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观园

标题: 爱-分离 [打印本页]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11 10:56:26     标题: 爱-分离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8-11 11:05:12

何来此番感慨?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11 19:54:24

:$这是一句非常著名的定义,我舶来的。
作者: 歌唱着生活    时间: 2010-8-11 20:40:48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11 20:45:22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歌唱着生活 发表于 2010-8-11 20:40

不清楚,每个人理解不一样吧?
我理解分离的成功,母子各自有独立的人格,彼此尊重。
作者: 忧郁王子    时间: 2010-8-12 11:15:20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啊,说的太对了
作者: 财宝儿妈    时间: 2010-8-12 15:50:43

武志红说的吧?
作者: 扬帆    时间: 2010-8-12 16:41:19

桃园姐姐,终于看到你的帖子了,一直惦记你呢!喜欢你的帖子!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12 20:21:06

好像是一位英国的心理学家说的。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12 20:21:30

桃园姐姐,终于看到你的帖子了,一直惦记你呢!喜欢你的帖子!
扬帆 发表于 2010-8-12 16:41


:handshake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8-13 01:13:57

一篇转帖:

"我今晚去朋友家sleep over,不在家吃晚饭了。" 像是一声通告,儿子的话让我心里有几分不快。我正一边开车一边琢磨着晚上给他做几样可口的小菜,毕竟离儿子返校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一天半的时间了。他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不但打断了我的构思和想象,也折断了我想和他再亲近亲近念想的翅膀。而一个更响亮的声音像秋风一样吹过我的心扉:"快放手吧,你是留不住他的!" 我沉默着,强压着满腔哀怨和无奈,向回家的路上驶去。。。。。。

今年暑假,结束了第一年大学生活的儿子没有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在暑假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外出打工。我特意为他安排了由国家侨办组织的6000海外学生寻根之旅夏令营,另外我还有一个私心就是让年迈的父母和他们唯一的孙儿有机会多亲近亲近。这次回国儿子很开心,这一点我是从他兴高采烈的说话大语气中猜到的,他告诉我,论年龄他是大的,所以他把许多玩的机会谦让给那些年龄小的孩子们,他还当上了营长,他得意之处是他可以像个男人那样帮助弱者和体现号召力,我父母也一偿宿愿地再次宝贝了他们的嫡孙,就在我一个人咀嚼着孤独和思念的时候。而成全亲人们的愿望,也成了我唯一的安慰。

终于盼到儿子回来了,在看到他的刹那间,我真想像他小的时候那样把他紧紧的抱在怀里,但望着比我还高出一头的儿子,我竞像被钉子钉在原地一样无法动弹。我的面子和虚伪让我不能像个女人似的表现出极度的热情来,因为我突然发现面前站着的同样也是个男人,而不再是那个过去任我摆布的孩子了。我只有默默地为他做些我可以想到的事情,比如买些衣物,每顿多做几样他爱吃的小菜,在他回来之前把他的被褥全部洗晒一遍。。。。。

其实我有许多话想和他说,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语气轻了,连我自己都会觉得婆婆妈妈的像个娘们;语气重了,他再顶撞几句岂不没趣。在儿子的暑假里,我整个人就是在这种及其矛盾和挣扎的情绪中度过的。当我看到朋友的孩子们都利用暑假出去打工了的时候,就会若有所失,不是为了钱,而是觉得儿子的档案上有一页留了白。另一方面我又很安慰,父母终于看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孙子,这也了了我一份心愿和孝心,另外儿子也在暑假里也充分得到了休整,这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无疑是一次难得的休养生息机会。

我的权衡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膨胀,而儿子所经历的一切则是一种运命的安排。这或许是他的福气,但愿我的无奈换来的是他一天比一天成长进步和成熟。


"快放手吧,你是留不住他的!" 你们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吗?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8-13 01:15:29

我的回帖:

我儿子10岁不到点,也SLEEP OVER过,孩子兴奋得不得了,临走还回头跟我说:"我才离开一天,以后我要离开你一个月呢........."

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我明白,是让我不用担心的.

其实放手是一种幸福啊,你想想那些弱智的,残疾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不敢老,不敢死.........

我们怎么会伤感孩子的长大呢?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心老去,放心死去了.......人能放心做这两件事情,是件多么安心和幸福的事啊!
作者: 心的旅程    时间: 2010-8-14 21:58:48

12# 琳0824

可还是难免会放不下呀,所以这也是需要学习的功课了
作者: 绿茶浅涩    时间: 2010-8-14 22:36:34

放手是那么的不容易!修炼啊!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8-15 00:02:58

那谢晋的遗孀, 秦怡,还有演周恩来的演员叫什么张铁成的........他们都还算是名人,有能力的,但是即便这样,在面对自己痴呆孩子的未来上,一样是不敢老,不敢死........更不要说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了.

这种"不敢",是世界上最痛的父母之心.

