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申爸的《基础300》 [打印本页]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14 16:06:58     标题: 申爸的《基础30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16 14:06 编辑

   引言:
    大申爸   2015年1月10日

    目前,申爸推荐的书,没有一本是“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很多是给初中的孩子看的,更多的是给高中的、或者成人看的。按照一般理解,给“哪个年龄的孩子看的”是指到了那个年龄,孩子能够完全看懂。这没有问题。比如,睡前小故事是给学龄前儿童的,是说,学龄前儿童,会理解那些睡前小故事;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给五六岁的孩子的,是说,五六岁的孩子,能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可是,三四岁的不行。说最新科学指南是给高中生看的,是说高中的孩子,可以理解最新科学指南。

    一般来讲,申爸推荐一本书,就有妈妈问:这本书适合多大的孩子看?

    我们看哈,这个事情,你拿昆虫记去给任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都会喜欢;我们说,昆虫记适合五六岁的孩子阅读;但是,你拿最新科学指南,去给一个高中生,高中生会不会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喜欢昆虫记那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呢?答案是:不一定。准确一点的答案是:绝大部分不喜欢,根本看不进去;喜欢的真喜欢,但仅仅是个别的高中生。

    我们来观察,这个事情:昆虫记适合五六岁孩子,每个孩子都喜欢;最新科学指南适合高中生,只有个别孩子喜欢。这种现象,我们叫做分叉。怎么个分叉呢?在孩子小的时候,同样年龄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们趋同:每个孩子都能做,没有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分化,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走。等孩子走到高中,只有沿着特定方向走的孩子,才会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才会喜欢读荷马史诗,才会喜欢读莎士比亚,才会喜欢读论语...其他没有沿着这个方向走的孩子,全部都不接受“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尽管,最新科学指南荷马史诗莎士比亚论语,都是适合高中阶段的读物,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不进去。

    很明显,在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这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决定了孩子走那条道。在某个关键时刻,有一个扳道器,把孩子阅读轨迹“扳”到了那条特定的方向去了。

    人生分叉处

    我们都能够理解,到了高中了,着迷的阅读论语荷马史诗的孩子,和那些着迷地阅读言情穿越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地不同了。很多家长,到了高中,才发现这个 问题,才着急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呢,到了那个时候,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晚了。事实是:孩子已经沿着大致平行,但绝不相同的两条轨道,行进很久了。到了高中,两条铁轨才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开始彻底分开。这个时候才想起要“转轨”,不是不可能,但是已经非常非常困难。那是非大功力而不可为之的事情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肯定地说,那个扳道器,一共有两个。一个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是群里的爸爸妈妈的孩子的年龄;另一在八岁半到九岁之间。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

    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爸爸妈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痴迷最新科学指南,那只要在六岁,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扳道器”,读一遍给孩子当天书听或者播一遍MP3,给孩子伴随聆听;到了九岁,孩子自如地自主阅读了,把它当做定向阅读资料,让孩子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快速地读一遍,两个扳道器就工作了:孩子驶上了“高中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那条轨道。

    大家注意:申爸没有改变专家们总结出来的,有关最新科学指南的用法。最新科学指南还是适合于高中孩子阅读的书。这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只有到了高中年龄,孩子才发育到能够彻底理解这本书里的内容的程度。但是,申爸改变了一下最新科学指南的性质。在六岁和九岁的时候,把它当做了一次扳道器。让孩子听了一遍,读了一遍。

    在六岁呢,我们都体验到,孩子处在天书敏感期,“给什么听什么”。你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就听。不用费任何力气,很轻松。在九岁呢,妈妈们将会体验到,那个时候,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已经驾轻就熟;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当和孩子说好,要“每天定向阅读30分钟”并把它变成习惯之后,你直接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一个星期时间,自己就把一厚摞纸啃光了。也不需要家长费多大力气,也很轻松。

    你那个火车啊,在铁轨分叉的地方,用扳道器。只要轻轻一提手柄,铁轨就扳过来。不费多大力气,很轻松。当火车隆隆地开过来,它自己就开到新的方向去了。要是没有扳道,等火车开到两条铁轨彻底分家的那个时候,再想把火车放到正确的轨道上去,那就只有架起一台超级吊车,把整列火车硬吊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一节列车60吨重,一列火车有15节车厢外加火车头....你想想,那个劲费的,要费多大...

    在关键时刻,轻轻扳一下扳道器的手柄....这是必须的。

    妈妈们最困惑的,是申爸推荐的书,都是“大孩子”的书,我们孩子小,这个有什么用?确实,最新科学指南不是给六岁孩子看的,但是,它作为扳道器,是六岁孩子必须的一个器械。扳道器就是扳道器,用一下就完了。妈妈不能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六岁孩子的读物,期望自己六岁的孩子像喜欢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这样的期望是不合理的。最新科学指南是孩子到了高中....其实,准确地说,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孩子,是到了十三四岁....才像喜欢神奇校车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最新科学指南只是扳道器,不是六岁孩子的读物。六岁孩子,读六岁孩子读的东西,读丁丁历险记,读神奇校车。嗯...这是这个问题。

    申爸呢,正在琢磨,试图琢磨出一个基础300的书单。这个书单呢....很费劲....哦...书单。既然叫基础300,那就暗示着,里面有300本书。为什么是300本,而不是299本,也不是301本?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现在只是在开发,因为这个书单里面,只有几十本书。之所以叫300,只是申爸的感觉:差不多300本。大家注意,这个基础300,不只是书名,还跟着版本。

    现在呢,只有不多的一些书,在基础300里面。这是一个动态的书单,里边的书目,还在形成中。主要是吧,大申才10岁,还在成长中,很多事情,申爸还看不清楚。但比如以下是必须有的:《最新科学指南》(上下册)阿西莫夫;《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一套四册)阿西莫夫;《荷马史诗》罗念生、王焕生;《堂吉诃德》杨绛;《改变世界的观念》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陈永国译;《数:科学的语言》T.丹齐克著,苏仲湘译;《四大名著》宝文堂节编本 ;《呼兰河传》萧红等等。

作者: 爱海    时间: 2015-1-15 09:18:18

大申十岁啊。
申爸在哪里出现?我想同他聊聊。
作者: 爱海    时间: 2015-1-15 15:09:06

刚买了阿西莫夫的人生舞台。
自己感觉还不太适合孩子现在看。被我收起来了。
娃这几天喜欢翻看的书有玻利亚的怎样解题,武术基础等。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16 00:41:11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18 16:36 编辑

001-中国青年出版社《伊林选集》(一套10册)


    这好几个月来,申爸一直在考虑,考虑什么呢?申爸推荐这个旧书,从义工群出来,到大群里面。这第一本,推荐啥呢?开局第一步,一定得迈好。当初,在义工群里开始,申爸推的大师节选版四大名著。那现在,拿什么做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呢?必须要拿经典的、最好的开局。即便是在基础300里面,这也得是最经典,最好的书。申爸呢,思来想去,就拿一套和最新科学指南,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比肩的书,来开场吧。先让我们来看看,书之美。
    这个呢,是阿西莫夫在科学出版社出的11本书。相当地漂亮,美!
    [attach]42600[/attach]
    [attach]42594[/attach]
    这个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说阿西莫夫的科学版书,很美的话,那伊林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伊林选集》,就更美了。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套书。
    伊林选集,一共十册。
    [attach]42595[/attach]
    [attach]42596[/attach]
    第一册,《十万个为什么》。
    封面:
    [attach]42597[/attach]
    封底:
    [attach]42598[/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599[/attach]

     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7月,印数:409,000,定价:0.23元,董纯才译。

    第二册,《不夜天》。
    封面:
    [attach]42601[/attach]
    封底:
    [attach]42602[/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03[/attach]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邹信然译,1980年4月,印数:84,000册,定价:0.16元。

    第三册,《黑白》。

    封面:
    [attach]42604[/attach]
    封底:
    [attach]42605[/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06[/attach]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12月,印数:77,000册,定价:0.27元。

作者: 春飞雪    时间: 2015-1-16 16:32:03

坐等这贴更新

楼主
作者: 漩子妈    时间: 2015-1-16 17:20:12


作者: roselan    时间: 2015-1-17 13:29:01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18 15:14:41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18 16:34 编辑

续001


      第四册,《几点钟》。

    封面:
    [attach]42617[/attach]
    封底:
    [attach]42618[/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19[/attach]
    几点钟,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5月,印数:76,000册,定价:0.22元。

    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

    封面:
    [attach]42620[/attach]
    封底:
    [attach]42621[/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22[/attach]
    在你周围的事物,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学源译,1981年9月,印数:68,600册,定价:0.80元。

    第六册,《自动工厂》。

    封面:

    [attach]42623[/attach]
    封底:
    [attach]42624[/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25[/attach]
    自动工厂,中国青年出版社,符其珣译,1954年1月,印数:79,000册,定价:0.29元。

    第七册,《原子世界旅行记》。

    封面:
    [attach]42626[/attach]
    封底:
    [attach]42627[/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28[/attach]
    原子世界旅行记,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51年9月,印数: 108,000册,定价:0.19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18 15:31:36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18 16:38 编辑

续001


      第八册,《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

    封面:
    [attach]42629[/attach]
    封底:
    [attach]42630[/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31[/attach]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600册,定价:0.66元。

    第九册,《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

    封面:
    [attach]42632[/attach]
    封底:
    [attach]42633[/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34[/attach]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500册,定价:0.87元。

    第十册,《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

    封面:
    [attach]42635[/attach]
    封底:
    [attach]42636[/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37[/attach]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11月,印数:33,000册,定价:0.81元。
    这是十本书。这就是申爸要在大群里推荐的第一套书。
    这书,有什么好啊?

    在科普领域,这个书和阿西莫夫的最新科学指南,是直相对恃之两座齐峰。它们是不同的两种风格的代表作。在文学作品中,永远都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相对应的,我们可以拿《最新科学指南》当成是“浪漫主义”的科普著作;拿《伊林著作选》当成是现实主义的科普著作。我们看到其作者伊林的名字,就已经能猜到,这是一位俄罗斯作家。是的,它1895年生于乌克兰,前苏联作家。1953年头上,就去世了。

    那么,伊林的这十本书,到底有什么好呢?

    拿到阿西莫夫的妈妈,你去读读阿西莫夫。阿西莫夫的话题,都是什么呢?天体物理学,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白矮星,红巨星,黑洞....阿西莫夫喜欢谈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呢,都有个特点:你全都没看到过!都是些高大上的题材。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题材,阿西莫夫是不屑于写作的。这些东西呢,俗!所以你,妈妈读阿西莫夫的自传。他自传里面,很少提到孩子,提到日常生活。妻子呢,也换了好几个。因为阿西莫夫喜欢这些高大上的题材么。他对日常的生活,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看看合同的付款,钱数写的对不对,有没有预付款,等等。阿西莫夫的自传里边儿,主题都是门萨协会什么的,门口儿老头老太太的座谈闲聊,下棋遛鸟,是不会出现在阿西莫夫的笔下的。

    伊林呢,伊林不同。伊林有一个深爱着的妻子,也是他写作的合作伙伴。当伊林以不到六十岁的年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之后,他的妻子悲痛欲绝,写出了世界上最凄美的文字,来纪念自己的丈夫。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伊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巨量的心血。后来,两个孩子都成长得很好。伊林写科普作品,写儿童读物,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写的。伊林呢,也写原子,写宇宙。可是,他的笔下,更多的主题是我们日常见到的事物:一支笔,一盏灯,一本书;你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你喝茶用的茶杯,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到今天你拿着的这个样子的?街上跑的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你用的铅笔,有什么有趣的历史?你铅笔盒里的小刀呢?........全是这些题材。

    可是,他写铅笔,和别人写铅笔,那不一样。在他那里,纵横千万里,横贯几千年,在广阔的时空中发生的事情,都奔赴他的笔下,来为你手上的一支小铅笔服务。你看完了,禁不住赞叹:我的天哪,一支铅笔的背后,竟然有如此的洞天!赞叹之余,也不免感叹作者:他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不由得好奇: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呢?伊林著作选的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里面写的,全是这些.....孩子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物品。不离日用常行外,直到先天未化前。

    阿西莫夫,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可以羡慕,不可以达到;伊林呢?他就像隔壁家的大叔,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可触,可及。

    如果你真的把伊林想象成隔壁的聪明和蔼,但有些琐碎的那个大叔,那你就错了。这也是一个胸怀大图景的世外高人。尽管写了很多日常常见的主题,伊林还是偶尔亮剑,在巅峰之上,于第一流的高手论剑。剑气纵横。他的亮剑之作,不多。但极具分量。这套书的最后三册,《人怎样变成巨人》,就是伊林的亮剑之作。这是一套薄书....你把书写厚,容易,你要是把事情写薄,那就很难....尤其是涉及到人怎样变成巨人这样的主题的书,写到....申爸看看,多少字.....用48万3千字,把人类的一整部历史,就条晰缕清地写明白,那就极难了。

    阿西莫夫的一部最新科学指南,用了91万3千字,把一部科学文化史,写得清楚明白。赞。可是伊林这48万3千字,不止把一部科技史,写清楚,科技文化史,写清楚,还把人类社会史,甚至政治、经济史,也钩挂了个大概轮廓出来!这部书,相当于阿西莫夫得最新科技指南,加上他的诠释人类万年。这个,实在非有大功力之绝顶高手而莫能为之。

    嗯...我们看,我们要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怎么办呢?总归的,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呢,是从身边的日常事物出发,逐步地探索遥远的、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事物,最终,形成整个世界的大图景。这是一种思路,一条路。伊林走的,就是这条路。另外一条呢,是打一开始,就搭起一个巨大的框架,从宏观...整个宇宙;到微观,原子内部;在这一整个框架中,定位到我们自己。阿西莫夫走的,就是这条路。伊林由近及远,阿西莫夫由远及近。那么,具体到孩子那里,怎么让他认识世界,最快,最好?把阿西莫夫和伊林,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申爸呢,把伊林拿给大申。给大申当定向阅读的资料读。先看《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上海版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那不是一样的东西。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讲了些什么呢?我们每天都要在家里呆上一段时间,至少,要在家里过夜,伊林就来个屋内旅行记。就拿我们日常家里的各种东西,开说。说的过程中,伊林提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现在,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没有暖气。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伊林问: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你说,这是废话,水是灭火的,当然不会燃烧...可是,暂缓下结论哦....看过十万个为什么,你会大吃一惊:诶呀,原来这个燃烧...这个燃烧根本就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的....就都是这样的一些有趣的问题。全都是由你家屋子里的,每天都见到的事物,说开去的...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18 15:55:34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18 15:58 编辑

001之一:在你周围的事物


    [attach]42638[/attach]
    这个呢,其实一本合集,里面把伊林的8本单行本,集合到一块儿
    这8本单行本是
    1、《学生的书包》
    2、《在城市的街道上》
    3、《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4、《奇异的仓库》
    5、《大自然的文字》
    6、《关于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7、《魔术果园》
    8、《我们街道上的节日景象》
    这些单行本,申爸大都有。回头,给大家上些图片,欣赏欣赏。
   
    嗯,说书,还有别的正经事儿。
    这个马.伊林,何许人也?他原名叫伊利亚.雅科夫列维奇.马尔沙克,马.伊林是他的笔名,简称伊林。伊林绝大部分的书,都是和谢加尔合作的。这个谢加尔就是伊林的妻子,叶莲娜.谢加尔。《在你周围的事物》里的八部作品,都是伊林和谢加尔合作创作的,其中的七部,我国出版过单行本。申爸上些这7本单行本的图片,给麻麻们欣赏:
    第一本,学生的书包
    封面:
    [attach]42639[/attach]
    中文版出版的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把《学生的书包》改成了《你的书包》
    封底:
    [attach]42640[/attach]
    扉页:
    [attach]42641[/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42[/attach]
    你的书包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2月 印数:50000册 定价:0.16元
    内容简介:
    [attach]42643[/attach]
    目录:
    [attach]42644[/attach]
    内页欣赏:
    [attach]42645[/attach]
    第二本单行本,《在城市的街道上》
    封面:
    [attach]42646[/attach]
    封底:
    [attach]42647[/attach]
    扉页:
    [attach]42648[/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49[/attach]
    在城市的街道上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3月 印数:60000册 定价:0.23元
    内容提要:
    [attach]42650[/attach]
    目录:
    [attach]42651[/attach]
    内页欣赏:
    [attach]42652[/attach]
    第三本,《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封面:
    [attach]42653[/attach]
    封底:
    [attach]42654[/attach]
    扉页:
    [attach]42655[/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56[/attach]
    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4月 印数:80000册 定价:0.20元
    内容提要:
    [attach]42657[/attach]
    目录:
    [attach]42658[/attach]
    内页欣赏:
    [attach]42659[/attach]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18 16:30:3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18 16:49 编辑

续001之一:在你周围的事物


      第五本,大自然的文字
    封面:
    [attach]42660[/attach]
    封底:
    [attach]42675[/attach]
    扉页:
    [attach]42665[/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63[/attach]
    大自然的文字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4月 印数:80000,定价:0.10元
    内容提要:
    [attach]42664[/attach]
    目录:
    [attach]42666[/attach]
    内页欣赏:
    [attach]42667[/attach]
    第六本,《关于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封面:
    [attach]42668[/attach]
    封底:
    [attach]42670[/attach]
    扉页:
    [attach]42671[/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672[/attach]
    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5月 印数:50000册,定价:0.16元
    目录:
    [attach]42673[/attach]
    内页欣赏:
    [attach]42674[/attach]

    第八本 《我们街道上的节日景象》,没有见到过中文版。这些书呢,早年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过。
为什么呢?是这些书不够好,不值得再版重印吗?不是,原因呢,正好相反!就是因为这些书太好了,才“不能再版”。可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18 17:13:16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18 17:18 编辑

001之二:《伊林选集》的插图


      话说,这个插图吧,对于一本书的品质,影响那是大极了。你看看,现在的书,一本书,你翻开,从头翻到尾,全是字儿,一幅插图都没有。书籍的插图,和画家的自由绘画,还不一样。书籍里面的插图,决定于作品的内容。好的插图,可以把书中的内容形象化,画龙点睛,能够更好地协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涵。是一本好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伊林的书呢,几乎每一本,都有插图。并且,他的插图,集中了苏联四五十年代最优秀的插图艺术大师
下面呢,申爸专门展示几本伊林书里面的插图,供妈妈们欣赏。
    第一本呢,是那个《黑白》。这本书的插图,是苏联著名的插图艺术大师拉普辛作的。妈妈们看看
    [attach]42676[/attach]
    [attach]42677[/attach]
    [attach]42678[/attach]
    [attach]42679[/attach]
    [attach]42680[/attach]
    [attach]42681[/attach]
    [attach]42682[/attach]
    [attach]42683[/attach]
    [attach]42684[/attach]
    [attach]42685[/attach]
    [attach]42686[/attach]
    拉普辛在《不夜天》里的插图:
    [attach]42687[/attach]
    他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插图:
    [attach]42688[/attach]
    多布罗克隆斯基负责给《在你周围的事物》插图:
    [attach]42689[/attach]
    还有他在《人怎样变成巨人》里面的插图:
    [attach]42690[/attach]
    我们可以感受到,绘画者的写生基本功非常扎实,他想表现什么意境,在技法上,都毫不费力的能够达到。大家留意,后者这幅小图里面,树底下的那个小人儿,是关键的安排...
   [attach]42691[/attach]
   [attach]42692[/attach]
    就先贴这么多吧。等拿到了书,妈妈们自己看吧。很多妈妈,看了这些小图,会觉得:看不出哪里好啊?先别着急。慢慢来。把这些小图先保存到新家的帖子里面。等再过三个月,妈妈们手里都拿到一些好书了,到时候再回过头来,就可以看出这些小图,好在哪里了。
   
    小孩子,她对真正的艺术的品味和接受能力,要比大人强得多。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很快就会形成对真正的艺术品的偏好。音乐、美术、雕刻、舞蹈、文学,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其最高成就,那些最好的艺术品,肯定它会散发出某种和人的最基本的神经回路共振的频率....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

    韵爸呢,推荐好书。可是,韵爸推荐的书,有一些其装帧设计,并不怎么好,内容好。大人看,完全可以。给孩子,就差点儿意思。给孩子的书,最好内容、艺术俱佳。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自然就把艺术口味养得非常纯正。一举两得。

    孩子在艺术上的品味和偏好,非常重要。妈妈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好的书,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形成良好的口味了。不用花每节120元的画画课,自然就会很好。

    新书中也有好书。但是,并不是很多。为什么申爸这么说呢?你拿一个衡量标准:书中针对内容的插图,来衡量新书。你自己去判断吧.....每位爸爸妈妈手里,不是都有很多新书吗?大家今晚就好好细儿,一本一本翻翻看....为什么新书好的少呢?这里面,有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读者。当当当这样的网上购书网站兴起之后,就更加雪上加霜。当当们的200-100,把书变成了一种有形物品:就是一堆纸。很多人,从当当上抱回一大箱纸,才100块,高兴得不得了。根本不管这一箱纸,作为书,到底怎么样。反正,买来了“东西”,就觉得值!可是呢,同样的100块,他买一本薄薄的很有品味的书回来,他就觉得“亏了” 。殊不知,对于孩子,那一箱子烂货,看了还不如不看;而那一小本书,可能对孩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消费者,他不这样看问题。他把书当成了一种消费品,一种有形产品来购买了。其实呢,书是一种无形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21 09:39:41

杂谈:艺术



    今天呢,说说这个艺术。这个艺术,对于一个人,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个人的性格,创造性有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很关键的影响。这一点,人们都已经注意到了。在不少人那里,这一点根本不用怀疑:没有人不知道这一点,但没有人说得清楚,是为什么。这个事情呢,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只不过,理解的基础,比较不容易理解罢了。

    首先,我们知道,孩子天生就是带着一些发育好了的神经回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比如,很小的孩子,就偏好于电视的广告,而对于电视剧,却并不吸引。人的头脑中的任何一种神经回路,被外界的刺激激活的时候,人就会对其表现出兴趣。不要忘了,人的更多的神经回路,是后天形成的。假设一个孩子,他一直沉迷于电视广告,一路看到十八岁,天天看,你很难想象,他会形成书法的神经回路。有一些人,他们非常奇怪:他们喜欢写字,书法。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烦闷的事情,提起笔,写上半个小时,就心情愉快起来了。在写字过程中,他的书法神经回路被激活,兴趣来了。可是,这个书法神经回路,是在他零到十八岁这些年里,后天形成的。不是原来就有的。如果他不用小手拿着铅笔,努力地困难地写字,他就不会有这个神经回路。可是,他一旦突破了前期的困难,写字越写越好,越写越上瘾,他就喜欢上写字了。他的神经新的回路形成了。后天的神经回路一旦形成,就会和先天的神经回路一样,起一样的作用。但是,后天的神经回路必须得有机会形成。没有机会形成,一个人就一直没有。

    其次呢,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自然性,一个是社会性。孔子说,食色性也,这是说一个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是一个人维持个体存在,繁衍发育所必须的。在人类生产力低下的岁月中,一个人一生的主要活动,只能围绕着满足自己生存这个目标来进行。人没有精力顾及文化艺术这些活动:你去画画,画的再好,没吃的,只能死掉。

    我们看问题,只能从今天这个社会背景下面去看问题。今天呢,生产力发达,交换发达,经济发达。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产出的比重分别是15%、52%和33%。发达国家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31%,64%。这什么意思?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矿山: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粮食原材料的人干的活儿;第二产业是加工业,生产汽车火车拖拉机面包可乐柠檬水那些活儿;第三产业就是不生产任何有形产品的那些人干的活儿。也就是说,我国有63%的国民产出,在实物形态里面;只有33%的产出,在非实物形态;发达国家的相应比率是36%和64%。在发达国家,绝大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从事有形产品的生产。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是有形产品的生产。这个有什么区别啊?这个对一个人的生活,区别甚大。你比如说,在任何一个单位,比如你们单位,赚钱最多,生活得最好的人,一定不是在基层从事具体劳动的人。都是高层收入高,生活好。高层呢,他们不干具体的任何事情,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开会,讲讲话,作指示什么的,动动口。他们的工作“最轻松”。

    我们从神经回路的角度看出去,高层的神经回路,和一个基层从事具体工作的人的神经回路,有什么不同。高层的神经回路,他建构起了应对大范围内的知识,对应于应对压力,承担责任。基层人员比较简单,只需要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流程就行了。基层人员下了班,工作就留在办公室了;高层的人员不同,他一天24小时,都在“想”工作的氛围中。我们说,在社会性角度,后天的神经回路,比照先天的神经回路,更具价值。凡是和工作相关的神经回路,都是后天形成的么,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一个人,他中学阶段就读24史,就读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等他长大了,他读成了钱钟书;另一个人,他把全世界所有的言情武侠穿越都读了,也不是钱钟书。连边儿都沾不上。前者读的东西,便于形成后天的神经回路;后者看的东西,只不过在不断地重复刺激先天就有的那些神经回路而已。可是,我们都是父母,我们都知道,让一个孩子读24史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难;让一个孩子读言情武侠穿越容易。其实,你让一个孩子不读言情武侠穿越不容易!怎么让一个孩子容易地去读24史,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呢?

    诶,在这个时候,艺术出现了。你回去找妈妈们的聊天记录,看看她们是怎样说那些好书的封面的?她们会说: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宁静;觉得舒服;不燥;心理安宁.....妈妈们回去看,都是这样意思的话。好的艺术,它们会对人们的大脑,产生一种微妙的影响:它会抑制处于优势地位的神经回路。只有处于优势地位的神经回路的活动被抑制了,大脑才会腾出能量,让其他的神经回路得以建构。要是情感回路一直处于主导的兴奋状态,那别的事情,大脑就干不了了。

    这和童书有什么关系呢?小孩子的书,其实是大人选的。大人根据什么选孩子的书呢?他们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感兴趣,就选什么书。你说,成百上千种童书,摆在书架上,孩子会对什么样的书感兴趣啊?当然是那些有着某种类型的封面,让孩子一看到,就刺激起天生的神经回路的书啦!这就跟小孩子喜欢看广告,一个道理。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供童书封面的设计者选择去刺激的天生神经回路,并不多。可能只有一个情感因素。越鲜艳的色彩,加上某些刺激元素,越能够一下子就激起孩子的兴趣。于是,所有的童书,就设计得越来越鲜艳....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他这个简单的情绪刺激,在孩子小的时候,没什么不妥。可是,等到孩子长到了初中,爸爸妈妈忽然意识到:再给那些“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行啦!得给有价值的书了。可是,长期泡在电视广告言情穿越里的孩子,你忽然给他24史,他能读吗?那个根本不读。

    这就是初中高中学生的真实写照。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靠艺术,书籍装帧的艺术,把孩子的优势神经回路抑制下去。

    其实呢,申爸一路来,口头上都是反对“那些垃圾”的。但是,那些书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很好的。把那些很好的内容,配上艺术性的封面和装帧,再给孩子,就没问题了。妈妈们说,看了让人宁静,不燥的封面,都是大孩子、大人的书。其实呢,同样的风格品质,完全是可以用来设计小孩子的书的。让孩子读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色彩自然,充满艺术感的书,一路读下去,这样,更利于孩子形成新的后天神经回路,长到初中,自然就会继续喜欢读那些“有价值”的书。

    嗯....因为市场占了主导;因为家长给孩子选择童书的标准错了,造成市场上把那些色彩自然,充满艺术感的好书,全部驱逐出去了,基本上看不到。按照这种思路,你可以自然地得出一个推论:时下越流行的书,越垃圾!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21 10:12:17

001之三:《伊林选集》是写给谁看得书


    这回,该说伊林的书本身了。你看伊林,他的这个书,他怎么开头:十万个为什么:屋内旅行记。他这么开头的,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点煤油炉,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劈材会必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囱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哪里来的烟炱?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 相对比呢,我们对比一下艾西莫夫。我们已经提到过,阿西莫夫在他的《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中,是这么开头的: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一颗他自己没法看见的星。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风格的书。阿西莫夫的书是写给“聪明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如果你不聪明,那就没法儿读懂。伊林呢?伊林不一样。伊林的书是写给所有的小学生的。不管你聪不聪明,都能读懂。当然,聪明的就更能读出一些东西来了。

    理论上来讲,阿西莫夫的书,对于小学的孩子,还都是扳道器的角色。伊林不同。伊林的书,他的书里的故事,就是讲给这个年龄的孩子听的。在这一点上,和个孩子听《夏洛的网》,没有什么区别。 伊林的书不是扳道器。他就是写给小学生读的书。尤其是今天要竞价的这本《在你周围的事物》,只要孩子能够自主阅读了,就可以读。在伊林的笔下,他的科普书就是一个一个故事。

    我们看,他在《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本书里....就是今天竞拍的这本书里面的八个故事之一....他是怎么讲故事的。
    [attach]42882[/attach]
    就是这本书里面。

    三百年前,意大利有一个老技师,发明了制造彩色玻璃的一种新的配方。不但在意大利,连别的国家都赞美他制造出来的杯子和花瓶。大家都喜爱那缠在花瓶上或者杯子炳上的绿色玻璃叶子和鲜艳的玻璃花朵。别的技师不论费多大力气,也制造不出这样美丽的彩色玻璃。技师们千方百计地来打听老头子的秘密。他们邀请老头子去吃饭,想用酒把他灌醉,套出他的秘密来。老头子并不拒绝大伙坐在一起喝酒。当酒打开了他的话匣子的时候,他就大谈自己的年轻的时候,大谈当初怎样学会喝酒和跳舞。但是只要把话头转到关于玻璃的秘密上面,老头子就立刻皱起眉头,闭起口来,你不用想他再说一句话。老头子有个儿子,岁数已经不小了。老头子连对他也不说出自己的秘密,只怕他泄露出去。儿子帮助他工作。但是当老技师准备配制彩色玻璃的原料的时候,他就读字个儿关在屋子里,连他的儿子也不许偷看!就这样的保密,后来,彩色玻璃的秘密,还是泄露出去了。

    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妈妈们等拿到书,一看,就知道了。连麻麻们都给吸引了...伊林的故事,对小孩子,那吸引力无穷。前些日子,有妈妈问,大申在读什么。大申就在读这些书。大申的基础300,起步很晚.....伊林的书,以前申爸也根本不知道....伊林这十本书,大申用了四天时间,就都看完了。从一个周六看到下周二,就全看完了。他看书快。刚开始,给他他不看.....他已经痴迷于流行读物的那种风格了。《伊林著作选》的风格,和他正在看的《小屁孩儿日记》,完全不类。

    申爸早就跟大申约定好,定向阅读、拓荒阅读。申爸把这套书的第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当成定向阅读,给到大申。大申就看。刚开始,硬着头皮看,看了十几页,开始进入状态。那本小书,怎么够大申看的。一个小时,大申给看完了。看完了,冲出来,问:“你还有没有这么好看的书了?”申爸欲擒故纵:“说好了,定向阅读30分钟。你超时了。只能明天看了。”大申:“你还有没有了吧?”申爸一边把第二册《不夜天》给他,一边故意说:“这本是明天的定向,你今天只能先溜一眼。”大申打开书,坐在沙发上“溜”了十分钟,还“溜”不完。申爸就过去,把书抢过来:“说好了,溜一眼,你超时了。”大申忙不迭地把书往回抢:“那不算是定向,算愉快阅读,行不行?”已经说好了,愉快阅读不限时。申爸当然很大度啦,把书还给大申,还说呢:“你看看,老爸说的你老也不信:老爸说哪本书好看,你就看.....保管好看。以后,所有的定向,你都直接当成愉快阅读,行不行?”大申这个时候,只要有书看,就心满意足,忙不迭地连连说“好”等到下周二,这十本书,都给他给“愉快”了。

    这本书,妈妈们赶紧竞价。竞价到手了,赶紧给孩子读读,看看孩子的反应。这是上个月大申身上发生的事情。伊林的这十本书,是写给不同年龄的孩子看的。

    现在竞价的这本《在你周围的事物》,很多故事是写给刚上学的孩子看的。比如里面的《学生的书包》,讲小学生书包里面的各种东西,都是怎么来的,这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可以。赶到最后三部《人是怎样变成巨人的》,那就是初中高年级,甚至高中生的菜了。他这个书,是按照“学术角度”结集到一起,不是按照读者的年龄对象,结集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在积攒“片段”,如果爸爸妈妈不引导,他们自然发展,都不喜欢看长的 。不过,有一个白金机会:就是大申刚一开始自主阅读,吃掉了的那套《哈利.波特》。他刚开始读字,反正乐趣就是读字。这时候,妈妈抓住稍瞬即逝的机会,塞给他一部长篇,他也就读下来了。 第一次就读了那么厚一堆纸砖下来,再遇到厚的,他心理上就不打怵了不过,尽管如此,你让大申自己选,他还是选短的看读哈利.波特,也要有前此的“建构”,做铺垫才行。要预先看过电影,听过故事...

    哦...这就涉及到昨天还没谈完的那个话题: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再版了?其实呢,伊林没有不再版。零星地有一些出版社,印过伊林的书,比如珠海出版社、辽宁教育,后来印过。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21 14:38:08

002-《世界史纲》


    申爸在说,孩子....儿童和少年阶段...小头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图景。我们涉及了自然界。要想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图景,那第二项,是不可不提的:人类社会。这第二本书呢,就是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 译者:吴文藻 谢冰心 费孝通 邝平章 李文瑾 陈观胜 李培茱 徐先伟等8人。
    封面:
    [attach]42885[/attach]
    封底:
    [attach]42886[/attach]
    扉页:
    [attach]42887[/attach]
    版权页:
    [attach]42888[/attach]
    世界史纲 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 印数:11500 定价:5.00元 这是一本厚书,全书一共有1184页。
    我们呢,都知道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英国的韦尔斯、克拉克和美国的阿西莫夫。阿西莫夫我们知道了,克拉克在科幻小说以外,建树不多。可似乎,这个韦尔斯,却是一位通才。这部世界史纲,就是韦尔斯的著作。
    嗯....待申爸找张照片来哈...
    [attach]42889[/attach]
    这呢,是威尔斯这部书的书口。里面有...数数...7个折页。这是大申读的时候的折页。他用了8天时间,把这部84万字的大书“拓荒”了一遍。读的时候,申爸问:“好看吗?”有些天,大申兴奋地说:“好看!”更多时候,大申提不起太大兴致:“还行吧。”他有背景知识的部分,就觉得好看;第一次看到的内容,只是淡淡地答“还行吧”。

    这书有什么特殊?这是一部综合地叙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书。给读者一个全景。它从史前社会讲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在呢,这本书,大申对于有背景知识的部分,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整体”的气味了。大申读的兴味盎然;但是,很显然,不熟悉的地方,还在垦荒。

    这本书,可有的说呢。这本书是基础300之一。每一本基础300,都可以给孩子当天书念。具体选哪本来念,妈妈们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自己选择。也可以相互讨论决定。当然,不是每一本基础300都能念过一次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念。


作者: 柳林风声    时间: 2015-1-22 11:57:02

申爸说的这些书都要在哪儿买啊?
作者: 朵儿妈妈    时间: 2015-1-23 10:43:20

申你的理论到处传播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27 10:23:45

002-《世界史纲》之二


    这个《世界史纲》哈,有两个版本,一个呢,是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的;另一个呢,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的。
    人民出版社的封面和封底,申爸发过....不过呢,为了比较,再发一次:
    人民版封面:
    [attach]42986[/attach]
    广西师范版封面:
    [attach]42987[/attach]
    人民版封底:
    [attach]42988[/attach]
    广西师范版封底:
    [attach]42989[/attach]
    人民版扉页:
    [attach]42990[/attach]
    广西师范版扉页:
    [attach]42991[/attach]
    广西师范版版权:
    [attach]42992[/attach]
    世界史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印数:23500册 定价:99元。人民出版社印了11500册。也就是说,费孝通谢婉莹他们翻译的这版经典名著,市面上统共流通的数量是三万五千册。

    妈妈们要知道,在1982年那个时候,肯花五块钱,买一本《世界史纲》的人,那都是了解这本书是本什么书的人。五块钱,那个时候,实在太贵了。申奶奶那个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二十四块五毛钱。买这一本书,就要花掉申奶奶一个月工资的20%。妈妈们想想,自己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你拿出你一个月工资的20%买一本书,那是什么感觉...你就知道那个时候,买这本厚书的人是什么感觉。进而,你也就能有一点感受:那些买到这本书的人,该是多么宝贝这书。都是些读书人,读大书的人,才会买这书。 所以呢,这书一旦被买到手,就一直珍藏在那些人的书房里。一直到今天。这个书,本身就少,加上买书的人珍惜,不肯丢掉。一直到今天,市面上流通的旧书,又少又贵。这是为什么这书的“进价”那么高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呢,这是一本厚书。全书有1200页之多。我们看广西师范01年版的版权。他们在01年,就把这书卖到100元了。

    嗯...申奶奶呢,现在退休了。每月的退休金是3500元。如果申奶奶82年的时候决定买这本《世界史纲》,那价钱要占掉申奶奶一个月收入的20%。按照这个比例,拿到今天,就是申奶奶要拿出3500*20%=700元来买这本书。妈妈们想想,700元买一本书,即便不是对一个月收入3500元的人而言,就是对于一个月收入10000元的人而言,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

    当我们把两版的封面封底扉页摆在一起,我们就有感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那也是一个出版学术书籍的重镇。最近一些年,异军突起。广西师大的这版封面,那也是花了心思设计的。可是,这版的封面,和马少展先生的人民版摆在一起,那差距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这两版的封面,都采用了同类的素材。这便好比较一些。马先生的封面,采用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三个地方的雕塑墓刻作为素材。广西人民的版,只选取了古埃及的一幅画做素材。马先生的封面用了八幅。广西人民版的封面,因为只选取了古希腊一幅墓刻作为素材,你把这书的名字改一下,改成希腊史纲,也可以用这个封面。
当把素材扩展到罗马和埃及的时候,就更暗合“世界史纲”的意思。

    咱们仔细看一下马先生的封面。他的那个封面设计,是有四层的:前景是书名、著者和出版社;退后一层是古希腊的双面雕刻、立着的人像和古埃及墓刻浮雕;再下一层是哪个白,四幅;最后一层只有右下角那个古埃及浮雕。什么是历史啊?历史有什么特点。历史呢,要有纵深感。一般来讲,要表现纵深感,要用透视的画法。但是,马先生这个封面呢,他不用透视的方法来表现纵深感。他把八幅线描图片,和书名放在一起,用浓淡和图片线条相互之间的遮盖关系,来表现纵深感。马先生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大师来的。这个大师就是大师。他就用这么简单的9个素材,在一本书的封面上,表现出这么丰富的涵义出来。

    而广西版的封面呢?除了要表现出庄重和历史题材这个两个意思以外,别的,申爸实在看不出来还有别的。当然,这个广西版的封面,能够清晰地表现出庄重和历史这两个意思,就已经非常好了....比起那些不知所云的垃圾书的封面,已经好得不可以道理计了....但是,比起大师的设计,还是不足的。

    什么是一本书的“气”呀?为什么高手望气,就能从一大架书中,信手就把最好的书给挑出来?设计家要有丰富的思想,要在简简单单的素材中表现出来,并且也很好的表现出来了...这样的书,才有“气场”出来。马先生在设计这书的时候,可没想过“我要让这本书表现出气质”什么的。他就想着我怎么才能让封面和正本书的内容融合到一块儿,我的封面怎么表现“历史”。那个历史,可不是弄几张唐砖汉瓦,古希腊的雕像古埃及的浮雕,就是“历史”了。历史是有纵深感的。你看看人家,这个大师,是怎么表现纵深感的。这样的设计,那是绝顶高手的绝顶设计。

    我们再看扉页。这个扉页呢,马先生用的素材就更少,少到不能再少。就是书名,著译者,人民出版社这个扉页呢,马先生最大的特色,是用了颜色。这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暗绿色,在黑白的书页世界里,让人有别样的感受。广西版的扉页设计,我们就不去说它了。

    这个《世界史纲》呢,不管谁给孩子们选书,都是基础300之一。没得讲的。妈妈们拿到了这书,怎么用?在孩子听完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之后,拿来当天书给孩子读。如果嫌太厚,那就不全读,把古代史部分读完,也行。
    前三编是:
    第一编 人类以前的世界
    第二编 人类的形成
    第三编 最初的文明
    妈妈们单从这些标题,就可以感受到:这些问题,确实都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几乎是出于自发,渴望知道的问题。孩子建构系统的人类社会的图景,就从读这本《世界史纲》开始。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27 14:02:08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27 14:05 编辑

003-《大家》CCTV访谈节目



    申爸和大申呆时间长了,申爸有种感觉:教育孩子呢,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要想教育好孩子,亦非常简单:你只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在敏感期,你把最好的资料给到孩子,他自己吸收,就长得最好。那大申又一个什么敏感期到了,导致申爸要陪着大申熬夜看电视剧呢?还记得,大申说过的一句话吗?大申考试考好了,自己得意地说:“老子牛逼!”这句话呢,背后的涵义非常丰富。这个呢,我们回头再谈。
    申爸一直说,孩子在十三岁之前,主要的成长目标,就是在小头脑里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大图景。大图景呢,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社会和自我。有关自然的资料,申爸涉及得最多,阿西莫夫、伊林、少年科学画报、李毓佩....社会的呢,少一些,比如说,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世界史纲...诶,世界史纲已经买好了,小河眉豆妈她们,后台的流程建好了吧?能拿出来竞价了吧?那个书,妈妈们拿到就知道了:那叫一个宏大。嗯....自然和社会,都有涉及。但是,迄今为止,申爸孩子没有涉及到一个重要领域,那就是:自我。    申爸还没有涉及到这个重要领域,申爸在观察大申。申爸不是说,大申没有在建构自我的观念。
    事实上,大申一直在建构。孩子在建构自我观念的旅程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是在三岁的时候,孩子开始用“我”这个词,来指代自己。对于成人,用“我”来指代自己,那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可是,对孩子,却不然。“我”,音节是wǒ。在汉语中,这个音节就是我的意思。me,音节是/mi:/。在英语中,这个音节也是我的意思。
    一个孩子,生活在汉语语言环境中,他长到三岁,就知道用wǒ来指代自己;一个孩子,生活在英语语言环境中,他长到三岁,就知道用/mi:/来指代自己。这说明,wǒ也好,/mi:/也好,用哪个音节来指代我的意思,是社会文化环境规定的。这个,不是固化到基因里面去的刻死了的事情。你要是认真琢磨一下,孩子是怎么明白wǒ是指代自己的这件事情,你就会惊叹:这个造化真的神奇。什么原因呢?因为,你不管是谁,都不能教会孩子wǒ是指代自己的!你想想,你怎么教呢?我们都是爸爸妈妈,都刚刚教过孩子认识事物。你想教孩子苹果,你见到苹果,就指着苹果说:“苹果苹果。”孩子就跟着说:“苹果苹果。”过一段时间,他就明白了:“哦...这种东西叫苹果。”以后,他一看到苹果,就大喊:“苹果苹果。”孩子一想吃苹果,就大喊:“苹果!”爸爸妈妈就知道了,孩子学会了“苹果”。可是,这个“我”不一样啊。妈妈正在吃饭,说:“我正在吃饭。”忽然灵机一动,想教孩子“我”,就指着自己跟孩子说:“我...我在吃饭。”孩子呢?孩子糊涂啦:wǒ是什么意思?是指坐在旁边的那个对我很好很好的人吗?不对呀,那个人叫“妈妈”呀,怎么又出来“我”了?难道,“我”和“妈妈”是一个意思?回头,明天,爸爸有和孩子一块儿吃饭,也想教孩子“我”是什么意思。就也指着自己跟孩子说:“我...我在吃饭。”孩子呢?孩子更糊涂啦:这个wǒ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不是“妈妈”的另一种说法吗?怎么今天又变成爸爸的另一种说法了?
    爸爸妈妈们,你们想想看:就这个“我”字,你怎么可能教会孩子?谁不管指着自己,跟孩子说wǒ,他都教不会孩子这个wǒ的真实意思!它本来就是个不定代词么...说话的人一变,这个wǒ指代的人,就变了。这个光靠语言,肯定教不会。可是,教不会不要紧,孩子却能学会。孩子一长到三岁,就都会了wǒ是什么意思,完了呢,自己用这个wǒ,用得还没有错误。事实上呢,申爸刚才分析的用语言来教孩子wǒ的分析,可能根本就不对!孩子他肯定不是像申爸分析的那样,学会语言的。孩子就是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地建构小头脑中的各种神经回路。这些零散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总和到一起,变成一个更大的神经网络,到了三岁多的时候,就自然涌现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呢,把孩子自己从混沌一体的世界中区隔开来,形成一种关于“自己”的感受。然后,孩子在日常生活的用语中,抓到一个音节,用这个音节来指代这种感受。在汉语环境中,这个音节就是wǒ,在英语环境中,这个音节就是mi:。孩子一旦把这个音节和这种感受联系起来,自己嘴里说出来,说了几次,身边的人的反应,也对路,他就一辈子用这个音节,来指代“我”了。
    这也就是说,孩子在生活中,头脑中先建构起实质的神经回路,这个神经回路对应着要命名的东西;然后呢,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抽取一个词汇,用这个词汇来命名自己头脑中的这个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解释,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能学会那个怎么也解释不清楚的“我”。嗯,这个分析呢,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是先搭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神经网,然后,才去“语言表述”我们的神经网所代表的东西。
    这就是所有幼儿教育专家,都主张:对于幼儿,要通过实际动手,要通过体验来学习,这种主张的原因了。他们是有道理的。
可是,这个人哪,他要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就没什么可琢磨的了。这个语言哪,很神奇。在初期,幼儿阶段,孩子肯定是像上面那个样子,先实质,后词汇,这样的方式来工作。可是,当孩子长到七岁半,事情发生了变化。
    在李网的高楼的一开始,申爸就详细描述了这种变化的一个具体例子:抹黑好莱坞大片,让大申自己喜欢去听音乐会。这里不复述了。我们来分析那个过程。在看下面的分析之前,妈妈们要去看教具2的18-25页。没有那个基础,下边妈妈就看不懂了。你说他这个钱学森,09年就去世了。等到教具2里面提到的那个时候,12年5月份,他都去世三年了。大申自然没有见到过钱学森。
郭永怀呢?早在大申出生前36年,就去世了。郭永怀去世两年以后,申爸才出生呢!大申怎么可能从实际生活中,得到钱学森郭永怀的直接经验呢?这不可能。可是,你仔细去看教具2的第24-25页。在那里,很明显地,大申受到了钱学森郭永怀的影响!
那个影响,是决定性的。那个时候,大申还不能自主阅读。钱学森郭永怀呢,不是大申阅读得来的知识。不管是阅读文字还是图片,都不是。大申是靠看活动影像,得到的钱学森郭永怀的知识的。通俗地说,大申是靠看纪录片,得到的这些知识。或者,也可以说,大申是靠看纪录片,在头脑中建构起了神经回路。可是啊,大家注意:大申靠看纪录片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和玩泥巴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在获得方式上,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是直接经验;前者是间接经验。
    说到这里,申爸插一句,妈妈们去找大申的编年体记录....义工妈妈们详细整理出来的,放在网盘里面....那里面,梳理出了大申早期看过的所有纪录片的名单。妈妈们把那些纪录片,都从网上找来,放在网盘上,单独一个目录。我们需要这些纪录片了。从爱网开始,申爸就一直在强调:把电视从孩子的生活中驱逐出去。有妈妈那样做了。那样做的妈妈,现在你的孩子有福了:
给你的孩子看《大家》。CCTV的一个访谈节目,宁向东主持的。这个节目应该不难找。这个寒假就看。注意:只给孩子看《大家》,别的纪录片,没看完《大家》之前,最好不给。
    要知道,喜欢看活动视频...就是电影电视....是孩子天生带来的七色花(教具2 P52)。这也是一瓣珍贵的七色花瓣,妈妈不能像珍妮那样,随便就用掉了。以前不让看电视.....除了看英语的动画片以外....那是要憋着孩子,憋到一定时候,拿来有大用。现在,这个“大用”的时候到了。
   《大家》呢,慢悠悠的节奏,里面的知识、人生感悟和体验,浓得化不开。你去看初中高中的孩子,几乎没有喜欢看这种东西的。因为它没有吸引力。但是,这个东西,对于一直不给看电视的孩子,那吸引力,大得了不得。你的孩子会非常喜欢看《大家》。
    第一部纪录片,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重要就重要在,这第一部纪录片,规定了孩子的口味:他今后,对什么样的纪录片感兴趣。就如同两三岁的时候,第一部给到孩子的动画片,要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美术片那样。申爸相信,在座的很多爸爸妈妈,也不喜欢看《大家》,甚至,很多爸爸妈妈从来都没看过。不要紧,这次,你陪着孩子,一起看一个寒假的大家。回头,咱们再谈体会和感受。那些没掐电视的孩子,妈妈要注意:很可能,你的孩子不看《大家》。这个,妈妈自己要想办法。现在呢,要引入活动影像作为教育孩子的关键手段。你从开始就踩不上,一步踩不上,以后步步踩不上。
    接着说哈....你说,这个孩子,从纪录片中看到了钱学森,看到了郭永怀....你怎么说,他都没接触过这些人,对吧?在听音乐会的例子中(教具2 P19-26),钱学森郭永怀爱因斯坦,确确实实在实际的生活中,起了作用。并且,起的还是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七岁十个月的大申,早已经能够从间接经验中,学习到东西了。从玩泥巴,游戏中学习;到看活动视频,纪录片中学习。在大申长大到七岁十个月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悄悄地发生了这种变化....在教具2 P51中,申爸提到过一个问题:游戏和学习,真的有区别吗?从建构神经回路的层面来讲,它们根本就没区别!只不过,敏感期不同。
    在孩子幼儿阶段,爸爸妈妈不能够指着看电视来建构好的神经回路。那要去玩耍,去体验,从直接经验来建构神经回路;从间接经验建构的神经回路,要依靠幼儿阶段直接经验建构的神经回路;在直接经验建构的神经回路基础上,再做事情。可是,当孩子从间接经验建构有价值的神经回路的敏感期到来的时候,妈妈们要及时调整:给孩子活动视频,给孩子伴听资料,把这个天赋的能力,利用起来。什么时候是从间接经验建构有价值的神经回路的敏感期呢?就是现在。现在呢,孩子6、7岁。他还不能自主阅读。他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最有力的手段,还是看活动视频。一边看,一边听。听伴音。看视频呢,是单向的。这个不像游戏,全方位,360度。
    很多幼儿教育专家,极力反对给幼儿看单向传播的视频。她们是有道理的。可是,你的孩子现在不是幼儿了,是儿童了。幼儿教育专家,她们,已经铁路警察——管不着这段儿了。要跟着孩子的成长,及时调整策略。不要给昨天的东西框死了。孩子一旦能够借助活动视频,听讲解,从这种间接经验中学习,孩子的天地,一下子就被极度地扩大了。我们注意:所谓自我,是一个人头脑中全部神经回路的总体感受。把所有单独建构起来的神经回路单元,全都放在一块儿,形成一个总的覆盖整个大脑的神经回路。这个神经回路,涌现出来的感受,才是自我。
    嗯,我们说过了,我的涌现;说过了,从间接经验学习。只要是掐了电视的孩子,我们100%可以肯定,他会很喜欢看《大家》。只要活动视频,这个年龄的孩子,就都喜欢看。孩子看大家,妈妈也会跟着“蹭”。妈妈们跟着蹭上一个寒假,就不得不感叹:人家成功,人生美满,那真的是有人家成功,人生美满的道理啊!  
    妈妈们在孩子看《大家》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件事情:不要就着电视的题材,给孩子发挥,讲道理。孩子们现在还听不懂道理,妈妈给孩子讲听不懂的道理,只会培养孩子厌烦的情绪。妈妈们呢?要在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思维,体悟出来的道理,仔细想:哪些是必须教给孩子的!然后呢,记住或者记录下来。等孩子到了八岁整的时候,要记得直接讲给孩子听!那个时候,才是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
    这个大家呢,为什么看?其中,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样的。这个大家,访谈节目。他们访谈的,都是在各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百家、诸行业每个领域中的大家呢,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到自己领域里的知识。这会带来大量的专有名词。这个大家,对于词汇敏感期的孩子来讲,那简直就是一本活词典。经济文化军事政治艺术哲学,无所不包。这些学科领域的专有名词。这是一点。
    另一点,这个大家,其本身的名号,对孩子来讲,也是一个专有名词!孩子从小以专有名词的方式,对这些大家的名字熟悉了,等他长大,自己可以选择自己阅读的资料了,他自然地倾向,就是这些大家们写的书。自然而然,孩子人生一出手,就直奔每个领域的最高成就....
    妈妈们看教具2 P55,大申怎么知道了那么多科学家的名字的?就是靠看大家看的。在这个年龄,孩子“想知道这么多人”、“需要知道这么多人”,就是孩子的自然本性。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核心。只要抓住了人,把这个核心当线索,往下捋,就很容易把事情捋清楚。在孩子的词汇敏感期,把“人名”就作为词汇,给孩子灌进小脑袋里面去。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1-27 14:08:5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1-27 14:09 编辑

