?难道中医,真的是靠诊脉察病的?
    我望着书架上成卷的古籍,说道:千古以来,皆是如此,比如……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2:07:10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末年。
    江南。
    太学张仲辉的宅子里,愁云惨淡。
    张仲辉因为过食瓜果,患了泄泻病,大泻无度。
    请来的名医们用尽办法,都没有效果,这让张家上下担忧不止。
    此时,一位年轻的医生正坐在床前,为张仲辉诊病。
    张仲辉伸出手腕,放在了床边的脉枕上。
    这是一双保养得很好的手,丰腴富贵。
    年轻医生凝神诊脉,然后轻声说道:“六脉皆浮。”
    所有的家属和医生都看他:“此话怎讲?”
    年轻的医生解释道:“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泻’。现诊得六脉皆浮,正应此言,这个病,一定要发汗治疗。”
    于是提笔开方:麻黄、人参、白术、甘草、升麻。
    一名医冷眼旁观,突然插言:“书生好奇,妄用险峻。”
    这个“好奇”,是喜欢奇险,剑走偏锋的意思,大家一听此言有些吃惊,纷纷看这位名医。
    名医说:“伤寒病都不敢轻易用麻黄。这是什么病?就用麻黄,难道想杀人吗?”
    太学张仲辉闻听此言,脸色一变,遂不服药。
    烈日,晒得大地仿佛要融化了,庭院里的树荫都失去了清凉。
    张仲辉的病,越来越重,张家人脸上已经多日不见欢颜。
    最后,张仲辉叹了口气,说:“吾已将死,就服用这个药试试吧!万一有效呢?”
    于是,毅然把那年轻医生开的药服下。
    结果,一服而愈。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2:07:49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双手拍掌笑道:果然是高手啊!
    我低下头,望着杯中袅袅升起的茶气:应该说,是高手中的高手!
    朋友问:这位年轻医生叫什么名字?
    我微笑答道:李中梓!
    朋友突然问:杏林高手,难道和剑术高手一样?一剑刺出,例无虚发?
    我点点头说:正是,杏林高手,辩证准确,诊断清楚,药到必效,正是和剑术高手一样。
    朋友笑了:我倒是很好奇,他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我慢慢拿起了桌子上的脉枕:这,还是要听我慢慢道来……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5:07:14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引子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的秋天。
    南汇城。
    当时的南汇属于云间府,还是一个小县城,现在是上海的一个县。
    几千双眼睛紧紧地注视着城外的动静,这些人紧皱着的眉头显示着誓死的决心。
    城外,烟尘渐近,杀声震天。
    原来,这是当时屡犯沿海地带的日本倭寇进攻到了南汇,全城的居民都已经动员起来,很多临时参军的,都拿起了刀枪,要和倭寇决一死战。
    当时的倭寇十分猖獗,对东南沿海的居民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所以老百姓都拼死抵抗。
    在出战的队伍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叫李府,儿子叫李香。李府是一位明军的哨官,这次情势危急,他让自己的大儿子李香也一起出战,把十八岁的小儿子李黍留在了城里。
    倭寇越来越近了,随着一声令下,鼓声大作,杀喊四起,明军冲向倭寇,势如潮涌。
    惨烈的厮杀开始了,当时的倭寇也都是一些亡命之徒,这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
    最后,倭寇终于被击退了,但是明军也伤亡惨重。那对一起上阵的父子兵,李府和李香,都阵亡了。
    秋风吹动着郊外的野草,鲜血沁润着这片土地,阵亡的李府眼睛圆睁着,望着南汇城的方向,似乎在托付着什么。
    听到父兄阵亡的消息后,李黍悲痛欲绝,他对倭寇恨之入骨,发誓要为父兄报仇雪恨。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4-11-4 15:07:53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年,倭寇再次来袭击,李黍随明军奋勇出战,最终阵亡。
    一家三口全部英勇殉国,这一事迹传遍了江南地区,人们无不为之感动。当时的巡抚在南汇城的东门建了一个忠勇祠,用来祭奠这父子三人。
    若干年以后,也是一个秋天,一个中年男人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来到了忠勇祠前,焚香祭祀。
    这个中年男人,叫李尚衮,就是李香的儿子。当年父亲战死时,他还只是个顽皮的小孩子,现在,他长大成人,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
    这两个孩子,大的叫李中植,刚刚会走路的这个,叫李中梓。
    焚香的青烟袅袅上升,秋风吹来,倏忽飞散。小哥俩随着父亲在叩拜着。年幼的李中梓还不懂事,但是他也感受到了一种凝重的气氛,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祠堂里面的画像。
    这个刚刚会走路的孩子李中梓,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十几年后,他将会成为一位著名医家,救人无数,为后世培养出一大批中医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3-29 02:51 , Processed in 0.02767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