所以,能放手,放得了手,是何等的幸福.
作者: 秋水伊人    时间: 2010-8-17 10:58:32

不清楚,每个人理解不一样吧?
我理解分离的成功,母子各自有独立的人格,彼此尊重。
桃园结义 发表于 2010-8-11 20:45


排这个:victory:
作者: 小小橙子    时间: 2010-8-17 13:15:58

修炼,放手。不容易啊。:handshake
作者: 京京妈    时间: 2010-8-18 09:45:27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桃园结义 发表于 2010-8-11 10:56

这个暑假京京在奶奶家离开我近半个月!
最初,
她打电话给我说想妈妈!我也想她!
中途
打电话情绪明显适应多!
在回来之前,还是想妈妈!不过就要回家了!
孩子不在身边的这段时间
我感觉心里空空的!
做事情好象都没有劲!
想想如果没有孩子
两口子需要用多少事情来填满自己的时间啊!
有孩子真好
心里有念头!
生活有愿望!
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远比我们想象得强!
反而是家长不适应没有孩子的日子!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18 11:26:58

这个暑假京京在奶奶家离开我近半个月!
最初,
她打电话给我说想妈妈!我也想她!
中途
打电话情绪明显适应多!
在回来之前,还是想妈妈!不过就要回家了!
孩子不在身边的这段时间
我感觉心里空空的!
做 ...
京京妈 发表于 2010-8-18 09:45


我想这种分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分离,有些虽然空间上分开,可精神上还是掌控着孩子,很可怕的。
作者: 京京妈    时间: 2010-8-19 16:10:19

精神上还是掌控着孩子,很可怕的。
看到这个
自己心里一惊
自己要如何做,才不属于这类呢?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8-19 16:27:28

精神上还是掌控着孩子,很可怕的。
看到这个
自己心里一惊
自己要如何做,才不属于这类呢?
京京妈 发表于 2010-8-19 16:10
谈不上掌控,只是一个适应过程.

放手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要有个过程的.

刚开始对于栋栋自己上学放学,我还不是很紧张的,可是到后来,就习惯了.......

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有这样的放手机会,让孩子慢慢锻炼,让我们慢慢放心.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0-8-20 20:38:28

我想这种分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分离,有些虽然空间上分开,可精神上还是掌控着孩子,很可怕的。
桃园结义 发表于 2010-8-18 11:26


桃园,我倒觉得一般情况下都没这么严重。

小雨点在华德福夏令营一周时间,我在成都逛,但在第四天,我开始想她了,很想,禁不住发短信给带队老师问情况,他没回,我觉得有点不够人情味。当时,玉冰姐安慰我小雨点会感应到我的想念的。

后来夏令营结束,小雨点也说很想我,中间甚至很想给我打个电话,但也是基于规定不敢跟老师借电话。

我觉得我们的这种相互想念说明我们之间的爱,深深的亲情,这种爱不是让人没有力量,不是让人退缩,也不是相互控制,小雨点和我在相互想念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各自的生活,这种牵挂让是一种心灵连接,是一种健康的、温暖的、增加归属感、陪伴孩子成长的力量。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21 08:33:49

桃园,我倒觉得一般情况下都没这么严重。

小雨点在华德福夏令营一周时间,我在成都逛,但在第四天,我开始想她了,很想,禁不住发短信给带队老师问情况,他没回,我觉得有点不够人情味。当时,玉冰姐安慰我小 ...
阿猪 发表于 2010-8-20 20:38


精神上的分离,不意味着互相没有思念。
怎么理解精神上的分离,确实需要我们做很多功课。
作者: 京京妈    时间: 2010-8-21 16:42:08

21# 琳0824
同意
所以说
我们是和孩子一起长大!
作者: 京京妈    时间: 2010-8-21 16:44:15

我觉得我们的这种相互想念说明我们之间的爱,深深的亲情,这种爱不是让人没有力量,不是让人退缩,也不是相互控制,小雨点和我在相互想念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各自的生活,这种牵挂让是一种心灵连接,是一种健康的、温暖的、增加归属感、陪伴孩子成长的力量。
22# 阿猪
:F: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0-8-22 00:45:30

21# 琳0824  
同意
所以说
我们是和孩子一起长大!
京京妈 发表于 2010-8-21 16:42
我期待那一天,也为那一天准备着,我盼望那一天,为了那一天.......当然这"那一天"只是个象征,而不是具体某一天了.

如果遥遥无期的是不能放手,那我们养育孩子,还有什么希望?

每个父母都是渴望孩子尽早独立,自立的,只是这个独立自立,是需要你做准备的,做努力的........
作者: 无痕    时间: 2010-8-25 11:54:37

很多时候都希望孩子能独立,自立的,但是偏偏自已总是一只不会放手的母鸡,努力学习去....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25 14:11:04

中国式家庭矛盾,是不是都来自于“分离”的不够好?
作者: 四月    时间: 2010-8-25 17:57:08

我觉得是
作者: 四月    时间: 2010-8-25 17:58:25

在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养儿是用来防老的,怎么可能做到很好的“分离”?
作者: 四月    时间: 2010-8-25 18:03:03