004-《大染坊》


    现在,我们要说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人格。人格是什么呀?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说“你侮辱了我的人格”;说一个人,他“非常有人格魅力”。那么,什么是“人格魅力”呢?让我们从“直接经验”开始。妈妈们去找一部电视剧:《大染坊》
    http://v.baidu.com/tv/16583.htm
    这部12年前拍摄的电视剧,找来,先看。在看的过程中....基本上,每个妈妈可能都看过了;如果你没看过,那就更好了....随时回来,讨论这部电视剧。24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
    嗯...这样哈,有几个事情,要说一下:
    第一呢,妈妈们看,看的过程中,随时有感想,随时回来说说。有什么感受、联想、体会...不管是哪个方面的,妈妈们都回这里来,随时说几句。想说得多,就多写些;想说得少,就写一两句。但是,要写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想法。只要是自己的感觉想法,就行。
    第二呢,麻麻有毛病:一看到好,就忙不迭地给到孩子。你要知道啊,这个东西好,孩子得长到合适的年龄,进入敏感期,它才好。孩子还看不懂,不要提前给。申爸呢,昨天和前天,没有起来写东西,就是陪着大申看这部电视剧来的。看得太晚了,早上爬不起来。大申现在呢,申爸才给他看大染坊。大申多大?十岁半。你等到孩子长到十岁半,进入敏感期,再给孩子看《大染坊》。现在,只是妈妈自己看。不要提前给。提前给,不但没帮助,反而有阻碍。
    第三呢,申爸说,要推荐基础300。基础300不全是书。还包括活动视频,纪录片啊、电视剧啊....什么的,全部都算。这个《大染坊》,肯定是基础300之一。没的跑。
    这是这个....感兴趣的妈妈,先去看/重温电视剧哈。

作者: 漩子妈    时间: 2015-1-29 16:32:27

信息量好大,mark!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3 10:01:11

005-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创作选集系列(共9册)


    关于大图景的建构,第一要务是自然图景。在这个主题下面,申爸已经推荐过“浪漫主义”的阿西莫夫;“现实主义”的伊林;数学童话李毓佩。还有最后一类,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的作品。
    第一本《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attach]43231[/attach]
    封底:
    [attach]43232[/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33[/attach]
    版权:
    [attach]43234[/attach]
    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0年3月 印数:76800 定价:0.42元


    第二本 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attach]43235[/attach]
    封底:
    [attach]43236[/attach]
    扉页:
    [attach]43237[/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38[/attach]
    版权:
    [attach]43239[/attach]
    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江苏科学出版社 1980年4月 印数:5400 定价:0.90元


    第三本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上册
    封面:
    [attach]43240[/attach]
    封底:
    [attach]43241[/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42[/attach]
    版权:
    [attach]43243[/attach]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上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0年4月 印数:39900 定价:0.69元


    第四本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下集
    封面:
    [attach]43244[/attach]
    封底:
    [attach]43245[/attach]
    版权:
    [attach]43246[/attach]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下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4年10月 印数:8500册 定价:1.30元


    第五本 顾均正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attach]43247[/attach]
    封底:
    [attach]43248[/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49[/attach]
    目录:
    [attach]43250[/attach]
    顾均正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年9月 印数:6050册 定价:0.77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3 10:22:5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3 10:30 编辑

005-中国本土优秀科普作家创作选集系列(共9册)之二


    第六本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attach]43251[/attach]
    封底:
    [attach]43252[/attach]
    扉页:
    [attach]43253[/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54[/attach]
    版权:
    [attach]43255[/attach]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8月 印数:5400 定价:0.85元


    第七本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一集
    封面:
    [attach]43256[/attach]
    封底:
    [attach]43257[/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58[/attach]
    版权:
    [attach]43259[/attach]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一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2年8月 印数:7200 定价:0.80


    第八本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二集
    封面:
    [attach]43260[/attach]
    封底:
    [attach]43261[/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62[/attach]
    版权:
    [attach]43263[/attach]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第二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6年1月 印数:3500 定价:1.40元


    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封面:
    [attach]43264[/attach]
    封底:
    [attach]43265[/attach]
    作者像:
    [attach]43266[/attach]
    版权:
    [attach]43267[/attach]
    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1年3月 印数:8100册 定价:0.78元

    这一共是9本7套书,这套书呢,总体上来讲,很难读...当然,孩子一旦读进去了,收益亦匪浅。九本书里面,只有现在正在竞拍的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和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比较容易读。孩子到九岁十岁,自己会很乐意读。不用引导,到时候,他自己就会喜欢看。

    为什么难读呢?又为什么好读呢?这七位作者,董纯才、顾均正、贾祖璋、高士其、茅以升、竺可桢、戴文赛先生,大致分成两类:前三位先生,是出版家。编辑出身,亦兼能翻译。我们已经知道的,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董纯才先生翻译的。董先生不止翻译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还翻译过他的《五年计划的故事》、《人和山》等5本书。伊林对董先生的影响很深,翻译完伊林之后,董先生就仿照伊林的风格,写科学小品。结集,便选出这本《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搞翻译的人,比如王汶,起本身不能写科普作品。董先生能。这本书里的科普作品,当属中国第一代科普作家的作品,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解放后,董先生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和叶圣陶先生是同事。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他也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所以呢,这本书是这套书里的第一本,也是印数最多的一本,印了76800册。因为编辑出生,本身兼翻译家,董纯才和顾均正的书,都通俗好读,文笔纯正。

    后四位,都是科学家。高士其是微生物学家、戴文赛是天文学家、竺可桢是气象学家、茅以升则是著名的桥梁学家。他们各有本业,写科普作品,不过是业余爱好。不过,高士其有些不同。他把给孩子们写科普读物,视为自己的一项崇高使命,坚持不懈,用功最甚。因为他们本身是科学家,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训练....竺可桢是哈佛博士,戴文赛是剑桥博士,高士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茅以升则是卡耐基梅隆的博士....学术规范在他们那里,已经根深蒂固。即便是为普通人写的普及读物,这种规范性,也时时刻刻透露出来:严谨、清晰、精确。

    能把科普文章写得清晰精确的人,多了,为什么是这几位?这有个很特殊的情况。他们四位呢,都是从老的古代经典发蒙的。他们的古文底子深湛。深湛的文化底蕴,加上清晰的现代的科学训练,让他们的行文,从语言文字本身的角度来看,十分丰满!他们四位的每一篇文章,不论从布局谋篇,还是从遣词造句来讲,单独拿出来,那都是语文课文的水平的!你这个孩子,读一遍,获取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这个固然;顺便,也把语文的素养,给熏陶了!一举而多得。特别是,这几本书,可以作为孩子从科普到科学规范的过渡书...

    这套书呢,装帧真的非常漂亮。
    [attach]43268[/attach]
    整套书的封面设计都是赵一东先生,标题呢,估计是他自己提笔写的。整体是庄重的风格,大理石纹理,用纯色表现。书名是传统书法,这个字呢,本身拿出来,并不怎么样。可是,当作为一本书的封面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整体很漂亮。每本书的右下角,都有一幅漂亮的小图。小图选得很赞。贾祖璋、竺可桢和董纯才的三本,小logo尤其赞。董纯才和顾均正的两本里面,一些篇章,明显是仿写。其他的,其风格,全部是原创。

    我们的原创,比起伊林和阿西莫夫来,固然在气势上,有不足,但亦有明显的亮点。中华文化,涵蕴其中。大致呢,有两个方面,十分抢眼。一个是茅以升先生和竺可桢先生的几本书。中华文明在过去三千年里面,浩如烟海的文献流传下来。茅以升先生从大量的史料中,把有关桥梁的资料汇集到一起,讲述我国造桥技术的源流、类别。这别有特色,这种类型的科普,在别处是见不到的。竺可桢先生运用古代文献,对一些地方,当地的气象物候,也做了系统的梳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中国文化呢,唐诗宋词,辉煌灿烂。有没有把古诗词引入到现代科学体系之后,把文章写得诗情画意,情趣盎然的呢?有。就是贾祖璋先生的作品。贾先生的作品,我们在中学都学习过《南州六月荔枝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知道这些诗句,估计爸爸妈妈们都是从贾先生的《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中读到了的。贾祖璋可不止写了这一篇把古诗文入科普的文章,他写了好多。在《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里面,收了贾祖璋很多这样的科普文章。他以诗如文,写花,写鸟,写各种生物,水仙、梅、鲫鱼、金鱼、蚕、荷花、蝉、萤火虫、螃蟹、菊花、野鸡....诗情画意,意蕴无穷。贾祖璋的文章,独树一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导孩子喜欢看他的文章,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诗词、文章欣赏...一勺就都烩了。

    这本《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好极赞极!这书封面上的两只鹤,一轮太阳...真漂亮!
    [attach]43269[/attach]

作者: 姗姗妈    时间: 2015-3-3 11:49:11

可惜都买不上吧
作者: 青豆    时间: 2015-3-3 13:21:02


作者: 姗姗妈    时间: 2015-3-3 14:16:21

给特特妈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4 15:05:53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4 15:07 编辑

006-汉武大帝


    《大染坊》、《汉武大帝》,焦晃陈宝国版的那个。这两部电视剧,一定会是在孩子教育基础性资料里面的东西。有追剧追得特别快的妈妈。看完汉武大帝之后,看百家讲坛里面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提醒一句哈:这些电视剧,都是给爸爸妈妈们看的。你的宝宝年龄不到,不要提前给宝宝看。宝宝现在要看《大家》,看BBC英语记录片。孩子还没到看电视剧的年龄。

    说说为什么从《汉武大帝》开始吧。有妈妈说《康熙帝国》和《乾隆王朝》。康熙帝国和乾隆王朝,拍得同样好看...比起汉武大帝,甚至更好看...可是,康熙和乾隆,不行。我们教育孩子,给孩子资料,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卡源头。康熙和乾隆,显然不是源头。春秋战国,更加源头啊?为什么不春秋战国?那是因为,春秋战国,还没有娱乐性足够强的电视剧拍出来。

    这个电视剧啊,最早给孩子的电视剧,要依据正史来演绎才行。不能给戏说的电视剧。戏说那种玩意儿,根本不行。第一部正剧,就是汉武大帝。大秦帝国还没拍完...刚公映了三部。楠楠妈说的孔子....那个娱乐性比较弱。汉武帝,尽管没有春秋战国,秦汉那样早。可是,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叫“汉”族,就是因为汉武帝;为什么有科举,有高考...也是因为汉武帝;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汉武帝的时候....这些呢,也足够源头了。

    申爸还是决定,从《汉武大帝》起手。然后呢,再往前给:给大秦帝国。往后,看看给不给贞观长歌...得看把三部大秦帝国看下来的效果再决定。大秦帝国看完了,可以给春秋战国。这个娱乐性,就差得多了。但是,申爸赌一下:从历史知识联系、集聚的角度,看看能不能引导大申进入《春秋战国》。如果能进入《春秋战国》,那接受《孔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段历史,资料丰富。电视剧配着百家讲坛里的相应节目给:王立群讲史记,易中天的百家争鸣,李山、赵玉平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然后,巨多的讲孔子的百家讲坛:鲍鹏山讲孔子;方尔加讲孔子;易中天讲孔子;孔庆东讲论语;于丹讲论语......如果大申能走到这儿,中华文化和历史之门,就算打开了。这一局,应该是赢定了。

    嗯...传统的教育,是从四书五经往下来;申爸利用电视剧这种娱乐手段,加上百家讲坛这种通俗讲座的手段,从汉武帝开始,倒着往回逼,直到论语的原著。嗯...说说,申爸为啥对大申于中国历史的兴趣,那么紧张。

    昨天,有妈妈说了,科举制度,不是从汉武帝开始的。确实不是。作为一项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从隋炀帝....那个著名的暴君...开始的。可是啊,这个事情,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隋炀帝兴科举,他的这个思想,可不是忽然哪一天,从天上掉下来的。在科举制形成为国家制度,进而形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它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武帝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开了太学。自那个时候起,太学才成为国家的最高学府。里面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这就是“博士”这个词的由来。

    其实呢,太学,博士,这些词汇,自古有之。但是,在汉武帝之前,太学的功能不仅仅是教育,它还行政治礼仪、祭祀活动。这些活动,比教育风光多了。当时的人们认为呢呢,那个“太学”,主要是干这些事情的地方。汉武帝把太学给纯粹化了:就是教育。把政治礼仪和祭祀活动的职能,从太学里给分离出去了。汉武帝把这件事情给制度化了。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汉武帝拓宽了太学中博士的来源。在汉武帝之前的太学,不过是高级官僚子弟的“私立学校”。当然,是由国家出资金的“私立学校”。太学不过是一小群人的“小圈子”而已。汉武帝把这个小圈子的成员来源进行拓宽,让任何有学识的人,都可以进入。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孔子。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提到孔子的教育,历史家都说,孔子把教育从贵族扩展到了庶民。就是说,教育这件事情,在孔子之前,都是贵族专属的事情。平头老百姓,是没有教育这一说的。

    今天,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了,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孔子因为这个而“伟大”。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就是说,教育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类别”不同而不同。都什么类别呢?出身,贫富,聪明还是愚笨,好人还是坏人...这些都是孔子所说的“类”。孔子那个时候,社会文化就是那样的....孔子第一个喊出了“有教无类”这句话,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孔子不仅仅主张“有教无类”,他还主张“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啊,意思不是说,学习成绩好了,就出去做官。这句的意思是说,学习是一件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自己快乐够了,如果还有余力,就出来当官。把“学而优则仕”解释成“一定要学习好。学习好了,才能去当官”,是隋炀帝之后,科举制成为一项国家制度了,人们都看到“学习”的好处,才曲解成这个样子的。

    孔子那个时候,怎么可能拿出去当官做诱饵,诱惑人们去学习呢?这根本不可能!因为在当时....其实是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的时候....官的来源只有一个:贵族。那时候,你一个平头百姓,学习好了,想去做官,怎么办呢?就去游说。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小国林立,你坐着个牛车,到处跑。到了一个国,就下车,想法子见到国君,给他陈述你的主张,期望得到赏识,好当官。孔子就是这么干的。到处游说,弄得身心疲惫,牢骚满腹。他也只能这么干。那个时候,没有别的一条通路,可以让学习好的人去做官。这条通路,一直到汉武帝,才打开。孔子确实身体力行,把教育普及到了庶民。可是,学习好的庶民,学而优则仕的管道,一直就没有打开过。从孔子到汉武帝,有400年的历史呢。在这400年中,出身寒微的人,即便是学习好了,他们要实行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那是很难的。于是,大多数人只好“穷则独善其身”了。

    汉武帝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没人帮他。没人才呀。他扒拉来扒拉去,也只能从身边贵族那几个人里边,选拔好点儿的,帮他治国。矬子里拔大个儿。他没法子。可以选才的池子太小,他才搞了那个太学。把池子扩大。汉武帝呢,着实是形成今天我们这个文明的某些重要特征的核心节点。理解了汉武帝这个核心节点,承上启下,整个中华文明的血脉,就打通了。这个理解啊,全都起源于直观感知。我们是不可能去体验2600年那个时代的事情了。唯一获得直观感知的渠道,就是电视剧。基于信史的电视剧。

    妈妈们有空儿,都去看《汉武大帝》吧。你看完了,你自己的就有感觉了。凡是基础性的观念,妈妈们不能光靠说。空对空,永远是空的。妈妈们要去看电视剧,靠自己的体验,直观感受,来理解。

    咱们回到孔子。大家理解了,孔子那个时候,是不能够靠“将来当官”,来忽悠出身微寒的子弟,过来找他当老师的。那...孔子靠什么,收了那么多弟子?史记上说,孔子弟子三千。弟子三千,就弟子三千。大家就当个话,听听就完了。很少人去想想,弟子三千意味着什么。假如,一个小学老师。他师范一毕业,就当老师。22岁参加工作。一直干到65岁退休。那...他有多少“弟子”呢?让我们算一算。他教一个班...假如他是班主任...六年一个循环。他一共工作了44年。假如他一个班有100个学生...这很多很多啦...那他就经过了7个半。他一共才教过750名学生!

    孔子一辈子,教过3000个学生!这就叫身体力行。孔子教过的学生,真多。现在,问题来了:孔子,他哪儿找来那么多学生,跟他学习呢?或者,换个角度说这个问题。每个学生,出来跟孔子学习,他总得有一个动机,对吧?你说,那么多跟孔子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机,都是什么呢?当我们还原到历史之中,回到当初那个真实的环境里面,我们去看发生着的事情。这样,我们距离和学习有关的真理,就不远了。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4 15:16:2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4 15:28 编辑

杂谈 大申怎么看汉武大帝


    申爸给大申看汉武大帝。这个一直不让看电视剧,忽然给电视剧,大申自然乐意看。比朗读和看题有意思多了。

    电视剧演到晁错忽悠汉武帝,削藩的时候。汉景帝被说动了,和群臣商议削藩。 群臣阻挠。汉景帝就拿出先帝郑重留下的文章。贾谊的《论治安策》。跟群臣说,先帝临终,跟他郑重说了三件事,削藩、匈奴和农耕。这三件事,都写在贾谊的论治安策里面了。然后,汉景帝把贾谊的文章,给群臣传看。看到这里,申爸心里一动。于是,申爸赶紧跑去书房,把大申暑假看过的古文观止取来。翻到《论治安策》,跟大申说:刚才汉景帝手上拿的那篇文章,就是这篇。

    大申端起书,仔细看起古文观止上那篇文章来了。电视剧也不看了。那篇文章很长。很显然,大申在看下面的译文,很专注地一页一页地在那儿翻。他看东西快,大约五六分钟的样子,翻完了,把书扣在沙发上,接着看他的电视剧。大申看古文观止,不看电视;申爸看大申,也不看电视。大申不离开,把扣着的书翻过来,坐在沙发上,皱着眉头,专注地看。这次,很显然,大申在看原文。看得很仔细。不断地前后翻啊翻啊,参照着看。他也不动,就在那儿来回地翻看。最后,看了快一个小时了,才把书扣上,去上厕所。申爸走过去,看一眼大申扣起来的书,发现,他不止看论治安策,还把紧接着晁错的论贵粟疏也看完了。

    它那个正剧啊,里面有大段大段的策论。就是在庙堂之上,君臣对一个政策问题,相互之间的论证。不同意见的大臣,对同一个问题,相互之间的辩驳论证。策论是针对一件国家大事,正式地提出自己的论点,缜密地进行论证。口述。贾谊和晁错那两篇疏,可以看做是这种策论的文字稿。策论是古代官员必须精熟的一项能力,非常的难。其实,说穿了,就是当场口述一片议论文。现在考公务员,也有这种题。不过,不叫策论,叫申论。这种策论难说,难写。对于电视剧的编剧,也是一样。要做到言简意赅地用现代汉语重现当年的庙堂策论,那个,非常难。不好做。做不到。于是,编剧就投机取巧:直接从论治安策和论贵粟疏里面,大段大段地摘取原文,让演员铿锵有力地在镜头前说出来。

    本来呢,那些古文言,读都很难读懂,听就更难听懂了。申爸发现,大申对于策论的场景,非常专注,一到策论:小眼睛紧紧地盯着字幕,抿着小嘴,皱着眉,聚精会神地看。策论呢,你读起来,是很枯燥的东西。枯燥的来源有两个。一个呢,是策论必须紧密严谨。策论的对逻辑和语言要求非常高,不允许有一点瑕疵。尤其是在庙堂之上,就同一个论题,不同论点之间辩论的时候。高手过招,逻辑或者语言有一点点瑕疵,马上就会被对手抓住把柄,导致满盘皆输。另一个呢,是策论的论题非常抽象。它说的那个事情....就是主题....都是事关国脉的大话题,距离日常的感受甚远。如果读者理不清那论题和自己日常生活之间的逻辑线条:那论题是怎么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的....那他听到的,就是一篇四平八稳的空话,废话。

    嗯...什么是现代的申论呢?马上要开两会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去各个省份的代表团会场,参与讨论。新闻联播会作报道。一般,讨论完了之后,那些领导要做总结性发言。这个总结性发言,就是策论。爸爸妈妈要是好奇,过一个月,电视播新闻的时候,去看看。这里面呢,很有意思:如果参会的那个领导,他水平高,电视就把他的同期声剪辑出来播放。他说得好,直接播,也不掉价丢人;要是水平一般,那就是播音员播广播稿。过一个月,爸爸妈妈自己去看电视,你就知道,那些你实际生活中根本见不到面的大领导们,谁的水平高,谁的水平低了。

    说哪儿去了....话说,大申十分认真地读两篇策论。申爸大为震撼。他怎么去琢磨这个!申爸仔细想想,也就不奇怪了。我们呢,读古文。古文里面写的内容,距离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甚远。这个历史正剧啊,它能做到一点:可以十分生动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氛围。藩王是如何骄横,地都给封了,皇帝自家的土地是如何地少,少得还赶不上藩王;匈奴是如何危害边境的;吃饭问题是如何的急迫...这些情境,是生活在今天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的。电视剧可以生动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历史氛围,重现情境。

    大申看了电视剧,听了庙堂上的策论,自然对影响到问题如何解决自己又听不懂的引用了原文的对白,感兴趣。搞清楚他们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十分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动机。可是呢,即便是这样...就能让大申兴致勃勃地去研究那两篇策论的原文呢?恐怕还不行。这里面,还有一个十分微妙的机制在的。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4 15:26:5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4 15:27 编辑

007-《辞海》(典藏版)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其实呢,教育孩子,它这个事情,你要是从孩子的那里,从信息接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看孩子教育的角度哦...就三件事情:

    第一,聆听。这个聆听呢,不是怎么听都好,重点是在关键期的伴听;

    第二呢,就是阅读。这个阅读呢,也不是读什么都行,只要是书就行。要挑选好书,给孩子读。

    这第三点呢,是观看影视作品,读小说,童话,语言,故事什么的。

    现在呢,把精力都集中在阅读上先。当然,还用行动。这是后话。到时候再说。

    阅读。这个阅读。这一开学,大申五年级下学期了。毕业班。他们景山是五四分布的九年一贯制小学,下个学期,大申就上初中了。大申已经快走完景山全部的小学阶段的教育。他们这个学校牛逼,牛逼在哪里呢?现在,申爸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了:最厉害的,就是阅读。为了阅读,为了把孩子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压在阅读上,他们竟采取了“多听多读少写”的策略。这个多听多读少写,很厉害的。孩子写得少,书面考试成绩就不灵。不灵就不灵,他们为了保证阅读和口头表达,把书面成绩押后。

    在大申六岁三个月到八岁三个月....就是从小学入学,到开始读哈利波特,开始完全自主阅读这段时间....申爸有一件事情,是做对了:对得不能再对!那就是,不管大申的“学习”,把学习这件事情,完全交给学校。申爸只管申爸的事情,习惯啊,伴听啊,听音乐会啊什么的。至于学习,完全地不管。这个策略,收到奇效。

    这里面呢,有几个重点....现在,总结起来,首当其冲,是景山教会了大申出神入化的阅读能力;其次呢,磨练出了大申的数学思维....那是一种让人匪夷所思地,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把书页上的数学问题,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这个呢,也非常重要,容后再详细谈。第三个呢,就是作文。这种复杂表达方式,现在看,大申是入门了。

    其他的,回头分别谈。现在,只集中在阅读上面。说阅读。阅读呢,明显的表现,就是一种接收信息的能力,一种习惯。在景山学校这个环境中,孩子学习,练习,浸润,到了小学毕业,这种能力,这种习惯,发达到极限,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从大申身上,看一些端倪:最大的表现,就是“无惧性”。孩子什么都不怕!你不管是什么主题的书籍,其语言距离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多远,只要是用汉字写的书,里面有多少不认识的字,都没关系。反正,孩子就是坐在那里,呼哧呼哧地,平静地一页一页的翻,一页一页地看。遇到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就蒙,蒙不上,也没关系,就看认识的字好了。没接触过的主题,也没关系;反正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反复复地读,不熟悉的主题,自己也就变成熟悉的主题了。

    这就是学习。叶圣陶说,教育的唯一要旨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个自己教育自己,当时呢,申爸怎么也琢磨不明白:这个怎么能做到?或者说,申爸琢磨不明白的是:怎么教会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这个,一点儿思路都没有啊。申爸怎么琢磨,也琢磨不通,怎么才能做到这个。赶到刚刚过去的寒假,大申表现出主题相关兴趣,自己去看《论治安策》《论贵粟疏》,申爸一下子回过味儿来了:孩子已经做到这一点了!

    我的天哪!他们的学校,是通过阅读这种能力,让孩子自己做到这一点的!也就是说,他们抓了一个让人没想到的东西:阅读。这本是一种接收信息的技能。当这种技能高度发展,孩子什么都能读之后,“自己教育自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种顺理成章,是要结合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的。

    到了十岁半,孩子自己就会表现出“主题相关性”兴趣。为了搞清楚周边的情况,为了看到全景,他自己就要跳到别的珠子上去看。主题相关性兴趣一旦形成,孩子自己就去找相关主题的资料。资料找来了,他又能顺畅地阅读....这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了。他们就这么把这个事情实现了。

    前天呢,申爸跑到当当上,下了一个订单。买什么呢?买了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的,全套20本厚厚的纸砖。这个呢,不是给大申的。直接发到William家去了。在大申他们班,William和大申,在阅读上,应该是最强的。这是厚厚的一摞纸砖,摞起来,应该有他们身高的一多半高了。大申还没有不列颠百科全书,大申有辞海的收藏版。把这两套大书摞在一块儿,应该比他们两个的身高都高。

    这两套大书,用来干什么呢?钻!它们厚啊,里面有海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呢,相互是有联系的。两个孩子,一人一套厚书,申爸和William妈妈,分头引导孩子去钻自己的厚书。不管哪个,一旦成功,把他们两个捏到一块儿,这种“钻”的习惯,很快就传染了。只要他们开始钻百科全书,在认知的教育方面,那就登峰造极了。

    阅读,起于聆听MP3的睡前小故事;逐渐发展,到听长篇童话,夏洛的网,法布尔昆虫记;伴随聆听;自主阅读,读大部头的哈利波特而不惧厚书;读少年科学画报,可怕的科学,下雨;读金苹果,建构阅读的技巧...发展到最后,“钻”百科全书。这就是这么个过程。

    这个过程呢,阅读,现在看来,已经完整了。从智力建构的角度,送孩子到钻百科全书,就已经送到目的地了;孩子的年龄在增长,到了这个时点...十岁了...引导孩子阅读小说,看电视剧,建构非智力因素,这要变成重中之重。另外呢,一旦到了十一二岁,参与、组织社交活动,就变成另外一个重点了。

    基本上来讲,聆听、阅读,让孩子建构起良好的智力;到了十岁,孩子的智力基础就开始起效。可以开始引入好的电视连续剧,阅读长篇小说....在电视剧、小说的帮助下,孩子在小头脑中营造出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感知到、体会出某些复杂观念,这是建构道德基础、群体性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这个个体性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建构....聆听、阅读....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建构。与群体性非智力因素建构同步,引导孩子行动,在真实的同伴互动中,体会,验证他们在虚拟空间里得来的经验和观念....做到这里,孩子基础性的教育,就算结束了。从孩子的生理发育角度来看,这些做到了,孩子也就进入青春期了。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4 15:54:55

杂谈:大申啃《辞海》


        大申呢,第一次,开始啃《辞海》。昨天,大申和申妈看大秦帝国,对于秦国的那个“大良造”,很感奇怪,不知道是个什么官儿。申爸就拿出一本辞海,翻到大良造词条,给大申。等看完了电视剧,大申自己就趴在沙发上,开始看辞海。这是第一次....再观察,看后续如何。
    [attach]43425[/attach]
    孩子呢,伴听,阅读;到了一定时候,啃辞海,大英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定的事情。妈妈们的娃还小,看不上这个东西。去啃这些书,必须到了一定的年龄。申爸当年,是几岁的时候开始看辞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自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问申爷爷申奶奶,他们也想不起来。他们只记得申爸当年啃过,有这回事,但实在想不起,是几岁开始的了。申爸看大申这里,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呢,不管怎么样,也得等孩子到了十岁之后。妈妈们的孩子,还有三四年才到十岁呢。不着急。

    另外呢,就是这个不列颠百科全书也好,辞海也好,更要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好,全都卷帙浩繁,你要都买回来,一个柜子都装不下。等到时候再买不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咱们在竞价旧书。这些旧书呢,它们的风格,是和这个一脉相承的:
    [attach]43426[/attach]
    小娃们从天书开始,就涵养在那些超有品位的书籍里面,到时候,引到这箱子书上面,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三四年后,不管是娃们,还是爸爸妈妈们,都对好书有了感觉。那时候,咱们就去找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去“团印”:请他们开机,给咱们专门印一版这个书。要知道,像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的工具书,它有一个机制:每时每刻,作者们都在更新辞条。到时候,咱们有五七千套的印量,足可以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给咱们专门编译一套最新版了。他们这个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从99年开始出新版卖,卖到今天,也不过就卖了五七千套而已。到时候,咱们去来个申爸版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新的。咱们这个教育社交平台呢...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咱们要干,就去印最新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什么偷偷地翻印一些祖国版....咱不干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儿。

    这个孩子呢,爸爸妈妈们摸到孩子自然成长的本质规律,提供及时的外部条件给孩子,让他的智力建构得到养料,得到及时雨,让他自然成长。等长到了年龄,狂热地去钻不列颠百科全书,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孩子的智力建构,建构起来的机制,达不到自己阅读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水平,爸爸妈妈再逼着孩子去读,也无济于事。去看这种规模的百科全书,靠外在力量的逼,那是不行的。孩子自己啃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到了高考,考上个清华北大什么的,那算得了个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呢?所以呢,去年十月份的时候,申爸说,等到了时候,咱们群里的一千个娃,拿走他北清一千个入学名额..... 妈妈们都觉得申爸在开玩笑。不开玩笑。等群里的娃儿们长到岁数,咱们团印了申爸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完了呢,你的娃其乐融融地在里面钻来钻去,妈妈们就会切实感觉到,考进北清,真的不算什么。现在呢,妈妈们要做的,也能做的,是伴随聆听。不用去琢磨这个不列颠百科全书。要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一步一步走,就走到了。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4 16:07:29

杂谈  探索 百科全书


      我们说地图,提供了一个空间:你用来虚拟地规划、探索你要走的路径的空间。你必须先有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面,规划你的路径。没有空间,谈不上规划。用来探索道路的空间,必须先有。没有这个,你让他到哪里去探索呢?

    我们做别的事情,做创造性工作,用来探索的空间,在哪里呢?这个,就没有一张叫做“地图”的纸了。那个空间,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面。就是我们头脑里面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那个图景....就是我们说的“心理空间”。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心理空间里面,做探索,“图上作业”。地图呢,必须准确,不能有错误。地图要准确地反映地面上的路和地形地况。地图给规划入藏路线提供探索空间,地图准确,跟现实的路对比起来,没有出入,这才合格。

    我们在做创造性探索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空间,也要正确。这也是必须的。我们看,这个孩子,他怎么建构起他的心理空间....或者说,世界图景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者说,十岁之前....小孩子用以建构心理空间的资料,都是爸爸妈妈把控着的。这个时候呢,爸爸妈妈给孩子资料,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准确”。你不能一开始就歪。一开始就歪,以后就正倒不过来了。孩子他那个建构世界图景的资料,一开始就歪,不是真正的世界,以后,孩子就没法儿在这个空间里面探索,做“图上作业”:它图上标着的东西,一拿到现实生活中,就满不是那么回事。这样,没法儿办。从一开始,申爸就强调:这个给小孩子的资料....你不管是幼儿绘本,故事还是用来阅读的书籍....首要的原则是要“真”。什么资料肯定是“真的”?科学类的资料。真善美真善美...人之初,首先要抓“真”。

    现在继续说“阅读”,把阅读说完。大申呢,在啃辞海。孩子沿着正确道路,一路走来,为什么到了时候,就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申爸呢,有一个信念...申爸反复强调,信念就是信念,没什么为什么,就是这么认为的....人的行为来自内部动机。什么样的内部动机最强烈?让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能够生存、繁衍,相对于别的物种,最具竞争优势的动机,最强烈。长期的自然选择,必然把这三项最强烈的个体筛选出来,用基因,固化下来,遗传给每一个后代。就是说,和体育锻炼有关的活动,是一个最强烈的内部动机来源。体育锻炼,身体练好了,可以维系个体更好地生存;另一个就是性。和繁衍有关的。一个生物的个体,它得有后代。没有后代的,早就被淘汰掉了。这个毋庸置疑;最后一个呢?就是创造性。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毋庸置疑:人,和创造能力相关的活动,它必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支撑着。就这一点,决定了一个孩子,他沿着正确的道路一路走来,到了时候,他就必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嗯....这个啃辞海,本质上,孩子的小头脑中,是在干什么?他是在进行“图上作业”。这就是本质。前天,申爸说了,孩子是怎么去啃那个辞海的。他不是从第一页开始,一页一页地去翻看的。没有这么啃辞海的孩子。这么个干法儿,啃不下来。他是“窜”,在辞海里面钻:从大良造想到秦国,从秦国想到疆域面积,从疆域面积想到瓦宾祖鲁岛,从瓦宾祖鲁岛想到马尔代夫....
怎么个钻法?用联系来钻。

    什么是探索啊?探索就是瞎撞啊!就是瞎撞啊!你在头脑的虚拟空间中,沿着线索,每一条可能的路都探索过,某一次:诶!撞到了目的地。回过头来,把“撞过来”的路捋出来,这就是要去走的“道路”。

    申爸一直提的那本书,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第一次用科学史雄辩地证明:人类整个科学发展的道路,就是一条瞎撞的道路。这是二十世纪哲学思想发展中,最大的一项成果。当然,库恩不叫“瞎撞”,他叫“猜谜”。其实是一回事儿。
  
    刚才,申爸说了,创造就是探索。人类的探索,最初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图上作业”。啃辞海,就是在探索。孩子在大型百科全书的付诸下,在进行“图上作业”。

    探索,探索道路。科恩清晰地指明了“探索”的内涵。创造能力于人类是一种有强烈内部动机支持的能力;创造就是探索,最先的表现就是“图上作业”;所以呢,这种内部动机,必然去支持孩子进行“图上作业”。故,孩子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去啃那些大型的百科全书。

    嗯...这个这个。我们看现实。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这在世俗看来,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申爸分析了:这是必然。可是,为什么“必然”的事情,真的在十岁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孩子,还寥若晨星呢?造成这种问题,那不过是因为:孩子生活的环境,周围的大人,不认为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十岁的孩子看的东西!不给看。仅此而已。孩子能不能看是一回事,大人给不给看,是另一回事。

    说两件联系现实的事情。第一,书香门第。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书香门第的孩子,教育好的几率更高。可是,这个书香门第,它具体怎么教育好了孩子呢?他有书啊!你去看每个回忆当年自己啃辞海的人的回忆,都是:爸爸有一部辞海,我偷着看。一看,就上瘾了,越看越爱看。都是这。当我们清晰的捋清楚了人的发展道路,不是“书香门第”的孩子,也有机会:等到了时候,妈妈给孩子买一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就行了。哦...这个摞起来一人高的纸堆,世界上最权威的百科全书...很贵哦...不过呢,要是买来,孩子真的如饥似渴地看,每位妈妈都还是很欢喜的:没白花钱。

    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都应该是基础300里边的菜。

    这个够狠!这是一点。其二呢,申爸推测:当初,没有伴随聆听,没有听天书,已经长大到十岁的孩子,只要他的阅读能力过关,妈妈在十岁、十一岁、十二岁,把不列颠百科全书放到孩子的生活中,十有八九,那孩子也会兴味十足地开啃的!这是人的本性,人的发展的自然道路所决定的事情....不会有例外。当然,孩子要是做到这一点,先决条件是:阅读能力得过关。要是一本童话都要读一个学期才读完,不列颠百科全书,肯定是啃不了的。阅读能力。这个阅读,是关键中的关键。让已经长大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啃百科全书,咱们的影响力还到不了那里。不过,将来影响力大了,可是试试。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5 09:42:45

008-《贾祖璋全集》


    我们呢,都知道,我们汉语,在某些方面,是非常发达的语言。之所以说在某些方面,是说,不是在任何方面,都发达。比如说,我们汉语没有明确的语法规则,应对语态时态性别这些范畴。这个呢,造成我们的汉语,不精确....和英语等语言比较起来,确实是这样。

    它这个科学啊,西方的,古希腊的传统的科学,要求精确,准确。在科学表述上,我们汉语在客观上,要逊于英语:你不能说复杂的从句。有些复杂的意思,要用复杂的从句。如果是英语,他们的从句,有明确的引导词,什么where, that, what,你一看,就知道从句之间,主词和修饰句之间的从属关系,进而可以清晰准确地还原作者所要说的意思。哪怕一页纸,只说一个大句子,有了他们那套语法规则,你读起来,在语法上,也遇不到什么困难。汉语就不行。汉语没有where, that, what连词。缺少了这些,句子写长了,断句就成了大问题。一句汉语的复杂从句,你怎么断句都行!这就糟了。汉语的复杂从句读不断,要表达复杂精确的意思,非常难。可是呢,这个事情,尺有所长,这个固然;尺也有所短,寸也有所长。这个也是一定的。

    咱们的汉语呢,如果用在科学的主题上,那个,可以写出极有意境的文章!特别是,我们先人,在汉语的特长上,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积累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我们的古诗歌,在整个地球上,傲视群雄,绝对的第一,没有之一。那有没有既意境深远,又精确明晰的科普读物呢?有。这就是贾祖璋先生的文章。

    写这样的文章啊,那对作者的要求,非常之高。作者既要有严格的西方科学的训练,分析解析的思维要不输于最高水平的西方人;又要有浑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习惯于综合,有强悍的中国传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就是说,既要有在细节上去切细的能力,又要有宏观图景,永远不会谨毛失貌。既要有极致的科学精神,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这样的事儿,简直不是人干的。这个要求太高了。

    我们人类智力的潜力,真的是无穷的。要求高尽管高,可还是有人能达到要求,写出这样的科普文章来。这样的人呢,真的不多。最优秀的...不是之一哈,就是公认的“最”....就是贾祖璋先生。尽管茅以升先生,高士其先生,竺可桢先生,都是国学深厚的大科学家,他们也写了很多类似的科普文章,可要论意境,飘逸潇洒,都不能和贾祖璋先生的文相比。你这个,读了一篇文章,不但学习到了严谨的科学知识,更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体会到了美。贾先生的文章,就能做到这一点。贾祖璋先生的科普文章....他中国传统的史书字画文史哲的底子厚啊...每一篇,你拿出来,都可以进到语文课本里面,当语文课的范文!就这么牛。

    这个语文课本啊,一个作者,只要能够进入一篇,就了不得了。贾先生的文章,在教育部的课本体系中,有四篇之多,它们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蝉》和《兰和兰花》。若按所选篇目排名,贾先生能够排进前十名了。贾先生呢,他的造诣在那里摆着。他写的科普文,每一篇都好。申爸呢,跟旧书组的妈妈们说,所有作者是贾祖璋的,科普的文章,都要。可惜,不知道怎么回事,贾先生的每一本书,印数都非常之少!就那么孤零零几本,在孔网上戳着。旧书组的妈妈三位买了,加上漂流组,她们就分完了。没有多余的拿出来竞价。还好,她们找到了贾祖璋全集。全集没有单行本好....可是,也比没有强多了。分享一些贾先生的书的单行本,给妈妈们看。
    [attach]43427[/attach]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attach]43428[/attach]
    贾祖璋科普文选。
    这两本都是科学普及出版社的书。妈妈们在旧书摊上要是见了,一定要拿下。
    [attach]43430[/attach]
    这个封面,设计得真漂亮!
    [attach]43431[/attach]
    这是版权页。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12月 只印了5000册。那篇著名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这本文集。
    [attach]43432[/attach]
    申爸买的这书,品相真不咋地。不过,也没啥可抱怨的:这是孔网上最后一本了。孔网好像历史上,只出了9本。

    话说,贾先生的全集,真的不能全。很多资料,现在找不到了。贾先生呢,一直靠编辑出版撑饭碗。他那个,编辑杂志。这个稿子一不凑手,编辑自己就得亲自上阵。写篇文章,补补白。谁也不知道他的补白文,到底写了多少。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补了白吧,还不能让读者看出来:你这个办杂志,老是那几个编辑自个写文章凑数....就像现在那样...那读者哪儿干啊。于是,补了白,还不能用“贾祖璋”的大名发表,得随便取个笔名,别让别人看出来。这个年深月久,哪里知道自己写了多少。所以贾先生的“全集”呢,没可能“全”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申爸说了,当初,在大申伴听的时候儿,申爸一个最大的失误,是没有给古文。古文,古诗词。申爸呢,建议妈妈们给孩子们读天书,读论语,读道德经。可很疑惑:给不给白云出岫的《史记》?比如这个古诗吧,你怎么给孩子伴听呢?它就那么一首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一胡噜,就过去了。孩子听这个,有作用吗?很明确的,小孩子是从上下文中,自动提取语义的。你这个古诗词,没有上下文。“小桥流水人家”,就那么三个事物,平板地罗列在一块儿,有什么上下文?诶,贾祖璋来了,就好了。他的文章中,大量引用古诗文。注意哈,大部分的这个引用,不是“硬引”,而是软引。就是说,贾祖璋引用完原文,他还要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要把诗句要表示的意思,用标准的白话解释出来。解释出来还不够,还要引申出去。这个,就有上下文了。这个贾祖璋,是用来给孩子伴听的最好资料。当然,现在呢,咱们还没有录音。妈妈们可以当天书读给孩子。补古诗文的缺失。这个呢,和常见的古诗文解说,还不一样。古诗文解说,倒是有白话文的解释了,可那不是一个大整体,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片段。贾祖璋本来是在写科普文章么,引来的古诗文,不只是孤零零的几句话,还有对这几句话的释读,而是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贾先生的文章,是给孩子启蒙古诗文的最好资料!天哪,他写的科学小品....咱们呢,用它来让孩子建构古诗文。我们就这么用!一个贾祖璋,把科学、文学、古诗文启蒙,一网打尽。

    附:
    群友:推荐《周作人文类编。人与虫》。大家也许不了解,散文宗师周作人也擅长写科普文章,《周作人文类编。人与虫》这册收集的比较全。

    申爸:嗯,群友提到了周作人。周作人好不好呢?好,当然好。这没得说

    群友:周作人的《花鸟虫鱼及其它》也很好。可以说喜欢贾老书的人没理由不爱此书。

    申爸:但是,这个文章本身好,和可以拿它来在关键期给孩子,还是不同的两件事情。文章呢,不止在其本身的内容。每一篇文章,它还有散发出来的精神气质。周作人的小品文,你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都首屈一指,无人可与争锋。但是,唯独一点:周作人的文,不一样。他的很多文章,透露出来的精神气质,与其说是恬淡的,不如说灰颓的。遇到他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可以说是颓废的。这个呢,和几米的漫画一样。你拿来感受一下,就知道不同:你看看自己的活泼快乐的孩子,在体验一下他们的文章中的气息。那绝对是两种完全不类的感觉。

    群友:周作人的科普类文章并不见什么灰颓,其实和贾老的是类似风格的文章,只是比他的还要有味还要好。对科学,周氏兄弟始终饱含激情。深知这是人类之光,并毕生为之呐喊播种。周作人的科学小品被他的文名所掩盖,知道的人,注意到这一角落的人很少。我并不是向孩子推荐周作人的所有散文,只是推荐这一册《人与虫》...大申爸说的周文颓废的问题当然是存在的...

