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38|回复: 24

[育儿心得] 给怀孕的妈妈们(水天啦,花落啦....)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3 09:55:50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郑沁沁的文,觉得写的太好太好了!看她那双胞胎儿子,真是养的好啊!幸好我那时候养闺女大部分做的和她差不多。不过依然看的觉得再生一个,自己会带的更好。

http://www.517fly.com/baby/viewt ... p;extra=&page=9

这里看这两个双胞胎的录像,可爱极了。http://www.mswl.cn/bbs/ShowPost.asp?PageIndex=2&ThreadID=6147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3 09:56:51 |显示全部楼层
共生期的衣食住行 郑沁沁

一直很想写关于共生期的帖子,因为太少人认为2个月内婴儿的生活会对将来整个人的心理特质产生怎样的大的影响。但是,我想说,这两个月非常非常重要,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被迫离开妈妈,母乳喂养不得当,依附关系建立的不好,将来的自闭,孤僻,叛逆,反社会,暴力倾向等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心理学中已经普遍认同并且证明了的。

先给共生期作一个简单的解释:出生后2个月称为共生期,这个时期的婴儿和妈妈互相依赖,互惠互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妈妈通过母乳喂养促进子宫收缩,婴儿获得食物和精神上的滋养。如果这个时期能够很好的渡过,对孩子将来的成长甚至整个人生,都会有很正面积极的影响。