除非人能了然生死,尤其是“死”,这样子的父母才能真正做到和子女的分离

否则,人一到老年,就会变得和孩子一样恐惧,恐惧没有人照顾自己,其实也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现代人更是把死亡看的如洪水猛兽

最近,常常想起“问中医几度秋凉”书中作者写的奶奶从容面对死亡的那一段
作者: 桃园结义    时间: 2010-8-25 18:04:33

除非人能了然生死,尤其是“死”,这样子的父母才能真正做到和子女的分离

否则,人一到老年,就会变得和孩子一样恐惧,恐惧没有人照顾自己,其实也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现代人更是把死亡看的如洪水猛兽

最 ...
四月 发表于 2010-8-25 18:03


大多数老人医生病,恨不得把儿女都拴在身边。
作者: 熊熊    时间: 2011-6-17 00:05:29

我的回帖:

我儿子10岁不到点,也SLEEP OVER过,孩子兴奋得不得了,临走还回头跟我说:"我才离开一天,以后我要 ...
琳0824 发表于 2010-8-13 01:15


东看西看,看到这句,我很喜欢。
作者: 熊熊    时间: 2011-6-17 00:05:55

我们怎么会伤感孩子的长大呢?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心老去,放心死去了.......人能放心做这两件事情,是件多么安心和幸福的事啊!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1-6-17 05:20:15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1-6-17 10:41 编辑

回复 34# 熊熊


    这句话乍一看也很喜欢也很触动我,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我品味的不对劲。放心老去,放心死去,好像我理解的父母的老年和死亡都是以孩子第一,孩子成长的很健康了很有能力了,父母才可以轻松老去和死去,这些得是在孩子的基础上才会有的。   一想到到这点,我忽然就很讨厌,讨厌这样子的以孩子的生活为重心,没有自己的生活。我的老年和死亡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想和孩子有那样的关系......就和我的人生我的事业我的追求是我自己的,我只是尽母亲的责任养育孩子,但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计划....

母亲和孩子精神上的分离,是不是母亲就是自己,孩子就是他自己,母亲得有自己,母亲的自己不是建立在孩子的基础上的?.....

我的老年,我的死亡,我会让我的孩子来分享,我会做好准备让她接受我的老,我的死,我的离开,最好的境界也许是,我死时,她和我一样的平静。
作者: 柳林风声    时间: 2011-6-17 09:08:36

“我”是我自己,“我”尽母亲的责任,“我”自己的计划——这个,和“放心的老,放心的死”应该不是对立的吧?“我”尽母亲的责任,难道不是为了有一天孩子能够自立?孩子自立了,“我”当然能够放心的老,放心的死啊

如果像我们院子里一个60多岁的阿姨,满头白发,还要天天为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喂饭洗澡,那个,我真的是不敢老不敢死啊,还奢谈什么分享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1-6-17 09:25:28

回复 36# 柳林风声


    当然不矛盾,我说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 Bill    时间: 2011-6-17 09:25:37

我也赞成爱分离。

只是,当我们年老病弱,身边无人照顾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就坚强独立?毕竟我们现在还正当年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7 10:05:35

如果像我们院子里一个60多岁的阿姨,满头白发,还要天天为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喂饭洗澡,那个,我真的是不敢老不敢死啊,还奢谈什么分享
柳林风声 发表于 2011-6-17 09:08

就是,很朴素的道理,经老爱这么一推敲,完全不是味儿了.

放心老去,放心死去,就意味着没有自我了,就一定是围绕着孩子为生活重心了?

当你如柳林所描述的那个60多岁白发阿姨时,一切还谈什么自我?什么重心不重心的.......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1-6-17 10:08:13

回复 39# 琳0824


    我都说了,我自己的品味而已,我说了我自己的心路的一个过程。和你这个道理无关啊。 我也很赞同这个道理。

只能说我描述的不清楚,你们没理解到。
作者: 朵云妈妈    时间: 2011-6-17 10:16:54

能做到放心老去,放心死去,应该是人生成长圆满的境界。我觉得的确和孩子没多大关系!
作者: 楚朦    时间: 2011-6-17 10:18:48

回复  熊熊


    这句话乍一看也很喜欢也很触动我,可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我品味的不对劲。放心老去,放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6-17 05:20




我明白你说的角度!!

我目前的体会,儿子长大了思想和人格特别独立,我们之间的交集是亲人间的挂念和关心。最近越来越感受到了,“他的”人生以后不大会受到我的影响了,反之亦然。所以特别理解你说的,我现在只想追求我自己的人生。这也是一种多么快乐的感觉。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7 10:48:34

回复  琳0824


    我都说了,我自己的品味而已,我说了我自己的心路的一个过程。和你这个道理无关啊。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6-17 10:08


一个人能放心老去,放心死去......多么安心的境界啊!

一个人的自我部分,最大的成分应该是"安心"啊!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1-6-17 10:50:28

回复 43# 琳0824


    嗯,很赞同!渴望这个安心的境界呢!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7 10:53:39

而且带着一个还不能放心老去,放心死去的精神支撑,并不妨碍一个人自我的发展和追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剥离是一步一步的,一点一点的,不可能是在某一时刻,才来面临这个剥离的问题.