    申爸:不是说,写得舒展,自然,淳朴的文章,都是这样的精神气质。我们去找汪曾祺来比较。汪曾祺的文章,在别的方面,和周作人的类似。但是,汪曾祺的文章健康。我们很难说周作人颓废,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周作人健康。不是,周作人的文章健康。

    群友:周作人的文章,思想上非常开明,言之有物。他文人气息重,有些文章不合适孩子读,但《人与虫》因为是谈及科学吧,有种清明的美。汪老的花鸟虫鱼缺点是科学性少,算博物文章。文笔,那是太好了。汪老,懂,节制不但是种能力还是一种诚意...不枝不蔓,止于所止,难!非常敬佩大申爸,不是有意和您唱反调哈,只是心中所想。

    申爸:申爸当然明群友的意思。申爸没提到周作人,根本没有唱反调的可能的。申爸要说的是呢,这个给孩子选书,比较麻烦。比如说,群友的意思是,只给周作人的《人与虫》。当然,周作人早期的作品,也是清新健康的。但是呢,我们还要考虑另外的问题。这个给孩子读物呢,不止在读物本身,也不止着眼于现在,当下。要知道,十岁之前的孩子,他自己是不去主动选择的。爸爸妈妈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可是,不总这样。到了十一二岁,他就要去选择了。他怎么选呢?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自己读过的文章。沿着那些文章的作者捋。他一旦孩子自己摸到这个窍门儿,周作人,他们自己就全翻出来了。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5 09:54:45

009-《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简介


    嗯...这个有时候吧,你面对一个巨大的存在,你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骏妈说了,让申爸介绍《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为什么这本书要丢到基础三百的书单里面呢?简要地讲,就是“利用那些牛人写的书,让孩子们,也成为那样的牛人。”我们呢,暂不说那些个牛人,怎么个牛法....诶,申爸发现吧,如果不知道怎么下手,那就随便选个地方儿,先搞起来。一搞起来,路就有了...嗯...那些牛人。

    说起来呢,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的作者,E.H.贡布里希,是个英国人。不过呢,他出生在维也纳,奥地利。大概是因为二战吧,Hitler胡搞,奥地利呆不下去,就跑到英国去了。后来,入了英国籍,变成英国人了。贡布里希呢,是“维也纳学派”中的一位。这个维也纳学派啊,有点儿意思。哲学界呢,说它是一个哲学流派。这个哲学流派呢....你想想,儒家学派、柏拉图学派、道家学派什么的....你觉得,这个维也纳学派,也和这些哲学学派一样。那就不太妥帖。

    哲学呢,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的基础,是人对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的认识,世界观。你不能说那些哲学家,都出生在维也纳,你就说他们是同一个学派...维也纳学派。籍贯是同一个地方儿的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未必一样儿。申爸的意思是说,这个维也纳学派,有人要把它当做一个真正的“学派”的话,会有问题。当然,那些有这种努力的人,会缩小范围,直到能够比较不引起歧义地定义出一个“维也纳哲学学派”为止。他们干他们的。申爸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儿。

    维也纳哲学学派,有这个说法儿;你知道吧:还有维也纳经济学派的说法儿呢!提出维也纳经济学派的人,也会同样遇到前面的问题。不止维也纳经济学派,还有维也纳文学学派,维也纳历史学派,维也纳艺术学派....或明或暗地,都有这种说法。你想啊,这个事情。这些个什么什么学派的提法,有人提出来,并且乐此不疲地去琢磨,他们一定是有道理的。什么道理呢?

    话说,这个维也纳啊,在上个世界二十年代,就是一战结束了之后那段时间里,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有这个贡布里希,彼得•德鲁克,约瑟夫•熊彼特,鲁道夫•卡尔纳普,伯格曼,哥德尔....这都是些什么人呢?妈妈们有兴趣,自己去问度娘好了。反正,就在那个阶段,维也纳突然涌现出了一个大师群体,群星璀璨,耀眼夺目。他们的成就,基本涵盖了人类整个的精神世界,数理哲艺术历史文化经济文学社会学管理学....无所不包,让人眼花缭乱。于是,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人有冲动,试图去把那个阶段涌现出来的大师,归结到一个“学派”去。维也纳学派。这有点儿像我们国家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样子:一下子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师。不过,在规模和学术成就上,维也纳的那个时候,比我们国家的三十年代,要大多了。

    申爸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一下子涌现出了这么大师?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这个势头,要不是Hitler出来捣乱,应该一直延续下去。要是没有二战的话,我们这个地球的学术中心,哪里可以是米国?非维也纳莫属。米国之所以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科学文化方面...正是那些被希特勒打散了的维也纳学派的人,跑到他们那里去造成的。希特勒胡搞,容不下维也纳那些有独立学术精神大师们,有不能把他们杀掉....杀掉的话,就太被动了。那些维也纳的大师,影响已经足够大,杀不动了。于是,希特勒就把他们都撵跑了。他们没地方儿去,正好美国和英国张开怀抱,欢迎他们。他们就跑到美国和英国去了。有个别的,跑到别的地方去,比如那个谁,茨威格,跑到南美洲去了,阿根廷还是哪里。

    这个维也纳派...咱们别说“学派”了,就直接说“派”吧。那个大师群体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维也纳派,崛起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呢,是申爸感兴趣的事情。聆听,对于孩子重要。这个观念,于申爸,其感性的来源,就来自对维也纳派的琢磨。其实呢,维也纳派,精确的叫法,应该叫做“维也纳妈妈派”。那些个大师,都有一个“在同一个圈子里边”的妈妈!他们的妈妈,都相互认识!

    这个...你要考虑到,不管多大的大师,他总有个拖着鼻涕的小孩子的时候。这个天底下的妈妈啊,都一样儿:对蜷缩在自己身边睡熟了的那块儿小肉肉,疼爱得都不知道该怎么疼爱了。完了呢,就琢磨,怎么教育这个小东西。她们少女的时候,就相互熟识,结婚生子之后呢,也整天在一块儿厮混。一个不知道什么的由头,让她们采取一致的行动:给孩子读经典著作。读完了呢,等这批孩子长大了,就变成维也纳派了。维也纳派实在是源于维也纳妈妈派。

    怎么证实这一点呢?就针对申爸上面提到的那些大师,妈妈们好好细儿,一个一个地到百度百科里,查一下。爸爸妈妈们看看,百度百科是怎么介绍他们的。你会发现:十有八九,百度百科会提到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母亲是谁谁的弟子....一般是音乐家的弟子。音乐之都么,女孩儿们都学弹钢琴...然后呢,很多,还会提,他们的家庭,和谁谁谁是世交...一般会提到弗洛伊德。爸爸妈妈先去看看,是不是这样。回头再接着介绍贡布里希,贡布里希这本特别重要的书...对于孩子教育特别重要....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5 10:23:51

009续-《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维也纳妈妈派....话说,维也纳那个屁大的小城,有头有脸的,相互之间,都认识。那些妈妈们呢,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上,形成了某种“一致”。当年,申爸分析出,这种一致,肯定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朗读经典著作.....那些妈妈就跟咱们现在群里的妈妈似的,自己对那些经典,“有感觉”了。并且,申爸推测,她们之间,应该有组织者,以沙龙的形式,定期地聚会,相互交流经验和心得....就像现在妈妈们做的那样....

    曾经有一段时间,申爸从孔夫子上淘了大量的维也纳派学者的自传,传记....想从他们自己的记录中,找到当初他们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后来,放弃了:这些人,太能写了。那简直是浩如烟海....并且,最关键的部分,缺失。他们呢,无一例外地会回忆起小时候,妈妈给读书。每天晚上,都读。大家都记得的,是读荷马史诗。申爸想知道,他们的妈妈读的书单是什么,可从他们自己的传记上,看不出来。现在,我们知道,最起作用年龄阶段朗读的经典作品,孩子会把它们埋进潜意识的领域里面去。等他们长大了,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当初具体听了什么书了。不但他们,就是大申,申爸现在,拿着战争与和平,给大申看。大申知道这本书,但不记得申爸给他读过。这是申爸给大申读的第一本大书。大申自己不记得了。申爸想找他们的妈妈写的书。可是找不到。主要是,维也纳派在中国不吃香,没人翻译。她们用德语写的书,申爸哪里看得懂。只好作罢。

    说说这个贡布里希,和他的这本书。贡布里希呢,按照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被分到艺术史家的类别里面去。艺术史,研究艺术的历史。我们曾经提到过,阿西莫夫和伊林。阿西莫夫呢,有《诠释人类万年》,伊林呢,有《人怎样变成巨人》...但从书名上,看不太清,这本书的主题。后来,21世纪出版社,重版这本书,把它改名为《人类文明的故事》,这个名字,和阿西莫夫的那本书,就很好地说明,他们的这两本书,写的是什么。

    这个大家啊,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他们的头脑里面,已经很好地建构起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宏观图景了。他们能够自如地从总体上,观察、思考、把握我们这个世界。阿西莫夫和伊林在这两本书里,把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人类一切的文明成果,揉到一起,整个儿地叙述出来。囫囵个儿的,不是片段,肢解....不是帝释天珠帘上的珠子,也不是一挂珠子,而是那帘珠帘,整个儿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那两本书是那两个人...通才、大家...写的书,这本《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是贡布里作为一个大家、通才,写的同样类型的书。有没有不同呢?有。

    阿西和伊林的书,是写给大人,至少是“大孩子”看的书。可是,贡布里希的这本书呢?他本来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书。它们在叙述语境上,是不一样的。另外一点的不一样,对于教育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呢,很有些意味深长。我们知道,不管是阿西的那本诠释人类万年也好,还是伊林的人怎样变成巨人也好,都是作者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写出来的,他们各自写了各自的大书后,不到五年,就全去世了。贡布里希呢,不一样,这本书,是贡布里希的第一本书!

    话说当年,贡布里希博士学位拿到了,可是工作没有着落。有个出版社,要他翻译一本儿童历史读物....贡布里希看了一遍那书,觉得不屑:这东西,还没我小老人家写的好呢!编辑开明,就说:那你就写!于是,贡布里希就写。这本书呢,和阿西伊林的两本一样,充溢满满的人文关怀。但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本书,除了人文关怀之外,字里行间,充溢爱。一种温柔的含情脉脉。原来,当年贡布里希写这书的时候,正在追女朋友。这个男孩儿追女孩儿啊,实在是自己心里觉得拘束,笨手笨脚。怎么的,都觉得使不上劲儿。于是,男孩儿就无一例外地采取这么个策略:向女孩儿展示自己的特长,强项。

    贡布里希,申爸不知道他还有别的什么特长。不过,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能写出和伊林阿西莫夫五七十岁想媲美的书,他自己一定是有感觉的,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能。贡布里希就写。写一章,送给女孩儿读一章。他写的时候,估计是把对面坐着听讲的,从孩子换成恋人了。 写得“温柔缠绵”,爱意满满。喜欢八卦的麻麻,自己去找,后来贡布里希追到了女孩儿没....申爸不知道。反正吧,机缘际合,“碰出了”这部名著。这简直就是一本童话风格的巨著,适合给小孩子来读。它的风格童贞,内容宏大。这种书,可遇而不可求。

    大申呢,是前年暑假....九岁的时候...自己秃噜完这本书的。二十万字。对大申来讲,是本“小书”,不到一天,就看完了。嗯...这个教育呢,还是很有门道的。这个维也纳派妈妈教育出来的娃儿,从校门出来,就能写出别人要集聚一生能量,在生命最后才能写出的书.....这个是不一般的。咱们中国呢....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写出《诠释人类万年》《人怎样变成巨人》《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这个档次的书。期望咱们的娃长大了,到了博士毕业,追女孩儿的时候,能写出来。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5 10:35:09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5 10:36 编辑

009续-贡布里希和他的作品
-《艺术的故事》《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这个贡布里希呢,大家。申爸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看电子书,pdf,那本《艺术的故事》。这个书呢,网上有的是,新书旧书都有。就是贵。申爸看《艺术的故事》,那里面的插图,真的好啊。鲁本斯画的他四岁的小儿子,实在太萌了。萌是萌但不卖萌。那个画你看,越看越好看。里面的每一幅图,都好看。人类发展史上,最好的绘画精品,都给贡布里希划拉到他的那本书里面去了。后来,申爸收集了里面所有插图的高清大图....可是找不到了,估计是坏在另外一块硬盘里面了。那些画呢,我们大都看过。尽管单幅画都有可能看过,可是用那种组合的方式放在一起,就谁也没看过了。只有贡布里希用那种方式把画都放在一起了。把那些画挑出来放到一块儿,没有眼力办不到。贡布里希是有眼力的,这个毫无疑问。

    话说,这个贡布里希,在琢磨中国艺术的时候,迷上了书法。他整天价就琢磨:我怎么才能写出和王羲之一样的字儿来...赶到后来,他遇到一个精通中国书法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中国的书法,要练到王羲之那个水平,要从小就开始练,童子功。这还不算,光是墨汁,就要用掉好几大缸。要一辈子不停地练,练到最后才能写出那样的字。贡布里希一听,傻了眼,没法子只好放弃。这个,跟海德格尔迷道德经,好有一拼了的。他这个西方人,能够看出中国传统毛笔书法的韵味,那艺术上的功力,非同小可。话说,他们大小就伴着那几十个字母长大的人,是很难体味到中国书法里面的玄妙幽微的韵味的。

    在欣赏中国书法的中国人看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在其纯粹的艺术的韵味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写的那个字,到底是哪个汉字,这个汉字所代表的意思。这个汉字呢,或抽象,或具象,它总有意思。书法家笔下的那个艺术图案,或多或少,隐隐约约地要表现一点儿这个字本来的意思。这层琢磨....猜是哪个字,把看到的图案,和那个字的本意联系起来.....在中国书法审美中,占很重要的一块份额。

    你想啊,这个贡布里希,他根本不认识汉字,这层审美,他就涉及不到。在他看来,一副中国书法作品,就是一副抽象画。中国最古的书法作品,比最现代的现代抽象画作,还要抽象。书法本身,题笺,加上钤印,就是一副画。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认识汉字,可以猜字猜意思。贡布里希不成,他猜不着。即便是这样,在欣赏中国书法的时候,有这么大的局限,贡布里希还是迷上了中国的毛笔书法。他的着迷,完全是从“抽象画”的角度迷过去的。这个人,对于艺术的品鉴,到了什么样出神入化的水平....妈妈们可以试着想像一下。

    这个,一般来讲呢,一本书的第一页非常重要。在这一页中....处于概论的位置么....作者写的东西,你就能看出来,作者是不是有宏观的图景在头脑中。只有成竹在胸,他才能够说出一针见血的话来。毫无疑问,《艺术的故事》是这样的书。申爸就兴趣盎然地看下去。那个时候呢,广西师范版还没有出版,这个书市面上也买不到;孔夫子,申爸也不知道。贡布里希,就这样,申爸只能在电子书上读。要找贡布里希,就去iask...

    后来,有一天,申爸忽然发现了贡布里希的《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翻开一看,他这么开头:“所有的故事都以"从前……"开头。我们的故事只想讲述从前的事。从前你是小孩,站着都几乎够不着你母亲的手。你记得吗?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讲一个故事,它这样开头:从前有一个小男孩--或者一个小女孩--这就是我。从前你也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孩。这一点你回忆不起来了,但是你知道。父亲和母亲从前也是小孩,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尽管如此,你仍然知道这件事。我们说:他们是老人。他们也曾经有过祖父和祖母,所以他们也曾经可以说:"从前……"就这样永远上溯,再上溯。在每一个"从前……"之后总是还有一个。你可曾在两面镜子之间站立过?你不妨试一试!你就会无休无止地净看见镜子和镜子,镜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不清,可是你看到的还是镜子,仍还是镜子,但是都不是最后一面。即使在人再也看不见镜子的地方,始终还有别的镜子占据着位置。它们也在后面,这一点你知道。"从前……"的情形恰恰就是这样。我们不能想象这会停止。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一个人简直就要头晕了。但是你慢慢地再说一遍,渐渐地,你就能想象它了,然后再说一遍。这样,人们就迅速进入古代,随后便进入远古时代。永远上溯,就像用镜子那样。但是人们永远追溯不到起源。在每一个起源后面总是还有一个"从前……"。

    哎呀,这个好。尽管是模仿科罗迪的木偶奇遇记:“从前有....‘一个国王吗?’我的小读者们一定立刻这么猜了。...........”
模仿尽管模仿,可贡布里希的引申和扩展,就更要舒展自然得多了。这本立刻拿下。嗯....后来呢,大申三年级的暑假,就把这本给吃掉了。

    贡布里希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妙趣横生。这个《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呢,准定是基础300里面的一种无疑的。大家写的小书,语言浅显,气势恢宏。这是这个。
    [attach]43433[/attach]
    [attach]43434[/attach]

      这是先后两版。张荣昌特别喜欢不断修改他自己的译文,估计第二版在文字上有调整。申爸那本是第二版。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3-25 10:47:57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3-25 10:49 编辑

杂谈-从贡布里希谈儿童阅读规划


    说说阅读吧。这些日子...自打进入羊年以来就是这样....申爸迷上了“阅读”这件事情了。说到贡布里希,申爸回忆起春节长假里边,自个儿想出来但没写下来的一些想法了。赶紧写,要不回头又忘没了。 你说,这个贡布里希吧,写《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他呢,目的是写给小孩子们看的。可是呢,已经阅读了的孩子,妈妈把书竞回来,给孩子去看这本书。一般来讲....妈妈要是不中大奖的话....孩子并不乐意读。

    嗯...这个书吧,从作者的主观意图来看,分成两类。一类呢,是作者写给孩子看的,另一类呢,是作者写给大人看的。可是,从孩子的角度看过去,即便是第一类,也分成两种。孩子会把“写给他们看的书”,分成“我喜欢看的”和“我不喜欢看的”两种。
能写出给孩子看,并且孩子喜欢的书,并不容易。那需要特别的能耐。尽管贡布里希在宏观图景上面强,可是他写的这本书,还是以对着小孩子的口气,“大人以为孩子爱看”的书。但是呢,在孩子。他接受起来,这本书比那些本就是“写给大人看的书”,要容易。

    贡布里希显然不是郑渊洁。郑渊洁才是写孩子爱看的书的圣手;当然,郑渊洁也不是贡布里希,郑渊洁绝计写不出贡布里希那样功沉力厚的书出来。孩子需要郑渊洁,也需要贡布里希。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贡布里希呢?郑渊洁,他写的书好,孩子爱读。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是小孩子,他开始自主阅读了,你什么时候把郑渊洁给孩子,他什么时候爱看。郑渊洁是愉快阅读,孩子天生喜欢,爱看。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郑渊洁固然要给孩子,可是,你把郑渊洁写过的,正在写的,甚至未来还没写的书,都拿来给孩子读过,孩子还是成为不了贡布里希。要想让孩子成为贡布里希,最最基础的事情,就是要设法让孩子喜欢读《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喜欢读《艺术的故事》....就像喜欢郑渊洁一样喜欢这些书。

    嗯....申爸觉得,申爸把问题说清楚了。有几个要点:

    第一呢,申爸是想说,孩子只看孩子喜欢看的书,不足以长成去贡布里希。也许,是绝对长不成贡布里希...这个,从千千万万无数的孩子的实践来看,似乎是这样的;不但长不成,很可能背道而驰。这一点,目前申爸也不大确定。

    第二呢,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让孩子喜欢上贡布里希,要有特意的安排。

    第三呢,申爸是想说,毫无疑问,孩子有孩子喜欢读的读物,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只要爸爸妈妈从孩子自主阅读那一天开始,就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合适的读物,孩子就会欢欢喜喜地去读。爸爸妈妈忽略了,不给,孩子自己也会周边的环境中自己去找...借啊什么的,自己找来读。不只是借,自己也偷着买。

    如果....申爸随手拿两个象征性的极端来代表....想要从丁丁历险记到黑格尔的小逻辑,孩子一路走过去。这个孩子的阅读,从丁丁历险记到小逻辑,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能过去的呢,还是中间要想蹦床一样,有些地方要蹦上去的?申爸呢,不知道那么多“阅读推广人”,他们的思路是什么.....请了解的妈妈,概要说说....推测起来,他们的思路,似乎是说,给孩子喜欢看的读物,由浅到深,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看《艺术的故事》了。

    群友: 朗读手册里推荐的大都是获奖小说。)

    申爸:获奖小说自然有获奖小说的作用....有很大的价值,这个当然....可是,获奖小说可不是全部。远远不是,差得远呢。充其量,阅读获奖小说,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的需要。可是,“这个阶段”以外呢?他们有说吗?如果推广儿童阅读的人,只停留在获奖小说的层面上,那连申爸的推测的水准,都还没有达到呢。也不知道他们推广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根本就没有目的。这个,申爸都不知道。

    群友:还推荐很多的科普书,很多书绝版了,所以她们看到有新出的,终于引进的,都会热情地推荐,我知道的比如大英儿童百科全书,汉声数学之类的,大都推荐些新引进的好书吧,比如艺术的故事。

    申爸:如果孩子不看《大英儿童百科全书》,她们怎么说?

    群友:我知道的是孩子都爱看的。2、3年级的孩子都主动去看。孩子不爱看的,那就妈妈念,亲子阅读嘛。

    申爸:群友说的大英百科全书,不是指西妈那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吧?申爸的问题就在这里:这两个百科全书之间,是可以顺畅的连接过去吗?喜欢看大英百科全书,将来到12岁,就会喜欢钻不列颠百科全书?她们有说吗?
  
    群友:好像没说。阅读,他们说的是享受,不功利的阅读,然后那些好处不经意间都收获了。还推荐过那套大开本的现在已经绝版的希腊神话,我就是那时候收的。

    群友:儿童大英百科全书,喜马拉雅上有音频,娃边听音频边磕磕巴巴的看,这个和让娃阅读小学语文课本的路子差不多,里面的文章和课本的也差不多。娃读这个和读课本感觉差不多。

    申爸:嗯……儿童大英百科全书,申爸没见过。感觉是一本不错的书,从孩子的反应来看,也好。

    群友:儿童大英百科全书,里面有很多插图的,都是那个很久年代的插图,很有亲切感的。

    群友:读这套12岁蹦不到不列颠那套,估计,一套16本,不是1本。

    群友:这套也是不列颠出品的。

    申爸: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如果把孩子整个的教育比作大象的话……好的阅读推广人的思路,是在摸象肚子,说是一堵墙。申爸这么理解,靠谱吗?嗯...就是说,申爸特别关心,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孩子的阅读要怎么安排;而不是从一个专家的角度,孩子的阅读要怎么安排。 申爸最关心大象,不要象鼻子啊、尾巴啊、肚子啊...再精确的鼻子尾巴肚子,都还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爸爸妈妈见过把阅读当成大象,整体来说的话,就转过来参考。在囫囵个儿的大象这个层面,别人是怎么说阅读这个事情的....这是申爸最想知道的。

    群友: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上面这句算不?)

    申爸:算,一个孩子的阅读史应该怎么规划,有说没?要是没有方法论,只有态度宣言,就没意思了。没办法实操。

    群友:朱规划的方法论,应该有吧?之前我没深入去探究,还不知道呢。

作者: 小李路    时间: 2015-3-31 11:41:55

天呐!!!
作者: 茶粉    时间: 2015-3-31 19:37:19

为什么申爸推的都是很多年前的现在买不到的书尼?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5 09:52:49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5 16:09 编辑

杂谈-散落的关于基础300


      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一个重点是聚书。那些优秀的旧书,还要继续....当然,因为旧书数量少,从总体而言,我们现在做的,还只是“聚书单”。

    我们社交群的人数在不断增长。我们的人数总能增长到毫不费力地去重印任何一本书的程度的。我们要重印那些好书,就必须先把书单聚出来。还有呢,就是搞清楚,怎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把这些书自然地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来。有什么技巧,会遇到什么问题,引入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起结果如何....这些呢,都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解决的问题。

    很快呢,最先抢书的义工妈妈,就会体会到:孩子的教育其实非常简单。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把那些基础300的好书,给到孩子,就可以了。要体会到这一点,前提是,妈妈要对那些书....那些书的里面,都讲了些什么,具体内容怎样,那些书,好在哪里....对这些,有一个直观的体验。话说回来了:你还是要先有一部分“那些书”,然后呢,自己就有感受,有体验了。

    粤-果妈07男12男2015-4-2 4:23:32
    阿西莫夫拍了,加之前自己印的一起印的三套啦。希望群里众神们能尽早把更多更好更适合小的小朋友读的伊林,简明世界史等书早些众筹起来。

    京-申爸0406男(1176334719) 2015-4-2 5:10:50
    哈哈,果妈说得是。即便是众筹,即便是去原样重印基础300,咱们呢,也有先有后。先抓重点。就像果妈说的,伊林,简明世界史,这些是最重要的哈。咱们呢,欢迎身在出版界的妈妈们加入!哈哈,那啥,这叫做“打入敌人内部”。

    嗯...那啥,小小孩儿的妈妈们呢,你们不要着急:所有的书,都能够原样重印的。并且,咱们和江苏社的沟通团队,也在和江苏社磋商,取得录音销售权。一旦拿到这个使用权,咱们就能卖《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的伴听资料啦!

    为什么小小孩儿的妈妈,莫着急呢?妈妈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就两种人。一种是男人;另一种是女人。男人呢,总会当爸爸,女人呢,总会当妈妈。当了爸爸,当了妈妈,就需要到咱们这个群里来的...嗯....我们会收尽社会上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出版社的人啦。它那个书,要是新的,也包括书的作者。妈妈们想想,这个样子的话,咱们想哪本书是哪本书,对不对?
面包会有的。

    嗯...不过呢,这需要些时间。两年三年的时间。反正,你家宝宝,再有两年三年,也还没长大到要用这些书的年龄。你着啥急?目前呢,妈妈只要找一些旧书,祖国版之类,可以拿来,给孩子当天书,扳道器,读就足够了。这个呢,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呢,就是机会来了,妈妈们要抓住机会。现在,她们众筹小组,在预定第一本基础三百.....原样重印版,第一本....《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机会来了,妈妈们要敏捷地抓住!赶紧去拿到手里。这个书呢,据说国内的版权授权很快就要到期了。米国那边,阿西莫夫的女儿在和阿西莫夫版权基金会打官司,所有的阿西莫夫的书,版权冻结。这本是原合同未到期的“漏网版权书”。要是妈妈们这次机会捉不住,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年月了。

    以后呢,我们每一本众筹的原样重印,都是同样道理:着急的不要,因为孩子现在还不需要;在孩子需要之前,总应该有机会,妈妈能够得到这本书;但是,机会一旦来了,妈妈要敏捷地捉住,不要让它溜掉了。这是书的事情。

    灿妈的回馈回来了。昨天早上,申爸就推测,灿妈应该是十二岁或者是十一岁晚些时候,听到这部书的。果真的是十一岁。申爸已经准备好了《平凡的世界》的小说、音频。现在,电视剧也有了。

    哦...想起来一件事,插一句:去年,央视应该播了电视剧《毛泽东》的上部。哪位爸爸妈妈能够找来高清共享?还有《恰同学少年》的高清视频....申爸推测,这些资料,给大申的最佳时间,是明天这个时候....大申差3个月12岁的时候。到时候给给看。

    嗯...还有没有爸爸妈妈,对《平凡的世界》有很深的印象的?请回馈,并回忆一下,你当年是几岁的时候听过/看过的这部小说。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5 11:01:33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5 16:09 编辑

杂谈-社会图景开篇


      我们自己,也正好恰在了节骨眼上:我们要开始说社会图景的建构。怎么引导孩子认识我们身在其中的这个中国社会呢?更有甚者,我们自己怎么对这个社会,建构一番最基本的认识?

    为什么申爸如此敏感于中国历史呢?为什么当大申表现出对中国历史的喜爱,申爸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所有的别的事情全部停掉,腾出资源,让大申尽情的畅游在中国历史面?是有所本,物有所源。

    我们这个社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几千年的积淀,积累到今天,才形成今天的这个样子的。要理解中国这个文化,中国这个社会,光读一本论语,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了解今天,只能去看过去,历史。这个中国的历史啊,源远流长,里面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你怎么抓啊?你不能三千多年的文字史,全抓。那太多了。受不了。从建构对社会的认识,对于我们身处的社会的大图景的角度,抓重点。

    重点呢,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这个文明的源头,从春秋,抓到汉代,就可以了;另一个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直接起源:中国近代史。而在中国近代史里面,从1911年到1949年,又是重点中的重点。我们呢,只要卡死了两头,中间部分,等到孩子大了,留给他自己去探索,就是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人类文明的其他部分,我们怎么让孩子吸取其精华呢?这也是一个问题。

    先说到这儿吧,回头接着说。

    昨天,申爸说了,申爸很好奇一件事情: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部落是走向繁荣昌盛,还是最终走向没落。这个问题呢,你给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去回答,他们会给出你极其复杂的分析和没有答案。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角太低,看不到全貌。我们推到原点,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你说穿了,到底,一个部族,到底是走向兴旺发达还是走向没落,取决于“人的再生产”。是不是能够“再造出”足够质量的后代。他一个部族,找到了一个法子,让自己的后代的个人“质量”足够高,他们就一代接一代,不停地向前发展,在于自然的磨合,与别的部族的较量中,占得上风,他们就一直繁衍兴盛下去。相比较而言,那些不幸的部族,他们没找到好的法子,最终不就没落了么。

    人的“再生产”呢,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上的繁衍。这个方面,各个部族都一样,比不出来个上下。那些在生理上繁衍有缺陷的个体,早已经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掉了,连部族那个阶段,都走不到。另一个方面呢,是一个孩子,他生下来,在教育上,是不是做得好。同样的孩子,在他们那里,是不是获得了后天的素质优势。至此呢,这个思路,至少在逻辑山个,没有瑕疵。

    申爸干嘛琢磨这个事情呢?这个思路,对于我们今天教育我们的孩子,有大用途。我们来看,今天现存的任何一个古老民族。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古老民族,都是生存竞争的胜者。别的呢,都消失了么。这些古老民族,有个什么特点?他们都有十分丰富的民间故事,绝大部分,都有史诗。你去看,无一例外。

    人类学家们去研究各种“野蛮部族”,那些在慌莽丛林孓存下来的部落。那些部落呢,“只有简单的故事,口口相传,”人类学家在他们的报告中,这样说。那些部落,也兴旺不起来。他们之所以还存在,是拜大自然之福:他们生活在资源丰富的热带丛林,生存问题很容易解决;与世隔绝,又没有别的部族和他们竞争。所以呢,他们一直生存在今天,还存在。

    相比较而言,比如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他们的生存环境,那就恶劣得多了。要是把那些热带雨林中的部落,移到青藏高原上去生活,几代人的光景,就死干净了。可是,藏族人却一直生存得很好....他们还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尤其是藏传佛教,那实在是登峰造极的一种人类文化珍品。藏族人,凭什么?他们凭他们的史诗-《格萨尔王》。

    爸爸妈妈们看哈,藏族人在这方面的记载和研究,很少。我们得不到完整的文字记载的报告。不过,我们可以拿同样有伟大史诗的希腊民族,来比照着分析藏族的情形。希腊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公元前800年成书的史诗。两万多行的史诗,在荷马把他们汇集起来,成书之前,里面的故事,一定是流传的更久了的。那些故事,涓涓细流,在人们之间口口相传,不断地被无数人补充,丰富。到了天才的荷马那里,才把集大成,把他们用书面文字固定下来。那些故事,是怎么使用的,在史前时代....就是有文字记载之前....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史后时代,有大量的记载,它们在小孩子的教育中,是怎么用的。你去读欧罗巴那块土地上,任何一个名人的传记。那传记在说传主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都会提到:他的妈妈给他读荷马史诗,或者给他讲荷马史诗。你去读,从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希罗多德开始,到后来的歌德,一直到后来的“维也纳派妈妈”,凡是正式的教育教育出来的孩子,全部如此。

    我们可以很合理的推测:这些记载呢,是荷马成书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无数的妈妈,也是在她们的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讲史诗的故事的。因为他们的妈妈小的时候,他们的姥姥也在给他们妈妈讲同样的故事......口口相传么,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不要以为,两万行的荷马史诗,已经够多了.....格萨尔王,有一百万行!一直到今天,格萨尔王,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呢。你想想看,在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上生存,藏民族用来教育小孩子的史诗,比起气候宜人的地中海的希腊来,那个复杂程度不同....

    古希腊不仅有史诗,还有希腊神话。藏族呢,民间传说,神话,估计也不会少。这些资料呢,史诗、民间故事、神话什么的,在孩子建构整个世界图景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给了他们的后代,各种有关自然的真实和社会的真实。那些民族,靠着这些资料,给后代建构起强悍的世界图景。他们的后代呢,依靠这个心理空间,还有建构起这个心理空间过程中形成的思维能力,获取和很高的素质。他们就是这么着,在生存竞争中,获取最后的优势的。他们在“人的再生产”领域,获取了优势。

    申爸呢,琢磨这个干吗?很多妈妈说,“我就跟着申爸走就行了”。很轻松。可是申爸呢,申爸很麻烦。申爸跟谁走呢?申爸得知道,给孩子什么书。什么资料。这个给小孩子推荐书的人,很多很多。到度娘里,一搜一大把。可是,他们开出的那些书单呢,申爸仔细琢磨....仔细琢磨吧,申爸实在看不出,他们的书单是按照一个什么思路开出来的。前些日子,申爸请教迅雷爸,见没见过有人说,他的书单是按照什么思路开出来的。即便是见多识广的迅雷爸,似乎也没见过....没见迅雷爸回馈么....要是有的话,迅雷爸不至于“私藏”的。申爸也想向那些妈妈一样,跟个什么爸走。这样省事儿么....可是,申爸找不到那个“什么爸”,可以跟着走。只好自己硬着头皮,琢磨“选书的思路”。那没有思路,那不行。

    申爸呢,也开书单,基础300。可是,申爸的这个书单,和任何别一个人的书单,它都不一样。知道阿西莫夫的爸爸妈妈,可能不少;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有知道的,尼莫爸就知道。可是,谁知道《中国震撼世界》这本书?....当然是在申爸介绍这本书之前....几乎没有。是申爸想标新立异,自己想另搞一套吗?不是的。这个《中国震撼世界》,是三月二十号,申爸才在孔夫子上发现的,在此之前,申爸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存在。申爸呢,是先有一个完整的思路,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才碰上这本书的。

    说实话,在此之前,申爸一直在为如何把中国近代史引入到大申那里,而大伤脑筋。申爸需要一本书,相当于电视剧《汉武大帝》的作用的书。申爸一直找不到,一直找不到。试过几本,都不成功。那个汉武大帝,很正点的:它本身好看。不止于此,它还把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领域,都汇集到一块儿了。孩子因为好看而看,看完了,自然地就窜到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领域里面去了.....当然,这是在孩子已经表现出“主题相关性”的能力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中国震撼世界》,就是这样一本书。

    楠楠妈问,汉族凭什么生存下来。我们的民族,很特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孔子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给他讲那些上古神话和故事了....我们有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可是,我们拿我们的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去和希腊神话比较,我们的神话太单薄。其实,就是比较寒酸。那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东西。我们民族,还有一个传统,是别的民族很少有的....希腊也没有....就是诗歌。诗经啊....孔子的六艺之一。这个传统,我们比较独特。发展到后来,到了唐朝,发展到了顶峰。我们的诗歌文化,独步天下,无人能敌。可是,单靠诗歌,我们还是无法教育好后代,让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我们中华文明,走了一条独特的路。一条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走过的路,那就是科举制度。我们是靠制度,强制地让文明发展延续的。

    小孩子,六岁就开塾,背四书五经。六岁啊...我们民族的习惯,都是称虚岁的。就是五岁开始背书。这个时点,妈妈们很熟悉了:正是伴听的年龄。古时候,没有录音设备。怎么伴听呢?让孩子背,自己读,自己听!这真是个聪明的法子...当然,那个时候,人们的出发点,不是这样的。他们练童子功,将来好博取功名么....反正,不管怎么样,阴差阳错,让孩子走到伴听这条路上来了。他们懂他们小的时候,背的东西是怎么回事,那是要到十二三岁以后。有一天,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明白了六七年来天天念叨的东西,是个什么意思了。在此之前,他们都是不懂的。什么“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小孩子,哪里懂?他们就是记熟了,自个儿反复念,完了自己反复听。听词汇。

    从本质上来讲,今天有了MP3,就不必要从小去背了。不明白什么意思,硬背然后自个儿听,这实在是个笨法子。给个MP3,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录成音,给孩子一边儿玩儿,一边伴听,就行了。在智力建构方面,效果一样;省的力气,就省多了去了。

    别的文明,还是靠妈妈们傍晚的灯下故事,来教育后代的时候,中国已经把这个事情,制度化了。这个制度很厉害!它不管你是谁,只要进入到这个机制里面,转上六七年,出来,就是那个样子了。相当于技术化了。这个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从汉武帝那个时候肇始的。这个事情,《汉武大帝》里边有说。嗯...这个呢,是说中华文明....还有《中国震撼世界》那本书。

    我们还要看一件事情:传统上,西方的孩子,他们读什么,拿什么启蒙。这个呢,就涉及到《伊索寓言》了。尽管申爸没有刻意查看资料...不过,从很多人的自传中,推测起来,应该是这样的:在西方,他们拿《伊索寓言》当成识字课本用。有点儿相当于我们的三字经的味道。我们有我们的识字体系,作为识字课本的《伊索寓言》,就不必了。可是,西方的孩子,拿伊索寓言识完字之后,伊索寓言里面的寓意,在思维发展中,其强势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比较一下。我们古代的孩子背论语。论语是有关道德社会规范的。孩子要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那至少要到12周岁才行。在此之前,孩子连似懂非懂都谈不上,根本不懂。可是,伊索寓言不然。在孩子九岁的时候,伊索寓言里面所蕴含的寓意,孩子就已经似懂非懂了。等到了大申这个年龄,11岁,大申看完一则寓言,就可以很清晰地表述出来,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了。在启智方面,他们的伊索寓言要优于我们的论语。因为伊索寓言起作用的时间早。十岁就完全可以了;我们的论语,不到十二岁,起不了作用。更在于,由于伊索寓言变成了儿童启蒙读物,它变成文化的一部分了。他提供社会的真实。嗯....其实呢,在启智方面,我们把伊索寓言拿来用,一点问题没有:就那么个小薄册子,等孩子到了九岁,拿来给孩子当故事读两遍,就成了。很简单的事情。这个伊索寓言呢,就是....(申爸也记不住)号竞价的书。大致这么个意思吧....

    附:
    这个义工组呢,已经开始上大餐了。这个伊索寓言啥的,回头申爸再详细介绍。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5 14:46:2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5 16:10 编辑

杂谈-晚报与社会性构建



      孩子呢,从一入小学开始,社会化进程陡然提速。这一方面是由于年龄造成的,孩子内在的发展,要求孩子在这个年龄,开始社会化了;另一个方面,也是环境造成的。小学的环境,和幼儿园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小学的目的是教育,幼儿园是保育。这个不同。

    在小学的一到四年级...就是六到十岁这四年里....孩子是通过感知,切身的体验,来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这不是个愉快的过程。小孩儿,他为什么要写作业啊?那是因为,他看到太多的不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罚站、难堪....他本能地要避免这种困境。所以呢,无论如何,都要把作业写完...当然,有时候,不一定能够写完。妈妈们呢,不要小看了这个作业。这个完成作业,就是孩子他那个小社会的社会规则。孩子建构起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就是通过写作业,遵守课堂纪律,站队、做操...这些群体活动来启蒙,来完成的。

    你去看蒙氏幼儿园附属的小学家长论坛,一大部分内容,都是妈妈如何帮助孩子躲避作业。当然,申爸也承认,有些小学,作业过多;可是,你这个麻麻在孩子社会化的最关键期,协助孩子破坏社会规则,那将会对孩子对社会规则的认知,造成无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样的孩子,长大了,直接的表现呢?就是不合群儿,什么事情,都和领导和群众逆着来。逆反。其实呢,这种行为表现,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心理空间中的社会规则,建构得不正确:孩子自己是按照自己头脑中建构起来的规则,“董道正行”的,可他的那个规则是歪的,你怎么办?孩子一辈子在群体生活中痛苦,尤其是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又解决不了的时候,更是痛苦。

    嗯...关于这个作业,申爸见到的最有智慧的家长,是这么做的:她在孩子三年级的时候,让孩子把练习册、课本中的习题,全部预先做一遍。这个厉害。这是老师....或者说规则所倡导...同时,这种方式,又超越了规则:反正你老师要把所有的题都留了,逼着当作业做。那好,我先给你都做完了...左右都是做么,背着抱着一般沉。孩子受到了鼓励,很happy,幸福。

    这个社会性呢,是建构起来的。每个孩子,身处在班级里面,他们自己就建构了,不需要家长“帮助”。一般来讲,家长一帮助,就坏事了。嗯...在孩子建构其社会认知的阶段,妈妈不要去干扰,添乱。相信孩子,放手,孩子自己就会把感知阶段,做好,做完善。

    孩子呢,正常地成长。到了九岁,就是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十分不引人注目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对新闻,尤其是对当地的新闻,感起兴趣了。新闻联播不一定,但是孩子对于当地发生的事情,各种八卦,十分感兴趣。这时候,每天给孩子一块钱,让孩子自己去报摊上买份晚报看。这个阶段,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一个学期的样子。那些八卦,看多了,也没啥可看的了。孩子呢,继续向前发展,把晚报也就扔掉了。不看了。

    孩子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边,已经浸泡了三年了。他小头脑中建构起来的认知、规则等等,有了雏形。这个时候,孩子要跨出学校这个范围,进入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去确证,自己的建构起来的东西,是有效的。同亮啊。乱七八糟的新闻,八卦,很感兴趣。这个不起眼的确证过程,和那份晚报,在孩子社会建构过程中,非常重要。当孩子从这个阶段走出来之后,很快,在孩子思维发展里程中,那件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自省能力,就来了。这个时候,孩子对于整个社会的整体认知,进入了关键期。就是现在大申这个年龄。

    我们来盘点一下,在这个时候,如果一切都是顺利发展过来的,孩子哪些事情,在小头脑里已经建构起来了。

    首先,孩子对于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已经有了直接的感知。不止如此,他已经建构起社会规则的雏形。这些感知,特别是社会规则的基本神经回路,已经验证过。在看那些新闻八卦的时候,潜意识中,这些就已经做了。

    其次,他对社会关系,也有了感知和验证。当孩子开始对新闻感兴趣的时候,至少,孩子已经知道,社会中的人,是分成各种角色的。每种角色,都有各自的职责和行为范畴。这些呢,不仅知道,我们也可以说,他也“理解”。孩子从直接经验中,建构起这些观念,同时,也初步验证了这些观念。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孩子有了自省能力。原则上,从间接经验获取对整个社会的认知,在思维能力上....或者用皮亚杰喜欢的术语,叫做思维“变换”...孩子已经准备好了。

    这个时候....就是现在....申爸凝神静气,万分小心。申爸知道,申爸只要找对了资料,给到大申....这些资料,只需要不多几种,就一剑定乾坤了。要是弄得不对,那就麻烦了。这个敏感期,非常关键。因为弄好了,就解决了关系到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的事情:幸福。

    幸福啊,这个范畴,申爸以前呢,从来没有仔细考虑过。申爸觉着,这个事情,不需要考虑。原因也很简单:申爸从来没感觉到,自己不幸福过。哈佛的那个公开课,里面有一门,叫做“幸福课”。申爸知道,可从来没看过。也没打算看。从来没打算看那个课....心理课看了好几遍,幸福课没有。申爸不知道那个课讲的是什么。可是,那门课很火,这个申爸知道。申爸有很多朋友,他们个个喜欢找申爸面对面聊天儿。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自己说,和申爸聊完了之后,“心情实在是太好了,看什么都是镶着金边儿的。”可申爸慢慢滴,不成了。要躲。因为每次聊完了,申爸累得要命。老这么聊,不中。很多朋友摸到了窍门儿,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烦心事儿,就来找申爸“吃午饭”。只有当教育大申的时候,遇到了这个话题的时候,申爸才停下来,琢磨一下幸福这个事情。

    嗯...事情的核心和关键呢,有两个范畴,大家要区分清楚。一个是幸福,另一个是愉悦。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妈妈们在谈幸福的时候,很多时候,把它们混到一块儿去了。这两个范畴呢,都会给人带来满足,“好”的心理感受,是每个人都下意识去追求的东西。但是,幸福感是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才会有的心理感受。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是谈不上“幸福感”的。有妈妈说,不对啊,我独自一个人,回忆起靠在他爸的肩膀上,娃在自己身上乱钻,心里老幸福了。是啊,你回忆的内容,里面有娃他爸和娃么。愉悦呢,典型的愉悦是妈妈独自看教具二,困惑自己很长时间,想不通的事情,一下子想通了,那个时候,妈妈的心理感受,是典型的愉悦。幸福的时候,一般伴随着愉悦;但是,愉悦的时候,不一定幸福。

    哈佛的幸福课,那么火爆,这个,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幸福是个大问题。幸福和愉悦不同,幸福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必须依赖于社会才存在。或者,更加没有歧义的说:必须依赖于别人,才存在。人的社会观念,是幸福感的来源和基石。现在呢,大申要建构的,进入关键期的,恰就是对社会的认识。这个极端重要...因为,它会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幸福问题。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5 16:25:26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10 16:51 编辑

010-《中国震撼世界》



    申爸第一次讲到《中国震撼世界》

    那啥,咱们呢,一起买一本书。这本书,是建构孩子的社会图景的基础书,就如同自然科学指南、伊林那样。
    大家看这本书:
    http://search.kongfz.com/product ... 4cmhk5317k4eacv1w1/
    我们每个人,群主,最需要这本书。
   
    嗯...申爸说几句这本书。
    这是美国记者贝尔登写的书,写三十年代,他在中央红军苏区的见闻。写得十分有趣....“非常好看!”大申评价说。申爸把这本书和大申的童话小说放一块儿,大申不看那些,专门看这本。那些童话小说,“还行,”大申看完,评价说。
    为什么这本书好看呢?除了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之外,这本书描写一个比童话还童话的梦幻般的世界。这是这本书好看的重要原因之一。
    妈妈们拿到这本书之后呢,自己先读....孩子不到10岁半,不要给孩子接触....比小说还好看。这本书,是北京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它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的指示,专门翻译出版的一批书籍之一。周恩来76年就去世了,这本书在他去世之后四年才出版...花了无数的心思,精心翻译。
    为什么要群主每人一本呢?大家看完了这本书,就明白了。妈妈们读的时候,感受一下,这书里写的童话般的世界,跟什么很像。
    呵呵,小河,没关系。咱们有足够的书,来竞价销售。有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基础300.....不管他是谁....对于原样重印基础300来讲,都是好事情。知道我们的基础300的人越多,我们把300本书原样重印的可能性就越大。群里的妈妈最大的利益来自:拿到所有300本书。至于我们少买来10本8本....微不足道的小事来的。莫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
    大申爸9:30:18
    这个啊,很正常的心理。不过呢,也很简单: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人评论的。不必在乎评论,快速把事情推进。等事情做成功了,就什么评论都没有了。说服解释是重要的;可是,与其花10天去说服解释,不如花5天,把事情做成功。一旦事情做成了,所有的评论就都只有一个方向:正向。

    哈妈讲《中国震撼世界》
    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大概都听说过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还有不少人知道毛主席有个美国老朋友叫韩丁,写过一本详细描述山西一个小村子土地改革过程的《翻身》,此后常常跑到中国来帮着搞农业机械化建设。但是说起杰克.贝尔登,和他的《中国震撼世界》,知者就少而又少。我自己也是非常偶然地在网上读到此书的中文版,于是立刻去图书馆借了原文来看,越看越觉得不简单。所以,我特地花时间来制作这个网页,以中英对照的形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中国震撼世界》讲述的是中国解放战争的故事,但是其观察角度和我们以往所熟悉的教科书版、小说版或小人书版大不相同。其主体部分是一个边走边看的记者眼中的解放区农村的生活,那些普普通通大字不识的华北农民,他们的境遇、他们的苦痛、他们的愤怒和他们的要求,以及革命是如何依靠这些农民取得成功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很多访谈式的记述(这正是记者赖以吃饭的看家本领),上至军政首脑,下至贩夫走卒,通过他们的口来讲述作者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开始的几个章节非常细致,几乎是“边走边拍”式的流水账描述,然后由小见大,由一域至全国,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到规律,逐渐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阔图景。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来自一个一个中国农村的造反呼喊一路会合,越聚越多,终于汇成滔天巨浪,冲垮了企图束缚他们的任何东西。作者蹲在山西河北的破破烂烂的小山村里,弄明白了那些坐在国会山的官老爷们想不通、搞不清、或者就是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会翻天?为什么卑贱的泥腿子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为什么干涉中国终将是徒劳无功?
    当然,作者写这本书的原意是给美国人看的。他试图通过新闻、出版这样的途径来影响美国民意,进而影响决策,这当然是人权和民主的真谛之一。但是,当他把某些独立性较强的章节发回美国时,各大报章却不敢刊登他的报道,虽然他在二战时是最受欢迎的撰稿人之一。当这本书1949年问世时,勉强还有人敢出版,但却没有几个书店敢摆上柜台,以至于这本在重要性上不亚于《西行漫记》的作品在西方造成的影响要小得多。1970年越南战争正酣时,此书再版。欧文.拉铁摩尔在为它写的简介中浩叹:“在这本书里,一页又一页地记载了美国政治和军事当局在中国所犯的许多不应有的、愚蠢而明显的错误,如今美国在越南又犯了,并且还在继续犯同样的错误。”不过,这也是阶级性和国家利益使然,大概以后还要继续再犯。
    那么,这本书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价值又在何处呢?我以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相的又一版本”,通过一个从美国根本利益出发、立场基本中立、对中国人民怀有同情的前战地记者的讲述,描绘了这一段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段历史现在已经有好多个版本,包括中国大陆教科书版、中国台湾省教科书版、美国典型教科书版、极端仇视中国人民和革命的比利时传教士版(雷震远神父《内在的敌人》,强烈推荐大家放狗搜索来读一读),现在又加上这个前战地记者版。比照起来,我们就能明白哪个更加接近事实真相;也更能明白为什么会有不同版本的存在;为什么一些东西对某些人性命攸关,对某些人无足轻重,某些人却视之如寇仇,必欲除之而后快;以及为什么“屁股决定脑袋”才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大概是出于类似的考虑,这本书早先有一个中文版,之后2003 年外文出版社又出了一个LIGHT ON CHINA系列,中间也包括了这本,前外交部长黄华还为之写了前言。
    《中国震撼世界》的中文版,我只是在网上看到过(包括1970年的那个简介),一直没有查到是什么时候出版、何人翻译的。如果能烦哪位告知,感激不尽。原文的英语准确生动,引人入胜,描擘人物的心理和行为细致入微,所用词汇也不高深,颇多口头语,通俗易懂却又很是耐读。而翻译的水平也很值得称道。他显然很了解作者活动过的地区的风土人情、时代背景甚至标语口号,否则无法做到如此准确和妥帖。总的来说,译文信、达、雅,有些英语说法翻译得令人叫绝。因为找不到1949年首版前言和2003年外文出版社再版前言的中文翻译,我只好勉为其难地亲自翻译了以上两文。相形之下,高低立现。
    一言以蔽之,《中国震撼世界》是一辑触发人们思考的纪实文字。虽然它所描述的时代已经过去超过半个世纪,但仍然能触动人类的心灵。我幸运地读到这本书,并愿意把它推荐给有兴趣的网友。

