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PET中“发现和定义冲突”的困惑。 [打印本页]

作者: 菜籽儿    时间: 2012-6-13 14:33:09     标题: PET中“发现和定义冲突”的困惑。

在PET中第13章p238页所说,将“没有输家”的方法付诸实践时,要先发现和定义冲突。而在这之前,需要确定哪个是需求,哪个是解决方案。特别是下面的两个例子后,我困惑了。

书中说,确定是需求还是解决方案时,可以用“这对我(或你)有什么好处”来询问。

举例,比如说:“我需要一辆新车”,问这个问题:“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答案可能是,我可以安全地去上班或我可以省钱,因为我的旧车太耗油了——所以这些答案是需求,而需要一辆车是解决方案。

还有孩子说:我需要一个属于自已的房间,依然问这个问题:“这对你有什么好处”,答案是,可以保护自已的隐私,或是让孩子拥有自已的空间和平静的心情——所以这些答案是需求,而房间是解决方案。

可我怎么觉着,我需要一辆车,我需要一间房子,这本身就是一需求呢。有了这个车和房子,我的这个需要那个需要的就可以被满足了。它怎么就变成了解决方案呢?而且用那个问句,怎么感觉不到有什么直指人心的意义呢,不理解,所以就困或在这儿了。

按这个理论来讲,那孩子的
我要吃冰棍,或是我要看动画片,或是,我不要洗脸刷牙,这是需求还是解决方案呢?

请微大师和众大师授业传道解惑!



作者: 微微辣    时间: 2012-6-13 15:09:48

很好的问题哦~ 开会ING,晚点回复。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哦~
作者: 菜籽儿    时间: 2012-6-13 15:15:00

微微辣 发表于 2012-6-13 15:09
很好的问题哦~ 开会ING,晚点回复。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哦~


大师一赞扬,我就翘尾巴~~~可爱的小我哈~~~
作者: 阿毛阿飞    时间: 2012-6-13 15:36:07

我的理解是,车或房间是满足需要的一种方式,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需要”,真实的需求要通过问“这给我带来什么好处”来挖掘。
比如,小朋友不想洗脸刷牙,有可能是想再多玩一会儿,有可能是不想停下正在看的动画片,还有可能是希望自己来决定要做什么。
所以,很多时候,问一下“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看到问题更实质性的一面。
作者: 微微辣    时间: 2012-6-13 16:22:42

[attach]32937[/attach]
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图来看更容易理解。
作者: 微微辣    时间: 2012-6-13 16:26:31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要吃饱是人的基本需求。
对于一个原始人而言,要是能有果实和生肉,他就吃饱了。
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他可以选择持汉堡,吃包子,吃面条,吃饭.....
所以,要吃饱是需求,用啥来吃饱是解决方案。
对于一个古人而言,他想轻松不费力地去出行, 他可以选择坐马车,坐轿子,自己骑马。
对于现代城市人而言,他可以坐地铁,坐公车,自己开车,打的士。
所以要轻松不费力地出行 是需求, 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是解决方案。
作者: 微微辣    时间: 2012-6-13 16:27:57

要一辆车
一个人是想要解决交通问题,省去挤车的劳累。
一个人是想要一台好车名车,彰显自己的身份。
要一辆车是一个解决方案,但对于不同的人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
作者: 微微辣    时间: 2012-6-13 16:29:43

如果一开始就各自提出解决方案,就把共赢的门给关上了。
如果一开始是提出需求, 就把共赢的可能性打开了。
最主要的,当我们谈需求的时候,我们彼此更靠近了。
作者: 菜籽儿    时间: 2012-6-14 11:53:13

微微辣 发表于 2012-6-13 16:26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要吃饱是人的基本需求。
对于一个原始人而言,要是能有果实和生肉,他就吃饱了。
对于 ...

你这么一说我咋就一下子拨云见雾了呢!{:1_150:}喜欢你的语言!!!!!
作者: 菜籽儿    时间: 2012-6-14 12:01:43

套个早上的例子来说:
哈图说:我不想去幼儿园,这ms看起来象个需求,如果问这个问题:“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答案是想他现在就去滑轮滑。那么,实际上,想迫切地滑轮滑是一个需求,而不去幼儿园则是他的解决方案。

我这个例子是不是不太贴切啊,因为按pet来说,这个只要积级倾听就好了不涉及到共赢啥滴~~~
作者: 妞妞妈妈    时间: 2012-6-14 17:52:04

学习ing。。。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