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手机客户端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专版] [转载]《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作者:王甘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3 15:37: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传统的教育里,孩子是不能接触钱的,因为“君子,小人”。我们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资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会进入了商品社会,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对每个家庭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培养一个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是一个新的课题。

我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金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孩子认识社会如何运转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橡树搬家时,我们带着孩子参观新园,介绍财务室——我们叫做阿里巴巴山洞——时,我们说,这是爸爸妈妈来给小朋友交学费的地方,爸爸妈妈把钱交给幼儿园,然后幼儿园拿来交房租,给老师发工资,买玩具纸笔,买食品水果。平时,爸爸妈妈也应该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树上长出来的,而是工作换来的。这样,孩子也逐渐明白了工作的价值。过去,不少父母在孩子提出金钱方面的问题时,经常难以启齿,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孩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的,他们也有权利了解社会运转的这一机制,只要我们成年人坦然地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

孩子经常遇到的金钱方面的问题,往往和购买欲望有关。孩子刚会走,可能就会指着东西要这要那了,吃的啦,玩具啦,琳琅满目。我们大人经常采取的对策是:“哎呀,妈妈没带钱呀。”时间长了,孩子也变聪明了,说:“你不是有卡吗?”或者,他自己说服小店主,赊一个玩具回家来了!于是,买还是不买,成了大人和孩子之间无休止争论的焦点,也出现商场里令无数父母头痛的对峙场面。

有的父母觉得,我们小的时候那么苦,想要什么都没有,现在家境好了,孩子想要个玩具,那能有多少钱,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何况,这些玩具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呀。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再丰富的资源,有穷尽的时候。孩子正是从小时候买玩具开始,学会如何对待欲望,需要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的。无穷尽地索取的孩子,任何愿望都立刻得到满足的孩子,长大了难以胜任大事,也难以从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产生幸福感。

在耶鲁的时候,由于导师的关系,和一些香港巨富家庭子弟有接触,我感触很深。这些孩子,大多有在美国打工的经历。家里绝不是缺乏资源,可是很多孩子要自己打工挣零花钱。我曾与一位香港社会学家探讨此事,到底这是一个家族的偶然兴起,还是有意为之。他说,这是家族培养接班人的精心设计的战略。看到这些富家子弟打车专挑面的而避开夏利,在路边摊上买日用品和礼物,假期在公司里从底层做起去认真地实习,我非常钦佩他们做父母的理性和深思远虑。从小明白工作的价值和工作能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躺在祖先的树荫下乘凉,这不仅有利于家族事业的延续,对孩子将来能幸福而有价值地过一生,也至关重要。

美国有不少儿童财商教育方法,大都建议从孩子3,4岁就开始让他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有的人主张,孩子每周完成一定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洗碗,但不包括个人管理方面的事情,比如刷牙——后,大人可以给孩子固定数额的钱,比如三岁给三块钱,四岁给四块钱。也有的人主张,只要孩子没有大的失误,可以直接领取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具体采用哪种方案,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基本原则是,首先,孩子不应该马上掌握数额太高的钱,比如,爷爷奶奶给的几百元压岁钱可以用孩子的名义存到银行里,将来上大学用。其次,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鼓励孩子把每周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几周以后买个大点的玩具。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首先可以教会孩子合理分配资源。比如,我的孩子在我给他买冰淇淋的时候,每次都要买最贵的那种。后来,他有零花钱了,自己负责冰淇淋供应了,很快就弄明白如果买便宜一点的那种,他可以多享受几次。出去旅行的时候给孩子一点钱自己买东西,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同地方的物价差异,甚至弄清了汇率。

至于如何逐步教孩子管理零花钱,我们刚刚发现了一本翻译过来的书《从幼儿园到大学的零用钱计划》,可供大家参考。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钱,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从小会利用资源,追求人生目的。在美国读书时接触文科的同学,发现有的同学家庭并不富裕,子弟如果依赖家庭,可能上不了这样闲逸的学科。可是有的人会先去华尔街打拼,积累一定财富之后,追随自己内心喜爱的学科。记得大学时,读到爱琴文明的再发现,德国人施里曼因为童年着迷于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为了挖掘出特洛伊城来证实这个故事,他辛苦经商几十年,终于攒够了钱来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更强调伯乐,更强调三顾茅庐的有道名君,却忽略了个人的能动性。给孩子一点资源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支配,能够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动性。比如,我不给孩子*****和一些卡通玩具,但他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他知道妈妈不大喜欢这些东西,可是如果他克制自己买冰淇淋的欲望,经过一段时间,他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当然有克制不住的时候,有买来垃圾、转眼就后悔的时候,但这是他的决定,他自己负责。作为父母,我们只在大的方面有所规定,比如不能吃饭前吃冰淇淋,如果玩具有危险性,妈妈可以有否决权,但孩子毕竟有了一个实现自己愿望的途径。

给孩子零花钱之后,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突然变得“惟利是图”,掉到钱眼儿里了!妈妈口袋里掉出的一块钱,他硬是要归为己有;买块糖,几毛钱的事,她犹犹豫豫,拿起来又放下,让老爹老妈于心不忍,觉得孩子失去了童心;更有甚者,你让他帮忙倒杯水,他要收费两元,你请他拿双拖鞋,他也要讨价还价一番。不少原来打算给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父母,到此大感受挫,也就偃旗息鼓了。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刚接触了金钱的一方面,还没有学习其他的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其他方面的好时机。别人的钱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丢了钱的人会着急的。外面拣的交给警察,家里拣的交给父母。家里的人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我们小时候比较缺乏金钱观的教育,因此遇到这些问题没有先例可循,就容易怀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其实这正是教育的过程。