    申爸第二次说到《中国震撼世界》
    平安妈拉来了《中国震撼世界》的电子书。在这本书里,粉丝李根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本书,也介绍了一下作者杰克.贝尔登其人。百度云上可以预览,妈妈们可以去看一下李根写的介绍。这个人一读之下,立刻成了贝尔登的粉丝,于是亲自动手,把原书给OCR了,这就是平安妈引来的那两本英汉对照的电子书。义工妈妈们拍到的书很少,准定不够分的。对于大多数妈妈,自己先看一下这个电子版吧。

    与竞到纸书的妈妈也一样:这本书,先自己看看,不用着急给到孩子。孩子他还看不懂。要等到十岁,自省能力发育了之后,这书才能给到孩子。嗯...到大家的孩子长到十岁了,咱们准定能原样重印这本书。所以呢,没竞到书的妈妈,也莫着急。
   
    嗯....这本书呢,是孩子建构社会图景的最基本的书来的。孩子快到年龄的妈妈,也不用急:漂流组会有书的。到时候,你漂流一下,给孩子读,就可以了。大申看完这本书,一共用了六天:
    28日看到122页。第一天读了122页;
    29日看到188页。第二天读了66页;
    30日早上读到218页,从6:16-6:50,34分钟 ,30日读到306页。第三天读了118页;
    31日从6:12-6:50,38分钟读到384页,31日读到422页,还剩216页。第四天读了116页;
    4月1日读到576也,还剩638-576=62页。第五天读了154页;
    4月2日,最后的62页读完了
    大申读这本书,是按照“定向阅读”来开始读的。读了半个多小时以后,“你以后找书,都按这本书这样找,”大申指示到。
这是本非常好读的书。很有趣。
    回头呢,申爸会详细介绍这本书...当然,和李根的介绍,完全不一样的。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10 16:20:41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11 11:48 编辑

011-《伊索寓言》


      这几期,申爸一直在讲安徒生和伊索寓言。有妈妈问:为什么要推那么多版本呢?将来,基础300里面,咱们在这个两个专题上,每样有两个版本,就足够了。现在之所以推这么多版本,只不过是因为:要推的那四个版本,存书实在太少。

    安徒生,伊索寓言啊,这是儿童图书的大主题。无数的大家,在这个主题上写出了好书。这个领域,实在不是谁想弄,就能弄好的。前面实在太多好版本。每个拿出来,都强,都好。各个版本,伯仲之间吧。妈妈们呢,拿哪一个版本,都比较好。版本多了,自然旧书就多了。多几个版本,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好的书。

    还有三本《伊索寓言》。
    第一本,是很多妈妈已经拿在手里的,这个网格本《伊索寓言》。

    封面:
    [attach]43661[/attach]
    封底:
    [attach]43662[/attach]
    版权:
    [attach]43663[/attach]
    《伊索寓言》 罗念生 王焕生 陈洪文 冯文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9月 印数 227350 定价 1.85元

    扉页:
    [attach]43664[/attach]
    这个版本的伊索寓言,是罗念生他们师徒从希腊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忠译。

    这个是基础300,是必须的。有妈妈很疑惑,说什么是网格本啊?你看这本伊索寓言的那个封面,上面有一个像窗户格子似的图案,它是一个系列的文学书籍,每个的封面设计风格都一样。人们把这个系列通俗地称为“网格本”。网格本是上个世纪,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两个大社合作出版的一套大型的外国文学系列丛书,叫做《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他们选题专家组里面,好像还包括社科院文学所的专家,钱钟书那些人,都在里面,参与意见、决定选题。这个系列里面的书,全部都是名著名家名译。这个封面,都变成了外国文学翻译作品的质量的标志了。当时呢,很多品种,出过精装本。到了现在,那些网格本精装本是很多藏书迷竞相追逐的对象,早已经贵得一塌糊涂。妈妈们如果没有特殊的自己的考量,你想买哪一种外国文学名著,它要是有网格本,你闭着眼睛买就是了,买回来,一般不会错。

    第二本叫做《伊索寓言精选》。
    封面:
    [attach]43665[/attach]
    封底:
    [attach]43666[/attach]
    扉页:
    [attach]43667[/attach]
    版权页:
    [attach]43668[/attach]
    《伊索寓言精选》 彦生 林京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7年3月 印数 41500 定价 1.15元。

    为什么要推这本书呢?首先,大家注意,这本书的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和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书对象是5-15岁的少年儿童。这就决定了,这本书和那个网格本不一样。不一样在两点:第一点,是语言。网格本是忠译本,所用语言力求准确;这本不那么“忠译”,在语言上,更迎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其次,还有第二点,就是这本书有插图,网格本好像没有。孩子们读的书,一幅插图,往往对孩子理解书中的内容,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插图可以帮助孩子把内容形象化么。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插图。和那些张守义创作的插图一样,这本书里面的插图,也是完全拿得出去手的顶尖作品。

    先给妈妈们欣赏几幅插图吧。

    这是《狼和小羊》的插图
    [attach]43669[/attach]
    这是《烧炭人和漂布人》的插图
    [attach]43670[/attach]
    这是《狐狸与山羊》的插图
    [attach]43671[/attach]
    这漂亮啊,这些插图。这些插图,很有些木版画的味道,是一种羼杂了中国元素的异域风格。插图的作者是李恒辰。就如同人民文学社有张守义一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有李恒辰。李恒辰当年为中国少儿社创作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插图。不过,李恒辰和张守义有点儿不一样。张守义手下的作品,大都不错,至少过得去。李恒辰情绪好像...他手下的作品,好的真好,不好的,真烂。估计他们都要面对各种命题作文,政治任务,他们对这些不想干,又不得不干的事情,态度不一样吧。这本书呢,比起网格本来,印量小,现存的不多。后来,中国少儿社又出了一种“儿童文库”的版本。内容一样,只是封面不同。拍书的妈妈,把儿童文库版也扫了,收来一起竞价。

    最后一本呢,是英汉对照本《英汉对照伊索寓言》。
    封面:
    [attach]43672[/attach]
    封底:
    [attach]43673[/attach]
    版权:
    [attach]43674[/attach]
   《伊索寓言 简易英汉对照读物》 吕志士 译注 张浩勋 林易 校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5年4月 印数 22600 定价 1.05元。

    伊索寓言呢,在英语国家,是给小孩子启蒙识字的读物。在那里,这个书的语言,早被磨整得精确优雅而简单易懂了。这本书,就是这样文字的一个选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专门出版外语教学读物的出版社,人家就是干这个的,有眼光。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10 16:47:5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11 11:49 编辑

杂谈-关于英汉对照


   
      威尔斯的《世界史纲》,确实是一本让人能够把“所有的历史”都串起来,形成脉络感的书。要不,它怎么会是基础300里面的一本呢?我们任何一本书,你第一眼读,都不会有“串起来”,“脉络感”的。第一眼读,只能看到作者叙述的具体的事情;第二眼也是一样;第三眼还一样。就这样下去....且慢,有一个时刻,你忽然感觉到,隐隐约约有点儿“串起来”的意思了,有点儿“脉络感”的感觉了。这个时刻,就是“敏感期”。帅帅妈想想,回忆回忆,说说自己的这个“敏感期”的情形。这个呢,要说明白,是要写多一些的文字的。帅帅妈试试,轻松一些,看能不能把这个敏感期的情形,写出来。

    别的妈妈呢,有很多也读过《世界史纲》的了。你有和帅帅妈同样的感受吗?或者,还有别的感受。把你自己第一次产生这个感受的时候的情形,写一写,拿出来,分享一下。大家会看到,精彩纷呈的同时,有相同,又有不同。各个群里的妈妈,读过《世界史纲》,正在读《世界史纲》的,有了类似的感受,都写一写。麻烦转播的妈妈,把各群里写文字,都转到总群来。

    韵爸在和妈妈们在“英汉对照”这件事情上,有不同的意见。有的爸爸妈妈觉得英汉对照好,有的爸爸妈妈觉得英汉对照不好。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把“年龄因素”考虑进来。英汉对照这种形式,本身无所谓好不好。好,还是不好,要看对谁;对同一个人,要看他是在什么年龄,哪个阶段。

    申爸觉着,就是傅雷再世,他也会喜欢“法汉对照”的书的,尤其是别的大家翻译的书,比如陈敬容的《悲惨世界》,罗新璋的《红与黑》。要是有法汉对照本,傅雷准定要买这个本子来看。为什么呢?人家傅雷本身就是大翻译家,他能看出别人翻得哪里好。欣赏别的优点,是世界上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之一了,傅雷不会不喜欢。咋个能最方便地看出翻译得好不好呢?看法汉对照的书么。会翻译的人,会喜欢原文对照读物。

    那你说,那些请来做枪手,去“翻译”那些版权早已自由,以节约成本的人,他们会喜欢原文对照读物吗?这就不一定。申爸推测,绝大部分都是不喜欢的。他们宁可拿本中文的《悲惨世界》,直接看故事。不喜欢的人呢,长到50岁,也还都是枪手。不过呢,也会有个别喜欢的。这些人呢,就因为喜欢琢磨人家翻译得哪里好,乐此不疲,不到四十岁,就有人称他们是“家”了,翻译家。他那个翻译家和枪手,有什么区别啊?区别就在于,在都是菜鸟的时候,是不是喜欢看原文对照读物,自个儿琢磨,欣赏人家的好。

    你看,这个同是搞翻译的人,对于原文对照读物,态度就不一样。那么,进而来说呢,对于孩子,怎么看“英汉对照”读物呢?这要看,孩子是不是已经“入门”。英语语言,是否已经入门。孩子还不能自主阅读英语的资料,没入门,那英汉对照读物,就是最差的读物:孩子看着看着,他就不读英文,光读汉语了。他想知道“书里到底讲了什么”么。当然读汉语比读英语,要来得容易了。可是,一旦孩子会自主阅读了,也知道翻译是怎么回事了,那事情就不同了。英汉对照读物,有助于孩子琢磨,人家的翻译,怎么个好法。我们看,同样是对一个孩子,“好”“不好”这个问题,也是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完全不同的。

    那有妈妈问了:现在,咱们的孩子,在英文自主阅读上,都不行啊?那还需要英汉对照吗?这个问题,也还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答案。英汉对照,它有“大对照”和“小对照”的区别的。什么是“大对照”?一部哈利波特,先让孩子读中文版,读完了,再读英文版。这就是大对照。先知道总体的意思,就着总体意思,再看英文。这样,容易一些。要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语言和意思双重重压,孩子没有读英文的动力。我们的孩子啊,在这个年龄,他的阅读,他有一个特点:他喜欢反反复复地读。这个特点,正好:第一遍读中文,知道个大概;他要进一步理解,再读,给英文。这个大对照,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英语,有好处。小对照就是左右两页,左边原文,右边翻译,可以一句一对照的那种。所以呢,即便是“英汉对照”,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好不好”,也不是一概而论的。我们呢,需要区分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对照”.....反正吧,就是具体到“我的这个孩子”,来判别,好还是不好,合适还是不合适。泛泛地谈“英汉对照”好还是不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总而言之呢,一般来讲,对于我们的孩子,小对照总是不好的。不要给孩子小对照的书。

    我们竞价的这本伊索寓言呢,是大对照:它前面全是英语的;后边全是汉语的。说人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家是专门琢磨“学习外语”这件事情的,这是有道理的。人家出的书,已经考虑到孩子“小对照”不好这件事情了。人家出版的书,是大对照的。这样的书...简易读物么,英语用词简单...在孩子合适的阶段,给孩子,对于孩子学会阅读英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书还是“英汉对照”读物。如果妈妈只关注这个词汇,给错了,给小对照,那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么点儿微小的差别,产生的结果,却很大。走到两极去了。这个教育呢,还是很微妙的。

    迄今为止,申爸推荐的书呢,绝大多数,都是用来当扳道器的。也有适龄孩子读的书,比如《丁丁历险记》啊,《可怕的科学》啊,李毓佩啊...可是,这些书,申爸没详细介绍。申爸把重点放在,这些适龄的书,怎么用。申爸介绍的书呢,都是当天书的;孩子要能自己看懂,大都还得等个五年八年,甚至十年才行。接下来,申爸要着重于介绍那些孩子“很快就能看的书”,童书。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12 12:02:3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12 13:25 编辑

012-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很长时间了,申爸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情: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有很多国家,走到了历史发展的前列。在他们那里,文化艺术科学,在某个时间,突然得到了发展,在之后的数百年里,那个国家,那个民族,就一下子辉煌起来。我们随手就能拿出具体的例子: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工业革命前的英国;苏联和美国,这冷战中的两强;德国,这个近现代历史中不屈不挠的国家;犹太民族,等等等等,很多很多。

    你说,他们是为什么?世界上有两百来个国家,为什么就是这个国家发生文艺复兴,而不是别一个国家呢?世界上有几千个民族,为什么就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别一个民族呢?我们把眼光放远,我们看一个个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古希腊的文明,为什么源远流长?细节一些,我们看,一个国家...所有那些厉害过或者曾经厉害过的国家,比如苏联、美国、印度、法国、意大利、土耳其、阿拉伯国家、日本、德国、葡萄牙、墨西哥....这些国家。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从任何一个别的角度,都很难找出共同点。唯独有一个角度,特殊:这些国家的妈妈。在孩子成长的特殊阶段,这些国家的妈妈嘴里用来哄孩子,讲给孩子听的故事。我们有理由推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过程中,某一个群体....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民族....他们的族群,繁衍到某个时候,因为什么偶然的因素,让这个族群在“人的再生产”方面,获得了优势。于是,经过百年左右的酝酿,这个族群就一下子繁荣兴盛起来。他人突然变好了,厉害起来了。

    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在“教育之后”。因为“教育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如果发生在教育之后,那些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原因,早就给人找到了。这件事情,发生在“教育之前”。教育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妈妈口里的故事。就是每天晚上,妈妈哄孩子的时候,困得都快游离了,嘴里机械地给孩子说的故事。只能是这个东西,才有可能说变就变,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一些新“发明出来”的故事,就普及到绝大部分妈妈那里去了。然后,这个族群大多数的孩子,就听这些“新”故事长大。

    当时的那个情形呢,我们也很容易想像:民间冒出了个讲故事的能手,会讲故事,也会编故事。他编的故事,一个姑娘听到了,记住了。这个姑娘成了妈妈以后,发现孩子整天缠着自己要听故事。实在没得讲了,就把以前听到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一讲,孩子听的津津有味,不哭也不闹了。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些故事,慢慢地流传开。最快,经过三代人的时间....就是一百年....就传遍了整个族群.....以后的事情......以后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嗯...这是一个听起来不错的说法。至于是不是正确,申爸根本不关心。

    申爸关心的是:要找到那些妈妈当年口里的故事!这个于实操...教育孩子...最为关键。我们试着去把那些故事拿来,送到孩子手里,看孩子对那些故事的反应。那些故事叫什么啊?民间故事。春节的时候,申爸没事儿,在孔网上闲逛。突然发现了一套丛书:那些最优秀的国家,那些最优秀的民族,他们的妈妈嘴里的民间故事!全的,一次性,都给你端到一块儿。

    这套世界民间故事丛书。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个世纪,用了10年的时间...从1982年到1992年....出齐了。一共有26本。申爸用倒序来展示这26本书。
    01火凤凰:捷克斯洛伐克篇
    封面:
    [attach]43678[/attach]
    封底:
    [attach]43679[/attach]
    版权:
    [attach]43680[/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681[/attach]
    [attach]43682[/attach]
    火凤凰:捷克斯洛伐克篇 卡.雅.爱尔本等编 张蕙 郭启卜 译  韩蒙 插图 王远 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2年8月 印数 5250 定价 1.95元

    02山洞巨龙:波兰篇
    封面:
    [attach]43683[/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684[/attach]
    [attach]43685[/attach]
    山洞巨龙:波兰民间故事 科斯苔尔柯等编 谢基译 装帧设计 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2年9月 定价 1.75元

    03瓦皮湖的传说:阿根廷篇
    封面:
    [attach]43686[/attach]
    封底:
    [attach]43687[/attach]
    版权:
    [attach]43688[/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689[/attach]
    瓦皮湖的传说:阿根廷篇 [法国]卡托西约等编 张良春 刘臣刚 译插图:陈新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年2月印数 6,800 定价 1.5元

    04 神鸟:罗马尼亚篇
    封面:
    [attach]43690[/attach]
    封底:
    [attach]43691[/attach]
    版权:
    [attach]43692[/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693[/attach]
    [attach]43694[/attach]
    神鸟:罗马尼亚篇 萨.柯.斯特罗斯库编 李家渔 周关超 林亭 译插图:姜明立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年2月 印数 7000 定价 1.75元
  
    05英雄骏马:苏连篇
    封面:
    [attach]43695[/attach]
    封底:
    [attach]43696[/attach]
    版权:
    [attach]43697[/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698[/attach]
    英雄骏马:苏连篇 聂恰耶夫等编 叶小铿 王建平等译插图:姜明路等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年2月 印数:6600 定价:2.9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12 17:16:2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12 17:21 编辑

  

012续1-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06狮子和蟋蟀:葡萄牙篇
    封面:
    [attach]43721[/attach]
    封底:
    [attach]43722[/attach]
    版权:
    [attach]43723[/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24[/attach]
    [attach]43725[/attach]
    狮子和蟋蟀:葡萄牙篇 阿尔加维亚等编 邵恒章 李祖德 译 插图:金诚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年2月 印数:7600 定价:1.3元

    07浮士德魔法师:德国篇
    封面:
    [attach]43726[/attach]
    封底:
    [attach]43727[/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28[/attach]
    [attach]43729[/attach]
    浮士德魔法师:德国篇 克劳斯曼等编 穆晓文等译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12月 印数:5500 定价:1.6
  
    08大力士传奇:美国篇
    封面:
    [attach]43730[/attach]
    封底:
    [attach]43731[/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32[/attach]
    [attach]43733[/attach]
    大力士传奇:美国篇 [日本]渡边茂男编 吉裕生 王建平译 插图:姜明立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7年12月 印数:19000 定价:1.55元

    09湖中的城堡:墨西哥篇
    封面:
    [attach]43734[/attach]
    封底:
    [attach]43735[/attach]
    扉页:
    [attach]43736[/attach]
    版权:
    [attach]43737[/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38[/attach]
    [attach]43739[/attach]
    湖中的城堡:墨西哥篇 [美国]菲.德.约丹等编 顾亚星等译插图:里.姆.波韦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7年9月 印数:8000 定价:0.82

    10鹦鹉血:土耳其篇
    封面:
    [attach]43740[/attach]
    封底:
    [attach]43741[/attach]
    版权:
    [attach]43742[/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43[/attach]
    鹦鹉血:土耳其篇 珀.纳.布拉塔夫等编 唐鹤鸣等译 插图:姜明立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11月 印数:3700 定价:0.71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12 17:36:38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13 09:21 编辑

012续2-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11黑天鹅:澳大利亚篇
    封面:
    [attach]43744[/attach]
    封底:
    [attach]43745[/attach]
    版权:
    [attach]43746[/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47[/attach]
    [attach]43748[/attach]
    黑天鹅:澳大利亚篇 帕克编 范玉楷 程文水 译 插图:赛.特鲁耶曼 装帧: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4月 印数:11000 定价:0.48元

    12小青龙报恩:朝鲜篇
    封面:
    [attach]43749[/attach]
    封底:
    [attach]43750[/attach]
    版权:
    [attach]43751[/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52[/attach]
    [attach]43753[/attach]
    小青龙报恩:朝鲜篇 姜弼洙 金光燮等编 龚荣仙译 插图:朱维明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3月 印数:10000 定价:0.88

    13聪明的鼠鹿:印度尼西亚篇
    封面:
    [attach]43754[/attach]
    版权:
    [attach]43755[/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56[/attach]
    [attach]43757[/attach]
    聪明的鼠鹿:印度尼西亚篇 [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编 陈茂林等译 插图:袁银昌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5月 印数:25000 定价:0.49元

    14蓝顿蛇:英国篇
    封面:
    [attach]43758[/attach]
    封底:
    [attach]43759[/attach]
    版权:
    [attach]43760[/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61[/attach]
    [attach]43762[/attach]
    蓝顿蛇:英国篇 詹.黎维编 周仁义 周列民 帅克译 插图:张嵩祖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5月 印数:22000 定价:1.2
    15滑稽大王:菲律宾篇
    封面:
    [attach]43763[/attach]
    封底:
    [attach]43764[/attach]
    版权:
    [attach]43765[/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766[/attach]
    滑稽大王:菲律宾篇 [苏联]雷勃金编 鲁林译 插图:弗拉基米尔斯基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2月 印数:36000 定价:0.79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2 14:30:1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22 14:32 编辑

012续3-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16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封面:
    [attach]43816[/attach]
    封底:
    [attach]43817[/attach]
    版权:
    [attach]43818[/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19[/attach]
    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伊.卡尔维诺等编袁华清译 插图:梅林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7月 印数:19000 定价:0.71

    17太阳东边月亮西边:北欧篇
    封面:
    [attach]43820[/attach]
    封底:
    [attach]43821[/attach]
    版权:
    [attach]43822[/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23[/attach]
    太阳东边月亮西边:北欧篇 [日本]山室静等编 洪紫千译 插图:俞理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35000 定价:0.51

    18天女的羽衣:日本篇
    封面:
    [attach]43824[/attach]
    封底:
    [attach]43825[/attach]
    版权:
    [attach]43826[/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27[/attach]
    [attach]43828[/attach]
    天女的羽衣:日本篇 浜田广介等编 吴朗西 吴念圣 陆留第 吴建中译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53000 定价:0.51

    19会唱歌的布袋:西班牙篇
    封面:
    [attach]43829[/attach]
    封底:
    [attach]43830[/attach]
    版权:
    [attach]43831[/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32[/attach]
    [attach]43833[/attach]
    会唱歌的布袋:西拔牙篇 阿.希.兰迪等编 徐瑞华 李祖德等 译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25000 定价:0.37元

    20有智慧的人:泰国篇 约.登丹隆等编 段立生 王培璇译 插图:叶飞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31000 定价:0.37元
    封面:
    [attach]43834[/attach]
    封底:
    [attach]43835[/attach]
    版权:
    [attach]43836[/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37[/attach]
    有智慧的人:泰国篇 约.登丹隆等编 段立生 王培璇译 插图:叶飞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31000 定价:0.37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5 11:06:33

012续4-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21魔堡:伊朗篇
    封面:
    [attach]43838[/attach]
    封底:
    [attach]43839[/attach]
    版权:
    [attach]43840[/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41[/attach]
    魔堡:伊朗篇 [苏联]尼.奥斯曼诺夫编 忻俭忠 宋东方译 插图:姜明立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53000 定价:0.39元

    22蛇王子:缅甸篇
    封面:
    [attach]43842[/attach]
    封底:
    [attach]43843[/attach]
    版权:
    [attach]43844[/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45[/attach]
    [attach]43846[/attach]
    蛇王子:缅甸篇 貌阵昂等编 章苏 杨友 李慰慈 彭嘉红 李有宽译 插图:方振兴 袁银昌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3月 印数:57000 定价:0.29元

    23恶魔的尾巴:法国篇
    封面:
    [attach]43847[/attach]
    封底:
    [attach]43848[/attach]
    版权:
    [attach]43849[/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50[/attach]
    恶魔的尾巴:法国篇 保.德拉律编 严大椿 李慰慈 彭佳红译 插图:维.普.赛科利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3月 印数:46000 定价:0.41元

    24石榴女王:印度篇
    封面:
    [attach]43851[/attach]
    封底:
    [attach]43852[/attach]
    版权:
    [attach]43853[/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54[/attach]
    [attach]43855[/attach]
    石榴女王:印度篇 穆.拉.安纳德编 谢冰心译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2月 印数:56000 定价:0.24元

    25黄金的土地:非洲篇
    封面:
    [attach]43856[/attach]
    版权:
    [attach]43857[/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58[/attach]
    黄金的土地:非洲篇 陆卯君 杨永 平江 龚达明 葛薪 许瑞华译 插图:叶飞 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3月 印数:17000 定价:0.31元

    26金色的皮毛:那斯拉夫篇
    封面:
    [attach]43859[/attach]
    封底:
    [attach]43860[/attach]
    版权:
    [attach]43861[/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3862[/attach]
    金色的皮毛:南斯拉夫篇 黄玉山 鲍浦诚等黄玉山 鲍浦诚 莉良娜 王志冲译 插图及装帧设计:何礼蔚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1月 印数:42000 定价:0.31元
    这就是这套《世界民间故事丛书》里的全部26本书。

    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电视片,《大国崛起》。在这部电视片中,系统地梳理了人类历史上九个世界级大国的崛起过程。一方面,用来借鉴;另一方面,也用来预告:下一个世界级的大国,中国,亦将重新崛起。
    这部电视片中所列的九个世界级大国是:
    1、葡萄牙
    2、西班牙
    3、荷兰
    4、英国
    5、法国
    6、德国
    7、俄国
    8、日本
    9、美国

    在我们今天介绍的这套书中,对应这九个国家的民间故事是:
    1、狮子和蟋蟀:葡萄牙篇
    2、会唱歌的布袋:西班牙篇
    3、太阳东边月亮西边:北欧篇
    4、蓝顿蛇:英国篇
    5、恶魔的尾巴:法国篇
    6、浮士德魔法师:德国篇
    7、英雄骏马:苏联篇
    8、天女的羽衣:日本篇
    9、大力士传奇:美国篇

    还有17本,没有对应。但是,在这17本书中,我们扩大视野,来看看它们的对应关系:
    鹦鹉血:土耳其篇 波斯帝国
    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
    魔堡:伊朗篇 波斯帝国
    石榴女王:印度篇 印度文明

    我们呢,有理由相信,在1982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策划这套《世界民间故事丛书》的时候,他们所考虑的,仅仅是“民间故事”。他们是就“民间故事”而编选“民间故事”的。那个时候,一丝一毫的“选世界近代强国的”的想法,他们都不会有。 可是,我们回过头来,从总体上看,《大国崛起》中的九个强国,和他们编选的《世界民间故事丛书》的吻合度。这肯定不是偶然的。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让我们找到这相关性背后的原因,然后,我们就知道怎么用这些书于孩子的教育上面了。在寻找原因之前呢,我们先看看,孩子....大申....对这些书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吧。先说到这儿吧,回头说大申对这套书的反应。

  这套书由于它本来的艺术品位,在春节申爸买的时候,就已经天价了。义工妈妈们扫到了一些...不多,很少...看看谁能够竞到吧。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5 11:27:54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25 11:30 编辑

012续5-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嗯,这套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attach]43864[/attach]
    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呢?
    申爸把一套书买齐了,都摆在书柜里,让大申去挑。大申看了一眼,从旁边的童话书里,挑了一本,自己爬到沙发上去看了。他不理这些民间故事的书。大申呢,童话看得正带劲儿,不肯换。没有关系,等大申把手上的童话看完了,申爸随手抽出一本世界民间故事来,交到大申手里。跟大申说:“这本好看,你当定向,看50页。要是不好看,你再自己换童话。”大申也不争辩,反正就是读么,自个儿把台灯往近凑凑,翻看就读。

    申爸在旁边观察。大申翻开书,若有若无地看,毫不在意的样子。书页哗啦哗啦地翻。到了第三页的样子,大申慢慢地把懒洋洋的小身子挺起来,皱紧眉头,专注起来了。这书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申爸转身忙别的去了。又过了一会儿,申爸听见大申从沙发上跳下来。回过头一看,大申正一边把小垫子往地上铺,一边用小下巴翻书页。小垫子铺好了,大申铺垫子的小手腾出来,连忙把书页翻好,继续读。大申坐在地上的小垫子上,把书摊在沙发上,很舒服地继续看。整个过程,眼睛一直没离开书页。呵呵,这个很入迷了。
    申爸问大申:“怎么样,这个书好看吗?”
    大申连忙点头:“好看!”
    这很难得。前两天问童话好看吗,大申说:“还行。”大申的评价,总是“还行”,难得用“好看”来评价一本书。要是不喜欢,就说:“没意思。”上一次毫不犹豫地用“好看”来评价的一本书,还是夏丏尊先生的《爱的教育》。其余的,都是“还行”。那一天,是3月16号。申爸这才看一眼,原来给大申的那本书,是《魔堡:伊朗篇》。大申看完了魔堡,再也不肯去选摆在民间故事旁边的童话了。接下来,大申一口气看完了八本民间故事:
    [attach]43865[/attach]
    这个,自然的愉快阅读。在神鸟之后,申爸改变了策略,把《中国震撼世界》加了进来。这个“更好看”,大申看民间故事,就慢下来了。看完八本,申爸设法把大申的兴趣转移走,到中国近代史那边去了。后来就没有继续看。
    这第一本民间故事,是申爸随手拿的。从第二本开始,申爸让大申自己挑。在26本书里,大申挑的顺序,就是上边的情况。
    “网友问:全部看完有什么不好吗?”
    全部看完太花时间了。这个既然已经变成愉快阅读了,那就放在那里。哪天大申感兴趣了,自己继续看就是了。其实呢,申爸在买这套书的时候,就笃定,大申一接触到,马上就会愉快地笑纳,高高兴兴地当成愉快阅读的材料的。

    为什么呢?我们说,引发孩子兴趣的书,由三个方面来决定:语言、主题和过去的积累。主题这个因素,是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从昆虫,到那些和科学有关的话题,再到这些民间故事的主题。它后边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主题的演变背后,其实是孩子思维的发展:到了一定时候,孩子自己就会对相应的主题感兴趣。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的书,你不用怀疑:他们在编辑的时候,就特别注意“用儿童的语言”。他们出的书,你只要主题合适,年龄合适,拿给孩子,孩子都会很喜欢读。可是,为什么申爸那么笃定,大申会对这套民间故事感兴趣呢?有两点。就像迅雷爸指出的:这些书的封面拼在一起,看上去像壮锦。迅雷爸的意思不是说,这套书的封面,拼到一起,就是壮锦。他的意思是说,给人的感觉,和看壮锦给人的感觉很相似。壮锦是一种传统民族手工艺品,它的艺术风格,天然淳朴,也有些浓重。这些书的封面,看上去的感觉,也是这样。这套书的装帧设计是何礼蔚先生。他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美术编审。1981年,他从一开始,就给这套书设计封面。一设计就设计了十年。十年,设计了24本书...后两本应该不是他设计的...到了92年的时候,这套书的发行量,从最初的四万册掉到了5000册。实在不不动了,只好不了了之。

    妈妈们呢,仔细地一幅幅地琢磨一下申爸前天贴的每本书的封面。看看每幅封面里边,都画了些什么。完了呢,再体会一下,每一幅封面的风格。你不由得不赞叹:这封面画得实在是太好啦!好在哪里呢?你看魔堡,一眼看上去,就是伊斯兰的风格;你看小青龙报恩,那就是朝鲜的风格....这个民间故事聚在一起,它是不同民族的东西。何礼蔚的那个封面,把不同“民族的”这一点,全给表现出来了。不容易啊,这个:24本呢。可是,当你把所有这些书的封面摆在一起,就像迅雷爸敏锐地指出的那样:壮锦的感觉。又是我们东方民族的风格。你把魔堡拿给伊朗人看,他们一看,就知道是在画自己民族的东西,有亲切感。可是,伊朗人肯定觉得:这个不正宗。有异域风格。就是说,何礼蔚是用中国民族的风格,来融合世界各民族不同的风格。还有那么多民族。这个很不容易,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单独一本,这个融合你感觉不出来....把何礼蔚的24本叠在一起,中华民族的风味,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融化开,重新表现。这个很厉害的。也就是说,从封面来看,这套书是非常高品位的。它这个一本书,艺术设计、内容、编辑质量...这是一个整体来的。你很难见到,一本很烂的书,配了一个超水平的装帧设计....艺术设计是这样一种东西:设计师为一本书设计封面,他需要书中的内容来刺激自己的艺术灵感。一本很烂的书,刺激不出“艺术灵感”。你硬让一个大家来画一本烂书的封面,他设计出来的东西,也不会好。他不知道该怎么艺术地表现书里的内容。书里就没内容,让他怎么表现?从封面的质量,你就可以推知内容的质量。这是一个方面,但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民间故事这种体裁的本质。在英语里边的folktale和fairytale,很多人都翻译成一样的汉语。或者翻译它们都是“民间故事”,或者翻译它们都是“童话”。民间故事和童话,本来就是一个东西。采自民间的folktale和fairytale,本来就是一个东西。
后来,由文人创作的,可能有不同。民间故事,采集它们的时候,大都是采集自老妇人之口。这些老妇人,她们年青当妈妈的时候,讲给自己的孩子听的故事。后来,讲得好,也应别的孩子之邀,讲给村里的孩子们听。有时候,大人也听。

    从总体上来看,一则优秀的民间故事,在采集到书本上之前,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几十年,上百年了。这就意味着,这些民间故事,已经经过无数人的筛选,实验,证明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东西。无论是从语言上、从内容上、从形式上,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本来就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东西么,孩子们喜欢,才会传承下来。孩子不喜欢,听了,跟没听一样,还哭,还闹的故事,就淘汰掉了。真正的民间故事,孩子们都喜欢。

    现在,问题就来了:这个民间故事,给到孩子,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有非常非常大的用处。这个东西,对于孩子的思维成长,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先说到这儿吧,回头再说民间故事对孩子思维成长,益处到底在哪里。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5 13:08:01

012续6-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宝妈她们赞极了:把外国儿童文学丛书的封面拼接图搞好了。这回是大图。
    [attach]43866[/attach]
    说,这个拼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困难不在于操作烦难,困难在于要一幅一幅地调角度,剪裁,调大小,拼接....拼着拼着,电脑都累得不好好儿给你干活儿了...申爸可是知道这个活计,不好干:申爸一本书一本书扫描,弄了好几天,才弄完。脑袋都木了。可不像写东西这么轻松好玩儿。

    还是接着写东西吧嗯...接着说哈。说到哪儿啦...待申爸瞧瞧哈。读书节那天,申爸在说,孩子出了词汇敏感期了之后,在阅读方面的特点,就着说这个话茬,要不,迅雷爸老是惦记着。

    人类摸索出来的东西,很有意思。大家教育小孩子,义务教育,都是规定6岁入学。为啥6岁呢?没人知道:五岁肯定不行,坐不住;可是,为什么不7岁?尽管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六岁入学,可是,这个安排,确实产生了很奇妙的巧合:当孩子在学校里,语文课上学会的汉字,正好可以让孩子自主阅读的时候,孩子正好出了词汇敏感期。就是八岁,孩子进入了自主阅读期。完了吧,还有更巧的巧合:八岁这个时候,孩子的好奇心,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

    我们从手段的角度来看。聆听是一种获取信息的形式;阅读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形式。这样看问题,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聆听和阅读,都是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手段。聆听这个手段呢,是天生的。只要孩子生理正常,在正常的环境中成长,到了时候,他就会聆听。可是,阅读这个手段不是。阅读,是靠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下的“教育”获得的。没有教育,就没有阅读。没有教育,人是文盲么,不能阅读。在一般的情形下,孩子成长到八岁,在这一年中,他的阅读,有什么特点呢?申爸所说的阅读,是指阅读的书籍的主题,还有书籍的形式....这个形式,申爸一般是指“艺术风格”或者“艺术品位”....这个,就是申爸一直想搞清楚的事情。

    我们把视野展开,来看这个事情。就如同聆听阶段一样,孩子听词汇。表现呢,是“给什么听什么”。那么,总体来看,在进入阅读阶段,孩子“自然地”会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呢?前边那个阶段,是听“词汇”,到了后边这个阶段,孩子喜欢的资料的内容,升级了,从“词汇”变作听“能够同亮的星团”。楠楠妈说,自己的经验,是到了时候,非常喜欢民间故事。可申爸不鸟儿民间故事,所以,心里想着,也没坚持。楠楠妈第一本记忆深刻的书,就是一本民间故事。

    这个民间故事,和别的书,有什么不同呢?民间故事,和别的文人写的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在实践中筛选出来的东西。优胜劣汰,自然选择之后,剩下的精华。经过了无数的世代,千千万万人的选择,最后剩下的东西。“吹尽狂沙始到金”;后者在实践中的筛选程度,要远远比不上前者。后者是“新创作出来”的东西么。

    这些民间故事,到底怎么个吸引孩子呢?八岁了。这个时候,孩子可以自主阅读了。如果你把所有的书,都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自己去挑,他选择的肯定是民间故事。就像上个月,申爸做的那样:申爸把整套的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和世界民间故事丛书,全都摆在一开儿,让大申随便去挑。就像这样:
[attach]43867[/attach]
    申爸让大申自己挑。申爸就是想看看,大申挑的顺序是什么,最后,大申自己挑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这是结果:
    [attach]43868[/attach]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结果。申爸慢慢地仔细分析这个结果。先看一下。那个白色区域中的书,都是世界民间故事丛书到今天为止,大申一共把这两套丛书,读完了16本。其中,正好一半是民间故事丛书这套书呢,是申爸春节前后,一本一本买来的。刚开始呢,只有几本。申爸买来,就插在书架的这个位置。慢慢地,越来越多,申爸就把原先的书,挪到别的地方去。到最后,两套丛书侵占了两个格子的位置。

    大申冷冷地看着申爸忙忙碌碌地买书,拆包装,折腾书架上的书,一点想要读那些书的意思都没有。完了,还说呢:“你又买了这么多书,你能看完吗?”申爸心里寻思:老爸当然看不完,但你能看完。等到都买得差不多了,申爸开始引导大申看这些书。
从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开始的。随手抽出一本,就是那本《真假王子》,跟大申说,这是定向阅读。大申懒洋洋地坐在沙发上,打开阅读灯,开始读。读着读着,小身子开始挺直了,变得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地哗啦哗啦地翻书页。申爸凑过去:“怎么样?好看吧,这本书。”大申连连点头:“嗯,好看好看。”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5 14:53:47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25 15:21 编辑

013-外国漫画家丛刊


    那啥,这会儿有空儿,帖一下外国漫画家丛刊的封面吧。给妈妈们欣赏一下。这套书,早晚是基础300的菜。尽管,孔网上只剩一本了... 这个书,重印应该比较容易:很多作者,去世已经N久,版权早自由了。
    第一本 《阿尔贝.迪布》
    封面:
    [attach]43869[/attach]
    封底:
    [attach]43870[/attach]
    版权:
    [attach]43871[/attach]
    扉页:
    [attach]43872[/attach]
    阿尔贝.迪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11月 印数:8200 定价:4.55元。前后印了两次,才印8200册。太少了,不能怪这个书现在孔网上那么少。这个书的开本很特殊,是24开方本。这样的开本,非常适合于印这些方方正正的四联漫画。

    第二本《皮斯脱鲁普》
    封面:
    [attach]43873[/attach]
    封底:
    [attach]43874[/attach]
    扉页:
    [attach]43875[/attach]
    版权:
    [attach]43876[/attach]
    皮斯脱鲁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11月 印数:7500 定价:3.10元。这套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漂亮。尤其是那个扉页,展开来,一大张,一条几乎贯穿左右的横线,右端是书名。申爸的扫描仪,面幅不够大,扫不下。申爸只好扫成两张图。回头,请回photoshop的妈妈,把两幅图拼起来,就能看出感觉来了。

    第三本《兰格伦》
    封面:
    [attach]43877[/attach]
    封底:
    [attach]43878[/attach]
    版权:
    [attach]43879[/attach]
    兰格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11月 印数:8250 定价:2.75元

    第四本 《卜劳恩》
    封面:
    [attach]43880[/attach]
    封底:
    [attach]43881[/attach]
    版权:
    [attach]43882[/attach]
   卜劳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0年3月 印数:3000。这个,只印了3000册。到今天,价格就上天了。

    第五本 《威廉.布什》
    封面:
    [attach]43883[/attach]
    封底:
    [attach]43884[/attach]
    版权:
    [attach]43885[/attach]
    威廉.布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0年3月 印数:3000。这本书,也只印了3000册。定价:5.85元。

    第六册 《根本进》
    封面:
    [attach]43886[/attach]
    封底:
    [attach]43887[/attach]
    版权:
    [attach]43888[/attach]
    根本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11月 印数:5000 定价:4.95元

    第七本 《大卫.罗》
    封面:
    [attach]43889[/attach]
    封底:
    [attach]43890[/attach]
    版权:
    [attach]43891[/attach]
    大卫.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11月 印数:5000 定价:7.90元。这套书,很有意思:它们的书名,就直接用画家的名字。大家看这些封面,很多很脏。这主要是选纸造成的。三联的很多书,都选用那种厚而柔韧的棉纸。拿在手上,柔柔的,质感和触觉都特别好,可就是不耐脏。稍微蹭上一点儿灰土,就弹不掉了。

    前边那是第七本,这是第八本 《乔治.贝克》

    封面:
    [attach]43892[/attach]
    封底:
    [attach]43893[/attach]
    版权:
    [attach]43894[/attach]
    乔治.贝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11月 印数:5000 定价:6.30元。译林版的漫画,好些都可以买得到吧?哦...看了京东。确实,好的漫画,京东上也缺货。不过呢,咱们需要知道其背后的原因:那些最好的漫画,本来客户群就很小。等着重印吧。只有重印,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

    第九本 《雅各布生》
    封面:
    [attach]43895[/attach]
    封底:
    [attach]43896[/attach]
    版权:
    [attach]43897[/attach]
    雅各布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0年3月 印数:3000 定价:5.10元

    第十本 《让.艾飞》
    封面:
    [attach]43898[/attach]
    封底:
    [attach]43899[/attach]
    版权:
    [attach]43900[/attach]
    让.艾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11月 印数:5000 定价:5.40元

    最后一本,还是《雅各布生》,第二集。
    封面:
    [attach]43901[/attach]
    封底:
    [attach]43902[/attach]
    版权:
    [attach]43903[/attach]
    雅各布生第二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年6月 印数:5100 定价:5.50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5 22:58:0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26 11:52 编辑

         

014-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小河她们呢,很了不起,她们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了一个高效运行的旧书处理体系。那个,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非常非常不容易。

    申爸这么说,肯定会有妈妈不服气:不就是把书从孔网上闭着眼睛,一本挨一本,都买回来;完了呢,再根据名单,邮寄出去吗?就这么点儿事儿,有什么了不起的了?这个世界呢,有两件事情:一件是明白原理;另一件是能动手把它做出来。这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至于,怎么了不起了,光靠申爸说,没有亲身体验过一次的妈妈,是根本理解不了的。

    申爸呢,一直很耐心地注视着小河眉豆妈成妈她们,在折腾旧书处理的体系。没催,也不着急。她们亲身经历了,亲手做了,她们得到的经验,获取的教训,得到的收益,是非常巨大的。尽管,你让她们说,她们也说不清楚。

    这个呢,这个完整地有意识地“成功地做一件事情”的经验,对于教育好每个妈妈自己的孩子,具有具足轻重的意义:当你的孩子进入了伴听状态之后,妈妈就在咱们的群系里面,按部就班地往前走,那将来,孩子的智力就没问题。但是,智力好,可不能于孩子将来的成功,更不等于孩子将来生活幸福。这里边,还有重要的一到坎儿,要爬。这就是:孩子要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做成。要是这一点学不会,没弄好,那智力发展良好的孩子,会落入天涯豆瓣的那些“苦苦寻求价值感”的人的行列里面去。那些人,你很难说他们幸福。对于自己明白“如何把一件事情做成”的妈妈,在孩子的敏感期,只要稍微推孩子一把,孩子就学到这个对其一生至关重要的能力了。

    嗯....申爸说这个呢,是想说:号召所有群里的妈妈,到小河那里,报名当一次义工。就是扫一些书,买回来,再发出去....如果妈妈有客观的原因,不能够处理太多本书,那就跟小河她们团队提出来,少处理一些,就行了:不能扫一百本,那就十本呗!参与。参与过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经验呢,也是教具来的。申爸要用这个经验,说明在孩子的“行动能力形成敏感期”,怎么推孩子一把,让孩子获得最重要的那个能力。嗯...这是这个。

    前一段时间,小河她们在摸流程,建立团队....竞价书的事情,进展比较慢。现在呢,后台都准备好了,我们要集中加速,处理一大批孩子教育过程中,必需的好书。每周,小河她们都会进行一大批书的竞价,秒什么的活动。以前参与过,收获寥寥的妈妈,要抓住“这一拨”的机会,尽可能多收些好书。

    昨天,申爸看到有妈妈在问:申爸推荐的书单在哪里?特别是,所有的书,到底怎用,什么时候用?去年,义工妈妈整理了一版的大申年表,里面有大申小的时候,读过的书的记录:什么书,几岁几个月读的。可是,那个里面,大申自主阅读之后的书单和用法,涉及得很少。申爸呢,现在已经基本上把小学阶段所有需要读的书,清理出来了。可是,作为一个整体,没法介绍:申爸一说,提到的书,孔网上就冒烟了。现在呢,小河她们准备好了,申爸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书都竞回来,就能系统地介绍,孩子自主阅读之后的安排了。

    今天呢,申爸介绍一套儿童文学书。这种东西呢,是妈妈喜欢的菜。一说起安徒生大奖,什么伯克奖....是叫伯克奖吧?申爸搞不太清楚,妈妈们的眼睛,立马就亮了。申爸要说的是,这个大奖书呢,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把它们用对!用错了,不但对孩子的成长无益,反而有害。好了,这得就着具体的书来详细地说明。

    嗯...这第一本,《小红马》
    封面:
    [attach]43904[/attach]
    封底:
    [attach]43905[/attach]
    版权:
    [attach]43906[/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07[/attach]
    [attach]43908[/attach]
    小红马 [美国]约.斯坦倍克著 潘辛 吴焱煌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胡振宇插图 陈敦装帧设计 1983年5月 印数:25000册 定价:0.31元

    申爸呢,就一直在纳闷儿一件事情:你说,这个教育孩子。咱们这个群里,都是爸爸妈妈,那是不遗余力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对吧?以己推人,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推测:每一个妈妈,每一个爸爸,他都是这样的。世界上的人,都一样么。每个人都会有孩子....

    书是人写出来的...插图也是人画出来的....你说,那些能写书,会写书的人,插图画得好的大艺术家...他们也是爸爸妈妈啊...当初,他们教育他们的孩子的时候,准定拿出他们最好的时间,花最大的精力,来给自己的孩子写书,画画,对吧?问题是:他们写出的那些好书,画出的那些好画,都在哪里?申爸怎么看不到呢?另外,按照通常的常理推测:那些孩子已经长大,不需要童书的人,他们曾经也是十岁孩子的爸爸,十岁孩子的妈妈。他们呢,孩子大了,有了我们都没有的经验,知道孩子的心理是什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这些人里面,也有造诣深厚的编辑,出版社的社长,装帧艺术家,插图艺术家....对吧?“教育是人类共同的职责”。按照这个说法,这些人应该出版过很多很好的儿童图书才对,是吧?可是,他们出版的好书,顶级的童书,都在哪里呢?申爸真的看不到。这个....要是没有孔夫子的话,这件事情,对于申爸,真的是一个迷了。解开这个谜的,就是这本《小红马》。

    这本书呢,是申爸为了凑邮费,随手买的“添头”:两块钱一本。申爸已经选了一本需要的书了,邮费是“两本以内5元”。既然如此,那就再加一本,反正,就两块钱么。买回来了,申爸一读之下,申爸都惊了。我的天哪,世界上还有这等好书!当然,是于教育上的好。申爸不知道这本书,可申爸知道教育,知道教育需要什么。

    先说这个书的作者,斯坦倍克。约翰.斯坦倍克 美国作家,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代表作是《愤怒的葡萄》。就在中国抗日战争打得最艰苦那一年,中国共产党忙着土地改革,减租减息的时候,斯坦倍克以《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在美国获得了普利策奖。这个呢,申爸的意思是说,斯坦倍克的文学水平,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他这个大家,也曾当爸爸。他也就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写了这个小说....这是申爸的臆测哈....他这个书里写个什么意思啊?