我想说说2个月内婴儿的衣食住行
先说食,食是最重要的,也往往是妈妈困惑最多的方面,因为这样那样的关于喂养的说法实在太多了,长辈说的,书上写的,电视上放的,真的不知道该听从谁。我坚信的首要原则是:
按需喂养
从宝宝们出生开始,我就认真贯彻了这个思想,我觉得不光是他们,我自己也获益匪浅。我发现,他们确实有自己的生物钟,白天的时候,基本上非常规律的三个小时一次,有时候准得像闹钟一样。《生命重要的前三年》里面说:如果你坚持按需喂养,6-8周的时候,孩子就会睡一整夜。原来真的是这样,从出生开始,他们睡觉的时候我绝对不去打扰,想吃了我才会提供母乳,在最近的几周,他们很有规律地每天晚上七八点,一般一两点自己醒来吃一次,然后早上五六点再醒来吃,有时候一觉睡到三四点吃,偶尔一下子睡到五点。所以现在半夜我一般只要起来一次就可以了,比月子里晚上每三四小时喂一次轻松多了。
其实,“按需”两个字说起来简单,要判断他们什么时候“需”,还真得不那么简单。我有一些方法,给大家作参考。
1.记录:每次完喂奶,我都会记录下时间,哪个乳房,大概时长。例如:11:10 左乳 10分钟。时长写个大概就可以了,一般短一些就写10分钟,长些就写15分钟,感觉特别长,就写20分钟。
这样记录有很多好处:
1)下一次他哭闹的时候,看看上次喂奶的时间,如果是2个小时以内,那基本上不是要吃,如果超过2小时,3到4个小时了,那基本上就是要吃。我两个小孩就更需要记录了,因为根本就记不清楚上次喂奶是什么时候。一个小孩的话,我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时间总是比记忆来的准确。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似乎过了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吃呢,看看,也才过了3个小时,有时候觉得不久前刚吃过么,看看记录,原来也有两个多小时了。
2)左右乳交替着喂,上次记录里写左乳,那下次就喂右乳,这样有助于乳房内乳汁的更新,而且也不会让某个乳房过分涨奶。喂奶的时候,小孩靠近乳房的那只眼睛会被部分遮盖,所以交替喂奶,也不至于每次都遮盖同一个眼睛导致视力问题。我有两个小朋友,情况就更复杂一些,我尽量做到每天每个人都吃过不同的乳房,但是因为他们常常接的很紧,一个吸完一个乳房,另一个就没得选择了。我一般三个小时涨奶,如果他们间隔一个多小时,轮流吃的话,往往轮到的总是某个乳房,我也就尽量能在一天内调整过来。
3)时长不需要写得很确切,自己感觉就行了。有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孩子才吃了几口,比如呛到了或者困到睡着了,我会写3分钟或者写5分钟,以此提醒自己他可能没有吃够。那么过一个小时,他又开始闹的时候,也许还是要吃奶。
记录可以帮助我判断孩子哭闹是不是因为要吃奶,另外,仔细的观察也非常重要。根据我的观察,我的两个小朋友的哭声就分很多种类的,如果很短促的啊啊啊声,那基本上是想吃了,我把它称为“吃奶歌”。所以,现在,家里人常常会跑来跟我报告说:谁谁唱吃奶歌啦,奶妈妈好去喂奶啦!有时候他们一觉醒过就干咳几声,然后哭,那也是要吃。如果醒过来很愉快,我不会马上要喂。他们常常大便小便拉一会儿,肚子空了才想起来要吃。
有时候想睡觉了,他们也会哭,这个哭声是最难分辨的,不过困了会打哈欠,这就帮我判断他们吃要吃还是要睡。有时候实在判断不准,我就抱他们在怀里,然后观察。如果抱一会儿就安静了,基本上是要睡觉了,如果抱着还是扭来扭曲哭哭啼啼,那基本上是要吃啦,这一招屡试不爽。
婴儿出生的时候是有灵魂的,他们很敏感的,知道饿了,知道饱了,最开始碰到乳头是生理上的吸吮反应,但是几次以后,他就能自己控制了。所以,“按需”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小孩拥有绝对的决定权:什么时候吸吮乳房,吸吮多久后放开。
也许是男孩子的关系吧,我的两个小朋友吸吮都很干脆,月子里力气小,吸一会儿会休息一下,喘几口气,然后接着吸,有时候吸着吸着累了,闭着眼睛继续吸。现在两个月了,饿的时候一口气,都不带停的,然后很满足地一扭头放开了。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硬塞和硬拔。
我们大人一日三餐也会有量的多少,我们怎么会假设婴儿吃奶每一顿都一样多呢?一天里妈妈分泌乳汁的量有变化,早上往往是乳汁最充沛的时候。我自己亲身体验来说,确实如此,经过一个晚上,早上的乳房很涨,而他们早上醒来后的那一餐,吃得很多很饱。下午或者傍晚,他们就像吃点心一样。晚上睡前,他们又会猛吸一顿。母乳分泌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会根据孩子年龄不断调整成分,也会根据他们每天吸食的时间和量来调整,保证每天的供应。我曾经遇过不只一位家长跟我说,他们因为担心小孩吃不饱,也不知道小孩一天到底吃了多少,就把母乳挤出来,放在奶瓶里,然后再喂。我真的很无语,因为看上去都是吃母乳,可是实际意义上差太多了。妈妈的喂母乳意义远远不只是提供食物而已啊!妈妈抱着孩子,两个人亲密无间,这是怎样的美好时刻。这个小孩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就是从这里开始,从和妈妈的亲密关系开始啊。也正因为如此,,妈妈只需要把乳头放到小孩的嘴边,要不要张口,要不要吸,小孩子应该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如果在你不想吃的时候,有人硬塞东西进你的嘴巴里,你会感到被侵犯了吧?小孩必须拥有决定吃和不吃的权利,才能建立起最基本的自尊和自信。“强迫进食,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令人憎恶的,好像经历一场暴力一样。因为身体的开口是我们与外在世界的边防,我们必须感到能控制它们,否则便丧失安全感”--《生命重要的前三年》
我曾经看到过用奶嘴把小朋友的嘴巴撬开,硬塞进去给他吃的,我觉得真残忍。
共生期内,喂母乳的态度也很重要,妈妈要全神贯注,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小朋友身上。有没有发现,共生期内的小朋友吃奶特别专注,身体不动不动,眼睛一眨不眨,只有小嘴巴一鼓一鼓使劲吸奶,不管外界有什么打扰,都不会影响他吃奶的那股认真劲。两个月以后的某一天,你忽然发现,只要有些响动,小朋友就噗的吐掉奶头,转头去寻找声源,这时候,就宣告共生期结束了。
年轻妈妈们,在喂奶时,首先,要让自己坐得很舒服,腿部,肘部,头部,都要有地方靠着,不至于因为喂奶时间久而酸疼,然后,不要看电视,不要聊天,不要打电话,不要发消息,全身心地放在喂奶这件事情上,不仅小朋友在精神上得到丰富的滋养,你自己也会觉得很享受,很舒适,母乳分泌也会更通畅,更多。
以上所有的内容也适合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果能在共生期内做到按需喂养和专心哺乳,你的宝宝一定会很健康,很愉快,热爱生活,自尊自信。
备注:《生命重要的前三年》 作者: Silvana Quattrocchi Montanaro 译者: 魏渭堂,吴锦凤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3 13:06:00 |显示全部楼层
呀呀~~至于吗~~