有时候,剥离是无意识的,是无形的,是潜流,是过程........

想起了秦怡,她已经可以放心老去了,可以放心死去了........多么好的事啊!

想起了谢晋的老婆,有一次采访节目,在她家里.........连睡觉也要用手系着儿子的手.......

当一个人是如此境遇时,我们明白,任何的心路和思考,都是很无力的.
作者: 楚朦    时间: 2011-6-17 10:58:21

而且带着一个还不能放心老去,放心死去的精神支撑,并不妨碍一个人自我的发展和追求.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琳0824 发表于 2011-6-17 10:53


看过鲁豫有约的秦怡那两集,特别感慨,看到她谈到儿子谈到金焰,都有内疚,貌似儿子和金焰的病痛和状况都有她的责任,看着真是心酸。。。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7 10:59:23

心路也好,思考也好,对于普通凡人来说,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7 11:02:31

这也是我不愿意再要老二的主要原因了.......

背负一个,已经很长时间了,再来一个,又多十几年的背负..........

辛苦的.
作者: 楚朦    时间: 2011-6-17 11:08:14

最近,常常想起“问中医几度秋凉”书中作者写的奶奶从容面对死亡的那一段
四月 发表于 2010-8-25 18:03


摆渡了这本书,挺有意思,下单了{:1_143:}
作者: Elf    时间: 2011-6-17 11:45:12

总归是要分离的,跟谁都是,或早或晚,相处就是一个过程
作者: Elf    时间: 2011-6-17 11:57:36

相聚、离散、再相聚..... 人际关系中的呼与吸
作者: 熊熊    时间: 2011-6-17 12:23:59

我也赞成爱分离。

只是,当我们年老病弱,身边无人照顾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就坚强独立?毕竟我们现在还 ...
Bill 发表于 2011-6-17 09:25


从客观的现实想来,老了,能坚强独立的最重要因素,是我们自己能身体健康,生活自理。
精神物质再独立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是空谈了。
很多时候,我在想,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我老了,身体健康.这样他就能有更多精神和现实的自由.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17 13:09:55

除非人能了然生死,尤其是“死”,这样子的父母才能真正做到和子女的分离

否则,人一到老年,就会变得和 ...
四月 发表于 2010-8-25 18:03


这次到美国,我才真正知道老人和子女的独立、分离的。
作者: 拂晓    时间: 2011-6-17 13:13: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四月    时间: 2011-6-17 13:13:59

这次到美国,我才真正知道老人和子女的独立、分离的。
阿猪 发表于 2011-6-17 13:09

我在想,或许是源于他们有信仰,所以他们对于“死亡”相对来说要接纳一些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17 13:19:52

本帖最后由 阿猪 于 2011-6-17 13:24 编辑
美国老人生病怎么办呢?中国没有子女照顾不行啊。
拂晓 发表于 2011-6-17 13:13


老人老了、不能动了,进养老院的多。有钱的选好的养老院,钱少选差点的,对实在贫穷的,政府也有救助。总归还是老有所养。

上次我去这边领导的家,他妈妈都88了,一个人住,看书、弹琴、看球赛、家里很干净漂亮。

就是因为太大年纪,就从二、三层楼的大房子换了个小一点的房子。

他父亲病重,住在一个疗养院里(医院长期住是住不起的,保险公司也不同意),有人照顾,仍然很贵,每天要150美金,是老人自己的钱。

他们家,兄弟姐妹好多个呢。

其他家庭,类似吧。你想想,父母或者子女到对方家里吃餐饭,说不定都要付钱,怎么来指望子女照顾呢。
作者: 小颀妈妈    时间: 2011-6-17 13:20:19

总归是要分离的,跟谁都是,或早或晚,相处就是一个过程
Elf 发表于 2011-6-17 11:45
相聚、离散、再相聚..... 人际关系中的呼与吸
Elf 发表于 2011-6-17 11:57

说得真好,谢谢启发!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17 13:26:16

我在想,或许是源于他们有信仰,所以他们对于“死亡”相对来说要接纳一些
四月 发表于 2011-6-17 13:13


我觉得是人的独立意识。父母子女都是独立的、很少相互依赖。
作者: 拂晓    时间: 2011-6-17 13:36: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ill    时间: 2011-6-17 16:14:54

回复 56# 阿猪

我也不想成为孩子的累赘,可是看看中国的养老院,前面在微博里刚看见一个惨无人道的,吓死人了。所以我希望我能够在身体健康的时候,突然离世{:1_138:}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7 16:37:20

独立是相对的,依赖也是相对的.

国外的老人,不见得就比中国的老人更舒适,各有各的情况吧.

住养老院的,周围全是老人,没有谁不老,只有谁更老........而中国的老人生活的环境,各年龄层都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较密集些,生活相对有点生气和活力,国外的老人,还是很孤单的,与子女的来往也比较形式化.......