    先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吧。这本小书,是由四篇短篇小说所构成的。小说里的人物,都有联系。以其中的一篇,《礼物》为例。礼物的主人公乔弟,是加利福尼亚山区牧场的一个少年,他爸爸为了让他成为一个养马好手,特地送给他一匹小红马。乔弟非常喜欢父亲送给他的这个礼物,他在父亲的朋友,比利帮助下,精心地照料着小马。有一天,乔弟把小红马放在外面吃草,自己去学校上课,结果下雨了,小红马淋了雨,病了。到这里,一切正常。很普通个故事。

    小说的价值来自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乔弟是一个孩子啊,怎么养马,做些什么,他都听比利的。比利是大人,孩子天真地认为,大人无所不能。现在,小红马病了,乔弟就去请教比利,该怎么办。问题是,这种情况,比利也没遇到过。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大咧咧地告诉乔弟说,没事儿,什么都不用做。小马自己就会好的。乔弟对比利的话,毫不怀疑地接受了。结果,小红马因为贻误治疗时机而死。乔弟悲痛欲绝。这件事情,让乔弟在一生中,第一次意识到:大人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大人也有局限,大人也不是万能的。

    啊....妈妈们自己回忆一下哈...你自己产生过同样的想法吗?是的。都产生过。每一个成年人,都产生过。要是没有,他就还没长大。这个认识呢,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认识之一。有了这个认识,孩子才能开始突破父母的局限,开始自觉地探索自身的能力,开始形成真正的自信。可是,我们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认识,孩子是很少有机会获取到的....当然,最后,孩子总能捕捉到一次机会,自己活得这个认识。

    可是呢,人的成长,是有敏感期的。假设说,这个认识的敏感期窗口,从11岁就打开了....那孩子长到17岁,才逮住一次机会,自己形成了这样的看法....这样的话,对于之后,孩子形成对自己的自信心,将是巨大的损失!比照另外一个,在11岁敏感期窗口刚刚打开就获得这种认识的孩子而言,那个17岁的孩子,在自信心形成方面,要丧失巨大的机会。他丧失了6年的机会窗口....

    要知道,要孩子形成自信心,也需要在很长时间里,孩子去“碰”的。如果孩子没有走出父母的威权阴影,他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信。这两件事情,都是处在关键路径上的:前边的有了,后边的才会来。前边的一直没有,后边的就来不了。错过了路上很多很多风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只要摸准了孩子窗口期什么时候开始,到了时候,只要把这本小说扔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读,他的认识马上就有了。不必要让孩子在生活中自己去碰机会。那要花很长很长时间。浪费。

    文学作品,好的文学作品,从教育意义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扩展孩子的经验范围,让孩子可以轻易获得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经历的经验,进而让孩子自己,形成一些有重要价值的观念。那么,这些观念是否能够被孩子感知到,是否能够让孩子形成深刻的印象,是否能够留存在孩子的头脑中,在未来的成长里面,产生相应的作用,这取决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只有顶尖质量的文学作品,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可是....事情完全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5 23:29:0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5-31 18:19 编辑

014续1-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接着说哈。 从妈妈们的聊天记录中,申爸可以看出来,妈妈们特别想知道主要敏感期的窗口期在什么时候?申爸也想知道...不过,主要的窗口期,大申这里,都快遇到了。妈妈们不要着急...在你们这些小孩子的窗口期到来之前,申爸可以搞掂,告诉大家的。

    话说,申爸找到了《小红马》。申爸呢,很简单:只要抓住了藤,顺着藤,就摸瓜了。结果,把所有的大瓜,都给摸回来了。先展示摸到的一些哈。

    小银儿和我
    封面:
    [attach]43909[/attach]
    封底:
    [attach]43910[/attach]
    版权和插图:
    [attach]43911[/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12[/attach]
    小银儿和我 [西班牙]胡.拉.西梅内斯著 边工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8年8月 印数:5500册 定价:2.5元
    西梅内斯,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韵爸曾经推荐过他的书,就是这本《小银儿和我》。韵爸推荐版本的名称是《小毛驴与我:安达路西亚挽歌》。不过,申爸这本是在韵爸推荐前,顺着藤摸出来的瓜。妈妈们留意这个标记:
    [attach]43913[/attach]
   
    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从1979年10月,到1992年9月,中国南方儿童读物出版重镇,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这套《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一共有91本。申爸摸出来的,就是这93本。都是儿童文学读物。这套丛书,有什么好呢?申爸继续展示哈

    列夫.托尔斯泰故事集
    封面:
    [attach]43914[/attach]
    封底:
    [attach]43915[/attach]
    扉页:
    [attach]43916[/attach]
    版权:
    [attach]43917[/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18[/attach]
    列夫.托尔斯泰故事集 吴墨兰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8月 印数:17000册 定价:0.53元

    封底上的这个小logo:
    [attach]43919[/attach]
    表示他们是同一套丛书里面的。

    秘密宝藏
    封面:
    [attach]43920[/attach]
    封底:
    [attach]43921[/attach]
    版权:
    [attach]43922[/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23[/attach]
    秘密宝藏 [印度]罗.泰戈尔著 宋诒瑞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11月 印数:7500 定价:0.28元

    贝洛童话
    封面:
    [attach]43924[/attach]
    封底:
    [attach]43925[/attach]
    版权:
    [attach]43926[/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27[/attach]
    贝洛童话 [法]沙.贝洛著 戴望舒等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9年3月 印数:32800 价格:3.50元

    妈妈们知道戴望舒吧?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诗人,就是这个戴望舒。

    格林童话
    封面:
    [attach]43928[/attach]
    封底:
    [attach]43929[/attach]
    扉页:
    [attach]43930[/attach]
    版权:
    [attach]43931[/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32[/attach]
   
    金钥匙
    封面:
    [attach]43933[/attach]
    封底:
    [attach]43934[/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35[/attach]
    版权:
    [attach]43936[/attach]
    金钥匙 [苏联]阿.托尔斯泰著 任溶溶译 插图:阿.卡涅夫斯基 装帧设计:阿兴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4月 印数:25000 定价:0.64元

    嗯...在这套丛书里,包含三位诺奖得主的儿童文学作品,包含列夫.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这样的文学巨匠的作品。那个贝洛童话,有什么特殊?妈妈们要知道,《贝洛童话》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开山之作。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现代意义的儿童读物!里面的故事,早已经变成整个地球的文化的一部分了:小红帽、睡美人、灰姑娘、穿长靴的猫、小拇指等等这些,出处可不是迪斯尼,迪斯尼是从贝洛童话里面取材的。这些故事呢,让孩子从《贝洛童话》起手接触,比从迪斯尼动画片入手,要好得多:孩子从源头卡死,便于将来理解文学、思想的源流过程。格林童话,这个也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嗯...介绍到这里...这才说了几本啊?数数,7本。才7本。一共有93本呢。到这里,这套丛书,已经包含了从俄罗斯到印度的儿童文学作品,第一本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读物,诺奖大家的作品....我们呢,可以感觉到:这是一套视野宏阔,制作精良的好书。只要这93本书在手,世界上的儿童文学作品,括古含今,就齐备够用了...是否是这样呢?让我们接着看

    窗边的阿彻
    封面:
    [attach]43937[/attach]
    封底:
    [attach]43938[/attach]
    版权:
    [attach]43939[/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3940[/attach]
    窗边的阿彻 [日]黑柳彻子著 陈喜儒 徐前译 装帧设计:张之凡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24000册 定价:0.49元

    看到这个名字,封面,里面的插图,很多妈妈开始狐疑:“这个是不是就是...”对,这本就是《窗边的小豆豆》。妈妈们留意,这本书的出版时间:1983年9月。我们知道,黑柳彻子的这本畅销书,1981年底,才在日本上市。那个时候,出版书的周期,是比较长的:选题定了,要翻译;翻译完,还要校;配装帧设计....这个书取了原书的插图,倒是不用再画插图了....一年半的时间,总是需要的。这也就是说:这本书在日本刚一出版,上海的编辑们就注意到了这本书,以最快的速度决定翻译出版。这套书,是很紧跟时代潮流的。当然,从1992年到今天,又20多年过去了。在期间,又有好童书出版。后来的好书,需要增加进来。不过呢,这套儿童文学读物,站在1992年的时点上,是涵盖古今的。大全,对孩子,足够了。现在呢,尽管童书系列多得要命。每套都几时,几百本地出。可是,要在涵盖范围上,超过这套童书,那是不太可能了。
更不要说艺术质量上的差别了。

    先介绍到这儿吧...回头,申爸再接着介绍。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26 12:59:47

杂谈-不同年龄的读物选择



    话说,申爸给了大申一本《真假王子》,外国儿童文学丛书里边的。大申看得兴致勃勃。趁着热乎劲儿,申爸把书架里两格的书,都抱到茶几上,给大申看。大申一边热切地扫视那些书,一边赞叹:“你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好书啊!”申爸问:“真的都好吗?”大申连连点头:“好!都好。”“那你看完这本,”申爸指了一下沙发上扣着的《真假王子》,你打算看哪本?”大申回手抓起《真假王子》,坐回去,接一边着看,一边说:“你把书都放回去吧,等我看完了这本,再去挑。”停了一下,又叮嘱道:“就放在前边一排,别塞到后边去。塞到后边去,我看不到。不过,这个书太好看了,要是放到书架后边一排去,不容易看到,影响挑书。”大申倒是不贪婪。你不管有多少,我就是一本一本看。这个书,当然好看。申爸老早就知道。这些童话呢,儿童小说呢,吸引孩子。孩子喜欢读,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在申爸的规划当中....一直都是这样规划,执行的....这些童话和儿童小说,是要在大申解决了英语阅读之后,给英文版的。可是...这个这个,大申的英语阅读,一直“没解决”,也就没一直给。童话对孩子有天然的吸引力,孩子喜欢看。孩子喜欢的东西,是必须得给的。你不知道这些书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别的孩子都看,那大申也得看。可是,申爸不想简单地给大申看这些童话。申爸想把这些童话的吸引力利用到极限:利用童话的吸引力,让大申把英语阅读给解决了。这个英语阅读,后来,申爸没空儿抓了。自然,用来“练英语的童话”,也就一直没给。

    现在看来,这是另外一个歪打正着:这些童话,不应该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读的东西。那么,你要问申爸,这些书,给孩子自己去阅读,最佳年龄是多大?在四年级上学期给。梳理一下:在孩子进入自主阅读之后,给哈利那样的大部头,打通“读字”这个关节。哈利完了之后,给少年科学画报....当然,孩子在读哈利和少年科学画报的时候,还是在反复读李毓佩和可怕的科学的。
三年级上学期,主要是读哈利,打通“读字”关。三年级剩下的时间,都用来读少年科学画报、李毓佩和可怕的科学,语文课本...语文课本可以一直读到初中的...说起来,好像很少,只有四个么...可是,这是四套书!全部摞起来,有好几个孩子身高那么高呢!

    另外,在整个三年级,孩子还要继续读以前他读过的书,神奇校车啊、丁丁历险记啊,儿童大百科啊,恐龙啊,人体啊....这些,以前孩子都是在读图,现在,能读字了,孩子会快速把这些书都再看一遍。等到了四年级,神奇校车啊、丁丁历险记啊,儿童大百科啊,恐龙啊,人体啊这些读物,就“过时”了。孩子再也不看了。孩子的读物,要升级了。过时了的书,就是蒙妈正在分发的那些书....申爸曾经有照片的,但是现在一时找不着。有照片的妈妈,贴个照片过来。升级去哪里呢?升级去的一类读物,就是这些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也就是说,这些外国文通文学丛书,是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引入的。

    嗯....还有那套世界民间故事丛书,什么时候是最佳引入期呢?四年级下学期。当然,这是申爸回过头来看,给出的时间表。大申是五年级下学期才引入这些书的....大申注定什么都要稍晚于最佳引入时间。因为申爸没有指南,只能通过大申的表现,分析出“该干什么”了;而大申要是都表现出来了,就等于说,已经晚过最佳引入期了...这是申爸没办法的事情。

    以前,申爸说起那些大奖小说,很不屑。妈妈们老是不服气。不服气的原因呢?申爸仔细读读这套外国儿童文学丛书,才知道:原来,这些书是妈妈的菜。妈妈喜欢这个口味。这个事情哈:妈妈喜欢,不等于立刻适合孩子。孩子什么时候接触这些书,要靠孩子内在的发展的进程来决定。不是靠妈妈喜不喜欢来决定。这些书给早了,有绝对的弊病。什么弊病呢?我们说,人类后代的受教育期,之所以那么长,主要是因为孩子要在头脑里,建构起反映整个世界的心理空间。这个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在早期,是以一个“自然人”的身份,感知这个世界,进而建构起有关自然界的(这是个客观的世界)图景的。这个图景,是有关自然的、物质的图景。这个图景建构好了,孩子有一天就会自己总结说这样的话:“红领巾不是烈士的鲜血染的,是染料染的。”这是他自己得出的结论。

    万物有道。自然世界有自然世界(物质世界)运行之道。这个“道”呢,人之初,你不能去直接教孩子。你教不会。可是,孩子只要在头脑中建立起自然界的图景,这个“道”,它自己就涌现出来,孩子自己会感知到。孩子感知到的自然之道,对孩子的一生,是些起锚定作用的思想。也就是说,将来,孩子在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社会和自我的时候,在那个子范畴中涌现出来的规律,是些“小道”。“小道”要通过理性和逻辑的推演,来和“自然之道”比对。比对了,一致的,才接受;不一致的,就扬弃。人得有一个“根基”,在这个根基之上,在发枝散叶。这个根基起的作用,就是锚定作用。目前来讲,能够做这个根基的,只有科学精神指导下形成的有关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才有资格做这个根基。

    说到这儿,申爸想起个事儿。有对华德福深入了解的妈妈,可以去体会一下:华德福,一定是“反科学的”。当然,科学作为一种思潮,已经占据了人类思想的主流。他们呢,也一定说自己的东西,是科学的。但是,深入体察的妈妈,会感觉到,他们肯定是“打着左灯向右转”,口上说的和实际做的,不是一回事。甚至,华德福是“反科学”的这个论点,应该也有妈妈提出来了。有对华德福了解的妈妈说说,是不是这样的。申爸觉得,他们肯定是这么做的。除了这样做,他们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在社会领域,在自我领域,在建构的时候,人的头脑会涌现出不同的“规律”。这些规律是种感觉....不同领域里涌现出来的“感觉”,是不一致的。很多时候,是相互打架的。那就遇到一个问题:以哪种“感觉”为主,去“统一”别的领域里产生的规律感?
华德福的目标是培养幸福的孩子....这就决定了,他只能以“自我”领域里面涌现出来规律,去“统一”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规律感”....嗯,恐怕不止有人会评价华德福是“反科学的”,还可能有人评价它是“反社会的”...

    嗯...就这么个意思哈...申爸要说的重点是:人生要有锚定之道。这呢,就解释了,为什么申爸主张,外国儿童文学丛书,要在四年级的时候给。因为在四年级的时候,一个孩子的自然观的基础,已经打牢靠了。他在读这些童话的时候,他自己就知道:这里边说的小飞人,是假的。假的为什么还要读呢?因为“有趣儿”。因为“有趣儿”而读。读完了,童话里面的教育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到今天,申爸才第一次提到“教育意义”这个词。“教育意义”很重要。但是,是针对那些可以吸收“教育意义”的孩子,才能提这个“意义”。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吸收“教育意义”了呢?就是去年暑假,大申有了“自省”能力之后。所以呢,在四年级的暑假(十岁),孩子有了自省能力。在此之前一年,给外国儿童文学丛书里面的童话。提前一年,给孩子做准备。民间故事,再推迟半年给孩子。那么,妈妈问一个实际的问题:小孩子,给什么?给神话。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5-31 17:58:41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6-1 16:16 编辑

015-世界古老民族神话系列


      这会儿有空儿,接着说神话哈.
    印度神话精选:
    书衣:
    [attach]43966[/attach]
    封面:
    [attach]43967[/attach]
    封底:
    [attach]43968[/attach]
    版权:
    [attach]43969[/attach]
    印度神话精选 周志宽译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3年12月 定价:8.30元 印数:9000(其中含精装1000本)
    封面设计:李恒辰
    插图:于福庚

    申爸的这套是精装本的,所以有个书衣。这套书呢,一共出了四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给每一本,都请高手设计了3-4幅彩色的插图。
    这是这本《印度神话精选》的插图:

    第一幅:
    [attach]43970[/attach]
    第二幅:
    [attach]43971[/attach]
    第三幅:
    [attach]43972[/attach]
    第四幅:
    [attach]43973[/attach]
    希腊神话精选:

    书衣:
    [attach]43974[/attach]
    封面:
    [attach]43975[/attach]
    封底:
    [attach]43976[/attach]
    衬页:
    [attach]43977[/attach]
    扉页:
    [attach]43978[/attach]
    申爸这本是编者李保端的签赠本,给清秀的。不知怎么的,这位清秀也不“惠存”了,送旧书卖给申爸了。
    插图1:潘多拉
    [attach]43979[/attach]
    插图2:欧罗巴
    [attach]43980[/attach]
    插图3:歌手俄耳甫斯,
    [attach]43981[/attach]
    插图4:特洛伊的陷落
    [attach]43982[/attach]
    版权:
    [attach]43983[/attach]
    希腊神话精选 李保端编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5月 印数:9000册(含1000精装) 定价:5.80元 封面设计:李恒辰 插图:赵俊生

    妈妈们仔细看,这本书的插图,要比前一本,水平高不止一点半点。

    波斯神话精选
    这是书衣。
    [attach]43984[/attach]
    封面:
    [attach]43985[/attach]
    封底:
    [attach]43986[/attach]
    衬页:
    [attach]43987[/attach]
    扉页:
    [attach]43988[/attach]
    版权:
    [attach]43989[/attach]
    插图1
    [attach]43990[/attach]
    插图2:
    [attach]43991[/attach]
    插图3:
    [attach]43992[/attach]
    波斯神话精选 元文琪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1年8月 印数:9000(含1000精装) 定价:5.70元
    封面设计:李恒辰
    插图:王怀庆。

    这本书的插图,也不错。波斯就是现在的伊朗。

    印第安神话精选
    书衣、护封:
    [attach]43993[/attach]
    封面:
    [attach]43994[/attach]
    封底:
    [attach]43995[/attach]
    衬页:
    [attach]43996[/attach]
    扉页:
    [attach]43997[/attach]
    版权:
    [attach]43998[/attach]
    插图欣赏:
    1 海啸
    [attach]43999[/attach]
    2 创世主维拉科恰
    [attach]44000[/attach]
    3 大地母亲和三个懒汉
    [attach]44001[/attach]
    4 印加帝国的创立
    [attach]44002[/attach]
    妈妈们比较一下,这4本书的插图。很明显,最后一本,要技高一筹的。然后呢,第二本,第三本,第一本。印第安神话精选阿平译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6月 印数:9000(含1000精装)定价:5.10元
    装帧设计插图:李恒辰

    这个神话,和民间故事,有什么不同呢?
    先说相同点。相同的地方,都是来自民间的口头文学。都是文人拿枝笔,蹲在一位会讲故事的老奶奶身边,记录下来的。神话比民间故事,流传的时间,更加久远。这一点,可以从古代文献中,看出来。另外,神话要比民间故事,对于文化的渗透要深入得多。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都会有神话的影子。申爸呢,一直主张,用神话,给孩子启蒙。

    大申听第一本书,就是这本神话:
    [attach]44003[/attach]
    中国神话传说,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夸父追日这几个神话,还有几篇民间故事。这个好么?真的不咋地。

    同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书,从这种水准:
    [attach]44004[/attach]
    堕落到这个地地步了。
    都说时代是发展的,文化是进步的。从这个到那个,你真的不知道到底是怎么进步的。李恒辰如果不退休,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不知道他还怎么工作得了。这个就是美国、日本的垃圾文化冲击的恶果。

    话说,当年,申爸不知道有孔夫子。给大申找书,只能到书店去。它那个书店,只有这种垃圾.....你怎么办?之所以买了这本,是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块牌子:至少,里边没有错别字儿吧?它那个烂东西活生生把艺术精品给冲击得无影无踪....这个事情,要不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申爸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不说它了。咱们开始渐渐地积攒实力,把艺术精品再印回来就是了。

    我们都知道:神话里面的事情,从物理意义的角度,都是不真实的。可是,在社会意义下,却是真实的。在孩子小学四年级之前,要给孩子神话。不要给民间故事。那么,有妈妈说了:“孩子喜欢呀,为什么不给?” 孩子喜欢的读物,很多。还有别的孩子也喜欢的读物,可以给孩子,这是第一。

    第二,申爸说了,之所以不给孩子民间故事,在于,在八岁之前,孩子正处在建构自然世界图景的关键期。他把任何爸爸妈妈给到他的东西,都好不选择地存贮到小头脑里面,当成是真实的世界。童话、民间故事这种无物理真实的资料,给多了,孩子对世界的基本观念,都被扭曲了。到了四年级,就不一样了。如果前此爸爸妈妈处理正确,到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建立起良好的自然界客观世界的观念。他自己知道“那些是假的”了。民间故事对于文化的价值,那要远远弱于神话。神话更加持久深入源远流长。

    小孩子,给神话,不给民间故事哈。这个呢,是总体考量得出的结论。对于四五岁的孩子....甚至六七岁的孩子,爸爸妈妈让孩子自由地选择神话还是民间故事,孩子会选择神话。 好的神话....比如斯蒂芬尼德斯兄弟的《希腊神话系列丛书》,比这里的《世界古老民族神话系列》,会更加吸引小孩子。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事实。

    小孩子,给神话,给科学的东西;到了四年级,在顺次给民间故事、创作型儿童文学作品等等。一定要遵循这个顺序来。不是说看到“儿童文学作品”,就不管孩子几岁,乱七八糟地乱给。不顾年龄,乱给,是不行的。进入到这个领域呢,就会有很多很多话题。申爸得慢慢儿一点点来,把事情捋清楚。

    首先,说最重要的事情。以那套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为例。那套书呢,一共有93本之多。他说是“儿童”文学丛书,可是,这个“儿童”呢,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四岁是儿童吗?十岁是不是呢?十三岁可定就不是了,十岁就很难说。你说,他93本书,每一本,都适合多大的“儿童”读呢?申爸试图在书的序言里找到这个。找不到。似乎,你只要是儿童,就都可以给。至于决定给哪本,那全看孩子是不是喜欢。这个问题就来了。申爸买那套书,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些书,被孩子们翻得破头烂脸,品相极差。有些书,你到孔夫子上去看,每本都是八五品以上。它旧书么,这就说明,有些书是孩子们喜欢的,有些则不是。

    我们就拿林格伦的作品为例。长袜子皮皮就是孩子们喜欢的书,你很难找到头脸全乎的旧书来买;可是,相反,《绿林女儿》就不同。每本都新得不得了。同一个作者的作品,同一个翻译....都是李之义翻译的....相差极大。不同的地方在哪里?长袜子皮皮用大申的话说,是写一个孩子“干坏事儿的书”。这是一本神采飞扬的淘气故事。《绿林女儿》则不然。它更注重于神韵,更加内敛,读后,会让读者感觉到余味无穷的那种书。如果13年前,林格伦没去世的话,你去问她,她肯定说:她自己觉得,绿林女儿要比长袜子皮皮写得好多了。可是,小孩子们就是不喜欢。这个有点儿像冯小刚,自己执着地策划了十几年,倾全力拍出一部电影,好比1942,票房惨得却一塌糊涂。他随便“弄弄”,搞出个片子,却能赚得盆满钵满的。

    这个看皮皮和欣赏《绿林女儿》,对孩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没有人告诉妈妈们,这个皮皮应该几岁给孩子,也没有人告诉妈妈们,这个绿林女儿应该几岁给到孩子们。这是个大问题。还有呢,就是绿林女儿....可能,很多孩子,不管多少岁,他都不会喜欢绿林女儿。怎么才能够搭建起欣赏的阶梯,让孩子的欣赏水平,逐级提高,最后走到《绿林女儿》那里呢?就像爬阶梯一样,一本本书的阶梯,自然地搭到《绿林女儿》的脚下?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封面:
    [attach]44005[/attach]
    封底:
    [attach]44006[/attach]
    [attach]44007[/attach]
    插图欣赏:
    [attach]44008[/attach]
    [attach]44009[/attach]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瑞典]阿.林格伦著 李之义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883年7月 印数:30000 定价:0.66元 万.尼曼插图 陈清之装帧

    绿林女儿
    封面:
    [attach]44010[/attach]
    封底:
    [attach]44011[/attach]
    版权:
    [attach]44012[/attach]
    插图欣赏:
    [attach]44013[/attach]
    [attach]44014[/attach]
    绿林女儿 [瑞典]阿.林格伦著 李之义译 尹.维克兰插图 奚阿兴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7月 印数:8000 定价:0.80元

作者: 明月照我心    时间: 2015-6-1 22:39:01

顶起来,申爸的东西很值得思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0 14:04:28

014续2-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申爸看到西妈的公告了,说今天又要竞价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了。
    这个竞价呢,第一本书就是《章西女王》。
    封面:
    [attach]44073[/attach]  
    封底:
    [attach]44074[/attach]
    扉页:
    [attach]44075[/attach]
    版权:
    [attach]44076[/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077[/attach]
    [attach]44078[/attach]
    章西女王 [印度]弗•伐尔玛著 仇标译 拉皮诺维奇插图 邹纪华装帧设计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11月 印数:60000 定价:1.15元

    知道什么叫不屈不挠吗?知道什么叫可歌可泣吗?知道什么叫勇气吗?知道什么叫毅力吗?读了这本书,大家就都知道了。
不屈不挠也好,勇气也好,毅力也好...这些呢,都是一个人性格上的特点。承担责任,我们可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案例,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引导,可以让孩子慢慢地认识,逐步建构起这样的性格特点。发现案例,加以引导,这就已经十分困难了....承担责任,承担集体的责任,这还好说,爸爸妈妈还能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典型的案例,加以利用。可是呢,不屈不挠勇气毅力....用以引导孩子这些性格特征的案例,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找得到?你根本就找不到!那怎么办呢?靠文学作品。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可以从零开始,让读者在头脑中重现事件发生的环境,渲染社会的氛围,体验主人公当初的困难处境,她面临的约束,她面对的困难...甚至,一旦她失败了,面对的残酷的惩罚..那个文学作品,能够做到让读者身临其境,甚至能够让读者获得“体验”,就如同在龙潭公园门口,爷儿俩开始聊天儿的时候,大申对摔坏遥控器已有的体验那样。没有体验,没有感触,是无所谓心得的。那个心得,才是一个人真正学习到的东西。只有基于“心得”的指导,才能够让一个人,形成行为层面的改变。心得,就是理解了。理解了的东西,才有意义,才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知道”就不行。一个人呢,可以知道得很多很多....你说什么他都知道,可是,他就是知道了就完了。对于理解,并不关心。

    知道和理解,有什么不同?知道和理解,不是在内省感受层面进行区分的;知道和理解,是在行为层面区分开的:只有影响到行为的东西,才是理解了的东西。这一点,在孩子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它不只让你知道,还让你理解。孩子只要看完一部作品,他就深有感触,他就有所改变。这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最优秀的顶级文学作品,带给孩子的理解,从最终的结果看,和爷俩分析摔遥控器事件,没有多大的差别。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扩大孩子的感知,扩展孩子用以建构性格特征的不二法门。从教育的角度看,你没有任何别的办法,让孩子从那些罕于日常生活发生的事件中获取教益,获得理解,改变行为方式的办法了。

    今天竞价的书中,还有一本《黑珍珠》
    封面:
    [attach]44079[/attach]
    封底:
    [attach]44081[/attach]
    版权:
    [attach]44082[/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083[/attach]
    黑珍珠 [美]斯•奥台尔著 陈伟民译 [美]密尔顿•约翰逊插图 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4月 印数:35000册 定价:0.49元

    塞拉查是加利福尼亚海边的一个少年。有一次,他在魟鱼洞里采到了一颗举世无双的黑珍珠,就把珍珠献给了教堂,以保佑自己的家人,消灾祈福。谁知道,他父亲自恃有圣母的保佑,海上遇到风暴却不避风,船毁人亡。萨拉查以为这是这是恶魔魟鱼作怪,报复他偷了它的珍宝,就从教堂偷出珍珠,准备还回去。路途中,他恰好目睹了塞维利亚人与恶魔拼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的过程。这时,塞拉查才恍然大悟,原来圣母不过是偶像;魟鱼也不是无所不能的恶魔。 在塞拉查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塞维利亚人,看到了他们的短处和长处之后,他也就看到了自己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在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之中,像《章西女王》和《黑珍珠》这样,富有教育价值,引导孩子理解的书,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书,显然是要给到孩子的精品。可是,像《长袜子皮皮》、《吹牛大王历险记》、《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些,没有“教育意义”的书,就没有意义了吗?不是的。这些“没有意义”的书,却具有独特的意义。它们的意义在于:如果没有它们,孩子是不会去读《章西女王》和《黑珍珠》的。你再有“教育价值”,孩子不读,有什么用? 真实的情况是,凡是有教育价值的书....申爸手上的,都很新....凡是没有教育价值的书,都被孩子翻得目不忍睹了。那么,搭建阶梯,引导孩子去到《章西女王》呢?回头再接着说哈。

作者: 水天一色    时间: 2015-6-10 14:35:23

编号 书目名称
1 红楼梦          (上、下册)
2 三国演义
3 水浒
4 大卫.科波菲尔
5 块肉余生述
6 东周列国故事新编      2本
7 前后汉故事新编        2本
8 三国故事         (上、下册)
9 上下五千年            5本
10 中国历史故事集        6本
11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12 爱的教育
13 世界五千年
14 木偶奇遇记
15 明希豪森奇游记
16 从文自传
17 俗世奇人
18 怪世奇谈
19 我的青少年时代
20 世界童话名著(连环画) 8本
21 现代汉语八百词
22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
23 北京话单音词词汇
24 呼兰河传
25 世界寓言名著(连环画) 6本
26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27 巴黎圣母院
28 儿童几何
29 访美掠影
30 语言与社会生活
31 经典常谈
32 语文常谈
33 印象派的再认识
34 艺术科学丛谈
35 中西诗歌比较
36 希腊漫话
37 美学四讲
38 论语译注
39 可怕的科学系列
40 小逻辑
41 戈尼克的漫画书
1.漫画信息交流
2.漫画遗传学
3.漫画计算机
4.漫话物理学

42 新凤霞回忆录
以苦为乐:新凤霞艺术生涯
新凤霞回忆录之三:我当小演员的时候
新凤霞回忆录之四:恩犬
43 欧也妮.葛朗台
44 改变世界的观念
45 少年科学画报  1979-1995?
46 丁丁历险记
47 中国历史地图集
48 中国历史年表
49 世界历史年表
50 中国全图 1:3300000(2040x1445mm)
51 世界全图
52 不列颠百科全书
53 辞海
54 中国大百科全书
55 十万个为什么
56 万物简史
57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58 苏菲的世界
59 小小哲学家
60 伊利亚特
62 奥德赛
63 希腊神话
64 小学阅读指导及能力测试(3-6年级)
65 爆笑科学漫画
66 史记(大字版)
67 阿西莫夫系列
01 炭的时间
02 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分册宇宙、地球和大气
03 氮的世界
04 自然科学基础 第二分册从元素到基本粒子
05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三分册 生命的起源
06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四分册 人体和思维
07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
08 原子内幕
09 你知道吗?
10 原子核能的故事
11 数的趣谈
12 奇妙的航程
13 空中岛与魔村
14 生命和能
15 走向宇宙的尽头
16 我、机器人
17 太空镇上谋杀案
18 无穷之路
19 玫瑰日记
20 阿西莫夫论化学
21 阿西莫夫科学探索
22 C字滑行道
23 九个明天
24 辐射对遗传的影响
25 蹋缩中的宇宙
26 外国名科学家小传
27 美国科学幻想故事集
28 自然科学趣谈 上
29 洞察宇宙的眼睛:望远镜的历史
30 数的世界
31 太空中有智慧生物吗?--地外文明(上篇)
32 地球以外的文明世界
33 灰色的恶魔
34 宇宙黑洞的秘密
35 美国科幻小说选
36 我们怎样发现了... 原子
37 我们怎样发现了... 黑洞
38 我们怎样发现了... 火山
39 我们怎样发现了... 维生素
40 我们怎样发现了... 数字
41 我们怎样发现了... 恐龙
42 我们怎样发现了... 细菌
43 我们怎样发现了... 南极洲
44 我们怎样发现了... 外层空间
45 我们怎样发现了... 地震
46 然科学趣谈 下
47 寻访人类的太空之友--地外文明(下篇)
48 宇宙
49 我们怎样发现了... 能
50 我们怎样发现了... 核能
51 我们怎样发现了... 太阳能
52 我们怎样发现了... 煤
53 我们怎样发现了... 电
54 我们怎样发现了... 石油
55 我们怎样发现了... 人的进化
56 我们怎样发现了... 生命的起源
57 我们怎样发现了... 深海生物
58 我们怎样发现了... 地球是圆的
59 我们怎样发现了... 彗星
60 科技名词探源
61 繁星似尘
62 变!未来七十一瞥
63 二十世纪的发行
64 太空站来客
65 古今科技名人辞典
66 万年冻尸复活记
67 颠覆帝国的阴谋
68 最新科学指南
69 科学术语渊源小辞典
70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
71 未来世界奇观
72 赤裸的太阳
73 黎明世界的机器人
74 机器人与银河帝国
75 宇宙指南
76 阿西莫夫科幻精品集
77 诠释人类万年
78 夜幕降临
79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80 阿西莫夫:逸闻趣事
81 新疆域
82 新疆域(续)
83 地球和它的近邻
84 行星世界的巨人
85 水星和火星
86 千万万个太阳
87 彗星和小行星
88 寻找外星人
89 宇宙大爆炸
90 21世纪太空城
91 太空探险家
92 观星指南
93 遥远的行星世界
94 诗中的密码
95 音乐钟
96 梦想成真
97 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
98 亚原子世界探秘:物质微观结构巡礼
99 复仇女神
100 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
101 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
102 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
68 伊林选集
在你周围的事物
十万个为什么
不夜天
黑白
几点钟
自动工厂
原子世界旅行记
人怎样变成巨人 第一部
人怎样变成巨人 第二部
人怎样变成巨人 第三部
69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上下册
世界史纲   精装全一册
世界史纲   平装全一册
70 顾均正科普创作选集
申爸讲课直播(2442112166)  13:40:26
董纯才科普创作选集
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上
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 下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上
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 下
戴文赛科普创作选集
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71 贾祖璋全集-第一卷
贾祖璋全集-第二卷
贾祖璋全集-第三卷
贾祖璋全集-第四卷
贾祖璋全集-第五卷
72 1 威廉•布什
2 让•艾飞
3 雅各布生-第一集
3 雅各布生-第二集
4 兰格仑
5 皮特斯脱鲁普
6 阿尔贝.迪布
7 乔治.贝克
8 大卫 罗
9 卜劳恩
10 根本进
73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74 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伊索寓言精选
网格本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话精选
伊索寓言 英汉对照本
1 《皇帝的新衣》
2  伊索寓言 上下册
3  伊索智慧寓言300篇
4  伊索童话
5  伊索  连环画
6  安徒生童话新编
7  故事和童话
8  伊索寓言选 上下册
9  伊索的智慧
10  伊索-话剧
11 伊索童话  
75 中国震撼世界
76 1  大力士传奇:美国篇
2  英雄骏马:苏联篇
3  山洞巨龙:波兰篇
4  火凤凰:捷克斯洛伐克篇
5  神鸟:罗马尼亚篇
6  金色的皮毛:南斯拉夫篇
7  黑天鹅:澳大利亚篇
8  黄金的土地:非洲篇
9  湖中的城堡:墨西哥篇
10 瓦皮湖的传说:阿根廷篇
11 狮子和蟋蟀: 葡萄牙篇
12 浮士德魔法师:德国篇
13 蓝顿蛇:英国篇
14 会唱歌的布袋:西班牙篇
15 恶魔的尾巴:法国篇
16 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17 太阳东边月亮西边:北欧篇
18 鹦鹉血:土耳其篇
19 小青龙报恩:朝鲜篇
20 聪明的鼠鹿:印度尼西亚篇
21 滑稽大王:菲律宾篇
22 天女的羽衣:日本篇
23 有智慧的人:泰国篇
24 魔堡:伊朗篇
25 蛇王子:缅甸篇
26 石榴女王:印度篇
77 1  小无知和他的朋友历险记
2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
3  团的儿子
4  狼王洛波
5  绿野仙踪
6  阿信坐在云彩上
7  明希豪森奇游记
8  快乐王子
9  假话国历险记
10 克雷洛夫寓言
11 鲁宾孙飘流记
12 苦儿流浪记
13 小天鹅
14 小人国和大人国
15 兽医多立德的冒险故事
16 学校
17 真假太子
18 莫吐儿
19 养蜂娃
20 羊毛包的秘密
21 大草原上的小房子
22 小红马
23 蓝色的海豚岛
24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
25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
26 顽皮透顶的盖珥
27 窗边的阿彻
28 幸福帽
29 一只聪明的小狐狸
30 风先生和雨太太
31 翘尾巴的火鸡
32 马丁什么也没偷
33 小夏蒂
34 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
35 外星人
36 章西女王
37 小无知月亮城历险记
38 金钥匙
39 黑珍珠
40 公主和妖魔
41 雄狮女巫和衣橱
42 格林童话
43 两个小淘气
44 神谷
45 大森林里的小房子
46 大座钟的秘密
47 丛林虎啸
48 蜜蜂公主
49 蒂埃特河上的假日
50 绿林女儿
51 列夫•托尔斯泰故事集
52 艾尔韦斯和他的秘密
53 英雄船
54 魔法师的帽子
55 神秘的小小国
56 古雕像的秘密
57 秘密宝藏
58 灰矮人
59 诺索夫中短篇小说集
60 通缉令上的小女孩
61 喇叭里的鸡蛋
62 银色的云
63 洋葱头历险记
64 豪夫童话
65 米凯尔盗马记
66 玻璃孔雀
67 小迷糊莉吉
68 小银儿和我
69 贝洛童话
70 小矮人奇遇
71 飞天小魔女
72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73  二〇五教室
74 偷运鹦鹉的人
75 驯鹿娃
76 打开沙漠的钥匙
77 驴子的回忆
78 神奇的魔袍
79 吹魔笛的孩子
80 古园狼迹
81 太空人遇险记
82 岛国哀犬
83 铁路边的孩子们
84 孩儿王
85 一只眼睛的猫
86 书桌中的秘密
87 出卖笑的孩子
88 弯曲的蛇
89 梦想有好爹妈
90 埃米尔捕盗记
91 珍珠玫瑰
92 黄瓜国王
93 狐狸列那的故事
78 1 小灵通漫游未来、小灵通再游未来
2 木偶奇遇记
3 金鸡的故事
4 野生的爱尔莎
5 猛狮爱尔莎回来了
6 神奇的黑孩儿
7 鼓手的遭遇
8 流浪儿
9 贫民区里的猫
10 吉诃德先生的冒险故事
11 荒岛擒魔
12 5月35日
13 春田狐
14 少年印刷工
15 黎达动物故事集
16 “下次开船”港  
17 勇敢的米哈依卢卡
18 哪吒(上下册)
湘-琪妈1011女(37079431)  13:27:51
我家书多,但是申爸的老书没几本
大申爸(1176334719)  13:27:59
79 1 希腊神话精选
2 印度神话精选
3 波斯神话精选
4 印第安神话精选
5 意大利童话
6 金丝鸟王子
7 意大利民间故事选
8 乌拉波拉故事集

80 1 文明与野蛮
2 关键时刻
3 人类的故事
4 发明的故事 上下册
5 漫话圣经
6 宽容


作者: 水天一色    时间: 2015-6-10 14:35:50

81 1 作文知识讲话
2 科学家谈数理化
3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4 生命进行曲
5 石油的一家
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7 浮力的故事
8 治虫的故事
9 今天的科学1
10 卫生小常识
11 开发富饶的海洋
12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
13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
14 叶绿花红
15 话说北洋军阀
16 奇妙的曲线
17 中国历史故事-上古、西周
18 太阳元素的发现
19 天安门史话
20 祝你身体好
申爸讲课直播(2442112166)  13:41:46
21 飞向星星
22 稀奇的金属
23 中国自然地理常识问答
24 中国人学外语
25 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一)
26 数学万花筒
27 金属的世界
28 草原奇境
29 唐宋诗选讲
30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
31 今天的科学2
32 奇妙的九
33 生活在电波之中
34 月球旅行记
35 中国历史故事 战国
36中国历史故事-春秋
37 中国历史故事 秦 西汉
38中国历史故事-东汉、三国
39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2
40 今天的科学3
41 节约的数学
42 人民的节日纪念日
43 神秘的南极大陆
44 年月日的来历
45 四季星座
46 数学的童年
47 数学花园漫游记
48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2:伽利略
49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3:阿基米德
50 动手动脑学物理.光学
51 科学的发现1:打开原子的大门
52 中国历史故事-两晋
53 从林则徐到孙中山
54 科学的发现2:圆面积之谜
55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4:琴纳
56 物理万花筒
57 外国历史故事1
58 和智慧交朋友
59 地球的秘密
60 世界长河
61 中国旅行家的故事
62 外国历史故事2
63 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二)
64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5:法拉第
65 中国历史故事-南北朝
66 六十年散文选介:1919-1979
67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6:科赫
68 地下的财富
69 唐宋词选讲
70 神奇的电世界
71 谈谈美国
72 帮你学方程
73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一)
74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二)
75 大炮的学问
76 今天的科学4
77 科学的发现3:六大数学难题的故事
78 成语故事
79 世界地理常识问答. 上
80 外国美术家的故事
81 故事新讲:和中学生谈哲学
82 聊斋故事
83 外国音乐家的故事
84 中国历史故事-北宋、辽
85 科学的发现4: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86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三)
87 世界地理常识问答. 下
88 外国历史故事3
89 动手动脑学物理.力学
90 唐宋律诗选讲
91 中国历史故事-隋唐
92 文言知识讲话
93 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94 中国历史故事-南宋、金
95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四)
96 环球风景画
97 八十年寻路记:中国人是怎样找到马克思主义的
98 外国历史故事4
99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7
100 人体中的化学
101 数学传奇
102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五)
103 中国历史故事-唐五代
104 天文万花筒
105 万有引力的故事
106 我国的春夏秋冬
107 数学医院
108 今天的科学5
109 生活中的化学
110 中国自然地理入门
111 外国旅行家的故事
112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故事
113 昨天的故事:暗无天日的蒋家王朝
114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六)
115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8
116 魏晋南北朝诗选讲
117 空气的一家
118 生活中的物理学
119 生物万花筒
120 中国历史故事.元
121 中国历史故事.近代(下)
122 中国历史故事-近代(上)
123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上)
124 速度的故事
125 太阳的一家
126 动手动脑学物理.电磁学
127 古代散文选介
128 地理万花筒
129 中国历史故事-清
130 苏联的故事
131 会“说话”的动物
132 帮你学集合
133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0
134 动手动脑学物理.声学
135 先秦两汉诗选讲
136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9
137 动手动脑学物理 热学
138 数学游戏故事
139 奇异的北极地区
140 相对论的故事
141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1
142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2
143 伟大的空想家
144 中国历史学习手册
145 生活中的生物学
146 科学的发现5
147 外国历史故事5
148 巧猜妙想学数学
149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下)
150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1
151 帮你学几何
152 物理定律与物理学家
153 奇妙的水
154 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155 化学万花筒
156 动物趣事集锦:野生动物饲养员札记
157 城市的地上地下
158 运动场上学科学
159 书上“游”日本
160 生活中的数学
161 动手动脑学生物
162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续)
163 中国企业家的故事
164 科学的发现7:揭开遗传变异的秘密
165 生活中的地学
166 有趣的地名
167 社会科学世界漫游
168 元明清诗选讲
169 外国电影家的故事
170 解题思路训练
171 物理学传奇
172 体育常识百题
173 做有经济头脑的人
174 少年趣味昆虫学
175 在民族之乡旅行
176 中国美术家的故事
177 外国历史学习手册
178 中国电影家的故事

82 《古代神话语言选读》
1、中国古代神话
2、水浒故事选
3、中国古代诗歌
4、打虎的故事
5、中国古代笑话
6、诸葛亮
7、中国古代散文
8、中国古代寓言
9、镜花缘故事
10、老残游记故事
11、儒林外史故事
12、孙悟空
13、聊斋故事选
14、中国历代笔记故事
15、中国古代戏曲故事(上下)
16、封神榜故事
17、唐宋传奇故事
18、战国群英谱
19、红线盗盒
妈妈们可以着手照着这个书单,整理自己手上有的书的书目了。

作者: 蒲公英    时间: 2015-6-10 14:57:33

哇!这是要把娃培养成百科全书的节奏啊!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1 14:32:24

014续3-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西这个真正赞:
    [attach]44088[/attach]
    现在呢,孩子还小的妈妈,一年级的妈妈,妈妈们不用担心....按部就班地往前走。你的孩子只要已经进入伴听状态了,再过六年,趴在辞海边上的大姑娘,就是你的娃娃了。嗯...那啥,妈妈们可以PS一下,把西换下去,换你的娃到这幅照片上来...
    申爸呢,相信:每个孩子,到了十二三岁,都应该像这样喜欢钻大百科全书;同样的劲头,喜欢读地图。当然,从六岁到12岁,得走正确方向的路...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扳道器。当然,铁路也得有铁轨。没有铁轨,光有个路基,火车开不动。刚一前进,就掉到泥里了:陷住了,动不了窝。铁轨呢....就是这些书,现在咱们竞价这些好书。现在,“一大波僵尸”来了。申爸做简短介绍,然后,等这“一大波僵尸”过去了,申爸在系统深入地介绍:这每一本书,都干什么用的,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要想彻底了解怎么用每一本书,必须有大图景,全景。而要说清楚全景,申爸又必须交叉引用:只要是在书目里面的书,不管竞价没竞价过,就随时拉过来说...这个天马行空的“绘图景”和一步一步艰苦地扫书竞书发书,矛盾了。要解决这问题,只好采用“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一大波僵尸”先放出去,再说图景。先竞书,再详细介绍。
    申爸先把今天这波展示了:
    蓝色的海豚岛
    封面:
    [attach]44089[/attach]
    封底:
    [attach]44090[/attach]
    版权:
    [attach]44091[/attach]
    扉页:
    [attach]44092[/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093[/attach]
    蓝色的海豚岛 [美]斯•奥台尔著 傅定邦译 许明耀插图•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5月 印数:34000 定价:0.39元
    一只聪明的小狐狸
    封面:
    [attach]44094[/attach]
    封底:
    [attach]44095[/attach]
    版权:
    [attach]44096[/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097[/attach]
    一只聪明的小狐狸 [捷克]约瑟夫•拉达原著、绘图 孙幼军译写 黄洁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12月 印数:28000 定价:0.27元
    草原上的小房子
    封面:
    [attach]44098[/attach]
    封底:
    [attach]44099[/attach]
    版权:
    [attach]44100[/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101[/attach]
    大草原上的小房子 [美国]罗•英•槐尔特著 吉裕生译 伽•蒙•威廉斯插图  许明耀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5月 印数:17000 定价:0.62元

    前两天,申爸看到有位妈妈在感叹说,要是没有见到申爸介绍那些好书,孩子还在看《草原上的小屋子》呢。言下之意,大草原上的小房子不是好书。不是这样的。大草原上的小房子,当然是一本好书。问题是:书好不好,于孩子而言,不取决于书本身;对于快速成长的孩子来说,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好书。妈妈们弄得不对的地方是:书给早了。书是好书,给早了不行。给早了,就变成坏书了。

    幸福帽
    封面:
    [attach]44102[/attach]
    封底:
    [attach]44103[/attach]
    扉页:
    [attach]44108[/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109[/attach]
    幸福帽 [瑞典]汉斯-艾列克•海尔堡著 吴美龄译 大卫•柏金斯插图 徐文华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12月 印数:25000 定价:0.39元

    翘尾巴的火鸡
    封面:
    [attach]44110[/attach]
    封底:
    [attach]44111[/attach]
    版权:
    [attach]44112[/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114[/attach]
    翘尾巴的火鸡 [苏联]勒•班台莱耶夫著 草婴译 伊•哈尔凯维奇绘图 周建华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2月2版 印数:59000 定价:0.25元