多么天然的东西,要费这么些个神来记呀~~~~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09:47:35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爱

不过现在我都晕的了。。。。。。理论太多了,准备摸着石头过河
2012年7月22的小龙女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0:05:33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爱,我老记着你说过的:妈妈和宝宝同睡的事,所以坚决地准备同睡了

不否认,我自己也有需求啊。。。。。。
2012年7月22的小龙女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1:00:48 |显示全部楼层
郑沁沁的观点,和我的差不多都一致,感觉是我看过的总结的最好的养育文章了。感觉她实在是既有做母亲的本能,又有专业知识的。好像0-3岁是没有太多的太争议的理论的。

看她写和儿子睡觉的事情,我觉得也许妈妈接受孩子和自己分开睡,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就是理所当然,很好的。妈妈和儿子睡到7,8个月,断了奶,就分床分房睡,孩子不受妈妈的干扰。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1:29:08 |显示全部楼层
爱无言 发表于 2012-5-14 11:00
郑沁沁的观点,和我的差不多都一致,感觉是我看过的总结的最好的养育文章了。感觉她实在是既有做母亲的本能 ...

可能是我自己有肌肤饥渴吧,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孩子是愿意和父母窝在一起的,例如小猫例如小鸡,在弱小的时候都愿意和妈妈窝在一起。

相互干扰的情况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也许以前我都认为是宝宝干扰父母多一点,而孩子没有这个独立空间的要求的。——关于这点,也许要留待以后验证了,我也不知道答案。
2012年7月22的小龙女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1:46:49 |显示全部楼层
水天一色 发表于 2012-5-14 11:29
可能是我自己有肌肤饥渴吧,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孩子是愿意和父母窝在一起的,例如小猫例如小鸡,在弱小的时 ...

婴儿只是身体弱,或者说身体小,动作的发展弱,精神上心理上并不弱的。反而大多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把自己的弱小投射到孩子身上了。孩子实际是喜欢自己独立空间的。看郑沁沁描述的儿子的反应,马龙也讲过他两个女儿都是7,8个月就睡自己的房间,孩子早晨醒来都是自己唱歌,很享受,然后需要爸爸妈妈了,才爬出来。我女儿也是小时候早晨醒来以后,最喜欢一个人哇里哇啦好一阵子。我感觉是对的。中国的妈妈大多都太干扰孩子的。妈妈依赖孩子太多的。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1:59:59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爱、欣赏和佩服的眼光看着女儿。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2:50:00 |显示全部楼层
爱无言 发表于 2012-5-14 11:46
婴儿只是身体弱,或者说身体小,动作的发展弱,精神上心理上并不弱的。反而大多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把自己 ...

可是宝宝哇啦哇啦唱歌不意味着他喜欢自己一个人睡呀,倒是大人会嫌宝宝吵{:1_129:},这两者在逻辑上上并没有必然联系。

表面的行为其实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父母的态度,所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由不同的人来实施会有很大的不同。
2012年7月22的小龙女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3:24:21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爱哈!

我是支持孩子比较早分床的,具体也看实际情况吧
头像被屏蔽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14:09:46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Rank: 4

发表于 2012-5-14 16:27:4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日月星辰 于 2012-5-14 16:29 编辑

我家小宝白天睡觉很不好,不到一小时就醒了。难道是共生期过的不好?

点评

爱无言  呵呵,不用这样猜测了。这些概念喜欢学习了解下,是可以的。但不用拿着这个来测评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情况的。孩子白天睡觉不安稳,很自然的,比如白天吵,有光线,孩子不习惯等等。或者就是一个阶段,过阵子又好了的  发表于 2012-5-14 21:03:55
https://www.duosuccess.com/ 多成中醫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21: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2-5-14 21:15 编辑
水天一色 发表于 2012-5-14 12:50
可是宝宝哇啦哇啦唱歌不意味着他喜欢自己一个人睡呀,倒是大人会嫌宝宝吵,这两者在逻辑上上并没 ...