当然,年老都是悲哀的,如果是我,我还是喜欢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我一直觉得国内的老人每天去跳跳舞,一起买买菜........这些都是生活的内容.
作者: 熊熊    时间: 2011-6-17 17:09:06

现在爸爸就自己独立的生活着,无论是精神和物质都独立,我们互相鼓励,也为彼此加油,可我不感觉这样好,我希望陪着爸爸。
    我很希望以后能把爸爸接来一起,那时孩子也大些了,也不那么闹了。我能天天和爸爸说说话,做他喜欢吃的东西和他一起散步。
作者: 熊熊    时间: 2011-6-17 17:10:47

我很认真的发完这贴。

也发现我中级了。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7 17:24:50

一般来说,老人最怕还是孤独,不管是多么独立的老人.

可能因为生活习惯,他们不一定愿意一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还是很愿意每天看到子女.

如果身体已经不好的话,就更离不开子女了.
作者: 明月出天山    时间: 2011-6-17 17:28:42

那谢晋的遗孀, 秦怡,还有演周恩来的演员叫什么张铁成的........他们都还算是名人,有能力的,但是即便这样,在面对自己痴呆孩子的未来上,一样是不敢老,不敢死........更不要说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了.

这种"不敢",是世界上最痛的父母之心.

所以,能放手,放得了手,是何等的幸福




这种"不敢",真是世界上最痛的父母之心。

和他们相比,可以放手的,那是何等的幸福!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17 21:31:48

独立意识+社会保障

   不过到孩子家吃饭付费太夸张。

  希望我们老了能取中间的和谐状态。
拂晓 发表于 2011-6-17 13:36


你说得对。

界限过了,也觉得有些无情。
我前两天才亲眼看见一桩,回去跟你说。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17 21:32:18

回复  阿猪

我也不想成为孩子的累赘,可是看看中国的养老院,前面在微博里刚看见一个惨无人道的,吓死人 ...
Bill 发表于 2011-6-17 16:14


是的,就是这个问题。
作者: 香Una    时间: 2011-6-17 23:23:27

你说得对。

界限过了,也觉得有些无情。
我前两天才亲眼看见一桩,回去跟你说。
阿猪 发表于 2011-6-17 21:31



    就在这里说吧,我也想听啊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18 06:57:39

本帖最后由 阿猪 于 2011-6-18 06:58 编辑

香,我在我的帖子中介绍了一些美国老人的情况,如果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http://namez.cn/viewthread.php?tid=200&extra=&page=310

上面提到的这个经历,我还没有写到,到时再贴过来。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18 09:01:42

最舒服的状态,我觉得还是我父母那样的,在杭州,出家门就是像花园一样建设好的小区,有河塘,有小桥,有亭子,有竹林.........我觉得杭州的小区建设,已经越来越普及平民了,不仅仅是高尚小区才有.

附近菜场超市很方便,公交也方便.

关键是小区里有很多很多老人,有场地,有活动.......那种热闹,和互相每天见面聊天的生活习惯,这对于老人来说,很依赖的.

小区还有活动室,可以看报,打乒乓球,健身,都是免费的.

当然,老人身体得健康,至少没有卧床不起那种........

我常常觉得我父母的晚年生活,还是蛮好的,至少就目前来说.
作者: 一起成长    时间: 2011-6-18 11:44:15

美国老人生病怎么办呢?中国没有子女照顾不行啊。
拂晓 发表于 2011-6-17 13:13


其实就是在中国,子女长期照顾生病老人在很多家庭同样不现实,年轻的家庭自己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时间长了拖不起啊,最多也只能给个经济上的扶持。

所以我觉得我们老来既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还要规划好经济。
楼上老爱说的“我死时,她和我一样的平静”也是我的追求。
作者: 拂晓    时间: 2011-6-20 10:18: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拂晓    时间: 2011-6-20 10:19: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21 01:13:29

本帖最后由 阿猪 于 2011-6-21 01:16 编辑

等我老了,我非常希望住在我在美国所见的这个养老院,外面风景如画,里面赛过五星级酒店的温馨舒适方便,服务更是五星级的。
虽然老人一个比一个老,但看着清爽精神,尤其是有着一颗童心,有爱好、有兴趣、有运动。

不是子女的拖累。我也付得起这个钱。

但在中国,很难找啊。我以前因为工作关系,住过番禺一个说是很好的养老院的招待所,夜里看到对面房子的老人们睡在简陋的房子里的单薄身躯,我当时觉得很凄凉。也许,是我的感觉。我父亲去世前在另一个城市,住过一段时间的养老院,听我哥哥说很差很差。

所以,以后我不怕住养老院,但怕找不到好的。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21 01:18:12

我贴来自己写的

2011-6-19     老人篇二: 老人与子女独立居住

普遍这样,跟中国养儿防老、几世同堂的观念很不相同啊。当然,现在中国也在变。但还是不同于美国。

美国的老人与子女,在异地的罢了,即使在一个地方的,即使有很大的房子,都是分开住的。当然,我没有去过农场,美国电影中经常有农场一家人住一起的,这个我就忽略了。

大家知道,美国人的房子都是独栋的(大城市的公寓除外),很大,这些房子每年都要交不低的保险等成本。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想到省这个钱,大家住一起。即使是很老的老人、即使是一个老人,都住一个大房子。如果年纪太大,也许会换小点的房子或只要一层的。如果年纪很大或身体状况不好,可能选择进养老院。