    小夏蒂
    封面:
    [attach]44115[/attach]
    封底:
    [attach]44116[/attach]
    版权:
    [attach]44117[/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118[/attach]
    小夏蒂 [瑞士]约•斯比丽著 陈伯吹译 玛•台维斯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5月 印数:20500 定价:0.88元

    上面这些呢,是今天竞价书里面,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书。还有三本:小红马、长袜子皮皮的故事和窗边的阿彻,前边申爸已经贴过封面,不再贴了。有兴趣的妈妈,自己翻聊天记录去看。这套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各种种类的儿童文学样式,收罗已经很齐全了。将来,我们肯定会定死一套这个丛书在基础300里面。但是,这个丛书,还不能够涵盖“儿童文学”的全部。申爸挑各方面有代表性的,收一些,也放在今天来竞价。

    中国人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种类也很丰富。申爸主要选了四本,放在今天来竞价:
    小灵通漫游未来
    哪吒(上下)
    少年印刷工
    下次开船港
    小灵通漫游未来
    封面:
    [attach]44119[/attach]
    封底:
    [attach]44120[/attach]
    扉页:
    [attach]44121[/attach]
    版权:
    [attach]44122[/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123[/attach]
    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著 杜建国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8年8月 定价:0.29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2 11:33:3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6-12 11:36 编辑

014续4-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哪咤
    封面:
    [attach]44126[/attach]
    [attach]44127[/attach]
    扉页:
    [attach]44128[/attach]
    版权:
    [attach]44129[/attach]
    哪咤 周楞伽著 李萌装帧 常光希 黄炜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9月 印数:205000册 定价:0.56元

    少年印刷工
    封面:
    [attach]44130[/attach]
    封底:
    [attach]44131[/attach]
    版权:
    [attach]44132[/attach]
    少年印刷工 矛盾著 封面题字:叶圣陶 插图装帧:王申生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4月 印数:33000册 定价:0.59元

    “下次开船”港
     封面:
     [attach]44133[/attach]
     封底:
     [attach]44134[/attach]
     版权:
     [attach]44135[/attach]
     “下次开船”港 严文井著 陈永震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8年2月 印数:140000 定价:0.30元

    妈妈们从这本书的品相上,就可以看出,小孩子们是多么喜欢这个书了。
    再补充一些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作品,有些种类是不在外国儿童文学丛书里面的。

    吉诃德先生的冒险故事
    封面:
    [attach]44136[/attach]
    封底:
    [attach]44137[/attach]
    版权:
    [attach]44138[/attach]
    吉诃德先生的冒险故事 [西班牙]撒万提斯著 [英国]萨克雷改写 陈伯吹译 许明耀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1年12月2版 印数:129000 定价:0.26元

    勇敢的米哈依卢卡
    封面:
    [attach]44139[/attach]
    封底:
    [attach]44140[/attach]
    版权:
    [attach]44141[/attach]
    勇敢的米哈依卢卡 [罗马尼亚]日卡·尤泰什 陈双璧译 范龙校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印数:18000册 定价:0.75元

    鼓手的遭遇
    封面:
    [attach]44143[/attach]
    封底:
    [attach]44144[/attach]
    版权:
    [attach]44145[/attach]
    鼓手的遭遇 [苏联]阿·盖达尔著 梦海译 吴列平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5年11月 印数:190220 定价:0.35元

    春田狐
    封面:
    [attach]44146[/attach]
    封底:
    [attach]44147[/attach]
    版权:
    [attach]44148[/attach]
    春田狐 [加拿大]欧·汤·西顿著 黎金 林希译 胡国良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2月 印数:100000册 定价:0.40元

    5月35日
    封面:
    [attach]44149[/attach]
    封底:
    [attach]44150[/attach]
    版权:
    [attach]44151[/attach]
    5月35日 [西德]埃·克斯特纳著 袁丁 何友存译写 奚阿兴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3月 印数:80000 定价:0.28元

    野生的爱尔莎
    封面:
    [attach]44152[/attach]
    封底:
    [attach]44153[/attach]
    版权:
    [attach]44154[/attach]
    野生的爱尔莎 乔伊·亚当森著 杨哲三等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7月 印数:90000 定价:0.40元

    流浪儿
    封面:
    [attach]44155[/attach]
    封底:
    [attach]44156[/attach]
    版权:
    [attach]44157[/attach]
    流浪儿 [英国]詹·格林伍德著 [苏联]特·波格唐诺维奇 柯·楚科夫斯基改写 金永林译 恩·彼得罗娃绘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7年2月 印数:202000册 定价:0.47元

    荒岛擒魔
    封面:
    [attach]44158[/attach]
    封底:
    [attach]44159[/attach]
    版权:
    [attach]44160[/attach]
    荒岛擒魔 [英国]凯·菲德勒等著 周仁义 关可光等译 谢·培蕾 格·布·普拉克辛等绘图 韩硕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2月 印数:216000册 定价:0.40元

    荒岛擒魔是最后一本。还有一本,最经典的《木偶奇遇记》,申爸贴了好几次图了,不再贴了。这就是今天要竞价的23本书。
申爸不知道,这次竞完了,小河婷妞妈她们手里还有没有《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了...孔网上剩下的这套丛书,好像都很贵很贵了。这应该是最后一弹吧?
    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attach]44161[/attach]
    今天竞完,这套丛书就再见了。旧书不太可能再容易地得到了:这套书已经被放进“收藏品”的类别里面去了。妈妈们共同努力,争取早日把这套书原样重印了。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2 13:10:47

016-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申爸得给小河她们说书,要不,小河就又嗔申爸不管她们了。很多妈妈呢,忙忙碌碌地奔波于各大论坛,各个QQ群,给孩子找书。看过各种各样的介绍之后,买来好多好多书。从结果来看的,那些书堆在一块儿,奇奇怪怪的。孩子确实有很多书....可是,到头来,我们耳熟能详的最基本的书,孩子却没有读过!你比如说伊索寓言,比如说安徒生童话。有妈妈说:不是啊,我们有伊索寓言,有安徒生童话。有啊...别急。妈妈们已经买到的,和那些最经典的,它们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等申爸详细说完,妈妈们就清楚了。首先呢,申爸展示一下书。
    第一本,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封面:
    [attach]44162[/attach]
    封底:
    [attach]44163[/attach]
    版权:
    [attach]44164[/attach]
    扉页:
    [attach]44166[/attach]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年4月 印数 32928 定价 24.60元
   
    第二本,安徒生童话选
    这个版呢,前后出过两印,装帧不一样。正好,申爸利用这个版的前后两印,说说这个书到底怎么好,什么是精益求精。
    第一印封面:
    [attach]44167[/attach]
    第二印封面
    [attach]44168[/attach]
    为了便于比较,申爸把封面什么的,发在一块儿看
    第一印封底
    [attach]44169[/attach]
    第二印封底:
    [attach]44170[/attach]
    第一印扉页:
    [attach]44171[/attach]
    第二印扉页:
    [attach]44172[/attach]
    版权:
    [attach]44173[/attach]

    安徒生童话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8月 定价:0.47元

    第三本,安徒生童话精选
    封面:
    [attach]44174[/attach]
    封底:
    [attach]44175[/attach]
    扉页:
    [attach]44176[/attach]
    版权:
    [attach]44177[/attach]
    安徒生童话精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6年2月 印数:468000 定价:2.10元
    以上三本书,都是叶君健翻译的。这三本书呢,在文字上,大同小异。同样的童话,86年版在78年版的基础上,做了文字上的求精;92年版比起86年版,更加求精。前后14年的时间,叶君健一直磨这个童话的翻译语言。作为基础三百呢,应该是92年版的《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为什么还要其他两个版呢?那实在是因为,92年版的存书实在太少。还贵。拿前另外两个版来不足。前面出版的两个版本,在童话篇数上,要远远少于92年的那个版。安徒生童话和伊索寓言,那是儿童必备书籍。这个没有疑问。

    就因为是必备,所以呢,目前的图书市场上,把精品版挤没有了。用哈妈的说法,这两本书的作者,死的年龄比恐龙灭绝都早。版权老早就都自由了。随便哪个出版社,都可以出。版权不用买。不用买版权呢,翻译的版权,那几个小钱,也被出版社瞄上了,压缩成本。压缩的结果,就是找几个大学生,让他们宿舍里面“重译”。什么重译啊,这个市面上一抓一大把的东西,于是,就学生们就改写。他们得到的指令,还不能打段地抄,免得被起诉侵权。结果呢,弄出来的东西,你读着都不顺嘴儿。可是,这个东西便宜啊。200-100,卖完了,出版者还有的赚。搞得人民文学社的经典译本,根本买不出去....他们后来是不是也走这条道儿了,申爸不知道。

    你想想,这个安徒生童话,1956年叶君健就译出来出版了。后来,78年再版,改一次;求精一次;86年再版,改一次,求精一次;92年再弄...那个萃集下来,到最后的的译本质量,是个什么质量....你几个大学生拼凑出来的译本质量,是个什么质量。可是,就因为每本书差了那么一两块钱,当当当们来了之后,经典译本,就生生地被挤得奄奄一息。完了呢,妈妈们还是着急地网上各处“精益求精”地给孩子找书...这是这个。

    我们来看一下,78年人民文学社的那个《安徒生童话选》。前后两印的装帧设计都是张守义先生。张先生呢,开奥运会那一年,过世了。张先生是中国出版界为数不是很多的世界级的书籍装帧设计,插图设计大师。他大概是56年进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后来,在外国文学编辑室任美术设计。我们现在看到的人文社的很多外国文学书籍的美术设计,都出自他的手笔。八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八四到八八那几年,张守义的插图设计,到了巅峰状态。咱们看到的经典的外国文学著作,里面的插图,大都选自外国经典美术家之手。他们画得好么,死得又早,版权早自由了。咱们自己请画家画,画不了那么好。索性就拿来主义好了。可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文社出版了一大批经典作家的作品,比如巴尔扎克,塞万提斯,人文社摒弃了用了上百年,甚至好几百年的经典插图,改成张先生设计的插图。你比如说堂吉诃德。太著名了。给它设计插图的,都谁啊?古斯塔夫•多雷,毕加索...都是这个级别的大师。可是,人文社还是把他们的插图摒弃,换成张先生的设计。张守义设计的堂吉诃德的那个插图...杨绛先生翻译的...那完全是可以列进世界文学宝库的传世之作的。拿出来和多雷毕加索去PK,丝毫不现下风。

    这个大师他也是成长起来的。我们看78年那版《安徒生童话选》的封面。画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这个一般般,过得去,谈不上好。张守义当时可能刚设计完夏洛的网的封面,受了那里面的影响,设计了个蓝眼睛,比较别扭。火柴的火焰也一般,不生动。尤其是,可能是为了表现愁苦,小女孩的面容,不像小女孩儿,倒像个老太太。不过,这个封面素雅的颜色搭配,非常和谐。上面的四朵雪花,很童话。四年之后,张守义也不满意自己的这版设计了,改了,改成第二版。诶....这个漂亮!整个封面极其简洁...连译者的姓名,出版社,都省略了去了。只用了四种纯色,铅笔勾出的小美人鱼,纯洁飘逸又生动。你把图片放大了,仔细看,铅笔画的每一笔,都耐得住你仔细琢磨,仔细品味。到了八二年的时候,张先生的抽象的艺术风格,已经成型了。

    那啥,申爸把这个扫面的大图给你,你放大了,仔细地品味这个封面,封面里的那条小美人鱼。你看着,你会感到有种莫名其妙的震撼和感动!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幅铅笔素描图。这个就是艺术魅力。
    [attach]44178[/attach]

    妈妈把这个放在孩子手边,不用引导孩子去刻意看,日深月久,孩子总会某个时候,仔细瞧瞧这幅画的。一瞧之后,这个就深深地印入了孩子的脑海,一辈子,永远也不会忘记。什么是艺术的熏陶啊?就是这个么。你话说回来。它不过是一本书,定价是0.47元而已...我们再看封底。78版封底就是白的。82印,不同了。这个版本,人文社出了,大概目的就是给孩子们读的。里面的字很大,选篇也比较少。既然是给孩子们读的,82印就改进了。把白色换成了纯色的蓝色,张先生画了两条小鱼。 一左一右,朝右的,涂成淡红色。这个很童话了。可是呢,大师就是大师,他的图案,你拆开看,哪里是鱼了?可是,组合在一起,就以最简单的元素,构成了一幅任谁看,都是两条鱼的图案了。

    嗯...申爸把几种封面,放在一块儿,爸爸妈妈们自己去比较,去评价好了:
    [attach]44179[/attach]
    [attach]44180[/attach]
    [attach]44181[/attach]
    [attach]44182[/attach]
    [attach]44183[/attach]
    [attach]44184[/attach]
    [attach]44185[/attach]
    嗯...你说,现在大家心里都不安静,闹得慌。即便是安徒生的封面,看起来,闹不闹得慌。
   
    [attach]44186[/attach]
    这个银灰版的封面,应该也是张守义设计的。不过,申爸个人不喜欢这个设计...

    安祥,恬静,淡雅....人呢,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造就的。书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之一。保持书籍的安祥,恬静,淡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助益。 妈妈们要培养的,不是虹桥鱼市上卖鱼的小贩,不需要培养孩子在乱哄哄的环境里才如鱼得水,八面玲珑。我们再看扉页。78年版的扉页,就是白的。82印,张守义把它改进了,设计了两株水草,一群小鱼儿。整个页面,一下子就生动起来了。这个艺术的熏陶,对于艺术的品鉴,实在不需要花140块一节课,去送孩子上一对一的绘画课;也不一定非得买票去看卢浮宫的全球巡回艺术展。你给到孩子的书籍,起设计,封面,插图,都是一流的艺术品,孩子在读书的同时,就“熏陶”了。你十几年下来,孩子本能地就对有艺术水准的东西共鸣,对于恶俗的东西,感到不舒服。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美好的艺术也无形地渗入了孩子的气质和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日常的表现,行为方式。

    嗯...这是安徒生童话这一部分。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2 15:16:1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6-12 16:11 编辑

017-外国儿童文学丛书93本


    见59-60楼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2 15:33:4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6-12 15:36 编辑

018-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外一篇)


    申爸想到网上找找《外国儿童文学丛书》。结果,找到了豆瓣里的丛书目录:                       http://book.douban.com/series/4092
    还有一篇刘河山在2010年写的有关这套书的文字。申爸直接转帖过来好了:

    我收藏的《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作者:刘河山
    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陆续出了一套优秀的系列——《外国儿童文学丛书》。起初,这套丛书没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力。后来我在书柜里翻检儿童文学书籍时,才发现一些书属于这套丛书。我目前书柜里收藏的 《外国儿童文学丛书》有《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绿野仙踪》、《苦儿流浪记》、《蒂埃特河上的假日》、《章西女王》、《马丁什么也没偷》、《蓝色的海豚岛》、《小天鹅》、《格林童话》、《驴子的回忆》、《小无知月亮城历险记》等。

    《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封底左上角都有一个固定的标记,一幅花鸟线条装饰画,这幅画简洁、对称、悦目,呈金字塔形,一朵花的芽蔓儿,覆盖了“外国儿童文学丛书”8个字。其设计不知道出自谁人手笔。我见的丛书,每一本书的装帧设计者不同,主要有陶雪华、陆震伟等人。这套书的一个特点,是尽力选用了原版书插图,在版权页注明创作者,多是钢笔素描,清晰,传神。

    我买到的第一本 《外国儿童文学丛书》,应该是《绿野仙踪》,美国作家鲍姆著,陈伯吹先生译。这本书是我在西部边陲一个小城新华书店的柜台上发现的,请营业员取下来,付钱买下。我读过后,被人借去,从此消失。我对此书内容不甚了解。后来我从网上邮购了这本少年时代阅读“见证者”。我得到这套丛书中的最后一本,是苏联作家尼•诺索夫的《小无知月亮城历险记》。这本书是2007年12月1日,星期六,我在乌鲁木齐街头一个旧书摊一瞥发现的,我喜不自禁,感觉这天时光刹那间倒回20年。收藏这套丛书实际上在不经意间跨越了20多年。

    我在《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一书的最后一页,发现了《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书目。我只在这一本书中发现丛书书目,特别用括号注明“童话”。实际上,从我见到的部分这套丛书,书中所收范围已经超出童话的原则,不局限“童话”了。

    这个书目可能仅仅是第一辑书目,依次为 《快乐王子》、《绿野仙踪》、《风先生和雨太太》、《明希豪森奇游记》、《假话国历险记》、《小无知和他的朋友历险记》、《阿信坐在云彩上》、《长袜子皮皮的故事》、《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一只聪明的小狐狸》。书目同时注明作者、译者、定价。定价不妨多此一举提一提。其最高价是 《长袜子皮皮的故事》,0.66元,最低价是《一只聪明的小狐狸》,0.20元。在今天这当然不可想象。可在当年,也是让很多人买不起的。这套书目,我读过6本书。不过有的版本不一样而已。比如《明希豪森奇游记》其实就是我少年时代读的《吹牛大王历险记》。

    在我所见的《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中,我最喜欢《明希豪森奇游记》、《假话国历险记》、《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我以阅读先后为序。它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特别是《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神秘莫测,奇幻多姿,时时扣人心弦,处处神来之笔……我读它很晚,相见恨晚。可是这个英国女作家特拉弗斯的第一本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我1986年在吐鲁番出差买到读后,现在竟然毫无印象。我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商了。我是不是需要重读一遍?

    我手中的《外国儿童文学丛书》至少购置于5个城市。其中阿根廷作家阿•荣凯的《马丁什么也没偷》,我1984年购自路过的名叫甘河子的小镇的一个门市部。我曾经在《儿童文学》读过他的小说,所以买了他的书。这本薄书至今很新。我想到的是,在边远的地方,也能够时常与好书相遇,就像与美相遇一样。

    少年儿童时代早已远去,童心却不能轻易丢弃。成人读童话,是一件很美妙的精神体验。我有时拿起一本儿童文学经典,阅读几页。我对自己无书可读的童年时代惆怅不已。如今我的儿子已经8岁,正是开始亲密接触、阅读世界的时候。他7岁已经津津有味读了《木偶奇遇记》。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准备足够的好书,那么他们的童年也不是美好的,抛开时代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个切断孩子书籍礼物的罪过,意味着我们做父母根本不称职。

    附:
    [attach]44209[/attach]
    [attach]44210[/attach]
    桂-迅雷爸:这本书咋样?组织麻麻们录这本书吧?建构整个“数理化”的图景,再加上已有的希利尔音频的“历史”,“地理”,“艺术”等图景……和阿西的“科学”图景……
    [attach]44211[/attach]
    这本人类简史及其音频是今年以来到目前为止最能令我“同亮”的作品了,没有之一。基础300+1 ……适用于建构大图景。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98221660
   【人类简史】mp3
    http://yunpan.cn/cjFR6mUSeI3M7  访问密码 f3db
    是四个音频一本书啊,要不怎么说是“简史”呢。书中充分肯定了麻麻们的“八卦”在人类进化及社会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值得一读或一听。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2 16:09:33

019-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


    嗯...申爸呢,今天接着说书吧。申爸一直在推书,这一晃儿,都半年多了。推了很多很多书。可是呢,所推的书里面,还没有三联书店的书。三联呢,申爸整天地挂在嘴边,三联三联的。但没有书。这最后一大波,该轮到三联了。你呢,人一进三联,你就掉进精品堆里面去了。申爸精中选优,先挑最好的下手。
    《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
    这套书呢,很奇怪:书里的装帧设计,谁一看,就知道是一套丛书。可是,书里面,到处也不写这套丛书的名称。人们就把这套书叫“小黄书”。因为它们的封面,一列都是黄颜色的。这个他们范老板故弄玄虚,明摆着是一套的书,他偏不告诉你,这套书的名字是什么。这对外可以。对内,他们自己得有一个指称,称呼他们自己的这套书。要不,他们提起自己的这套书,要增加一本进去,他们自己拿什么称呼呢?总不能自己也说“小黄书系列”吧?他们自己称这套书叫做《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小黄书是后来,书出来了,读书人给他们这套书取的名字。他们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十分富有特色。我们先来看看:

    宽容
    封面:
    [attach]44212[/attach]
    现在,你能明白,大家为什么叫它小黄书了吧?真黄啊!
    封底:
    [attach]44213[/attach]
    黄不黄?黄吧?
    扉页:
    [attach]44214[/attach]
    版权:
    [attach]44215[/attach]
    你看它的这个版权页哈。上面写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地址: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66号。你翻开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在版权页上会看到,这个地址也是人民文学社的门牌号。是的,它们原来在一块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申爸刚来北京上大学那会儿,曾经去过这个166号。它们的牌子,肩并肩挂在一块儿的。后来,才在美术馆东街盖了楼,搬到美术馆这边来了。离开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做了邻居。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216[/attach]
    [attach]44217[/attach]
    这种粗犷的小图,书里面有很多。这些都是亨德里克•房龙自己画的。
    宽容 亨德里克•房龙著 迮卫 靳翠微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年9月 印数:157300册 定价:2.05元
    他的这套书哇,装帧上,一个是黄...很少人用这个色系来做基色设计封面...另外还有特点,它的封面上,用了一些小天使的素材:
    [attach]44218[/attach]
    扉页呢,用了一些典型的西方文化的代表符号:
    [attach]44219[/attach]
    羊皮纸、牛皮精装手写的书,这些。整个设计风格,又典雅,又活泼,搞不懂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这套书呢,一共有16本...申爸见到的,就这16本,也许还有?知不道....这16本书是:
    1 文明与野蛮 1984.02
    2 欧洲文化的起源 1984.12
    3 宽容 1985.09
    4 婚床 1986.09
    5 发明的故事 1986.12
    6 基督教的起源 1987.03
    7 爵士乐 1987.07
    8 关键时刻 1987.11
    9 黑手党 1987.12
    10 漫话圣经 1988.02
    11 美国法律讲话 1988.03
    12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1988.04
    13 圣经是怎样一部书 1988.06
    14 人类的故事 1988.12
    15 合法杀人家族:巴黎刽子手世家传奇 1992.05
    16 日本传统文化 1992.06
    我们呢,只选其中的一个零头,作为基础300里面的书:
    1、发明的故事
    2、关键时刻
    3、宽容
    4、漫话圣经
    5、人类的故事
    6、文明与野蛮
    这套书呢,本本精彩,都是范老板他们精心选择的。有对外国文化感兴趣的爸爸妈妈,可以去收其他的书。申爸只推荐上面这六本,作为基础300的候选者...其中,这个版的三本房龙,宽容、漫话圣经和人类的故事是肯定在基础300里边的。

    说说亨德里克•房龙吧
    [attach]44220[/attach]
    这个人呢,原本是荷兰人,后来入了美国籍,做起美国人来了。他是和世界史纲的作者赫伯特•乔•韦尔斯同时代的人。阿西莫夫和伊林,要算是他们的晚辈了。这四个人呢,同类,都是头脑中建构起大图景的人物。只不过,房龙的大图景,侧重在文化人文社会领域,他对自然科学,并不在行。其余三位呢,韦尔斯基本上是个通才,自然科学领域、人文领域、社会领域,一肩挑了。阿西莫夫和伊林更侧重于自然科学领域,但他们素质,决定了对于整个世界,有看法。他们自然也对社会和人文领域,有自己的图景。
   
    房龙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社会、人文领域。《人类的故事》是和《世界史纲》、《诠释人类万年》和《人是怎样变成巨人的》相辉映的作品。它们的主题,都是整个人类社会。这四本书呢,特点都是一样的:通俗。《世界史纲》成书要比《人类的故事》早上九年的时间。前者1920年出版,后者1929年才出。这两本书,是这类大视野题材,通俗续写风格的奠基之作。一直到今天,一直被模仿,无法被超越。

    什么是经典呢?在各个领域,那些“一直被模仿,从没被超越”的书,就是经典的一个重要特征。房龙和其余三位一样,很能写。他一辈子写了大量人文社会题材的书,本本精彩,一出版,就成为那个领域的“经典”。我们呢,选三本进基础百。正好这三本都同在这套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里边,很方便。房龙是一位有深切人文关怀的作家。在他充满同情心的笔下,死气沉沉的历史人物,从尘封的历史书中醒来,来到读者的身边,生动,传神,成了活生生的人。他的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这本《宽容》里边。

    世界上这三大宗教哇...佛教、基督教还有伊斯兰教...他们这三者呢,你体会一下,属佛教最宽容。这个宗教,天生就宽容。佛教信徒们,没有因为宗教冲突,产生严重的流血案件的....你想想基督教对于异教徒的态度,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想想今天中东,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野蛮残酷的杀伐就知道了。这和他们的创始人有关。佛教的创始人,是一位王子;后者的创始人,就是平民百姓。尽管三大宗教在初期,幼小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权的迫害,但是王子生活道路中,给他形成从容大度,和一个生来就为生存而奋斗的小人物...当然,他们后来成为大人物了...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创始人的这种差别,深深地嵌入到了这个宗教的骨髓之中。一般意义上,后两种宗教,并不宽容...宽容不是指对内,对内是信奉这种宗教的同志而言,而是对外,对于不信奉这种宗教的“别人”而言的...基督教的这种精神髓质,促使房龙写出了《宽容》这本书。

    嗯...宽容呢,首先是一种态度。当孩子自省能力萌发之后,他面对社会,观察身边人,身边的社会现象,最先涌现出来的一批观念之一,就是“宽容”。三个月前...就是春节期间...申爸第一次从大申嘴里听到了“宽容”这个词...还有大段的感受和论证,可惜,当时没在写东西,就没有及时记录。现在回想不起当初大申是怎么说的了...申爸马上把这本《宽容》给到大申。大申坐在沙发上,用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大申看这种书,不像看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他看得很慢。看完了,默默地把书插回书架,什么也没说。不知道他读完了,有什么感受。

    还有漫话圣经。这本书,不是写圣经故事的。是写《圣经》的故事的。作为西方文化的基础,圣经是孩子一定绕不过去的一本书。但是,为了不“掉进去”...当然,信教的爸爸妈妈,有希望孩子“掉进去”的,是例外...必须给予“对冲”。用跟这种在外面看《圣经》的书,来对冲圣经的影响,是一个具体的手段。说到对冲,房龙的这本漫话圣经,是一个基督徒写的,“在外面”看圣经的书。在这套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中,还有一本《圣经是怎样一部书》。这本书是不信奉基督的人,写的《圣经》的书。是外面的人“在外面”看圣经的书。

    先来看看这几本书长什么样吧。
    人类的故事
    封面:
    [attach]44221[/attach]
    封底:
    [attach]44222[/attach]
    扉页:
    [attach]44223[/attach]
    版权:
    [attach]44224[/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226[/attach]
    [attach]44225[/attach]
    大家看这幅插图。房龙自己给自己的书画插图,里面的说明性文字,自然自己手写。那时候,中文翻译版的美术设计人员,功力好,自己随手抄起钢笔,把翻译的中文就写上了。现在,有这样功力的美工,已经很难见到了。所以呢,新的译本的插图,就用印刷体印这些说明性文字。
    人类的故事 亨德里克•房龙著 刘缘子等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年12月 印数:20300册 定价:9.80元

    漫话圣经
    封面:
    [attach]44227[/attach]
    封底:
    [attach]44228[/attach]
    版权:
    [attach]44229[/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230[/attach]
    扉页:
    [attach]44231[/attach]
    漫话圣经 亨德里克•房龙 施旅 于一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年2月 印数:30000册 定价:2.35元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6-12 16:36:39

019续-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


    发明的故事
    封面:
    [attach]44232[/attach]
    封底:
    [attach]44233[/attach]
    版权:
    [attach]44234[/attach]
    扉页:
    [attach]44235[/attach]
    发明的故事 上下册 亨德里克•房龙著 蒋太培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年12月 印数:24100册 定价:18.00元

    关键时刻
    封面:
    [attach]44236[/attach]
    封底:
    [attach]44237[/attach]
    扉页:
    [attach]44238[/attach]
    版权:
    [attach]44239[/attach]
    关键时刻 [美]华莱士•布劳克威主编 张焱 金嘉辛 高新祥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11月 印数:13000册 定价:1.95元

    文明与野蛮
    封面:
    [attach]44240[/attach]
    封底:
    [attach]44241[/attach]
    扉页:
    [attach]44242[/attach]
    文明与野蛮 罗伯特•路威著 吕叔湘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年2月 印数:80300册 定价:1.70元
    这是今天早上的六本书:
    [attach]44243[/attach]
    真黄啊,这几本书。
    发明史的书呢,有很多。把点灯啊、电话啊、汽车啊什么的,罗列到一块儿,说明谁谁哪年发明的,然后,再配上图片。你去读伊林的书。里面也有很多发明的故事。最典型的,比如那本《不夜天》,专门叙说“灯”的历史,读起来,不管男女老幼,都兴趣盎然。德博诺编的这本发明的故事,和伊林比起来,有什么特色呢?我们看,编者自己在书的序言里,是怎么说的吧。
    “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脑子里的思想更重要。人类的成就是建立在人类思想的基础上的。”
    “发明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它常常使我们看到,历史上某个时候的某人头脑中的思想,是怎样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许多发明都是个人作出的,因此,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比一种发明更能追溯到个人。就发明而言,由于我们经常在享受其成果,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那种思想是怎样起作用的。”
    “本书介绍了所有的重要发明: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是谁作出的?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发明中的个人因素至关重要。本书不是技术史,而是关于具体的发明和发明家的故事。”
   
    德博诺说得很清楚,这本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有关所有重要的事物,是怎么发明出来的。伊林的不夜天,只是讲述灯这种物件,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伊林更深入,德博诺更广泛。伊林的不夜天,抓住了一个主线,从历史中把凡是跟这根主线相关的事情,全都抽出来讲。孩子们可以从不夜天中清晰的感受到:一种人类的需要,是如何推动人们从简单到复杂,发明出一系列的灯,来解决照明问题的。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人类的认知,是怎么约束人们进一步,发明更好更亮更清洁更方便的灯出来。

    比如说,人类一度不知道燃烧是怎么回事。那个蜡烛的火焰,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不知道这个,就不知道按照个什么思路,来改进蜡烛,以获得更亮的照明。后来,终于搞明白了火焰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一旦弄清楚了这件事情,人们对发光的原理就清楚了。几乎立刻,根据这个原理,就设计出了亮如白昼的煤气灯。

    发明和创造,本质上就瞎撞。可是,此瞎撞和彼瞎撞,是不一样的。你得先有个思路,有个线索,沿着既定的思路和线索,往前边去“撞”,你才能撞到东西。漫无目的的瞎撞,那是什么都撞不到的。从来没有一种发明,是这种漫无目的的瞎撞装出来的。
这个意思呢,你怎么表现?伊林就表现不出来了。德博诺在他编的这本书中,把这个意思表现得很精彩。德博诺的书里,没有一句话,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可是,你把他的发明的故事看完了,你得到的感受,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德博诺高明的地方。

    你说,当年范老板他们,要编辑这套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他们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候选的书,他们凭什么决定,哪一本书,要收到这套丛书里边来啊?你拿来一本书,我读完之后,就清晰地感觉到了一个“大道理”...这大道理呢,我也很难说出来;可是,确实它就在那里...一点儿错儿都没有,我感受到它了!这样的书,他们就把它选进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里边儿。
这种书很少诶!

    范老板他们....以他们的视野和眼力,从1984年,就找找找,一直找到1992年,八年的时间,也就才找到16本这样的书。他们全都把它们收到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里边儿去了。这套书,里面的每一本,都是这种类型的。你这就能明白,为什么大申读完了《宽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把它插回到书架里边去的原因:大申这个年龄,已经能够“感受到”宽容里边,不着一字,尽在不言中的那种道理了。可惜,他说不出来是种什么道理,自己是种什么感觉.....不要说大申说不出来,连范老板也说不出来。范老板只能这么说他这套书:每一本都很有意思。确实很有意思。你不要讲大申和范老板,就算是房龙自己,也无法直接把那种感受说出来...要不,他干嘛要写一本24万字的书,直接说说,不就完了么?

    这套书里,另外的十本呢,也好,很精彩。孔网上有的是,几块钱一本,还便宜。有兴趣的妈妈买回来,自己静下心来,读读看。读完了,妈妈们再读读买300-100再用200-100券买回来的书,就更深切体会,为什么那些东西“垃圾”了。就人类所能写出来的书而言,这套小书,从某个角度来讲,已甄绝顶了。没有比这再好的书了。妈妈们买些来,读。读完之后,再去读别的人写的同类的书。你就会感觉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什么感受了。

    其实,书是可以读完的。每一类书,你“万马军中,直取上将军首级”,照着关键的部位,吃下来,剩下的,就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不用一本一本全读。我们呢,很简单:直接把孩子送“绝顶”上面去,就行了。

    人呢,得明白很多道理。你教育孩子,得告诉他那些道理。可是,怎么告诉他呢?你不能像申爸这样,直接陈述那个道理。直接陈述,孩子充其量,是记住了原话是怎么说的,他能复述出来。可这没用。能复述出来,和自己“感受到了”,理解了,是两码事儿。况且,很多道理,属于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类型:你说都没的话去说。那靠什么去教会孩子明白那些道理呢?就靠想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这样类型的书。

    孩子,你给到他,他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读完了,他的小头脑中,就建构起书中主题的星团,紧接着,就涌现出要教给孩子的那个道理了。他自己“学会了”那个道理。你无法用别的法子教。只能给他这本书,让他自己读。只能这么教。

    很多人啊,他活了一辈子,很多道理都没有在头脑中“感觉到”过。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他所受到的教育不行。这个书呢,好书,你在合适的时候,给到孩子,让他自己去读,就是最好的教育了。嗯...这是这个,发明的故事。还有几本,回头再接着介绍吧。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7-5 17:51:48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7-5 18:14 编辑

020-世界民间故事丛书与伊泰洛•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今天呢,申爸介绍一本特别为人们所喜欢的书。不是给孩子介绍书吗?怎么“特别为人们所喜欢”?老少咸宜的书。孩子当然更喜欢。话说,两个月之前,三月十八日。那个时候,大申正在迷世界民间故事丛书。那套书很多呀,26本。申爸把书摆在书架上,让大申自取。从大申的表现看,大申对民间故事的喜爱程度,显然要高于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大申是这样的:在此之前,申爸一直想着利用孩子天赋红利,解决对科学主题的兴趣问题。所以呢,在此之前...十岁十个月...大申接触到的“儿童文学”并不多。民间故事呢,也很少。在此之前,最喜欢看的“儿童文学”是夏丏尊先生翻译的《爱的教育》。申爸本打算让大申阅读英文版的儿童文学来的....这个说过....后来,英语的阅读能力没如申爸所期,跟上来。儿童文学就扔下了。大申接触过一些神话,主要是希腊神话,还看过那套巨大的讲世界神话的讲座。这呢,就是大申面对那两大套书,93本外国儿童文学丛书,26本世界民间故事丛书时的背景情况。一张白纸。申爸要观察,于这类文学作品而言,孩子对什么样的书,感兴趣。
    大申自己选择的顺序是这样的:
    1 真假太子
    2 小无知月亮城历险记
    3 外星人
    4 玻璃孔雀
    5 兽医多立德的冒险故事
    6 公主和妖魔
    7 米凯尔盗马记
    8 魔堡:伊朗篇
    9 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10 神鸟:罗马尼亚篇
    12 鹦鹉血:土耳其篇
    14 蓝顿蛇:英国篇
    15 湖中的城堡:墨西哥篇
    16 火凤凰:捷克斯洛伐克篇
    17 小青龙报恩:朝鲜篇
    29 假话国历险记
    39 诺索夫中短篇小说集
    43 小红马
    46 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
    《真假太子》和《魔堡:伊朗篇》是申爸当做定向阅读,塞给大申读的,目的是启动大申阅读这两套书。这两个不能够算数。之所以选择这两本,也没什么特别的思考,只是随手拿的而已。很显然,大申更喜欢《魔堡:伊朗篇》。更喜欢民间故事。最有价值的是大申读完了这两本书之后,喜欢。喜欢呢,自己到同一套书里面挑的两本书:《小无知月亮城历险记》和那本《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神话讲座的名字,申爸一下子想不起来了...申爸曾经说过的,讲希腊神话、巴比伦神话一套讲座。大申应该是在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假期看的。资料整理的妈妈可以给个名字。
    诺索夫的作品,受到全世界小孩子的疯狂喜爱,这不是没有根据的。
    小无知月亮城历险记
    封面:
    [attach]44372[/attach]
    封底:
    [attach]44373[/attach]
    版权:
    [attach]44374[/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375[/attach]
    小无知月亮城历险记 [苏联]尼•诺索夫著 鲍里索夫绘图 马如瑾装帧 任谷芸节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4月 印数 34000册 定价:0.86元
    接下来,大申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卡尔维诺。大申自选的世界民间故事丛书里的第一本,就是这本《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封面:
    [attach]44355[/attach]
    封底:
    [attach]44356[/attach]
    版权:
    [attach]44357[/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358[/attach]
    猫先生开店:意大利篇 [意大利]伊•卡尔维诺等编 袁华清译 梅林绘图 何礼蔚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7月 印数:19000册 定价:0.71元
    哎呀,这本书,大申那个喜欢呀!看书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从沙发上一会儿跳下来,蹲在地上看,一会儿又爬上去,坐在沙发上看....申爸凑过去问大申:“好看吗?”大申乐呵呵地回答:“巨好看。超级好看,顶级好看!”它那个民间故事吧,有26本,不是每一本,大申都觉着好看。刚才列出的那些讲故事丛书里面的书,有一本,大申就没看完。没看完,就插回书架上去,换另一本了。可惜,申爸当时没记录,后来想不起是哪一本了。
    既然申爸认为,人类的智力主要是靠语言建构起来的,那么,一个自然合理的推论就是:某些书,其作者摸到了“能和头脑中最广泛的智力结构相共振的法子”,让作者写出的书,能够获得人们的普遍共鸣。特别是,针对小孩子,他们淳朴初开,和这种书,共鸣的程度更加剧烈。找到这种书,挑选其中合适题材的给孩子。这就是给小孩子选书的原则。如果申爸这么想的话,那么,一个最自然不过的阅读领域,就是民间故事。为什么呢?民间故事啊,那是经过千千万万人的加工和筛选之后,精粹出来的东西。这种“共鸣程度”是最强烈的。当然,我们现在无法再找到擅讲故事“老妇人”,坐在孩子身边,给孩子讲故事。我们只能通过文人收集整理过的文字资料,来重现那些故事的神韵给孩子。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收集者本身的水平和素养。只有那些超一流的收集者,才能够把“原著”中的神韵保留下来,重现给孩子们。
    既然大申如此之喜欢这位猫先生开的店,那申爸就顺藤摸瓜,摸到了伊泰洛•卡尔维诺那里。这本意大利童话。
    意大利童话
    护封:
    [attach]44359[/attach]
    封面:
    [attach]44360[/attach]
    [attach]44361[/attach]
    封底:
    [attach]44362[/attach]
    扉页:
    [attach]44363[/attach]
    版权:
    [attach]44364[/attach]
    伊泰洛•卡尔维诺为这个中文版写的几句话:
    [attach]44365[/attach]
    在卡尔维诺的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把他的书,称作:Italian Fokltales。中文版把这个词,翻译成“童话”。意大利童话 [意]伊泰洛•卡尔维诺采录选编 刘宪之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年9月 印数:精 3500册 平装 45000册 定价:10.00元-7.50元

    这本书的装帧和插图,都是何礼蔚先生设计的,和世界民间故事丛书故事里的《猫先生开店》一样。实际上,整套《世界民间故事丛书》的封面设计,都是何礼蔚先生。那套书里面的插图是由很多作者画的,何礼蔚只给金色的皮毛画了插图。
    《意大利童话》中的插图欣赏:
    [attach]44366[/attach]
    金色的皮毛
    封面:
    [attach]44367[/attach]
    封底:
    [attach]44368[/attach]
    版权:
    [attach]44369[/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370[/attach]
    金色的皮毛:南斯拉夫篇 黄玉山等译 何礼蔚 装帧•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1月 印数:42000册 定价:0.31元。

    何礼蔚先生设计的世界民间故事丛书的封面:
    [attach]44371[/attach]
   
    还是说大申吧。一个月后,《意大利童话》到了大申手里。那个喜欢呀...这本,不像那本猫先生,只有14万字,两天就看完了...这是一本83万字的大书。大申从4月13号,一口气读到4月18号,用了6天的时间,才把这本1081页的厚书读完。读得如醉如痴。早上一起床,一边揉眼睛,一边往沙发那边跑,抓起书,就开始看;看了一会儿,才想起还没上厕所,这才跑到卫生间去撒尿;该上学了,都穿戴好,准备出门儿了,还要把书抄起来,再看上两眼,嘴里还说:“我走快点儿,来得及。”晚上不睡,一直看。看到十点多了,实在不行了,可能是想自个儿在沙发上眯一会儿,再接着看。结果,在沙发上睡着了。这时迄今为止,最吸引大申的一本书。大申对这本书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哈利•波特、查理九世、阿衰还有自己借来的沈石溪。

    1980年10月,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了,旋即,这本书就登上了New York Times和Times两大畅销书榜单的榜首,成为当年的最佳文学作品。 一本10月份才出版的书,就能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这已经不容易:就剩两个月,没多少时间剩给读者了么。可这本意大利童话确实如此。这个呢,说明,不仅是孩子,成人也非常喜欢这本书。老少咸宜的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到底是为什么,让这本书这么受欢迎,卡尔维诺到底施了什么魔法呢?这个,回头再接着说吧。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7-5 20:09:3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7-5 22:51 编辑

020续-意大利童话


    接着说哈,这个意大利民间故事:《意大利童话》。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这个东西?我们呢,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们所说的民间故事,都不是一手的。即是说,我们的民间故事都不是从“老妇人”的口里听来的。我们的民间故事呢,都是从书上读来的。这一点,很重要,也很微妙。“老妇人”是不会写字的。要写成书,那就一定得有文人来写。也就是说,本质上,我们读到的民家故事,是挂着老妇人的幌子的别人的作品。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这么说,收集民间故事的人们,是有点儿包屈。

    当然啦,一篇故事,有很多要素:题材啦,素材啦,风格啦,格调啦....很多很多。收集民间故事的人,尽可以把这些方面的品质予以保留...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事还是“老妇人”的...但是,有一个很微妙的方面,却不一样了:语言。你让一个老妇人在那里讲,十个收集故事的人在下面听,听完了,请他们分别把刚听到的故事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十个人形成的文字,都不一样!收集民间故事,可不是把原话一个字不差地变成文字,写到纸上,这么一个事情。收集民间故事,是收集者再创造的一个过程。这个收集者的态度和语言运用水平,决定了他写出的东西,是好还是不好。那十个坐在下面记录故事的收集者,有一个叫做卡尔维诺。诶,他记录下来的民间故事,孩子们喜欢。这个,和民间流传的故事没太大关系,和卡尔维诺,有关系。

    卡尔维诺是意大利一流的文学家...他竟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读过卡尔维诺的作品的人,一般都是指出这个事实之后,“这充分表明,诺贝尔文学奖也没啥了不起”,接着他评价说...作为文学家的卡尔维诺呢,他牛在哪里?他把语言当成一种工具,作为工具,语言在他的笔下,被运用到了极致。这怎么说呢?你去读卡尔维诺的原著,不难体会这一点....因为有个翻译的问题,翻译者要是不给力,他笔下的中译本,会把这种特色给流失得剩不下多少。要理解这一点,你可以去读中国人写的作品....没有“翻译”的问题了....比如说,莫言的《檀香刑》。他的那个语言的运用,会让读者感到生理上的痛...就是说,读者的身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是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不舒服,极度地不舒服....只有心理强大的妈妈才可以去看看檀香刑,要是一般,就算了吧。

    语言呢,被运用好了,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卡尔维诺就玩儿这个,玩儿得特别高明。为什么“身临其境”要打引号呢?这个“身临其境”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身临其境,是有差异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身临其境,是说入戏了,读者和故事里的人一同悲,一同喜。这个“身临其境”,还要更进一层。我们的手指,被小刀割了,疼,流血。我们的大脑,是怎么知道手指被割了,流血呢?是靠手指上的痛觉神经、触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的电信号;靠视觉神经看到的血,大脑把这些信号综合到一起,得出结论...就是感觉到...手指被割了。

    假设说,在我们意识到手指被割那一刹那,有一台脑成像仪,准确记录下产生“手指被割”的意识的大脑同亮的区域。当然,我们知道,这种“同亮”的区域,是由从手指上和眼睛里传来的电信号所激活的。可是呢,单靠语言,也能够激活刚才同亮的区域。一模一样的区域。这样的,尽管我们的手指没有被割,但是还是能够产生和手指被割同样的感觉和感受。这就是“身临其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你要是好奇,你去读檀香刑,你就知道了。我们不说这个了。

    卡尔维诺呢,自己摸到了让人“身临其境”的窍门儿,于是,就高高兴兴地玩儿起这个游戏来了:他在纸上创造各种“身临其境”。当然,很多成功了;很多不成功。这是可以理解,自然的事情。语言运用大师。他是。有一种“身临其境”,就是智力上的活跃和满足。在卡尔维诺看来,这个没什么特殊:他可以用语言让一个人真的感到手指被割了,当然也可以让一个真的感到智力上愉快。卡尔维诺所做的这种“身临其境”的尝试,就是这本《意大利童话》。

    上面呢,是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卡尔维诺所干的事情。当然,卡尔维诺作为实践家,他不从这个角度看他写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是永远也写不出作品的。那么,卡尔维诺,怎么说他自己所干的事情呢?这是伊泰洛•卡尔维诺
    [attach]44379[/attach]
    有爸爸妈妈以为,民间故事么,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请个老奶奶,她说,你记录。记录完了,把虫儿一捉,拿出来发表,不就完事了吗?没有这么简单的。我们看,卡尔维诺怎么说: “但是我甚至在对原始素材还缺乏研究热忱的情况下,就毫无准备地置身于这浩瀚的大海之中了。我陷入困难重重的境地,在一大堆呆滞而又不受理智控制的口头传说前感到无可奈何。”“我既得注意决不让逻辑推理把阅读材料时所得到的美感毁掉,又得注意不要过早地被这些错综复杂、难以捉摸的素材所迷惑。有人也许会问,既然我跟民间故事没有必然联系,为什么还要承担这项工作呢?对此,我将在适当的时机说明。”不知道卡尔维诺在什么时机“说明”了他为什么要承担这项工作。很可能,他根本就没有说。申爸知道这种感觉:当写这文字的时候,头脑中闪现了“为什么”的原因,可是,和当时所写的主题不相干;这个很重要,确实要说出来。可是,后来,就想不起当时闪现的东西,是什么了。

    为了写这书,他还得收集材料:“在着手利用手头资料编纂民间故事的时候,我渐渐地染上了一种狂热,想获得越来越多的各种民间故事的版本。材料的核定、分类和比较,几乎成了我的嗜好,我感到自己被类似昆虫学家们的那种特有的热情所支配。我想,这也是赫尔辛基民俗学家协会的学者们特有的热情吧。这种激情迅速地转化为一种狂热的癖好,其结果是:为了换取《金粪驴》故事的新版本,我会拿出普鲁斯特写的所有小说。倘若读到的故事是新郎在吻母亲时失去记忆,而不是回教丑妇的轶事,我就要大失所望。我的眼睛象染上了狂热症的人那样,变得敏锐起来,我一眼就能在最难以分辨的阿普利亚或弗留利版本里,区分出“普雷泽姆莉娜”型的人物还是“贝林达”型的人物。”

    “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这项蜘蛛网似的研究工作缠住,它的麻烦之处不在于外部形式而在于内部特征:无穷无尽的变化和无休无止的重复。与此同时,我那仍然清醒、并且为自己的癖好日益发展而感到兴奋的理智发现,意大利民间故事丰富、明晰、变幻莫测且真伪混杂,在这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日耳曼、北欧和斯拉夫诸国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这些呢,是一位真正干活儿的人,在叙说他干活儿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从卡尔维诺的叙述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呢?最大的启示就是:好的民间故事集,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一部好的民间故事集,确实需要一流的高手,披沙拣金,辛辛苦苦,兢兢业业,才能达到。民间故事集,很多。但是得到好的,却很难。难就难在,收集者要把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故事所存在的根由,在他的选目中,在他的文字里,保留下来。

    民间故事为什么存在啊?你看,在卡尔维诺的英文短序中,他用Italian Folktales,意大利民间故事,来指代他的这部书。中文版呢,名称译作《意大利童话》。在这里,童话和民间故事是划等号的。中文译名道出了天机:是给小孩子讲的东西,这个民间故事才有理由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人都要去“老妇人”那里去采集民间故事的原因。妈妈么,给孩子讲故事。

    童话呢,这个东西,分成民间故事和文人创作故事,两大类。昨天申爸说了,大申对世界民间故事丛书和外国儿童文学丛书这两套书的取舍。很显然,大申更喜欢民间故事。孩子为什么喜欢读民间故事啊?申爸说了,有三种情形,是最基本的人类愉悦感的来源:智力的、身体体力的和性的。这个民间故事,击中的,恰好是第一种。小孩子他读这个好的民间故事,引发最深切的愉悦感,手不释卷,读了还想读....他上瘾。既然民间故事击中的是“智力”这个愉悦感的来源,那么,在孩子的某个年龄...比如说,八岁....这个东西应该是建构/锻炼孩子智力的不二手段。这个东西很重要。

    申爸现在知道,对于建构/锻炼智力而言,十岁了,十一岁了,大申这么大了,数学是最借力的手段。但是,对于八岁的孩子,数学肯定不是。什么是呢?民间故事。也就是说,对于孩子的阅读和聆听,申爸给出的关键路径是:五岁半伴听,听天书。这个阶段要原著;一出了伴听年龄,八岁开始,民间故事就接上来。民间故事给早了不行。给早了,会影响到孩子对世界图景的建构。给早了,孩子会把他的世界图景给建构歪了。

    嗯..这本《意大利民间故事》,有很多电子书。...意大利童话...妈妈们可以找来读一下。妙面爸读后的感觉是,惊悚和诡异。其实呢,更准确的描述是:粗粝和野性,粗粝,糙粝。很多篇章,很野。有很多妈妈,不喜欢这种风格。不喜欢怎么办呢?那就找选本。不是每一篇童话,都是那么粗粝野性的哈。把粗粝野性的删掉,剩下的温文尔雅....谈不上温文尔雅,是不粗粝不野的。主要的选本呢,就是那本《猫先生开店》。当然,这个买不到了。还有两种选本。《金丝鸟王子》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意大利民间故事选》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

    金丝鸟王子封面:
    [attach]44380[/attach]
    封底:
    [attach]44381[/attach]
    版权:
    [attach]44384[/attach]
    金丝鸟王子(英汉对照) [意]伊•卡尔维诺编著 刘宪之译注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年3月 印数:15300册 定价:2.5元

    嗯...这个选本很好哈。主要它是英汉对照的本子,并且是大对照。前边全是英文,后边全是中文。这个本子的中文翻译,和《意大利童话》是一样的,都是刘宪之翻译的。翻译稿没有增改,和上海文艺里面的一模一样。因为选本,粗粝的篇章,都给选下去了。

    意大利民间故事选
    封面:
    [attach]44383[/attach]
    封底:
    [attach]44385[/attach]
    版权:
    [attach]44386[/attach]
    意大利民间故事选 伊•卡尔维诺编著 陈秀英 任宜 刘黎婷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1年11月 印数:15500册 定价:0.65元
这本书是从意大利原著直接翻译过来的。它的特色呢,是“直译”,外语出版社出版的么,主要是为了学习语言用的。几位译者,把这书翻译得也很好看。

    大申把这三本,一口气儿都看完了。篇目是重复的...大申不管这个。就当“再看一遍了”。说到这里,民间故事这个话题,算是告一段落。可是,于引发的话题,才刚刚开始。敏感的妈妈,可能已经想到了:孩子这么喜欢民间故事,那么....可以借用这种喜欢,干点儿什么。刘宪之的译本呢,是从英文版转译过来的。它英文版能够登上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文学书排行榜的榜首,那就意味着,其英文版本,也是一个极好的翻译本。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传承了原著的神韵和语言继承。申爸呢,已经请山神去找英文版的电子书和朗读MP3了, 不知道找不找得到。如果找到,这倒是孩子学习英语的一把利器。孩子喜欢么。

    英文版的信息:Italian Folktales, selected and retold by Italo Calbino, George Martin,  Harcourt Brace Javanovich, 1980 Italo Calvino

    嗯...要借助这个平台,解决学习英语的问题....可是,这就完了吗?没有!远远没有完呢。还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借用这个平台来解决。今天先说到这儿吧,回头再接着说。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7-5 23:08:19

021-中国最好的民间故事《白话聊斋》



    话说,申爸看到大申如此痴迷于《意大利童话》,开始琢磨,怎么借用这个“喜欢”了。一个方面,意大利童话的英文版,找来阅读,用来学习英文。这个已经说过了。另外呢?古文。妈妈们知道吗,咱们中国的民间故事集,最有名的是哪一本吗?哪位妈妈知道?对!聊斋志异。

    申爸不记得在哪里看过周作人的一篇文了。他回忆自己的学堂生活。说起自己的古文,他回忆说,自己六岁开蒙,背四书五经。背是背,可一点儿不懂。背了五六年,古文还是不懂:读不断,读不懂。后来,到了十一二岁的光景,自己偷着看聊斋志异。书看完了,自己的古文一下子就“通了”。

    申爸呢,就弄来聊斋志异,用拓荒做手段,打算让大申也读通了。可惜...没成功。大申倒是读了大半本,可是一点儿兴趣也没有:看不懂。看来,人家周作人,五六年四书五经,还不是白背的。既然读不懂,申爸这条打通古文的路子,也就放下了。申爸也不再让大申硬着头皮啃那个聊斋志异了。当时呢,申爸没想清楚,这个聊斋鬼故事,还有什么别的属性。这回,申爸看到大申如此喜欢民间故事....就想:中国的民间故事,最牛的是哪一本?