我是发觉,孩子早晨醒来,我不知道时,比如孩子喊一声妈妈,我心里总是揪紧一下,体会自己的这个感觉,就好像觉得自己晚上没陪睡,虐待了孩子,孩子从黑暗恐惧中醒来等等。自己下意识就有个反应,就是想孩子睡眠中,醒来的那一刻要紧紧护在身边。可我闺女长大了会说话了,告诉我说,早晨醒来是她最舒服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哗啦唱歌和玩。我后来想也许孩子婴儿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子的,只是不会说,大人们从来没想到过婴儿是需要空间的?

每个家长和孩子的个体都不同的。家长总是给自己孩子自己能给的最好的了。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21:15:14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养育照顾孩子这件事情上,所有的推理哪种有道理,我们都会忽视一点,那就是父母提前心里预设的一些看法,那些情绪,那都是来自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沉在黑暗的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会去选择的,会去相信的理论。

争论其实也是出于这点的。因为每个人心中的感受和提前的预设都不一样啊。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21:19:28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贴一点我比较喜欢的。

【自然断奶法】

就在上个礼拜,左右10个半月,我成功地给他们断了母乳,一天也没有离开,也没有采取奇怪的方法,他们没有哭闹,我也没有涨奶的痛苦,自然而然的就断了。家里的长辈们都啧啧称奇,说怎么这么容易就断啦?其实,10个月来的用心喂奶,辅食的正确添加,对各种细节的仔细拿捏,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最后才能水到渠成地实现“容易”的断奶,所以整个过程也是很不容易的。
断奶不是一朝一夕一个礼拜的事情,而是从小朋友出生就开始的漫长过程。我觉得,带孩子的时候,妈妈们至少要提早三个月学习养育知识,这样可以预知孩子将要有哪些方面的发展,自己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然后提早把要用的东西买好,环境布置好,辅助孩子的成长。比如,怀孕时候学习共生期的知识,准备出生后三个月内的衣物和玩具。小孩两个月的时候,开始了解辅食添加的顺序,买好桌椅和餐具。我自己就是如此,左右每长大一个月,我就找出之后两三个月的资料,仔细阅读一遍,然后着手准备。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知道要期待什么,要怎么做,很有效率,也很安心。
在此,我把我的经验总结出来,希望妈妈们看到以后可以早早地为断奶做准备。其实准备工作,从小朋友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哺乳关系,因为只有吃奶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小朋友长大些才愿意“放手”。妈妈要相信自己的奶一定够,采用最舒服的喂奶姿势,全身心投入每一次的喂奶,这样,小朋友的身心就得到最大程度的滋养。有长辈跟我说:你们家左右天生没有奶隐,所以断奶很容易,有些小孩啊奶隐可大了,老是要吃奶,就很难断。其实不是这样的,奶隐大不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小婴儿对母乳的需求和母爱的渴望,与生俱来。看看小婴儿饱餐一顿母乳以后脸上洋溢着的满足的神情,你就知道,吃奶对人生伊始的他们是何等的重要,哪个婴儿天生没有奶隐?这个“隐”不光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更多是想要被爱被关怀。即便由于某些原因你不得不用奶瓶喂养,也要和母乳喂养的一样,用心地抱着他,认真地看着他。这,才是良好的哺乳关系。
“奶隐”得到满足以后,婴儿才会转而把精力投向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发展自己的感官,动作,语言等。而如果吃奶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那么小朋友的大部分精力都会花在如何通过吃奶得到妈妈的爱这件事情上,而无心发展其他。我想到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需求,就是填饱肚子,而吃饱以后,就产生了各种需求。