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金钱观教育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孩子在接触金钱之初,有时候会非常天真地给所有东西“标价”,这时我们正好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是多少钱也不换的。太外婆留给妈妈的小盒子,别人可能觉得很不值钱,但对妈妈来说,也是多少钱都不换的,因为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妈妈小时候和太外婆度过的日子。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去放弃金钱。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会挣更多的钱,可是爸爸爱我们,想和我们一起度假,我们的假期因为爸爸的参与而更快乐,这时候我们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比金钱更重要。有些东西与金钱的多少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比如健康和快乐的心情。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会感觉到周围财富的多寡不均。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摇篮网论坛里有提问,说自己家远不如弟弟家富裕,怕自己的孩子感觉心理不平衡。大家觉得难答,网管给我打电话请我去答。我发帖说,说到底,除了全球首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在经济条件上比某些人差,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首先我们成年人对此要看得透,要处之泰然。其次,要告诉孩子别人的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自己的努力、别人的帮助,当然也有机会的原因。让孩子学习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成功,用他人——尤其是自己亲人的成功鼓励孩子将来去努力和效仿。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家的特点,哪怕只是很小的特点,但有别于他人,让孩子以此为荣,建立自己家庭的家风和传统,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我们小时候,在衣着方面父母对我们非常苛刻。我母亲对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家教传统很严,爸爸妈妈小时候都是学校里衣着最差而成绩最好的。这句话在我们姐弟三人身上一一实现。而且让我们骄傲的是,在某些方面,如文体器材,他们肯给我们最好的,如果我们努力。我今天不会再让孩子在衣着方面差得突出,但我很坦然地告诉他,别人有的东西你不可能都有,因为你也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有的东西太贵,妈妈买不起;有的东西妈妈不想买,因为想把钱花在更重要的地方;这个月你只能买一个玩具,因为这是我家的规矩。这些问题,我觉得绝不仅仅是一个大人省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培养磨练孩子心性、教孩子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逐步认识到,金钱不是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除了金钱,还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长等等很多标准。孩子常常天真地进行比较,你家的车是什么牌子,我家的车是什么牌子,这不是洪水猛兽,这是孩子正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周围的成年人如何去进行解释。你简单地说,他们家有钱,所以他们家的车贵,那么给孩子的是一种引导;你给孩子说明性能、外型、节能、方便、车主对车的依恋感情等其他方面的考虑,这时候孩子接触到的价值观就更多元,金钱就不会成为唯一的标准。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让孩子有健康的金钱观,周围成年人的心态和引导方法非常重要。我有一个做法,就是常带我们的老师去比较好一点的餐馆,但是点非常简单的菜。有人以为我是让老师“提高品位”,其实不对,我们为的是锻炼定力。我常和老师们说:“要能够在富人面前坦然地做一个穷人。”同时我们培训教师如何去正确引导孩子。大千世界,缤纷多彩,能够坦然地对待财富方面的差距,同时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对孩子将来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教孩子认识金钱的局限性的同时,要教孩子分享。我们的传统哲学里非常强调物极必反,强调盈亏之间的交替。记得当初看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在成为拯救清庭的中流砥柱、权势炙手可热之际,诚惶诚恐,把书斋命名为“求缺斋”,并吩咐家人通过救济穷困族人、捐设族产等方式系统地“散财”。曾国藩最终能极为罕见地全身而退,而且子孙昌盛,颇有建树,与他的这种家教哲学有直接关系。

国外不少关于富裕家庭育儿的书籍也反复强调富裕家庭尤其应该教子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向大家推荐一本<Silver Spoon Kids>,刚有了中文译本,叫《富孩子》,大量篇幅讲了这个道理。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不需要为生存努力,长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动力,也需要从生存之外的事业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美国不少“贵族学校“是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中产以上的家庭子弟大量参加和平队等志愿者组织,认识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与其他阶层的交往中得到锻炼,同时从为他人服务当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父母也籍着孩子的兴趣而成为各种公益组织的捐款人,使财富在社会中良性流动,各尽所能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达到更长时期的社会稳定。财富的积聚只是一个方面,而财富的使用更是一门学问。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论题也会迅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小橡树从一开始就以微薄之力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拍卖、义演、捐赠、义卖,也是出于这些考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2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Rank: 8Rank: 8

2#
发表于 2012-2-23 19:28:30 |只看该作者


我每天都告诉自己“钱很重要,我爱钱”

Rank: 8Rank: 8

3#
发表于 2012-2-24 09:39:39 |只看该作者
皮妈真及时,学习了

我家昨晚还因为钱闹个小插曲。朵爸说要去上班很长时间,我问朵要钱还是要爸爸,结果小人说要钱。其实我知道孩子是因为刚说要买一什么东西,所以就想要钱了。
这可把爸爸难过坏了。说我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有问题,人家顺便给孩子讲了讲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其实这事我不该这么问的,孩子还理解不了这其中的关系。后来我问是想爸爸在家还是上班。朵就说要爸爸在家了。

不过看出来朵爸真的黑难过

点评

朵儿妈妈  朵习惯了,从出生爸就经常不在家。很小的时候都不让爸抱  发表于 2012-2-26 10:10:38
坦克妈  三年前,坦克爸到外地工作。去之前,坦克没什么反应。3个月后坦克爸回来,坦克就再不让爸爸走了。现在3年过去了,每次一说爸爸要出差,坦克都会哭,是大哭,不让爸爸走。  发表于 2012-2-25 21:53:44
我家的小花朵儿,2007年10月18

Rank: 8Rank: 8

4#
发表于 2012-2-24 11:38:42 |只看该作者
我家孩子现在天天在幼儿园玩”卖东西“的游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幸福大观园 ( ICP12039693 )  

GMT+8, 2024-4-25 23:49 , Processed in 0.0244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Licensed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