前面老人院照片中有个穿紫衣的老人,看来很精神,并不显得多老,她儿子是退休的银行家,房子就在我家旁边,二层的,有很大很漂亮的花园,两口子都退休了,没啥事,他们是一个中国学生的hostfamily,放假了学生不回国,就住他家。但妈妈是要花很多钱进养老院,而不住一起。 

我这有个同事,算是很重家庭观念的,她父亲病重时,她换房子,住到父母家附近,方便去照顾下。父亲去世后,她和她妈妈各住一栋大屋,经常串门,关系很好,但就是不住一起。

这是根深蒂固的彼此独立的观念,跟孝顺不孝顺、爱不爱没有关系。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21 01:18:41

2011-6-20         美国老人篇之三: 老人与子女金钱独立

很多美国人都很nice,但这不妨碍他们对金钱算得很清。跟中国的观念差异很大。

我刚来时,就遇到有学校有关人员请吃饭,但我们得自己付自己钱的事,我惊讶极了。所以,请吃饭分几种,要弄清楚请客的人要不要帮你付。有时候他替所有人付,有时候各付各,有时候他只替其中一个或几个付。所以有时要问下:should I pay  for myself? 省得尴尬。如果boss请你吃饭、替你付钱的那种,而你带孩子去了,那孩子的钱你得自己付。想想,如果我们单位吃饭,谁带孩子去了,大伙欢迎还来不及。

这种金钱区分清楚的做法,在父母子女也是。听说部分家庭,子女上大学放假回家,父母还收生活费,孩子必需去打工赚钱养活自己。我们中国的家长和孩子都会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点的,别说上学期间,就是毕业后甚至成家了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啃老。父母也大多希望对子女多付出一些,现在很多年轻人买房,父母好像有首付的责任。当然,我也愿意给我女儿首付的。老外,买不起,就租嘛。

大学毕业后,那子女当然得独立,就各住各的了,经济各自独立。虽然每家情况有不同,也有父母支援子女或子女支援父母的情况,但应该是少数。大多是各管各的。听说有时相互来往,还收那餐的钱。不过,我不太相信,太没人情味了不是?但我也见过我觉得很没有人情味的事,虽然不关老外人品,是不同的文化观念,但我仍然有些不习惯。

老人退休后有养老金,跟工作年限等相关,听说是数额不多的,一般也不够花,也要靠以前的积蓄。前面提过的那个同事,她和母亲,还有她的两个儿子的家庭,都住同一个小镇,房子相距很近,有时也彼此到一家聚会。到谁家聚会,那一切钱都由这家出。所以,那天同事的妈妈请客,其间需要买啤酒,同事都伸手向妈妈要钱去买。要知道,她妈妈都是80多的老太太了,而她是上班有工资的!

还有一件,前几天,我和老外夫妇去另一个城市,玩,顺便去接他们的女儿的孩子来他们家住几天。他们的女儿女婿离婚了,孩子跟妈妈,现在是假期到爸爸这来玩。现在外祖父母要来前女婿这接孩子。那天,双方一直电话联络,关系都不错的。我知道老外夫妇人非常好,应该没有什么离婚反目成仇的事。下午4点,在约定的某地点会面,不是去他家的。老太太还亲切地拍拍前女婿,笑着对我说:他以前是我的女婿。然后是前女婿说要去吃饭,我心想:这中午吃饱了,现在哪里吃得下?我想美了,人家压根儿没想请你们吃,他是给他和他儿子吃晚餐。

那是家希腊饭店,简单但有特色,生意不错。这父子俩在吃,老外夫妇和我就坐在旁边看。我倒是不想吃,但心里觉得这人太没礼貌,连自己多年未见的前丈母娘也不请下?!他一边大嚼,还介绍食物。老太太是个美食家、对吃的很有兴趣,坐不住了,指令老先生去买。我不想吃,没要,中午的美国汉堡让我不很舒服。最后,因为食物分量很大,老太太邀请我尝了点其中的羊肉。问题来了,这前女婿居然也伸手来抓老太太的食物吃。我心里真气:在你的地方,你不请她吃,还来吃她的,好不好意思?!但他们就神情自若。

饭后告别了,前女婿从他车里冰袋里拿出两瓶啤酒给老先生。老先生是极爱啤酒之人,跟我说:这啤酒只能这有,我们那小镇买不到的。我心想:就送两瓶啤酒?一箱啤酒也不值几个钱,太小气了!但老先生高兴:使劲夸:you are so nice kid. 除了我“咸吃萝卜淡操心” 愤愤不平外,他们皆大欢喜。老外反倒对中国人抢着付账感到奇怪不理解。

我呢,抹不开面子,有时请人吃饭或看电影,但别人也跟着来了。要是老外,绝对不会替计划外的人付,他们很自然。我也不想啊,但如果这人(中国人啊)也是一副说自己付、但就是不拿出卡来刷、一副等着你付的样子,我就觉得不好意思不付,就一起付了,但事后短期内心里多少有些小不爽,我还不够大方哈。