每一次宝宝想要吃奶的时候,都要得到满足,而且自己决定吃多少,吃多久,而不是妈妈觉得这个乳房没奶了,拔出来换一个再吃。如果真的吸不出来,小朋友会松口的。
有些人走了另一个极端:小朋友只要不开心哭闹,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喂奶喂奶。你和孩子用什么方式互动,就能培养他什么样子的行为模式,然后,小朋友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各种需求了,反正回应就只有一个:喂奶。最后,他也习惯了,每次不舒服,就要妈妈的奶头寻求安慰。你说,当喂奶充当了精神安抚的角色,断奶的时候,小朋友是不是理所当然的有更多的依恋和不舍呢?
要动用智慧去观察孩子,了解他的需求,比只是喂奶喂奶当然麻烦很多,有时候需要更多的耐心。但是这样的辛苦和麻烦,会在断奶时候得到最好的回报。
然后,我要讲讲五个月添加辅食餐以后,如何与吃奶之间作平衡。我总结了一个很好用的公式,给妈妈们做一个参考。在五个月以前,除了平常一些蔬菜水果蛋黄鱼泥以外,基本上是全母乳喂养的,而且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母乳消化周期大概是3个小时,奶粉4个小时。也就是说,白天每三个小时吃一次奶(不是定点喂养,这里说的是大概时间,举个例子而已),比如:上午6,9,12,下午3,6,9点。那么,当你在12点给宝宝加一餐午餐辅食,那么12点那一餐母乳就取消。六个月的时候加第二餐晚餐辅食,那么6点那一餐母乳取消。七个月的时候吃早餐了,那么6点或者9点那餐母乳取消。也就是说,以餐计算,逐步用辅食代替母乳。八个月的时候,宝宝一日三餐了,那么母乳只剩下午后一餐和睡前一餐。九个月的时候,渐渐过渡到白天不吃母乳。十个月或者十一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隔天吃一次,隔两三天一次,最后就不吃了。妈妈的身体也是很智慧的,很多人跟我说,她们在六七个月的时候忽然母乳变少了,其实这就是要开始少吃母乳的信号了。我自己感觉很明显,在七个月的时候忽然就不怎么涨奶了,每天母乳的餐数就越来越少。自己感觉涨得疼了,就找机会给他们吃一次,最后在左右十个半月的时候,隔了三天没吃奶了,我最后一次涨奶,我半夜给他们吃完。据说大麦茶回奶,我吃了两三天,之后就没有再涨奶了。我觉得自己一点痛苦都没有,不像有些妈妈说的断奶时候自己乳房涨的连胳肢窝都疼。
断奶是孩子伟大的独立里程碑,宣告他不再依赖母乳,可以从自然界的食物中吸收营养了,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妈妈们自己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恋恋不舍得想把宝宝留在怀里多些时间,也不要焦虑觉得宝宝还没准备好,断奶一定很痛苦等等。如果你内心有很多的不确定,那必然会影响到宝宝的心情。凡是以放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微笑面对,把小朋友的各种行为表现往积极的方面想,断奶就会是一个轻松而自然的过程。
突然断奶对于大人和孩子都是痛苦的,而我看到大部分人用的都是这种方法,比如把孩子送到奶奶家一个礼拜,妈妈避而不见。宝宝会把忽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妈妈的不愉快经历和断奶联系在一起,内心就会产生很多的痛苦。
关于断奶的时间,现在各种育儿书中都说法不一,有些说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建议吃到2岁。我也确实见过将近两岁的宝宝站在妈妈面前吃奶。还见过吃奶像喝饮料一样,过十几分钟就走过去吸两口。我觉得这样看妈妈自己的接受程度怎样,像我自己,我觉得如果我的宝宝会走路了还在我怀里吃奶,我会很别扭。如果喂奶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很不舒服,那我肯定就不想喂了。而且,左右现在十个半月,一日三餐辅食吃的很好,精神上和肉体上都不再需要母乳了,我认为是时候断了。所以,妈妈的细心观察很重要,这样才能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可以断奶了。