    本来哈,申爸这么想,意图是:这个卡尔维诺,意大利人。他的书,经过了英译,经过了汉译,即便译的都好,可原作的神韵,也丢掉大半。 找到中国最好的民间故事...这个就没有翻译过程中的流失问题...对于智力的打磨,应该更好。忽然,申爸大乐:聊斋志异啊!这个就是中国最好的民间故事本子啊!以前没留意这件事情....怪不得聊斋那么流行,那么受周作人喜欢。原来,流行,被喜欢的原因,和大申喜欢《意大利童话》的原因,是一个。嘿!这回行了:大申不是读不了古文么,没关系,找白话聊斋好了。大申只要喜欢上了聊斋故事....这一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再看原著,将会大有裨益。于是,申爸就动手孔夫子去找。结果呢,就找到了这套《白话聊斋》:
    封面:
    [attach]44387[/attach]
    封底:
    [attach]44388[/attach]
    版权:
    [attach]44389[/attach]
    白话聊斋 主编 李厚基 译编 李厚基 姜东赋 韩海明 许桂亭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1年5月 印数:680210册 定价:1.35元
   
    书呢,很快就到手了。申爸打开一看序言,惊了。这个李厚基,何许人也?申爸是说,就序言而言,其文字的功力,直透纸背。那个话写的,晓畅自然,轻松流畅中,作者于语言的沉厚功底,亦遮掩不住地渗透出来。单从语言的角度,这套白话聊斋,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尽管译编者有四位,可是主编的功力如此,他挑的搭档,绝不会差到哪里去...要不,也入不了他的法眼。

    这个白话译本呢,天经地义地要入基础三百的。没得跑。正好赶上五一放假,申爸在四月三十日早上,把这本书给到了大申。本来,大申看意大利童话的劲头,就够吓人了。可这下子,申爸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大申用了不到两天,到五一下午2:30,把四本白话聊斋,53万字,全部看完了。上次看意大利童话,大申还睡觉。这回,可倒好,不吃不睡,一口气把四本书给吞了。

    申爸呢,这边厢,一直琢磨着怎么把大申的古文给干掉。看到大申如此痴迷于聊斋,申爸长出了一口气:大申的古文问题,就此终结了。古文,已经是大申的囊中之物了。彻底掌握,不过就是个时间问题了。看完了书,申爸早已经准备好了聊斋的朗读,上次扔到一边的书,也早已找回来,让大申一边听朗读,一边就着看。大申兴致勃勃地看起来。这样伴看了好一阵儿,申爸跟大申说,把MP3关了,试试自己读,能不能读懂。大申就光读。读了一阵子,跟申爸说:没劲,完全看不懂。马上,大申补充说:我听能听懂!申爸不管那个,管它读还是听,只要能懂,就行。

    于是,大申就听MP3,把书扔一边儿,不看了。大申不看,申爸把聊斋志异拿起看。一看呢,申爸发现问题了:这个原著啊,很是少儿不宜。那个意大利童话,糙粝是糙粝了一些,给小孩儿看,勉勉强强,还行;这个蒲松龄,太成人文学了这个...不过,白话聊斋里面选的篇目,肯定没有少儿不宜的内容....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书么,本来就是给小孩子的选本。申爸呢,也没空儿去按白话聊斋里的目录,去摘MP3,就把这事儿交给山爸了,请山爸把故事摘出来。也不知道山爸摘到什么程度了。聊斋,暂时不能给大申听了。申爸就把聊斋给停了。正好,这个时候,英语上来了:大申开始阅读Harry Potter,也确实没空儿听聊斋了。反正也不着急,等山爸搞好了,再继续聊斋。搞掉古文。嗯...先说这儿吧,回头再接着说。
    [attach]44390[/attach]
    莫着急莫着急...等申爸把构成孩子十岁之前阅读骨架的所有书介绍完...也就是这波僵尸结束之后....再回过头来,给出完整的关键路径。还要考虑喜宝妈没有介绍过的书,比如少年科学画报、可怕的科学、丁丁历险记....所有必须的书籍,都齐了之后,再排序。要不,不是回头调整,就是中间落一段时间没说。

    昨天呢,妈妈们在总群里边讨论得很好。有很多话题,指读问题、漫画问题、引导孩子阅读、孩子写字问题、天书问题.... 嗯...在孩子整个的幼年和童年期,有一个最令这里的爸爸妈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既要给孩子根本看不懂的天书,又要给孩子适龄的读物?这个问题呢,不只是天书敏感期遇到。在天书敏感期过后,依然存在:愉快阅读、定向阅读还有拓荒阅读。

    事实上呢,上面这个矛盾,只不过是一种人生根本问题的阶段性表现而已...在天书敏感期的表象,在孩子幼年童年的具体表现... 它本身不是根本问题。只是一种表现而已。那么,根本问题是什么?根本问题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生存着眼于当下:要活着,活得好;发展着眼于未来:未来怎么有出路,有更好的前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可不是天书敏感期所独有的。它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生存问题解决好了,可以享受安适的当下,有幸福愉快的生活;发展问题解决好了,会让一个人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希望,有未来。

    妈妈们都关注孩子,不自觉地,忽略了老人。妈妈们去关注一下你身边的老人:很多很多人,一退了休,马上就萎缩苍白起来。老人好像忽然“消失了”,他只活在节假日或者你想起他来的时候...这诚然是老人年龄大了,精力衰退的缘故;可是,同样是精力衰退,还是有老人活得生机勃勃啊!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很多退休后的老人,失去了希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崩塌了,没有了未来。“发展”的方面,出了问题。嗯...这是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推到人生的两端...小孩子和老人身上...问题是什么,具体表现如何,就看得很清楚了。那么,针对儿童,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这种表现,背后的机理又是什么?我们怎么理解孩子发展中的内在驱动力量,规划出有效高效的教育方案呢?这些问题,回头再接着说哈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7-10 14:11:03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7-10 17:12 编辑

022-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


    至今为止呢,申爸推荐的所有的书,要是摆在一块儿的话,拿给笃信上课外班好的妈妈去看,你知道,她会怎么说?“没用!”确实,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这些书呢,“都是些闲书”。可能是因为眼界,也可能是某种偏见。对于很多妈妈来讲,只有那些支持课堂学习的书,才是好书。这句话于我们听来,肯定不对,“只有那些支持课堂学习的书,才是好书。”但是,如果把话说成这样:“那些支持课堂学习的书,也是好书。”这话就对了。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这么想,肯定是错误的。

    接下来呢,申爸要说一套学习的书了....这是到目前为止,申爸推荐的唯一一套和课堂学习有关的书。先说一套和学习稍微远一点儿的书: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这套呢,一共有10本。
    第一本:封神榜故事
    封面:
    [attach]44401[/attach]
    封底:
    [attach]44402[/attach]
    版权:
    [attach]44403[/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04[/attach]
    封神榜故事 林海改写 郑孝同 插图 装帧 1990年3月 少年儿童出版社 印数:20500 定价:3.00元

    妈妈们看哈,这个二手书,很旧很烂。这说明,孩子们喜欢读这本书。它这套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呢,全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改写的故事。小孩子,都喜欢读故事;他把什么也看做是故事,当成故事来读。利用这一点,给古典文学改编的故事,为下一步阅读原著,打下基础;就如同听哈利波特为阅读哈利波特打下基础一样,也和阅读哈利波特为阅读Harry Potter打下基础一样。为什么要孩子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可以为孩子的中国文化的素养,打下感性的基础。没有这个,直接去读论语,那是隔着呢,够过去很困难。
    第二本:镜花缘故事
    封面:
    [attach]44405[/attach]
    封底:
    [attach]44406[/attach]
    版权:
    [attach]44407[/attach]
    插图欣赏:
    [attach]44408[/attach]
    镜花缘故事 李汝珍原著 庄心田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12月 印数:178000册 定价:0.21元

    第三本:老残游记故事
    封面:
    [attach]44410[/attach]
    封底:
    [attach]44411[/attach]
    全是老人斑,这书
    版权:
    [attach]44412[/attach]
    看一下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的编辑宗旨哈:
    [attach]44413[/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14[/attach]
    老残游记故事 刘鹗原著 赵白山插图 庄心田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8年6月 印数:95000册 定价:0.10元

    第四本:聊斋故事选
    封面:
    [attach]44415[/attach]
    封底:
    [attach]44416[/attach]
    版权:
    [attach]44417[/attach]
    内容提要:
    [attach]44418[/attach]
   回头,得到这本书的妈妈,别忘了一件事:到时候,把这本薄书给到孩子,看能不能引诱孩子去钻咱们的花果山版聊斋志异。申爸总觉的,伴听锻炼出来的强悍的聆听能力,孩子只要给一点点诱导,就能够去听原著朗读。山爸呢,接到白话聊斋之后,先把篇目整理出来。有了篇目,就能够安排出书了。然后,再找朗读。找到MP3了之后呢,就给宝妈她们去“配乐”。如果一切顺利,成妈她们租到了聆听平台,这个就可是上架去“卖”了。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19[/attach]
    妈妈们仔细读一下这个版的白话,等拿到李厚基版的,对比一下,就知道李厚基版厉害在哪里了。

    BB妈:为啥不用三国来诱导呢,三国的连环画(上海人民美术)很好找,其它的三国的书也多。音频也有现成的。
    哈妈:三国和聊斋 是不同的文体。
    申爸:三国是官话,聊斋是文言。是不同的东西

    第五本:儒林外史故事
    封面:
    [attach]44420[/attach]
    封底:
    [attach]44421[/attach]
    版权:
    [attach]44422[/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26[/attach]
    儒林外史故事 吴敬梓原著 程十发绘图 庄心田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8年6月 印数:175000册 定价:0.15元
    妈妈们看看这本书里的插图。程十发的功力,那确实不一样。
    内容提要:
    [attach]44425[/attach]
    迅雷爸:可以尝试啊,俺试试史记
    申爸:史记的内容,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差了点儿,不如聊斋那样让孩子狂热。之所以选哈利波特做汉语阅读读字和英语阅读的入门资料,就是因为哈利对孩子的吸引力大。这个道理一样。
    迅雷爸:确实有点嫌它们是“闲书”
    申爸:一步到位,不是不可能,但对于家长的要求,要很高。普遍来讲,很难做到。
    乐妈:申爸,我看过聊斋,感觉通篇鬼美女引诱读书俊美男青年……SORRY我的意思……那个……
    申爸:这个男孩儿的妈妈,不用担心:小东西还是石头,对于俊男美女这方面的内容,完全无感。女孩儿的妈妈,要留意把握时机。小学四五年级的女孩儿,已经开始发育了。
    婷妞妈:小女生妈妈怎么办?
    申爸:这得靠小女生的妈妈自己探索....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7-11 16:18:4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7-11 16:39 编辑

022续-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


    第六本 孙悟空
    封面:
    [attach]44428[/attach]
    封底:
    [attach]44429[/attach]
    版权:
    [attach]44430[/attach]
    插图及内容欣赏:
    [attach]44431[/attach]
    孙悟空 王永生编著 赵宏本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1年10月 印数:150000册 定价:0.59元
    诶,这个《孙悟空》好,大申超喜欢。不知道为什么。

    第七本 唐宋传奇故事
    封面:
    [attach]44432[/attach]
    封底:
    [attach]44433[/attach]
    版权:
    [attach]44434[/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35[/attach]
    唐宋传奇故事 刘耀林编写 仉绍勇插图 王俭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3月 印数:20500册 定价:1.95元

    第八本 战国群英谱
    封面:
    [attach]44436[/attach]
    封底:
    [attach]44437[/attach]
    版权:
    [attach]44438[/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39[/attach]
    战国群英谱 何焕霞 范奇龙编写 任根生插图 王俭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5月 印数:16200册 定价:2.00元

    第九本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
    封面:
    [attach]44440[/attach]
    封底:
    [attach]44441[/attach]
    版权:
    [attach]44442[/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43[/attach]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上下册) 华珍编著 仉少勇插图 王俭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0年2月印数:2200册 定价:5.10元

    最后一本:中国历代笔记故事
    封面:
    [attach]44444[/attach]
    封底:
    [attach]44445[/attach]
    扉页:
    [attach]44446[/attach]
    版权:
    [attach]44447[/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50[/attach]
    中国历代笔记故事 刘耀林编著 仉少勇装帧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5月 印数:52000册 定价:0.94元

    还要加一本:红线盗盒
    封面
    [attach]44451[/attach]
    封底:
    [attach]44452[/attach]
    版权:
    [attach]44453[/attach]
    红线盗盒 刘耀林编著 侯春洋插图 韩硕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11月 印数:220000册 定价:0.28元

    这个书呢,在文字内容上和《中国历代笔记故事》一样,只不过是老版,装帧和插图不一样。申爸自己喜欢这个老版,只不过不是这套丛书里面的而已。这个呢,是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休息会儿,接着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小丛书。小丛书一套极其漂亮的书。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7-23 20:31:22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7-23 20:55 编辑

023-古典文学小丛书



    接着介绍哈,该古典文学小丛书了。昨天没介绍完,后来说别的事儿去了。
    这“套”书呢,一共有9本(精确说,是9套)...其实,里边少年儿童出版社承认的,应该有6本,其他三本呢,是申爸加进来的。在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里边,有一本《孙悟空》。孙悟空和诸葛亮,是中国民间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故事很多。少儿社把孙悟空,弄成一本书,放在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里边,把诸葛亮呢,弄成一本《诸葛亮》,放在中国古典文学小丛书里边...申爸看来看去,瞧来瞧去,也看不出这两本书在风格体例上,有什么不同....本来就是完全相同的两本书么...不明白为什么放在两套丛书里边。
    不管了,这第一本,诸葛亮
    封面:
    [attach]44478[/attach]
    封底:
    [attach]44479[/attach]
    版权:
    [attach]44480[/attach]
    插图欣赏:
    [attach]44481[/attach]
    诸葛亮 王永生编著 梁洪涛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7年4月 印数:378000册 定价:0.48元
    写这两个人物的书,市面上是很多的,汗牛充栋。可是呢,写得好,并且为时间所检验过的,当推这两本书。申爸拿给大申,果真喜欢。喜欢得不得了。这两本书都是复旦大学王永生教授编著的。
    第二本,水浒故事选
    这是一套书,六本。都是小薄册子,装在一个暗绿色的纸盒子里面,漂亮极了。
    先看一下盒子:
    [attach]44482[/attach]
    [attach]44483[/attach]
    诶...申爸这才发现:这套水浒故事选,属于昨天介绍的那套古典文学故事丛书里边的诶...不管了,反正也差不多...申爸也搞不清,这两套书到底有啥区别...
    我们接着看看,里面的六本小书吧:
    第一本,鲁智深
    [attach]44484[/attach]
    第二本,武松
    [attach]44485[/attach]
    第三本,智取生辰纲
    [attach]44486[/attach]
    第四本,林冲
    [attach]44487[/attach]
    第五本,李逵
    [attach]44488[/attach]
    第六本,三打祝家庄
    [attach]44489[/attach]
    三打祝家庄封底:
    [attach]44490[/attach]
    啊...申爸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搞错了,妈妈们看,这书的封底上的Logo:
    [attach]44491[/attach]
    刚才那本诸葛亮封底上的Logo:
    [attach]44492[/attach]
    昨天呢,介绍的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上面的Logo:
    [attach]44493[/attach]
    妈妈们看出来了吧:两套丛书,本应是用下面两个Logo的。可是,这套水浒故事选,却嫁接了一个混合logo:图案选用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小丛书的图案,文字却用了“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当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自己就搞错了...不过呢,这也说明点儿什么...先不管了,把书介绍完再说。
    水浒故事选 施耐庵原著 鲁兵 余鹤仙节选 陆震伟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2月 印数:91000册 定价:1.30元
    第三本,打虎的故事
    封面:
    [attach]44494[/attach]
    封底:
    [attach]44495[/attach]
    扉页:
    [attach]44496[/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497[/attach]
    版权:
    [attach]44498[/attach]
    打虎的故事 霍松林编写 林曦明插图 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62年5月 印数:50000册 定价:0.26元
    第四本 中国古代神话
    封面:
    [attach]44499[/attach]
    封底:
    [attach]44500[/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501[/attach]
    扉页:
    [attach]44502[/attach]
    版权:
    [attach]44503[/attach]
    中国古代神话 褚斌杰著 颜志强插图•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9年11月 印数:200000册 定价:0.29元
    第五本 中国古代诗歌
    封面:
    [attach]44504[/attach]
    封底:
    [attach]44505[/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506[/attach]
    版权:
    [attach]44507[/attach]
    中国古代诗歌 杨宏编注 倪绍勇装帧插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7年6月 印数:15000册 定价:1.40元
    第六本 中国古代笑话
    封面:
    [attach]44508[/attach]
    封底:
    [attach]44509[/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510[/attach]
    版权:
    [attach]44511[/attach]
    中国古代笑话 魏金枝编写 贺友直绘图 张世明装帧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8年3月 印数:58400册 定价:0.25元
    接下来的三本,少年儿童出版社没有说是隶属于中国古典文学小丛书里面的。不过,照申爸看来,其风格和体例,完全和这套小丛书是一样的,故也划拉来,放在一起。
    第七本 中国古代散文
    封面:
    [attach]44512[/attach]
    封底:
    [attach]44513[/attach]
    扉页:
    [attach]44517[/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516[/attach]
    版权:
    [attach]44518[/attach]
    中国古代散文 王光祖 张德林 祝文品译注 插图 杨永清 装帧 侯春洋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11月 印数:47000册 定价:0.70元
    第八本 中国古代寓言
    封面:
    [attach]44519[/attach]
    封底:
    [attach]44520[/attach]
    程十发先生为这本书绘制了28幅插图。申爸多展示几幅:
    疑人偷斧:
    [attach]44521[/attach]
    干车沟里的鲫鱼
    [attach]44522[/attach]
    钓鱼
    [attach]44523[/attach]
    妈妈们仔细看看,程先生的画风。铁笔刚划,力透纸背。如此的画,配合上魏金枝先生这样的文,印在泛黄的纸张上...孩子的艺术品位是怎么来的?你从小就给他看这样的书,长大了,自然就有了。妈妈想让孩子没有,也不可能。申爸老说,那些200-100的垃圾...刚来的妈妈,很不习惯:那些书哪儿不好啦?当然,其本身来讲,也还行。可你得分跟什么比。你和魏先生和程先生联手创造的这样的书比,那就没法儿比了。妈妈总得给孩子最好的书籍资料...给那个和给这个,妈妈又不需要多付出什么...为什么不给最好的呢?
    版权:
    [attach]44524[/attach]
    中国古代寓言 魏金枝编写 程十发绘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4年12月 印数:372000册 定价:0.35元
    最后一本,第九本,古代神话寓言选读
    封面:
    [attach]44525[/attach]
    这本哈,不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的。
    申爸说两句,这个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在上海,后者在北京。它们不是同一家出版社。在上个世纪,中国还处于完全的计划经济时代。每个单位,隶属于哪一个部门,很重要。少年儿童出版社是隶属于共青团中央的。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后备政治人才的大本营。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共青团员的年龄,正好挎着少年晚期和青年早期。所以,当时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重点抓了两个出版社,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给少年的出版物;北京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给青年的出版物。中国青年出版社隶属于新闻出版署,原是中宣部重点出版儿童少年读物的专业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隶属于新闻出版署,原是中宣部重点出版儿童少年读物的专业出版社。这个是党管的专业出版机构。一个是共青团,一个党,当年,一声令下,全国的资源,顷刻之间就会被聚集起来。这两个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少儿书籍。插一句,这两个社的区别哈。
    接着说,封底:
    [attach]44526[/attach]
    扉页:
    [attach]44527[/attach]
    内容及插图欣赏:
    [attach]44528[/attach]
    版权:
    [attach]44529[/attach]
    古代神话寓言选读 谭家健选注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9年6月 印数:807100册 定价:0.70元
    申爸呢,不是一直说要给孩子听神话么...这本可以给。所以呢,这本书,是属于“全员”的书:小孩子当天书读可以,大孩子自己阅读。申爸已经请山爸去找这本书中的寓言的MP3文件了。找到了,放在音频平台上,给孩子伴听。先说到这儿吧....回头再接着说。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7-31 21:31:36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2 17:49 编辑

024-少年科学画报与少年百科丛书


    嗯...申爸呢,抖擞精神,开始介绍这“最后一拨”。到关底了。如果你问申爸,有没有什么事情比较后悔。也有,比如《少年科学画报》。这个少年科学画报呢,它期刊。每一期,都是薄薄的一小本,大约有那么三四十页的样子。 这个杂志啊,你给到孩子,不是说,你给孩子一本两本,就能有什么作用的。从1979到1995年,一共17年的时间,每年12期,统共该有将近200期杂志。至少,妈妈们要给到孩子一半,也就是100本,才有效。
    当年...两年前,申爸第一次在李网上推荐这个画报的时候,孔夫子上搜少年科学画报,出来的结果有240页之多...当然,要把时间限定在1979到1995年之间。当时,那有很多很多....现在呢,只剩下4页多了...陆陆续续地,从申爸一推荐这套画报开始,就有妈妈去孔夫子上淘。小河和眉豆妈是最早去淘的妈妈,她不但给小小河淘了一整套少年科学画报,还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手里有完整的少年科学画报的几个人之一。如果考虑到品相,小河手里的画报,当得天下第一:再没有别人手里的画报,有她的那么完整,品相有那么好了。眉豆妈手里的也不行。眉豆的画报完整,但品相比不上小河的。淘这个少年科学画报的妈妈,最后一个是哈妈。哈妈来得晚...不过呢,哈妈自己是做书的,有眼光。什么书好,哈妈一眼就认出来。到了哈妈,就不惜一切代价,要尽可能多收这画报了。哈妈估计也收了一百多期...不过,平均价格,那可能快有小河的十倍了。哈妈之后,再来的妈妈,恐怕不管她出多少钱,都收不到多于100期的少年科学画报了。再不会有了。哈妈动手的时候,少年科学画报在孔夫子上还有将近三十页的搜索结果。哈妈收官之后,这个画报的搜索结果,就只剩下四页多了。
    申爸后悔的地方在于:少年科学画报在妈妈们手里,太分散了。这个东西,孩子过了读字期之后,他读得特别地快。要有效果,量非常重要:妈妈必须提供做够多的量,让孩子尽情地看,吸收,才有作用。少了,十几几十本,根本没用。
    如果你现在让申爸重新来过,申爸会这样做:把所有那240页的少年科学画报,全部拍回来,然后,配套。假设说,能够配出100套比较完整的画报,那就把这100套,全部砸到100个孩子身上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个画报,申爸没弄对,最终的结果呢,弄得画报非常分散,没几个孩子的画报量,能够达到最低临界值。很可惜。少年科学画报,就如同丁丁历险记一样,是某个阶段,实现某个目标,孩子那里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件工具。这工具很好用。吸取少年科学画报的教训,这回,针对这“最后一波僵尸”,申爸改变策略了:收起拳头,集中所有资源于“一些孩子”!
    再来几幅壮锦:
    [attach]44544[/attach]
    [attach]44545[/attach]
    [attach]44546[/attach]
    [attach]44547[/attach]
    [attach]44548[/attach]
    这套书实在是太多了...多到申爸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册。据小河打探,说有198种之多。申爸呢,不太感兴趣于这套书具体是198种,还是200种。太多了,差那么三种五种,十种八种,甚至二十种三十种,于实际使用,没多大影响。
    少年百科丛书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8年1月-1992年4月陆续出版,分年度,陆续出版的情况,大致如下:
    1978年,出版了13种;
    1979年,出版了25种;
    1980年,出版了27中;
    1981年,出版了25种;
    1982年,出版了15种;
    1983年,出版了21种;
    1984年,出版了18种;
    1985年,出版了17种;
    1986年,出版了10种;
    1987年,出版了7种;
    1988年,出版了3种;
    1989年,3种;
    1990年、1991年、1992年各出版一种。后三年出版的这三种,每种勉强只印了4500册....区区的这个发行量,再也支撑不了这套丛书,继续出版下去了。
    这是这套丛书的书目,按照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1 作文知识讲话
    2 科学家谈数理化
    3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4 生命进行曲
    5 石油的一家
    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7 浮力的故事
    8 治虫的故事
    9 今天的科学1
    10 卫生小常识
    11 开发富饶的海洋
    12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
    13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
    14 叶绿花红
    15 话说北洋军阀
    16 奇妙的曲线
    17 中国历史故事-上古、西周
    18 太阳元素的发现
    19 天安门史话
    20 祝你身体好
    21 飞向星星
    22 稀奇的金属
    23 中国自然地理常识问答
    24 中国人学外语
    25 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一)
    26 数学万花筒
    27 金属的世界
    28 草原奇境
    29 唐宋诗选讲
    30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
    31 今天的科学2
    32 奇妙的九
    33 生活在电波之中
    34 月球旅行记
    35 中国历史故事 战国
    36 中国历史故事-春秋
    37 中国历史故事 秦 西汉
    38 中国历史故事-东汉、三国
    39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2
    40 今天的科学3
    41 节约的数学
    42 人民的节日纪念日
    43 神秘的南极大陆
    44 年月日的来历
    45 四季星座
    46 数学的童年
    47 数学花园漫游记
    48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2:伽利略
    49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3:阿基米德
    50 动手动脑学物理.光学
    51 科学的发现1:打开原子的大门
    52 中国历史故事-两晋
    53 从林则徐到孙中山
    54 科学的发现2:圆面积之谜
    55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4:琴纳
    56 物理万花筒
    57 外国历史故事1
    58 和智慧交朋友
    59 地球的秘密
    60 世界长河
    61 中国旅行家的故事
    62 外国历史故事2
    63 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二)
    64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5:法拉第
    65 中国历史故事-南北朝
    66 六十年散文选介:1919-1979
    67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6:科赫
    68 地下的财富
    69 唐宋词选讲
    70 神奇的电世界
    71 谈谈美国
    72 帮你学方程
    73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一)
    74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二)
    75 大炮的学问
    76 今天的科学4
    77 科学的发现3:六大数学难题的故事
    78 成语故事
    79 世界地理常识问答.上
    80 外国美术家的故事
    81 故事新讲:和中学生谈哲学
    82 聊斋故事
    83 外国音乐家的故事
    84 国际小常识
    85 中国历史故事-北宋、辽
    86 科学的发现4: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87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三)
    88 世界地理常识问答. 下
    89 外国历史故事3
    90 动手动脑学物理.力学
    91 唐宋律诗选讲
    92 中国历史故事-隋唐
    93 文言知识讲话
    94 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95 中国历史故事-南宋、金
    96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四)
    97 环球风景画
    98 八十年寻路记:中国人是怎样找到马克思主义的
    99 外国历史故事4
    100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7
    101 人体中的化学
    102 数学传奇
    103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五)
    104 中国历史故事-唐五代
    105 天文万花筒
    106 万有引力的故事
    107 我国的春夏秋冬
    108 数学医院
    109 今天的科学5
    110 生活中的化学
    111 中国自然地理入门
    112 外国旅行家的故事
    113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故事
    114 昨天的故事:暗无天日的蒋家王朝
    115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六)
    116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8
    117 魏晋南北朝诗选讲
    118 空气的一家
    119 生活中的物理学
    120 生物万花筒
    121 中国历史故事.元
    122 中国历史故事.近代(下)
    123 中国历史故事-近代(上)
    124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上)
    125 速度的故事
    126 太阳的一家
    127 动手动脑学物理.电磁学
    128 古代散文选介
    129 地理万花筒
    130 中国历史故事-清
    131 苏联的故事
    132 会“说话”的动物
    133 帮你学集合
    134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0
    135 动手动脑学物理.声学
    136 先秦两汉诗选讲
    137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9
    138 动手动脑学物理 热学
    139 数学游戏故事
    140 奇异的北极地区
    141 相对论的故事
    142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1
    143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2
    144 伟大的空想家
    145 中国历史学习手册
    146 生活中的生物学
    147 科学的发现5:探索光合作用的秘密
    148 外国历史故事5
    149 巧猜妙想学数学
    150 外国音乐家的故事二
    151 中国历史故事-明代(下)
    152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1
    153 国际知识问答
    154 帮你学几何
    155 物理定律与物理学家
    156 奇妙的水
    157 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158 化学万花筒
    159 动物趣事集锦:野生动物饲养员札记
    160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2
    161 城市的地上地下
    162 运动场上学科学
    163 书上“游”日本
    164 生活中的数学
    165 动手动脑学生物
    166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续)
    167 中国企业家的故事
    168 科学的发现7:揭开遗传变异的秘密
    169 生活中的地学
    170 有趣的地名
    171 社会科学世界漫游
    172 元明清诗选讲
    173 外国电影家的故事
    174 解题思路训练
    175 物理学传奇
    176 体育常识百题
    177 做有经济头脑的人
    178 少年趣味昆虫学
    179 在民族之乡旅行
    180 中国美术家的故事
    181 中国电影家的故事
    182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183 简明法律常识
    184 外国美术家的故事二
    185 外国历史学习手册
    186 元明散曲选讲
    187 中国音乐家的故事
    188 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三)
    189 文学知识百题
    190 一百个文学形象
    191 社会发展史趣谈
    192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四)
    193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三)
    194 新中国的故事
    195 宗教王国的奥秘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2 18:09:32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2 18:32 编辑

024续1-少年科学画报与少年百科丛书


    申爸呢,把少年百科丛书的封面,还有书目,上传到群文件之中。转播的妈妈,顺便把这个文件,也转到各群中去吧。这套丛书里面的书太多了,申爸不一一贴封面了。把重点的一些,贴一下就行了。在这个丛书出版的早期,就是1978年的时候,中国少儿社为了尽快启动这套丛书,就从他们历史上出版的书中,挑出一些最经典的重印。这样最快,以便尽快启动这套丛书的出版。这些书里面,精品很多。比如:
    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attach]44596[/attach]
    生命进行曲:
    [attach]44597[/attach]
    石油的一家:
    [attach]44598[/attach]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ttach]44599[/attach]
    浮力的故事:
    [attach]44600[/attach]
    治虫的故事:
    [attach]44601[/attach]
    开发富饶的海洋:
    [attach]44602[/attach]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
    [attach]44603[/attach]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
    [attach]44604[/attach]
    [attach]44605[/attach]
    这本外国文学家的故事,在少年百科丛书中,先后有两个封面。前面的是第一版的封面,后面的是第二版的封面。从整体风格来讲,申爸个人喜欢第一版的封面风格,更活泼一些。可是,后来,中少社的这套丛书,就都采用第二版的封面风格了。还有一种风格,是88年以后出现的,精选本的风格:
    [attach]44606[/attach]
    这个封面呢,是李恒辰设计的。比不上老版的封面设计,也还行。精选本这个封面设计的最大特色,是不用图片,全部用文字。把广告因素也运用上来了:“1978年出版以来,累计印行5000万册。”从艺术的度来说,书籍的封面是不适合做广告的。就那么大点儿地儿,表现书的内容,都还嫌局促,哪里有空间做广告?很多书籍,为了获得艺术审美上的整体感受,出版社的社名都不出现在封面上。可是,9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时,书籍上面的广告,开始出现了。这个先不谈。
    中少社后来从200来种已出版的少年百科丛书中,挑出120种,做了一套《少年百科丛书精选本》。90年的时候,这套精选本获得了中国图书奖的一等奖。获奖的就是上面这个文字封面的书。嗯...这个精选本的封面,也还行,看上去还算整洁素雅,不闹。其他封面的,不在这次扫书范围之内。继续来展示。
    这下一本是叶绿花红:
    [attach]44607[/attach]
    接下来,困难的启动期,就过去了。约稿的书,开始支撑上来。我们可以推知:它一个专业的少儿出版社,早已经有一大把高水平的作者在手里。现在,国家推出一项国家出版工程,那到了编辑们的那里,首先想到的,要去约稿的,就是他们手里的最顶尖水平的作者。所以呢,这个时期的少年百科丛书,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书籍。
    话说北洋军阀:
    [attach]44608[/attach]
    奇妙的曲线。李毓佩!
    [attach]44609[/attach]
    中国历史故事一:
    [attach]44610[/attach]
    这是第一版封面,茅盾题的字。
    [attach]44611[/attach]
    这是第二版封面。在少年百科丛书里面,新创作的图书,顶数这套中国历史故事。它一套有十七本,如下:
    第二本,战国
    [attach]44612[/attach]
    第三本,春秋
    [attach]44613[/attach]
    申爸这里展示的,是按照出版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不是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排列的。
    第四本,秦 西汉
    [attach]44614[/attach]
    这些封面,描绘了姜太公钓鱼、老马识途、苏武牧羊这些故事。
    第五本,东汉 三国
    [attach]44615[/attach]
    第六本,两晋
    [attach]44616[/attach]
    昭君出塞 木兰从军的故事
    第七本,南北朝
    [attach]44617[/attach]
    第八本,北宋 辽
    [attach]44618[/attach]
    右下角那只小猫,画得真可爱
    第九本 隋唐
    [attach]44619[/attach]
    到了大唐盛世了,文成公主
    第十本,南宋 金
    [attach]44620[/attach]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十一本,唐 五代
    [attach]44621[/attach]
    春花雪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后主应该登场了
    第十二本,元
    [attach]44622[/attach]
    第13本,近代 下
    [attach]44623[/attach]
    孙中山与黄兴
    第十四本,近代 上
    [attach]44624[/attach]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十五本,明代 上
    [attach]44625[/attach]
    第十六本,清
    [attach]44626[/attach]
    第十七本,明代 下
    [attach]44627[/attach]
    这是十七本一套的中国历史故事。
    继续往下看哈。下一本,是太阳元素的发现:
    [attach]44628[/attach]
    天安门史话
    [attach]44629[/attach]
    飞向星星!
    [attach]44630[/attach]
    稀奇的元素:
    [attach]44631[/attach]
    中国文学家的故事
    [attach]44632[/attach]
    这是一
    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二
    [attach]44633[/attach]
    一的新版封面:
    [attach]44634[/attach]
    这两本书,都是徐公恃撰写的,封面题字是茅盾。很特别的地方是,一的插图,是范增先生画的。范增先生为这本书,画了18幅插图。18幅!都赶上连环画了。要知道,刘继卣先生给武松打虎画的连环画,也只有8幅而已。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些插图:
    [attach]44635[/attach]
    屈原问天图
    司马相如
    [attach]44636[/attach]
    [attach]44637[/attach]
    司马迁写史记
    [attach]44638[/attach]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故事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
    [attach]44639[/attach]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临刑
    就贴这六幅吧。太多了,妈妈们拿到了书,自己看其余的吧。范曾呢,画这画的时候,41岁。现如今,说哪本书请范曾画插图...做梦呢?...不过,也不一定:要看咱们的花果山发展得是否够迅速,要看范先生身体是否康健。为孩子们画插图,这个倔强的老人,会“欣然前往”的。即便是今天,依然如此...其实,是更加愿意了。
    这是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一的情况。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一的创作阵容强吧?你还别说,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二,也不弱。为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二创作插图的,是戴敦邦先生。戴先生为这本书,创作了19幅插图。
    我们来欣赏几幅:
    [attach]44640[/attach]
    关汉卿
    [attach]44641[/attach]
    孩子们喜欢的聊斋志异,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attach]44642[/attach]
    戴先生最喜欢画的人物:曹雪芹
    戴先生画这些画的年龄:42岁。这两本书,申爸呢,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一,2块钱,在孔夫子上买回来的;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二,2块钱,在孔夫子上买回来的。简直跟不要钱似的...两块钱,现在喝一瓶康师傅绿茶,还要三块呢!放着这样的书不要,全都挤到网上去200-100,淘那些垃圾回来给孩子看。实在是莫名其妙。
    嗯...先介绍到这儿吧。这套丛书,有的介绍呢!回头再接着说。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2 19:12:19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2 23:11 编辑

024续2-少年百科丛书


    那天呢,申爸说到,世界上有两种书,一种是经典的,另一种是不经典的。经典的说完了,该说不经典的了。

    他这个孩子吧,他成长,经典可以给予孩子无尽的营养....照着卡尔维诺的说法,那些要“反复读”的书,就是经典的....可是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所需要的营养,不能都从“经典的”书籍里面来。这就好比说,一个人,最重要的营养物质,自然是蛋白质。可是呢,你不能给一个人一直吃阿拉斯加深海鳕鱼。深海鳕鱼好,那是自然的事情。可是,全部蛋白质,没有维生素B,那也是要死人的。维生素B从哪里来?糙米。你看,那些个大餐,法国大擦,意餐,满汉全席,哪一个大餐,都没有糙米做的菜。糙米那个东西,不上讲。我们说饮食,都说鹅肝鱼子酱燕窝鱼翅什么的,没人说糙米饭。因为那些食品“上讲儿”,你能说出东西来:什么滑嫩啊,醇香啊,丰腴啊...你去看米其林三星餐厅指南,他是不是就说这些事情?糙米有什么可说的?糙米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呢,人离了糙米,就活不成。

    昨天呢,申爸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他讨论“高净值人士”。还不是...是天生的高净值人士。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生在亿万富翁的家里,从一出生,就不必为自己一生的生存而烦恼:“...他的银行家父亲留给他一只信托基金,据报道价值2亿英镑。他坚持说,他从未碰过父亲的钱....”作者所说的天生的高净值人士,就是指这样的人。这样的人,长大了,会干什么呢?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有一些高净值人士的继承人会创作糟糕的艺术。”  一个朋友曾向一个出身欧洲名门的女子提出终极的中产阶级问题:“你做什么的?”她回答:“我创作可燃艺术。”
    “呃,什么?”我的朋友问。
    “我创作雕塑”,她解释道,“然后烧了它们。”
    “我希望有一天看到您的一些作品,”他礼貌地说。
    “你不会看到,”她耐心地回答,“我会烧了它们。”
    呵呵,很好玩儿的事情。

    你还别不信:全球有那么几百万的人,一辈子就干这样的事情。一个这样的人...他打一出生,就有能力天天吃米其林三星餐厅...他是不是天天吃呢?肯定不是。原因很简单:米其林三星餐厅里边,没有糙米。一个人缺了糙米,他就会不健康。这些人没有不健康的:他们的真实饮食,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和我们的不同,只是他们能随时去米其林三星餐厅,我们不能罢了。丰腴的经典不可以给孩子全面的营养;糙米才是孩子日常生活必须的饮食。

    那...在知识方面,这个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我们看:
    http://love-freedom.com/bbs/foru ... ;extra=&page=91看910楼。接着呢,看914楼妈妈的评论:“我们的文明是按照儒释道的哲学体系建立的?!这个题目太大,我没有能力参与,但这个提法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大申爸的话题总让我这个生活在两点一线上的人感到新鲜有趣,接着听讲。”

    任何一个文明,都是按照某种哲学思想建构起来的一个体系。这一点呢,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讲,是不言而喻的一件事情。雅斯贝尔斯写的书,都是经典。所以呢,在他的经典里面,从来不说这件不言而喻的事情。不言而喻的意思就是“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既然“不用说”,那还说什么。这有点儿像米其林三星餐厅的老板。对于他而言,来就餐的顾客,都是足吃了糙米的,不缺维生素B。之所以到他这里来就餐,那是为了满足别的什么需要。

    你想象一下哈:如果有一位天生高净值人士的妈妈,觉着米其林三星餐厅好,那就给她的宝宝,从生下来会吃饭,天天吃米其林三星....这样的孩子,会怎么样?会死掉。没长大,就S了么。把孩子身边摆满了经典的妈妈,会不是就是这位米其林妈妈啊?恩..糙米,还是要吃滴。

    在书的方面,这套少年百科丛书,就是糙米。这个东西,它不上讲儿。其本身,没啥可讲的。不像世界史纲,永恒的经典,滑嫩醇香丰腴,有各种故事可讲。可是,这却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糙米。尽管,具体每一本书,没啥可讲的...可是,作为一个整体,少年百科丛书,却是有大量的事情可以说。就如同:一提起糙米,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糙米。没有细节:具体那种植物的种子?是小麦,燕麦还是荞麦?带不带外壳?到底什么样的米是糙米?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反正,糙米就是糙米了。但是,作为整体,我们却知道得非常清楚:糙米富含B族维生素。粗纤维,矿物质。

    作为整体,少年百科丛书给孩子们带来的最大的“营养”,就在于:这是一套集中讲大师经典们认为不言而喻,从而根本不讲的那些知识的书。你这个事情...孩子他生下来,一张白纸,你不告诉他,他哪里知道?完了吧,在上面不断往上加东西,里边儿不就空心儿了么。不实诚。 “基础知识不牢”。你看他们,口沫横飞地探讨国学教育,可是呢,为什么国学?这个问题,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他们“为什么”都搞不清楚,还探讨个什么劲儿啊。这个状况呢,是教育造成的。那些人所受到的教育,最基础的东西,没有人告诉他们...结果,就空心儿了。无谓地讨论来讨论区去。

    我们呢,继续往下看这套少年百科丛书,看完了,再回来探讨,这些书,具体给了孩子哪些不言而喻的基础知识。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2 23:43:2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3 13:44 编辑

024续3-少年百科丛书


      上一次说到哪儿啦...申爸去瞧瞧——说到《中国文学家的故事》了
    下一本,数学万花筒
    封面:
    [attach]44643[/attach]
    这是第一版的封面,这是第二版的:
    [attach]44644[/attach]
    从自然科学,历史领域,到了数学领域。这套丛书中,有关数学的书,还有好多:
    [attach]44645[/attach]
    奇妙的九, 这是第一版的封面
    [attach]44646[/attach]
    这是第二版的封面。
    节约的数学
    [attach]44647[/attach]
    数学的童年
    [attach]44648[/attach]
    数学花园漫游记
    [attach]44649[/attach]
    数学传奇
    [attach]44650[/attach]
    数学完了呢,该地理了,草原奇境
    [attach]44651[/attach]
    神秘的南极大陆
    [attach]44652[/attach]
    地球的秘密
    [attach]44653[/attach]
    不止是地理,这本书也涉及到地质、天文发面的知识
    世界长河
    [attach]44654[/attach]
    中国旅行家的故事
    [attach]44655[/attach]
    世界地理常识问答 上下
    [attach]44656[/attach]
    [attach]44657[/attach]
    这两本上下册的书,封面看上去好像是一样的。其实,完全不同,世界地图的两半,这是同样风格造成的。
    环球风景画
    [attach]44658[/attach]
    我国的春夏秋冬
    [attach]44659[/attach]
    孩子一直生活在你家的城市里,对于当地的四季景色、物候,有切身的感知。可是,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个地方,四季的感觉,可不都是自家城市那个样子。有北方人,冬天去三亚的:回到家,一下飞机,四个小时前满目苍翠,化成眼前的漫天飞雪。这种切身的巨大差异,让人产生梦的幻觉。因为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有过想到过,还有这样的事情。”孩子呢,早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给他这本书,就行了。

    按照常理来讲:春夏秋冬还用讲吗?还要用一本书来讲?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这样的书十分需要。
    中国自然地理入门
    [attach]44660[/attach]
    外国旅行家的故事
    [attach]44661[/attach]
    地理万花筒
    [attach]44662[/attach]
    奇异的北极地区
    [attach]44663[/attach]
    城市的地上地下
    [attach]44664[/attach]
    严格地讲,这不是讲地理的书。这是一本综合性质的书,地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综合
    有趣的地名
    [attach]44665[/attach]
    呵呵,地理,离不开地名。和地名相关的一些最基础的知识...
    在民族之乡旅行
    [attach]44666[/attach]
    地理的,文化的...
    接下来呢,文学,唐宋诗选讲
    [attach]44667[/attach]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二
    [attach]44668[/attach]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一的封面已经贴过了,不再贴了。
    六十年散文选
    [attach]44669[/attach]
    唐宋词选讲
    [attach]44670[/attach]
    聊斋故事
    [attach]44671[/attach]
    这本聊斋故事,我们的基础三百里边,肯定要包含李厚基的《白话聊斋》和花果山版《聊斋志异选》的。聊斋就是鬼故事,猎奇的东西。既然是猎奇的东西,在孩子的教育中,就没啥积极的价值。这是很多妈妈们的想法,也是申爸一直的没有明说的想法。转折来自这本书,大家看这本书的细节:
    [attach]44672[/attach]
    [attach]44673[/attach]
    这是书的右上角和右下角。这本书,给孩子们翻得如此的破烂....申爸在整理这套少年百科丛书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前边说了,这套书都很新。尤其是精选本,基本上个个十品。可是,这本书却打不同。被翻得如此狼狈,意味着孩子们喜欢这书。申爸心里一动:别的孩子喜欢,大申也应该一样。
    申爸就回头跟正在读Harry Potter的大申说:“老爸找到本顶级好书,你看看?”大申正读Harry来劲,申爸打扰了他,就气哼哼地说:“走开!不看!”申爸过去把MP3停了...停了,大申就读不下去了。申爸把聊斋故事硬塞在大申手里,硬要他读。大申无可奈何地随便翻开书,有一搭没一搭地读。申爸去忙别的,忙完回来,发现大申正坐在沙发上,申请专注地看这故事。并且,显然是回过头,从头开始在看。申爸问大申:“好看吗?”大申连连点头:“好看好看,超级好看。”...于是,这才有了李厚基的白话聊斋,有了基础三百的两本书,有了古文两条腿走路的另外一条腿。