当然,就我,给父母花钱,或者父母给我花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想都不用想。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观念,差异很大,都有其合理之处,不好说谁好谁不好。但也许还是有个大概的度,过于冷漠或过于紧密都不太好。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21 01:20:23

2011-6-17    美国老人见闻系列之一:老人院篇

今天我去老人院,表演太极。

是上次去的那家老人院,前面介绍过。我有一对老朋友(两口子都八、九十岁了)住那,他们是非常热心的人,不仅是两个中国留学生的hostfamily,还主动帮助我英语。

老太太自退休后,就一直在本地的博物馆作志愿者,20多年,去年才停,那天还专门带我去参观博物馆,详细地给我介绍。老先生是大学退休教授,现在还天天上图书馆学习(我们就是在图书馆认识的),他学日语,翻译日文著作,不亦乐乎。两个人的形象那个讲究啊,特别是老太太,风度优雅,每每让人眼睛一亮。我很喜欢他们。他们也来过中国,1978年,够早的吧。我也请他们来家吃中国菜,他们很享受。

这次的表演,就是和他们商量的结果。我也希望做一次志愿者,老人们希望看一下不同的运动。

我真佩服老太太办事,那个规范。她事先已经写了个剪短的介绍:人物、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简单介绍了下太极拳,风趣简要全面,甚至还写着我有阳光般的笑容。我也保存一份留念。

是在老人院的活动室内,已经摆好椅子了,一大圈。来了有10几位老人,大家先问候,简单聊聊。快到时间,老太太优雅地介绍我,尤其是提到我是自己开车来的,我新拿到驾照(因为之前约定是她来我家接我,但后来我不需要了),大家热烈鼓掌祝贺我。

我穿了太极服。然后打开音乐,开始表演。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哈,比平时稍快一点。结束后我抱拳致谢,他们热烈鼓掌。
然后我邀请我的老外朋友(他是我的太极学生之一,学得很不错的)跟我一起在来表演一次。当然,又是掌声雷动啊。老外这点真的很好,他们总是以赞美的、欣赏的眼光看人。

然后有老人提些小问题(老外老人对很多事情是很感兴趣的)。还好,现在我可以交流了。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回答。

第三项活动内容,是我教老人们练习一个动作。我就教他们起势和野马分鬃。大家兴致勃勃,站立,围成一大圈,练了多次,很有趣的。

然后,大家自由聊天,三五个。其中一个老人,可能是在这教练习活动的,拉我去看他们平时活动的一些项目,跟我介绍她也在练一个类似太极的运动,就是跟杂志上学。真是不错!她逐一介绍什么是锻炼手指的、什么是锻炼眼睛的……我真喜欢这个老人院和老人们,设备齐全、热爱运动、精神奕奕。即使是有些需要扶着推车走的,都很清爽,没有病怏怏的样子。我希望我老了以后,也像他们。

老人们逐渐来跟我感谢,说她们多享受我的表演、说我多么优雅……其中一个老太太的儿子就住在我家附近,我也认识,是个银行家。我也非常感谢她们来观看,拥抱,再拥抱,祝福和告别。

第四项,老先生和老太太领我和我的老外朋友(太极学生,他们也都认识的)参观老人院:健身房;图书馆、餐厅、美容室、兴趣室、会议室、众多舒适的休息区,各位老人住的公寓(门口都各自装饰,或漂亮、或可爱),走廊里挂满了艺术画,每每让我感叹:这里比五星级酒店还要舒适漂亮!都是温暖舒适的感觉,没有一点点凄凉的气氛。上次我来过,还在这里午餐,我见识了这里工作人员的超好态度,还很幽默。

我们还参观了老先生、老太太的公寓,太超乎我的想象了!我原以为就像宾馆的一间房,却没想到是一个非常大的套间:客厅、活动室、小厨房、书房、卧室、两个卫生间。房间布置得很艺术和舒适,干净整洁。老太太说两周就有工作人员打扫卫生一次,平时是她自己整理。此时我心里不由想到我自己乱糟糟的房间,有些羞愧哈。

最后一项内容,老先生、老太太带我们去外面湖边走走。他们安排真贴心啊!外面的风景呢,一个词:风景如画!大片大片的绿绿草坪和茵茵草坡、清清湖水,在小树林边,还有两只野生的火鸡在慢悠悠地闲逛。

我们一路聊天,我也问了一些问题。他们俩,跑过很多地方,在在不同国家、大城市等生活过。但他认为现在老了,家乡的小城市是他们最喜欢和享受的。

最后,聊到养老院的费用问题。因为这是本地最好、最贵的养老院,只有比较富有的人才能住进来。他们告诉我,有两种付费方式:一种是一次性的付款90,000美金(大概相当于人民币60万吧),然后每个月再付一点生活费;一种是每月支付,总额会比前者高。老先生笑着说:说对于身体健康、活得久的老人,第一种比较合算。他们就是第一种,他的儿子也帮着出了一些钱。我问社保费用够不够生活,老太太说不够,需要用些以前的积蓄。