关于吃辅食,我看到有些人给孩子吃东西,过一个小时吃一个水蒸蛋,过一个小时吃一根香蕉,再过一会儿吃一碗米粥,反正总是停停歇歇的在吃东西,这样不好。从身体方面来讲,孩子需要一整段时间,比如三个小时,来消化吸收所吃的食物。喂吃频繁会导致胃里经常有食物需要消化,导致肠胃功能混乱,出现便秘,积食等问题。从心理方面来讲,孩子需要整段的时间探索环境,发展动作,锻炼头脑,经常吃东西会不停地打断他的学习,阻碍注意力的培养。所以,一日三餐,每餐吃的食物全面一些,吃完以后可以坚持三四个小时不吃东西,只是口渴了喝水。比如左右现在每天是这样吃的,在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参考,时间是根据他们起床的时间调整的,不是绝对定点:
7:00早餐: 温水随意,半个苹果,一个小餐包,30ml粥汤
10:00点心:半个黄瓜
12:00午餐:南瓜两块,胡萝卜两块,白米饭一小碗,白煮蛋一个,鲈鱼肚皮一块,鱼汤一小杯
15:00点心:枣子若干,白馒头一个
18:00晚餐:绿豆粥一碗
可以看出来,吃饭最大的量是集中在午餐,而且营养要全面。
辅食吃得好,也是断奶的一个重要基础。
总而言之,如果你在断奶之前,让宝宝在婴儿期把母乳吃个够,精神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然后辅食按部就班添加起来,母乳逐渐减少,那么断奶就是自然发生的一个结果,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涉,也没有很多的痛苦。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21:21:31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朋友如何学走路1】
有朋友问我,不用学步车怎么学走路?我觉得事态很严重,一定要写一篇关于小朋友学走路的和学步车有害无利的文章。我也在我们小区里看到八九个月的小朋友被放在学步车里,横冲直撞的滑来滑去,我只能用滑这个字,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在走路,只是脚胡乱蹬几下,学步车的万向轮就带着他们滑得很远。如果学步车的底座比较高,小朋友脚就一直踮着,踩来踩去,如果比较低,脚就会弯曲着,看上去脚踝随时都会崴掉。我看着觉得挺恐怖的,可是小区里面的奶奶外婆们看着很乐,还拿着球逗他们玩。我心里想,我应该告诉他们学步车不好,于是我很认真的跟这些老人们讲学步车的坏处,建议他们不要用,可是得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偶尔用用。”“没办法,放在里面我可以休息一会儿,带孩子太累了。”之后我就保持沉默了,多说无益,也许还会引起人家的反感。其它育儿方面的问题也是如此,比如小朋友脚上戴铃铛,但这些是人家的私事,或许有他们无奈的地方,所以我常常就忍住了不说,只是觉得孩子很可怜。
我先解释小朋友是怎么学会走路的。我之前有写过一篇帖子,我们如何布置环境可以帮助小朋友早早地学会爬,让身体的和大脑的潜力得以很好的发挥。如果辅助条件到位,小朋友的动作发展历程大致如此:2个月持续抬头,3-4个月翻身,5-6个月匍匐爬行,6-8个月四肢爬行(肚子离地),自己坐起来,8-10个月扶着东西站起来坐下去,然后扶着东西移步(栏杆,茶几,小推车之类),12个月走路。
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小朋友自己发展起来的,绝对不需要大人的干涉,包括搀扶。学爬的时候需要什么我在以前的帖子已经详细阐述过了,现在介绍学走路的时候我们为他们准备什么。
1,镜子(70-80cm高,宽自定)和栏杆(离地45cm,长1-2m):小朋友可以抓着栏杆站起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动作,从而得到视觉上的反馈,就像在舞蹈房里练习一样。
2,木地板:学会爬以后,小朋友会会去到房间的每个角落,所以要把地垫撤掉,他们直接在木地板上活动。
3,茶几,沙发,凳子等高度在50cm左右的比较重的家具:他们可以扶着站起来,靠着茶几玩玩具,沿着它跨步。
4,小推车:扶手和车身成直角,这样推起来速度不是很快,可以推着练习走路。我给左右在网上买了一辆,轮子上有一圈橡胶圈,增加了和木地板之间的阻力,我在上面放了一个很重的木制大象,他们推起来不亦乐乎。
5,光脚,最好光着腿:不穿鞋子不穿袜子,可以让脚底的感觉反馈给大脑,让大脑可以更好的调整身体的平衡。等到学会走路以后,可以穿软底低帮的布鞋。