    唐宋律诗选讲
    [attach]44674[/attach]
    文言知识讲话
    [attach]44675[/attach]
    魏晋南北朝诗选讲
    [attach]44676[/attach]
    古代散文选介
    [attach]44677[/attach]
    先秦两汉诗选讲
    [attach]44678[/attach]
    元明清诗选讲
    [attach]44679[/attach]
    文学知识百题
    [attach]44680[/attach]
    一百个文学形象
    [attach]44681[/attach]
    接下来呢,是这套丛书中的一套子丛书,外国科学家的故事。这套子丛书,和中国历史故事子丛书一样,其本身,品质也是非常高的。
    [attach]44682[/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 任逸云 胡作玄 黄梦平 张秉伦 白筠 王石著 封面设计 王尔强 插图 刘秉江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9年9月 印数:30000册 定价:0.22元
    这套子丛书,一共12本,分成两类。一类是一本传写一位科学家的专辑,另一类是合集。这本是合集,写了哥白尼、高斯、达尔文、爱迪生和居里夫人五位科学家。这些文章,都是编辑从书刊杂志中精选出来的顶尖的文章,重趣味性、启发性。孩子爱读...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2
    [attach]44683[/attach]
    这本是专集,写伽利略。外国科学家的故事2 [英]R•B•马库斯著 费慧增译 封面插图:古月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6月 印数:86000册 定价:0.22元。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3
    [attach]44684[/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3 [英]J•本迪克著 王汶译 封面设计:阿勤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6月 印数:140000册 定价:0.31元
从封面大家就能猜到,这是写阿基米德书。一本专集。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4
    [attach]44685[/attach]
    有几种书,一版直接用的精选封面设计。等咱们原样重印了,再统一。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3 00:05:42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3 13:44 编辑

024续4-少年百科丛书之外国科学家的故事子专辑


      接着说少年百科丛书哈: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4
    [attach]44686[/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4 [英] I•艾伯尔著 董元骥译 封面:
    尹戎生 插图:谭晓春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8月 印数:85500册 定价:0.29元
    从封面上,我们就知道,这是写琴纳的。他发明了牛痘,这本书的封面,画了琴纳正在为儿童接种牛痘的情景。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5
    [attach]44687[/attach]
    这是谁啊?法拉第。这本是法拉第的专集。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5 [英]C•保罗•梅著 梅君译 封面插图:李晓军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0年12月 印数:62000册 定价:0.24元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6
    [attach]44688[/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6 [英]D•C•奈特著 宋华斐译 封面插图:王尔强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1年1月 印数:62500册 定价:0.27元
    这本是讲德国科学家科赫的故事。人类一直不知道,很多疾病的原因是什么...科赫揭开了人类认识微生物作为致病原因、进而预防和治疗微生物病原性疾病的序幕,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7
    [attach]44689[/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7 陈养正 王利公 杨劲夫 陈维仁 刘皓宇著 封面:陈玉先 插图:赵希玮 张光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2年8月 印数:57000册 定价:0.25元
    这又是精选合集,里面收录了哈维、波义尔、瓦特、法布尔和诺贝尔的故事。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8
    [attach]44690[/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8 杨劲夫 陈养正 花蕾 丁天顺 潘瑞林 蔡景峰 松鹰著 封面插图:王尔强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年9月 印数:74000册 定价:0.27元
    合集,收集了牛顿、戴维、斯蒂芬逊、巴斯德和麦克斯韦的故事。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9
    [attach]44692[/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9 严慧 王信予 赵世洲 庄似旭 金波 金涛著 封面插图:刘左峰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10月 定价:0.32元
    拉瓦锡、洪保德、巴甫洛夫、爱因斯坦和费米的故事在这本书里。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0
    [attach]44691[/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0 沈济华 王真 花蕾 袁清林 范华著 封面:尹戎生 插图:杨逸麟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4年9月 定价:0.30元
    这本里面有洛蒙诺索夫、赫歇尔、伽罗华、孟德尔和门捷列夫的故事。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1
    [attach]44693[/attach]
    金涛 金波 王信予 严慧 向华明著 封面:周建明 插图:杨逸麟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6月 印数:30000册 定价:0.54元
    富兰克林、道尔顿、马可尼和波波夫、摩尔根和菲尔斯曼的故事。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2
    [attach]44694[/attach]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2 王真 刘志荣 袁清林 李健民 陈盛著 封面:刘左峰 插图:杨逸麟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5年11月 印数:20000册 定价:0.49元
    这套书中的最后一本收入了欧拉、卡文迪许、齐奥尔科夫斯基、卢瑟福和魏格纳的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对于孩子来讲,为什么重要?我们知道,所谓人的故事,有两种。一种呢,是写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什么性格上的特点优点,又有什么缺陷。比如,讲牛顿的孤僻,爱因斯坦的博爱,对于他们两个人的人生来讲,有什么影响...这是文学作品。文学就是人学。这种作品,专注在事业上的成就,变成了展示人性的一个背景。还有一种呢,是一个人的事业传记,着重于叙写传主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少年百科丛书的这套子丛书,都是后一种。这东西对于孩子建立完整的世界图景,很重要。
    我们知道,正轨的学校教育,是不太涉及其所介绍的科学成就的发现者的。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很不好的结果:他学的东西是空中楼阁,不落地。你一个孩子,他从小学一年级学习,一路学到研究生毕业。他确实学到了一套完整宏大的科学系统。可是呢,他的科学系统,就是科学系统,他用不到现实生活中,和现实生活联系不起来。这是学校的系统教育最让人头痛的地方。学到的是学到的,生活的是生活的,两套系统,两个世界。要把这两个世界联系起来,让学到的能够落地,人是最重要的一个手段。 因为只有人,才是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面的。科学的体系是由人创造的,通过人,孩子们就能够知道: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去发明牛痘。不仅仅是知道,生动鲜活的科学家的故事,还能够让孩子体会到当时的实际情形,理解“那些科学公式为什么发明”。
    这套子丛书呢,一共收录了35位科学家主要成就的“事业故事”,大致涵盖了初中高中课程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关键知识。    当然,这子套丛书的涵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应该再有三到四倍的篇幅,涵盖百多位科学家的事业故事,才能让人满意。这个呢,中少社做不到了....希望咱们的基础三百出了以后,有实力继续做下去。这套子丛书,是必须中的必须。
    嗯...让我们来看看,我们介绍过的几套大书。
    有外国儿童文学丛书:
    [attach]44695[/attach]
    有世界民间故事丛书:
    [attach]44696[/attach]
    有少年百科丛书:
    [attach]44697[/attach]
    [attach]44698[/attach]
    [attach]44699[/attach]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
    [attach]44700[/attach]
    中国古典文学小丛书:
    [attach]44701[/attach]
    外国漫画家丛刊:
    [attach]44702[/attach]
    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
    [attach]44703[/attach]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丛书的出版年代:
    外国儿童文学丛书的第一本,狼王洛波,出版于1979年10月,印数有180000册之多;最后一本,梦想有好爹妈,出版于1992年9月,印数只有区区3000册;
    世界民间故事丛书,第一本《金色的皮毛:南斯拉夫篇》出版于1982年1月,印数有42000册之多;最后一本《火凤凰:捷克斯洛伐克篇》出版于1992年8月,印数只剩下5250册了;
    少年百科丛书,第一本《科学家谈数理化》出版于1978年2月,印数具体不知道,根据中少社的介绍,这本书的发行量,在一百万本以上;最后一本《外国历史学习手册》出版于1990年11月,从一百万本跌落到只剩下4500本了;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第一本《镜花缘故事》出版于1982年1月,印数有178000册;最后一本《战国群英谱》出版于1991年5月,印数只剩下16500册了。
    中国古典文学小丛书第一本《诸葛亮》重印于1978年8月,印数有37800册之多,到了最后一本《中国古代诗歌》的1987年6月,印量就只剩下15000册了。
    三联的外国漫画家丛刊,第一本《阿尔贝•迪布》出版于1987年11月,印数有8200册;最后一本《雅各布生》出版于1992年6月,只剩下5100册了。
    三联的小黄书,外国文化历史知识丛书,表现最明显了:
    第一本《文明与野蛮》出版于1984年2月,印数前后有150000册之巨;赶到最后一本,《日本传统文化》,1992年6月出版的时候,只能印区区3000册了。
    我们来看,这些时间点。大致说来,申爸推荐过的这些丛书,都是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之后,才陆续开始规划出版的。   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丛书的生命终点,都指向一个年份:1992年。所有的这些高品质的丛书,到了1992年,都出不下去,被迫都停了。1992年是一个什么年份?1992,北海刚开始炒地皮。熟悉当代史的妈妈都知道,那一年,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讲话。这些丛书呢,都和邓小平有关系。没有邓小平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不会有这些书。没有南巡讲话,这些丛书就不会死!
    现在呢,咱们群系里的多数妈妈们,对这些书的品质,已经有了客观的认识:确实是好书。可惜,埋没在历史的烟尘里面了。 如果申爸不这样折腾半年的时间,妈妈们现在还在200-100的书堆里面翻腾,在给孩子们“找好书”呢。可是,你退回到1992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一定发生了一件什么十分特别的事情,导致人们公认的好书....那个时候不像现在:那个时候,爸爸妈妈都知道这些好书,不用到孔网的灰尘堆里面去翻腾的... 导致这些公认的好书,一夜之间,被人们认为都是“不好书”了。
    还有一件事,妈妈们感觉到奇怪吗?现在国学这么热。热得烫手哇。为什么?妈妈们想过吗?我们穷的时候,我们希望富裕;可是,一旦富裕了,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谁了!国学热,主要还不是热在爸爸妈妈学习国学上,对吧?是爸爸妈妈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国学。热是热在这里。这些呢,暗示我们说:在1992年的时候,有过一个文化上的断层。我们暂时放弃了我们本应该坚持的什么东西。现在呢,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每个人都痛感到,我们丢弃的东西,需要捡回来。 国学是标志,大家都觉得应该把国学捡回来。可是,我们丢弃的,仅仅是国学吗?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3 14:46:34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3 15:03 编辑

024续5-少年百科丛书

小孩子读的那个书,就成了他的文化基础


      接着说这个少年百科丛书哈。昨天呢,介绍了外国科学家的故事这套子丛书。感谢兮妈,制作了壮锦,申爸贴过来给妈妈们欣赏:
    [attach]44707[/attach]
    这十二本书的封面呢,贴在一起,很漂亮。可是呢,你仔细看每一本书的封面...他们的风格一致...每一本书,封面上画的传主,是不一样的。这些画本身呢,说实话,作为一幅画,很一般,谈不上好。有些画,还不怎么好。什么是画好啊?咱们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这是春秋故事的封面:
    [attach]44708[/attach]
    妈妈们仔细看封面上的画,那乘车上三个士兵,他们的动作,表情...多自然,多生动。在比较一下上面12本书里面的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这样呢,画的好坏,就能比较出来了。可是呢,一幅封面,它不是一幅画。封面的艺术和绘画的艺术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的绘画,用在精心设计的封面上,也会产生良好的封面效果。从这套外国科学家的故事的封面上,我们就能够看出这一点。兮妈做了好多幅壮锦的,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介绍过的一个子丛书的壮锦:
    [attach]44709[/attach]
    这是中国历史故事,一套18本的壮锦。多漂亮啊,这个封面设计得...
    那么,这样好的封面,现在怎么见不到了呢?按说,现如今的中国,在21世纪的一十年代,比起20世纪的八十年代,不论在物质财富的支撑上面,从业人员的视野上面...甚至,绝对的人员水平上面,都是远远超过,超过得不是一星半点的啊!为什么做不出像20世纪八十年代那样好的书了呢?这个原因呢,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简单一点的原因,是资源的分散和集中的问题。让我们看一眼,那12本外国科学家的故事的版权页,把封面设计的人名,抄在下面: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刘秉江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2:古月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3:佚名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4:谭晓春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5:李晓军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6:王尔强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7:赵希玮 张光光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8:王尔强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9:刘左峰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0:杨逸麟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1:杨逸麟
    外国科学家的故事12:杨逸麟
   
    妈妈们看出来了吗?这12本书,当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动用了9位美术设计!刘秉江、古月、谭晓春、李晓军、王尔强、赵希玮、张光光、刘左峰和杨逸麟。这书呢,第一本出版于1979年9月;最后一本出版于1984年10月,用了整整5年的时间,出版了十二本书。等于说,一年才出版两本。妈妈们想想,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当年作为国家重点的一类一级出版社,它得养多少人啊!现在,哪一个出版机构,养这么多人,都是不可想象的。
   
    出版少年百科丛书的年代,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岁月。计划经济有计划经济的好处,计划经济中,重点出版机构没有生存的压力,能够调集最优秀的资源,精雕细琢出像少年百科丛书、外国儿童文学丛书、世界民间故事丛书这样品质一流的书出来。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呢,当然有市场经济的好处,这毋庸置疑。可是,市场经济,它把资源分散了,无数个小出版机构,多如牛毛,可是,没有一个可以大到有能力规划制作出少年百科丛书这样品质的书籍来。就像商务印书馆,它有字典词典的业务,牌子又老,声誉又高。即便这样的大社,现如今,它想出版一些高品质的书,比如《赵元任全集》,也困难重重,没钱。妈妈们要想象得到,商务印书馆的字典词典,有多赚钱:哪个小学生,没有一本商务的《新华字典》,一本商务的《现代汉语词典》?人手一本啊!即便这样,它想出版高品质的图书,它也不行。要出一套高品质的图书,那个钱,花得跟流水一样。现在呢,从事图书的人,在绝对量上,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要多多了。可是,哪个都小;资源分散,变成了“添油战术”,人再多,也无济于事。很多非常有名的策划公司...名字申爸就不提了...你到它的公司去,不过就是一个商住两用楼的一套单元房,和家政公司,介绍小时工月嫂的,“比邻而居”,吵吵嚷嚷的地方... 他们做的书却非常有名气,一提起来,大家都知道;让他们养9个美术设计....别做梦了:他们全部的人员加起来,还不到9个呢!大家都想赚钱,每个都做着飞黄腾达的梦,希望有朝一日变成Prentice Hall。可是,这个书籍出版,在现如今,它根本就不是小作坊能够做得了的事情。这是一个原因。

    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开始彻底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这些计划经济底下的庞然大物,在市场中,笨拙而毫无竞争能力:他们从来没有过生存的压力,面对滔滔而来的市场经济,惊慌失措。手里拿着盛饭的金碗,到处要饭吃。扫书的妈妈们。扫那些少年百科丛书。每一天,就回来报告说:精选本能不能不扫?那个精选本,好像是无底洞,源源不断,不知道有多少。申爸跟她们讲:一定要扫。那个精选本,比不过老版,可都还是可以的,过得去。比现在的花花绿绿,那要强多了。为什么会有精选本呢?这是市场竞争形成的怪胎。那些老出版社,手里有大量的优质资源,面对市场,他们感觉非常吃力。于是,就转向。他们在计划经济温暖的怀抱中,舒服惯了。要是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出的给学生们看的书么...去找教育部。于是,就跟教育部达成协议:把精品书重新出版,成套卖给学校,教育部出钱。那些精选本,就是这么来的。它一本书,在84年的时候,还卖1.05元呢,到了1993年,配到120册的精选本里边,一本卖五毛钱。他们呢,确实是一点儿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都没有。

    要知道,这个书啊...他们手里的书,都是给读书人读的书,这个和流行书还不一样....你要让读者去读,才会产生价值。你不能按照消费品的思路来:降价促销。降价,确实会在短期内,让卖出去的本数增加,可是呢,当做满足购买欲的媒介买回来的书,一大堆,是没人读的。书不读,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成卡车成卡车的书,拉进学校;成卡车成卡车的旧书,又拉出学校。全新的,没有学生读,又被送进造纸厂....很小很小一部分,送进了孔夫子。降价大促这场闹剧闹过之后,这些出版社,就彻底沉寂了。不过呢,这场降价大促,倒是成全了咱们今天群里的这些孩子:要是没有这次降价大促,我们暂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书,来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这个,算是一点点的余波,施益于群里的这些孩子们吧。

    嗯...这是第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一个词,妈妈们一定是耳熟能详的。这个词就是“反资产阶级自由化”。 这是个高度政治化的词汇,落不了地,又整天讲,让很多人腻歪。其实呢,这个词,和我们每个人,每个孩子的教育,都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词汇,到底是怎么和“孩子的教育”深密的关联在一起的。有妈妈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老版的少年百科丛书好,那就大力宣传,让每个家长都知道,然后,全国的孩子,都读少年百科丛书,不就行了吗?这个呢,这个做不到。咱们回头再说,为什么做不到。

    咱们先说,这套少年百科丛书,本身有什么问题。妈妈们仔细看一遍这套丛书的书目,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套书,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选目。整个这套书中,只在一本书里面,历史故事,提到了论语,提到了孔子。其他的地方,都没有提。但是,这一整套书,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下面,写出来的。这就好比五四那个时候,鲁迅胡适他们,拼命反对孔家店,可是,他们用以反对的思路,甚至形式,都是儒家的一套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社会中长大的。在中国社会中长大的。作为建筑总图的儒释道,它已经把根,深深地扎入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之中。我们的书,是我们的风格,体现了我们的文化。别人的书,是别人的风格,体现了别人的文化。这个什么书,对于韵爸,是无所谓的。韵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框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什么书,都可以读。可是,什么文化孕育的书,对于小孩子,确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他读的那个书,就成了他的文化基础。说穿了:我们的文明,和“他们”的文明,是不一样的!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如果你能够落地的话,“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其实说的中心意思不过是: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明,不要“资产阶级”的文明。这当然是用那个时代的语汇表达出来的。那么,我们自己的文明,和资产阶级的文明,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4 23:12:37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4 23:23 编辑

024续6-少年百科丛书之地理生态环境子专辑
基础300要怎么用?


    少年百科丛书呢,怎么引导....不止是少年百科丛书啦,还有别的基础三百的书,怎么引导,这个等“把书分完了”,是要重点去讲、去实践、去反馈的... 其实,咱们的群系呢,一个中心任务,就是研究怎么用这些书。当然了,“怎么用”的前提,是孩子先得有。现在做的所有的事情,扫书,竞拍,秒,都是解决“有”的问题;包括印书组,原样重印,众包组,重新翻译,也都是解决“有”的问题。得先有,才轮得到用。“有”都没有解决,谈不上“用”。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还处在“做准备”的阶段。准备好了,孩子们都有书了,咱们就可以安逸地坐下来,解决“用”的问题了。“用”这些书,是永恒的问题:咱们的群系,要一直探讨如何“用”这些书。就如同要永远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进入伴听状态,伴听些什么内容”一样。

    嗯...说会儿书吧。接着说少年百科丛书。说完了外国科学家的故事了。这个少年百科丛书呢,它叫“百科”么,各方面的主题都有。中国历史故事是在时间这条轴上,介绍我们这个世界;那么,在空间这个维度上,少年百科丛书,安排了哪些内容呢?非常丰富的书籍在这套丛书里面。空间这个维度,地理方面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些有代表性的书。中国自然地理常识问答:
    [attach]44712[/attach]
    还有新版的封面:
    [attach]44713[/attach]
    中国自然地理入门:
    [attach]44714[/attach]
    世界地理常识问答上:
    [attach]44715[/attach]
    世界地理常识问答下:
    [attach]44716[/attach]
    啊...地理子专辑,申爸27号已经贴过封面了,不再贴了。
    上一幅壮锦吧:
    [attach]44717[/attach]
    在地理生态环境这个子专辑里面,有19本书。

    孩子的世界图景,最基本的框架就是时空观。大时空观。这个大时空观,怎么建构起来呢?咱们已经有儒勒•凡尔纳了。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分小说,对于孩子们的价值,主要是地理方面的。为建立空间观念打下基础。凡尔纳的小说,伴听,配上大幅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贴在墙上。让孩子在几年的时间里,自己摸索,学会看地图。一旦孩子涌现出“故事里面的地方,能在那幅图上找到”的观念,并且,自己也有能找到的能力,空间观建构进程,就该加速了。大申是什么时候自己去琢磨世界地图,用小手指指着那条根本看不到的“南纬37度线”,在地图上捋呢?小学三年级。这个时候,是引入少年百科丛书的好时机。这套地理子丛书,正好派上用场。我们仔细分析这套子丛书。我们发现,这套书,是按照递进的关系设计出来的。首先呢,有旅行家的故事。中国旅行家的故事,外国旅行家的故事。海底两万里里面,阿龙纳斯是什么人啊?就是一个旅行家么... 旅行家的故事,就是故事。孩子去读。阿龙纳斯随着鹦鹉螺号船只,去过北极,到过南极....这里有《奇异的北极地区》、《神秘的南极大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里,那些主人公穿越南美大草原...这里有《草原奇境》。气球上的五星期,有尼罗河,这里有《世界长河》。不管是哪本书,要介绍地理,就离不开地名。这里有《有趣的地名》。

    对于孩子来讲,他早先接触到的凡尔纳里面有关地理的信息,这套少年百科丛书里都有“专著”接续,作为延伸。这个呢,是这套少年百科丛书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它需要提供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它多。从妈妈们借用它来为孩子们建构世界图景的角度看,需要它“全”...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4 23:31:5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5 00:14 编辑

024续7-少年百科丛书之数学子专缉      

泛读与精读


    说一会儿书哈,这个《少年百科丛书》,它叫“百科”么,涉及到各种主题。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呢,就是数学。在这套丛书里,数学这个主题就有18本书。李毓佩,为这个主题写了四本书:
    《奇妙的曲线》:
    [attach]44718[/attach]
   《科学的发现2--圆的面积之谜》:
    [attach]44719[/attach]
    《帮你学方程》:
    [attach]44720[/attach]
    《数学医院》:
    [attach]44721[/attach]
    其他的呢,还有《数学万花筒》:
    [attach]44722[/attach]
    这是第一版的封面,还有第二版的封面:
    [attach]44723[/attach]
    《奇妙的九》:
    [attach]44724[/attach]
    这是第一版的封面,还有第二版:
    [attach]44725[/attach]
    《节约的数学》:
    [attach]44726[/attach]
    《数学的童年》:
    [attach]44727[/attach]
    《数学花园漫游记》:
    [attach]44728[/attach]
    《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
    [attach]44729[/attach]
    《数学传奇》:
    [attach]44730[/attach]
    《帮你学集合》:
    [attach]44731[/attach]
    一看就知道这本书是缪印堂封面设计并插图的。
    《数学游戏故事》:
    [attach]44732[/attach]
    《巧猜妙想学数学》:
    [attach]44733[/attach]
    《帮你学几何》:
    [attach]44734[/attach]
    《生活中的数学》:
    [attach]44735[/attach]
    《解题思路训练》:
    [attach]44736[/attach]
    归拢到一块儿,来一幅壮锦看一下:
    [attach]44737[/attach]
    这套书呢,正常情况下,是在小学三年级的那个寒假,给孩子阅读的。

    昨天,兮妈把解决阅读速度慢的群建好了...进去了很多很多妈妈呢 ,以后申爸说的“泛读”“精读”,都是咱们自己明确定义下的“泛读”“精读”,跟别人没关系。申爸请大家把群名片改一下。这个时候,申爸才发现:原来,那个群里的孩子,妈妈觉着阅读速度慢,很可能,是孩子还没有开始自主阅读!这里边呢,有一个问题,申爸给忽略了:申爸所说的“正常”,都是指大申的情况。大申他们是实验校,他们那个集中识字,十分厉害。导致孩子自主阅读的时间,比别的学校的孩子来得早。大申在他们班级,应该是最后几个进入自主阅读状态的孩子之一。当然,到了今天,已经变成阅读量最大的孩子之一,可能没有“之一”。

    妈妈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教学进度,自己进行调整。按一般的学校的教学进度,进入自主阅读的时间点应该在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就是说,读这套《少年百科丛书》的时点是在小学四年级的寒假。大申他们应该比一般学校,提前将近一年。无论如何,孩子进入自主阅读状态的标志是非常明显的,到了时候,一眼就看出来。你们看哈,很多小孩子的妈妈,都特别焦急于自己的孩子的阅读。哪一个妈妈见到过一个小学五年级孩子的妈妈,焦急自己孩子阅读的?一个都没有!这充分证明:每个孩子都能进入自主阅读状态。而是不是进入良好的自主阅读状态,那要看在自主阅读开始之后,妈妈的引导。
   
    嗯...这个自主阅读期呢,进入了之后,要给大部头的长篇...现在申爸推荐哈利•波特,就照着大申的步子走,最保险也省心。已经有人走过了么。这个哈利读完之后,对于普通学校的孩子,就到了四年级的上学期了,接着给《少年科学画报》。伴随着一直跟过来的《可怕的科学》。如果妈妈没有《少年科学画报》,就给《可怕的科学》。等《少年科学画报》和《可怕的科学》看完了,就渡过了“读字期”。这个时候,在四年级上学期的学期尾和寒假,让孩子集中吃掉这套《少年百科丛书》。

    现在呢,涉及到了阅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话题:泛读和精读。这是一个被人们说得很多很多的话题。申爸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说这个话题的。咱们呢,直接定义....不管别人....以后,申爸说的“泛读”“精读”,都是咱们自己明确定义下的“泛读”“精读”,跟别人没关系。泛读的目的是要建立框架;精读的目的是要理解。我们学习呢,有学习的方式,也有具体的方法。那么,我们怎么学习呢?
   
    申爸给妈妈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事情。相信绝大多数的妈妈都不知道,有一门学科,叫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我们大都知道,听说过;科学,每个人都知道,都听说过。可是,这个“科学社会学”是怎么个回事?难道说是科学的社会学?那不成说,以前的社会学都是“不科学”的?不是这个意思。我们都知道,科学有很多很多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电学、力学、声学......这些都是科学。没有多少能够准确地说清楚,到底有多少门这样的科学。把所有的这些科学,都归集到一起,作为总体,我们就想知道:这个“科学”大家族中,到底有多少成员?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历史上是怎样发生发展相互影响的?研究这些问题的学科呢,就叫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是把一个一个个体的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学科;科学社会学是把一个一个学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学科。在这一点上,是很类似的。所以呢,就叫它“科学社会学”。

    那么好,我们都面对这么一门学科。我们怎么学会它?找科学社会学的书来读。没错。找什么样的科学社会学的书来读呢?找专著。是的...可是,你直接读专著不行。专著,尤其是论文,它是就某一个具体问题深入探讨的。你要是进入一个从不了解的学科,一开始,就从专著和论文下手,你很快就失掉方向了:你看到的都是树,见不到林。面对一个学科,比较好的方式呢,去找一本“导论”来读。导论干什么的呢?导论是提出问题的。它能够帮助你理解,这个学科,到底研究什么问题。进而,从总体上告诉你,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那些成果;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就是说,导论给你宏观的图景。但不涉及到具体细节。导论读通了,再去看论文和专著,就知道里面探讨的问题,处在什么位置了,这是从书籍的角度,来看的情形。先建框架,再装修。
    那么,你拿到了一本导论,你改怎么看呢?从头到尾快速地看一遍……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4 23:50:44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5 00:11 编辑

024续8-少年百科丛书之大图景六套书



    申爸呢,早就知道:这是一项极度艰苦的活儿。可是呢,申爸没想到的是,十几位义工妈妈,这么顺利,快速地就把事情办完了!成千上万的少年百科丛书!
    [attach]44739[/attach]
    [attach]44740[/attach]
    [attach]44741[/attach]
    [attach]44742[/attach]
    [attach]44743[/attach]
    [attach]44744[/attach]
    [attach]44745[/attach]
    [attach]44746[/attach]
    [attach]44747[/attach]
    没有亲自动手整理过旧书的妈妈,是想象不到,这么多书,在狭小的家里,要收货、拆包、分类、整理....能遇到多大的困难。苦难极了!不过,义工妈妈硬是把这件事给顶下来了。这真的了不起 !既然,申爸早就预见到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动员义工去动手呢?意义巨大!
    申爸吸取了少年科学画报的教训...少年科学画报,从前年的12月份,在李网高楼里面,申爸推荐开始,一直到今天,妈妈们在陆陆续续地购买。买了一年半了。这个呢,在当时,申爸是这样考虑的:让好的旧书,到更多的妈妈手里去,让妈妈们感知那些好书,能够体会到它们到底有多么好.... 少年科学画报,做到了这个目的。很多很多妈妈手里有这个画报。有的有几期,有的有十几本。可是,有七八十本,上百本的妈妈,就很少了。
    这些个东西啊....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百科丛书...申爸说过,起本身,某一本书拿出来,或者某一篇文章拿出来,称不上绝对的“好”。它们呢,起意义和重要性在于:全。它们要成套,配在一起,作为一个一个整体,对于孩子的成长,其意义就显现出来了。七八十本少年百科丛书、少年科学画报,对于孩子、对于孩子在关键期建构自然图景,启蒙社会图景和自我图景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可替代。
    孩子呢,他们的教育,从提供资源的角度来讲,有两种资源。一种呢,是在关键路径上的资源;另一种呢,是辅助性资源。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哈利波特、可怕的科学、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百科丛书,这六套书,构成了咱们花果山建构孩子大图景的路径。孩子是从小...四岁多就开始...一直到小学五年级(就是十一岁),逐步渐次地利用这些图书的。它们呢,形成了一条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走完这条路,孩子的大图景的建构,就完成了!换句话,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妈妈只要引导孩子,在十二岁之前,把这些书读完。那个让人捉摸不透、很难理解的“大图景”,孩子自己就建构好了!妈妈可以根本不知道、从来没有体验什么是大图景,妈妈只要借助孩子天赋红利,替孩子使用七色花,让孩子愉快地做到“走完这个关键路径”,那么,孩子的大图景,就有了。
    人类在知道精子和卵子相遇才生出孩子之前,一直在生孩子。走完这条路,是一项“技术”。妈妈不需要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它们是怎么起作用的,甚至不需要知道它们起了什么作用....只要领着孩子自然地走完这条路,它就“起作用了”:孩子就教育好了(当然,是指建构大图景这个方面)这六套书,是孩子建构大图景的工具。必不可少的工具。工具必须有。你没工具,怎么干活儿呀!
    这就是关键路径的意思:你只要拿齐了工具,引导孩子愉快地阅读,事情就成了。它是充分条件!有很多喜欢争辩的爸爸妈妈留意:申爸没说它是必要条件。.....事实上,申爸对于寻找教育好孩子的必要条件,从来不感兴趣。这个都不感兴趣,遑论去找充要条件了。申爸只对找充分条件感兴趣。
    “我要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我只需要这么这么做,就肯定能!”申爸就对这个感兴趣。然后呢,申爸还对“真的培养出一群有创造性的孩子”感兴趣。对后者更感兴趣。
    ......这里呢,申爸要提两点:第一,对于自己没有孩子教育的人,申爸持宽容态度:“你说什么都无所谓,你想什么也无所谓。你想说什么,就去说,想怎么想,就去想。”第二,对于自己有适龄的孩子需要教育的爸爸妈妈,申爸持有限的劝告态度:不要试图去找教育这件事情的必要条件....尤其不要去找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条件。原理上就决定了:你找不到。那种必要条件,根本不存在。
    现在,已经有一条关键路径,能够达到“有效培养创造性”的目的,你最好还是领着孩子走。当然,申爸把话说到这儿,走不走,在父母自己。申爸的原则是:充分尊重孩子监护人的意愿。这个呢,就是申爸不管多困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因。
    这套少年百科丛书,不能再像少年科学画报那样,极度分散。分散到了绝大多数孩子手里的画报,都达不到起作用的阈值。添油战术,把资源给分散了,哪个孩子都有点儿,哪个孩子都教育不好。申爸呢,这次的意图很明确:把所有的少年百科丛书的资源,全部砸到百多个孩子的身上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申爸呢,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地说来说去,没啥意思。用大白话说好了:你只要有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哈利波特、可怕的科学、少年科学画报、少年百科丛书,这六套书,孩子就成为创造性人才了。说穿了,就这么个意思。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引导孩子把这些书读完的问题。
    可是呢,对于一直实践,做,有经验的爸爸妈妈而言,这根本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孩子都伴听了,给什么听什么;孩子都天书了,妈妈想给什么就听什么....孩子到时候会不喜欢读“针对孩子特点,为孩子专门编写”的书?对于刚刚进群的妈妈,这一点体会起来,可能比较难:那个少年百科丛书,毕竟是给初中的孩子读的。这样的妈妈不要着急,慢慢地按部就班地做,体会,就知道了:何止是“写给初中生”的书,孩子能读;连“写给博士生导师”的书,孩子都能读呢!
    这六套书呢,每一套,都必不可少。少年百科丛书,更处在关键的位置上。我们看。哈利波特是一套“纯工具”,是用来训练孩子进入伴听状态,练习自主阅读中文书籍,练习自主阅读英文书籍.....大申已经快读完Harry Potter英文版的前三部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Book、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Azkaban昨天晚上读到....等申爸看看。其余的四套书,都是用来建构自然图景的。唯独少年百科丛书不同。它“百科丛书”么,自然、人文、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全部涵盖。孩子到了小学四年级,开始读这书的时候,自然图景的骨架,已经靠前面的几套书,建构得七七八八了。现在呢,是充实、扩展、提高的时候了。“充实”和“提高”,是指内容上面的。在此之前,孩子还只是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接触地理知识。到了少年百科丛书,一下子就有20本书进来,专门充实和提高孩子的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些书,也自然地把孩子的视野从纯自然地理,扩展到人文地理。
    [attach]44748[/attach]
    不止这样,这些书籍,还十分自然地把“纯地理”,扩展到相关的领域:地学、生态学。空间框架。建构空间框架。我们说,孩子建立大图景,其实就是在建构孩子的时空观。那么,少年百科丛书,在时间框架上,有哪些呢?
    [attach]44749[/attach]
    这是在“中国”这个维度上,让孩子有感性认知的一套书。
    [attach]44750[/attach]
    这是让孩子在“中国以外”这个维度上,产生感性认知的一套书....当然,这五本书略显单薄,有待以后增强。
    [attach]44751[/attach]
    这是些专题...
    为什么它要“全”。“全”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这套丛书,适时到来,对于孩子“充实”“提高”已有的思维框架,非常关键。另一方面,这套丛书的作用在于“扩展”。到了这个年龄,孩子经过了三四年的集体生活,社会方面,得到很多直接的体验。孩子开始对社会产生好奇。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我们现在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是怎么来的?它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样的?
    [attach]44752[/attach]
    这些书呢,可以给孩子一个直接的感知。接下来的这些书籍,就非常重要了:
    [attach]44753[/attach]
    美国是怎么回事,苏联如何?电视中经常听到的联合国,怎么回事?怎么来的?那么多人信佛。佛教是一种宗教。宗教是怎么回事?在前期,直接接触过的历史故事,其背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要从一开始,就正确无误地知道。很多人讨厌“社会主义”...究根结底,是他们知识的欠缺所造成的。在他们成长的历程中,从来没有人来跟他们说,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尽管他们学习了十几年的政治,可那是"政治",根本没有讲什么是社会主义的...
    所有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这些小书,都涉及到了。我们呢,要试图让孩子避免一个陷阱: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知道,可是很少人确实知道...就因为那些知识太基础了.....一开始,直接告诉他。先说到这儿吧...回头再接着说。
    啊....Azkaban大申还没读完。已经读到722页了。整本书有753页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5 22:56:35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5 23:01 编辑

025-景山作文集


   
    半个月之前呢,申爸展示了一下大申的班日志。
    [attach]44764[/attach]
    [attach]44765[/attach]
    申爸说“下周一”说这些班日志的价值。接着呢,几个“下周一”都过去了...也没见申爸说。主要是吧,申爸觉着,这个班日志已经拿到手里,这件事情,就不必着急了:早几天说,晚几天说,无甚所谓。有更重要,更紧急的事情,需要申爸抓紧着手去办。什么事情呢? 打捞!打捞什么呢?
    嗯...这要从马老师说起,才说得明白。马老师呢,当年,接大申他们班的时候儿,是四十三岁。在这个时候呢,她已经当过两轮半的年级组长了。什么是年级组长?他们景山,小学部每个年级,配备十位老师,四个班,招160个孩子。师生比是1:16,正好是教育部规定的标准的师生比例.....注意这个师生比,这个比例很重要:小了,老师照顾不过来;大了,就比较奢侈,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如果你家孩子所在的班级,师生比小于这个数字,那就说明,你家孩子的学校教育,资源不足;要是大于这个师生比,那就说明,你需要付出额外的费用,来购买“师资资源”。
    他们学校厉害,其实说穿了,就厉害在:能够坚定地执行教育部的各项要求和规定上面。师生比,是基础性的配置。十位老师,教一个年级,需要一个领导,负责管理日常的教学工作。这个领导,就是“年级组长”。景山小学部有五位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再往上,就是小学部主任了。年级组长,小学部主任,共同执行景山学校小学部的教学管理工作。年级组长是一线直接管理教学的老师,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要不然,她怎么在教学上指导别的老师呢?.....又有管理能力的老师担任。
    申爸说这个,无非是说:妈妈们感觉一下....马老师,如果全景山“排名”的话,她肯定是排在前7名以内的...就这么个意思。前六名哈...五位年级组长,一位小学部主任,一共六个人。    年级组长一般是不兼任班主任的。他呢,主要是教学管理工作,确保景山的各项教育措施,能够严格准确,毫不走样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得以执行。在马老师接大申他们班的时候,已经干了两圈半年级组长了,是最资深的年级组长之一。为什么两圈半呢?他们小学不是五年级么,一到三年级,是一套老师;四五年级,是一套老师。大圈儿是指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五年级;小圈是指高年级部和低年级部转。
    马老师当大申他们班主任这一次,没当年级组长,自己降级,要求当个班主任。主要是什么原因啊?主要是马老师的儿子,浩然,在2012年的时候,要高考。马老师考虑,要支持儿子考大学,就申请减轻工作量,当个班主任就行了。年级组长的工作量太大,太累。要是这一轮再干年级组长,自己的孩子就照顾不过来了。所以呢,马老师这几年,她的年级组长...管理上的上级...都是她当年带出来的“弟子”。
    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因为家庭原因,缩减自己的工作职责,只专心做好一个班级的工作....这个好事儿呢,就给大申赶上了。大申他们班,是这个年级全校公认的“好班”。他们学校老师的孩子,只有三位在这个年级,全都在大申他们班上。马老师等于竖起了一块金子招牌,很多特别有能量的家长,在入学之初分班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这个班里来了。他们班上有两位正部级的孩子,还有很多很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的孩子,也在这里。
    申爸说这个呢,意思是说:家长的资源和配合。其实,有些事儿,你去观察,很有意思。比如说,开家委会,讨论组织一项活动。会议室长条桌。马老师陪着来得早的家长,在桌子旁边肩并肩坐下。家长们陆陆续续来了,坐在长条桌的两侧。长条桌,主持人的位置,空着。马老师不去坐,别人也不坐。那部长爸爸进来了。“他妈出差了,指示我来凑数。我对咱们班的工作,不熟。平常在家,孩子都是他妈管,”和马老师打过招呼之后,爸爸一边说,一边坐在主持人的那个位置上。他老大,坐在那里,他习惯了。一屁股坐下来,部长爸爸才觉出不对劲儿:“我这儿看不到马老师,我换到那个位置去吧,”他自己建议说。别的妈妈赶紧说:“凯迪妈妈还没来,等她来了,坐这儿吧。咱们就别换来换去了。”那爸爸也就不坚持,兴致勃勃地和家长们一块儿聊天,说孩子在家里的糗事儿。不管是谁,有关孩子的事情,家长们都全力支持班里的工作。所以呢,家长们做了很多很多活动....
    一个完整的过程,马上就要走完了。7月12号,大申他们就正式毕业。在毕业之前,申爸要系统地打捞这样一个学校的这样一个班级,这样一位老师还有这样一群家长,在五年时间里,在教育方面所做的事情。打捞上来的东西,会构成我们群系小学阶段孩子教育的一个骨架。人家教改实验校,五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学体系,咱们没必要去“重新发明轮子”,只要把他们的体系吃透,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补充、完善就足够了。况且,教学的体系,哪里是咱们可以“发明”的东西?
   

作者: 特特妈    时间: 2015-8-5 23:05:20

本帖最后由 特特妈 于 2015-8-5 23:08 编辑

025续-景山作文集


    接下来,妈妈们了解、理解了他们景山的体系....了解、理解了那些牛小,到底牛在哪里....就没人再存着“我规划我自己的学习体系”的念头了。那些动辄“在家教育”,几个热情有余,能力全无的爸爸妈妈,凑在一块儿,就开始规划“他们自己的教育体系”,那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情。无知者无畏。
    那个体系实在是太过庞大,绝不是几个人能够干得了的事情。我们要现实一点儿。不要试图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把现有的学到手,彻底理解,在孩子那里力所能及地做,就足够了。“调整、补充、完善”,这样的事情,我们都能做。
    可是....打捞什么呢?这个,申爸确实犯难了。从方向上来看呢,有两个方向的事情,是要做的。第一个方向,是课程教学;第二个方向,是非智力因素,性格、道德等的养成。
嗯...为什么非要这个班日志呢?这个班日志的举措,诚如妈妈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可以启蒙孩子对写作的感知、可以让孩子完成后,有成就感、可以练习写作:写作,就是写身边发生的事情、可以.... 很多很多。可是呢,申爸最关注的,不是这个。
    大申他们的学校,比照别的很多小学,最大的不同,可能还不是在教学上的差异。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学校,把孩子作为全面发展的人来培养。这个很难理解。我们现在呢,都认同:小学这个阶段呢,正好是形成一个人一生都要依赖核心“图式”的年龄。这一点,是如此之明显...他们的学校,不会不在办学宗旨里加以体现。
    景山的办学宗旨,在这个方面,是这么说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什么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的教育理念”啊?它任何理念,都要靠日常的一个个具体行动来体现,对不对?五年,1825个日日夜夜,他们的教育,都搞了哪些“具体行动”呢?这个,全部都记录在那堆脏兮兮的班级日志里面!这样一所学校,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群家长....他们五年时间里,所做的点点滴滴的“具体行动”,那堆班日志里面,全部都有!一天不落,完整,翔实!
    我们呢,都知道,要在小学这个阶段里面,教育孩子,要感恩,要负责,要遵守纪律,要以身作则,要尊敬师长,要.....可是,这些非智力因素,什么时间做最合适?这个教育的时间依赖性,特别强的:你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那就是办了件错事儿。整个小学阶段,要做的教育活动,要有一个完整的清单...这堆班日志里面全有;要在什么时间上做....这堆班日志里面全有;具体怎么做,这堆班日志里面也全有!对于后来的小孩子来讲,这堆班日志是金不换的宝贝!整个小学阶段,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的引入,我们就全靠它了。
    嗯....具体,我们怎么做呢?首先,电子化这堆班日志。需要两位妈妈,家里有扫描仪,申爸把班日志寄给你,先把它们全部扫描成高清图片。接着呢,我们要文字化。把图片里面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只有整理成文字了,我们才好用。接着呢,我们要梳理出一个系统的“景山学校儿童非智力因素培养路线图”。在这个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来:都做了哪些事情,什么时间做的,是怎么做的。这是一份很珍贵的路线图,有了这个,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另一个方面,申爸已经联系到了景山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她是专门负责孩子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老师....整个培养的大图景,她知道得非常清楚。我们遇到问题,她会来帮助咨询、解答。
    嗯...咱们群系,家里有扫面议,可以扫描这套班日志的妈妈,和各自的群主联系,申爸寄日志,咱们说干就开干。这个呢,是非智力因素,性格、道德等的养成方面。那教学方面呢?申爸打算打捞什么?
    首先是语文。申爸说了,这个语文是基础的基础,重中之重。有几本书,咱们群系呢,要去找来...眉豆妈要去找电子书。电子书也行。
    1、《漫漫求索录: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学改革30年》 主编:方玄初 华夏出版社 1993
    2、《北京景山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50年:小学篇》作者:刘曼华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
    3、《北京景山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50年:初中篇》刘曼华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5月
    4、《四十而不惑:景山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之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最后一本书的节选,这里有:
    http://www.teachercn.com/zxyw/Ht ... sY3q1115121191.Html
    感兴趣的妈妈,可以去看看。太长了,就不转过来了。
    他们的语文教学...申爸没有去看过别的学校是怎么教语文的...非常有特色。很多措施,他们做出来了,申爸都感觉到匪夷所思。这是个怎么种感觉呢?妈妈们看申爸哈...申爸有些举措,干的一些事情,看问题的角度,肯定有一些妈妈感觉匪夷所思:这怎么会这么想,这么干呢?可是,申爸确实就这样想了,也这样干了。你仔细咂摸一下,确实有道理....但是肯定,这个不是“常规”的做法。别人不可能都这么干。这种感受,亦是申爸对景山的语教学的感受。回头,申爸来给妈妈说....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在语文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
    那么,具有景山特色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怎样的呢?他们学校官方怎么表述?是这样的:
    以集中识字为起点;以阅读名家名篇为主体;以作文训练为中心;读写结合,学用一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科学分布知识点,合理安排训练序列,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按照现代系统论和教育心理理论使教材编排网络化,建立科学的、整体优化的教学体系。
    这里面有几个重点:“以作文训练为中心”、“学用一致”、“发展智力”、“合理安排训练序列”、“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妈妈们仔细分析上边的这些重点.....他们那套东西,的确很厉害!说“以作文训练为中心”,而真实情况是:大申这几年,一共也没写几篇作文!真实匪夷所思。具体的呢,申爸回头给妈妈们详细讲...现在呢,来不及讲了...申爸上上个周一,没有如约去讲班日志,实在是有苦衷:申爸要趁着班级没散,家长们都在,抓紧最后一点点机会,打捞作文!特别是,马老师教作文思路,心得;学校设计安排作文教学的思路,心得;还有家长配合学校,辅导自己孩子写作文的思路心得....没多少时间剩下来,申爸必须抓紧时间,抢在7月12日之前,把事情安排好,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打捞上来....否则,这些知识和信息,就如同以前50多届的毕业学生一样:产生了,又消失了....作文啊...重中之重!
    如果申爸足够敏捷,设计出的手段足够有效,全部达成或者部分达成上述打捞目的,还是有可能的。申爸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做好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做到了,对咱们群系的孩子,那将是无价之宝。怎么办呢?得设计一个手段。要不,直眉楞眼地去问马老师,问学校领导要思路,要感想...人间都不知道你要什么。
    给孩子们出一本作文集!这样,孩子们作文的原始资料,就有了。
    申爸得以最快的速度,说服马老师,说服家长,同意并支持出这本作文集....申爸得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书号,出版,价格....各个细节。作文集有了,申爸就扩展:请马老师写序,指定要写教孩子们作文的思路,在教作文过程中的感想;请校领导写序,指定要写景山学校作文教学的总体思路,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规律和心得....并且,写得要生动,就具体事例来说:反正是给五三班孩子的私藏书,又不是公开出版,代表景山教育教学水平的官方文献,生动活泼接地气,是最重要的。
    自家人么...自己的书。这个呢,内部资料,真正的内部资料,对于咱们群系里的妈妈,那就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东西了。你一辈子也就碰上这么一回.....因为,还没有哪个班级,给孩子出版正式出版物,聚集这些文章和信息在里面的...那啥,还有家长。家长要写在辅导自己孩子做作文的过程中,自己的思路,感受和感想。要真实的。

作者: 蝴蝶王子    时间: 2015-8-30 08:48:27

书都是好书,问题是哪里能买到这些老书?
作者: 蝴蝶王子    时间: 2015-9-2 09:31:40

孔夫子上查的书都好贵!!
作者: 蝴蝶王子    时间: 2015-9-2 09:32:02

早点看到就好了
作者: 蝴蝶王子    时间: 2015-9-2 09:35:27

这么多好书,为啥不重新印刷!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