在停车场告别了。他们(包括刚才老人院的老人们)对我很快要回国、并且很可能不再来,表示非常遗憾。我也是,以前为什么没有多来这里呢。刚刚相识,就要告别,也许就是这样萍水相逢的缘分。

但是这缘分,给我留下很深很美好的印象。有一天我也要老,我会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老年、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甚至我在现在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我在老人院的所见所闻,还有来美后很多次的和美国老人的交往,可以说,已经并继续会对我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亲爱的美国老人朋友们!我会想念你们。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21 05:03:40

很多东西,当事人的生活,和局外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

好比是旅游和在那里长期居住,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一样道理.
作者: 爱无言    时间: 2011-6-21 10:07:04

本帖最后由 爱无言 于 2011-6-21 10:22 编辑

我第一次接触外国人,是大学里的外教,就是现在还住在Kansas的一个老太太Joyce, 第二年她走了换成Joan, 俩人都是单身,Joan年轻时是修女,一辈子不结婚,是密苏里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当时来我们大学做外教就已经退休了。 Joyce结婚很短时间就离婚了,是一个高中的老师,从此没有再婚,一个人生活,当时她们俩就已经60多岁了。 我陪着她们俩在那两年里去旅游,给她们做导游,那些时光让我第一次明白,人和人的生活如此差异之大。她们远比我的亲戚父母年纪大很多,但是无论是身体健康体力还是她们生活的高兴劲,让我特别感叹,当时就发誓我老了的时候,绝不要象大多数中国人这样老,这样子活。让我感触的悲伤的并不是她们多么富裕,其实她们并不富裕,当年我就很清楚,Joan比Joyce要放松一些,更会享受一些,花钱时也不那么吝啬,Joan还是有点焦虑忧虑的,而且她的文化和性格都让她花钱时很节俭,我那时曾经因为觉得我对你这么好,这么真心,你吃饭住宿竟然还这么节省,有过一点不舒服。但是她们那种努力快乐生活享受生活的态度就让我感动,爬山我跟不上她们,Joyce对什么都感兴趣,在云南每一个地方她对那些人的生活,她们的吃穿用度她都觉得有意思,我家里的人旅游时没有人能放松下来,什么对他们都没意思,并不是无欣赏能力,其实就是焦虑无法处在那种景色之中,那时候我就觉得老年的生活,老年的质量是和一个人的态度有关,和他对幸福的追求渴望有关,和他的情绪状态有关。那时我就有个梦想,去做心理方面的工作,让我周围这些不快乐的人能快乐,能享受生活。

Joyce和Joan现在都是快90岁的人了,她们都还很健康地生活在Kansa,Joyce是他们州的中国友好协会会长,每年都要组织主持和中国有关的活动和项目,也经常来中国。

等到了前几年认识马龙,马龙也是快七十岁的老人,他更让我看到人老了的境界,人老的时候,是如此智慧,有如此的能量和优势,他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依然不累,他说他很少感觉到累,那是因为他的能量很少有堵塞的,他写书做着自己享受的工作,他喜欢中国人,想帮着中国人走近他们的文化,他觉得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是世界的领导者,中国人的状态状况怎么样,对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他享受着默默地在做着他觉得他该为群体做的。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1-6-21 10:21:24

看了老爱和阿猪的老人篇,我更加感谢我父母了。他们在传统的中国尽量做到了独立和放松。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21 12:45:36

很多东西,当事人的生活,和局外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

好比是旅游和在那里长期居住,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
琳0824 发表于 2011-6-21 05:03


我只能写出我真实的感受。我以前也说过可能存在以偏概全或不正确的情况。

我也呆了不短的时间,也有不少的交往,但我还是相信我的感觉的。
作者: 阿猪    时间: 2011-6-21 12:47:24

我第一次接触外国人,是大学里的外教,就是现在还住在Kansas的一个老太太Joyce, 第二年她走了换成Joan, 俩人 ...
爱无言 发表于 2011-6-21 10:07


老爱说的这两位外教老太太的事情,就跟我在这对很多老人的感觉一样。{:1_152:}
作者: 琳0824    时间: 2011-6-21 12:51:19

本帖最后由 琳0824 于 2011-6-21 12:54 编辑
我只能写出我真实的感受。我以前也说过可能存在以偏概全或不正确的情况。

我也呆了不短的时间,也有 ...
阿猪 发表于 2011-6-21 12:45

我没有说你的感觉不正确,你误会了.

其实我那个旅游的例子,比较好理解,对一个地方,旅游和定居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你说是不?

旅游的时候,我们多会注意环境啊,文化啊,蓝天啊,白云啊.......我们停留的层面,会落在一些表浅的地方.

但是当我们长居下来之后,尤其是要住很多年时,我们的眼光,也许会有很多不同的层面.......

这个例子,也是我在加拿大时所见所闻时的体会.




欢迎光临 幸福大观园 (http://www.xingfudgy.com/) Powered by Discuz! X2