12个月左右,小朋友们可以慢慢从扶物走路过渡到独立行走,而这所有一切的进步都是他自己的努力达成的。除了给他们准备好环境,我们还要用鼓励的态度面对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我想强调的是,要让小朋友独立去完成所有这些动作,自己爬,爬着爬着自己学会坐起来和跪起来,然后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注意:是东西,不是人),从扶物站立到自己放手独立站着,从扶物走路到最后独立行走。这一切的动作都让小朋友自己去完成,不要拔苗助长,不要催促,他们自己觉得ready了,自然会放掉栏杆或者离开茶几走路的。
小孩依赖这些物质的东西来学习走路,和让大人搀扶着,从心理上来讲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我想去哪里,去拿什么东西,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过去,不管是爬还是扶着东西走”。后者是:“我必须依靠成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否则我只能呆在原地,什么也做不了。”两者在小孩子自信心,自尊心和安全感的培养上,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所以,我们不要扶着小孩学走路,也不要怕他摔跤就时刻张开双臂保护在他旁边,这样等于告诉他:妈妈觉得你能力有限,不能保护好自己,会摔跤的,所以我要保护你。这对也算是一种对孩子的侮辱了。左右刚满7个月的时候,开始扶着东西站起来,先是自己的小床,然后是玩具柜,沙发,茶几等等,刚开始摔得挺惨的,每天都要摔十几跤,都摔在木地板上,
“咚”一声,然后哇哇大哭。起个乌青块算是轻的,重的时候会鼓出一个大包。我用毛巾包住冰块给他们稍微冰敷五分钟。即便这样,我也始终没有在他们身边保护他们,常常坐在离他们两三米远的地方看着他们,摔跤以后他们有时候自己哭一会儿爬起来就好了,有时候我走过去安慰几句,或者抱抱他们,他们很快又破涕为笑。肿块和乌青褪起来也很快,大概一两天就好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个礼拜,渐渐他们站起坐下的动作越来越娴熟,摔跤也越来越少。8个月的时候,做各种动作都不太会摔了,即便有时候脚底打滑或者手没抓牢,摔下去的时候会自我保护一下,用手抓住不放,或者屁股先着地,很少摔得很疼了。
一个好的开头,对大人对孩子都是有益的,他们自己爬和学走,我就不用弯腰驼背地搀扶他们。小区里面好多奶奶外婆都抱怨说小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大人最累了,因为整天跟着,弯腰扶着。其实,我们可以避免这一切的,只要从一开始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
我看到过一些九十个月的小孩,大人一放手一离开,他们就哇哇哭,大人扶着就胆子很大到处走。习惯了被人搀扶或者保护,他们自己身体的动作和平衡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后学会走路以后更容易摔跤。
今天太晚了,我改天再写学步车有哪些问题。在美国,学步车已经禁止生产和销售了。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21:29:21 |显示全部楼层
【小朋友如何学走路2(万恶的学步车)】
首先介绍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做身体基膜。皮肤把我们的整个身体包裹起来,和外界隔离开,我们通过触觉,压力觉,温觉等感官体验知道哪些属于我们的身体,而哪些是身体以外的东西。一个最简单的印证身体基膜的存在的方法就是:我们知道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在哪里,即使闭上眼睛,手指也可以很轻易地触摸到任何想要触摸的部位,比如鼻子,大脚趾等。婴儿出生的时候是一片混沌的,分不清楚自己身体的边界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个体。通过在婴儿时期妈妈的拥抱和抚摸和之后爬行和学走路时和地面家具等的触碰,小朋友开始逐渐形成身体基膜。比如妈妈拥抱的时候能感觉到皮肤表面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学走路时候撞到茶几时感到疼痛,婴儿就感觉的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界限。我们在活动区设置的镜子,也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自我,在学习控制自己身体做各种动作的时候,比如坐起来,跪下去,往前爬,扶着走等,小朋友学会了在有限的物理空间里面,调控自己的身体,避免撞到家具和墙面。学会走路以后,身体基膜形成了,可以帮助孩子将来更好地发展大肢体运动。

了解了身体基膜的概念和意义,我们来分析学步车。小朋友被放在学步车里以后,整个身体就像是大了一圈,当他走向某个家具比如衣橱想要出去触摸们把手,结果学步车先碰到了衣橱,而阻止了他继续往前。学步车的座位托住了小朋友的屁股,起到了支撑作用,他不需要努力站稳也不会摔跤。稍稍跨步,万向轮就会帮助往那个方向冲,小朋友自己都没有办法停下来,直到撞到某个东西。

长久以往,小朋友的大脑把学步车列入了自己的身体基膜的范围,而且以为自己不管怎么站,怎么走,自己都摔倒和受伤。结果呢,当他从学步车出来以后,没有了大大的保护圈,没有了助跑的轮子,他的头脑混乱了,他要花很长的时间去重新适应这种变化。所以,这个塑料的,有轮子的,有座椅的,圆形的,可以容纳一个小孩的东西,根本不应该叫做学步车,它根本不能帮助学习走路,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动作发展,对身理和心理都有严重的伤害。

有人跟我说,学步车安全呀。问题是,真的安全吗?学步车速度很快,撞到东西以后,惯性很容易让小朋友受伤,甚至会翻出去。小朋友的腿不适当的弯曲,脚踝,膝盖和胯部都容易受伤,时间久了会导致很严重的变形,危害终生。从学步车里出来以后学习独立行走的时候,小朋友需要花很长时间重新构建身体基膜,平衡能力很差,很容易摔跤或者撞到东西。我有看到过三岁的小孩,踮着脚尖走路,不能控制速度,不知道如何避免撞到东西,经常摔跤,就是长期使用学步车的后遗症。看到这里,你还敢说学步车安全吗?

只有让小朋友凭借自己的力量学会走路,才是最自然可靠的方法。他们的小手会紧紧抓住栏杆,小心翼翼的迈步,等到熟练了,感觉有把握了,才会大胆放手。小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小心谨慎,他们会去尝试各种动作,但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处于很危险的境地。而任何外力的帮助对他们都有害无益,比如学布带,大人的搀扶等。

还有,在小朋友学爬学走的时候,看护者的态度也非常对重要,对他的心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比如妈妈很担心小朋友会摔跤,一直在旁边扶着,保护着,还经常念叨“小心,小心。”那小孩子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弱,摔几次以后就会很沮丧,不敢再尝试,慢慢会越来越胆小和不自信。只要醒着的时候,小孩都是一刻不停的运动的,这是他们身体和大脑发展的基本需求,如果妈妈觉得很累,常常喝斥小朋友动得太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那么小朋友会觉得为什么我想爬来爬去,想把东西放到嘴巴里去认识它,可是妈妈总是阻止我,一定是我自己哪里出问题了。于是,那个小孩就会把自己的发展需求隐藏起来,改变自己以得到大人的喜爱,时间久了,渐渐丢失了自我,长大以后也一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做什么。如果这个小孩个性比较强硬,那么就会奋力和成人对抗,那么原本用来发展自我的能量就被占用掉一大半。总之,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需求,给他们及时调整物质的环境,让他们的潜力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在态度上要赞许和鼓励,这样才能让孩子身自由,心愉悦地按照自然的轨迹健康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道理,请转载,让更多的家长明白学步车的坏处,让很多小朋友免于学步车的危害!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4 21:31:27 |显示全部楼层
【慎用安抚奶嘴】
周日带左右去吃喜酒,看到邻桌一小女婴被抱在手里,整个酒席一直都叼着安抚奶嘴,我忍住了,没有跑过去抓着人家的奶奶说,安抚奶嘴不好。
上次万恶的学步车的文章里,我介绍过身体基膜,如果你理解这个概念,就能理解为什么安抚奶嘴不好。小朋友经常吃着奶嘴,时间长了他就以为奶嘴是他身体的一部分。等到一两岁时你告诉他,你长大了,不需要安抚奶嘴了,让他戒掉。那等同告诉他,你不需要某条手臂了,切掉吧。可想而知,戒奶嘴的过程对小朋友来说有多么痛苦。
安抚奶嘴在五个月以前,给吃奶瓶的或者吸吮需求特别强的小孩子,是有辅助的作用的。每次用也不要超过半小时,不能从早到晚都放在嘴巴里。五个月以后,小孩开始吃辅食了,就应该减少使用次数或者就不要用了。
我看到有些小朋友吃安抚奶嘴吃到两岁,这不但影响牙齿的生长,而且还阻碍口语发展。原因可想而知,一直有个东西在嘴巴里,如何能学习正确的发音呢?
我见过两岁的小朋友戒奶嘴,不给他的时候,真的时鼻涕眼泪一大把,看着都心疼。所以,作为父母,如果事先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就不至于让孩子经历不必要的痛苦了。
博客http://blog.sina.com.cn/aimeiyanyao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5-15 10:24:38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佩服这样用心、又有育儿知识的妈妈

两个宝宝太可爱了。
我用爱、欣赏和佩服的眼光看着女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3-29 15:39 , Processed in 0.0311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